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技校毕业个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技校毕业个人总结范文1
弹指一挥间,在技校三年的学习生活都将要结束了。我们即将面临社会的考验,我信心百倍。以下是我作为一名合格的中技毕业生自我鉴定:
我于20xx年9月进入xxxx高级技工学校学习,我自身的综合素质、修养、为人处事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等都有了质的飞跃;让我懂得了除学习以外的个人处事能力的重要性和交际能力的必要性。技校生活与社会生活是相互映射,所以技校阶段的个人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提高;才是我们作为当代技校生的主题。
在校3年,在学校、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我觉得自己过的很快乐,也很充实。除了学习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文体活动
学习期间,我虚心求学、刻苦认真、吃苦耐劳,工作兢兢业业,及时总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校的实践操作课,老师的专业指导,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专业技能达到了合格毕业的要求。
技校毕业个人总结范文2
关键词:技工学校语文 基础性 实用性 人文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各行各业对技校毕业生的需求越来越多,国家也加大了投入,所以目前技工教育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阶段。而如何培养有知识、有技术、有修养的技校毕业生,让他们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则是技工学校的主要任务。技校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与学习实质上是他们踏入社会的桥梁与过渡。那应该如何从各门课程入手为他们进入社会做好准备呢?这是一门艺术,也非常重要。而语文课是基础课,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关键。本文着重从三方面浅谈语文科在技校教学中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1 不能忽视基础教学
所谓基础教学,就是在教学中仍要抓好字、词、句、段的训练。
由于技校的学生在初中时多属于中下等的学生,他们往往因自己上普高、考大学无望后才被迫进入技工学校的。他们一般语文基础较差,有的长期以来还形成了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如拼音不过关,错别字多。作文和说话用词不当,语句不通,说话不连贯等毛病。在教学中不难发现,有不少学生不会写作文,或作文篇幅短,思路不畅,话不成句、词不达意的现象。这些都是语文基础差所造成的。基于这一现象,语文课教学抓好字、词、句的训练已是势所必然。一个学生素质的高低,文化水平如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语文知识水平应用得怎么样。因此,技校语文教学切不可认为小学、初中已把字、词、句作重点学习,他们已过关,或认为应由学生自行解决,技校语文可置之不理,那显然是不可取的。本人在技校语文教学中,始终没有放松对基础性的训练,把字、词、句仍作为每篇文章学习和训练的重点,反过来,学生掌握了字、词、句的意思,对课文的疏通和理解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我还通过学生的作文,采用微批的形式,对作文中的那些错别字、不通顺的句子或词不达意等毛病及时指出,讲评。对个别比较难懂的词语,还要求学生通过造句的方法来加深理解。实践证明,学生经过一年的训练,语文基础知识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巩固和提高。
2 应重视实用性
鉴于技校学生毕业后即面向社会这一特点,因而语文教学应重视实用性和应用性,即教学应与生活相结合。要做到这一点,本人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2.1 以课堂为阵地,配合课后指导,采用多种形式,抓好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社会交往和求职应聘均离不开口语表达。语言表达是一个人知识水平重要的外显形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表达能力的欠缺极易在竞争中被淘汰。所以在踏入社会之前的技校学习阶段,口语表达应成为学生的必修课,而语文教学也理所当然承担起这一重任。
2.2 联系专业特点,加强应用文写作教学
技校语文教学教材已编入相当多的应用文范文,语文老师除讲授这些范文外,还可根据需要及专业特点,加以补充,如求职信,自荐信等则要求各专业学生熟练掌握;财会专业则可突出经济类应用文的写作;农林类专业可突出总结、实践报告的写法等。
2.3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
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就有许多造访、待客之道,有的礼节沿用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增多,教育学生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使用交际礼仪,作为语文老师在教学中的渗透和指导是责无旁贷的,也是实现语文教学实用性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校在语文教学突出实用性方面我认为做得比较好、到位。能根据学生和专业特点,制订了教、练、评的计划。教就是有针对性、有计划、有目的;练是指让学生在学习中反复练习,如进行自我介绍、演讲比赛、班会发言、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等,使学生在练中得到提高;评就是由学校组织老师考查评价学生,每位学生需进行自我介绍、语文基础知识问答,朗读语段及口头作文四个部分的考查。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提高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也为他们走出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应突出人文性教育
3.1 什么是人文性教育
所谓人文性教育,是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指的是学生经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素质和品质。一个人素质的高下,他的人文素质、审美情趣、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来。加强人文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精神境界。
有人说现在的80后、90后整体道德水平下降,不讲奉献、专门利己、很少利人、心胸狭窄、趣味庸俗等。不可否认,现在的青年人身上确实存在这方面的不足,尤其是技校学生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技校抓好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而作为语文这一基础学科,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知识。传播人文理念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语文课可以通过优秀的课文(作品),“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作用于人的感性的、情感的层面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等,从而使人保持精神平衡、和谐和身心健康,达到避免在社会中出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序、失范、失礼。
3.2 那如何对学生加强人文主义教育
3.2.1 要配合教材,抓好课堂教学,加强和重视文学教育,体现人文性。新编的职高教材,选编了大量的优秀中外文学作品,约占总量的50%,优秀的古文比例也显著增加,这对突出人文性和趣味性教学非常有利,作为语文老师应以此为契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与渗透。
3.2.2 向学生推荐更多的优秀阅读作品。因新编的语文教材虽然课文编目较多,但内容仍较少,只供一学年使用,所以如果只让学生学习教材的文章,那显然远远不够,因此,还应引导学生多看一些文、史、哲等书籍,让他们涉猎更多的课外名著,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
技校毕业个人总结范文3
关键词:职业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 整合
职校生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其自身品德和人格的塑造,还制约着他们人生目标的确立与自我成就感的提高。因此,把心育与德育结合起来,是提高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也是造就中职生幸福人生的基础。
一、职校生入学心态与就业期望现状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技校的学生就被贴上了“有色”标签,无论在家长的意识中,还是对他们自己而言,选择了技校,就如同走进了最后的“收容所”,无前途、无目标、无方向,在学生自贬价值的前提下,教育的问题与困难可想而知。为此,笔者针对技校学生入学情感态度及就业心理期望做了问卷调查。调查情况见表1与表2。
从表1分析不难发现,心理情感的导向已决定了学生对自己价值和受教育价值的态度。改变只能从根源做起,教育的影响需要从心理和行为两方面入手。
从表2分析不难发现,学生价值目标的期望比较低,缺乏自信,无系统、科学的职业规划,就业心理素质修养亟待提高。德育和心理教育的结合亟待“破茧”和探索。
通过问卷调研发现,技校生入学及毕业心理和态度的关联,验证了这样一个事实:心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未来。一个健康、阳光、积极的心理,决定的就是一个光鲜、灿烂的人生。可见,心理教育辅导对职技校学生是何等重要。学校应该思考如何将其德育、技能教育等有机结合,产生更佳的教育成效。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整合的途径
正因为当今教育发展新形势和学生培养的新诉求,迫切需要变革教育传统理念,所以针对当前技校常规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结合的实践,并注重方法的完善和经验的推广,在心育和德育结合的途径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
1.用典型案例唤醒受挫的心灵
一位哲人这样说过:“所有的道路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你有什么样的选择,也就有了什么样的人生。” 面对初中时在学习上已严重受挫、缺少关注和重视的技校生,心理引导最重要的是方法就是积极鼓励,从零起步,慢慢从自我否定走向自我肯定,唤醒他们沉睡许久的自信。因此,新生的第一堂心理教育课的主题就是“学会爱自己”。笔者以时下案例故事为真实生动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换不走的东西,爱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你爱自己,就要爱跟你有关的人和事,因为这是你的责任。”接下来笔者让学生通过“跟海盗船长换金币”的经典游戏,总结人生不能靠赌博来决定输赢,运用智慧和自信去努力拼搏,才是美好人生最可靠的保证。最后,笔者跟学生分享故事《生产流水线的空肥皂盒》,见表3。
由此,笔者启发学生:学历文凭并不是衡量能力的唯一标准,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职校生也有成为高级蓝领的资本,关键的是是否相信自己。通过大声互动问答,让新生感受这种氛围,让积极自信的情感引领他们开始新的征程。在心灵的驱动下,态度和行为自然会得到积极改观。
2.用情感的体验激励失落的心灵
有人说:情感是最好的激励和交流方式。面对长期不受关注和重视的学生来说,冷漠麻木、自卑是最正常的情绪反应。因此,教师必须正确运用情感教育方法,在心理上抚慰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被关爱、被重视,从而激发他们内心沉寂许久的希望,重新自觉评估为人做事的态度和标准。笔者学校将感恩教育作为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出“感恩关爱”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故事、视频、图片等生动素材,讲述“如山父爱,如水母爱,如蜡烛般师爱”。让学生在情景模拟体验中品味心灵的震撼,感受亲情的可贵,以唤醒和激励他们曾经为爱和自尊失落的心灵。同时,学校结合特殊节日,倡议“爱在行动”。如在母亲节的时候,开展专项主题活动,对单亲家庭孩子跟踪心理辅导,通过学校广播电台设立心灵之约节目和亲情热线点歌等,让感恩之心在校园里传递。通过这些活动,激发的是阳光、健康的心态,让情感的体验能激励学生,帮助他们找到前行的动力。
3.用自主管理培养学生德智兼备
心灵层面的引导和教育,固然是成长的本源,但任何事物都须遵守其生存和发展规律,没有“管理制度”,没有积极参与和发展的平台,没有成长“土壤”,没有校园文化的沉淀,没有和谐、充满正能量的氛围,学生的精神塑造和素质培养是没有根本保障的。因此,技校应以心理教育为基石,努力探索与德育的完美结合,给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活动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比赛,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自觉要求上进、自我约束,注重自我价值的提升,实现自主管理,完成塑造崭新自我的培养目标。此外,再配合一系列德育管理措施,让自主管理和制度管理相得益彰。有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技能教育的完美结合,以及多管齐下、环环相扣的管理体系和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增强,心育促进德育实效才会更显著。
三、取得的成效与反思
经历几年的探索实践,笔者学校在技校心育和德育结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学生从进校到毕业变化很大,进步明显,企业反馈良好。相关数据见学生问卷调研(表4、表5)。
从两张表格来看,学生和企业都对技校学生教育有中肯的评价和反馈,心育与德育结合的实践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培育技能人才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问题需引起我们的反思。如: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和企业的满意度;如何让教育适应企业对毕业生的高要求和高期望;如何丰富和完善心育与德育结合的深度和广度,在理论上经得起教育实践的检验等。
综上所述,当前对技校生的培养是百花齐放,各有所长,但让他们心智与品德兼备是大家的共识和目标。将心育和德育结合,有机整合多种教育,才是职校人才培养特色和活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技校毕业个人总结范文4
关键词 就业指导 就业质量 情境教学 职业规划
近年来,技工院校的学生由于动手实践能力较强而深受企业欢迎。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统计,省内技工院校学生的就业率达98%以上,部分特色专业的求人倍率①甚至大于4,个别技术岗位月薪高达5000-8000元。但以某校2010-2012级60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就业专业对口率仅为67%,高就业率及高专业不对口率折射出学校的就业率高,但就业效果不高的局面;用人单位提出问题最多的是毕业生的稳定性较差,对企业的忠诚度较低。对此,本文试图从技工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1技工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就业指导》课程课时有限。由于技能等级证与毕业证相挂钩,企业更加重视学生的“一技之长”,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专业课程的课时比例远大于基础课程,而基础课程又包含语文、数学、英语、德育等多门课程。目前技工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大多安排在二年级的第二个学期,部分学校采取两周一次的课程安排,一般是18个课时左右。在教材方面,选用的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就业指导》。
(2)职业生涯规划参与度不高。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针对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在市场经济中,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预则立,不预t废”,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十分重要。但在2016年第二届学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二年级1510名学生中只有35位学生参加比赛,参与比例较低。多数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明确的规划时间和目标,部分学生甚至表示毕业后根据就业形势再考虑。
(3)顶岗实习管理有待加强。根据目前的教学安排,技工院校的学生采取“2+1”的教学模式,一、二年级在校学习,第三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由于学生顶岗实习地点分散,师资力量不足,对于学生的顶岗实习阶段,指导不足,管理尚有缺失。
(4)教师的指导水平有待提高。近年来,技工院校的教师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企业经历少等趋势。据统计,我校教职工的平均年龄为35岁,部分年轻教师从高校毕业后通过公开招聘入校工作,并没有经历过企业实践。在就业指导方面,由于缺乏对企业用人的了解,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实际性指导。
2加强《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措施建议
(1)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一是强化就业指导观念。明确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将教育目标从就业数量转变为就业质量。对于技工院校学生成为企业用人的“香饽饽”局面,不能盲目乐观,而应该看到学生就业中的深层次矛盾,如何让学生、企业、家长在就业过程中的满意度提升,才是《就业指导》课程的意义所在;二是改革课程安排。《就业指导》不应是顶岗实习前的临时性指导,应该将其贯穿于整个学制。如第一学年学习通用性的知识,包括宏观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技能人才的榜样力量、《劳动合同法》等知识;第二学年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深入了解对口企业用人需求与标准,根据市场就业形势完善自身能力以及掌握撰写简历、面试应聘的技巧;第三学年在顶岗实习阶段,了解学生的工作动态,定期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保持与家长、企业的密切联系,着重培养学生在工作中的情商能力,为毕业后的就业奠定坚实基础;三是采取情境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运用任务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达到应会的学习效果是近年来技工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可在特定的章节或教学环境中采取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游戏等方法促进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如在讲授《劳动合同法》知识时,将全班同学划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内分为甲乙双方,分别代表企业和劳动者。除了《劳动合同》中的必备条款需要明确之外,约定性条款由甲乙双方通过谈判确定。经过一番讨论,甲乙双方共同拟定《劳动合同》,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在讲授“常见职场礼仪”内容时,在握手、交换名片、介绍礼仪等环节,可邀请部分同学现场演示,其他同学对演示过程进行点评总结;在讲授“认识自我”内容时,可采取小游戏的方式确定个人的气质类型。教师给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白纸,白纸写上个人姓名,分为四个区域,第一个区域进行自我评价后,由教师统一收集起来随机将纸张派发给其他同学,其他同学在纸张的第二个区域写上对当事人的评价,以及在第三个区域描述其可能适合的职业,最后由教师将纸张发还给本人,由本人对他人的评价进行判定是否准确。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由纯粹的理论传授者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与协调者,在最后的点评环节,教师可根据对学生的了解而评定个人评价、他人评价是否恰当,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气质类型;四是有效渗透企业文化。为了及时了解行业企业的就业动态,适时邀请与专业紧密合作的企业人事专员给学生开展讲座,让学生对企业岗位运作具有初步印象,有针对性的改进自身的不足;五是挖掘榜样的力量。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作宣讲,以身边人的角色分享从学生到职业人转变的过程;六是将参观学习、跟岗实习列入教学计划。就业指导不仅要请进来,还要走出去。第一学年可安排两到三次的企业、人才市场参观,实地体验企业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以及招聘程序;第二学年可安排一个星期左右的跟岗实习。跟岗实习采取学校教师+企业师傅的教学模式,共同指导学生熟悉岗位操作流程,完成工作任务,学生从接受纯粹的理论性指导转变成初步实践指导;七是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必要的考核指标。目前学生对于自身的职业生涯较少规划甚至是没有规划,主要原因在于对自我认识不到位,缺乏对市场就业信息的了解,缺少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而担任《就业指导》课程的老师往往缺乏对专业就业岗位及晋升渠道的了解,加之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的工作量较大,学校对此并没有强制性要求,因此老师的参与度较小。因此,必须将《就业指导》课程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制过程,担任课程的老师亦相对固定,从第一学年的相互了解,到第二学年的规划制定,再到第三学年的实践修改,形成学生就业指导过程的良好衔接。
(2)强化顶岗实习的指导管理。顶岗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锻炼学生综合技能与全面素质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也是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的良好途径。近年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到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非常重视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下发了一系列的规定。对此,笔者认为应在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细化对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指导与管理。一是组建由专业教师、基础课教师相结合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专业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更好的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基础课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更好的融入团体,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激励、人际关系处理、团队协作等能力。二是建立片区巡查回访制度。将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按照片区划分小组,由小组人员负责区域内实习学生的指导、对企业的巡查回访等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实习中的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问题,通过与企业人事人员、岗位技术人员、学生、家长的深入访谈,收集企业、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以及双方对学校的意见建议。三是指导学生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通过对自身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总结,分析自身的不足,实习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并监督落实。四是对企业、学生、家长进行满意度调查反馈。待顶岗实习阶段结束后,通过电话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了解,根据调查显示结果适当调整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内容。具备条件的,满意度调查可延长至学生毕业后的三年内进行,通过三年的持续性调查统计,分析总结学生的就业动向。
(3)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目前我校实行常态化的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活动,旨在了解学习行业企业的先进性技术以及企业用人需求俗迹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在实践锻炼过程中,教师就业指导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尚不能达到目标。对此,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进行提升。一是根据专业确定实践企业的安排。可根据《就业指导》任课教师授课学生的专业确定该教师进行实践的对口企业,令教师在实践中充分了解该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的能力目标,详细分析学生就业上升渠道需具备的条件,对该专业的就业趋势进行深入评判,为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提供专业化的培训。教师定期接受相应培训,将职业指导师资格证的考取列入教师的技能提升考核指标。
《就业指导》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正确择业。但技工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与高校毕业生的不尽相同,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将教育目标从就业数量转变为就业质量,提升学生、企业、家长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满意度。《就业指导》教学的改革,涉及教育理念、教学模式、顶岗实习管理、师资队伍素质提升等多方面的内容,需各方共同合力完成。为此,笔者在文中提出一些思考建议与各位同仁共勉。
参考文献
[1] 刘熠.1500名技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N].《南方日报》网络版,2014-6-12.
[2] 粤仁宣.广东某技校校园招聘:1510名学生有4832个岗位[EB/OL].大粤网,2016-6-3.
[3] 陈旭彬,刘伟山.技工院校受益人满意度实证研究――以广东省城市建设技师学院为例[J].中国培训,2015(6).
[4] 李强.顶岗实习指导[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8(1):39.
[5] 刘玺明,陈洪玲,赵劲.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9(1):86.
技校毕业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技校;通用职业;培训;思考
一、技校生进行通用职业素质培训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速度不断加快,一个人终生只从事一种职业已不可能。技工学校要为社会提供训练有素的预备员工,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所有行业通用能力的培训。所有行业通用能力是一种非技术、非专业的素质,是能应用在各种情境下的一般性能力,即在职场应有的“基本能力”,它包括自我管理、与人交流、团队合作、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环境适应、信息处理等素质。这些素质能跨岗位、跨职业甚至跨行业,具备这些特殊素质可以使得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具备了一种可转移的和普遍的适应性。它与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构成了所谓的通用职业素质。
二、技工院校通用职业素质教育现状
(一)从生源素质来看,学生基础素质较差。
当前技校学生由于基础文化知识较差,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内心常常充满对社会对生活的不满情绪;人际关系不良,与人沟通协作以及团队合作意识较差,常常表现为孤僻、不合群或者对他人的敌意、挑衅行为;自我控制与自我管理能力较弱,不能遵守纪律,迟到、旷课、考试作弊等违纪行为较为严重等。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对开展通用素质培训工作构成较大的挑战。
(二)培训的师资力量薄弱。
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课程还在开发试点工作阶段,就如何开展这种培训各校还没有形成专业的师资队伍,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三、技校生通用职业素质培训方式及注意事项
(一)影音呈现方式
选择使用电影片段来展示培训主题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首先,影片生动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具有很强的视听效果。为学生创造事件的真实情景,使学习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影片题材非常丰富,有助于选取展示各种场景片段,第三,电影片段拓展了课堂培训空间,将各种问题直观的展现出来让学生进行观察、探讨。
使用影音呈现方式要注意三个问题:1、所使用的影音片段要能够新颖并能结合培训主题的需要。2、影音片段播放的时间长度不宜太长,一般在5-10分钟。3、在播放影音片段前要有一个主题提示,向学生说明培训将要探讨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关注点。4、技校生大多年龄在16-18岁,处于不成熟阶段,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能力有限。
(二)采用游戏、活动方式进行行为训练
采用游戏、活动方式进行行为训练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培训方式。通用职业素质的形成有一个由认知到行为,行为不断强化而形成习惯的不断积淀的过程。技校生在学习、与人交往、团结协作以及自我管理等问题的认知上有些偏差,因此伴随着自卑、不合作、违纪、敌意等行为。在这种训练模式中要注意把握好这几点:
1、根据所培训的课题以及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来设置游戏和活动的内容。因此在游戏项目设置上,要把握两点,一是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二是要适用。
2、游戏过程控制。作为培训组织者,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动态,这关系到培训之效果。
(三)小组合作学习式
通常是以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培训活动。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分组是一个很重要环节。因此在分组时老师应进行协调,尽量让全体同学都能参加并使各组的实力均衡,使各个小组在进行活动时相互之间有竞争力,从而有利于活动的开展。
因此我们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在活动前要进行任务说明,是要让学生明确活动的内容和目标。2、在活动前还要提醒学生要完成任务小组成员之间就要保持充分的沟通交流、团结合作。3、在讨论期间老师要注意巡查,实时掌握现场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协调指导,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四)演绎式
在通用素质培训中的演绎式,简单来说,就是角色扮演法。采用戏剧表演方式,将学生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地位,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或者赋予学生一个假定的角色,要求其按照角色的要求表现自己的行为。
采用演绎式进行培训应注意:1、教师根据培训主题来设置表演情境。2、教师要事先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充分了解主题的情况下进行组织排练。3、设置学生观察团,要求观察团学生在观看表演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记录演出者的行为。4、表演结束后的分享。包括让学生评价角色扮演的行为,评价角色接近程度或胜任力,并让学生探讨对他社会角色和自身角色的理解。
四、建立多元化的通用素质评价制度
对技校学生通用素质培训之效果进行评价时,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评价的多元系统, 反映在评价的内容、过程、方式、方法、手段及其管理等环节的多样性。
通用素质不能采用单一总结性的考试评价方式,通过试卷“考”出来。因此在评价时要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如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课堂表现、实践能力、参与程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等,设计出相应的评价量表,来对学生进行通用素质的评价。评价方式可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评,即教师的观察和记录;二是学生自评;三是小组中学生之间的互评。这种评价方式将评价变成群体共同参与的过程,使评价起到管理和激励作用。
通过对技校学生通用职业素质的培训,培养学生应有的“基本能力”,有助于学生适应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提高技校学生在职业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成为一个“有才能的人”。
技校毕业个人总结范文6
论文摘要:职业指导是技工学校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我们不仅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播、职业指导以及指供一定就业信息之外,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正确对待机遇,在校期间加强学习,为自己就业创造机遇。本文就从院校学生就业的基本特征、开展职业指导的基本思路及学校开展职业指导的具体措施三方面来阐述技工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
随着目前经济体制改变,“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使得技工院校走向的公平,公正、平等的就业方向,或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针对目前的经济危机及大学生扩招等相关问题,我们的技工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让他用了解就业形势,社会需求,在人才市场发挥个人优势已成为了我们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任务。
如何有效的开展这项重要工作,我们先了解一下我们技校毕业生的基本特征。技校生基本是16周岁未能升学的各类学校的毕业生,他们没有任何的工作经历,很多人来自是农村。在劳动就业方面有初次性、专门性、群体性等特殊性,其就业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大多数受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在蓝领中具有高学历的优势群体。他们在企业就业中科技含量较高,发展潜力大,就业岗位知识含量高,工资待遇好。可以说他们在就业中是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就业前景是很广阔的,如何让这些人才找准自己的定位,必挥个人优势是我们职业指导者要考虑的问题。
2、发展潜力大,就业方向不明确。技校生有着专业的优势,职业取向是考虑职业身的发展和今后长远的发展机会,所以其就业也就向发达的中心城市。所选择都是实力强的企业,但介于目前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职业指导者,我们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专长,较强的适应性等特点,可以走出发达城市,到中西部等周边的优质企业中发展个人专长,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
3、不同专业、性别影响就业。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层次分得更细。企业分工细化要求专业水平高,而技工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往往就晚几年,教材老化不适于新的经济发展,所以我们技工学校要结合市场经济和企业的需要不断调整课程内容,加强技能的操作。对于技工毕业生来说,女性的就业率比男性的相对就少5个百分点。
4、缺少就业能力和工作经验。他们的就业能力是要在劳动力市场中自由流动通过持续就业而实现潜能的能力,在没有进人劳动力市场之前,其能力是有限的。大多数人是属于初次就业,没有工作经验,知识能力储备不足,择业技巧与社会实际状况存在差距,所以他们不能很快进人市场实现就业,要经过专业的职业指导得于实现。
5、就业预期非理性化。主要表现在就业单位选择的标准与现有的技校生实际能力有差距,而学生对企业的薪酬要求往往高于市场水平,所以导致在求职过程中要不断的磨合才能达到两方的共同需求点。
针对这些学生的优缺点,我们职业指导工作者要建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服务体系。提供信息系统,了解劳动力市场信息需求,对个人进行自我评估,制定求职策略,掌握求职方法,维护个人合法权益,加强完善实习、见习制度、与用工单位建立长期的供需关系,稳定就业等等工作。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在学校中开展取业指导工作的基本思路。
1、通过职业指导,让学生对就业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学生通过了解就业形势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可能性进一步了解社会需求的变化,进人将个人民的期望值放在合理的位置上,树立个人正确的就业择业意识和保持良好心态。
2、通过职业指导,可帮助学生掌握就业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各种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在就业和创业方面了解职业、了解自我,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要让他们掌握就业的政策,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懂得如何向企业提出那些要求,建立一种责任意识、规范意识、服务意识、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团队合作,创造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3,通过职业指导,可为学校塑造学校良好的公众形象。学生的就业率关系到学校的形象和发展,同样,经过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也会反映出学校的专业水平。作为学校的职业指导者,我们要努力推出一个新形象,认真做好培训,时刻想就业,为市场需求作好准备。 4、通过职业指导,可以让学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学校所培养的学生要被社会所接受,必须紧密联系市场信息,联系实际来进行定向培养,并从学生的类型,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研究和探索职业指导工作。还要研究不同学生的就业促进、课时的有郊利用、毕业生的跟踪指导、教学中的职业指导,以及职业指导的效度等工作,使得学校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就业,成为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职业指导工作在学校中有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如何有效地开展这项工作,以我们将讨论在学校中开展职业指导的具体措施。
1、要开展预防性的职业指导。学样职业指导是长期的、滴水穿石的工程,我们要防止临时报佛脚的做法。对于学生的职业指导就要从他们进人校门的那时刻开始,结合所学的专业,指导于平时的教学当中。并要针对就业观念等主要问题进行指导。消除和控制在实现就业中和各种障碍因素,防止问题的出现。我们要建立多梯级、多阶段、多目标的系统职业指导工作预防工作,保证各种问题的妥善安排。
2、实施公开性的职业指导工作。针对学生的指导工作,我们不仅要体现出一种全员参与,还争取在学校中建立职业指导工作平台。所谓全员参与是指导在校老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参与。教师有专业和职业指导师知识,并了解其功能和作用,能够结合社会实践应用到职业指导教学当中去。将个人工作与就业紧密相结合,主动学习,开创职业指导新事业。而学生的参与就是接受职业指导的理念,了解其对自己的以后的作用,主动参与训练,总结,反馈,主动进行体验和实践,为自己就业创造机会;家长的参与就表现在能够理解职业指导的意义和作用,主动配合,支持和敦促学生参与职业指导训练,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帮助;社会的参与就在于联合其它中介职业机构,信息最大化,争取了解社会资源,从中争取企业的认知和自我调整,改进;为学校建立良好的就业通道。最后就是建立学校职业指导平台,要由学校相关领导作为主要班子,将这个管理工作上下联接,融会贯通,各尽其责,对整体工作进行调整,上下联动整个系统才能将全员参与到职业指导工作中来。
3、要联结职业介绍和职业教育培训进行职业指导工作。职业指导要发展作用,他要结合职业介绍所和职业培训结合起来,将职业指导课程、专业课、实习课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校职业指导工作。
4、职业指导工作必须建立一种系统的、持久、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支持的工作方式。这种培训和指导是一种长期的思想教育、要融合于日常的生活和行为中。这需要系统的、持久的指导方式来支持。不能只是上几天的课程,就可以得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