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学习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以后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以后学习计划

以后学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苜蓿;形态学性状;变异

中图分类号:S 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500(2014)05002106

苜蓿为多年生优质豆科牧草,其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素有“饲料皇后”之美誉[1]。目前,在我国进行调整种植业结构、治理生态环境、发展畜牧业和丰富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苜蓿的作用和地位更显得日趋重要[2,3]。充分了解苜蓿的生长、形态特性是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4],但目前关于苜蓿形态特征多样性的报道较少,多集中在苜蓿生产性能和品质构成因子的分析和评价[5,6]、苜蓿引种[7,8]以及种子产量[9,10]、种子萌发[11,12]、根系发育等[13]方面的研究。利用苜蓿株系间农艺学、形态学特征的变异,不仅可以增加遗传变异的来源,而且可通过遗传、变异、杂交、筛选,培育出综合性状好,特色性强,有应用价值的新品种。通过应用形态学比较方法,对杂交亲本,杂种F1外部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和相关关系进行研究,选择优良变异,以期为苜蓿种质资源的筛选和育种提供参考[14-16]。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来源

采用灌区直立丰产型甘农3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cv.Gannong No.3)、中度秋眠56级速生型游客紫花苜蓿和高秋眠89级速生型抗蚜甘农5号紫花苜蓿为亲本材料。2008年7月,种子以1∶1∶1的比例混合播种,行距80 cm,株距25~30 cm,2009年进行天然自由传粉杂交并收获F1代种子,2009年7月中旬种植当年收获的F1代种子,于2010年苜蓿初花期根据生长速度、株高、株型、产量、叶形、叶量、茎叶比和抗虫性等指标进行单株选择,筛选出135个优良单株,成熟后单独收取种子,2011年春季种植成株系行,根据优质、高产、速生的育种目标初选出29个株系和3个亲本作为试验材料。

试验在甘肃农业大学兰州牧草试验站进行,该站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干旱,光照充足。海拔1 517.3 m。年均降水量200~320 mm,年均日照时数2 474.4 h。

试验区总面积12 m×20 m,种植长度5.5 m,每个株系材料各种植2行,每个亲本材料各种植4行,行距50 cm,条播,播种量为15 kg/hm2,播种深度1.5~2.0 cm,2011年4月3日播种。田间管理包括间苗、中耕锄草、适时灌溉。2012~2013年观测各项指标。

1.2测定指标及方法

1.2.1主茎长度在初花期,每个株系随机选择10株,测定主茎从地表到第1个花序的茎节处的距离,3次重复,取平均值。

1.2.2节间数在初花期,每个株系随机选择10株,测定主茎长度内的茎节数目,3次重复,取平均值。

1.2.3节间长度在初花期,每个株系随机选择10株,测定植株主枝最长一节的长度,3次重复,取平均值[17]。

1.2.4叶指标在初花期,每个株系随机选择10株,每株都取主茎第1花序下成熟展开的叶片,再取三出复叶的中间小叶,用CI202型叶面积仪测定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和叶形指数,3次重复,取平均值[18]。

1.3数据统计方法

变异系数(CV)=(S/x)×100%

式中:S为株系内的标准差, x为每个株系n个个体的均值。

试验数据分别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形态学性状比较

主茎长反映了苜蓿的生长能力及生长习性,参试苜蓿株系中主茎长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白花1#(103.37 cm)和速生21#(71.40 cm),二者相差31.97 cm(表1)。主茎长大部分集中在84~100 cm。节间数最大的是甘农5#和白花3#(13.33个),最小的是速生7#(8.67个)。白花2#的节间长最长,为15.00 cm,速生21#和游客的节间长最小,为7.93 cm。32份苜蓿材料中叶面积最大的是大叶2#,为2.77 cm2,最小的是速生15#,仅为1.57 cm2。叶的长宽比体现了苜蓿形状的趋向,参试材料中,速生10#的叶长宽比最大,为2.69,最小的是甘农3#,为1.68。叶形指数表明叶性状与圆形接近的程度,参试苜蓿材料中杂交后代叶形指数在0.27~0.49,而亲本叶形指数在0.43~0.51,这表明亲本叶片趋向于椭圆形,而杂交后代的叶片趋向于细长形(表1)。

2.2形态学变异分析

2.2.1形态学变异

从32个苜蓿株系9个形态学性状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可知(表2),甘农5#的总变异幅度最大,变异系数为20.11%,其次,大叶3#和速生16#,分别为19.69%和19.24%;总变异幅度最小的是直立1#,变异系数为10.31%。速生1#主茎长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0.31%。研究观测了多个性状,各性状的变异幅度都不同,为了比较不同株系苜蓿形态学变异的大小,将不同苜蓿株系9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取平均值作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叶面积和叶形指数的变异系数较高,构成了苜蓿形态学变异的主体。

表132个苜蓿形态特征

Table 1Morphological traits of 32 alfalfa germplasms

2.2.2形态学变异分析

试验分析表明,苜蓿株系内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为了进一步探明造成这些变异的主要原因,对测定的9个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从而获得这些性状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从第5主成分开始特征值都

第1主成分对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叶形指数5个性状指标都有较大的负荷系数。第2主成分因子负荷系数较大的是叶面积,叶宽和长宽比。第3主成分对节间数负荷系数最大,第4主成分对主茎长有较大的负荷系数(表4)。分析表明参试苜蓿材料形态学性状的主要变异来源于叶面积、叶长、叶周长、叶形指数。

表3苜蓿形态学性状相关矩阵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Table 3Eigen value of variance and cumulative of alfalfa germplasms

表4苜蓿形态学性状的主成分

Table 4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the morphological

traits of alfalfa germplasms

2.3形态学性状相关性分析

不同株系苜蓿的变异统计是分析苜蓿遗传差异的一项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对9个形态学性状的均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主茎长和节间数呈显著的相关性(表5),说明植株节间数越多的株系,植株越高。节间数与节间长呈极显著负相关,植株节间长越长,节间数越少。主茎长、节间数、节间长均与叶形态性状的指标无相关关系。叶面积与叶长、叶宽、叶周长均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叶长与叶宽、叶周长、长宽比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与叶形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叶宽与叶周长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以上分析表明,苜蓿叶片越宽,其叶周长越大;叶片越长,其叶片越趋向于细长型。叶长/叶宽和叶型指数均与叶长成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与叶宽无相关性。

表5苜蓿形态学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Table 5Correlation analysis among the alfalfa morphological traits

3讨论与结论

利用形态学研究苜蓿的遗传多样性,对确定苜蓿种质资源的遗传现状、开发潜力和利用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20]。利用CI202型叶面积仪对供试苜蓿的叶片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和叶形指数分别进行测量,从形态学水平对32个苜蓿株系的遗传变异以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叶面积和叶形指数具有较高的变异水平。相关性分析表明,节间数与主茎长显著正相关、与节间长呈极显著负相关,上述指标与叶形态指标没有表现出相关性,而叶形态6个指标大多数都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形态学性状的主要变异来源于叶面积、叶长、叶周长、叶形指数。

(1)主茎长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白花1#、速生21#;节间数最多的是甘农5#和白花3#,最小的是速生7#;节间长度最大的是白花2#、最小的是游客和速生21#。叶面积最大的是大叶2#,最小的是速生15#,速生10#的叶长宽比最大,甘农3#最小;速生11#叶形指数最小、甘农3号和速生9#最大。3个亲本的叶片趋向于椭圆形,而杂交后代的叶片趋向于细长形。

(2)甘农5#总变异幅度最大,总变异最小的是直立1#。从苜蓿株系9个性状的变异情况看出:叶面积和叶形指数的变异系数较高。

(3)对测定的9个性状进行的主成分分析表明,苜蓿形态学性状的主要变异来源于叶面积、叶长、叶周长、叶形指数。

(4)对9个形态学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表明,主茎长与节间数显著正相关;但主茎长、节间数、节间长均与叶形态性状的指标无相关关系。叶面积与叶长、叶宽、叶周长均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叶长/叶宽和叶型指数均与叶长呈显著相关,而与叶宽无相关性。

参考文献:

[1]耿华珠.中国苜蓿[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114-130.

[2]孙建华,王彦荣.中国主要苜蓿品种的产量性状及其多样性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5):803-808.

[3]康爱民,龙瑞军,师尚礼.苜蓿的营养与饲用价值[J].草原与草坪,2002(3):31-33.

[4]黄迎新,周道玮,岳秀泉,等.黄花苜蓿形态变异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07,29(5):16-21.

[5]吕林有,何跃,赵立仁.不同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研究[J].草地学报,2010,18(3):365-371.

[6]于辉,姚江华,刘荣等.四个紫花苜蓿品种草产量、营养品质及越冬率的综合评价[J].中国草地学报,2010,32(3):108-111.

[7]杨成勇,张瑞珍,何光武.11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川北地区引种试验研究[J].草原与草坪,2012,32(1):63-67.

[8]马廷选,王天河,周明三.紫花苜蓿品种比较试验[J].草原与草坪,2006(3):65-66.

[9]李世雄,王彦荣,孙建华.中国苜蓿品种种子产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J].草业学报,2003,12(8):23-29.

[10]石凤翎,吴永敷.不同环境条件下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质量性状的研究[J].中国草地,2000,8(3):34-38.

[11]刘慧霞,申晓蓉,郭正刚.硅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1,20(1):155-160.

[12]周万海,师尚礼,寇江涛.一氧化氮对NaCl胁迫下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2,26(4):0710-0716

[13]徐大伟,韩永芬,卢欣石.贵州地区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根系发育能力研究[J].草业学报,2012,21(1):18-23.

[14]程鹏舞,黎明,魏臻武.一年生苜蓿种质资源形态变异及其形态特征[J].草原与草坪,2008(2):35-40.

[15]于林清,汪慧,张旭婧,等.3种苜蓿形态特征及变异分析[J].草原与草坪,2008(3):29-33.

[16]张凤仙.云南紫花苜蓿杂种后代的遗传变异分析[D].昆明:云南农业大学,2007.

[17]吕文坤,曹致中.苜蓿形态学性状与纤维含量的相关性分析[J].草业科学,2009,26(12):50-55.

[18]徐春波,于林清,王勇,等.中国苜蓿审定登记品种叶形态特征及变异分析[J].草地学报,2007,15(3):243-247.

以后学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布地奈德;皮质醇;糖化血红蛋白

[中图分类号] R256.2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2(b)-057-02

The changes of serum cortisol and blood glucose in cough variant asthma after inhaling budesonide

HAN Kai1, ZHU Xiaoji2*, YANG Hua2, ZHANG Keli2, LI Ning2

(1.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 Shandong Province, Weifang 261042, China; 2.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the 89th Hospital of PLA, Shandong Province, Weifang 261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serum cortisol and blood glucose in cough variant asthma (CVA) patients after inhaling low-dose budesonide and evaluate the safety of inhaling cortieosterolds. Methods: 25 CVA cases were cover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serum cortisol, blood glucos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were detected at 8 o′clock in the morning before and after three-month daily inhaling 400 μg budesonide. 21 healthy men were chosen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normal control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between the serum cortisol, blood glucos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before and after the inhalation of budesonide in CVA patients. Conclusion: Inhalation of low-dose budesonide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cough variant asthma, and there is no obvious changes found in serum cortisol, blood glucos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Key words] Cough variant asthma; Budesonide; Cortisol; HbA1c

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发现,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成人慢性咳嗽的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占10%~50%[1]。2010年我国首个多中心慢性咳嗽病因调查结果显示,CVA是我国慢性咳嗽的首位病因[2]。因其本质与典型哮喘一样均为气道的慢性炎症,故治疗首选吸入糖皮质激素。由于过分担心激素的副作用,部分患者拒绝使用激素治疗或过早停药,致使治疗依从性下降,从而不能达到病情控制,甚至发展成为典型哮喘。本研究旨在观察吸入低剂量布地奈德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血清皮质醇及血糖的影响,为安全使用激素、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供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30例,均为男性,因患者原因(依从性差,中途停药、减量等)脱漏病例5例,实际完成25例,年龄19~26岁,平均(21.6±2.0)岁,病程2~60个月。全部病例均符合我国2009年颁布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CVA的诊断标准[3]:①慢性咳嗽,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②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呼气峰流速日间变异率≥20%,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③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均为初发病例,以往无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及糖尿病史,无明显心脑血管疾病和内分泌代谢及精神异常,体重未超过标准体重的20%。健康对照组21名,均为男性,年龄19~27岁,平均(22.2±2.5)岁,一般资料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于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前,清晨8:00抽血化验血清皮质醇(COR)、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之后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商品名:吉舒,鲁南制药集团生产)治疗。教会患者正确吸入药物的方法,布地奈德200 μg吸入,每日2次,总量 400 μg/d;按需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合并感染者应用抗生素治疗。症状控制后,停用其他药物,继续吸入布地奈德400 μg/d。治疗3个月后复查血清皮质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1.3 标本测定

血清皮质醇(COR)采用碘I125标记放射免疫法,使用GC-2010γ放射免疫计数器(中国科技大学中佳公司)测定,试剂盒购自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空腹血糖(FB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糖化血红蛋白(HbA1c)应用免疫投射比浊法,使用罗氏/日立(Roche/Hitachi)生化分析仪测定, 均为原装罗氏制药公司诊断试剂。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以x±s表示,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组间比较用t检验。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P

2 结果

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3个月前后,血清皮质醇(COR)、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具有气道高反应性。虽然咳嗽变异性哮喘通常没有生命危险,但是慢性咳嗽或剧烈咳嗽常可引起各个系统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咳嗽的病程越长,其发展成为典型哮喘的机会就越大[3],大约有30%的CVA患者经过3~5年可发展成为典型哮喘。因此,一旦确诊为CVA即需及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抗感染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原则与典型哮喘相同,其治疗疗程不少于8周[4]。大多数患者吸入低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加β受体激动剂即可控制,很少需要口服激素治疗。笔者认为要降低CVA向典型哮喘演变的概率,必须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故加强教育和管理在哮喘的治疗中尤为重要[5]。但许多患者对吸入激素存在错误认识,认为吸入激素会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削弱机体的免疫力,引起严重感染等。所以部分患者在症状消失后不能遵医嘱继续吸入布地奈德,而是随意停药,导致病情复发,需要再次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因此提高患者对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正确认识,消除其对吸入激素的恐惧和疑虑意义重大。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均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只是其程度较典型哮喘轻。由于气道高反应性的病理基础是气道炎症,所以应用激素等抗炎药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布地奈德是一种抗感染作用较强的吸入糖皮质激素,其脂溶性较差,但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较强,其抗感染强度是氢化可的松的600倍,是地塞米松的20~30倍,但因其具有较高的肝脏首过代谢效应(90%左右),从而使全身性副作用的潜在危险大大降低[6]。

在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方面,每日吸入布地奈德1.6 mg与每日口服10 mg泼尼松的抑制作用相似[7]。本研究比较吸入布地奈德400 μg治疗3个月前后皮质醇的浓度无统计学意义,与有关吸入激素的多数研究结果相符,即通常认为的儿童

糖化血红蛋白由血红蛋白球蛋白上的游离氨基与葡萄糖非酶促的共价反应产生,是反映慢性血糖水平的稳定指标。它较血糖值更稳定、变异小,且不受检测前饮食因素等影响,与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一致,约反映受试者近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外[10-12]报道结果一致,均认为长期吸入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者的长期血糖水平无影响。

笔者认为布地奈德气雾剂400 μg/d为一安全剂量,用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程3个月未见血清皮质醇、空腹血糖、长期血糖的明显变化。由于参与研究的患者例数有限,还需要在更多大样本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本研究患者依从率不高(83%),临床工作中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提高其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和治疗的依从性,树立治疗信心,早日达到并维持病情的控制。

[参考文献]

[1]赖克方.慢性咳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1-165.

[2]钟南山.中国首个多中心慢性咳嗽病因调查结果 CVA:我国慢性咳嗽首位病因[N].中国医学论坛报,2010-08-26(A10).

[3]Nakajima T,Nishimura Y,Nishiuma T,et al.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ugh who developed classic asthma during the course of cough variant asthma:a longitudinal study[J].Respiration,2005,72(6):606-611.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738-744.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6]Kelly HW,Nelson HS.Potential adverse effects of the inhaled corticosteroids[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3,112(3):469-478.

[7]李明华,殷凯生,蔡映云.哮喘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75-478.

[8]王.吸入激素的特性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国呼吸与危重杂志, 2004,3(1):60-62.

[9]翁俊良,郑义珊,马琼凤.小剂量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远期疗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2):88-92.

[10]冯涛.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08,25(9):644.

[11]谢芳,梅炳银.长期吸入普米克都保对哮喘患者糖代谢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7,10(4).211-212.

以后学习计划范文3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急性白血病的接受正规住院治疗的人次也明显增加,而医院感染是白血病复发和治疗失败的重要隐患, 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提高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措施。本文回顾性统计了本院近8年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合并医院感染的资料,与同期住院的非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相关资料的对比,分析老年组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老年急性白血病112例,同期住院非老年急性白血病患262例,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张之南“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老年组60―78岁,非老年组年龄介于19―59岁,本研究中老年组化疗后医院感染79例,发病率为70.5%,非老年组262例化疗后医院感染133例,院内感染发病率为50.8%。

1.2诊断标准: 依据卫生部2001年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无明确潜伏期以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1.3调查方法: 回顾性查阅老年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医院感染79例的病历资料,汇总分析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危险因素。

3结果

3.1感染部位: 本组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112例,化疗后合并感染79例,感染例次数119次,其中单个部位感染占59.5%(47/79),2个部位感染占34.2%(27/79),3个部位感染占5.1%(4/79),四个部位感染占1.2 %(1/79)。

3.2医院感染的病原菌: 通过痰培养、咽试纸、血液培养、尿培养、大便培养共检出病原菌46例,检出率38.7%。其中革兰氏阴性菌(G-)22株,占47.8%,革兰氏阳性菌(G+)16例,占32.6% ,真菌8例,占17.4%。居前4位的G- 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其均为条件致病菌;G+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等。真菌为最常见的白色念珠菌,曲霉菌仅检出2例。

3.3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4讨论

老年急性白血病(AL)患者机体防御、免疫、造血功能明显减退,加之反复化疗使得患者化疗的医院感染的发病率高达70.5%,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50.8%,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院内感染已成为白血病患者重要死亡原因。

本资料中以肺部和口腔感染最多见,与相关报导相一致[1]。由于老年患者肺功能下降,原有肺部基础疾病较多,肺组织弹性减低,气管和支气管内分泌物不易排出,加之老年人吞咽功能减弱,容易吸入致病菌至呼吸道所致。口腔感染主要是因为口腔粘膜是非角质的鳞状上皮细胞组成,更新速度快,对化疗和放疗的直接和间接的毒性作用高度敏感;白血病细胞的浸润引起的口腔粘膜损伤;抗菌素的广泛应用,使一些条件致病菌侵入增生。在本资料中血液感染率为9.2%,高于白血病的相关报导6.91%,可能与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白细胞恢复慢,侵入性操作频繁,输血多,住院时间长,导致血液感染的发病率增高。而且血液感染的炎症反应多不典型、不明显,但感染易扩散,有的轻微的感染就可能导致严重的血液感染。

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多为革兰氏阴性菌,而真菌感染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曲霉菌属深部真菌,预后差,本组2例肺部曲霉菌感染,加之骨髓抑制时间长,合并多重感染,导致死亡。真菌感染率高可能是由于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中应用激素和各种化疗药物,导致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减弱,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原菌能力减弱,特别是长期、广谱、联合使用抗菌素,从而易发生真菌感染。耐药菌株增加,机体免疫力下降,真菌过度生长机会致病真菌得以恶性繁殖,导致菌群正常生态平衡失调继发真菌二重感染。

老年急性白血病院内感染的易感原因,为多方因素联合作用为主,但部分因素起重要作用,如:中性粒细胞30天,血红蛋白30天,医院感染率明显增高。因化疗后患者免疫力下降,临床上预防使用抗菌素现象普遍,特别是广谱抗菌素使用一周以上,易导致菌群失调,条件致病菌大量增殖,导致二重感染的发生。众所周知,血浆白蛋白是对人体正常代谢和各种生命活动的进行十分必要,而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异常,感染等均可导致白蛋白,产生低蛋白血症,一方面使患者感染的机率增加,同时也影响感染的控制,在白血病患者中由于疾病本身的消耗及摄入不足,特别是老年患者,常导致低蛋白血症,而白蛋白降低导致的机体营养不良使患者皮肤及胃肠道粘膜萎缩,破坏机体的抗感染屏障,可导致感染的危险性增加。

总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易感因素多,危险性大,要充分认知,提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控制。

参考文献

以后学习计划范文4

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7月肺癌患者108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取同期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健康组、肺癌组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检测结果。10/例肺癌患者均使用GVAX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变化。

结果:肺癌组患者DC1与DC2均低于健康对照组,组间对比,P

结论:肺癌患者使用GVAX治疗后患者有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变化,但是变化较为缓慢。

关键词:肺癌GVAX治疗树突状细胞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055-01

目前临床分析发现,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递呈细胞为树突状细胞,可以摄取加工递呈抗原,并激活淋巴细胞,控制体内的免疫反应[1]。目前临床将肿瘤特异性抗原、肿瘤相关抗原等使用各种手段修饰DC作为瘤苗[2],为癌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康复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本文研究分析了肺癌患者在GVAX治疗前后,其外周树突状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8月~2013年7月肺癌患者108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取同期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108例肺癌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且均为非小细胞肺癌,其中男性63例,女45例,年龄最大为81岁、最小为54岁,平均年龄为(64.82±9.21)岁;鳞癌患者69例,腺癌39例;癌症分期为IIIA期39例,IIIB期46例,IV期23例。

健康对照组中,均排除有感染、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心肺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患者,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最大为80岁、最小为55岁,平均为(63.22±10.48)岁。

两组被检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被检者均排除有妊娠期、哺乳期,不能完整临床治疗疗程的患者。

1.2GVAX治疗方法。108例肺癌患者,每次注射2×107细胞,且使用多部位皮内注射的方法,注射部位均在淋巴细胞回流丰富的部位,包括腹股沟区、肱三头肌区。使用多点注射的方法,没点注射0.3ml左右。每周进行一次注射。在治疗期间详细地记录注射的部位和全身反应。

1.3观察指标。对所有被检者均采集1ml的外周血,并防止在肝素抗凝管内,采集100ul的血标本,加入到CD14-PC5单抗、CD33-FITC单抗、CD16-Cy-chrome单抗、HLA-DR-PE单抗内,孵育后加入溶血试剂,再次孵育,并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离心洗涤。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包括DC1和DC2。其中DC1为lin-/HLA-DR+/CD11C+/CD123-;CD2为lin-/HLA-DR+/CD11c-/CD123+[3]。

1.4数据处理。所有试验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包处理,并确保准确无误。当P

2结果

肺癌组患者DC1与DC2均低于健康对照组,组间对比,P

肺癌患者治疗一个月、三个月,患者DC1与DC2无明显变化,而治疗6个月后,DC1与DC2比较有上升,各指标对比差异明显,P

3讨论

恶性肿瘤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达到一种疾病,而目前临床治疗多采用综合治疗,而免疫治疗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早期激活恶性肿瘤患者强大的抗原递呈能力,并继发免疫能力,是临床抗肿瘤治疗的关键。

从实验结果的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肺癌患者有明显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1、DC2)降低,说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有缺陷,患者抗原递呈能力有所降低,对T细胞的刺激性差,会导致患者体内抗肿瘤的效能降低[4]。且大量临床研究还发现,肿瘤分期与树突状细胞有明显的相关性,患者分期越晚,外周血DC1、DC2的数量越少。同时也提示我们,肿瘤在患者体内的生长时间、肿瘤负荷,直接影响树突状细胞的数量。肿瘤细胞可能会影响机体,导致树突状细胞的分化成熟被抑制,使树突状细胞数量减少[5]。

使用GVAX疫苗对恶性肿瘤进行治疗在临床已经广泛被应用,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肿瘤疫苗。通过局部注射,GVAX瘤苗可以增加局部的炎症反应,并吸引巨噬细胞、多核细胞、树突状细胞的浸润,促进DC等抗原递呈细胞对局部肿瘤细胞做吞噬,进对肿瘤细胞中肿瘤相关抗原、肿瘤特异性抗原做加工和处理,牵引到局部淋巴结,并递呈给T淋巴细胞,产生活化T淋巴细胞[6]。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肺癌患者使用GVAX治疗,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并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6个月时,肺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则有明显的提高,组间对比,P

综上所述,肺癌患者使用GVAX治疗后患者有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变化,但是变化较为缓慢,GVAX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系统能力,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春娟,于津浦,李慧等.GM-CSF修饰肿瘤细胞疫苗治疗前后肺癌患者Treg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1,18(5):473-479

[2]钟华,钟润波,韩宝惠等.低剂量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生物免疫治疗对小鼠肺部肿瘤微环境的调节机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5):531-534

[3]郑红刚,朴炳奎,花宝金等.肺瘤平膏及其拆方对Lewis肺癌小鼠树突状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12):1288-1291

[4]谢启超,朱波,陈正堂等.IDO基因转染小鼠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Treg细胞增殖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1,40(20):1977-1978,1981

以后学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多项研究表明,OSAHS是冠状动脉疾病事件及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2]。本研究对重度OSAHS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及D二聚体水平进行了观察,并分析CPAP治疗对其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

2009~2010年收治经Alics型多导睡眠监测诊断为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40例为OSAHS组,符合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即符合睡眠时间≥7小时,呼吸暂停次数≥30次,呼吸紊乱指数(AHI)≥40次/小时的SAS的诊断标准,符合重度OSAS的诊断标准。对照组40人,选择同期在本院就诊的,行多导睡眠监测提示AHI<5次/小时,年龄、性别比例及体重指数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OSAS组年龄28~77岁,平均49.18±12.11岁;对照组年龄25~76岁,平均43.8±7.7岁。两组年龄及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98,P=0.098),(X2=0.069,P=0.775);OSAS组与对照组体重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除外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及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并且无口服抗凝药物史等,并在进行睡眠监测前均获得入选者的知情同意。

多导睡眠监测(PSG):采用Alice-5系列睡眠监测系统进行夜间睡眠监测,监测时间9:00~18:00。

凝血指标测定:所有受试者在清晨觉醒时进行血标本的采集。抽取静脉血3ml,采集管为枸橼酸钠抗凝的真空采血管。立即送检查D-dimer及AT-Ⅲ。D-dimer检测应用散色凝固比浊法,应用配套试剂,经由ACL-9000全自动凝血检测仪进行测定;AT-Ⅲ检测应用发色底物法,试剂采用STA-stachrom AT-Ⅲ试剂盒,上述项目均应用STA-R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进行检测。重度OSAS组经3个月CPAP治疗后再次行上述指标的检测。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软件,检测所得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重度OSAS组与对照组比较,OSAS患者血液中反应纤溶系统活性D-dimer升高,抗凝血酶Ⅲ复合物(AT-Ⅲ)降低与对照组比较两个指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度OSAS组在经CPAP治疗后,D-dimer降低,抗凝血酶Ⅲ复合物(AT-Ⅲ)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

讨 论

ATⅢ是参与生理性凝血并控制凝血的首要因子,属于α2球蛋白。当血浆中ATⅢ活性小于70%时,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就会增加,D2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比纤维蛋白原具有更强的抗原特异性,它的升高特异性地表示体内有继发性纤溶出现,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功能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本研究显示重度OSAS组ATⅢ及D2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OSAS由于睡眠时反复间断的严重低氧血症,且睡眠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增加了交感神经的活性,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和内皮素等分泌增加,小血管收缩;另一方面红细胞代偿性增多,红细胞压积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循环血中低氧血症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本研究表明,重度OSAS患者体内存在继发纤溶活性亢进,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综上所述,重度OSAS患者由于存在易栓情况,使其成为心脑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险因素。CPAP是目前非手术治疗中较为推崇的一种治疗方法,患者长期依从性高,对绝大部分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重症及手术失败的患者仍有效。其作用是当通气气流经下气道时,可反射地使下附的咽肌劈开,阻止肌塌陷。不少报道CPAP对轻、中、重度OSAHS均有效,甚至认为CPAP是治疗OSAHS的首选方法[3]。经CPAP治疗后,低氧血症被纠正,交感神经兴奋性减低至正常水平,血管张力和阻力下降,高血压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CPAP治疗减低了胸内负压,减少回心血量和心脏的后负荷,肺动脉压力减低,心功能得到改善,同时缺氧纠正,内皮细胞避免进一步受损,使凝血与纤溶状态再次达到平衡。使患者高凝状态得到纠正,延缓动脉硬化的进展。参考文献

1 Peker Y,Hedner J,Kraiczi H,et al.Respiratory disturbanceindex: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mortality in coronary arterydiseas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0,162:81-86.

以后学习计划范文6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5―0086―01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活动,如果我们不去研究教育对象,不去研究学生究竟是怎样学习的,不去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与情绪情感体验,课堂教学效率就无法提高。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怎样学,先生怎样教,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育的真谛不在于能教给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自己去感悟的意识,教给学生自己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让学生感觉到知识的价值,认识到知识是一种新兴的生产力,正在成为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获取知识的快乐,让学生多体验成功的愉悦,强化学生学习的信心。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锻炼自己顽强的意志。教师还要多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亲近社会、亲近生活。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认识到知识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面对知识基础、家庭教育背景不同的学生,老师不能搞一刀切,而要研究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措施办法,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

对比较优秀的学生,老师要严格要求,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提供较大难度的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习水平;对中等水平的学生,老师要狠抓基础知识落实,在指导学习上下工夫,在学习方法上获得突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水平;对后进生,老师要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给予及时指导,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信心。

三、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教师要指导学生制订周密合理的学习计划,目标明确、时间安排合理、注重落实的学习计划是学生学习取得成功的第一步。这对学生自己进行管理与自我督促是非常重要的。

2.指导学生有效预习

预习是高效学习的起点,通过预习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预习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明确,拓宽上课思路,避免盲目性,通过预习还可以抓住重点、难点并进行课堂突破,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为学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指导学生高效率听课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尽快进入主题,一上课就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进入深层次的思考,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所学内容上,排除一切干扰因素,使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因素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与质疑来听课,这样会使学生听课更专注,思维更活跃,学生就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老师提问时,应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余地,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并与同学、老师交流。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同时,积极进行思考,在思考别人观点越程中,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