人才培养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才培养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才培养总结

人才培养总结范文1

从去年以来,车间紧密围绕企业“争创一流”的总体目标,以关键岗位“复合型”人材培养为切入点,立足实践,广泛搭建形式多样的学习平台,将企业长远发展与员工个人成才有机结合,通过实施“1+2+3+4”人才培养新模式,对人才培养流程和考核机制不断进行创新,在车间人才培养方面逐步探索出一条新路,为企业管理创新注入一股新活力。

一、生产车间关键岗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背景

(一)随着行业改革不断深入推进,车间一线岗位人才培养问题日益凸现,主要基于以下四方面因素:

1.关键岗位人才空缺对生产造成影响:一线技术含量高、与产品质量关系密切、培养周期长的关键岗位,当面临员工请假、休假、调岗、离职、出差等情况时,此时车间必须有其他员工填补空缺。尤其在《员工带薪年休假管理办法》出台以后,每位工作满1年员工都享有每年最少5天假期,如果不未雨绸缪,及时培养出岗位“后备人才”,当岗位面临后备人才匮乏的情况,势必对车间生产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2.一流企业对一流员工队伍的需求:企业在“争创一流”过程中,对员工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员工不能只满足于掌握单项专长,而应转变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在生产实际中成为“多面手”、“万金油”。同时,车间通过培养更多岗位人才,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企业技术进步与流程再造的要求:近几年来,各卷烟生产企业技术改造的速度加快,技改后,生产作业流程随之变化,原有岗位会出现合并重组,这就需要有掌握不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涌现。

4.员工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按照国家局指导思想,烟草行业跨省重组,组建大企业、大集团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郑州、新郑卷烟厂联合易地技术改造项目的确立,企业更高层次联合重组迫在眉睫。面对新一轮的岗位竞争,广大员工迫切要求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

二、关键岗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与实施基本模式和主要做法

在培养模式方面,车间从学习理念、环境、机制、方法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形成“1+2+3+4”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即:“树立一种理念,营造两种环境,建立三种机制,运用四种方法”。

(一)树立一种理念,转变思维方式

面对行业竞争的新形势,车间对员工进行合理引导,教育员工要终身学习,并在车间内部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把工作的过程看作学习的过程,把学习看作工作的一部分,使工作和学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思想上转变员工思维定势。

车间党支部开展“四个一”读书活动,发放《没有任何借口》、《你在为谁工作》等针对性很强读物,使员工观念有了根本转变。同时为发挥榜样带动作用,车间多次组织先进技师、优秀青工进行现场经验交流,通过优秀员工先进示范作用,激励人,带动人,为全体员工提供仿效的榜样。

(二)营造两种环境,丰富学习载体

为给员工学习与交流提供平台,车间先后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有效营造两种学习环境。

1.在硬件环境建设方面,车间先后为专业维修人员,建立学习室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学习室包含学习区、资料区和讨论区,资料区设在电修室和设备室,可方便员工自由查阅技术图书资料;讨论区则成为“创新活动专区”,可方便员工交流学习经验,开展创新活动;另外,车间还与郑州轻工业学院联合组建河南省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建立烟草生产过程工业网络实验平台,并印制该平台《试验指导书》等学习资料,丰富了电气专业人员对监控画面制作、plc在线编程、网络组建等方面学习内容,该实验平台项目在全国烟草企业中尚属首家使用,该项目也于08年顺利通过河南省科技厅的成果鉴定。

2.在软件环境建设方面,车间以“知识共享”立足点,组织专业维修人员收集设备相关资料,建立设备维修经验库;车间还组织牵头,结合职工兴趣爱好,开展各种学习论坛与读书活动,以此拓宽职工知识面。如成立新闻写作团队、电脑爱好者协会、工艺攻关小组等。通过广泛交流使员工对如何学习有了全新认识,营造出共同进步的新局面。

(三)建立三种机制,规范考核流程

1.为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车间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对员工竞争上岗、学习培训情况、工作创新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明确规定。先后制定《人员竞争上岗管理办法》、《学习培训管理办法》、《制丝车间绩效考核方案》三种机制,车间还以维修工段为试点,推行维修工分级管理,把考核成绩以百分制形式进行月度汇总,并与员工全年的工作业绩进行挂钩,以此对员工进行分级管理(级别从a+档到f档),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制度保障。

2.为规范人才考核流程,车间还以三种机制为保障,不断创新管理形式,加大员工绩效考核力度。为每位员工建立“制丝员工学习档案”,设计员工培训学习分册,对员工全年参加培训次数和情况进行考核统计,针对员工学习工作情况进一步挖掘岗位的后备人才。

(四)运用四种方法,注重培养实效

1.扎实开展员工‘内培外训’。员工培训内容更趋多样化,在内部培养方面,为了不影响企业生产工作,车间敢于借助专家‘外脑’,聘请美国ab公司、西门子公司等技术人员、郑州轻工业学院教授来车间定期集中授课,讲述前沿技术领域的相关应用;另外,在外出培训方面,企业组织开展针对性强的外出培训,参加外出培训后归来的

员工,必须把所学内容再进行内部培训授课,由此使更多员工充分受益。车间定期开展“每周一课”,如变频技术、网路技术、plc应用技术、机械制造等专门培训。

2.有效开展操作人员‘订单式’培训。所谓‘定单式’培训,就是结合生产需要,车间有针对性地对生产操作人员进行现场培训授课,主要采取“机旁示教”和“兼职培训员”两种形式。在“机旁示教”中,车间挑选关键岗位分包维修工通过现场集中授课方式,讲解设备的结构、性能、原理和操作基本技巧,使岗位操作工对关键维修技术都有所了解。另则,车间还指定设备管理人员、技术骨干担任兼职培训员,对参训员工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考评,这种“以点带面”的学习方式,有效丰富了现场操作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3.开展维修工“ab角结对子”活动,即两名维修工一组结成对子,并制定详细学习计划书,师徒之间必须掌握对方所承包设备维修技术,通过师徒优势互补,实现共同进步,逐步形成了“老、中、青”三层梯队技术力量,防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断档。

4.建立现场操作人员轮岗机制,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工序交叉人才培养方式。在横向培养中,车间要求叶段、烘丝段、梗丝段、四掺加香段中控工相互学习交流,中控工必须熟练掌握各工艺段中控操作技能。另外,要求中控工至少要培养1名本地操作工掌握中控操作技能,每位本地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该岗位中控操作;在备用工中挑选两名素质较高的培养对象,使其在实际中掌握关键岗位(切丝机操作,烘丝机本地操作,香料厨房操作、膨化电控)的操作技术。

三、关键岗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与实施的效果

关键岗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员工素质、后备人才储备、企业技术进步等多方面产生了明显效果,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技术保障。

(一)提高了员工整体素质

1.通过此项管理方法实施,丰富了广大员工在不同岗位上实践能力,为车间储备充足的岗位人才,有效解决车间人才缺失的困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学习理念在制丝车间成为员工自觉、自发、自愿的行为,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员工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仅08年一年,车间共完成厂级创新成果12项;在职业资格证书取得方方面,08年车间培养高级以上技术等级资格员工11人,其中一人取得工程师资格,四人取得维修技师资格。在全国“泰山杯”烟机设备维修职业技能大赛中,车间两名选手还获得sq34切丝设备第三、第四名好成绩,并被推荐为“行业技术能手”,取得我省烟草行业同工种比赛历史最好成绩,

(二)丰富了后备人才储备

关键岗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与实施,使车间后备人才培养逐步走向正规。在关键操作岗位,一个岗位每班次至少有三人会操作关键岗位设备;在关键技术岗位,培养了多名操作技术能手,弥补了关键岗位操作人员不足现象,完全达到了车间人才培养目标。以下为车间关键岗位后备人才培养对比表:

(三)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

1.员工参与车间技术革新、劳动竞赛、科技攻关、设备改造等活动积极性空前高涨,车间员工结合所学知识,勇于开展工艺创新活动。其中《松散回潮安装烟饼分离机》、《提高切丝质量工艺创新》等新工艺新技术已在制丝工艺生产中得以运用,为车间工艺生产解决了大量的实际难题。

2.技术创新项目水平和档次得到大幅提高,团队革新项目硕果累累。车间广大员工依靠团队优势,开展了多项节能革新活动,其中《车间滚筒类节水节电改造》、《车间照明智能改造》、《提高加料机水分cpk值》、《干冰烟丝膨胀伺服系统供电改造》、《整改1线真空回潮机返抽控制》等14项革新活动已经应用于车间生产中,对企业的“提质降耗节能增效”起到了作用。以下为车间技术革新项目数量对比表:

3.群众性qc小组活动得到蓬勃发展,为更好加快技术成果转化速度,车间把技术革新与成果申报紧密结合,并把该项作为员工成才量化考核指标。由于成绩突出,车间有多个qc课题获得“省优”、“国优”等称号,08年制丝车间第五qc小组《减少贮叶柜故障维修时间》成果,获得“国优”称号,维修工段电工班获得国家级“质量信得过班组”荣誉称号。通过qc活动,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学技能、练技术、比贡献”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为企业创造出巨大效益。

(四)营造了员工和谐氛围

人才培养总结范文2

一、继续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力度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才引进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卫生人才工作的重中之中,20*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县从昆明医学院引进12名卫生紧缺人才,对填补相关领域人才空白,提高我县医疗技术水平起到了良好效果。

二、加强人才储备工作

积极做好20*年全县卫生事业单位补充人员的招录工作,全系统计划招聘47个工作岗位,报名人数300人,其中本科2人,专科13人,中专285人。295人参加考试,经过各轮筛选后,最后录用了35名。

三、改善用人环境,完善激励机制。

根据卫生系统人才发展需要,逐步建立起重引进、重培养,双管齐下的人才工作机制。加大人才经费投入力度,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提供物资保障。为引进的人才创作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便利,安排周转住房等,免除其后顾之忧,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岗位,全心投入工作。

四、规范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管理,做好职称晋升等工作。

我县卫生人才管理工作进行有序,顺利按计划实施。组织完成了20*年度全国卫生专业技术初中级资格考试工作。20*年新增初级职称37人,中级职称11人,评定高级职称2人。

五、加强学习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

20*年,县卫生局积极安排人员参加县委党校组织的党政干部培训,全年共有3人参加培训,并选送1人到文山参加学习培训,1人到昆明参加学习培训。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进行学习培训,全年共有286名基层卫生人员参加县级培训,136人参加州级培训,78人参加省级培训。积极响应国家“万名医师下乡”精神,组织安排一批省州医师共15名到基层开展服务,带动当地医疗水平的提高。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力度,全年共组织乡村医生培训4次1*2人次,举办乡村医生培训班1班共296人。

六、存在问题

人才培养总结范文3

【关键词】大陆 社会工作人才 研究综述

20世纪20年代,中国开始培养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重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并于2011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自此,学术界开始较多关注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状况。文章梳理了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研究文献,并对已有研究成果和缺陷做了总结,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社会工作人才概念、内涵的界定

雷洁琼提出中国民政工作就是社会工作之后,王思斌对实际社会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作了区分,他指出,与专业社会工作相比较,实际社会工作包含两重含义,一是实际社会工作者并不是一个专门的职业,二是从事实际社会工作的人并没有受过社会工作系统的专业训练。在此基础上,袁光亮将社会工作人才区分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和实际社会工作人才,甑炳亮、王秀江认为社会工作人才包括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技术性的社会工作者和从事相关社会服务但没有专业性要求的社会工作人员,易钢则认为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人员构成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在界定社会工作人才相关概念之后,刘华丽对成功社会工作者所需要的素质进行了概括,认为一个成功的社会工作者对人性持关怀和乐观的态度、对自我具有合理定位且自尊自信、对他人尊重信任接纳友善以及诚实务实有活力。周宏、付尚媛、梁楠从初级、中级和高级社会工作者三个层次,与社会工作者能力素质的职业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交叉建构了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需要具备的具体能力素质,朱雨欣等人还以西部农村为考察对象,也从社会工作者能力素质的职业知识、技能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社会工作人才素质指标体系进行探讨,李林凤还针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社会背景,提出社会工作者向少数民族群体提供社会服务时应具备的素质除一般社会工作专业能力素质外,还应具有掌握案主族群文化和特征、挑战并改变自己对少数族群案主具有的成见以及了解中国民族政策与法规等素质。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需求现状

这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中国社会为什么需要社会工作人才,二是需要多少社会工作人才,现在已有多少社会工作人才。王思斌、仲祖文、戚欣、徐永祥等学者的研究试图回答第一个问题。王思斌认为市场化改革的后果及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仲祖文认为壮大社工人才队伍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组织保证;戚欣从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建设及社会转型的角度阐述了建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迫切性;徐永祥则从社会工作对和谐社会的体制建构三个方面,即社会工作是政府社会职能转移的促进者和主要承担者、是第三部门发展的促进者和示范者、是公共财政体系的催生者,论述了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需求。

在社工人才需求量及现状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以区域为例,如孙中锋、王邦虎以安徽为例,认为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制度设计等因素的制约,其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普遍存在总量偏少、结构分散、身份尴尬、待遇偏低等问题,提出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探寻适合的模式,通过舆论宣传、科学规划、岗位开发、完善体制等路径来推动,进而促进本区域的社会工作发展。还有张小蕾对天津,石方军对河南,彭鑫对上海卢湾区等省市社工人才在年龄、专业化、职业化和服务领域等方面的分布及需求和存在问题的调研,研究结论大致相同。

另一是以服务领域为例,张时飞通过对广州养老院社工人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提出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三点建议,即率先在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福利单位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率先从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入手,推动农村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把发展社会工作的“核心服务”作为建设社会工作职业权威的重要突破口。周胜和周爱萍通过厦门市救助领域社工人才调研,认为明确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身份,进行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管理,发展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构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及经验总结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学院式培养,建立在国际经验借鉴基础之上。20世纪90年代,王德丰、陆士桢、陈树强、孙立亚、张作俭、马凤芝等先后撰文讨论了新加坡、美国、香港、挪威、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教育在教育机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政府关系等方面的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直接指导了20世纪末期大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发展。21世纪以来,周湘斌、李迎生、张朝雄等人在全面考察英国社会工作的资格教育及其专业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研究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实务导向的资格教育体系并行不悖的二元结构模式基础上,提出了大陆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认可、多方参与以及专业教育和资格教育相结合的思路。

在经验借鉴基础之上,中国学者也努力建构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王立红、周光亮认为应依托需求发展社工教育、实行正规教育与短期培训有机结合,并进行分层分类发展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周林波认为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养与本土实践具有强大的“嵌套”关系,坚持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专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并重,政府、学校、教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学院社会人才培养模式经验总结代表性成果:顾海霞、罗观翠通过总结中山大学采用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认为通过尽可能地挖掘、动员、整合资源,以构建社会工作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达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目标;高崇慧、吕涛、姜敏以云南各高校为例,研究NGO与社会工作教育机构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师资培训、资料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力图总结“双赢”经验,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理想途径和模式。

地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经验总结代表性成果是民政部对全国有代表性的四个地区(上海市、深圳市、江西万载县和浙江宁波海曙区)以及四个试点单位(北京第一福利院、上海市第二精神病院、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和西宁市儿童福利院)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总结。上海市以制度建设为核心,成立社会工作的行政管理机构,积极培育社会工作者的行业管理机构,注重加强社会工作教育培训机构建设;江西万载县从三个方面形成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基本格局,一是开发一批社工岗位,二是创建与高校社工专业和社工、从工(准义工)、义工的两个联动机制,三是培养三只社工队伍,即专业化、职业化社工队伍、本土化社工从业队伍以及志愿服务的社会化社工队伍。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和未来取向

社工人才培养模式反思和未来取向主要集中在学院式专业社工人才培养上,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文军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专业教育与实务能力培养脱节”、“职业社工培养中价值理念与实务技巧的错位”等十个挑战分析;王思斌对非协调转型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阶段、动因、非均衡性的分析,指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未来在数量与速度、人员与素质、专业化以及社会责任方面需要在发展中取得平衡。

史柏年总结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四个特点:后生快发、教育先行、师资滞后和拿来即用,并提出社会工作教育在教育目标、道路、管理和人才培养四方面面临的严峻选择。向德平分析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本土化理论和方法缺乏、专业价值观和理念缺乏、专业师资缺乏、培养目标模糊、教学脱离实际、就业渠道狭窄等,提出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教育要坚持国际通则与本土经验并重、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并重、知识传送与能力培养并重、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专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并重的取向。

总结与反思

从上述文献综述来看,学术界对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已取得若干共识。第一,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包括两部分,一是受过系统社会工作专业训练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一是没有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但实际上又从事社会工作相关服务的人员;第二,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是中国转型社会建构和谐社会,维护政治稳定的重要保证;第三,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必须走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道路;第四,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必须嵌入到现有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环境中,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多方参与形式开展。

此外,对于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理论研究居多,来自于地方性实践并提升为本土性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需要加强;第二,主要关注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对实际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研究不足;第三,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现有研究涉及本土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的还很少。

人才培养总结范文4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这一项目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

1.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为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如何选取其中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最具典型意义的项目和内容,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前提条件;本项目研究成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原则、方法及内容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次,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在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多途径、多维度和多层次的。多途径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途径包括课内与课外,而课内又包括专列的传统文化类课程和其它课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课外又包括大学生社团活动、各种素质拓展活动等;多维度主要体现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包括理论阐述、技能操作、实践训练等多种方法;多层次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认知程度要求,包括熟练掌握、基本了解、感知体验等。

2.为高职其他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称《纲要》)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大学阶段,《纲要》提出要“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可见,在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已是势在必行,本项目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也将为其他专业在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3.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供参考路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培养人的需要,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本项目研究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供方式与方法,同时也为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打造师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

二、项目实施方案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首先要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和特色素质拓展活动的设计等;其次是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验班,根据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第三是根据实验班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本项目实施后所取得的人才培养效果;最后,将项目进行总结与完善,并予以推广。

三、项目实施过程

1.组建研究团队:本项目研究跨学前教育、古代文学、中国传统艺术和中国传统武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在2012年项目实施之初,便组建了由以上各学科领域专家构成的研究团队,经过两年的分工协作,研究团队成员不管是在各自领域的研究,还是在跨领域的合作研究上,都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模式。

2.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本项目研究的核心,是探寻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途径和预期达到的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包含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包括课程体系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设计等。比如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门类众多,哪些内容可以构建成一门课程进入课程体系、哪些内容则可以作为素质拓展以活动形式呈现,都是需要斟酌研究的。所以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结合,首先必须研究制定出科学的、切实可行人才培养方案。

3.研究制定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主要服务于以高文化素养、深道德涵养为目标的一线幼儿教师的培养,所以在各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宽度与深度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上都必须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4.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在研究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实施人才培养,进行实践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在对实验班的培养期间,将实验班学生,从待人接物礼仪、日常行为规范、学习生活态度、职业素质状况、文化修养水平等多个维度与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考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实验班的人才培养评估,进一步反思和完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素质拓展活动内容。

5.对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学生毕业后,通过跟踪调查,将实验班学生,从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等两个方面与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考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人才培养总结范文5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 培养质量 评价体系

1.引言

人才培养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而对高等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太关注;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及市场的需求。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因此,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

对于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我国学者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理论上,胡璋剑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论》一书中全面论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产生的背景,着重讨论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质量标准、教师队伍建设、条件保障和管理机制;刘国钦等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对应用型人才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研究,揭示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和规律。从理论上阐明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徐安兴在《构建大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一文中指出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并强调构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需要理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陆永忠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一文中,应用模糊评价方法构建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软件工程人才进行评价。

在实践中,清华大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上进行了一些探索。经过调研,发现现代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包括评估与决策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社会责任感、多学科交融等,因此在培养方案上突出了“两个强化”:即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强化职业素质培养;在运行机制上实行了“两个举措”:即按照培养项目实施、成立由校内外专家共同组成的项目指导委员会。通过项目指导委员会架起高校和业界的桥梁,为学校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出谋划策、提供保障。南京财经大学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转变整体划一的精英教育模式,建立符合大众化要求的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努力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潜能,以适应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应对未来世界的挑战;长春工程学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教学中心地位,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指出未来一个时期,是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而努力。

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国外发展很早。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密切相关性,在发达国家己是不争的事实。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课程内容的转移对人才培养的类型起着关键的作用,实现了自然科学课程进入大学,接着是工程技术课程进入大学,然后是职业性课程进入大学。之后便开始了实用主义与传统自由教育的对抗。国外专门论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文章较少,大多是从课程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类型及院校发展与社会需求方面加以论述的。在论著作方面,主要有吕达、周满生主编的《当代外国教育改革》(美国卷)(法国卷)(德国卷)等,它介绍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并从多个不同侧面论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

总结国内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应用型人才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应用型人才的质量评价则是应用型人才的整体开发与管理的中间环节和基础性工作,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我国应用型人才评价工作存在许多不足,还没有一套专门针对应用型人才的评价体系,极大的影响了应用型人才作用的发挥,因此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的数量化评价的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2.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途径

一是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国内外成熟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专家调查法以及数据挖掘技术提出本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知识挖掘属性约简技术、主成份分析法、范例推理技术、粗糙集技术提取最重要的指标。并通过广泛地咨询各方面教学专家及广大学生的意见,反复修改并完善本研究拟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并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二是确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体系。利用流形学习方法,结合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技术、支持向量机评价技术等智能评价技术给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关系,分析各指标的重要程度。

三是在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适合于本次研究对象并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为教学质量的数量化评价研究提供科学方法。

3.小结

人才培养总结范文6

【关键词】船舶行业;职业素养;人才培养模式

船舶行业属于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的行业,具备综合职业素养与能力,能有效应对与处理工作问题、具有职业成长空间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颇受船舶企业的普遍欢迎。因此,学院立足船舶行业发展需求,树德立人,坚持以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升为重点,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相关机制体制,培养合格的职业人。

一、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础

(一)人才需求调研与毕业生跟踪。借助船舶行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我院有着充足的校企合作资源。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深入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进行市场调研,做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坚持每年做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实时把握船舶行业人才需求情况,适当调整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向,跟上船舶行业企业发展步伐。

(二)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蕴含教育理念、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育方法、教学团队、培养途径与特色、实践教学等要素。校企合作制定船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行业专家、政府监管部门领导共同参与设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重要问题。

二、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我院依托校企合作管理平台,构建“三结合、六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以真实工作任务或产品生产过程为载体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将生产任务、生产过程和真实产品与教学相结合,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培养方案制定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行业企业标准对接,教学实训环节与企业生产计划对接,专业教学团队与双师结构要求对接,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满意度对接。

通过建立校企合作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把企业典型生产任务作为培养高职学生阶段性能力的主要内容纳入教学环节中,用企业典型生产过程培养高职学生编制生产流程、熟悉生产过程的能力,在企业真实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过程中实施综合能力培养。

三、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坚持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相融合,兼顾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船舶类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打造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团队。依托学院培养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领军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学历进修、师资培训,与渤船重工和大连船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企业专家工作室、教师流动工作站、企业项目工作室,培养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双师素质。聘任在行业有影响力的专家为我院特聘教授,建立相对稳定的300名左右由优秀技术专家、操作能手组成的兼职教师人才库,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

(二)创建特色专业群和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主动适应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逐步建立对应地方区域支柱产业群的特色专业群,创建符合区域地方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依据学生就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结合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与企业共同开发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按行业情况分析、工作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描述和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进行课程开发,并课程设置中全面渗透职业素质元素。职业能力目标定位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水平。技能类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重点训练学生完成岗位工作流程任务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生产性顶岗实习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实际操作过程为主线,确定生产性实习目标,从岗位需求出发,以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确定实训内容。通过真实的生产实训、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三)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成融教学、生产、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共建长期稳定的校外教学性实习基地。

四、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一)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稳定、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是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的基础条件。设计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能否取得实效的基础性工作和能否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根本保证。以区域经济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为依据,行业专家、学者、专业教师共同开发,围绕提升职业素质的目标进行编制。对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二)完善绩效评价机制。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导向功能。专业建设绩效评价通过对专业建设绩效进行考核、评定等级,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检验、肯定与导向的作用。以每年的专业建设绩效考核、专业建设报告、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等工作为抓手,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人才培养市场调研,吸纳行业和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考评中,及时总结和提升。

五、结语

船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的难点,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做保障,才能有效满足社会对具备良好职业素养与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 阎卫东.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途径[Z].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cn/web/index.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