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英语教学论文

大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1

1、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运用

学生在上英语课程的过程中,是学到了很多的英语知识,但在实际的运用中却不知道怎样运用,对于学过的英语知识而且忘记的也很快,更不用说在实践中使用了,即使有的学生对于学过的英语知识进行了使用,但在实践中却是前言不搭后语,语无伦次表情也不自然,也就是说,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运用,才没体现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运用。

2、远离生活,课堂枯燥乏味

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的英语教材上的英语知识与实际的生活有很大联系,但是很多英语教师却视而不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还是机械地停留在“教教材”上,导致学生积极性并不高,课堂气氛压抑,说话成了复述课文内容。实际上,我们可以根据英语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的生活联系到一起,让学生们根据日常的生活来投入到学习英语中来,然后进行反复的运用。

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1、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科学进行课程设置

按照大学生的性格和特点,大学英语教师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英语教师要创作出能够带动让学生增加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教学办法。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探讨英语问题和英语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要把英语教师在教学授课过程中呆板单一的授课现象改变的目的。

2、英语教师要开展多种评价方法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首先,学生自我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过程是学生认识思维提高以及自我“领悟”英语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学生有没有进步。“领悟”的到来促使学生对英语运用知识的了解不断的进行深化,学习效果事半功倍。“领悟”是英语教师给予不了的,而是学生自我努力、不断进行自我评价,达到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的目的。其次,教师激励性评价。通过英语教师激励性评价来巩固大学生学习成果。更能体现出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评价所起的作用。最后,师生、生生之间的评价。通过教师的及时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评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以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彼此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吸取更好的学习方法。

3、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应用写作能力

每学期都应为学生安排一定学时的有关英语写作的讲解,主要讲授英语写作技巧和实际工作中英语应用文,如求职信、感谢信、致歉信、求学申请信、英文简历、工作日程安排解释说明等)的写作特点。同时,从选词、短语、句子结构和语篇结构等方面来讲解如何提高文章的可欣赏性。并通过大量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实践活动,例如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假期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亲自去学校附近的厂矿企业、乡村就某一具体问题进行调查了解,然后写出英文调查报告。或鼓励、要求学生利用暑假去兼职工作,用英语写工作总结及心得体会。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现实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第一,启发式教学方法上课提问是启发教学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带动学生去思考,回忆,去创新,促使学生的思维紧随老师的讲解步伐,从而更好地与老师沟通。第二,情境式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设置情境,把学生带入角色,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目标。

5、采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式

大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2

大学英语被重视程度是有目共睹的,且不论各个高校的英语专业,就单看高校非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学英语成为了各个专业必修的公共课。几乎在所有的高校中,都设置了英语课程。这种课程的设置体现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也体现出英语语言的重要性。但是,从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缺失现象十分普遍,影响了英语教学的开展。过于强化语法教学对于一门语言来说,尤其是对于英语来说,掌握语法是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但是,从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多数高校过于重视英语语法教学,甚至在整个课堂中,语法成为了一个中心词,无论是在句子解析还是在文章分析的时候都以语法为基础。这种过于注重语法讲解、忽视文化的现象不利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教师配备不合理随着与国际间交流的日趋频繁,我国吸引了许多国内外优秀人才,其中不乏以英语为母语的英国人和美国人,同时还有有着教学经验和教学知识的外籍教师。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师的配备更倾向于中国人,这不利于英语文化的代入,没有将大学英语教学与英语语言文化本身结合起来。教学模式的禁锢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有助于促进英语教学的开展,而过于固定或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从本质上就不利于英语教学的发展。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主要采用授课模式教学、交际模式教学、游戏模式教学、情景模式教学、动作模式教学、合作模式教学等等,这些教学方法在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中都有所运用,但是从其运用频率上来说,一些高校还是较为倾向于传统的授课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在很大程度上泯灭了英语语言本身的活力,使其失去了存在的空间。

二、基于文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案研究

1.一直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都采用的是外教教学模式,同时结合一些中国英语教师的参与,在中国英语教师与外教的共同配合下完成英语教学工作。这种教师的搭配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教学体制相关。我国是从应试教育迈步到素质教育,当前我国素质教育还处于迈步阶段,没有完全脱离应试教育模式。从本质上来说,将英语教学与其所依托的文化结合起来,在文化背景下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改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文化缺失现象,更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文化差异性中西方文化的固有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时,我们不仅要尊重所学语言的文化,同时也要在理解我国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基于文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案研究要将中西方文化结合起来,共同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来。比如说,在传统文化习俗上,中西方的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就会有所不同。我们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为重,西方则崇尚感恩节、圣诞节、狂欢节等。教师可以此为契机,根据文化的差异性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判断,在理解风俗文化的基础上来学习。注重文化知识的注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语言所呈现出来的内涵是不同的,比如说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中有一些发音相同意思却有很大出入的词语。例如riot,在英式英语中表示“骚乱”,而在美式英语中则表示“丰富繁多”。再如,washroom一词在英式英语中表示“盥洗室”,但在美式英语中表示“厕所”。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只有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才能灵活掌握相同词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在不同环境下有区分地理解英语,有针对性地运用英语。

2.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英语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堂是无法实现教学效果的,尤其是在当下,高校在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都相对较多,且学生的课余生活十分丰富,许多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便不再学习英语。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帮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英语,为学生学习英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语言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文化特色的英文欣赏作为课后作业,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更让学生有机会对西方文化进行探讨,进而更好地赏析文章。在文化背景下营造英语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在相对放松的语言环境下学习英语。课堂教学展现文化魅力课堂教学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融入文化,包括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有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工作。比如在翻译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文化背景进行翻译,尤其是对于一些英语中的谚语、成语,要以相应的产生背景为基础。例如“Everydoghashisday”译为“人人皆有得意日”,“Abadbeginningmakesabadending”译为“恶其始者必恶其终”,“Abadthingneverdies”译为“坏事传千年”,“Beslowtopromiseandquicktoperform”译为“不轻诺,诺必果”,“Don’tcrossthebridgetillyougettoit”译为“不要杞人忧天”等等,这些语言在翻译的时候都应讲解相应的文化背景。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注重这些文化背景所带来的文化魅力,将其与文化结合起来,同步进行翻译,使翻译恰到好处。不仅是在翻译课程。

三、基于文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案研究意义

大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1传统教学模式

从实际情况看,我们以往的教学模式都属于传统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及行为主义。结构主义关注的焦点是语言的语法结构。结构主义安排的语言教学材料是以潜在的语法格式和结构为基础的。行为主义认为一个人学会一种语言是在刺激—反映链条的基础上形成的某种习惯,学习的起因被认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因此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从而也就能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胡壮麟2002:279)。根据这种观点,人类学习过程被解释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而教师的任务只是提供外部刺激,即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任务则是接受外界刺激,即理解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

在这种理论支持下,不可避免地,结构教学大纲将注意力放在了语法形式和单个词的意义上,课堂教学是以老师为教学中心的。尽管教师充分发挥了传输知识,监控教学的任务,学生获得了大量理论知识,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交际上常常被证明是无能的(胡壮麟2002:283)。这对于语言学习来讲,其实没有达到学习目的。

2多媒体教学模式分析

自上个世纪中后期以来,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对于开发人类智力的重大作用和在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的巨大潜能渐渐为人们所认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也相应而生。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计算机(Richards,etal1998)。而将其应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就是将教学手段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为较大程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学生认知图式。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相互交流的经验。在现代外语教学中,教学大纲已经从单一的强调语法结构,不注重情景交流的模式逐渐转变成强调有目的的交际和意义表达,语言学习具有现实生活性。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要求重视学生的心理过程,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题,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主题教学模式要求将课内和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围绕一个主题,把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2.1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势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适当的运用可以将各种新变化新要求很好地结合起来。它能保证将生动的场景,具体的形象呈现给学习者,并且可以把听、说、读、写的训练有机地安排在同一时段,并达到资源共享,保证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2.1.1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方法单一,会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语境,使教学变得深动形象。现代外语多是功能式话题,新课标也强调任务式教学。把二者有机的结合我们便可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也形象生动的教学过程。

2.1.2优化教学手段、内容,增加师生互动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丰富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对视觉、听觉的刺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这样通过看、听、说、演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能使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学生会产生成就感,同时,老师及时给予帮助,相互交流加强,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合作,课堂气氛和谐,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英语中去。

2.1.3能增大课堂容量英语知识有一个繁多杂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可进一步吸引学生,使学生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的环境中,节省了教师课堂大量板书的时间,加快课堂节奏。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听说训练机会,有效地提高听说能力。可提供更多阅读、写作材料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获得的知识更多,更深入,更全面。

2.1.4学生学习自主性加强对于学生来讲,多媒体英语教学给他们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网络的引入,使得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他们方便的学习时间和地点。

此外,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被空前的开发了。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的学习。这势必能够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2.2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多媒体教学很好地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的缺陷,可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多媒体教学应用于英语教学海是一门比较新型的技术学科,所以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和问题。超级秘书网

2.2.1课件风格和教师教学风格的一致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形成了自身固有的、为学生所适应的教学风格。

所以在设计课件脚本的过程中,教师应亲自创作,自然地把自身的风格融入到课件中,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又让学生易于接受,而不能因使用多媒体了,而将课件设计得纷繁复杂,而不宜学生理解,这也就背离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辅助”的本意,更弱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2.2.2避免把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合理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极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在效率,但是,刻意地追求现代化,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教师就成了“放映员”,反而会适得其反。

大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整体语言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教学理论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因此,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育的当务之急。整体语言教学因其崭新的教学理念,实用的教学方法引起了教育界广泛的重视。

一、整体语言教学

整体语言教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最初应用于美国中小学语言阶段教授本族语儿童的语言艺术及阅读教学中。整体语言教学强调语言的整体性,反对把语言肢解成音素、词素、词汇、语法等;它强调口头语言(听、说)和书面语言(读、写)之间的互动性及内在联系,认为在自然的环境中,儿童书面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与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十分相似。因此,主张在教学中同时培养儿童的听、说、读、写能力,后来,整体语言教学法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等领域之中。

从此,整体语言教学在各国的语言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解释。语言学家Goodman认为,整体语言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教学方法和技巧,而是关于语言学习语言教学语言内容及学习环境的一整套理论和原则(1992)。Brown概括了整体语言的内涵。它包括: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对学习社团的集中关注;语言的社会性;真实自然环境下的语言使用;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学习;整体的、非传统的评估技巧;四种语言技巧的结合(1994)。

二、整体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与教学原则

整体语言教学是建立与构建主义心理学、功能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研究成果上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整体语言教学法的研究者们认为,事物的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总和,整体永远大于部分的相加,学习和被学习的对象不能割裂开来(Weaver,1988)。Rigg也强调,语言是一个整体,不应当被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成分,任何企图把语言分为语音、词汇、语法、句形等部分都会使语言丧失其完整性(1991)。Genesee也认为,听、说、读、写是语言作为功能结构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技能不应当被分成听、说、读、写,而应当同时教(1994)。整体语言教学法的主要倡导者Goodman指出,儿童对文字和书面语言的知识以及读写能力,并不是等口语能力发展完善以后才开始发展,而是很早就开始与听说能力同时发展的,很早就对书面语言已有一定的认识并在一定的程度上使用其形式和功能(Goodman,1992)。在自然的环境中,儿童能像学会听说一样学会读写,他们读写能力的发展过程与听说能力的发展过程是并驾齐驱的,是自然语言学习的延伸(Goodman,1987)。因此,把语言分为听、说、读、写的传统教学法是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是不科学的。

整体语言教学的主要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学习的整体性。整体语言教学理论认为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入手,而后再从整体到部分。Goodman提出,“应将语言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零散的部分学习。”语言不应被分解成语音、语法、词汇,语言技能也不应被分为听、说、读、写。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出发,听、说、读、写同时发展。

2.语言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能力、兴趣、动机、目的和差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有目地的学习和运用语言。通过观察,根据学生的差异,分别给予不同的指导和要求,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个性化的指导与提高,有效地促进个人的学习。

3.通过自然的语言环境来培养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不应人为地把语言知识和技能分割开来孤立地进行培养。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具有直接影响,因此,要为学生提供一种自然良好的语言环境,创造一种即自然、轻松又备受重视,能够展现自我价值的学习氛围和语言实践机会。课堂上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课后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第二课堂、英语俱乐部等活动,使他们能够更多地生活在英语语言的环境之中。

4.学生之间的互助同伴关系。学生之间不是竞争对手,而是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伙伴关系。他们可以一起阅读、一起讨论,互相批改作文,互相辅导;还可以小组的形式就某些话题或某些内容进行辩论,可以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种互助合作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5.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同步发展。英语教学一直遵循着“听说领先,读写在后”的传统规则,即必须在听说能力达到相应程度时才能进行读写能力的培养。相反,整体语言教学认为听、说、读、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该同时教授,而不是按技能分别培养。在听说语言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在自然的环境中得到同步发展。

6.教师的功能从语言知识和技能传授者转变为策划者、鼓励者和启发者。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培养自己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7.允许用学生的母语组织教学。整体语言教学法认为使用母语组织教学有助于学生建立概念,促进学生的英语习得。在成人教育中,适当地使用学生的母语组织教学能使学生更迅速地理解教学意图与内容。

三、整体语言教学实践

整体语言教学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上活动的主角,一切活动都以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并得到提高为目的。教师要清楚自己的多重角色的作用——既是问题的提出者,提出问题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提高语言能力;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通过设计组织教学中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进一步提高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整体语言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可分为三个步骤:

1.课前活动。

作为整体语言教学的第一环节,读前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对即将学习的课文产生兴趣,以探究的心理完成课文的学习。教师通过引入课文的背景知识,或者提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兴趣。

2.读中活动。

读中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加强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skinning,scanning,skipping”等阅读技巧快速完成对课文的阅读,同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思考与讨论。讲解课文时,既要注重语篇教学,又要兼顾语言点的解释,使学生在对课文通篇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文中的语言点。对于结构复杂较难理解的句子,可以通过分析语法结构译成中文的方法进行讲解。讲解课文时,对语言点只需指出基本意义,不必详细讲解,以免误导学生过于注重词句而忽略语篇,语言点的详细讲解可以放在词汇学习时进行。整体语言教学这种由面到点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而且所学的语言知识也更加扎实。

3.读后活动。

读后活动的目的就是进一步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如可以就课文中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的片段进行角色表演,锻炼学生英语思维与表达能力,进一步巩固与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Brown,H.Douglas.TeachingbyPrinciples:AnInteractiveApproachtolanguagePedagogy[M].NJ:PrenticeHALL

Regents,PrenticeHallINC,1994.

[2]Geneese,Fred.SomeHolesinWholeLanguage[J].TESOl,1994,4(6,7).

[3]Goodman,K.Ididn'tFoundWholeLanguage[J].TheReadingTeacher,1992,46(3).

[4]Rigg.Pat.WholeLanguageinTESOL[J].TESOLQuarterly,1991,25(3).

大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5

一、文学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回溯英语教学和文学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过去尤其是20世纪之前,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学被认为是不可分割的硬币的两面,一面是提供语言的形式,另一面则提供语言的内容。例如,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巨大帮助的牛津英语大词典就大量使用了文学作品里的引文作为例句解释单词。而我国解放前的学生英语学习材料主要来源于英语文学作品。但20世纪以来,不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学界都认为文学在语言学习的作用正在减弱。许多研究者如JohnPovey,RuthSpack等就认为文学是不实际的,应该从英语学习者的课程表里剔除。但我们认为,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英语是语言工具,阅读文学作品并不会成为他们提高专业水平的障碍,相反文学对人生、社会及世界的微妙表现以及文学语言的精巧优美能锻炼学生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同时,文学主要表现的是人类的生存境遇和情感,它能使我们有可能体验他人的生活,理解他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使第二语言的交流更顺畅”。正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张中载教授在2006英国文学学会举办的专题研讨会上指出的:“英美文学课程在语言、文化学习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英语文学课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人文素质,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文学课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实践情况。

二、文学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英语文学选读课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从2003年开始,为了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以及人文素养而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在开设文学课之前,相关教师调研了文学课在本校和国内其他高校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教学和学生反馈情况。我们发现,英语文学课在各高校都面临着困境与不足。大多数院校强调培养学生实用性的语言交流和具体的实践能力,英语文学课程的课时量和内容被大大压缩。同时,文学课因为教学方法单一,内容枯燥而不太受学生欢迎。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对英语文学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都作了相应调整,以满足新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1.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英语文学选读课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的规定,为非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为期一学期的选修课。选择在三年级开课是因为我校三年级学生大多数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我们认为,在此阶段开设文学课能更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也符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它能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文学、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同时,该课程还希望帮助学生较流利地运用英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培养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需要指出的是,后者是我们课程教学的重点。

2.教学内容

在一些学校的英语文学课中,往往在讲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讲文学史,这样的效果并不太好。因为我们面向的是非英语专业学生,所以,我们放弃了专业性很强的文学史,主要以作品选读为教学内容。在选择课本时,考虑到学生的非英语专业背景和实际英语水平以及课时长度,我们并没有找到合适的课本,因此,在充分掌握学生水平和兴趣的情况下,授课教师自己编写了《英语文学选读》讲义。教材并没有按照一般的文学课本以时间或文学流派为线索编写,而是分成不同的和学生生活相关的主题,如selfidentity,spiritualgrowth,love,family,socialchanges等。每篇作品开始部分有作者简介,文本中附有生词解释,文本后有三类思考题,分为理解、阐释和延伸理解三部分。每单元结束前还有文学术语介绍。当然,为了让学生扩大文学的知识面,我们也选了一些著名戏剧或长篇小说的片断,但数量不多。对长篇的文学作品,我们主要列出了阅读书目,希望学生课后阅读。此外,我们在选择作品时虽然以英美作家的作品为主,也兼选了世界其他国家,如俄国、德国、尼日利亚、沙特等国的英语翻译作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并在横向比较中引发较深入的思考。同时,我们还特意选择了一些中国作家与各个主题相关的作品,旨在引导学生在了解别国文化的同时,通过对比更清楚地了解本国文化,激发批评性思维。3.教学方法

我们认为传统文学课之所以让人感觉枯燥乏味是因为教师通常采取“满堂灌”的“一言堂”式授课方式。为此,我们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于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思想,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大胆创造。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启发激励教学法。在每篇文学作品后都设计有由浅入深,从内容理解到主题探讨等各种问题。在教学中提倡个性的发展,注意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分散性思维,就各类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不是仅仅听教师的讲解或名家权威的解读。因为如果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所谓“正确”的观点,不会自主思考的话,久而久之思想就会僵化,更别提创造性了。同时,因为学生的思维不受教师固有思路或权威的局限,他们也有更大的表达空间,觉得有话可说。

(2)小组讨论教学法。学生在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也要求和同学交流。通常我们会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有一句英语谚语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下,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分析文学作品,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发现自己没有想到过的新思路、新见解,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3)实践活动教学法。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文学实践活动,例如,文学创作、戏剧表演等,使原本枯燥、遥不可及的文学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贴近生活,使纯知识、纯文本的课程成为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课程。比如,诗歌创作让学生开动脑筋,创造性地用英语表现生活,表达思想。这不仅符合年轻人渴望表现个性的愿望,增强其自信心,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以便更好地表现自我。

(4)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资源的运用使文学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比如,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而这种轻松的学习方式也能使学生感受到文学的巨大魅力,上课的积极性会更高。再如,每个单元我们都会精选一些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名画,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可引导他们借助不同的艺术形式对同一主题进行思考。

大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6

(一)体现人文教育宗旨

由于受制于教学目标和学制课时,高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不可能像本科院校那样同时开设综合英语课程、语言技能课程,以及英美文学、英美概况等人文教育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职能是传授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听说等语言应用能力,没有开设人文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基于这种现实语境,要弥补人文教育缺失的不足,可行性的解决方式是将人文教育以课程渗透的方式融入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以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语言文化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扎根人文土壤,顺应高校办学国际化趋势

由于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和国际交流机会频繁,中国需要培养大批具有较高英语应用能力、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近年来,国内高校办学理念和举措逐步国际化。为了迎合这种发展趋势,大学英语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体系肩负国际化人才必须具备的英语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中英文化知识培养的重任。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被视为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高等学校的课改使大学英语教育走到了转型升级的拐点。纵观国内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现状,我们发现大部分院校仍然偏向和强调英语语言知识教学。显然,这种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已经难以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

首先,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主要缘于该课程缺乏人文关怀,漠视人文教育,即便有所涉猎,内容也大多以引入和介绍西方文化为主,少有触及中国文化。其次,课程设置体系不能体现“民族性”,也难以彰显“国际性”。合理的课程设置只有平衡中西文化内容的输入比重,增加人文教育的内容,才能培养出“懂专业、会外语、通文化”的跨文化型人才。为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贯彻《课程要求》,大胆探索和创新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构以英语语言知识教学为本,以介绍中西方文化、英美概况、跨文化交际等人文素质教育为辅的新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达到既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又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让他们领略到英语学习的人文魅力。通过大学英语课程的重新设置,我们也能够培养出一批“美国通”“、英国通”和“加拿大通”。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衡量一所大学是否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它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有没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回归人文,为大学英语教学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二、教材编写

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所预定的目标和教育理念的实施离不开一部优秀的英语教材。教材体现编者的教育理念,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又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核心材料和语言模仿的范本,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从中学到各种语言知识和技能。一部精心编写的英语教材往往承载着丰富的人文信息,大到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小到风俗习惯、餐饮礼仪、风土人情等。当前高职大学英语教材倾向重“制器”轻“育人”,重功利轻人文,片面追求英语语言教学,忽视人文教育的现状。大多数教材编写者只注重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方面的内容,把学生的学习需求简单地与就业联系起来编写教材。如此一来,教材只能满足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职业培训等部分需求,但是对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渴求却毫无助益。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平时接触人文知识的机会很少,并且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时间短,如果英语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职业英语和与就业相关的话,那么,对于那些想了解中西方文化异同、提高自己人文修养的学生,现有高职教材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我国的英语教育界泰斗许国璋曾经说过:“英语教育是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大学英语教材回归人文,满足学生人文教育诉求。相应地,教材的选材就应该与以往有所不同,首要的是增添人文社科类文章素材,如历史、传统、风土、人情、艺术、经典的文学作品或者散文。重点要引入和介绍英语国家的人文社科知识,以人文题材为主流,内容覆盖西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传统、民风民俗、社会礼仪、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宗教等许多方面。学生在获取英语语言和技能的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况、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熟悉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能用西方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丰富和完善自我,学会以宽容的精神看待异域文化,形成文化多样性意识。

教材中增加介绍和引入西方人文社科知识输入比重绝不意味着中国文化无足轻重。中国文学、国学、历史、传统、社会习俗和礼仪等有关中国人文社科知识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有必要在教材中切入中国文化,改变现有高职大学英语教材中植入的文化局限于英语国家文化的现状。美国有许多“中国通”,他们既懂中文,又了解中国文化。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院长查明建认为:“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不了解自己的文化,如何可能传播文化?别人又为什么要和你交流。”融入中国人文元素的教材内容的优点之一在于为学生提供中国文化大餐,在跨文化交际中学会用目的语表达中国文化和向外推介中国文化。另外,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汉语文化解读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人文修养,以免在国际交往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此外,大学英语教材中更应该精选中英文化对比的文章。通过大量接触兼顾中西、突出文化对比的学习素材,学生在熟悉英语国家文化同时,感悟和体验本民族文化,对其产生认同和自豪感,比较中强化对中外文化异同的认知,避免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自卑心理,进而产生仰视他民族文化心理。

三、课堂教学

忽略人文教育,过于实用化、职业化和工具化的高职英语教学妨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高职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人文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加强人文精神、文化意识和道德修养教育。

(一)消除教学理念误区,更新教学理念。高职英语教师教学理念中存在误区,他们认为高职就是为社会各领域培养中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而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就是英语的实用性、技能性和工具性,教学诸环节都受制于这些因素。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必然导致学生重应试、轻素质,重考分、轻能力,高分低能,中西人文素养不高。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还原英语教学人文教育的本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以人文素质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大学英语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教学中,教师传授语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对外交往中必须具备的语言工具,此外,还要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