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生银行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生银行论文

民生银行论文范文1

【关键词】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民生银行

现代商业银行作为现代企业基本特征就是完善的公司治理,而组织结构是一个完善公司治理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改革现状

自2006年4月,银监会《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后,为国有大型银行改革方向给予了更明确的肯定和更积极的引导,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实际和客户需求,逐步实行以产品单元、业务线为流程的事业部管理制度,因此银行事业部改革成为国有大型银行组织架构改革的基本取向。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组织结构是职能式结构,即在总分行的前提下按照职能来划分部门,总行只进行业务指导。这种组织结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保证了我国银行业的良性发展。职能式组织结构最大优势是有利于总行的统一领导管理,但也过于集权。随着金融市场竞争加剧,这种组织结构产生职责不明确,协调难度大,执行效率低等劣势严重阻碍了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大部分银行开始采取行动来改善这种情况。2005年以来,工商银行就开始完善公司治理,其中组织结构变革是其重要部分,从厦门的扁平化改革到现在不断推广,一直在探索中前进。交通银行按前、中、后台分离制约和部门职责服从业务流程的原则,形成了三大类九个业务板块的总体业务框架,推进了后台业务的集中处理,财务、风险和审计板块的垂直管理。2006年建设银行实现了内部审计体系的垂直独立,并构建了风险管理人员体系,同时在部分一级分行进行事业部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中国银行也逐步强化业务条线的垂直管理模式,总行层面将银行业务划分为公司金融、个人金融、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和运营服务。

随着改革探索,我国的大型商业银行都建立了相对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组织结构改革也相对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足,如分支行因业务重合度较高存在利益冲突,后台信息科技系统的建设。我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虽然开始摆脱以地域和产品为中心的设置,但是前、中、后台分工依然存在很多协调配合及利益分配的问题。总行和分行的目标不尽一致,风险控制体系和手段存在系统缺陷,管理效率低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变革迫在眉睫。

二、民生银行事业部制改革

1、改革内容

中国民生银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肩负着中国银行业商业化改革先锋的历史使命。16年来,民生银行以建设现代商业银行为目标,在完善公司治理、建立激励机制、化解不良资产、变革管理模式、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持续的改革创新和探索试验,并率先扛起了事业部制改革的大旗。

2005年下半年开始民生银行筹备管理模式变革,于2006年初从业务集中经营改革开始进行。短短的半年时间,完成了22家分行和直属支行的公司业务集中经营,把246个支行的公司业务上收到分行的176个行业金融部,支行不再从事公司金融业务,初步形成了行业规划、市场定位、专业化团队、专业化营销和专业化评审。在此基础上,2007年7月,民生银行决定全面启动公司业务事业部制改革。2008年初,民生银行的地产、能源、交通和冶金四个行业金融事业部挂牌成立,把这些高风险的公司业务从“三级经营、三级管理”的体制变为“一级经营、一级管理”的体制,极大地提高了专业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并能更好地控制风险。到目前,民生银行已经成立了多个行业的金融事业部为中心的组织结构(见表1),运行机制也趋于成熟完善,贷款定价能力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民生银行近几年来事业部制改革的实践表明,在管理信贷风险、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等方面,事业部制都明显优于传统的总分行体制。其他商业银行也随后启动了公司业务集中经营改革,有些正在推动事业部制改革,这证明民生银行在事业部制改革方面的成功探索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2、成就

截至目前,民生银行成立了7个行业的金融事业部:地产、能源、交通、冶金、现代农业、文化产业和石材。经过短短16年的发展,民生银行从一家只有13.8亿元资本金的小银行发展成为资产规模将近2.8万亿元、资产质量和资本回报水平均居国内银行业前列的现代商业银行。

由表2可以看出,民生银行近几年来逐年稳步发展,在保证资产质量水平上资产收益总量有明显增长,特别是不良贷款比例的逐年降低,核心资本充足率的逐年上升更是说明了民生银行近几年的发展成就。民生银行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持续完善外,民生银行在公司治理和业务创新都实现了自身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我国银行业的市场化、商业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成立行业金融事业部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趋势,也是全球领先银行普遍采用的组织体制,但在我国由于以部门银行为特征的高成本和低效率的传统商业银行模式阻碍了我国商业银行真正完全推行事业部制改革。传统总分行模式导致银行没有精准的市场定位,只能做大,难以做强;业务重合度过高,缺乏专业性,传导机制过长造成效能低下。金融事业部制恰好能避免上述弊端,例如2012年的连江县3000万海参收购贷款的快速审批发放就是其高效、专业、低成本的一个很好的例证。民生银行金融事业部的建立使民生的业务更加灵活,开拓了更广阔的利润空间。

3、优势

一是民生银行于1996年成立,是中国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又是规范的股份制金融企业。多种经济成份在中国金融业的涉足和实现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存在区别,也为后期的改革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是效率提高,更加灵活。民生银行金融事业部制打破传统上的地域、银行上下级关系,以支持的产业为中心,因此,在业务反应上表现出来的就是效率极大提高。事业部制改革后,部分事业部的二级中心被授权自行决定贷款发放,专业的团队做专业的金融,审批环节减少,加快了贷款审批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迅速占领市场提供了基础。

三是民生银行具有特色和创新的经营方式和创意为其带来巨大利益。成立金融事业部后,分支行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零售业务,部分支行转型成特色支行,主要为某一个行业服务,如浙江宁波分行象山支行,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为海洋渔业服务。民生银行选择的标准是市场化程度较高、涉及民生的行业领域,并对该行业每个环节全覆盖,业务涉及广泛。

民生银行利用其广泛的客户资源及其信用,促成供需双方的商业交易,银行从中获取一定的中间收入。具有信息及信用优势的银行介入,解决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从而解除了供应商和客户各自的忧虑,实现三赢。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变革的启示

现代社会银行组织架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跟随市场需求和客户需要更有效地节省成本,更有效率地确立管理体制。民生银行事业部制改革是我国银行业走向组织架构现代化,运作模式规范化、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示范效应。

通过对民生银行改革实例的分析可以看出,事业部制改革可以使银行体系更加完善,权责明确,会给经营业绩带来相当大的提升。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正确认识改革的优劣,正确对待事业部改革。组织架构改革的工程大,内容复杂,如何去组织其业务管理,如何设计其业务流程,不能片面地说哪一种形式的组织架构必然好,一切要看自身综合条件而定。

1、组织结构层次尽量要简化,同时必须循序渐进

银行管理层次扁平化是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变革的趋势,要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各个商业银行特别是我国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之前的长期发展基础上有了完整的运营体系和利益分配,在短时间内实现全面变革是不现实的,要结合自身的特殊情况,循序渐进改革包括业务分配、部门结构对组织结构进行设计。在改革中不断完善,使得所建立起来的组织结构更加科学完善。

2、以客户需求划分业务中心,注重前中后台配合,保证效率

各部门要强化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观念,机构的运转以核心业务为中心,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起一种新型的部门组合模式。业务部门紧紧联系客户,风险管理部门和运营支持部门要跟上业务部门的速度,满足业务部门提出的新要求,要注重相互之间的配合。

3、银行的风险管理是重中之重,在进行组织结构变革的同时要重视风险管理的充分性和科学性

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就是“管理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有效预测风险、控制风险、分散风险,对经营活动是有保障意义的。要确立明确的信贷政策、严格的独立审查和相对自动化的评审方式。

4、强调重视灵活性和效率,特别是在地域和业务的分配上

在组织结构上要处理好分权和集权的协调,根据地域经济特征和业务开展需要给予各个部门一定权力和授信,才能使得业务部门更加灵活的在其权力范围内更好地开展业务活动,从而满足客户需求和银行的发展目标。

5、在业务和组织结构上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民生银行事业部制改革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所有商业银行都要摒弃之前的总分行模式和职能式结构。各商业银行要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改革,最好能与事业部制融会贯通。在业务上要注重创新,如民生银行的作为中间人业务的开展都是很好范例。

参考文献:

[1]李东卫.我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研究[J].金融会计,2009(7):49.

[2]郭枋.我国内资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再造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肖待娣.我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探索[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6.

民生银行论文范文2

一、金融创新理论综述

哲学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地螺旋式发展的。那么,金融业作为大千世界的一个事物,其成长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只有金融创新,才能使其不断发展,长盛不衰。

关于金融创新的理论,学术界已经提出不同的解释,但其根本内容基本一致。创新理论的先驱――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认为,创新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新产品的开发、新产生方式或者技术的采用、新市场的开拓、新资源的开发和新的管理方法或者组织形式的推行。所以,金融创新也不例外,包括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制度的创新等。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尔柏在《金融创新的发展》中认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利润、反抗金融压制的“自卫”行为,是对其所受的约束的反应,被称为约束引致型金融创新理论。其中,约束因素包括法规、竞争、风险及其他因素等。

美国经济学家凯恩在1984年提出监管-规避理论。他认为金融企业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而通过金融创新来逃避政府的管制,但当金融创新危及金融制度稳定时,政府又会加强管制,这种管制将会导致新的一轮创新。凯恩认为,管制和规避引起的创新总是不断交替,形成一个螺旋式发展的过程。

辛基于1992年从金融创新的供给角度提出了一个金融创新模型:TRACK+理性的自利=金融创新。TRACK的五个组成部分为:技术、监管调整、利率风险、消费者和资本充足状况。

二、艺术品投资所遵循的理论基础

在金融学中,投资的定义可以表述为:一定经济主体为了获取预期不确定的效益而将现期的一定收入转化为资本或资产。投资主体即投资者,可以是居民、企业或其他盈利性机构,也可以是政府或其他盈利性组织。

在投资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投资学理论,即现资组合理论。马科威茨是现资组合理论的创始者。他在1952年发表了题为《证券组合选择:投资的有效的分散化》的论文,用方差(或标准差)计量投资风险,论述了怎样使投资组合在一定风险水平下,取得最大可能的预期收益率。他在创立投资组合理论的同时,也用数量化的方法提出了确定最佳投资资产组合的基本模型。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其理论宗旨是将资金投资多元化,并将其中各种投资品的权重确定,对其收益进行加权平均即可得出加权平均收益。以往,人们会对证券投资多元化。现在,我们不仅可以进行证券投资,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而且可以进行艺术品投资,给之以权重,实现投资多元化,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三、国内外艺术品投资现状

国际上,一些国家艺术品投资发展已有较长的历史。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市场中,他们均以资本运作作为其市场基本运作模式,艺术品是其重要的投资品,当然也不例外。其中,包括艺术品财产鉴定和财产估值、艺术品财产保险、艺术品投资基金、遗产和遗产经营、投资者俱乐部、艺术家(品)后援会、艺术品投资与担保等,都获得了较大发展。比如,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纷纷建立了艺术投资基金,如美国艺术基金、美国格雷厄姆基金、美国经纪人基金、英国艺术基金及铁路养老基金等,并获得良好收益。据英国铁路基金分析报告,其艺术品投资年均收益率高达13%。再如,苏富比艺术品投资银行,艺术品投资贷款是效益、风险比例最佳的贷款之一。以艺术品作为投资的担保物和抵押物,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是非常乐于被接受的。并且,瑞银、花旗、JP摩根等银行均已建立艺术品个人理财中心。

国内由于资本市场不断发展,银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了增强竞争力,他们必须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使金融产品、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多元化。2007年我国艺术品投资已经走入银行,这在银行业务中可谓一种创新金融产品。我国民生银行经银监局批准,已经推出“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民生银行的《艺术品银行业务发展研究报告》显示,近两年我国艺术品市场正经历着两位数增长的时代,中国传统与当代艺术品的表现都是越来越强,尤其是油画艺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此次的产品将通过参与目前最具成长潜力的中国当代艺术板块投资,分享高价值投资回报。由此可见,我国艺术品投资将与金融有机结合,金融将为艺术品市场提供服务。

四、艺术品投资的优点

资深专家夏叶子在《艺术品投资学》中提到“艺术品投资是企业的剂”。艺术品在企业的利润和效应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利,企业的艺术品投资也不例外,但是它又不同于其他投资,它有它的特殊性。

艺术品投资属于一次性投资,而其他投资,需要不断地投入新的研发、科技、设备、工艺改造及人力资源、生产、销售等费用。另外,艺术品投资与实业、证券投资相比较,需要的人力资源相对较少。再者,艺术品投资在技术更新方面的要求比其他投资品种要少。由此可见,艺术品投资较其他投资的成本较低。

艺术品可以作为机构投资者的资产储备。首先作为真正的储备资产,机构投资者投资于艺术品,以享有艺术品的增值回报。作为战略投资基金,投资者如果对市场季节敏感,可以在淡季将剩余资金购买一些艺术品。随着企业的改革和经营多元化,企业面临的风险增多,企业可以有意识地将一定规模的资本投入于艺术品市场,以有利于化解企业改革与多元化经营带来的风险。

艺术品可以在异地良好地流通,不影响其价值的变现。投资者在买进艺术品时可以匿名进行,这是区别于房地产投资的,即使遇到资金紧张时,将其变现也不会损害公司的形象和信誉。金融业发生的灾难一般都是可见的,容易引起媒体关注,使其他同类资产不宜出售。显然,艺术品投资与其不处于同一风险体系,可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类企业均可投资于艺术品市场,而且这种投资与其主营业务处于不同风险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几乎所有的大型保险公司均将其保费资金的重要部分投资于艺术品。

民生银行论文范文3

关键词:商业银行;绩效评价;BSC;DEA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104-03

0引言

在我国金融业中,银行业一直都是处于主体地位。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在认识上存在着较大的误区,只是单纯地把绩效评价作为一种经济和行政的管理手段,对绩效评价的过程不够重视,使得绩效评价结果大打折扣。如何提高上市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增强竞争力,稳固其在资本市场的地位,将成为我国上市银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运用平衡计分卡(BSC)原理建立新经济环境下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评价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近年来的绩效水平,在此基础上分析评价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面对多变的经营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只有明确战略定位才能取得制胜的良方。如何解决战略与战略的有效实施是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绩效评价工具能够将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化为行动。因此,基于战略导向的平衡“财务、内部流程、客户满意度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平衡计分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新的有效工具。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密切关联,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为企业远景和目标服务。[1]

根据商业银行的业务特点,我们对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的指标选择如下。

1.1 学习与成长指标业务管理费专指用于员工的费用,它是体现员工的学习培训费用的指标,包括员工薪酬福利以及各种教育经费等;非利息收入是近年来银行的创新经营收入,包括各种业务和创新性业务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它是银行发展与成长的体现,银行业开始越来越多地开展各项服务业务。

1.2 客户指标存款(客户存款)是银行报表中的科目,是银行声誉、影响力以及顾客认可度的体现,同时也是银行吸收资金能力的体现。

1.3 内部经营指标员工数量体现一个银行的经营规模,员工数量指标的数据来源于银行年报的披露信息,员工在内部流程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另外,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是重要课题,也是源自银行年报的披露信息,本文中不良贷款率选取年末统计值,它体现风险性管理的指标是不良贷款率。

1.4 财务指标固定资产净值是银行的财务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银行所拥有的机构数量以及业务的覆盖面,它能够体现出扩大业务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是反映银行竞争力的科目;贷款(银行贷款或垫款)是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反映了银行运作资金的能力;净利润是一个银行盈利性的指标,反映了银行的经营业绩。

2基于DEA与BSC相结合的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绩效评价体系,最终得到评价结果,还需要辅之以有效的评价方法。近年来,关于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内外出现了多种研究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模型和方法,其中DEA模型因其客观性较强,且可以评价多投入多产出的单位而越来越受到青睐。

根据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的基本内涵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业务特征,结合DEA方法,建立如下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根据分析的需要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2005-2009年五年的数据,以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6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本文的数据大部分来源于2005-2009年的《中国金融年鉴》以及中国银行业协会网站上公布的各家商业银行的年度报告,个别数据经计算整理获得。[2]

运用DEAP2.1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DEA测算,最终结果如表2表3所示。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结合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来分析各上市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

2.1 有效性分析技术效率值等于1的银行表示其DEA有效,说明在这个评价体系下,商业银行的营运效率较好,投入产出均衡,资源配置较为合理;反之,技术效率值小于1表示非DEA有效,说明该银行在某些方面需要关注并调配以达到更好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计算结果可以显示,16家上市商业银行在2005年以来呈现DEA有效的越来越多,说明各商业银行在运营管理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结果中也可以直观的看出,在国有五大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一直处于DEA有效的状态,另外四大银行在某些年份呈现非DEA有效,其中农业银行的DEA非有效性较为明显,说明农业银行在这个评价体系下绩效水平略低于其他银行。另外,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浦发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在这个评价体系中的DEA有效性也较明显,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较不稳定、华夏银行相对DEA效率较低。技术效率平均值显示,2005年以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逐年上升,在2008年有个微小回落,这应该与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有关,但2009年的回升也表明了我国金融市场对经济危机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规模效率值大于零是规模效率递减,表示银行需要在实行减员增效、控制成本的基础上,适度增加资本的规模,以取得最大化的收益;规模效率小于零是规模效率递增,说明可以增资扩股,同时配合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高利润率,增强投资者的信心;规模效率等于零则规模效率不变。由结果所示,截止到2009年,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宁波银行均显现了规模报酬递减的趋势,其中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均不明显,民生银行略显头角,宁波银行较为明显,这几家银行需要在控制规模扩增的同时调整资本规模,以实现投入产出的均衡配置。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随着规模的递增,报酬率也是递增的,表明这几大银行在运营及人力管理方面有比较有效的成果,值得学习借鉴。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也处于规模递增趋势,说明这几家商业银行还有一定的扩展空间,可以继续扩大投资,扩张规模,赢取利润。由规模效率的平均值来看,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总体水平保持规模递增状态,只是规模递增程度有所减缓。

2.2 冗余分析商业银行的非DEA有效性取决于投入产出指标之间的配比,因此,针对计算结果中呈现非DEA有效的商业银行,我们可以找出是由于哪些指标引起的非DEA有效,由此发现银行的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本文通过运用DEAP软件得出我国非DEA有效的上市商业银行各指标的冗余情况,见表4。

员工数量、固定资产、存款以及业务管理费是四个投入指标,表中数字表示如果要实现该商业银行该年度的DEA有效性,需要减少的投入量,即这些数量的投入是冗余的。净利润、贷款、非利息收入以及不良贷款率是产出指标,产出指标的冗余数量表示,如果要实现该商业银行该年度的DEA有效,需要多产出的数量。

以上表格中的结果显示,各个未实现DEA有效的商业银行在投入指标上有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员工数量和固定资产净值的冗余可以理解为规模的过于扩张,吸纳存款的冗余是指未实现这些存款真正可以带来的效益,业务管理费的投入是学习与成长的需要,其冗余则表示所投入的没有得到预期的提升及回报。产出指标中,净利润、贷款和非利息收入的冗余表示当年应该可以实现更多而未实现的数量,体系中的不良贷款率表示商业银行的风险性,即该商业银行在当年面临的风险大小。

以华夏银行为例,华夏银行在2005年至2009年这五年期间在四个投入指标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冗余,其中2007年资源的利用率有了很大的改善,冗余量相对前两年有了很大幅度的减少,说明在2007年华夏银行的运营效率较高,而到了2008年和2009年冗余量又有了回升,这应该是与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关。在产出方面,华夏银行的净利润和非利息收入指标有产出不足的问题,即应该有更多的净利润和非利息收入的获取空间,对华夏银行在创新性收入和净利润收入方面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3对策及建议

根据各上市商业银行的实际运营情况,以及上文论文实证部分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增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提高银行的绩效水平。首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应实施有效的人员配置及合理的分支机构配置。要经济有效地扩大规模,拓宽市场,获取规模效益,而不能单纯为了扩大影响力而发展。其次,应继续加强风险控制,将风险因素纳入到银行整体绩效评价体系中来,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妥善解决风险和收益的配比问题,从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整体竞争力。再次,应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制定一系列服务客户、令客户满意的制度,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保障机制。最后,商业银行应重视非利息收入盈利,鼓励业务创新,提高业务水平。非利息收入不仅可以扩张商业银行的获利空间,推动银行业绩的增长,还会对风险带来的影响产生抵消作用。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经济在不断的发展,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国家的宏观环境也是不断地变化,开辟一条正确的道路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需要有扎实的经营能力和及时应对风险的能力,而正确的方向和方法需要不断的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银行的战略目标,最终增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政府要在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方面均需要给予重视。

参考文献:

[1]赵国杰、赵红梅,基于平衡计分卡构建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J],现代财经,2004(5):3-6.

[2]魏权龄,数据包络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民生银行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信用卡消费

[论文摘要]:在信用卡消费时代拉开帷幕之际,新的消费观对传统的消费观势必会有剧烈的冲击,研究生应该在信用卡消费中保持理性,着重培养自己的理财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大学校园内兴起了信用卡申办热潮,各家银行在校园内驻点,办起了信用卡代办业务,有的银行甚至在校园内找学生做长期办卡员,在各个宿舍里推销信用卡。本文探讨的信用卡是指狭义的信用卡,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银行卡,而是一种由银行或其它财务机构发行的无需预先存款就可贷款消费的贷记卡,是一种可以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其与一般银行借记卡的最大区别在于允许一定数额的透支,并且能够为这种透支提供一个月左右的免息期。拿笔者所在的大学为例,自2006年招商银行在校内开办了第一个代办宣传点后,在2006~2007年两年内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也相继在校园内开展过连续几天的办卡宣传活动。与热火朝天的办卡活动相对的是学生们在信用卡消费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据2006年9月19日《杨子晚报》报道,因为无力偿还信用卡透支额,一位大四学生无奈之下离校出走到苏州打工。而他的父亲为了寻找到儿子,从家乡跑到学校,住进儿子宿舍,期盼儿子能早点回来。与信用卡消费联系密切的、关于研究生群体的信用卡消费的现状是怎样,关键是其体现了研究生群体怎样的信用卡消费观呢?这是本文试图阐述的问题。

二、调查过程

(一)调查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定为研究生群体,正如蔡佳文在《发展研究生群体的消费信贷》中所说,研究生是我国个人消费领域最具有超前意识和先进消费理念的消费者群体,代表着物质消费领域和精神消费领域高层次的消费,是我国消费领域最有消费潜力的强势消费者群体。然而我国很多研究生都面临着消费上的尴尬,从年龄来说,比起大学生,研究生已经是社会化基本完成了的成熟个体,他们应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负担自己的生活消费;但是由于学业的原因,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中,很少有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来为自己挣得足够的生活中所需要的消费费用。对于很多研究生来说都有着从家长那拿的生活费只能基本或不能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的烦恼,信用卡的出现对他们的消费状态和消费观念一定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这是笔者选择研究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本文所调查的研究生个体来自于南京河海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所高校。

(二)研究方法和资料收集

为了从细节上了解研究生群体的信用卡消费情况和其对信用卡消费的态度,本次研究采用了结构式访谈法和非结构式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调查。主要是在研究生宿舍里随意挑选访谈对象,在询问其对信用卡使用与否,有何看法的基础上,再对符合研究目标(即必须是信用卡持有者)的对象进行深度访谈。笔者在2007年4~5月间一共进行了十二次采访,在访谈过程中笔者都将访谈过程用MP4录了下来,或是将QQ聊天内容复制了下来。整理成了六个文字访谈资料。

三、调查发现

(一)研究生信用卡持有基本情况

1.信用卡持有状况

在初步的调查过程中,笔者就宿舍为单位,随机抽取了三个男生宿舍,两个女生宿舍。男研究生持卡者三个宿舍12个人里有六人;女研究生持卡者两个宿舍十个人全部都拥有一张信用卡。但就开卡情况而言,所有的22个人里无一人将卡开通了。在我访谈的将信用卡开通使用的六个研究生里,其中一人拥有两张信用卡,一人拥有三张信用卡,最多一人拥有五张信用卡。

研究生信用卡的持有率还是较高的,笔者询问了一个在研究生宿舍推销民生银行信用卡的代办同学,她说根据她推销时的反映来说办卡者占研究生群体的60%甚至更高,可是开卡者只占10%~20%左右。

2.信用卡办卡动机

开卡者的动机则主要是受宣传方的影响(4人),信用卡本身方便(不用输密码)、时尚(外观漂亮)、具纪念性等特点的吸引力(4人),预防需要花钱的紧急情况(1人),用来透支消费(1人)。

(二)信用卡的消费现状

1.使用信用卡的消费频率

调查者中只有一名男研究生使用信用卡消费频繁,他说道“去超市去什么地方消费都用信用卡,只要能刷卡的地方我就尽量用信用卡”。而其余三名男生都表示自己只会在要逛街购物,并且购买上百的商品时会将信用卡带在身上消费,也大大超过了信用卡免年费所要求刷卡消费的次数,刷卡频率适中。而两位女生都表示日常消费还是以储蓄卡为主,只有在商场或饭店为了方便和节省时间,或是为了免年费才刷信用卡消费,其消费次数跟免年费要求的刷卡次数基本一样,甚至是为了免年费才刷到一定次数的。一名女研究生说道:“为了刷满次数免年费,我去超市的时候三张卡一共刷了24次,厚着脸皮把商品一件一件地刷的”。

2.信用卡消费结构

信用卡消费的主要组成是:高档消费品,如电脑、衣服、鞋子或化妆品类;网络购物消费;服务类消费,如吃饭结账;日常生活消费,如超市结账。有三个被访者表明他们每次用信用卡都几乎是刷的几百块的消费额。从调查中发现研究生们用信用卡主要用于享受型的购物或服务消费,只有一人是用于日常生活需要消费。其消费方式也呈现多样化,除了通过传统的商店购物方式外,还用信用卡的网上银行功能进行网络购物消费。

3.信用卡消费功能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用信用卡消费的六名研究生都对信用卡的透支功能十分熟悉,他们能准确说出其所持信用卡的信用额度,刷卡或取现金透支消费的利息计算方式和每月还款日和账单日的期限和时间,每月最低还款额度。这样的了解除了通过办卡时宣传资料和办卡人员的解释外,更多的是通过银行定期发来的消费账单记录和还款提醒短信或电子邮件来形成的。

4.信用卡消费资金的来源

六位研究生中有两位研究生的信用卡消费额比较高,其余四位的消费额都比较小。消费额高的两位男生都表明自己有一定的收入来源,其中一位是完全靠自己挣的工资消费的,而其余四位则没有自己的收入来源,消费资金都是家长给的。其中五位表示自己的信用卡消费都是在有还款能力下消费的,只有研究生A男的消费是超出自己的还款能力之下,向宿舍周围同学借钱来还款的,因其觉得银行一天一元的利息太高,而向同学借钱只用还本金,所以采取了借钱还银行,再自己攒钱还同学的方式来还信用卡消费贷款。

(三)研究生信用卡消费观

从以上两个方面里所显示的研究生信用卡持有的情况和动机,信用卡消费的频率、结构、功能使用、资金来源等现状看来,研究生信用卡消费观存在以下倾向:

1.消费自主性大。研究生在信用卡消费中在经济独立意识、消费者权益意识方面体现出其消费自主的消费观。在经济独立意识方面,研究生们认为自己已经成年了,在自己消费多少、消费什么商品方面拥有绝对的自,不需要向家人汇报、解释自己的信用卡消费情况,家长也不会对其消费行为有太多担心,除了少数家长反对、不知其子女使用信用卡外,其他家长都对子女使用信用卡消费的行为持信任态度。而大多数研究生在现在没有经济收入的情况下,也表明自己会适量消费,不会消费过多后,向家里要钱。

2.享受型消费为主。在使用信用卡消费的这些研究生中,享受型的消费结构成为他们的主流。一方面是有POS刷卡端的商户一般都是对于学生来说消费层次比较高的场所,研究生们在这些场所消费时也是消费几百块的高档商品,或是服务;另一方面,从小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长大的当代研究生,他们有着自己的消费需求,对生活质量十分重视,要求消费物有着个性化的特点和高质量的品质,享受型的消费能在满足他们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其精神需求。

3.传统消费观和现代超前消费观并存。虽然六个研究生在开卡时都很重视信用卡的透支功能和预借现金功能,认为信用卡为其提供了一个预备救急的小金库,在需要钱时不用四处去向别人借钱,能够以信用记录做担保,方便及时地提供给自己需要的金额,使自己解决资金紧张或是早点购买到自己心仪的商品。

4.研究生的现代信用观尚未形成。照理说当代研究生是在全球化、市场化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其消费观应该受到现代消费观的影响,他们应该对国际化的信贷消费有基础性的了解,在信用卡消费过程中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有遵守信用的自觉性,避免失信行为的发生。但是调查结果却显示,现代的信用观还未在研究生中形成起来,在笔者调查的六个研究生中他们对自己信用卡的信用情况都是忽视、不关心状态,甚至反映出有欠款,损伤信用也无所谓的态度,所谓的信用契约中所应该履行的义务在他们脑子还未有清晰的概念。

5.理性消费观占主流。大多数研究生表明在信用卡消费中,信用卡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是很微弱的,他们不会因为办了信用卡就利用其透支和分期付款功能随意消费,增加自己的消费次数,在消费时他们还是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经过衡量后来决定是否购买相应的商品和服务。

即使有过偶尔的冲动消费,但总体来说研究生的消费行为过程还是经过了一定计划的。而且他们都是在了解信用卡基础消费功能的基础上,接受信用卡作为一种新的、方便快捷的、现代的消费方式和手段,并不是盲目使用其带来的消费权利的增加。

四、结语

民生银行论文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产品;储蓄业务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3-000-01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联网走进了越来越多家庭的生活中,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局的数据,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在2010年6月达到了31.8%,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此后,互联网普及率仍稳步提升,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已达6.68亿人,比整个欧盟的人口数量还要多。这样巨大的网民基数无疑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优渥的土壤。 

回望2013年6月13日,支付宝公司推出了余额宝,引起了市场的轰动,到如今,互联网理财产品呈现爆发式增长,银行、基金、互联网企业纷纷杀入这片蓝海,互联网理财产品总量快速增长。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支付宝就融资超过100亿人民币,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支付宝共融资5412.75亿元,整个互联网理财产品市场融资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 

互联网理财产品有着随时可申购赎回、没有申购资金门槛要求、年化收益率远高于活期存款等优势,再考虑到对于熟悉互联网的人士来说,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通常可以“一键式”完成,比去银行存款更加便利。由于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这些先天优势,以及互联网理财产品和银行存款(尤其是活期存款)的高度可替代性,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兴起对传统银行储蓄业务造成了一定冲击。 

大多数互联网金融产品都拥有相似的商业模式,下面就以“余额宝”为例分析狭义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商业模式。 

“余额宝”的发行主体是支付宝公司,是以“余额宝”为桥梁,将用户的闲散资金和货币型基金联系起来,能够带来余额增值的一项服务。在一个完整的使用流程中,用户首先通过将银行卡里的资金充值进入实名认证的支付宝账户;再用支付宝账户申购“余额宝”;申购“余额宝”的资金将被统一划至天弘货币基金账户内,天弘货币基金在市场上进行合理投资、获得收益;当用户申请赎回或使用支付宝进行支付时,天弘货币基金将获得的收益扣除其他费用后转入用户的支付宝账户。 

在这个流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创新就在于实现了“余额宝”和天弘货币型基金的无缝对接,通常货币型基金都是T+1赎回的模式,但考虑到这会极大影响用户体验,支付宝公司通过自行垫资,使得“余额宝”实现了T+0日赎回。即当用户把账户余额转入“余额宝”时,后台系统自动申购了天弘货币型基金,当用户转出资金或进行支付时,后台系统从支付宝公司的垫资中即时抽出相对应的数额完成转出,同时赎回天宏货币基金,T+1日到账填补垫资,从而实现了即时转出和无缝对接。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产品还有投资起点较低,开通方便,流动性高等优点。 

回到商业银行储蓄业务来看,由于客户手中的资金是有限的,活期储蓄和互联网金融产品在功能性上的高度替代性,以及互联网金融产品相对较高的收益率,使得活期储蓄最容易被互联网金融产品挤占,个人定期储蓄由于收益率仍稍高于大多数互联网金融产品,因此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在理财产品方面,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门槛较高,用户体验也有提高的空间;在活期存款方面,活期储蓄业务不受重视,商业银行给出了极低的利率;在基金销售方面,大型商业银行对代销佣金有极大的定价权,大幅削减了基金公司的利润率,尤其是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在与银行合作时更加被动。互联网金融产品正是针对商业银行这三个“不够合理”的现状而生,为客户提供高利率、低门槛、良好体验的金融产品,使得银行客户开始转投互联网金融产品,银行的理财产品、活期存款、基金代销三块业务受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冲击比其他业务更大。 

银行作为有实体网点金融机构,比互联网企业有更多的线下优势,相对来说,经常去网点储蓄或办业务的客户都比较依赖于线下,因此,中小型银行若要守住现有市场,一定要立足实际情况,利用好线下优势,定位于主要服务线下客户,强化营业网点的业务服务能力,加强自身优势。 

一方面可以大力发展社区支行和小微支行建设,下沉中小型银行经营重心至老百姓身边,在社区内部设置网点。这种加强为个人客户服务的业务模式符合中小型银行的实际情况,只有差异化竞争,才能够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下存活。 

另一方面可以推广银行业务和小型便民点相结合的新模式。现在大多数小区或者村镇都设有小型便民点,有许多区域的小型便民点已经开始和银行合作,通过委托模式,用互联网或信息电话等手段为社区内及社区周边持卡用户提供信息转账、缴费、查询、存取款、支付等业务的便民服务点。该策略不需局限于传统的便民点模式,现在许多小区还设置了网购提货点,这是方便将网络支付和线下业务相结合的绝佳渠道。 

大数据是目前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杀手锏,商业银行也应及时跟进,享受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技术红利。各个行业都开始尝试运用大数据来进行运营决策,这是一次巨大的转型,工作方式和思维都有很大的变化。当互联网平台公司用大数据作为工具、高举互联网金融产品进军金融行业时,商业银行应奋起应对,大力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推出依托银行海量历史数据的电商平台。实际上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推出自己的电商平台,以此积累交易和转账数据,打好数据基础,例如中国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上线一周年的营业额超过90亿,之后还有交通银行推出的“交博汇”,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业分别开设了自己的电商银行。在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需要的是能将金融和大数据融会贯通的人才,由懂大数据的人才为商业银行进行决策分析,可以让商业银行跟上互联网时代,一定程度上保持现有优势地位。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专业教学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杜石.余额宝带头线上理财高收益“刺激”草根投资.计算机与网络.2014.2. 

[2]宋滟泓.“后生”凶猛互联网理财产品百舸争流.IT时代周刊.2013(22). 

[3]新京.微信理财产品上线对抗余额宝.现代经济.2014.1. 

[4]王雪玉.互联网挑战银行之一:阿里金融.金融科技时代.2013.5. 

作者简介: 

民生银行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信用卡诈骗 数款行为 金额累加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陈某,男,1965年10月16日,汉族,高中文化,无业。1997年6月因犯贩卖物品牟利罪,被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被告人张某,男,1983年7月22日生,汉族,大专文化,原系浦东发展银行上海分行信用卡中心员工。被告人俞某,男,1983年10月7日生,汉族,高中文化,原系民生银行上海分行信用卡中心三部员工。 

被告人张某、俞某、陈某结伙,于2008年9月至12月间,经预谋,由被告人张某、俞某利用工作便利得到的客户资料,分别冒用和某、武某、王某的名义至光大银行申请办理三张信用卡(卡号分别为3568390001979999、3568390001993347、4062522823 653 274),由被告人陈某谎称申请人系其公司员工,通过银行核卡程序。后共从上述三张信用卡内套取现金人民币48000元,其中被告人陈某得款2000元,余款由被告人张某、俞某分赃花用。案发后,被告人张某、俞某已全额退赔赃款。 

被告人陈某自2008年4月起,先后在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及广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申领两张信用卡(分别为4218709971050915、4063661357774368,)后透支取款、消费,并经银行多次催收仍不予归还。至案发,共计透支银行本金人民币56967.31元。 

另查明,被告人陈某、张某、俞某在接到公安机关电话传唤后,主动到案,并如实交待了上述犯罪事实。 

二、分歧焦点 

第一种意见认为,“骗领并使用”和“恶意透支”在行为上属于不同性质,在手段上就不具类似性,在危害上来讲也不具等价性。“骗领并使用”行为危害性更大,同时在实践中,我们也认识到在很多“恶意透支“的行为背后,银行的审核不力甚至个别工作人员,为了工作指标帮助他人用虚假的材料申领信用卡,因此,银行方也是具有一定的过错的,基于这样的现实,司法解释规定了不同的量刑幅度。同时既然信用卡诈骗对四种情形均有具体的金额和量刑幅度的规定,就应当按照各自所涉及的款项进行分别计算。在本案中,由于两者都只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因此对被告人陈庆宝只能按数额较大标准量刑。 

第二种意见认为,“骗领并使用”和“恶意透支”作为同一罪名的两种犯罪行为,只是不同罪状的表述而已,其犯罪的性质是一致的,均是信用卡诈骗的行为,因此,犯罪数额可以累加,分别计算将因为刑格的限制而产生罪刑不相适应的情况发生,但因二者社会危害性的不同,司法结束对这两种不同的情形规定了不同的量刑标准,后者的量刑金额均是前者的2倍,因此,可以按比例打折累计计算。在本案中,应将恶意透支的数额打对折后与其他信用卡诈骗行为的数额累加计算。 

第三种意见认为,“骗领并使用”和“恶意透支”是同一罪名下的两种犯罪行为,其犯罪数额虽然可以累加,但在数额认定标准不同的情况下,不能简单的按比例折算后累加,而是应当按照刑法的谦抑原则,适用处罚较轻的恶意透支的定罪量刑标准予以处罚,但在合计犯罪数额后不影响量刑幅度的,应采取从一重处的原则。 

三、法理研究 

(一)被告人陈某的行为触犯信用卡诈骗的两款行为,犯罪金额应当累加 

我国刑法对经济类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基本采用数额制,即根据犯罪数额作为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如何量刑的主要标准。行为的数额往往直观体现了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当多次违法行为以其累计的数额达到犯罪行为所要求的量时,事物就会发生质变而升格,这是符合质量互变的一般规律的。因此我们在认定具体犯罪数额时,数额进行累加是一项基本原则,就如非经济犯罪中,同时具有几种行为,应作为情节处理一样。在我国刑法分则金融诈骗罪表述多为“有下列情形之一”,并具体加以列举,尽管罪状中规定了多种行为方式,但在具体构成的要求上是相同的,并且它们的本质特征一致,刑法进行的也是等值评价,因此可以进行累计。在本案中,虽然“骗领并使用”和“恶意透支”的行为有可能在社会危害性上不尽相同,但它侵犯的法益是相同的,因此将犯罪数额进行累加也是完全符合我国刑法理论的。 

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我国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如果在触犯同一罪名下两个不同性质的犯罪行为情况下不对犯罪数额进行累加,将完全有可能因刑格的限制而导致罪刑不相适应,同时也会为行为人规避刑法提供了机会,在走私犯罪中“蚂蚁搬家式”小额走私活动的猖獗就是最好的例证。以本案为例,如果犯罪数额不可以累加,被告人陈某冒用和恶意透支的行为均只构成数额较大的标准,只能在有期徒刑五年以下量刑。假设被告人的行为是两次恶意透支,且数额分别为五万元,则被告人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笔者认为,前者的社会危害性明显是大于后者的,至少是相同的,若是不对数额进行累加,将会出现罪重而刑轻的情况。 

因此,被告人陈某的犯罪行为分别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信用卡诈骗罪的第一款第一项“以虚假身份骗领信用卡并使用”及第四项“恶意透支”,这两种犯罪情形仅是信用卡诈骗罪罪状表述的两种不同手法。信用卡诈骗罪作为纯正的数额犯,如对其所列的四种犯罪情形分别评价后予以量刑,将会因刑格的限制而导致罪刑不相适应,因此在两款行为分别构罪的情况下,应当对两款的犯罪金额予以累加后综合量刑。 

(二)累加的科学性问题 

由于信用卡犯罪的复杂性,司法解释规定了不同的数额标准和量刑幅度。对骗领并使用信用卡实施犯罪规定了比较严的数额标准,而对恶意透支犯罪的数额规定高于其他类型的信用卡犯罪,其原因在于恶意透支的社会危害轻于其他信用卡诈骗。刑法第196条和《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对使用伪造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为“数额较大”;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为“数额巨大”;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恶意透支的数额标准则为上述三种情形规定数额的二倍。因此,对多种款项的金额的不同规定,引发了如何科学累加的问题。 

首先,不能简单累加。尽管“骗领并使用”和“恶意透支”是信用卡诈骗犯罪中的两种不同情形,但从刑法的理论上讲,属于同种数罪。而对于同种数罪是不能简单累加的。因为这样处罚会导致罪刑不均衡。因为n次有期徒刑的同种犯罪行为,即使并罚,按照限制加重的理论,也不可能并罚出无期徒刑,但是如果简单累加,作为一次总的犯罪行为处理,能有可能出现无期徒刑的量刑结果,何况,这二种行为在量刑幅度的金额规定上还存有不同,因此,简单累加不具科学性。 

其次,不能折算累加。尽管骗领信用卡后使用的行为的金额规定是恶意透支行为的一半,但不能简单的按照比例进行折算后累加。因为信用卡诈骗设置有三挡刑格,简单折算后累加也会因刑格限制导致罪行不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