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和鹿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狮子和鹿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范文1

【摘 要】低段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堂活动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决定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因此,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教学目标、学生主体等方面着手,精心创设适合低段学生的语文课堂活动,使其在活动中发展思维、训练语言、丰富情感、提高素养,从而有效地提高低段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低段语文 课堂活动 学生活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尊重,语文课堂也变得活跃起来。因此,要提高低段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教师就必须精心设计适合低段学生的语文课堂活动。那么,教师又该如何才能创设出适合低段学生的语文课堂活动呢?

一、切合学生实际,探寻学生“趣点”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参与内容新奇、刺激的活动,教师应针对这种心理特点,适时转换不同的活动形式,显性活动与隐性活动相辅相成,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参与活动。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W生学习的兴趣是推动学习最直接的内部动因,当学生对活动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才会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想方设法地克服困难。如在上《比本领》一课时,要达成“感悟梅花鹿和金丝猴的骄傲与自信”的课堂目标,单凭教师的对语气、语调方面的提示,无法让学生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形象的画面,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于是我根据学生们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将文本内容自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学生们听。当学生听得入神时,我提出问题“假如你是梅花鹿,听到了比赛规则,你会想什么?”此时学生已然融入这一情景之中,我顺势引导学生扮演梅花鹿与金丝猴的角色,把“自己一定能先摘到果子”这个想法表达出来。此时学生已经有了高仿真的情感体验,情绪高涨,很顺利地把梅花鹿和金丝猴的骄傲与自信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二)丰富形式,发展思维

低段学生由于年龄、心理等方面的原因,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维持他们的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在创设学生课堂活动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让活动的形式多样化,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充分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低段语文有大量的字词需要认、读、写,对认读写字词,课堂教学中学生极易产生倦怠感,久而久之,学生对认读写字词丧失兴趣,认读写字词的教学目标是根本无法达成的。鉴于此,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地变换活动形式,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把枯燥的活动变得趣味盎然。教学中,我常采用“开火车”“点豆豆”“找朋友”等游戏进行字词的认读,有时还用上多媒体,跟词语宝宝捉迷藏,或者摘苹果等大量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游戏来激发学生认读生字词语的兴趣,学生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比如在让学生理解“垂头丧气”一词的意思时,由于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于是教师可扮成记者来采访一下学生“大家会在什么情况下‘垂头丧气’呢?”在学生们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后,再请几个学生来再现一下“垂头丧气”的情景,给我们表演表演,接下来再让学生回到课文当中把包含“垂头丧气”一词的句子读读,联系生活实际及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含义,最后再请学生用“垂头丧气”一词说一句话。这样,学生们在“接受采访―再现情景―回归文本―练习说话”的过程中,不但轻松地理解词意和运用词语,而且其思维活动也随之一步步地加深,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还可使用猜谜语、角色表演、唱歌、做游戏、讲故事、听故事等方式,并将不同的活动类型有机地进行整合,学生的思维才会在活动中得到发展,课堂活动才会更生动、更高效。

二、根植文本内容,寻找活动“支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堂活动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而进行设计。如文本的关键处、重点处、难点处、矛盾处进行设计,并且所设计的这些活动要能够突破教学内容当中的重点与难点。学生通过参与这些课堂活动能进行深层次的、复杂的思考,“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是让学生闪现思维的灵光,凸现智慧的光芒,不是简单地为了“活动而活动”。

如教学《冬天是个魔术师》一文,我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魔术师是什么?为什么说冬天是个魔术师?当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及时进行表扬。然后教师进行引导:老师认为我们班的学生特别聪明,因为,有的问题的答案就在文中,等待你去发现它呢!看看谁先把它们找出来?

学生围绕着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在交流的过程中其语言得到了发展,思维得到了发展,在对话交流与思想交锋中,情感得到了熏陶,心灵得到了净化。这样的活动设计增加了活动的针对性,其所出现的问题与文本重点、难点有着紧密的关联,具有可探究性,能引发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得到了有效的拓展,从而能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质量。

三、紧扣教学目标,把握活动“原点”

布卢姆曾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检验课堂教学效益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阅读教学中学生课堂活动设计必须指向预设的具体教学目标,紧紧地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而展开活动。这样,学生课堂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指向,活动的实效性才能得以保障,避免表面形式多样、课堂热热闹闹,实际上华而不实的“无效”现象发生。

在设计《小狮子》这一课时,其中有一个目标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有感情地朗读。围绕这一目标,我设计了分角色表演诵读。分别请学生扮演大树和小狮子。通过大树与小狮子的对话,体会大树看到小狮子不练功时的着急,体会小狮子的懒洋洋与满不在乎,体会小狮子觉得有父母可依赖时的骄傲。再请一些学生扮演狮子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出一席话,教育小狮子不能依赖父母的同时,也教育学生们懂得了自立的重要性。因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合理,学生充分地融入角色中,体会到人物的心理,从而有感情地朗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生对事物心理有了体会时,教师及时地引导将这种体会用朗读的方式表现出来,其实也是在授之以渔。因此,课堂活动要能给学生生成的空间,设计出能达成课堂教学总目标的一系列看似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课堂活动,能给学生充分的生成空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四、面向全体学生,建构活动“终点”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品质都存在差异,有的学生见识广,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腼腆,不善于表达。但是,语文就是学习语言、发展语言的过程,就是要让学生勇于开口发表自己的想法,愿意说,还要会说。教师可事先把一些故事情节较强的文章改编成戏剧,让学生进行戏剧表演,甚至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排,让学生在演中大胆发挥;也可以设计一个“课前小故事”,内容与体裁不限,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个时间段内都有锻炼的机会。这样,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基础之上又设计了一个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落后生“吃得了”的活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都能得到发展。在教学《比本领》的第二课时,一般都要引导学生回顾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时,如果只单纯地抽学生来复述,可能就只有总结归纳能力强的学生得到了发展,而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从何说起,甚至有时候出现原封不动把课文读一遍的情况。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都能在这个活动中开动脑筋、学会归纳主要内容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多动脑筋,降低难度。我的做法是先试着给出一些提示语,让学生用填空的方式来完成,扶他们一把。这样后进生便可通过近似于填空的方式学会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而对中等生和优生来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使用更加简洁、扼要的语言来进行归纳,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整体;语言形式;基调;内涵

本文将着重讨论从片段的文本解读回到文章的整体解读。在对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肢解文本,将完整的文章拆得支离破碎,以偏概全,忽视了文章的整体性、完整性这一大问题。

文章的整体感主要体现在文本的整体架构上。从语言形式基调画面再现美的传递上架构文本。我们对语文文本的解读至少要从这四点上整体解读,抑或我们在解读时,至少这几点都要有所思考。

一、从语言形式的整体感的三要义解读文本

打开《桂林山水》一文,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迎面而来的就是文章的整体架构。首先,字词是否准确,这就体现了文本给读者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其次,语句的关联,作者对桂林山水画面的呈现是否准确;再次,明确的表达,是否用上了一系列的修辞方法展现桂林山水的特点;最后,文本基调的把握,再现桂林山水的画面,向读者传递美好的事物。这样,我们就能从整体上对文本进行解读。

我们知道语言形式的整体感是第一要义。叶圣陶曾在修改习作中提出这样的要求:用词是否合适,语句是否通顺,句与句是否连贯――这就是具备整体感的语言形式。当我们在整体解读文本时,就可以从这三个要点出发:合适的字词运用,语言明确的表达,语句的组构是否关联。

以《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为例,我们就可以按照叶圣陶的修改要点出发,整体解读文本: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这一自然段我们可以解读为桂林山水清、静、绿的组合。这就是整体文本语句的组构关联。作者置身山水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水的静;继而看到江底的沙石,然后感受到水的清;最后,青山环抱,倒映着江水,在清中又感受到水的绿。从角度变化来说,作者先是远远地感受到水的静;再而走近时,看见江水的清;最后,远眺漓江山水,发现了它的绿。这是感官的自然变化,也是作者对文章整体画面感的准确呈现,更是语句组构关联准确性的典型展现。

这部分的解读还可以看叶圣陶三要点中的合适字词运用。如作者在表达时气音的运用――啊,然后由“啊”延伸出来的变化音“呢”“呀”。它们的运用是否合适?如果合适,又合适在哪儿?这时,就要揣摩文章作者的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作者对自己当时置身漓江山水的清、静、绿的美好状态的表达,想让读者产生共鸣。我们在解读优美类文本时,可以用字词是否合适与文章的情感架构相结合。以此类推,我们把这种解读方法运用到《狮子和鹿》这篇文章中去。从“呢”“啊”让孩子感受当时鹿对自己腿的极度厌恶和角的非常喜爱!

在明确的语言表达上,我们发现《桂林山水》也非常符合叶圣陶所说的第三个要点,即是否用上了一系列的修辞方法。显然,这个部分用比喻和排比等方法来展现桂林山水的特点。

二、从文本的基调上整体解读文本

从整体上准确把握文章的基本基调,才能给文本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

如三年级上册《给予树》,开篇就是:圣诞节快要到了。许多老师的教学设计是,在上课伊始就让孩子读这句话,快乐地读,美美地读。那么文本的基调真的是这样吗?显然是不着调的,字面读可以这么解读,当我们发现下面文本是: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我们似乎能在“到了”两字当中读到母亲的担忧,或许这个圣诞节并不那么尽如人意,并不是大部分老师所解读的“圣诞节快要到了”的快乐抑或欣喜!回读全文,这样的起步基调正是文本的整体基调,我们就能从基调上准确地整体解读文本!

三、从文本内涵上整体解读文本

如《掌声》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是爱!我们都知道。它传递的是温和的、温暖的内涵。两个老师,英子恰恰是被第二任老师的爱所改变的!是什么样具体的爱改变了英子?为什么前一任老师却无法改变呢?相比之下,我们发现是对英子平等的呵护改变了她。在这里“爱”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是平等。有了这样对文本的整体解读,我想当课堂结束时,我们问孩子是什么改变了英子时,得到的回答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爱”字!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这句话可以很好地为个性和共性解读做个定性。就像盖一栋大厦一样,没有一个整体性的设计,说不定盖到快完工的时候出现重大偏差,导致前功尽弃。整体性解读的把握是基石,它为课堂上要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做了准备。

不管语文教学的理念如何“日新月异”,不管教学的技术手段如何“千变万化”,我们依然需要从整体出发,准确、细致、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在课堂上酣畅淋漓地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意交流、心灵对话,从而让语文课堂教学更规范、更有效、更有味。

参考文献: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范文3

情境是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教学情境是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在这方面开展了一些尝试,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为现实生活需要而生

德国数学家(集合论创始人)格奥尔格・康托尔曾说:“人类的现实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本身就是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而存在并发展的。”这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必须创设有现实价值、生活需求的情景。

如,我在执教人教版“24时计时法”一课时,先创设两位同学约好7时去跳绳,由于没说清楚是早7时还是晚7时造成误会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普通计时法的好处,再告诉学生不仅我国有这样的计时法外国也有。在让学生感受到普通计时法有局限性的同时,也让学生产生有必要研究一种全世界人们都能看得懂的计时方法的需求。教师给学生一条重要线索(阿拉伯数字世界各国都应用),为24时计时法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提供一张时刻表(如,普通计时法中午12时,你研究的计时法……),引导学生研究一种让所有人都能看得懂的计时法。

学生研究出不同的计时方式,有的用汉语拼音代替中文;有的则用太阳、月亮符号代替中文;有的用0~12和1~12的数字表示;还有的用0~24数字表示。在同伴和教师的评价中不断完善、不断提升、不断获得新的发现和思考,最终研究出了一种让所有人都能看得懂的计时法。

这样的教学情境是力求让学生亲身经历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充分理解24时计时法、速度等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过程、价值和必要性。体现情境创设的价值,让学生感觉到它们是因为人类生活需要而产生的。

二、为唤起再次注意而生

生理心理学的实验表明,5~6岁的儿童注意力通常可以集中10~15分钟;7~10岁约为15~20分钟;10~12岁约为25分钟;12岁以上通常在30分钟。由此可见,想提高效率,教师可以适时创设情境以唤起学生“再次注意”。

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采取以下步骤:1.找角。从所给的学具袋中(包括五角星、长方形纸片等)找出角,并按这些物体有角没角分成两类。2.折角。教师要求每个学生利用圆形的纸片折出一个角来,用语言描述角是怎样的? 3.认角。提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让学生在黑板上标出各角的顶点和边。4.辨角。给出一组图形,有的是角有的不是,让学生进行辨认并说出理由。5.画角。教师指导看书画角的步骤,学生独立画角,培养学生认真看书的习惯和初步的自学能力。6.做角。学生独立用两根纸条和一个图钉做一个活动角。小组讨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注意力容易涣散,所以,我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利用各种教学形式不断吸引学生再次注意。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但要注意对知识点的准确把握,还要注意对学生心理的把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精心设计能唤起学生“再次注意”的教学环节。

三、为理解概念本质而生

数学概念有些是由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如果将数学概念灌输给学生,无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应设计有效情景,使学生体验概念在生活中的产生过程。

如,我执教三年级“速度”(景山版)一课时,由于“速度”是由路程和时间共同作用产生的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于是我创设了三个层次的情景来认识速度。

教学层次一:情境1“老虎跑了400米,狮子跑了300米。”猜谁跑得快,使学生理解只通过路程是比不出快慢的,还要有时间。情境2“小熊跑了5分钟,小牛跑了7分钟。”猜谁跑得快。让学生进行辩论形成共识,要想比出谁快谁慢,既要看路程又要看时间。

教学层次二:黑猫警长当裁判遇到了难题:小鹿5分钟跑了2400米,小兔2分钟跑了880米,小狗3分钟跑了1350米,它们谁跑得最快呢?学生会求它们1分钟、3分钟、5分钟跑的路程等,通过讨论让学生领悟到求1分钟跑的路程方法最好,数据小,又便于比较。这样,让学生亲身经历过程,初步理解为什么人类把物体单位时间内行进的路程叫作速度,使学生了解速度产生的意义、价值和必要性。

教学层次三:创设游戏情境深刻体验速度。学生欣赏一首歌《蜗牛与黄鹂鸟》,让学生估计蜗牛的爬行速度是每分钟多少厘米(蜗牛的爬行速度为每分钟12厘米),告诉学生听歌的时间就是1分钟,让学生拿出直尺做游戏,规则:用两根手指当小蜗牛,先让你的“小蜗牛”在0刻度上,然后放音乐,音乐停的时候,看谁正好走完12厘米的长度,谁就是胜利者。使学生体会速度是由路程和时间共同作用的量,学生轻松、愉快、深刻地理解了速度这一概念的内涵。

四、为渗透德育而生

赞可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所以,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受性”活动,既能提高效率,又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

如,在教学“笔算乘法”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个水龙头坏了,在不停地滴水。“你们猜一猜,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浪费掉多少千克水?”学生们一听兴趣盎然,纷纷猜测,最后,我告诉学生一天大约会流出12千克水,能装满我班的洒水壶七、八壶的样子。大家听了之后,只是点点头没什么太大反应。我接着问,如果照这样计算,一个月(按31天计算)大约要流掉多少千克水?一年(按365天计算)大约要流掉多少千克水? 全班学生马上行动起来,不一会儿就算出:一个月大约是372千克,一年大约是4380千克。随着计算结果的出现,学生觉得非常震惊,接着,教师让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都深刻地感受到节约用水的重要。通过题目的改变,既尊重这节课要讲的知识点,又进行了德育的渗透,体现了课程综合化要求。

总之,切实掌握好情境创设,重视创设情境教学过程的特性,合理应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其为学生学习需要而产生。使教学进入一种全新的情境境界,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在认知和情意两个领域的有机结合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专家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