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生的智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生的智慧范文1
有一种生活在深海中的马嘉鱼,渔人捕捉马嘉鱼的方法很简单用一个孔眼粗疏的网子,下端系上铁块,放入水中,由两只小艇拖着,拦截鱼群。这种方式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三面都敞开孔眼又那么大。然而渔民们却将一船船的马嘉鱼拖回港口,为什么?原来这种鱼的脾气特别大。当遇到阻挡的时候,不会转弯,越受阻越往前冲,所以一条条“前赴后继”地陷入网中,网孔随之紧缩。孔越紧,马嘉鱼越是愤怒,更加拼命的往前冲,结果一条条‘坚强”的马嘉鱼被网孔牢牢地卡住,为渔人所获。马嘉鱼是我们人生的镜子,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千万要冷静,用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其实这也是最基本的生存之道。
人生如同行路,常常会有山水阻挡前行,行不通时,有些人就开山架桥,最后蛮力耗尽,也逃不出“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结局。而有些人只是转个弯,轻松绕过障碍,就成功到达了终点。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有转弯的思维。当你遇到一道做不出的题、一件解不开的心事、一条淌不过去的河流时,何不停下脚步,暂时想一想是否有回转的空间?或者换一种方式,事情便会迎刃而解。生命总有挫折,那不是尽头,只是在提醒你:该转弯了!
“转弯”饱含人生的大智慧,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中,平坦处,当有居安思危;险峻时,当抱柳暗花明之念。“山不转水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学会机智地“转弯”,脚下总能走出一条撒满阳光的道路。
有句话说得好:我们无法改变天气,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心情;我们无法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没有一条路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人生的道路,总是风云莫测,要想一直顺畅地走下去,而不被阻挡在半路上,就需要具备转弯的智慧。这种智慧,不是走到了死胡同才知道转身另行择路,这样往往会错失良机,而是需要我们视野开阔,洞察一切,历练一颗敏锐而豁达的心。路在脚下,更在心中,心随路转,心路常宽。学会转弯是人生的智慧,挫折往往是转折,危机同时也是转机!
初一:周宇宣、周正平
人生的智慧范文2
中西方人生智慧之比较
自古至今,中西方有关人生智慧的学说非常之多,包括方方面面。这里主要通过西方现象学中“悬搁”理论和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虚静”“忘外”学说作一比较,以探讨中西方对智慧的追求的本质。西方智慧哲学中的“悬搁”或搁置,意指“悬搁一切判断”,对一切已经给予的东西都表示怀疑。对此,胡塞尔还有一个更为形象的说法,叫“加括号”[4],即在获得新知识时通过把古往今来的思想观点和科学知识放进括号里,储存但并不对此加以任何自我评论。这样做还可以防止转移论题,杜绝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未经认真审查的间接知识。概而言之,“悬搁”的关键就在于,它为我们在考察一件新事物时,提供一个全新的态度和方式,给我们充分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又是有限制的,即在考虑问题时,要搁置原有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回”到事物的本身。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在生活上,我们要具备“悬搁”的理论来提高自己的理性自觉,即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要把先前的一些惯有观点、思维模式以及生活中的各种繁杂琐碎之事搁置在一边,用括号括起来。中国古代哲学提倡“虚静”“忘外”的思想境界。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认为“虚”是一种空虚的心理状态,心若止水,心中没有任何杂念。“静”是指让心灵静下来,是一种清净静止的状态。即虚室生白!庄子指出通过“心斋”与“坐忘”的方法就能达到“致虚极,守静笃”[5]的思想境界。在他们看来人要达到“虚静”“忘外”的境界必须以无知、无欲、无求的心态去感受世间的万物达至物我一体、真正“物化”的状态,从而才能真正地体会、认识、理解世间一切事物,最终才能获得一种内在的自由并以审美的眼光去欣赏这个世界。这样才能不被先前的一些惯有观点所牵绊,也不会被自己现有的思维模式所套住,更不会被纷乱复杂的外界所影响。如此才能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学习和以新的视角、富有创造性的思维从事工作,进而从繁杂的生活中“抽身”,获得自我和谐的心灵。我们生活在一个急剧转型的社会,面临着各种复杂的关系、诱惑和压力,具备一种在生活上的理性自觉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由此可见,西方哲学思想教人丰富知识,而东方古代哲学思想则教人如何为人处世、修养身心。可见,中西方人生智慧有着天壤之别。从这个意义来说,西方关于人生智慧的学说,注重对理性、逻辑的观照,强调主客对立,向外求的理念。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对知识、真理的追求成其为最主要的目标。从知识论哲学出发,在学习新知识时,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首先会把旧知识“悬搁”起来,屏蔽先前的思维模式,然后我们才能用审慎、客观的态度对待新知识,不被那些广为流传、传统世俗的观念所迷惑,而直面问题本身,并以全新的思维全新的视角学习新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结合,超越所有先见的观念思想,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而东方则刚好相反,在具备理性思考的同时更注重对人本性的追溯,侧重对生命的观照、人生的感悟,强调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向内求的思想。从生命本体论出发,强调生命存在的意义,如何在学习的时候体现对人生的关注,并使之成其为核心。首先,要用“虚静”“忘外”的思想智慧来对待学习与生活、生命之间的关系,即从繁杂琐碎的现实中“抽身”,置身于“虚”的状态,做到暂时的忘记或置自身于事物之外,以便于能够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学习。在此基础上,将生命体验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达到和谐共生,超越现实,提升自己,艺术性地过自己的生活。林语堂一再强调:“行为尊老孔,思想崇老庄。”意指在做各种事情的时候都要尽心尽力,而思想上一定要有“虚静“”忘外”的超越境界。归结起来,无论是西方哲学思想的“悬搁”,还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虚静”“忘外”,所体现的智慧都在于强调人生要以一种放下、审美或超越的姿态对待学习、工作和生命、人生。
中西方人生智慧对人生的影响
中西方人生智慧理论的终极目的都是希望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自我提升,获得内求与外求的和谐,从而形成超越主客关系,达到物我两忘,人与世界的完全融合。由此,我们可以归结出由它们折射或彰显出的中西方智慧的一些相通点,即在学习时通过搁置先前知识而获得新的视角新的思维,以及通过对心外之物的超越和放下而达成一种万物不萦于怀的精神状态,从而获得幸福快乐的人生。具体有以下几点:
1.体验性体验在这里不是指人们平常所谓的日常生活中的感觉、经验,而是“一种瞬间的直觉,它使人在一刹那超越此在的不在境遇而领悟到一种永恒、绝对、绵延、在”[6]。中西方人生智慧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于可以真正对生命进行最真实的体验,能让人类以最本真的自我观察、瞬间体验到最真实的事物。“虚静”、“忘外”是由外在事物转向心灵内在,其意在于暂时隔断心灵与外物纷扰的联系,直觉体悟到生命内心的实在。悬搁意指对前见、前设等的搁置,使人可以“面向事情本身”,以一种直接参与对象的形式获得对于事物的直观认识。林语堂曾经说过他从不读哲学而直接拿人生当作课本。这大抵也是直面事物、直面人生的意义。
2.价值性中西方人生智慧共通性所体现的另一点即有利于自身价值的确立。无论是“虚静”“、忘外”所转向的对心灵实在的体验还是悬搁所指向的关于事物的外在直观,其关注或追求都在于意义的发掘和价值的建立。
3.反思性“反思,在这里就是反复地体验,以情感、想象、激情去回忆、回味那曾亲历过的重大的、难忘的事件,从而使最初的亲历情感化、深化、凝聚化。”[7]“忘外”、“虚静”是转向心灵的内在行为,以向内求使人能从与外在世界的纠缠中“抽身”或隐退,“悬搁”则以向外求而搁置先前所有预见预设,二者都是一种反思自己与世界、自身关系的一种表现。
4.超越性忘却心外之物而至“虚静”,搁置各种前见、前设而能直面事情本身,都体现出作为主体的人的超越性。现象学之悬搁之所以主张搁置前有的思想和观点,明显是基于对先前观点的怀疑和反思。所以,超越性是中西方智慧的一个共同特性。如何在这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年代,找到人生存在的本质,以更高的姿态来审视生活的真谛,继而在这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能获得一席之地并有所成就,可以说“虚静”、“忘外”和“悬搁”,既是为学的能力,更是为人的智慧。为学与为人相结合,职业与自我提升相结合,人生何乐而不为呢?
中西方人生智慧在自我成长中的意义
自我成长是伴随人类一生的事情,在学术界,有关自我成长的研究颇多。一个人的成长主要是在经历家庭熏陶、学校教育和社会历练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不断进行自我学习、磨炼和陶冶,从而确立和实现自我价值,使自我不断得到提升。在当代技术理性背景下,现代人征服自然和社会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但是,这也导致了价值理性的衰落、生命意义的消解。而中西方人生智慧博大精深,尤其是在这个什么都要求飞速发展,以及道德下滑、信仰缺失的年代里,智慧对自我的成长、自我修养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价值视界的转变人生在世,难免受到各种外在和内心的困扰。大到世界国家小到家庭个人,以及令人欣喜而又畏惧的自然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与被影响着。要如何学会从生老病死、功名利禄中“抽身”,而考虑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的价值,懂得生命重在体验,享受这个属于我们的过程,并在享受这个过程的同时,对自我价值进行认识、确立和实现,中西方人生智慧哲理就能给我们许多启示。“虚静”“忘外”与“悬搁”的智慧就在于时刻告诫人们不为外界所困,在尘世中能随时控制自己前进的方向,能随时都站在更高的高度审视自己的生活,审视自己的人生,不被眼前迷惑。尤其是在当下,世界科技和经济飞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各种各样的新思想新文化展现在面前,让人无所适从。就拿中国自身来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变化之大属实惊心动魄,这难免会给同一代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国家的影响还是自身努力的结果,这种巨变都导致了21世纪这个年代变得更浮躁、更让人迷惑,使更多人在贫穷时不择手段地想变富裕,在富裕后却迷失了方向,继而导致精神上的更贫穷。
2.心灵深处的自由自我价值得到认识并确立后,心灵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正如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家一样,人们常常把家比作温馨的港湾,当在外漂泊的人疲倦了、累了,抑或是取得什么成功,都会来这个港湾寻得精神的庇护与依托,因为这里是他们的方向标。自然,当自我价值得到认识并确立后,人们便不再被纷繁复杂的现实所困惑,不再被超出自己能力的困难所吓住,而是把所有的问题搁置在一边,排除外界一切杂念,保持自己内心的虚静与安宁。这样万物才能以最本真的状态呈现在眼前,人们才能以全新的视角、一心一意地投入到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物中,从而,在有创造力地实现自己价值的同时,使身心获得最大的满足。换言之,只有内求与外求达到和谐时,人生才获得最有意义的价值。守住自己的本心,守住自己的灵魂,才是守住了人生,否则即便成功,也只是身外之物加一个躯壳。
3.人生境界的升华经历了生命体验、价值确立与实践反思后,会以更高的姿态来审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其价值的实现也不再拘泥于具体事物,而是把社会进步与个体价值相结合,把自己放在整个人类、整个世界之中,用“宇宙的极境眼睛”[7]看待世间所有一切,使人生获得真正的提升。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真正成功的绝不是自身利益满足后就贪图享受、安于现状的人,也不是欲望膨胀、危害人民国家之人。常言道:贪婪之心不可有,进取之心不可无。无论是纸醉金迷、奢侈豪华的生活,还是安静平凡、宁静恬淡的生活,如果不牢牢守住自己的内心,人生的修行都不会有进展。
中西方人生智慧对教育价值的提升
中西方人生智慧不仅对自我成长有意义,而且对教育价值的提升也具有毋庸置疑的作用。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能独居的动物,离不开自然,离不开社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在与自然与社会相处的过程中,能形成自我圆融、人格完满、性格健全且能在活动中具有积极性与创造性的人。这也是教育的本体价值所在。有人说哲学关注的是类人,社会学关注的是群人,而教育学关注的则是个人,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每一个人成为独特的“那一个”,尤其是当下正处在社会分化价值混乱的年代,让自己成为自己,成为更有知识、更有智慧、更高尚的自己,从而以优雅、淡定、从容的姿态去面对竞争,使个体能在外求的过程中同时完成内求以达到和谐共生,是教育价值的终极目的所在。中西方人生智慧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体验生命成为可能中西方人生智慧让学生内心获得空灵、精神得到绝对自由成为可能,并能对生命进行真正的体验。教育的目的是要学生在外求的过程中同时完成内求,换言之,也就是要求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能唤醒自己的心灵,在储备知识的同时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让人超越主客关系,达到物我两忘、人与世界的完全融合。这些都需要排除外界的干扰,使内心得到暂时的空灵和安静,做到一心一意来看待新事物、心无旁骛。教育要给学生留下审美的心灵空间,让学生在唯美的内外环境中关注对象呈现给主体的形象本身。
2.价值方向(取向)成为可能中西方人生智慧让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成为可能,从而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内心得到自由宁静后,才能以新的、美的视角观赏、感受周边的事与物,从而才可以对内在或外在事物进行新的剖析,以确立新的、更加准确的价值观。人之所以要接受教育,是希望能提升自我,自己的人生能获得幸福,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更是要让学生形成自我圆融、人格完满、性格健全的人。当下所施行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只满足了个人成长的外求,而内求则需要教师智慧的影响。
3.自我反思成为可能中西方人生智慧给予学生在审美过程中一种思想上的解放,让他们暂时获得绝对的精神自由,从而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反思自己所习得的知识、反思自己的思想以及所确立的人生价值观。虚静、悬搁和忘外的思想是要超越主客体,不拘泥于社会现实,摒弃现有一切外在的东西。这使得教师学生不会受世俗社会和政治的影响,而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以全新的思维、视角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和欣赏事物。尤其是悬搁,悬搁一切已有的判断,对一切已经给予的东西都表示怀疑,没有任何的预设。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要培养积极乐观具有创造力的个体。而外求所获得的知识只是实施创造力的工具而已,要真正得到生活愉快、积极乐观并有所创造,除了工具还需要不断内求所得到的圆融人格。
人生的智慧范文3
循古之道
养生,是每个人都应该关心的话题。众多古代皇帝一心求取丹药,以期望长生不死;《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八十一难,大半是因为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不少修道者甚至普通人,心中也有个羽化成仙的美好梦想。不老不死,从自然规律来说,当然不科学,但注重养生,却能保持健康,延长寿命。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寿命在100―120岁之间,理论虽如此,但对古人来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能超过百岁的毕竟少数。不过古代名人中,也不乏长寿者,究其原因,是他们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从先秦诸子到魏晋名流,从唐宋文人到明清雅士,养生之道被不断传承和发扬。老子的恬淡寡欲,华佗的“五禽戏”,孙思邈的《千金方》,孟诜的《食疗本草》,白居易的乐天随意,坡的豁达豪放……众多古代名人的养生经验中,总有一款值得你去借鉴。
本期选题,分“神养篇”、“食养篇”和“常识篇”,撷取一些古代名人的养生事迹和言论,梳理古人的养生智慧,结合当下的养生方式,以期给您的生活带来一些启迪。
正本清源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但更多的注意力还只停留在饮食、补品、运动等外在的形式上。“以补为养”,可以说是许多人的养生方式,在养生的热潮下,一些养生书籍和养生大师鱼龙混杂,让人分不清真假,于是养生也越来越复杂。
养生圣典《黄帝内经》有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与此相对的是,“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真是当下许多人的真实写照。在你考虑怎么吃得更生态、吃什么更补、怎么运动更养生时,你要先反思一下:饮食是否有节制?作息是否规律?工作是否过度……遵守生活的常识,就是养生的首要基础。
人生的智慧范文4
教授为您分期解读《易经》的智慧与养生。
所谓“阴阳调和,百病不扰”,部《易经》说到底讲的就是阴阳变化,阴阳顺逆,讲究“一阴一阳谓之道”。中国的养生术离不开中医,而中医独有的古老医学又以《黄帝内经》为基础理论指导,《黄帝内经》中的“取法天地,效法阴阳,辨证论治”更是源于《易经》的阴阳五行学说。因此,用《易经》的智慧指导养生,是种大道至简的养生方法。
《易经》蕴含着生命的规律,讲究时空、宇宙与自身的全方位统一,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正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理论之一。易经养生说到底就是阴阳养生,辨清自己的体质才是养生的基础。
古人云:“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治未病不治已病”,治病是中医最下乘的本事,从医道中悟出人生哲理是中乘,运用医道来治理国家才是上乘。这其实也真实地反映出了养生的实质问题,不但要有衣、食之养,更重要的是有心、神、形、意、情、理、德、才之养。本期,我将首先为大家解读《易经》养生中的天人之养。
种植庄稼、花草受四季气候影响,也受地理环境影响,而且浇水施肥、日照长短也会因品种而各异。就像我们不能把甘蔗种到北方、把大豆种在南方样,那样既不能提高产量,还破坏了它们的自身生长规律。人的养生和种植庄稼、花草样,我们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根本就谈不上“养”。所以要先弄明白自己是什么体质,才能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如何判断自己的体翻呢?《易经》给了我们3个字――天、地、人。八卦本身就是由人文始祖伏羲氏从
天文、地理、人事中总结经验最终推演而来,那么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他人,也要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来综合考量。
天时:天时其实就是时机,《易经》当中乾卦第一爻就说“初九,潜龙勿用”,充分说明时机未到的时候,做为成就大事的人就要蛰伏于世,等待时机,到了“九五,方能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那么对于养生来说也样,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不能一味地超负荷工作,否则必然积劳成疾。
地利: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南北差异不仅仅表现在文化、饮食上,更显现在环境与生活上,也就是说我们要想养生就要顺应生活环境变化而变化。举个简单的例子:现代人由于工作需要很多人午夜零点才休息,从《易经》养生的角度来看,这就违背了养生规律。因为午夜零点正是子丑相交之时,人体内阳始生,各项生理机能都要得到良好的休息。而这个时间恰恰在熬夜工作的人们,胆气得不到生发,天长日久就会出现精神疲惫、做事优柔寡断的状况,再加上没有良好的养生保健意识,天长日久难免生病。
人和:与天和、与地和、与周围身边的人和、与自己和,才能称得上为人和。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你不能做到上述四和(就变成了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就失去了养生的本质。
冬藏:在运用《易经》养生上,要随着四季的变化,顺应天时来达到健康的目的。以冬季养生方法为例,《易经》中冬季的卦象为坎卦,即为五行水当令之时。年中气候寒冷的季节主收藏蛰伏,所以到了冬季,收藏下来的庄稼要放入仓库,小动物要冬眠,候鸟要飞到南方越冬。那么我们人类就更要知道这个时间段养生的重要性。《易经》中说“火在水上犹如助势、水在火上方化其炎”,这句话代表的两个卦象就是未济卦和既济卦。这两个卦象说明我们身体内五脏的依附关系即心肾相交的关系。冬天水旺很容易引起心火不明的症状,诱发各种病因,如胸闷、气喘等;当然也有反克的现象,即心火胜而引发肾水枯竭的问题。
人生的智慧范文5
【关键词】中职学生管理;智慧型;班主任
中职学生普遍年龄较小,活泼开朗,思想活跃,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自我约束力较差,容易受到诱惑。因此,做好对中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以往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过于制度化的管理,呈现出不少弊端。例如,缺少人文关怀。因此,智慧型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就成为必然的教育趋势。
一、智慧型班主任的界定
关于智慧的解释有许多,智慧是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在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从这段解释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智慧不是简单意义上高智商、头脑聪明,而是一种品质和境界,是需要人们在生活历练中领悟的。智慧型班主任也是如此,仅仅用表面定义是说明不了的,而是需要在教育工作中体现出来,这也是一种良好教育的品质。从这一角度来看,智慧型班主任是一个乐于学习、勤于思考、敏于实践、勇于创新、善于总结,注重专业发展;同时充满激情和想象力,崇尚智慧,有独特人格魅力的优秀教师。
二、如何成为智慧型班主任
1.让学生建立主人翁意识
许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呕心沥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就是管理观念没有改变,摆出管理者的身份,疏远了学生,缺乏师生之间真诚的交流。作为智慧型班主任我们应该树立服务观念,让学生建立主人翁意识,明白班级管理是自己权利也是义务,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要和学生处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交流,积极听取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反映的问题和意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就是学校的主人。
2.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管理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职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重,班主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户外教学活动。通过户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进行教学工作,拉近和学习之间的距离。这样,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会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
3.尊重学生的人格,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
青少年普遍自尊意识强烈,这是十分可贵的。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上要注重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和学生成为朋友,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样也有利于在学生中树立起自己的威望。对学生的个性和差异要正确看待,不能还是传统的分数第一。社会是多元化的,学生的个性和能力也必然是要多元化,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且在过程中给出建议和指导,使学生拥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发现自己的优势。
4.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在日常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效仿老师的行为或者言语,所以说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学生是老师镜子。在潜移默化中,老师的各种行为都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认知,因此老师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免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例如,教师延迟下课,下课铃声一响,任课老师因为课程没有讲完耽误同学们的休息时间可以理解,对着学生们说就一分钟、五分钟结束(结果永远超过这时间),或者私自占用学生们自习或者休息的时间进行课程教育,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认为这只是小事,没关系。学生们也因为对老师的尊重接受事实,觉得耽误几分钟无所谓,等他们走出校园,时间观念就会严重缺失,和朋友聚会,等几分钟就到;工作中,等一下就完成;人生计划,等等就好,一味的等下去,不仅是时间观念问题更是一个人的行为问题。
中职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经常犯一些错误。就拿考试作弊来说,学生考试作弊被老师发现后,作为班主任的人会如何处理?对,孩子确实是错了,不诚实,应该受到惩罚,但是管理学生就是对孩子爱的奉献,我们不应该只是一味的责罚或者训话,首先是要宽容,原谅他们的错误,然后告诉他们那样做是错的,这样做才是正确的。通过爱的教育给孩子成长的世界,学会去等待,教育是一种过程,成长一个阶段。
三、智慧型班主任带来的影响
作为一名智慧型班主任,不仅要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温暖学生成长的心灵,更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充实自己、升华自己。智慧型班主任是学校的形象也是良好教育的标杆。作为智慧型班主任在未来的教育中充当着先锋,是创新教育的典范。智慧型班主任使得中职学生得到良好的课本教育,德智体美也得到完善。
做好班主任工作可以在中职学生管理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目的,也能促进教育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而智慧型的班主任就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去努力发展的方向,智慧型班主任是爱的教育,智慧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是智慧的人,智慧型的班主任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智慧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应含锦.中职学生管理中智慧型班主任的界定与实践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9(8)
[2]陈杰山.中职班级管理工作设计[J].当代职业教育.2013(2)
人生的智慧范文6
我父亲于廉是研究文史的,我是家中的独生女,父亲对我的教育非常严厉。在我4岁那年,父亲拿出一本《论语》让我背。那时我认字不多,看小人书还认不全上面的字,更别提文言文了。但父命不可违抗,我只好硬着头皮在父亲的指导下,一字一句地背诵《论语》。
后来,父亲经常带着我参加一些聚会。参加聚会者多是学识渊博的,慢慢地,我开始被他们谈论的话题吸引了。不知不觉中,我喜欢上了《论语》,并把读《论语》的心得写进了日记。
高中毕业后,我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四年后,我继续攻读研究生。在选择研究专业时,父亲对我说:“你应该选择先秦文学,如果你把先秦两汉都读懂了的话,后面的就全通了。”我听取了父亲的意见。
工作至今,如果说我还取得了一些成绩的话,我觉得是小时候打下了良好基础,因此,我内心对父亲充满了感激之情。
不仅学术上如此,生活中,古人的智慧也会影响指导我。
对待婚姻,我是非常理智的。找丈夫,我一直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只找最合适的,不找最好的。我和丈夫是经朋友介绍认识的,在接触中,我觉得他虽然不是最优秀的,但非常适合我。因此,我毫不犹豫地嫁给了他。
在生活中,我常常看到这样的夫妻,两个人明明相爱,却总是吵架,甚至闹到离婚的地步。我想起了孔子说的“过犹不及”,即过于亲密或者过于疏远。就像一个寓言里所讲的:一群豪猪,冬天里为了取暖就挤得很近,结果身上的刺扎着了对方。于是,就离得远了,结果又感到了寒冷。夫妻间也是这样,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才能愉快地相处。
懂得了这个道理,我没有像有些妻子那样:把丈夫管得死死的,什么事都要过问,甚至翻看他的包和手机,丈夫去哪儿都要跟着。我觉得,我和丈夫彼此都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朋友。
结婚后,许多妻子整天只围着家庭转,把自己过去的朋友圈子丢弃了。我觉得,作为一个职业女性,要想生活得快乐而有价值,就必须多交朋友。孔子曰:“朋友三扇窗。”我把这个道理讲给丈夫,告诉他我必须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社交活动。为此,可能会减少和他在一起的时间。丈夫非常理解,也非常支持。我和朋友聚会时,他从不反对。
一次,丈夫想让我陪着去商场采购些东西,但我已和朋友约好了一起吃饭,谈一个策划。丈夫问我:“能不能改时间?”我说:“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我不能随便爽约。”丈夫笑着对我说:“好,你去吧,我自己去采购。”
和女性朋友接触时,常常听到她们抱怨自己对家、对丈夫、对孩子付出太多,丈夫却不理解,因此觉得很委屈。其实,抱怨是愚蠢的。因为你整天抱怨,心情怎么可能好呢?
我告诫自己:宁肯少干,也绝不抱怨。我明确和丈夫讲,家是我们共同的,我们都有责任付出。我不会抱怨你做得少,你也不要抱怨我有时没有尽到妻子的责任。如果我累了,或者太忙而没有时间做家务,即使家里乱成了一团,我也不埋怨丈夫为什么袖手旁观。同样,我有时间了,就会去菜市场采购,做上一桌丰盛的菜肴。我尽管累得腰酸背痛,但仍然很高兴,因为这是我心甘情愿做的。因此,丈夫时常夸我,说我心态好。
39岁那年,我怀孕了。我穿上漂亮的衣服,挺着大肚子和学生们一起玩,挽着丈夫的胳膊散步。我觉得,怀孕真是一种享受。
40岁时,我剖腹生下女儿。我觉得一个女人不能与社会脱离太久,于是,生完女儿仅22天,我就回到学校重新投入到工作中。这让很多人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