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关系协调师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关系协调师论文范文1
一年来,**镇教育工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宗旨,在中心初中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取得一定成绩。
一、推进民主管理,加强民主政治
学校布局调整,是**镇年度工作大事,按照市政府“十一五”规划,我镇学校布局有大幅度调整,将原有四所小学撤并为两所小学。为确保8月中旬调整到位,教育工会配合行政做了大量先前工作,从资产登记,并前宣传,财产搬迁及并后遗后问题的处理,工会自始至终参与,所有事情的每个环节中心初中与工会都联手行动,开会讨论并邀请多方代表、领导联席参加,营造民主氛围,形成决议,再做行动。最后,四所学校所有资产撤并只用两天时间,资产无一流失、损坏。
创建区域教育现代化,我镇更是动用大手笔。投入近60万元武装土山幼儿园,投入近500万元新建业小、铁小两幢教学楼,投入近80万元扩建常中学生宿舍,新建篮球场等,每一个项目,每一笔投入,中心初中都要求工会参加讨论,制定方案并分工实施,借助创建平台,我镇各校内部设施得到添置,环境得到改观,教育的品位得到提升,民主政治也得到加强。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考素质
1、组织教师参与“5.10”思廉日活动,业小、铁小、常中三校教师参加签字仪式,并用实际行动规范教学行为。一年中,我镇未有违规家教、有偿补课的举报信和电话。
2、暑假期间,我镇组织中小学全体教师进行了为期18天的校本培训,集中培训时间共为12天。培训期间我们先后请教研室的张为民、袁玥等领导来镇作专题讲座,让教师们进一步认识教育教学改革形势,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紧迫感、责任感。两位专家的报告让与会教师得益匪浅。
3、大兴教研之风。一年来,我镇有16个微型课题申报并经市局批准立项,有12个课题参加如师附小项目中心研究,两个省市“十一五”规划课题顺利通过课题验收。最近,业庄小学、中心初中又申报了两个国家级课题。一年中,我镇先后有22位教师在市级优质课评比中获等次奖,有155篇论文参评获奖,118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
三、开展多项活动,愉悦教师身心
1、精心组织“三八”妇女节趣味活动。我们认真制定了活动方案,设计了活动内容,比赛规则,评选了一、二、三等奖,发放奖品,奖品有价,意义无穷,凡参与者个个欢天嘉地。
2、“五一”前夕,我们组织了乒乓球比赛,并挑选了6名选手参加西牌比赛,最后3人赴市参赛。
3、组织教师参加全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我镇6人参加,2人获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
4、组织教师参加镇举办的“万人唱红歌”活动。我镇师生4千多人参与,登台表演12个节目,精彩的表演博得观众阵阵掌声,给全镇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形象。
5、重阳节,我们在业小成功举办离退休老教师茶话会。40多位老教师相聚一起唠家常,谈变化,并参观了业小、常中校园,对两校怡人的教学环境、优良的教学设施和优质的教学质量赞口不绝,会议结束,我们还赠送了纪念品,大家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四、协调劳动关系,确保稳定和谐
稳定和谐的局面要靠人去争取、创造。今年以来,我镇有两起劳动争议事件,一件是60年代下放教师7人一直未得到组织照顾。他们先后去如皋上访,批转回镇后,中心初中按镇要求负责收理。我们先后调查取证,拟定报告,得到党委、政府的关注,决定给他们每年1000元补助,几位同志甚是感激。另有一同志最近也正在办理之中。
劳动关系协调师论文范文2
关键词:复合应用型;劳动与社会保障;能力本位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建设的背景
社会保障是与西方国家社会救助事业和福利国家建设密不可分的。从1601年旧济贫法到1834年新济贫法,从德国各种社会保险法规到美国1935年《社会保障法》,从贝弗里奇报告到福利国家建设和改革,社会救助理念从过去的特殊人群向全体公民拓展、从传统的救助体系向新型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不断扩张和完善。西方国家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
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开始的。首先,为了发展市场经济,为了释放政府沉重的负担,为了激活企业的积极性、能动性,国有企业实行了减员增效的改革,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被迫下岗失业。如何妥善地处理下岗失业人员,这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民生问题。这对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提出了巨大的现实问题。其次,随着我国户籍制度的松动,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近年来我国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农民工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很多农民工的权益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农民工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险,农民工子女教育遭受忽视和排斥。如何构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重要课题。再次,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不断出现。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失地农民因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而面临生存危机,虽然地方政府以现金的方式进行了一次性的补偿,但是失地农民却因为失去土地而缺乏其他技能,难以在城市里谋生。如何系统地解决失地农民生存问题,制定和实施相关的配套措施、政策是地方政府需要研究的问题。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着双轨制的改革、发展企业年金、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任务。这些现实问题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出了挑战,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提出了时代要求。地方实务部门、基层政府、企业等需要大量的实务性、应用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目前,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懂法律法规的人才、面向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存在着较大的需求。
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课程体系上却面临着如下基本问题:(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课程设置无基准。(2)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成果在课程体系中的反映滞后。(3)学校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很多学校面临因人设课和无人而不设课状况。(4)本科和硕士两个层次课程界限模糊,知识点的衔接混乱甚至重复。(5)各个高校之间开设的课程大同小异,高校之间同质性恶性竞争非常严重,许多高校专业建设没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6)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基本处于从属的地位。学生普遍缺乏实践或实习机会,最终使得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陷入就业状况不佳的尴尬境地。
二、四川理工学院深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探索
四川理工学院地处四川西南地区,是一所地区性高校。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和教育定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为地方基层的经济社会建设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社会能力,并能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技术人才。[1]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大学生必须涉猎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在教育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使用、实践性课程设置及实习基地的建设上加大建设力度,要重点突出并与实践紧密结合。大部分高校或专业往往将学生实习环节放在最后一个学期,但由于学生忙于找工作、职业资格考试、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等,实习形同虚设,效果可想而知,必须加强实习环节设置的研讨,使得实习环节设计合理化、科学化、实效化,防止实习环节流于形式。
四川理工学院法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与改革,形成了建设复合应用型人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能力本位为取向的办学理念。
第一,构建复合型课程体系。法学院具有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法学四个专业。基于自身的资源与条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要以社会学、法学、行政管理等为基础进行建设。培养方案在经过几年的修改和完善的基础上,在法学院内部融合四个专业的核心课程,确定了社会保障概论、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公共政策学、社会保险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劳动经济学8门核心课程。培养方案将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也纳入其中,实行学生自由选课。学生只有具备了法学、行政管理专业的知识背景,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同客户或群众处理好关系,依法开展工作,依法行政。
第二,以市鲂枨笪导向。课程设计紧紧围绕着市场需求,不断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现实需求,不断增加社会所急需的课程,删除过时的无用课程,积极培养应用型人才。随着“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逐步形成,非营利组织也在迅速发展,公益性部门的就业市场将会逐步扩大,根据该领域的就业市场,相应地开设了社区管理、 劳动关系和社会工作实务等课程作为选修课。随着社会治理和依法治国的深入,国家需要大量的懂得法律知识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方案将经济法学、合同法学、民法等课程作为选修课,而保险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作为必修课。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入,企业需要大量的劳动管理人才。这些劳动管理人才专门负责企业的劳资关系,处理劳资纠纷。培养方案增加了劳动经济学、劳动社会学、劳动关系学、劳动争议处理等课程,特别是开设了《劳动协调员》等实践课程。
第三,以“能力本位”为取向。“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包括一定的理论课程,更体现在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最终着眼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实践环节的优化设计是打造本科生能力的关键。实践活动是根据实践制度设计来进行展开和实施的,如果实践制度不合理、不科学,那么本科生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会受到极大的阻碍,受影响的学生不是少数几个而是大多数甚至所有人。学院根据历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学生意见建议的反馈等,进行了如下探索和改革。1.在学分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度地提高实践课的比例,压缩理论课的比例。2.将实践教学融入到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这有利于防止理论与实践脱节,使得理论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参与。特别是大一新生的专业课,任课教师就要践行好这个理念,让新生熟悉和适应这个制度。3.将实践环节分配到大学四年的全过程中,这防止了将实践压缩在大四最后一年集中实施,实践归于虚无。实践分为认知实践、专业实践、毕业实践等。在大二,安排学生到人社局、民政
局、保险公司等单位去认知实习。在大三,安排学生到相关部门进行更深层次的专业实习。在大四,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的方式,安排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根据学院与许多地方部门和单位的交流,地方部门和用人单位希望有学生能长期到它们那里进行实习锻炼,希望有一定数量的优秀的学生能成为它们的“固定”的人力资源,并且希望学生能经过一两年的实习锻炼最终留在单位内。即地方部门和用人单位希望尽量缩减学生的“打杂”期,缩减用人成本。
根据学院的办学理念,学院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坚持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删除了以往的学年论文,加重实习实践的比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注重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人才,开设社会调查实验、社会统计学实验、五险一金实验、管理信息系统实验、会计学实验、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等。为了贯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院在毕业论文选题方面进行规定和引导,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以改变过去学生撰写理论性学术论文出现的种种问题(学生抓不住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术前沿,理基础薄弱,理论与实践脱节,对学生的锻炼作用有限等)。这有利于学生去切切实实地进行社会调查,从而真正地得到一次磨练,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应用,对自己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考核。
劳动关系协调师论文范文3
关键词:研究生;师生关系;称谓;学术权利;导师职权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180-03
坊间,研究生常将导师称之为“老板”。这样的用语反映了商业大环境对传统师生关系的“非正常颠覆”。为何老师会变老板?为何单纯、清白的教育关系会变为复杂、功利的“劳动关系”?这正是研究生师生关系的一种畸形演变。当下社会,和谐一词极为热门。如何将和谐一词应用到研究生师生关系的构建当中,首先要对构建研究生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对师生关系的构成要素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探究,得出构建研究生和谐师生关系的几大要素。我们要敢于直面“伤口”、剖析“痛处”,找出原因、揪出元凶,方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一、探究研究生师生和谐关系的必要性
对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以下简称“和谐关系”)研究的必要性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的:第一,这是培养称职的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高层次应用人才的重任,为保证与提高其质量需要内外多方的努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导师和研究生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不仅关乎研究生整体素质培养目标的达成,而且还关乎这一目标在有限的时段内有效快速完成的问题。第二,在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如师生角色定位偏颇及缺乏认同感,甚至发生了关系异化的现象,冷漠、平淡、不平等、严厉及世俗倾向时有出现,这与和谐关系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传统文化倡导下的师生关系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已有开始消褪的迹象,如果放任不理,我们有可能培养出这样的研究生:他们虽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但是在不和谐关系的影响下人格是存在缺陷的,这种“人才”绝不是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甚至有可能会危害社会。
二、对构建和谐关系的剖析与检视
1.称谓回归本位――为师生关系“正名”。“老师”与“老板”这两个词,虽然相差一个字,但含义大有不同。英国哲学家培根称“老师”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栽培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1]“老板”旧时指商店主人,今泛指工商企业、公司行业的产权所有人。我认为两者最大的区别是老板称谓中包含着利益关系、雇佣关系,而这恰恰是师生关系中最不应该存在的。谷超豪教授也对“老板”这个叫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教育领域里,不能搞这一套。师生不是雇佣关系,选择做教师,就是选择了责任和奉献。”[2]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要想理顺关系,创建和谐,称谓必须回到教育关系的正常轨道上。“老师”这一称谓,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称呼、一个冠冕堂皇的高帽,它是约束老师的不恰当行为的“尚方宝剑”,它时时刻刻提醒着老师,教书育人是他的职责与使命。
2.学术权利平等――奠定和谐关系的“基石”。在我国,教授独占学术权力统治地位是众所周知的客观存在。伯顿・克拉克在他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将学术权力划分为扎根于学科的权力、院校权力、系统权力,我国的学术权力属于第一种,以教授占统治地位。教师的学术权力过于集中,使学术权利成为教师的附属特权,是时候该为这种特权“祛魅”了。研究生们在求学阶段正处于思维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享受着师兄师姐们不曾享受的丰富教育资源,他们不仅有条件站在学术前沿,而且也完全有能力成为学术先锋,他们不必对导师言听计从,成为导师的跟从者。他们同样有探究学术工作的权利,可以与导师研究从截然不同的方向开展研究甚至针锋相对。论文排名问题――打破学术权平等的“坚冰”。敢问,大家上研究生阶段有多少高水平的论文是以第一作者发表的?我在这里不是想抹杀导师对论文的指导之功,而是想指出为什么会有排名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某些导师在现有的职称评定以及业绩考核体系之下,背负上了这一沉重的包袱,但是由于导师身负科研、教学以及指导学生等这么多的任务,他为了减轻压力自然要将其转嫁到其研究生身上。所以我认为要彻底解决论文排名问题,营造平等的学术氛围,首先,导师评价制度、规范要革新,要为导师评价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在评价导师工作时,要将“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一评价指标的权重提高,适当降低“文章发表”指标的权重,或者甚至可以将其“研究生的数量和质量”作为一个新的评价指标加入到导师评价指标体系中,让导师能够安心教学、开心育人。其次,导师自身的心态要调整。评价一个导师成功与否,不是看他(她)发表了多少高水平的论文,而是看他(她)培养了多少高素质的人才。
3.杜绝导师职权的滥用――保障和谐关系的“防火墙”。某媒体中曾经报道过上海一所大学9名博士申请转导师并获批准的新闻,俗谓“博士生炒导师鱿鱼事件”。触发该事件的导火索正是导师职权的滥用:博士生们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导师却将课题演变成“交易”,自己成为这笔交易的实际意义上的“老板”,并使博士生成为束缚在交易中的廉价劳力,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而无法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类似情况并不少见,目前,在高校中,个别导师只关注科研的经济效益,并不考虑自己的工作是否适合学生参与,单方面要求甚至强迫学生参与。某些导师私下注册了公司,打着培养研究生的旗号为自己寻找廉价劳力,完全无视自己作为师者的职责和义务。而造成此类情况发生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导师职权的滥用。(1)制度保障,不让学生成为“廉价劳动力”。例如,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要求投入给研究生科研津贴中的30%由导师进行负担。这项规定既避免学生成为导师的廉价劳力,又是给导师们以警示:研究生培养也是要讲求投入与产出的。(2)机制创新,保障学生的毕业“生命线”。在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自身的关系当中,最最重要的话语权一直是掌握在导师手中。导师掌握着研究生能否顺利毕业的决定性砝码,学生即使对导师的某些方面有微词,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往肚咽”。建立“多因素、多主体”研究生毕业评定机制,削弱导师对研究生毕业的影响权重。将研究生能否顺利毕业的权重进行重新分配,例如,权重可分配给研究生的综合测评(由其所属的研究团队进行打分),研究生在校的综合表现(由管理人员、曾经的授课教师和同伴共同打分)等等。(3)建立中介机构――让学生想说也敢说。这个中介结构可由本单位的非研究生导师的年轻老师组成,他们与研究生年龄相似,大多数为研究生或以上学历,所以相似的学习经历、接近的生理年龄,而且他们与研究生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师生关系,所以研究生更易向他们敞开心扉,倾诉心事。中介结构的老师将学生的意见建议以不记名的方式反馈给导师,为导师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提供一段较长的缓冲时间,如若导师知错能改,这些意见建议绝不影响导师的职称评任和评优评先;否则将上报导师主管单位,由主管单位进行协调处理。中介机构起最大程度保护学生也保护导师的目的。
4.爱与尊敬――构筑和谐关系的核心。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如同自己的左手去握右手一样。即师生关系应该是互为主客体的、互相依托的、共同成长的。这样的师生关系是人们期盼的和乐意看到的。古语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3]所以师生关系的核心就是爱与尊敬。导师真心爱护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学生必然会发自真心地尊敬导师;学生要尊敬老师,即使导师有时候恨铁不成钢,方法手段或许有些急躁冒进,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要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导师培养出懂得爱与尊重的学生,是除了学术成就外的更大成就。
孔子“不耻下问、教学相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无损他的“圣人”威名,受到世人的爱戴与尊崇。常言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些都证明了,学生敢于超越师者、追求向上;师者欣然接受、乐为人梯。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并非空中楼阁,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良好人际关系之一。以上笔者对构建研究生和谐师生关系的几个关键要素进行了粗浅的探索,希冀对研究生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与探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导正研究生师生之间的不良风气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郭建.教师即研究者[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1):10.
劳动关系协调师论文范文4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组织已经越来越重视人才的作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此同时,如何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使得所有组织将目光聚焦于人力资源管理。相当一部分组织或企业致力于为企业选拔和培训兼具创新思维、丰富知识和实战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较20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具有系统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特点
所谓系统化,是指各类组织,尤其是各类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理论知识的要求,即要求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掌握人才招聘、人员培训、绩效管理、员工激励、薪酬管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劳动关系管理的理论知识及其他相关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的研究成果,具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从业素质和能力。
所谓职业化,是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要具有职业资格,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具有特定的知识范围、从业标准、行为准则、职业规范。通过国家的有关任职资格考试,加强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所谓规范化,就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要求从业人员运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掌握工作的实践性和艺术性,为组织或企业搭建一个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优劣势分析
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优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地处二、三线城市,主要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其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将地域条件变成人才培养的资源,在办学中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这种定位既与老牌、名牌大学产生错位,又满足了地方和基层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其差异性办学定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专业定位差异、课程设置差异、实践教学体系的差异等方面。
此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双师型特点明显。由于许多新建本科院校都是由过去的高职高专合并升本的,教师实践经验较为丰富,许多教师一直与地方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种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教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劣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办学经验、教学资源等方面较老牌、名牌大学有一定差距,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虽然可以支撑教学工作,但前沿理论和代表性学术成果较少,这需要这些院校在发展中注意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基本思路
1. 在人才培养上,主要面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
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如人力资源规划、职务分析、员工招聘与培训、薪酬设计、绩效考核、劳动关系管理等,帮助企业摆脱目前的传统人事管理状态;培养学生成为领导者和变革推动着,帮助企业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使其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的效益。
2. 在专业设置上以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来设置专业课程群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对人力资源管理了如指掌,而且需要通晓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要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能在工作中运用经验准确做出判断。
3. 在学科体系设计上,充分体现交叉复合学科特征
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以及领导的基本能力;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等。
4. 厚基础、宽口径
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管理学范畴,从人才成长、发展的阶段性考虑,应在拓宽专业口径,加强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考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问题。另外从人才的社会适应性考虑,较宽的专业背景有助于毕业生的就业与进一步深造。同时,兼顾课程设置不应该偏重于宏观管理层面,而应该着重于企业管理中的特定职能。
5. 培养学生从业素质
敬业、守信、主动、规范、服务,具有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谈判能力,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基本职业修养,也是从业的基本要求。
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下特点:
第一,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比例分配合理。
第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分配合理。
第三,全学程贯穿学生的素质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一,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原则。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由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其学生就业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管理的第一线,因此除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的全过程。
第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下几个特征:课程实践教学部分与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的有机结合、专业技能实践与综合技能实践的有机结合、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包括这样几个部分:
(1)课堂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括: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模拟操作等,所有理论课程教学中都应该包括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知识。
(2)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括:以培养专项技能为主的实践课程,如模拟招聘、职务分析、绩效管理等专业模块,此外还包括以综合能力培养的综合实训课程,以及借助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软件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程模拟训练、人力资源测评系统、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此外,学年论文、教学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都应纳入课程体系。
(3)社会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实习、校外专家的学术讲座、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姚春序,张蕾.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刍议[J]. 高等农业教育 ,2004(7):57-59
劳动关系协调师论文范文5
[关键词] 教学模式改革 项目式教育 本科 应用
本文为西北政法大学2010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法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是法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法学教育的效果。笔者在《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教授过程中深感教改之关键在于摈除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学生个体需要和自我发展的弊端,寻求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发展。项目式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改革模式,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应用以及推广。
项目式教育概述
1.项目式教育概念及应用说明
所谓项目式教育,本文特指在本科生的教学过程中以科研项目为基础,由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教师有条件的吸纳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工作,或以项目为教学补充或以项目为教学延展,在课程教授与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启发和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研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笔者在高校一直从事《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的教授与研究工作,该门课程在我校属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必修课,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作为法学本科生而言,了解和掌握本学科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帮助其构筑完整的法学理论体系,而且有利于学生的继续学习和发展,加之本学科实用性非常强,因此日益受到学生的欢迎与关注。随着对劳动法学研究的升温,也给本课程的教授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许多突出问题,难以全面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第一,忽视学生自我需求及学习兴趣,难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第二,教学模式单一,难以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第三,师生之间交流途径有限,缺乏互动。2010年4月,笔者申报本学科的校级课题获准立项①。以此为契机,笔者将部分本科学生吸收进项目组,意通过项目式教育寻求教学模式改革之尝试,实现培养创新人才之目标。
2.项目式教育的优势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式教育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有利于提升学生自我认同感,激发自主学习兴趣。项目式教育是吸收学生主动参与的方式,学生与教师共同研究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其本身就是一次受到肯定的过程;能够进入项目组的学生,往往是对项目存有兴趣的学生,学其所好,研其所想,可以有效地将研究兴趣与研究内容结合在一起,不论最终是否能取得重大科研成果,仅就这一教育过程而言,学生所获将远远大于传统教学模式。
第二,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培养良好法学思维和研究思路。以法学专业为例,法学教育在本科阶段受课时、教学模式等限制常常沦为普法教育。本科生大多只关心本专业的基本制度,对许多专业问题的认识只停留在皮毛阶段,视野不够开阔,更谈不上法学思维的养成。开展项目式教育实际上使学生有了一次更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及作深入研究的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其视野得到了拓展,思维局限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突破;同时,开展项目式教育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在教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得资料搜集整理、论文写作等技巧,更重要的是可以学习正确的法学研究思路,培养法学思维能力。
第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一般而言,高校课堂教学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侧重的是基础教育。而社会对法学本科生的要求绝不止于此,因此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开展模拟法庭、实地调研、法律诊所等各种实践教学方式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期望达到培养全面创新人才的目标。笔者认为,项目式教育就是一种直接实用并且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实践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项目式教育尊重学生的主观需求,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远远超过基础理论的传授,其时刻关注学生法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毕业后即就业的学生而言,项目式教育为其提供了从事劳动法律工作技能的训练机会;对毕业后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而言,项目式教育巩固和增强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其进一步深造奠定了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项目式教育可以成为连接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桥梁。
第四,有利于增进师生交流,构筑和谐师生关系。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互相配合的一个人才培养过程。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欠缺师生良性互动机制的问题,高校代课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基本局限于课堂上,课外的交流互动比较少。虽然网络发达,但有很多局限,网络互动往往只能成为课后解答专业问题的工具。通过项目式教育,实际上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一定期限内建立了一种定时交流沟通的机制,增加了课外的师生相处时间。而且面对面可以让教师更直观的感知学生需要、更深入具体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可以说项目式教育本身就是对“教学相长”最好的诠释。
3.项目式教育的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项目式教育,笔者试图实现以下教学目标: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提升学生在语言表达、法律思维等多方面的素质;第二,提供更多途径使学生在深刻理解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扩展师生交流方式,搭建构筑和谐师生关系的平台;第四,研究和检验法学本科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式,实现教学改革的创新,探寻培养创新人才的路径。
项目式教育应用实例
1.学情分析
本次项目式教学改革的实施对象是笔者所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二年级本科学生以及经济法专业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方向研究生,以本科生为主。从本科生的知识水平来看,除哲学等公共课外已修完法学概论、民法总论等专业基础课,具备一定的法学理论基础。同时正在学习合同法、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对笔者教授劳动法知识的理解。从实践能力上来看,学生都具备对网络等媒体的运用技能,而专业课的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较弱,基本上没有参与过任何法学实践活动。从情感起点上来看,学生大多认为现有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因而对教学模式改革持有欢迎和积极的态度,乐于接受教师设计的项目式教育。
2.实施策略与过程
笔者应用的项目式教育主要通过三个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组织准备阶段,主要的流程是项目介绍――学生报名――确定成员。为了进行项目式教学改革,笔者首先在所教授的部分本科学生中举办了专场项目介绍会。一是向学生介绍笔者获准立项的课题基本情况,包括课题内容、立项依据、研究方案等等,让学生了解项目情况及判断是否对该领域有研究兴趣;二是向学生介绍项目式教育的基本构想,主动向学生发出邀请并告知学生报名方式等等,让学生了解何为项目式教育以及笔者预备实施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会后在笔者规定的报名时间内,陆续有十余位学生提出了报名要求,最后笔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十名学生(包括一名研究生)参与项目组。为了规范日后的教研工作,笔者还与部分学生签订了“助研岗位聘用协议”,该协议主要包括:学生成员的基本信息、进入项目组的职责等等。
第二阶段:项目教研阶段,这一环节实际就是围绕课题开展具体项目研究工作,是项目式教育提升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首先,笔者与学生确定了“定期研讨+不定期沟通”相结合的联系方式,即每月至少与学生见面一次,就项目进展及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平时学生有任何关于项目开展的问题可以随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其次,笔者将课题分解为若干子课题,充分尊重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此范围内自选题目。最后,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笔者专门向学生介绍了项目研究的思路及方法、资料的收集整理技巧以及论文的写作规范等。在此阶段,笔者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不仅在项目研讨时积极发言,而且平时也非常认真的收集资料,备写论文,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例如:项目组中一名学生有出国留学的打算,因此在自选课题时,该生就选择了“工资集体协商的国际比较”这一子课题,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外语专长拓展项目研究视野,用项目研究锻炼和检验自己的外语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第三阶段:项目考核总结阶段,这一环节贯穿项目式教育始终。关于项目考核,主要是根据学生完成教师布置任务情况来判断学生参与项目式教育的效果。例如,学生是否按时提交了研究书面计划、是否按时参加研讨活动等等。关于项目总结,一方面是师生之间对研究课题本身不断进行自修、反思、再讨论等,另一方面指师生之间对项目式教育的进展进行不断修正与总结。
项目式教育在本科生教学过程中的推广及反思
一直以来,项目式教育多应用于研究生阶段的人才培养,在本科生中应用较少。随着社会对法学本科人才素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现代法学教育的目标也由单一知识型向综合素质型转变,即融传授法律知识、培养运用法律能力和提高法律职业素质于一体②。因而在高校本科生教育过程中引入项目式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对其进行推广的现实土壤也已形成。首先,项目式教育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实现了教研一体化,即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中心,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为补充,实现二者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融合提高。其次,现代社会对高校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更要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寻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不仅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科研能力。项目式教育很好的把二者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提高、教学与科研共同进行的“双赢”局面。
当然,项目式教育也有许多值得再思考的地方:第一,对项目式教育外延的理解不应过于局限。笔者此次教学改革有立项课题作为支撑,所以将其称之为“项目式教育”似乎比较贴切,但如果对“项目式教育”的理解仅局限于教师有课题才能应用就太狭隘了。即使教师没有课题,也可以就所教授学科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作为专题而开展项目教育。毕竟,项目式教育的精髓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提高能力的平台,有无项目支撑并不是必然要求。第二,项目组学生成员的吸纳要科学合理。笔者认为,首先项目组成员的人数应该和研究内容相匹配并作好分工和研究计划。另外,确定参与学生时有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以本次教改为例,笔者所选择的学生均具备基本法学理论基础,已修过或正在学习《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这样才能将基础教学与能力提升结合起来。如果参与项目组的学生不具备理解项目研究内容的基本知识,将会直接影响教改和能力提高的效果。第三,项目式教育的考评体系有待完善。在笔者的教改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学生访谈、问卷调查和学生科研成果的提交等方式来检测项目式教育的开展情况和效果的。但项目式教育考评体系还有更多的研究空间,比如如何将项目式教学效果与高校对学生或教师的日常考评结合起来等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与研究。总之,缺乏教研的教学是无生命力的教学,项目式教育是既注重教学又注重教研,值得在法学本科教育中采用和推广。
注释:
①2010年4月,西北政法大学校级优秀青年人才项目――“和谐劳动关系视角下工资集体协商的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9XJC006.
②陈红梅.对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教学方法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9:193.
参考文献:
[1][澳]Michael Prosser,Keith Trigwell著.潘红,陈锵明译.理解教与学 高校教学策略[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
[2]Bruce Joyce,Marsha Well,Emily Calboun著.荆建华,宋富钢,花清亮译.教学模式(第七版)[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
劳动关系协调师论文范文6
引言
师徒,中国人都谙熟这个词语,不管是孔子年代的收徒授艺和拜师学艺,还是韩愈笔下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亦或是西游记中唐玄奘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师徒关系早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
师徒制,在当今各行业中都普遍存在,这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有古老的行规、严格的流派和门第,又是企业培养新人的有效渠道和手段,以传授技艺和吸收技艺为纽带,结合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达到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基本目的。
近年来,由于物业行业的设施设备维修管理人才从业人员少,培养周期长等特点,造成人才供给脱节,很多物业公司不得不选择刚毕业的学生作为人才补给的关键,越来越多的物业企业开始招聘学徒工进入公司的维修岗。为使新进学徒工能尽快适应岗位工作,融入公司环境,加强对学徒工的技术能力培养,师徒制的实施尤为重要。
一、充分剖析企业特点,建立特色师徒制度
(一)评估师徒制实施风险
师徒制的应用不应该是一概而论的,而是因地制宜的。因此在实施之前,必须对师徒制实施的部门进行调研,就实施的必要性和目的,向实施部门采纳建议,挖掘出师徒制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
(二)选择适合的带徒方式
物业行业更适合采用班组师徒制,以“多带一”的形式培养新人。
带徒可以是“一带一”,也可以是“多带一”,两种带徒方式各有利弊。传统的“一带一”师徒制的优点是责任清晰,分工明确,但同时缺点也很明显,“一带一”带徒与培养全面人才产生矛盾,很多师傅技能单一,只能教授学徒某项技能。因此“一带一”对师傅的要求特别高,师傅必须是技艺精湛、素质全面的,否则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其次,“一带一”的模式,可能造成除自己师傅外的其他师傅不愿意教该学徒;再者,“一带一”带徒会增加师傅工作压力,在工作量满负荷的情况下,不能全身心投入带徒,将对学徒的学习成长造成影响。因此“多带一”的优势不言而喻,但多带徒容易造成职责不清,师傅责任分摊带来考核主体不清晰,弱化了师傅对学徒培养成才的责任。
二、严格界定师徒责任,筛选优秀人员带徒
(一)师傅资格筛选
师傅之所以为师傅,不仅在技艺方面有过人之处,品行德高望重之外,还应有教授他人的强烈欲望,成就他人的开放心态。因此师傅的资格设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应该从“德、能、绩、勤、廉”五个方向进行定义。
“德“是指带授学徒的师傅们严以律己、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具备良好的品行,充满正能量;“能”是指带授学徒的师傅们专业技能娴熟、经验丰富,处理问题游刃有余;“绩”是指带授学徒的师傅们帮助自己提高技术技能,帮助自己解决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达到“德艺双修、共同提高”的目的;“勤”带授学徒的师傅们授徒积极主动,指导学徒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有序的开展技能学习,及时认真地对学徒的情况进行总结反馈,指出其工作中的优点及不足,帮助其进步;“廉”是指工程主管根据学徒情况合理制定出师考核学习计划,按照所学专业技术合理安排相关专业能手担任学徒师傅。不敷衍,不做假。
(二)工程班组的基本职责
工程班组是师徒制实施的主体,同时部门经理和工程主管负有监管责任,在学徒到岗前,班组就应该明确学徒工的学习目标和任务,避免带徒目标不清楚而带来的混乱。
工程班组所在主管须在学徒工到岗三天内将此制度交由学徒工阅读,并于一周内参照《学徒工考核参照表》结合项目情况挑选其中的部分内容拟定《出师考核表》中的内容,交由部门经理签字确认。部门经理拿到表后请留档保存好资料,人力资源部需不定期检查各工程部门班组师徒制的实施情况。
工程主管根据拟定的《出师考核表》中的学习内容及时间段安排相应的师傅对学徒工进行带授,为将学徒工培养成综合型技能强手,公司应鼓励工程班组安排各种不同技能的师傅带授一个学徒工,但任职师傅人员须符合“德能绩勤廉”的资格要求,并且严格遵守公司各项管理制度,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有较好的协调、沟通能力。
(三)师傅的基本职责
工程主管要合理安排班组内的师傅把自己岗位相应的应知应会内容传授给学徒工,充分调动学徒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带徒原则,指导学徒工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有序的开展技能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
带徒期间,工程班组要根据公司实际工作目标及学徒工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训练方式,确保出徒质量。
工程班组人员应教育和引导学徒时时注意安全,落实岗位规范,遵守劳动纪律,杜绝事故,以自己模范的行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引导学徒成长。
(四)学徒工基本职责
学徒工应该怀着谦虚谨慎、勤奋好学、尊重师傅,认真完成师傅安排的学习和工作任务。根据师傅制定的《出师考核表》计划,认真学习技术标准,深入钻研技能技法,在实践中探索真知。
(五)双方权利及变动
在学徒期内,如工程主管安排的带授师傅不愿教授学徒知识技能,学徒工可向工程主管进行反馈,工程主管需与带授师傅沟通或安排其他的师傅解决此问题。若工程主管不受理或未能解决此问题,学徒工可向人力资源部提起申诉,若调查情况属实,该带徒阶段带徒奖励将不予发放并将学徒工调动到其他项目进行学习。
学徒工在学徒期不服从师傅的学习安排,因自身学习态度原因未能跟上学习进度并屡教不改的,工程班组可向人力资源部提起申诉,若调查情况属实,人力资源部将终止该学徒工与公司的劳动关系,工程班组带徒奖励按照带徒时间比例照常发放。
学徒工在学徒期间因工作需要发生调动到其他项目或部门的,由新项目工程班组结合学徒工之前所学内容重新制定《出师考核表》中的学习计划。学徒期考核通过后,对新旧工程班组根据带徒时间进行相应比例的带徒奖励发放。
三、按需设置学习目标,确保学徒学有所用
(一)根据需求设置学习周期
不同的岗位应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不同的学习周期,如从3个月到1年不等。如对于普通操作的上门维修岗,3个月学习周期即可,对于供配电系统等大型设备的运行岗,则需要1年的学习周期。
(二)根据岗位设置学习内容
不同的岗位学习内容也大相径庭,物业设施设备维修可根据专业不同,分为以下七大类:供配电、弱电、给排水、房屋本体、电梯、消防、暖通空调,学徒的学习内容应根据岗位的工作要求选择一或多个专业进行匹配。
四、建立科学考核体系,保证学徒顺利出师
(一)考核维度设置
学徒工的考核维度应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首先是学习态度,其次是知识技能评分,再者是应用评分。学习态度由班组师傅直接评分,最终得分取所有师傅的平均分;知识技能评分需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由人力资源部统一组织知识考试和技能大比拼,由公司内部组成的专家小组进行评分,最终得分取平均分;应用评分是指学徒的实际工作评分,需综合师傅、工程主管、客户三者的平均分。由于考核是以提高学徒工作中的技能和素质为终极目标,因此三个维度设计的比例为2:4:4。
(二)分阶段考核
分阶段考核可以对师徒制的实施效果做及时的跟踪监督,并利用考核的形式对过程做良好的分析和反馈,使得师徒双方在每满一个考核周期都有一个总结或里程碑,以更好的修缮师徒制实施过程中的不足。
根据不同的考核周期可以设置不同的阶段,如针对3个月考核周期的可以将每个月作为一个考核阶段,对于1年的可以划分为1个月、3个月、6个月年、一年共四个考核阶段。尽可能平均分布在整个考核周期,已达到全过程跟踪的目的。
五、制定带徒满意维度,实现师徒双向评价
(一)学徒对师傅评分
学徒师傅能顺利出师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学徒,二是班组。因此,在对学徒进行考核的同时,也应该对班组进行考核,学徒对班组的带徒情况,可根据“德、能、绩、勤、廉”五个维度进行评分设置《班组满意度评分表》。
(二)班组满意度评价结果应用
如学徒对班组评价结果为不合格时,人力资源部应及时跟进调查,第一次将对班组进行警告,并给与相应的纠正监督,第二次将废除该班组师傅资格。
(三)学徒期考核通过定义
最终是否通过学徒期考核,应对师徒进行双向评价,即《出师考核表》和《班组满意度评分表》均达到预定目标值,则视为通过该阶段考核。应注意的是,分阶段考核的,学徒期满时的考核分数为年度考核平均分。
六、实行出师激励机制,促进传帮带良好风气
(一)出师奖励
每名学徒工出师应给与相应的带徒奖励,带徒奖励将由工程主管统一班组人员意见后用于班组内组织活动的经费。
学徒入司不满半年离职的,不予发放任何奖励。学徒入司满半年不满一年离职的,不予发放第二次奖励。学徒工在学徒期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影响恶劣的,人力资源部将终止该学徒工与公司的劳动关系,带徒奖励不予发放。
(二)绩优奖励
为促进公司形成良好的师徒文化氛围,人力资源部可组织公司范围内的师带徒绩效评比。将相同阶段的学徒进行技能大比拼,得分位于所在工程部或机电服务中心前10%的学徒所在,主管将得到相应物质奖励。
(三)考核结果应用
在学徒期满时的考核分数将用于参考学徒期满后的调薪依据,对于考核分数不达标的学徒将给予辞退。
参考文献:
[1]王胜桥.企业员工辅导计划:给予胜任力的视角[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