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业小额贷款申请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业小额贷款申请书范文1
1 小额担保贷款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小额担保贷款是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促进创业就业相关政策措施,全力推动全民创业向纵深发展而产生的,它由中央财政全额贴息,具有商业性和福利性,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个人贷款一般为5万元,对市场前景好的创业项目及各级妇联组织推荐的规模较大、市场前景好的妇女创业项目放贷额度可扩大至10万元,合伙经营最高限额不超过20万。贷款期限一般为2年,可展期2年 (展期不贴息)。2013年,仅固原市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8亿元,扶持5247人创业,带动就业11941人(其中市本级发放1.93亿元,扶持1775人创业,带动就业5322人)。固原市现有担保基金6661万元,小额担保贷款余额为60137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基金与贷款余额比例达1:9.6。此项工作涉及部门多,人数广泛,但档案工作却停留在基础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系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涉及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具体承办的劳动人事局、工商局、税务局、街道办、居委会等部门,贷款过程中形成的资料都散存在各个单位,没有明确的档案主管部门,各单位都只保存此项工作自身产生的文件资料,各自为政,没有一个单位系统的收集这项工作涉及的全部资料,包括具体承办的劳动人事部门也未收集前后形成的资料,因为没有明确档案主管部门,在小额担保贷款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利用各个环节都没有形成业务标准,最基础的n案保管范围和期限都未制定,更不用提各类规章制度的建立实施。
2.档案资料不齐全。小额担保贷款档案资料因没有统一的管理部门,因此档案资料内容收集缺失严重,不能完全反映出该项工作各部门的配合、切断了档案资料之间的有机联系。如申请者需向劳动人事局提供小额贷款申请书,户口本、身份证复印件,租房协议或自有房产证明复印件,工商执照副本原件,卫生许可证、税务登记证原件,劳动人事局根据申请者提供的资料到工商、卫生、税务部门核查,只是现场核对,核对结束后并未将各类证件资料归入档案范围,直接返回申请者,造成贷款档案资料不齐全。
3.信息化程度低,档案资料利用困难。劳动人事部门将收集到的申请资料全部为纸质文件,在建立登记时,劳动人事局没有专业的档案管理软件,只是利用word或excel制作简单的表格,将申请者的资料按要素录入。每年度的申请者数量众多,申请成功和不成功的都要录入,在查阅检索时及其不便利。提供简单的索引条件时,检索出的数据量太大,限定的索引条件过多,又检索不出,无法精确查找。从2008年至2015年,每年都会单独产生多个word文件,如果要检索,就要打开每一份文件进行查找,费时费力,且无法对历年的数据进行综合索引。Word、excel软件本身的易更改性,无法保证数据的原始性。
4.档案室硬件设施不完善。担保贷款业务档案资料并未纳入年度档案收集范围,后因使用频繁,也未向机关档案室按时移交。因信息化程度低,查找时直接翻原件,数量大。随着近几年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的不断推广,宣传力度增强,每年申请者成倍增长,档案数量迅速增加,相应的硬件设施不完善,导致担保贷款档案堆放在办公室,容易丢失毁损,存在安全
隐患。
2 小额担保贷款档案管理的几点意见
1.强化责任意识,明确领导机构。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小额担保贷款工作重视程度高,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都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文件,并且纳入了对市、县(区)的考核内容。从工作程序上,该项工作个人自愿申请、社区推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劳动人事)审查,贷款担保机构审核并承诺担保(一般为劳动人事部门),商业银行核贷的程序,劳动人事部门为核心部门,同财政、监察、银行、工商、税务、社保等多部门协调、联系,因此,劳动人事部门应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明确劳动人事部门为小额担保贷款档案管理机构,此项工作涉及到的单位应将其形成的档案资料(一式几份件或复印件)同时移交劳动人事部门,在领导机制上的明确,是确保小额担保贷款档案资料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
2.完善规章制度,制定档案管理标准。明确领导机构后,尽快着力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当务之急确定小额担保贷款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在制定该规定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将各单位需移交的档案资料范围一并明确,同时抄送金融、监察、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要求其按归档范围定期向劳动人事部门报送档案资料。在制定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的同时,制定档案整理规范,从采用何种分类法、整理单位、装订、排列、编号、装盒、编目等各个环节统一整理标准,确保档案整理质量。最后完善保管制度、借阅利用制度等,形成一整套的档案管理制度,为小额担保贷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打下坚实的
基础。
创业小额贷款申请书范文2
335个驻村的日子,对贵州省雷山县人社局驻教厂村第一书记余秀文来说,太短了。时间虽短,感情却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村干部与村民的心齐了,大伙儿发展种养殖脱贫的积极性高了,原本乱堆乱放的寨子变得整洁有序了。这些变化,是他用“绣花”的功夫,一针一线“绣”出来的。
对症下药,小康路上的“好书记”
余秀文到教厂村后,把村子走了个遍,发现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村里大部分人的生活是“一朝越过温饱线,生活再也没向前”。全村共389户、1534人,其中贫困户就有108户、358人。地理位置偏、农民收入低、集体经济少、环境卫生差,是教厂村的真实写照。
2016年,余秀文申请到精准扶贫养殖项目资金30万元,项目却没有实质性进展;垃圾池清运垃圾费用差800多元时,村委干部却束手无策;姑妈回娘家是苗族过年的传统习俗,计划邀请姑妈回家过苗年,但活动策划、资金争取等工作却让村委班子毫无头绪。余秀文心里清楚,教厂村的贫困只是表因,村委班子少了“顶梁柱”才是“病根”。
为了给村里找好“领头雁”,余秀文拿着村支部党员花名册翻来翻去地看,多次组织村组干部、党员群众、致富能人召开院坝会、座谈会、交流会,听取大家对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等方面意见建议,让大家推荐能人贤士。
多少个昼夜,余秀文窝在村委会不足20平米的宿舍里,认真琢磨村情实际、创业政策、发展机遇等,只为写一封致教厂村流动党员的信,并将信件夹在流动党员学习资料中寄送出去,引导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回报家乡。那些日子,他时常没空做饭,往往以一碗泡面应付了事。村委会旁几个村民闻到方便面味道后,去叫余秀文到家里来吃饭,但他总以工作忙为借口婉拒。
滕兴成曾在广州做绿化盆景生意,返乡后经常带领一队人做工,见多识广,头脑灵活,每月工资收入能达四五千。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余秀文打起了他的“主意”。一开始滕兴成并不热衷于村级事务,觉得只要能带领几个人脱贫致富就算不错了。余秀文便开始了软磨硬泡,多次找滕兴成沟通交流,“一人富不是富,带领几人富不算本事,带领全村致富才是真本事。”在他的引导刺激下,滕兴成逐渐转变想法,在家人支持下,主动参加村级班子换届选举。
2016年11月15日,教厂村举行换届选举,滕兴成高票当选新一届党支部书记。新书记,新活力,余秀文并没有看错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了,村委办公场所规整了,产业发展思路清晰了,村委班子战斗力增加了。村里900米道路硬化、1.8公里机耕道、2公里生产步道等项目逐一落地。
“没有余书记,就没有现在的我,好多事我还要向余书记汇报呢。谁也没想到,早上还跟大伙儿有说有笑的人,竟突发脑溢血再也醒不过来了,没留下只言片语。”提起余秀文,滕兴成的眼睛依然是红的。
鼎力相助,创业路上的“好大哥”
村民李朝荣小时候脚被烧伤,落下残疾,干不了重活,但他一直自力更生,打算发展养殖业。2016年,夫妻俩用在外打工多年的积蓄,凿通了一条宽2.5米、长300米的产业路,建好了300平方米的养殖场,却再也借不到一分钱买猪仔。眼看家中两名上学的孩子需要钱,夫妻俩忍痛把半山腰上凿出来的“幸福路”封死,提着一大一小两个行李包准备外出打工。
此时,闻讯而来的余秀文拿着小额贷款申请书,气喘吁吁地把两人拦下来,说服他们不要轻易放弃,大家再一起努力努力。2016年8月,他们成功申请到扶贫小额担保贴息贷款8万元,李朝荣夫妻俩当即购买了8头牛、30头猪。目前,养殖场已存栏50多头肉猪、2头能繁母猪、6头肉牛,按每头2000元来算,除去一半的本钱,李朝荣今年至少能赚两三万元,成了村里的养殖示范户。
“余书记知道我的养殖场离村里远,去开会不方便,上面有什么好政策,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我。养殖场的摄像头,还是他让我安的,便于管理。一看到这些,我就会想起他。”说着说着,这名40多岁的汉子眼圈就红了,“他走了,我少了一位好大哥。以前,我总想着要放弃这养殖场,现在,我会把它搞得更好。过几年把贷款还清了,我还要带领左邻右舍一起脱贫致富。”
这一年来,除了李朝荣的养猪场,在余秀文的帮助下,吴义等五六户农户还一起成立了宏兴畜禽原生态饲养专业合作社,在东山坪建起占地面积900平米、可喂养150头牛的养殖基地。不愿发展养殖业的,余秀文带领他们种植白芨、独角莲等中药材……教厂村产业全面开花,预计到年底,村里有一半以上的贫困户可脱贫。
嘘寒问暖,扶贫路上的“好儿子”
“他是个好人,不是我儿,但比我儿还好,比我儿还亲……” 已经70多岁的李再祥老人一直念叨着。
3月23日临近中午,“该吃饭了”,李再祥摆好三副碗筷,便急匆匆地朝村委会走去,“小余一忙起来常吃方便面充饥,对身体不好,我去叫他过来吃一口。”可村委会只有一个相机包孤零零地立在办公桌上。愣在门口半天,回过神来的李再祥才佝着背、低着头往回走,走一步就抹一把泪。家里的餐桌旁,放着三把椅子,其中一把是余秀文的。
李再祥是教厂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个女儿出嫁后,他和老伴每年就靠低保金勉强度日,生活过得异常艰难。不生病、不吃肉,一年能省下一千多块钱。余秀文得知老人的情况后,隔三岔五就割上几斤肉、买上捉锼果,去看望老人。日子久了,老人不再规规矩矩地叫他“余书记”,而是亲切地喊他“小余”。在他眼里,这个县里来的干部比自己的两个娃还要亲。
2016年,依靠精准扶贫政策,李再祥家养了 10头猪,卖掉后,又买了10头猪仔回来养。年底,李再祥的银行账户余额从往年的一千多元变成了一万多元。过年时,老人家里特地杀了一头猪,看见挂在火炉上方穿成串的腊肉,心里美滋滋的……
装在余秀文心里的,不仅有老人,还有孩子。一次,他看到几个孩子,扒着窗户眼巴巴地盯着教室看。这一幕让他心疼不已:应该让留守在家的学龄前孩子拥有自己的教室!于是,余秀文积极向县教科局反映情况,并多方争取社会资源,修建了村级幼儿园,让学龄前的孩子们进入了课堂。同时,为村里13名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申请到1.22万元补助金,用于他们学习期间的生活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