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品质量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品质量管理

产品质量管理范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为中心,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高产品质量为主线,以振兴区域经济、建设和谐*为目标,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原则,把质量兴区工作与经济强区、科教兴区、依法治区相结合,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开创质量兴区、诚信*的新局面,促进我区经济和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质量兴区各项活动,用三年的时间,使我区管理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总体水平有较大提高,假冒伪劣商品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的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全区质量总体水平能够适应国际经济竞争的要求。

(一)管理质量

1、标准化工作:主要工业产品50%以上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加大对无标生产的监管力度,确保辖区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96%以上。并建立标准备案管理网络,实行动态管理,积极推行服务标准化。

2、计量工作:重点工业企业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计量保证体系,其他企业要配备满足生产合格产品需要的计量检测设备。加强工业能源计量管理,开展节能降耗,确保“十一五”末单位GDP能耗下降20%;10家企业通过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在用计量器具检定率达到98%以上,新建、改造的集贸市场计量器具实现统一配置、统一管理。

3、质量工作:全区重点企业的主导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同行业先进水平,积极推行产品质量认证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率95%以上,食品生产许可证获证率达到98%;强制性产品认证获证率达到100%,并建立企业质量监管档案。

4、监督检查:辖区市场商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食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重点产品可比性跟踪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整改率达到100%。

5、特设安监:杜绝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等环节问题引发的重大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6、名牌战略: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大力推进国家免检产品工作,使我区形成一定数量的国家、省、市级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和扶持力度,建立一批精品市场和放心市场。

7、扶优治劣:质量问题严重的重点区域、重点市场和重点产品得到有效整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质量投诉大幅减少,消费者和名优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确保无重大质量事故和重大质量违法案件发生。

(二)服务质量

商业、服务业等窗口行业全面推行国家标准和服务规范,实行质量先行负责制,不断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安全、健康消费,提高顾客满意度。到2010年区内大中型商业企业的顾客满意度要达到90%以上,10%以上的大中型商业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服务行业中创建一批“文明示范窗口”。区级行政机关、服务机构要率先全部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努力提高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精心构建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

(三)工程质量

加强对住宅商品房质量的监督管理,推行工程质量监理制。建筑用材必须符合国家规定,逐年降低商品房投诉率。在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中推行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至年底、全区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规范),重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重点工程优良率达到80%以上,一般工程优良率达到50%以上。

(四)环境质量

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五项工程,大力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至今年年底,工业企业污染物的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全区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99%以上;城市环境空气、噪声和地表水环境质量分别达到区域功能标准,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五)安全质量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特种设备安全及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和事故处理应急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全面提高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性,杜绝特大和重大事故发生,减小事故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安全平稳运行。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机构,加强领导

坚持“政府积极引导、部门共同协作、企业全面推进”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质量兴区的各项工作。成立以分管区长任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质量兴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质量兴区活动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考核检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质监*分局,负责质量兴区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联络员制度,由成员单位指定质量兴区工作的部门负责人为联络员,具体承办有关工作。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成立相应的质量兴区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听取质量兴区活动开展情况汇报,检查实施进度,协调布置下一步工作,推进质量兴区活动深入开展。

(二)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

1、质监*分局要认真履行质量兴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职责,认真从源头抓好质量工作,督促企业加强标准、计量等基础工作;开展质量知识普及教育,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鼓励引导企业进行产品质量认证及质量体系认证;抓好名牌产品的培育、推荐和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3C”认证产品监管工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抓好特种设备、食品、建材、农资产品和国家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及强制性认证产品的监督管理工作;督促不合格企业整改,对质量问题严重的企业给予通报、曝光和行政处罚,对个别屡教不改的企业建议工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认真落实区打假责任制,积极组织联合打假、专项打假和日常打假行动,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网络,切实保障食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同时要及时推广“质量兴区”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把“质量兴区”活动引向深入。

2、工商*分局要加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依法实施商标监管,积极开展“驰名”、“著名”商标推荐和管理工作,查处假冒、仿冒商标等侵权行为,依法实施合同监管,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认定命名活动,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查处合同欺诈行为;加强市场商品质量的监管和监测工作,加大打假维权工作力度,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

3、区轻纺总公司和商贸总公司要抓好辖区轻纺企业及商贸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对企业负责人和职工进行质量意识和质量法制教育;抓好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引导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提高商贸企业的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精心打造精品市场和放心市场。

4、区物价局按照价格分工管理权限,对我区工业企业的产品按照“按质论价、分等定价、优质优价”的原则,制定鼓励提高产品质量的具体实施办法。

5、区建设局要要督促建筑施工、监理单位完善质保体系;监督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严格执行现行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检查验收其工程质量,评定工程质量等级,引导、培育和推荐企业争创优质工程;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确保工程质量,杜绝质量隐患,防止质量事故。

6、区卫生局要加强食品流通环节和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卫生许可和卫生监管,严把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卫生许可关;加强对医疗市场的清理整顿,同时规范管理全区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7、环保*分局认真抓好区域环境质量,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治理工业“三废”,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推行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巩固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8、*科技产业园和区科技局要积极引导辖区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为提高产品质量,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提供支持,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进程。

9、区社区经济局要认真抓好13个行政村及所属企业的质量工作,提高村民质量意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责任区内生产、加工、仓储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活动。

10、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要依据《安全生产法》和省政府两个《决定》对辖区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综合监督管理,落实各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提高全区安全监管的工作质量,防止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1、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把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制订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做好督促落实,确保目标实现。

12、区财政局要根据“质量兴区”工作的实际需要,在财力上给予必要支持。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质量奖优经费、质量专项监督抽查经费和质量兴区宣传经费。

13、公安、司法部门要密切配合和协助质监、工商、卫生等管理部门查处和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对触犯刑律的,要依法严肃处罚。

14、各街道办事处、火车站广场管委会要把“质量兴区”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辖区“质量兴区”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打假工作,为质量兴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5、宣传部门要加大对“质量兴区”活动的宣传力度,把握舆论导向,为提高管理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16、充分发质量协会、消费者协会等社会组织的社会监督作用,为用户提供投诉、咨询等各方面服务;充分发挥各种行业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同求发展的作用,引导和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三)突出重点,狠抓关键环节

质量兴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工作量大,要求各部门统筹规划,通力合作,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推动质量兴区活动深入开展。

1、加强基础性工作,强化管理,拓展服务

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和企业实际情况,按分类指导的原则,督促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和检验,彻底消灭无标准生产,引导、帮助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加强计量管理基础工作,指导企业配备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生产检测设备和产品出厂检测设备,严格计量器具定期检定工作,确保计量器具量值传递的准确可靠,鼓励生产定量包装产品的企业积极取得计量保证能力合格标志(即C标志);进一步深入开展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培训工作,引导、帮助企业应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广泛深入地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2、加大打假治劣力度,净化市场环境

认真落实打击制假售假工作责任制。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净化市场环境,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区质监、工商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加大企业产(商)品抽查力度,对一次抽查不合格的企业,给予“黄牌”警告,并进行整改,经整改复查产品质量仍不合格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必须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负责人三年内不得担任法人代表。通过查处一类产品,规范一个行业,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为我区企业提供有序的竞争平台。

对制假售假严重的重点产品、重点市场、重点地区,区级有关职能部门要开展打假专项斗争和联合整治??集中力量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商)品违法行为,切实解决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对质量隐患较大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进行专项质量整顿,以抓大案要案、抓源头、端窝点、整顿市场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开展打假工作,维护区域特色经济品牌。坚决杜绝行业性、区域性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

3、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运用市场机制和行政手段相结合,切实做好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有计划地选定一批品牌声誉好、生产规模大的企业作为争创名牌产品的重点扶持单位,加大从源头抓质量工作的力度,做到培育一批,申报一批。以发展名牌产品带动相关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二是进一步促进优良资本向名牌企业转移,增加名牌产品的科技投入。采取各种措施,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优化配置资源,扩大名牌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能力,开发系列产品,扩大名牌效应,促进资源向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聚集,提高名牌产品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区的经济运行质量。

三是大力宣传名牌产品和企业,建立争创名牌产品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争创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活动,力争有更多的产品列入国家免检产品,更多的牌子列入国家级和省、市级名牌或驰名商标、著名商标。

(四)实行目标考核,建立激励机制

1、质监*分局按照质量兴区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各部门狠抓落实,全力推动质量兴区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

产品质量管理范文2

关键词:原木 产品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S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132-01

一个企业要生存、发展、从市场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必须向市场提供客户满意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好坏,对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是每个企业必须遵守的经营理念。作为以原木产品为支柱产业的现代森工企业,应彻底走出粗放管理模式,重视企业内部的产品质量管理,从量造材、缴库、发运各环节,都要严抓细管,层层把关。通过建立质量责任制、推进质量管理基础工作、推行全员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完善有效的适应本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提供持续合格的原木产品,使用户满意,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为企业增收创效。

1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全员对质量负责

森工企业要树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质量观,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坚决摒弃“重数量,轻质量”的错误思想,研究市场,掌握质量信息,接受原木产品用户及社会的监督。企业内部开展质量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特别是木材检验工种更应重点培训,向质量要效益。

质量管理要求全员参与,全员关心质量管理,全员对质量负责。企业场长(经理)是质量的第一责任者,对企业的质量工作负全责。要亲自抓质量,不能一劳永逸,并直接领导质量管理机构的工作。

2 建立和完善质量改进的激励机制

企业对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职工都应明确规定他们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应承担的责任和权利范围,建立起权责明确的质量责任制。为使质量责任制更加完善,森工企业可以在一些主要工序,建立质量激励机制。量材设计岗位、造材岗位、原木缴库验收岗位尤其应该尽早建立这种机制。分配奖励与质量工作挂钩,奖优罚劣,关键岗位还应加大力度,重奖重罚。如产品质量评优,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质量不合格,责任者应被扣除一定额度的工资和奖金。红石林业分公司质量管理的事实证明,建立健全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相应的考核方法,并坚持运行,是促进原木产品质量工作的有效办法。

3 做好质量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原木产品生产过程标准体系

标准化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基本保证,是质量管理的前提。为了生产出高质量的原木产品,森工企业不仅要制定和执行产品的质量标准,而且必须使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和工作都实现标准化。

森工企业原木产品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一般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原木产品标准,即对原木产品的各项质量特性,如树种、材种、检尺长、检尺径、长级公差、缺陷检量方法及限度指标等,规定量化指标,这是保证原木产品质量的根本规范。二是管理标准,如正确处理原木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重复性事件,发挥如何发挥各岗位的职能作用而制定的标准、规范,这是开展现场管理的依据和手段。经验证明,森工企业的原木生产,质量形成的关键在现场,必须在现场管理上下功夫。只有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以产品标准为主体,以管理标准为手段,通过标准实施有效控制,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原木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4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向用户提供完全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为目标,组织企业的全体员工,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实行全面预防和控制所进行的综合的、系统的管理活动。在森工企业原木产品生产中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4.1 加强岗技能培训

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参与的管理,它的核心是提高职工的素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人人为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而努力。一些森工企业职工素质低、技术水平差,管理者应制定出教育培训制度,组织在岗职工学习,激发职工的潜能,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质量关键工序所在的岗位如量材员、缴库检验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从而使其成为企业的高技能员工。

4.2 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企业应设立一个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如质检科、质量部等,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枢纽。通过该部门综合、控制、协调和监督的作用,增强企业整体质量管理的效果。这种机构目前在各森工企业普遍设立,在质量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3 建立质量管理点,加强产品生产工序的质量控制

原木产品制造过程是形成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它由量材、造成、选材、检验缴库等一系列工序所组成,工序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原木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稳定的重要手段,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最重要内容。它要求在不合格品发生之前,就能予以发现和预报,并能及时地加以处理和控制,有效地减少和防止不合格品的发生。

4.4 加强质量成本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总的要求是:根据用户的需要,以最经济的办法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因此,企业不但要为用户提供满意的质量,而且必须使达到这种满意的质量所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尽量地低,即要降低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从宏观上进行分析,提出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所存在的问题,评价和度量企业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4.5 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

它是指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的素质为目的而组织起来,并开展活动的小组。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组员之间成功地交往联络合作解决共同问题,也是培养团队精神的桥梁。红石林业分公司十分重视QC小组活动,并通过有效地组织、开展活动,在原木产品质量管理、实现提速增效方面受到了明显的效果。

5 尝试运用ISO9000系列标准促进质量管理

ISO9000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质量管理和保证技术委员会的所有标准,也是我国推荐采用的标准。它为企业提供了多种质量保证模式,企业可根据情况考虑产品形成过程的多种因素,从中选择一个合适的质量保证模式。森工企业在使用该标准前,应充分考虑质量成本,以及企业的人员、技术等实际情况。盲目采用,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造成企业人、财、物的浪费。

6 结语

森工企业在原木产品质量管理上,既有加工企业的共性因素,也有其行业特殊性。在提高原木产品质量这一共同目标的基础上,最终管理方式的采用,管理体系的运用,决不可照搬复制,必须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产品质量管理范文3

关键词:农产品 质量管理 差异性

企业之间的竞争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价格方面竞争、产品差异竞争。然而,农产品企业如果拥有差异化的产品,那么就不仅仅是市场价格的支配者,而是拥有一定的价格决定权。同时,消费者的多元化消费及不同需求也要求差异化的农产品的存在,这也有利于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因此,可以说通过农产品的差异化,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能够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1.我国农产品差异化的现状及原因

我国农产品产异化的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品种的差异化程度较低

不断培育、筛选出优良的品种,不但能够提高农产品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还能能够满足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但是新品种的开发是具有风险的,一是安全风险,面临着生物多样性的风险、物种风险以及生态系统脆弱性风险;二是市场风险,新品种培育需要较多土地、资金、人员、设施,科研周期长,受环境影响大,如培育出来无经济效益或者经济效益短期难以体现。

1.2质量的差异化程度较低

农产品质量分级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农产品质量分级的关键是农产品质量级别标准的设定,同时还需要质量指标的测定。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分级存在分级指标模糊,标准不科学的问题,多数农产品的等级评定还是依靠感官评定方式,而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进行智能分级还未广泛使用,如测定农产品的声波传播速度确定成熟度,测定农产品的声压确定含水率、利用近红外光谱检测农产品中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营养成分。

1.3品牌的差异化程度较低

一个农产品的品牌一旦形成,其价值就可能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然而,目前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总体水平偏低,知名品牌数量不多,品牌的生命力有限,创新产品的品牌数量更少。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的品牌建设需要较高的财力支持,这是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所不能承受的;很多企业虽然拥有自主品牌,但是科技水平有限,缺乏核心技术的知识产品,难以做大做强,发展为知名品牌。

2.提高农产品质量管理的相关措施

农产品的差异化的确能够提高农产品企业的盈利能力,也能够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但是农产品的差异化使得企业必须具备较强的实力,表现在科技水平,财力支持,而分散的农产品其企业大多并不具备以上实力,因此,就需要推行相关企业制度,采取有益措施,提高企业农产品的差异化水平。

2.1提高农产品品种的差异化程度

相对于分散的农业散户,农业企业有优势与科研机构合作,去培育更有盈利潜力的农产品新的品种,企业的规范化经营,也有利于新品种的推广利用。

专业化与差异化并不冲突,农业企业的产品产异化另一重要途径就是专业化经营,农业企业确定自己专营业务,进行专业化经营。差异化经营绝不是将所有涉农业务都纳入经营领域之内。在专业化经营的基础上开展差异化经营,在差异化经营的基础上更加专业化,增加同一产品的品种种类,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壮大企业规模。

2.2提升农产品的标准水平

我国的农产品标准存在的一定问题,如更新过慢,与国际水平差异较大,标准的可操作性存在问题。标准的制定为了企业,因此也离不开企业的参与,这样才能与实际相结合。因此,农业产品标准的制定,在质监部门的牵头下,组织该领域的科技人员、农产品企业组织共同参与,制定先进的。可操作性强的农产品标准。具体到企业,需要根据标准配备专门技术人员,设计切合自身的农产品作业程序和工艺操作,相关质检人员配合,从而提高对标准的执行力度。

2.3创建农产品品牌

品牌对于消费者是一个认可,是一个对产品质量特性的认知。创新品牌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因此,品牌的创建需要农产品经营者或者企业具备雄厚的财力支持。当然,只有足够的财力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先进的科技水平作为新产品的基础,需要先进的品牌建设技术,先进的管理技术。分散的农户以及小规模的作坊式企业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农业企业创建农产品品牌对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提升企业的经营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3.结论

农产品是人们生活的主要食物来源,不仅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而且关系到农产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对农产品质量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立农产品企业制度,横向扩大农产品经济组织的经营规模,纵向联系农产品产业链成为实现农产品企业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江应松,李慧明.农产品质量安全难题的制度破解[J].现代财经,2007,9

[2]宋明顺等.标准化在农业合作经营中的作用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农业经济,2007,4

[3]龙方,任木荣.农业产业化产业组织模式及其形成的动力机制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4

作者简介:

产品质量管理范文4

关键词: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企业应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如何发挥信息化的强大功能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进程。在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中采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之在激烈市场形势变化中占据有利地位。通过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架构,对于强化企业产能效率,提高企业产品生产安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质量系统概述

质量管理系统是基于ISO/TS体系管理要求展开设计和开发的管理系统,其核心价值为实现企业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该系统以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产品处理效率和工作效率。另外采用信息化的质量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反馈产品的相关信息,保证高效利用产品的质量信息资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在市场竞争激烈而变幻莫测的当下,一个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经久不衰,有自己的一个立足之地,不仅由企业的规模、产品、领导、资金的因素决定,产品的质量问题更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产品的质量问题是企业的永恒生命,是产品竞争的有利基石,它关乎到企业的未来发展。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产品质量管理系统的重要意义。良好的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地改进产品质量、在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加企业信誉和竞争力,为企业扩大出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是赢得市场与效益最有效的途径,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

三、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1.系统需求分析。作为产品管理系统首先应具有实时性,该功能是指信息的实时传递,从而保证企业的各个部门能够实现快速的信息传递,实现产品质量信息的统一获取和管理;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系统具有查询和统计的功能,方便质量管理工作人员快速处理产品质量问题;同时该系统应确保生产流程的模式化,另外通过系统相关的指标保证其对生产的约束性管理,从而提供有完整有效的产品质量管理信息。只有使现企业中各部门协调工作,才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2.系统各功能模块的介绍。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系统中包含以下各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产品质量基本信息管理模块、产品质量信息流转管理模块、查询与统计模块。

(1)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在对操作人员上有着明确的硬性规定,即只允许管理员进行操作使用。由于系统管理模块主要涉及的是用户和后台操作两个管理模块,所以管理员的操作工作主要是对数据库内容的增删改,同时还包括通过后台管理对产品质量信息实施维护,其余工作中较为重要的则主要是为不同的用户设置相应的管理权限,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2)质量基本信息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包括新建、编辑和删除三个子模块。拥有相关权限的用户通过该模块能够新建产品质量信息单,该信息单内保存完整的产品质量信息,以文件形式传递产品的质量信息能够更加方便信息单的监察和流转。

(3)质量信息流转管理模块。产品质量信息流转管理模块在监察部的评审下进行工作,监察部负责通过此模块对已经提交的产品质量信息单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之后则将该信息单交给各个相关部门,等待处理。若在审核过程中监察部门的意见一致,则对信息单进行保存之后将其传递到下一处理部门并指导检测中心对产品质量进行复检。如果在审核中出现不同意见,出现分歧,则将信息单流转至监察部,就需进行评审,最终达成一致评审意见。

四、产品质量管理系统模型的设计研究

1.产品质量管理系统活动的设计研究。系统中的活动研究主要是以主界面实现用户和程序的互动,在此过程中参与系统活动的包括程序、设备和用户。活动研究与系统间的交互如下所示:登录系统中包括评审信息处理(添加)、基本信息管理(新建和修改)、公司查询统计、评审信息管理(添加和修改)、追索信息管理(添加和更新)、整改信息处理(添加),这其间的交互过程代表了用户的需求。在系统活动中的管理员以及质量处理部门等用户均为系统所服务的对象。各个部门的操作员在此过程中均负责不同的活动,处理部门的操作员负责对产品质量信息进行添加;检测中心的操作员则对已有信息进行增删改的操作;同样的监察部门的操作员也有增删改的权限;系统管理员则主要负责系统的维护管理。

2.系统对象的设计研究。针对实际需求,进一步识别系统对象,从对象中抽象分类,从而确定对象的属性以便于后续操作。对象是该管理系统的基础单位,其描述了事物的抽象属性。在对象的确定过程中要保证系统功能的实现,从而确定对象与各个功能和设备之间的联系。

3.产品质量管理系统的实现。该步骤为将需求分析中的功能需求转化为系统实际功能的过程。在该系统实现过程中,首先应从面向对象的设计开始,确定系统的主界面,之后实现各个模块的功能,最后将各功能模块与系统主程序通过相应的接口进行连接。系统设计采用B/S结构,开发工具选择Visual Studio .NET 2005,数据库管理采用SQL Server 2000。

五、结论

综上所述,分析产品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过程能够发现,采用产皮质量管理系统能够极大的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实现企业产品质量的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周善国.徐崇.浅议UML在计算机等级考试网上报名系统开发中的应用[J].科技广场,2011,7(03):134-135.

[2]张伟.现代装备制造业敏捷协同工作平台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产品质量管理范文5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TS207.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354-02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特别是在200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实施后,国家投入大量建设资金,相继建立了一大批地(市)县级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潲水油等食品安全事件,对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基层检测实验室工作者,应抓住机会,争取国家项目投资,搞好实验室质量管理建设,尽快提升检测能力,有效发挥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的职能作用。

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1.1 质量管理相关概念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组织是一群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组合成的有机整体。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制订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8项原则: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管理、持续改进、以事实为决策依据、互利的供方关系。这8项原则是质量管理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的职责是为政府和公众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服务。检验报告就是实验室的产品,其数据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质量特性。质量管理的绝大部分工作就是围绕满足客户对数据准确性的要求而展开的。

1.2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实验室是由环境条件、仪器设备和人员通过各项管理制度组成的有机体。要对实验室进行质量管理,其前提是必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进而开展质量管理工作[1-2]。但不要误认为质量管理体系就是质量管理文件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表格、报告》4个层次,通常将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工作程序、规章制度、操作规范、记录表格、结果报告等内容编入体系文件,对实验室的组织管理和技术要求进行明确规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步骤:①学习相关标准、规范、文件;②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③管理体系的策划;④确定职责和权限;⑤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和实施;⑦组织学习质量管理体系文件;⑧质量管理体系运行;⑨内部审核;⑩管理评审。

2质量管理中应抓住的重点环节

质量管理目前已有比较完善的标准,对质量管理的过程和方法都做了详尽的阐述。基层实验室质量管理建设,依照《实验室资质评审认可准则》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有关规定开展具体工作。

2.1质量管理的起点

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起点是在实验室建设立项和筹备阶段开始的,绝不能拖到建成投入使用的阶段,或者通过某种认证以后才开始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没有终点,其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过程,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

在实验室建设立项和筹备阶段,应考虑建设规模、发展方向、地理位置与实验用房条件、关键岗位人选等。因为实验室建设的规模和方向关系到建成后能否满足社会需求;选址和房屋条件关系到是否便于实验环境条件的控制;领导者的质量意识和质量主管的质量管理知识与能力关系到质量管理工作能否有效开展。

实验室应建在相对安静的地方,且一定范围内没有居民,以防止相互干扰和影响。例如,有的实验室没有资金新建实验用房,就利用原有房屋改建而建在临街闹市区,或与居住楼混在一起,造成外界粉尘、振动、噪音等影响检测工作。同时,实验室的“三废”也影响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有的实验室面积不足、结构不合理,导致实验室功能分区和布局不合理,操作不便,易交叉污染。实验室也很难通过再整改来满足质量管理的要求,必须加以克服。

2.2质量方针和目标

质量方针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质量方针由组织根据自身的目的制定,应包括组织目标、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特别是行为的诚信和数据的准确性在质量方针中一定要有体现。基层新建农产品检测室,应将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作为基本的质量目标[3]。认证是第三方对实验室检测能力的一种承认,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最好途径,也是对外质量保证的最有效手段。

2.3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对实验室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并且必须持续进行。实验室应制订教育培训计划,安排充足的时间、足够的经费,进行培训和考核。有的领导认为教育培训可有可无,甚至认为是一种浪费。作为领导应认识到每项质量活动都要投入成本,而教育培训则是一种高回报的投资。

2.3.1教育培训的方式。实验室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采用自学、内部交流、外出学习、请专家进门培训等方式[4]。

2.3.2教育培训内容。包括质量意识教育、质量知识培训、学习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培训检测技能等。质量意识的提高是质量管理的前提。质量意识教育主要包括质量概念,质量法律法规,质量对组织、员工和社会的意义与作用,质量责任等。质量知识是质量管理培训的主体。不同层次人员的质量知识要求也不同。对领导层的培训应以质量法律法规、质量理念、决策方法等为主,对管理人员应以管理理论和方法为主,对检测人员应以岗位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所需的知识为主。

学习贯彻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质量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落实的保证。要组织实验室各个岗位人员认真学习各层次的体系文件,明白自己应做什么、怎么做、对做了的工作如何记录和反映,使每个人的工作都在体系文件的指导下规范运行,所有工作过程都处在管理体系的控制下,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落实和实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检测技术和仪器水平都在不断改良。作为基层新建实验室,检测人员多是从其他部门抽调,几乎没有从事检测分析工作的经历,检测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更应该加强检测技能的学习与培训,并不断更新和补充,以保证实验室持续发展。为了加强实验室管理,领导层也需了解熟悉检测技术。

2.4组织文化

产品质量管理范文6

关键词:产品质量控制;中小企业;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2

产品质量控制是既包括生产质量管理,又包括生产技术的一项系统工程。要想使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得以实现,产品的质量控制是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产品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也就是说,产品质量控制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节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获取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在企业领域中,产品质量控制活动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现场管理,既包含了技术措施又包含了管理措施。

近些年来,我国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繁发生,这些层出不穷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损害了广大消费人群的健康和利益,更损害了生产企业的形象和我国整体产品质量的信誉。政府的监管只能从宏观上对产生质量问题的企业进行责任追究和处罚,却无法从源头和细节上有效的保证质量安全,确保质量安全要从加强企业自身的质量管理着手,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和盈利的唯一保障。

加强中小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确保产品工艺条件的稳定和均匀,另一方面是确保工艺的优化,促进产品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在实际的质量管理中,要有机的将两方面结合起来,保证质量稳定是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是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控制产品质量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积极的树立全员控制产品理念,将产品质量控制的培训和宣传等工作做好,将控制产品质量的理念切实的贯穿到产品生产企业全体员工的心底,从产品生产的源头控制产品质量;构建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生产企业的管理作用加以发挥,从根本上保证产品质量管理及控制能够有序进行;严格的将生产原料进口关把好,并且在使用生产原料上将工作做具体、做细致,为产品质量控制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将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以及各个重点生产环节理顺,对产品的质量实时严格的控制;促进生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产品生产企业应当从自身的内部环境、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等诸多方面讲控制制度加以完善,同时将各个生产环节的难点和重点找出来,有针对性的将产品生产所存在的问题解决;加强对低质量产品的处罚力度,对假冒伪劣产品和而已生产低劣产品的部门采取重罚措施。

本文结合以上产品质量控制的一般方法,就产品质量控制在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实践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一、设计控制质量

实践证明,质量控制离成品和用户越近,控制成本越高,质量问题的产生往往是许多生产环节没有显现的小问题的叠加。因此,产品的质量控制务必从生产的最初环节抓起,制定合理的设计产品,对生产中实施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性意义,大量节省质量管理的成本。对于企业的产品,可以用质量特性围绕设计目标值波动大小来描述,最大限度的减少波动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所必须要进行的,而这样的波动,和产品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将产品质量控制的支撑点迁移至产品的设计和研发阶段,消除产品及其生产工艺设计不合理而可能对产品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在产品设计和研发阶段,首先要全面考虑,综合确定目标产品的指标参数,然后通过充分优化、筛选、验证,确定合理可行的生产工艺。

二、采用国际标准构筑质量体系

质量问题首先是标准问题,标准的数量不在于多,但是需要适用。在我国的生产企业中,许多国家标准和国际水平还是具有较大的差异,主要原因是过多的迁就了一些企业装备落后的状况,并考虑了大多数企业能按照这种低于国际标准的标准生产出合格产品。制定企业的生产标准自然要从实际出发,同时更需要通过采用先进标准来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推动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供更好的产品来占有市场。因此,中小企业应尽力等效或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分等分级,限期达到。为了节约质量控制成本,企业应当首先抓产品标准,有了先进的技术标准,对产品质量就有了明确的具体要求和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帮助企业提高工艺控制水平,提升产品质量。

采用国际标准可以帮助我们查找质量差距,技术标准也是生产力,也出经济效益,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每一项技术标准都是一项优秀的技术成果,也是评判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技术标准是否先进可行在产品质量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一个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我国的中小企业生产状况受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制约,自身的技术改造缺少整体规划,需要通过采用国际标准进一步加强企业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并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因此,需要有可靠的技术手段来做保障,促使企业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经验。在严格执行标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控制。

三、生产控制质量

要保证产品质量,必须加强对生产过程的质量进行控制。在生产过程中,首先要保证产品的生产严格按照经过验证的工艺进行。产品质量的好坏是生产出来的,只要每批产品的生产都是按照事先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的,则该批产品可为后续的检验控制提供很多方便,从生产中控制质量抓住了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综合控制生产环节的质量,比单纯的依靠终产品检验有了很大的质量保障。当然,生产控制质量的前提保证是设计的完善和规范的合理制定,才能保证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的工艺流程进行的生产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因此,生产环节上一定要注重细节、执行到位,按照原则、按照制度、按照程序办事,按照设计、按照工艺、按照技术标准生产。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保证具有统一的管理制度、统一的工作程序,做到凡事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具体生产事项必须由专人负责,一人指挥,岗位明确,职责明确。此外,生产过程中还需进行有效监督,对产品生产的关键节点进行检验和检查。

对于生产环节的操作者,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生产操作。接到生产任务,要能先看懂文件或图纸要求,明白工艺和标准的要求,若不清楚有疑问要及时和技术人员沟通弄明白。操作时不急于动手,先想再干,确保关键步骤正确,需要材料工具齐全。并具备初步检查上一步工序合格的能力,自检验设备正常的能力,如实记录工艺流程,提高操作者责任心,防止纰漏,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追溯。

四、检验控制质量

在生产工艺固定的前提下,按照质量标准的要求进行产品检验就变得必不可少,合格后才能放行出货,检验要做到抽检和统检相结合,进一步保证产品的质量。然而,检验毕竟只是事后行为,产品检验不合格,虽然可以避免产品流入市场,但是同样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生产成本上的损失。而且当产品数量较大时,采用抽样检验,当产品质量不均匀时,受检样品的质量并不能完全反映整批产品的质量。

五、控制图分析产品质量

控制图是一种用来分析产品质量是否稳定的一种有效工具,可利用常用的数据统计软件Excel软件来绘制控制图,并通过对图形分析及时地发现、消除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异常因素,从而确保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使用Excel制作控制图非常简单,绘制出的控制图准确、清晰,为准确判断产品生产状况提供了有力保障。

根据中心极限定理,无论产品质量特性呈现何种随机分布,其均值总是服从正态分布。以此为基础,在日常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中,可以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控制图来随时了解产品的质量情况,控制图的特点是数据量大,准确性高。控制图通过抽样检验获取样本数据,依据样本数据的分布情况判断工序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空置状态。控制图分为两类,一类是计量值控制图,一类是计数值控制图。样本数据点落在上、下控制线内,且无规则排列,则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况。控制图的绘制对检验和反馈提供了良好的科学依据,加强了检验阶段的质量反馈,从而能够更具时效的找到产生质量问题的根源。

六、外包产品质量控制

尽管中小企业的外包活动并不常见,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联合一些同等地位的小企业来实现共同生产,将会成为未来中小企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外包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产品质量的可靠性,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外包产品质量控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