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工作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村镇银行工作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村镇银行工作总结

村镇银行工作总结范文1

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投入财政资金保障实施

    制定《小额扶贫信贷实施细则》,多次召开全县全县小额扶贫信贷推进会。小额扶贫信贷省市县三级财政共投入资金1935万元,其中风险补偿金1321万元,贴息资金524万元,担保费90万元。

二、全力推进扶贫信贷工作,多家金融机构参与扶贫

参与金融扶贫工作有农商银行、临商银行、农行、村镇银行四家银行,华瑞担保、国诚担保两家担保公司。分别与以上四家银行两家担保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并开设三方监管账户。

三、创新金融产品,落实责任包干制度

    一是在磨山镇创新“红利富民贷”,帮助100于户贫困户实现脱贫;二是建立三级小额扶贫信贷服务平台,实现在县乡有专职村级有兼职小额扶贫信贷工作人员;三是落实责任包干制度,银行与乡镇签订包干协议,实现每个乡镇都有银行与其对接。

四、初步完成年度贷款任务,扶贫信贷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村镇银行工作总结范文2

充分发挥各级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的职能作用,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反假货币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假币识别能力、假币防范意识和共同抵制假币犯罪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反假货币氛围,达到进一步净化全县人民币流通环境、让人民群众放心用钱的目标。

二、宣传内容

(一)人民币基本常识;

(二)第五套人民币的基本防伪特征;

(三)爱护人民币知识。

三、宣传形式

2013年我县反假货币宣传活动将改变以往以集中宣传为主的宣传形式,采取一系列更贴近群众、更常态化的宣传方式,并重点向农村倾斜。各单位要结合本地和自身实际,在积极参与2013年反假货币宣传月和反假币乡村助学行专项活动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形式新颖、效果突出、费用合理的反假货币宣传形式,努力提升反假货币宣传实效。

四、时间安排

(一)准备阶段

1、8月下旬,制定县2013年反假货币宣传活动方案。

2、8月底,召开反假货币工作联络员会议,具体落实反假货币宣传月活动各项工作措施。

3、8月底,完成各项准备工作。

(二)实施阶段

1、9月1日起,全县每个支行级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门前电子显示屏上播放反假货币宣传口号或悬挂宣传横幅。在营业大厅设立咨询台,摆放宣传资料。有条件的网点应通过视屏播放反假货币知识宣传片。

2、宣传月活动期间,全县各金融机构自行选择县城一家中小学校开展反假币助学活动。要求各单位进入所选择的中小学校,为学生传讲反假货币知识,发放印有反假货币常识的学习用具和配有卡通插图的人民币知识手册,发动接受培训的学生向家人和邻居传授学到的反假货币知识。

3、宣传月期间,工行、农行、中行、建行、银行、银座村镇银行,必须组织一次以上的街头宣传咨询活动。农信社、邮政储蓄银行主要负责农村地区的反假货币宣传活动,每个单位必须组织2次以上的农村宣传活动。应选择节假日、赶集日等群众集中上街的机会,到大的中心乡镇设置宣传点进行反假货币宣传、咨询活动。

各相关金融机构应在进行宣传活动前将组织宣传活动的时间、地点以及联系人、联系电话报当地人行。

4、宣传月期间,应充分发挥现有反假货币宣传网络工作站点功能,切合实际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反假货币宣传,切实提高农村群众的反假货币技能,增强假币防范能力。

(三)评价总结阶段

10月上旬,各单位对2013年开展反假货币宣传活动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和认真总结,并于10月15日前,将总结材料和开展宣传活动的照片报送到人行县支行营业室温显凡处。

10月20日前,县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对宣传月活动进行总结,并向市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上报活动总结材料。

五、工作要求

(一)突出重点,兼顾日常。2013年反假货币宣传月的宣传要继续坚持“城市不放松,重点在农村”的宣传原则,突出对农村的反假货币宣传;要继续坚持“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的方针,在抓好反假货币宣传月活动的同时,所有办理现金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均应在其营业网点建立《货币信息公示栏》,提供宣传资料,强化反假货币的日常宣传;要继续坚持“与兑零兑残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在开展反假货币宣传活动的同时,基层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兑零兑残服务,并将兑零兑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提高流通中人民币尤其是小面额人民币整洁度。

村镇银行工作总结范文3

今年上半年,我办按照市委市政府“争当四川科学发展排头兵,建设西部经济文化强市”的发展目标和“一三五八”发展战略,从容应对稳健货币政策给我市金融服务与协调工作带来诸多压力,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编修出台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坚持不动摇地抓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为促进全市经济金融快速、平稳、和谐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编修出台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给xx经济社会带来的毁灭性灾难,再经过近三年的灾后恢复重建,xx迎来了历史上又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如何抓住机遇,怎样更好更快地融入成渝大经济区,金融又如何在“争当四川科学发展排头兵,建设西部经济文化强市”的过程中发挥核心支撑作用?我办在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后认为,建市以来,xx还从未制定过一部较成型的金融业发展规划,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金融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必须首先编制好金融业发展规划。在去年完成初稿并经广泛征求意见后,今年初,我办又结合xx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进行了较大篇幅修改,最后经市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xx市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于20xx年3月以德办发[20xx]26号文印发全市实施。首个《规划》以完善四大体系(即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金融信用体系)达到四个增长(即融资总额、金融业增加值、税收、从业人数)实现三个突破(即金融对外开放、金融网点布局、农信社向商行改革)为金融工作的总体思路。《规划》融合了科学发展xx金融产业的诸多要素,符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一三五八”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

    二、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上半年,我办在搭建平台方面狠下功夫,先后牵头组织了20xx年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会、20xx年全市重点项目(企业)推介会、全市部分企业债券融资座谈会、xx市20xx年新型融资产品推介会、一季度和上半年金融运行分析会等几个大型会议,着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全市经济金融在宏观货币政策趋紧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了互动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金融业整体平稳健康运行

    银行业:贷款增长超过存款增长,任务完成过半。上半年,全市银行业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458.08亿元,比年初净增61.76亿元,增长4.5%。同比少增加63.88亿元。

    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贷款账面余额667.43亿元,比年初新增60.02亿元,比年初增长10%,完成市政府下达全年目标任务的50.03%。

保险业:保费收入略降,赔付大增。上半年,全市实现保费业务收入20.5亿元,同比下降1亿元。其中,寿险完成保费收入14.84亿元,同比下降1.36亿元,财险完成保费收入5.67亿元,同比增加0.55亿元,增长10%;保险赔付4.74亿元,同比增加1.25亿元,增长35.8%。

    证券业:交易平稳,总额略增。1—6月,全市7家证券交易营业部新增开户11431户,开户总数已达到22.54万户,实现交易总额541.45亿元,同比增加7.12亿元,增长1.3%。

    担保业:已成为我市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截至20xx年6月末,全市40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全部完成清理规范工作并获得省金融办批文。已累计为1193户中小企业办理贷款担保131.73亿元,担保户数和金额分别比年初增加382户、49.27亿元,分别增长47.1%、59.75%%;在担保贷款余额55.38亿元,比年初增加13.18亿元,增长31.2%。

    (二)中小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上半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准确把握稳健货币政策,把有限的信贷资金用在刀刃上,除重点企业(项目)给予全力信贷保障外,还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列为重要发展战略,给予大力支持,累计为全市4634户中小企业(不含个体工商)发放贷款403.7亿元,贷款余额242.52亿元,比年初增加23.58亿元,增长10.6%,增速高于全部贷款1个百分点。

    (三)贷款投向继续趋于合理。6月末,全市重点企业(项目)、城乡居民住房重建贷款、“三农” 贷款、城乡统筹贷款余额分别为103.9亿元、87.03亿元、125.13亿元、53.07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9.9亿元、16.45亿元、14.7亿元、11.4亿元。

    (四)银行业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效益提高。上半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继续实现“双降”,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不良贷款绝对额较年初下降3.79亿元,不良率4.77%,比年初下降1.14个百分点。累计实现结余13.07亿元,同比多增3亿元,增长39.8%。全市金融机构1—6月未发生金融大要案件。

    (五)多元化融资工具为企业缓解贷款困难。上半年,面对存款增幅同比放缓,中央银行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价格和数量工具,大大收紧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双重压力,我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想尽千方百计,不断改善金融服务,运用多元化融资工具为企业缓解贷款困难。如:农行为二重重装和龙蟒集团筹备发行短期融资券23亿元;渤海银行拟为蓥峰实业、大洋贸易等3户中小企业筹备发行集合票据3.2亿元,为广汉金广集团办理信托产品2亿元;民生银行拟为四川琪达实业集团、特变电工等企业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4.6亿元。

    (六)“三农”金融创新成为上半年工作一大亮点。“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焦点。三农金融,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当务之急。为了使广大农民朋友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金融服务,上半年,我市农村信用社、农行、邮政储蓄银行等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配合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在全省农村开展的“讯通工程”,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胆创新,把先进的金融服务手段和方式延伸到乡镇以下,通过设立村级便民金融服务点或村级小额贷款服务点,安装e讯通或转账电话等,使广大农民朋友足不出村就能获得1000元以内小额取款、转账、查询、小额贷款申请等多项基础金融服务,受到广大农民朋友欢迎和当地党政的高度赞誉。1—6月,全市农村信用社共设立“惠农兴村”金融服务点962个,安装e讯通机具962台(套),累计办理小额取款3.95万笔,金额458.5万元;农业银行从6月初开始设立村级便民金融服务点,现已安装转账电话458台(套),累计办理小额取款1253笔,金额5.8万元;邮储银行已设立乡村小额贷款服务点133个,累计预授信5290笔,金额1.4亿元,成功办理小额贷款2075笔,金额8373万元。7月18日全省农村信用社“惠农兴村”工程启动暨现场会在什邡召开,什邡农村信用联社的经验和做法已作为全省农村信用社的推广样板。

    三、坚持不动摇地抓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20xx年,什邡市被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和xx市政府授予“金融生态示范县”,在全市树立了第一个标杆。以此为契机,今年我办继续坚持不动摇地抓好辖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上半年,一是组织召开了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年度工作大会,对20xx年度金融生态环境建设21个先进单位和19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对荣获“金融生态示范县”称号的什邡市进行了现场授牌。二是以德办发[20xx]5号文向全市印发了《xx市20xx年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意见》,对20xx年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三是吸引外地金融机构到xx落户,上半年全市新增银行业金融机构3家,分别是民生银行xx分行,浦发银行xx分行,广汉珠江村镇银行。目前全市金融和准金融机构总数已达到94家,其中:银行业22家、保险业25家、证券业7家、融资性担保业40家,金融业已成为支撑xx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产业。四是依法维护金融合法权益,帮助解决金融业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上半年协助化解历史包袱1.3亿元。五是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宣传,上半年,通过报刊、广播电视、led电子显示等多种方式向城乡居民广泛宣传金融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知识,同时编发《金融动态》18期,金融信息50余条,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知识普及氛围。六是抓好什邡金融生态示范县的经验推广和金融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

    四、当前金融运行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信贷从紧,完成全年信贷新增目标仍需努力。今年在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下,随着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步步跟进,下半年我市灾后重建项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将会更大,实现全年目标计划任务异常艰巨。今年上半年全市存贷比44.99%,虽然比上年末提升1.81个百分点,但仍排名全省第13位。

    (二)极重灾区农房重建贷款逾期率较高。截至20xx年6月末,全市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尚有7.96万户、13.6亿元灾后重建农房贷款,其中不良贷款1.4亿元,不良率达10%,有5.1万户农户积欠利息4329万元。

    (三)符合信贷支持条件的优质大项目仍然十分欠缺。由于区位优势和激励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原因,xx多年来都缺乏优质大项目的引进,目前,这种现象仍然存在,导致金融机构存贷比始终难于提升。

    五、下半年工作打算

为了加快发展,市委市政府结合xx后重建时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三五八”发展战略和“争当四川科学发展排头兵,建设中国西部经济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我办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根据自身职能特点,把继续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与推进xx“一三五八”发展战略有机结合,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同自身职责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开展金融创新,支持全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一)加强对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导各县(市、区)全面统筹好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定期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和金融工作座谈会,调查了解金融业运行情况,协调解决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信贷投放、经营管理中的困难问题,确保金融业完成年度信贷新增工作目标任务。

    (二)大力开展金融创新,确保“一三五八”战略顺利推进。下半年,我办将抓紧制定并出台金融业支持“一三五八”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组织在全市金融业贯彻落实,确保把有限的信贷资金与规模最大限度地用于符合“一三五八”战略的重点项目和重点领域;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和票据融资等表外业务,务实解决因信贷规模偏紧而导致企业贷款难的局面;支持银行业通过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和中、短期融资券等直接融资方式,逐步满足企业对金融多元化服务的需求。

    (三)加大对中小企业金融知识普及培训。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和融资工具的掌握,但全国各种形式的培训多如牛毛,大多是商业行为,成本高,效果差。我办将与各县(市、区)政府金融办共同承担起对辖区中小企业的金融知识培训(包括银行、证券、保险、融资担保、小额贷款等)任务。

村镇银行工作总结范文4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健康规范发展,更好地发挥小额贷款公司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防止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根据省政府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最新精神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政〔〕82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和工业聚集区开展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通知》(政办字〔〕122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审批及管理暂行办法》(金办〔〕1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组织领导

(一)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和试点原则。深入贯彻国家发展农村金融的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服务“三农”和小企业为宗旨,坚持有序推进、规范运作、防范风险、严格监管的原则,指导小额贷款公司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开展业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担风险,正确引导民间融资,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在已有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层次金融服务。

(二)进一步提高对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认识。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是解决“三农”、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问题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目前,我市仅有的五家小额贷款公司,虽然实现了四县全覆盖,但仍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和“三农”事业日益迫切的融资需求,增加试点数量、扩大试点范围非常必要。

(三)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作用,综合指导全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开展,制定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组织从业人员培训,开展业务检查,组织县、区政府、开发区(含园区、工业聚集区,以下同)管委会及有关部门做好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和风险处置工作。市金融办要进一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服务管理的工作机构,充实监管力量。凡是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县、区和开发区都必须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和人员,承担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初审、申报、监管等责任。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应当由分管副县(区)长或管委会主管主任担任,成员为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领导小组办公室(试点办)应当设在金融办或政府办、管委办,具体负责审核小额贷款公司申报材料和组建方案,承担小额贷款公司的日常监督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

(四)进一步落实责任分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根据部门职能和职责分工,认真履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全市小额贷款公司审批、监管、考核等各项工作。市金融办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做好领导小组联审会、协调会等会务组织及有关文件起草等日常事务工作;履行申报材料审核把关职责,对小额贷款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任职资格审查;负责办理试点申报、审批、备案相关手续;组织对小额贷款公司的专项督导检查和年度考核审计;健全并落实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制度,指导各县、区、开发区试点办开展日常监管工作;认真执行信息报送制度和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定,及时汇总报送公司经营情况,督导全市小额贷款公司正确安全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工商部门负责企业名称预核准等有关工作,并按省、市审批意见做好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登记和日常经营行为的监管;公安部门要依法维护市场秩序,打击非法金融行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资金流向的监测,搞好统计分析;银监部门要及时认定非法集资、吸收公众存款等违法违规行为;工信部门要积极组织优秀小企业项目与小额贷款公司对接;财税部门要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具体规定,落实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政策优惠,积极研究出台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涉农业务实行与村镇银行同等的财政补贴政策。审计、监察、法制等有关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做好审核把关、监督、审计等相关工作。

二、进一步严格小额贷款公司市场准入

(一)严格落实组建基本要求。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的名称应由行政区划、字号、行业、组织形式依次组成,在省级以上开发区设立小额贷款公司需在字号后注明“科技”字样。注册资本全部为实收货币资本,由发起人和出资人一次足额缴纳,且均为法人或自然人合法自有资金。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一般不得低于50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一般不得低于8000万元。主投资人持有股份不得超过注册资本总额的20%,其他单个股东及其关联股东不超过10%。试点期间,小额贷款公司在筹建设立时的注册资本上限为3亿元。对于经营规范、业务发展快、切实为小企业和“三农”服务的小额贷款公司,正式开业运营1年后允许增资扩股。拟设立公司要有健全的内部管理、风险控制、贷款审批和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具有与业务经营相适应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设施和其他设施。

(二)择优选择主投资人。小额贷款公司发起人、股东要资信优良,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入股资金必须是自有的合法财产;企业法人股东提出申请前,应连续3年以上盈利,经营稳健,有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主投资人要从在当地注册的管理规范的民营骨干实体企业中选择,在已具备发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基本条件的前提下,优先选择资金实力雄厚、规模较大、信誉良好的企业;优先选择拟发起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金规模更大、股东结构更加合理、管理层更加优秀的机构。

(三)严控股东和高管准入资格。要坚持“让有实力的好人办公司”的原则,严把小额贷款公司股东和高管人员的道德品质关。市、县(区)、开发区试点办要对股东和拟任高管人员的资格严格把关。小额贷款公司的总经理、风险管理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必须为专职人员,不得兼任其他任何单位任何工作,且必须经过市金融办进行任职资格确认;必须具备从事银行业工作5年以上,或者从事相关经济工作8年以上的相关从业经历和大专以上学历。董事、监事和其他管理人员应具备与其履行职责相适应的金融知识,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从事相关经济工作3年以上。

三、进一步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行为

(一)严格规范经营范围。各县、区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主要服务对象为农户、个体创业者、小企业等,且只能在本县、区范围内经营。开发区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服务对象为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新兴产业、农户、个体工商户和小企业;开发区为市政府管理的,只能在该开发区范围内经营;开发区为县、区政府管理的,只能在该开发区及其所在县、区范围内经营。任何公司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借口超出经营范围、地域范围从事经营活动。

(二)规范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要坚持“短期、小额、分散”的原则。严格执行放贷比例规定,单一客户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的5%,严禁超比例放贷。严格执行放贷利率规定,严禁超出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4倍或低于0.9倍放贷。严禁私自设立分支机构、兼营其他业务和对外投资。严禁向非法领域放贷。严禁碰触吸收社会存款、非法集资、高利贷和暴力收贷“四条高压线”。严禁小额贷款公司股东和高管打着公司名义私下开展贷款业务。经营过程中,确保每笔业务及时、准确登记在册;谨防不良贷款和贷款人逃避等风险。

(三)认真执行经营信息报送制度。小额贷款公司务于每月5日前向市和县、区、开发区试点办报送统一制式的经营情况汇总表。日常经营过程中,严格按照《省小额贷款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定(试行)》等有关文件要求,正确运用“小额贷款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做好经营信息录入登统有关工作。

四、进一步强化小额贷款公司监管

(一)加强经营人员监管。小额贷款公司申报材料报省金融办审核备案期间,主要高管人员必须参加省金融办组织的高管人员任前诫勉谈话。市金融办对新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高管人员应当进行上岗培训,开展职业操守、法规政策和风险防范教育,提示股东和高管人员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风险责任,提高规范经营、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各级试点办对本辖区内的小额贷款公司每年组织一至两次的全员培训,加强警示教育,努力做到警钟长鸣,防患未然。

(二)健全监管制度。要始终把监管工作放在首位,进一步健全监管机制,实行“现场巡查+非现场监管+专项审计”的复合监管模式,严格落实小额贷款公司经营信息月报送,省、市季度巡查督导和年度审计考核等监管制度,对小额贷款公司实施持续、动态、有效监管。市试点办要按时向省金融办报送全市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情况汇总表、监管工作总结及年度审计考核工作报告。各县、区、开发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健全规范的日常监管日志,每月对所辖的小额贷款公司进行一次专项检查,每季度配合省、市试点办做好巡查督导有关工作,并每半年对各家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管,每年年中、年末对全县(区、开发区、园区、工业聚集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进行总结,形成监管工作报告报市试点办。

村镇银行工作总结范文5

年底工作总结报告一

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力推进主抓项目,强攻工业,决战三区战略部署,强化服务意识,切实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和分析,深入做好重点项目建设调度和跟踪服务,积极推进项目申报和优化产业结构,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就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20xx年全县工业运行和项目建设情况、我委工作开展情况和十三五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的成绩

十二五期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发展,将工业强县发展战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工业经济呈现总量扩张、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电瓷产业集群提质增效、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两化融合深入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1、十二五期间,工业经济总量扩张明显。20xx年全县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66.3亿元,较20xx年累计增长49.6%;规上企业销售收入预计完成273.1亿元,较20xx年累计增长101.2%;规上企业利税预计完成44.7亿元,较20xx年累计增长87.5%。

2、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一是靠大联强,整合资源,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四个对接为抓手,先后推动了强联电瓷与浙江金利华、怡源绝缘子与中材高新、三元蜂窝陶瓷与深宝安的合作,充分利用大型公司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理念,推动了本土企业的生产技术及管理水平改造升级,引导企业由生产中低压电瓷、蜂窝陶瓷向生产高压、特高压电瓷、成套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转变。二是大力招商,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县加大了招商选资力度,先后引进了华能安源电厂、中材电瓷、中材风电、博鑫精陶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并顺利建成投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县工业GDP比重大幅提高。我县工业由原来的煤炭、烟花鞭炮、水泥、电瓷等黑红灰白四大产业转变成现在的以电瓷产业为主导,环保蜂窝陶瓷、华能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食品与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引进了华能安源电厂、一互电气、中南绝缘子等电瓷产业项目,有效延伸了电瓷产业链。

3、电瓷产业集群推进顺利。一是引进相关产业项目,逐步完善产业链。十二五以来,相继引进华能安源电厂、浙江金利华、中材高新、江西一互、中南绝缘子等电瓷生产及相关企业,逐渐形成了上下游产品相配套的完整产业链,产品覆盖了所有的电压等级,拥有40多个系列600多个品种,有12家企业的228个产品进入国家电网和铁道部的采购名录,全国21家进入国网的电瓷企业芦溪就有9家,全国7家进入铁道部采购目录的电瓷企业中有3家是芦溪的。二积极搭建产业平台,促进产业做大做强。芦溪电瓷产业集群2011年先后获批江西省电瓷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20xx年萍乡电瓷生产力促进中心升格为省级示范中心。20xx年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全国电瓷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20xx年被江西省认定为全省20个示范产业集群之一,同年被评为国家电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三是产业集聚化凸显。截止到20xx年11月,我县已拥有98家电瓷生产及相关企业,其中规模以上电瓷企业50家,完成产量98.2万吨,同比增长19.6%;实现产值87.3亿元,同比增长20.1%;完成销售量92.3万吨,同比增长20.3%;实现销售收入81.5亿元,同比增长21.5%;实现利税17.7亿元,同比增长21.2%。

4、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一是积极搭建公共研发创新平台。芦溪电瓷工业局与中材江西电瓷等四方合作建立了芦溪电瓷检验检测中心,并于20xx年成功获得省相关资质。该中心具备提供技术研发、质量检测等相关服务,有效提高了芦溪电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二是鼓励企业加强与院校机构的合作。走产学研结合发展路子,着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产品档次,与西安电瓷研究所、湖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绝缘子标委会合作,主导承办了电力行业绝缘子标委会20xx年年会,参与了三项国家标准的修订。三是鼓励企业通过合作或购买方式引进高新技术。江发发动机与德国博世合作研发的双燃料发动机技术、方圆与北京亿美博合作研发的数字化液压系统、宝安新材料研发的汽车尾气净化器等相关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四是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目前我县已有华东、强联、华维、华通、中材等多家企业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其中中材电瓷检验检测中心已成功争取到省级资质。

近五年,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江西省鉴定的成果30多项,主要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申请专利50多项,其中已授权43项,有11家企业已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5、两化融合深入推进。一是机器换人取得初步成效。中材电瓷凭借其先进的生产工艺,根据企业分工需要,实施生产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大力推行机器换人,仅仅炼泥一个生产环节,使用机械手后,生产效率提高70%,生产成本降低5%。高鑫公司受其影响大力推行自动化改造见到成效的企业,过去修坯环节1人一次只能修一支,自动化改造后,1人一次可以同时修6只,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二以试点示范为引领,企业两化融合水平不断提高。我县大力推行两化融合试点工作,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20xx年,方圆、华维等5家企业先后被评为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为下阶段两化融合的推进树立了标杆。三是积极对接省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提升信息化水平。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契机,充分利用省相关政策支持,引导银河杜仲、方圆等企业深化改革,其中引导杜仲被认定为省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试点,信息化应用水平显著提高。

二、20xx年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和项目建设情况

(一)1-10月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10月,全县工业经济总体态势良好,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增长。全县完成工业增值税1.91亿元,同比增长14.28%;完成工业用电量3.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8%。其中12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79.88亿元,同比增长10.1%;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79.72亿元,同比增长10.2%;完成工业增加值45.01亿元,增长9.6%;实现利税总额29.61亿元,增长5.3%。全县工业用电量、增值税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等三项指标增速均排全市第一。

(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工业投资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今年以来,我县投资1000万以上已开工的工业建设项目34个,合计投资总额达55亿元。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20个,5000万以上1亿元以下11个,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3个。

重大工业项目进展顺利。一是中材电瓷检验检测中心已成功通过省级资质审核,争取三年内获得国家相关资质;中材江西电瓷年产 2.5 万吨憎水防污圆柱头悬式瓷绝缘子项目已经开始进行厂房设计和设备招标;华维年产200万片特高压高性能绝缘子生产线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预计明年2月可投产;泉新电气玻璃绝缘子项目项目一期厂房钢结构已完成主框架吊装,二期厂房正在进行桩基建设;启晨实业厂房钢架结构已基本完成,预计明年3月可投产。深圳方大集团光伏发电项目中,宣风部分正在安装设备和土建,上埠部分还在等待批复;新签约的九牛汽车,总投资1.35亿元的年产2000辆专用汽车生产项目,目前已行文上报国家工信部备案,该项目填补了我县工业格局的不足,具有重要意义。

(三)主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1、电瓷产业平稳增长。从行业整体来看,各项经济指标表现较好,今年以来我县电瓷企业抓住十二五国家电网、电气化铁路、城市地铁等大规模投资启动的利好机遇,电瓷产业订单量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截止到10月,我县电瓷产业获得订单总额15.3亿元。

2、已投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效益逐步释放。华能安源电厂自投产以来,已累计发电16.7亿千瓦时,实现产值近6亿元,完成工业用电量6652万千瓦时;中材风电叶片项目自今年正式投产以来已完成产值1.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000余万元,缴纳税金200余万;博鑫精陶完成销售主营业务收入2000余万元,缴纳增值税150余万元;宝安新材料新生产线已于9月19日正式点火并投入使用。随着这一批项目的产能释放,将有力推动芦溪工业经济发展。

3、煤炭、建材、花炮等传统产业持续低迷。一是原煤开采受宏观经济不景气及天然气应用普及等因素影响,产量及价格都处于低位,产业规模不断萎缩。今年1-10月,芦溪11家煤炭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7.6%;完成增值税1803万元,同比下降16.8%。二是建材行业受市场需求不足影响,整体表现低迷。水泥综合平均单价为280元/吨,仍处于低位。三是花炮行业受相关政策等因素影响,产业规模进一步萎缩。但从长远看,随着南坑南清花炮厂和银河烟花制造有限公司等两家企业建成投产,我县花炮行业总量有望扩大。

三、20xx年我委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紧抓运行有重点。一是与国税、供电公司、电瓷工业局等相关部门紧密协调合作,按月调度汇总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值税、用电量、电瓷企业用气量等实际数据,全面了解企业和行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二是认真组织企业申报省增产增效奖励,中材电瓷等7家企业获得奖励资金85万元。

(二)项目申报重实效。积极组织企业申报了国家工业强基、节能与绿色发展专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节能专项、一企一技、中小企业发展专项等一批资金扶持项目,截止目前共到位资金5775.76万元。其中:工业强基项目1902万,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资金800万,省节能专项1205万,省园区发展专项资金1118万,省增产增效资金85.76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69万,第一批标准厂房奖励资金581万元,一企一技发展专项资金15万。已申报并正在争取的项目及进展情况:国家节能与绿色发展专项8000万元低息贷款支持,省工信委和省国开行已审核通过,并已申报到工信部。淘汰落后产能补助资金预计700万元,省工信委已对项目进行了验收;省节能专项贷款贴息资金项目600万元,正与北京银行办理贷款相关手续;省战略性引导资金通过初审后已进入专家评审。

(三)政策争取有举措。一是大力推进企业在新三板挂牌。银河杜仲公司、方圆实业已与国泰君安签约合作;中信证劵江西分公司已经进场江西宝安,近期将正式签约。二是推动企业开展股权融资。博鑫精陶、新龙电瓷、华东电瓷等企业与国内部分产业资金和风投、创投基金正在接触和洽谈。三是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省级示范区工作正在推进,已拿出初步方案。四是促进融资担保业发展。江西嘉信担保芦溪分公司正式签约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九江银行芦溪分支机构已确定选址;温州鹿城商行已决定作为主发起人在芦溪筹建村镇银行,已启动选址和筹建工作。五是不断加快电瓷产业集群发展。中材江西电瓷电气有限公司申报的江西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审,预计于明年初授牌;已组织电瓷示范项目申报的下半年全省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项目;草拟了《关于加快电瓷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完成意见征求汇总。

(四)招商引资有亮点。已签约项目有:我委与宣风镇签约华维电瓷项目,总投资2亿元,目前主体厂房已完工。与石狮市圣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慈溪市精英弹簧厂、余姚市富泰弹簧厂签订投资意向性协议,投资额合计4亿元,全面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年初下达的招商任务。重点跟踪的项目有:一是全力协助福建紫金集团与江发重组谈判,参与紫金集团与县政府招商协议谈判;二是全力促进宁波均胜电子儿童安全座椅项目落户芦溪。

(五)安全生产有落实。切实开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专项治理、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百日排查整治等专项工作,确保工贸领域企业不发生安全隐患事故。在各类专项整治中,共检查企业数量54家,发现企业安全生产问题数量159个,已完成整改数量139个。

(六)企业服务工作不断加强。一是加强了融资需求调查,我委针对全县低负债、订单多的工业企业进行了融资需求调查。二是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广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三是组织企业参加培训。我委组织一互参加省中小企业局举办的20xx年专精特新总裁研修班。四是组织一互、金力光电科技参加第十二届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博览会。五是认真筛选符合申报规上条件的企业。组织了14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完成了相关申报工作,目前有4家企业已通过省级审核。

(七)企业节能降耗稳步推进。一是今年4月我委开展了全县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工作,我县 2014年39户重点用能企业顺利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十二五节能目标。二是今年6月我委组织高耗能企业参加了在月池宾馆的全省工业节能管理专题培训会,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节能管理工作水平。三是进一步做好专项基金征收工作,截止目前,我县征收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100万元,散装水泥专项基金15万元。

(八)账单、扶贫、创建等工作重落实。

一是积极开展账单管理工作。在严格按要求落实科学建账、公开晒账、动态查账、考核结账的环节外,增加账后谈心环节,使得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形成了完整的闭环。二是切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强化组织领导,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全面动员,迅速行动,深入挂点村和联系户走访调研,制定帮扶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三是扎实开展创建工作。在认真做好志愿劝导和志愿保洁工作,并迎接省检的同时,组织干部职工做好本委区域内的整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的专项志愿服务活动。

四、十三五工作打算

(一)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一是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加强产业集群、园区与金融机构的对接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中小企业帮扶力度。推进中小企业信用示范区建设,完善社会信用评级体系,建立信用评级数据库。加大各类投资机构引进力度,对成长性企业特别是有上市及新三板挂牌意愿的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和股份制改造。用好财园信贷通扶持政策,切实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二是企业人才培训平台。依托萍乡学院等当地高校,深化与湖南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专业人才培育基地。实行定向式计算人才培育模式,为工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三是抓好电瓷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工作。依托中材高新集团技术、人才、科研优势,力争用三年时间,将电瓷检测中心和电瓷出口检测中心打造为全国知名的检验检测机构。

(二)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推进萍乡市汽车产业园项目、华能安源电厂上大压小二期、中材二期、新航与中铁建合作新建牵引配件开关厂、方圆实业数字化液压制定阀、中南绝缘子氧化锌压敏电阻及避雷器项目、华维特高压绝缘子项目、江西泉新电气玻璃绝缘子项目、深圳方大建设光伏20mW发电项目、萍乡秦润年产5000吨格利雅试剂项目等十大重点产业项目,建立重点项目挂牌服务的工作机制,及时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目按规划进度推进。

(三)鼓励企业科技创新。一是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鼓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或与国内外大型企业、湖南理工、山东工陶等高等院校合作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创新水平。二是政策鼓励和引导 机器换人。大力推进中材等具备条件及有迫切需求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创新智能制造装备产品,提高终端成套设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三是深入推进两化融合。以试点示范为引领,突出抓好行业标杆企业信息化建设。引导中材电气打造一条高水平电瓷行业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作为行业的示范和标杆。引导和支持银河杜仲、圣霖药业等食品、药品行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提升商业管理及销售智能化水平。

(四)加强与知名企业对接合作。按照四个对接,靠大联强的发展思路,做好与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和省市大型企业的对接合作工作;创新工业招商引资工作思路,一改过去重引进、轻发展和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进一步完善招商项目库,狠抓项目包装,搞好项目招商全过程跟踪服务,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强化招商队伍。

(五)加快园区平台建设步伐。工业园区发展已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提升园区发展质量,完善园区管理水平,推进园区城镇化建设是十三五期间的园区重点推进工作。一要加大招商选资力度,重点引进与我县主导产业配套项目。二要积极推行标准厂房建设,提倡节约集约用地,盘活园区土地资源,做好土地资源文章。三要创新管理体制,提升园区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健全物业管理,理顺管理体制,促进规园区范化发展。四要创新建设理念,增强园区城镇基础功能。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档次配套的原则,加大园区投入,进一步完善园区餐饮、住宿、娱乐、物流等相关配套设施,打造一流园,推进城镇化建设。

(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十三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实行乡镇和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耗指标计划管理,加强对重点能耗企业用能统计管理和指标约束;加快矿山资源整合步伐,利用国家有关政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制定园区准入门槛,从产业政策上从严把关,防止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入园;继续利用争资金、上项目,支持重点耗能企业向上级申报环保节能技改项目,县财政列支专项引导资金,支持节能减排项目,鼓励企业加大环保、节能技术改造,引进新设备,完善环保设施,实现清洁生产;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群众环保、节能意识,加强社会监督,制止乱排放和浪费资源行为

(七)切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一是加大推进新型工业化宣传力度。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要肩负地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宣传重任,在县电视台开辟工业经济栏目,县政府门户网站增设工业经济专页,增添工业经济专栏,营造氛围,形成合力。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内容,通过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完善综合执法体系,打造高效、廉洁、公正的政府;加大城镇建设投入,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切实解决交通和电力两大制约瓶颈,为企业发展提供交通区位、电力通讯、居住条件、生态环境等舒适便捷的空间条件。三是完善对企业的保障制度。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环境保护、财税查收等重要特殊事项的检查外,停止对企业的一切检查评比活动。

年底工作总结报告二

一、目前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宣传报道整体任务XXX篇,目前完成XXX篇,省网任务XXX篇,目前完成XXX篇,市网任务XXX篇,目前完成XXX篇。

二、当前存在问题

1、宣传报道的数量呈下滑趋势。

2、稿件质量有待提高,高质量的稿件、文字性稿件较少。

3、通讯员写稿自觉性不够,积极性低落。

4、通讯员投稿面不广,各部门投稿发展不均衡,刊稿数量时多时少,稿件题材多样性不够;稿件渠道有待拓宽。

5、宣传报道队伍成长慢,看的多写的少,过度依赖某几个人。

三、下一步措施

1、加大宣传报道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通过培训,不断提高通讯员的理论和写作水平。同时,也希望我们的通讯员不断的学习,多写多练、多问多交流,自我学习,自我进步。

2、从县局层面,积极想方设法,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等各种形式,为宣传报道人员搭建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

3、加强宣传报道队伍建设。一方面充分发挥骨干通讯员的传帮带作用,增强老通讯员的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积极吸收新的通讯员:积极发展有一定基础、喜欢写作、肯钻研的兼职通讯员,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一批年轻、可塑性强的通讯员,为通迅员队伍输送的新鲜血液,保持通讯报道员队伍不断档。

4、建立健全宣传报道激励考核机制。分市局网站、省局网站、XXX报、XXX报等渠道,制定能从充分调动报道员甚至是全员积极性的激励政策,优化投稿人员的外部环境,提高职工写稿投稿的积极性,推进整体宣传报道工作健康、稳步推进。

5、近期报道内容重点:春节将近,宣传报道工作要加强重点宣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规范化管理、优质服务中、安全生产等,突出基层一线,小人物,小故事、小经验等,同时为20xx年工作收尾工作和20xx年开门红工作做好舆论宣传。

年底工作总结报告三

20xx年,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公司党委认真宣传学习党的十精神,积极贯彻落实局班子经营思路和工作要求,夯实党建基础,强化班子建设,深化创先争优, 加强提信心、夯基础、抓管控、创效益教育活动,不断加大宣传思想教育力度,切实发挥宣传思想工作舆论导向和企业文化引领作用,为生产经营的全面、有序推进提供了有力保证。一年来主要工作是:

一、思想政治工作强力开展

1、强化中心组理论学习,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思想素质。

公司党委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会议精神为主线,强化中心组理论学习,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思想素质。今年以来,根据施工生产实际情况,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组织集中学习4次,主要学习了党的十会议精神、局两会精神中新班子经营思路和工作要求及密切联系群众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等内容。在学习的同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组织研讨公司的发展问题,查找班子和个人思想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认真制定整改措施,提升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和班子的整体功能。

2、加强员工思想教育,开展了形势任务宣讲活动。

公司党委按照局、局党委关于深入开展形势任务宣讲的要求,扎实做好局、公司职代会暨20xx年工作会议精神的宣讲工作,以此作为贯彻落实局新班子工作思路,坚定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力量的一次有利时机。成立了党委书记、总经理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主抓的形势任务宣讲小组,下发了开展形势任务宣读教育的通知,对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对宣讲区域进行了划分,党政班子成员进行了分工,责任落实到人。公司机关和沈阳周边单位由公司党委工作部、工会、纪检部门组织专人宣讲,外埠项目部由分管的班子成员负责宣讲。党委工作部撰写并下发了形势任务宣讲材料,用于指导宣讲工作的正常推进。公司党委把此次形势任务宣讲工作的重点放在提振信心、解放思想和凝心聚力上,解决两级班子自身的信心和精神状态问题。并注重发挥政治工作优势,加强正面宣传,凝聚全公司力量,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向员工讲清局班子的新工作思路,讲清我们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实际困难,讲清我们战胜困难的有利条件和希望所在。切实让广大员工感受到,目前局和公司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是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广大员工提振信心、坚定信念,积极寻求战胜困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奠定和谐稳定发展的思想基础。

二、宣传报道工作有序推进

1、加强对外宣传报道,扩大企业知名度。公司党委围绕施工生产中心,坚持宣传报道工作全方位、立体化的指导方针,在求深、求新、求响,做亮主题宣传报道上下工夫。做到精心策划、精定角度、精选题材、精挑内容,做精品报道,提高了公司的社会知名度。

2、健全通讯员管理体系,加大对外宣传工作力度

在加强宣传报道工作的同时,公司党委着重加强宣传、通讯员队伍的培育,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不断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定期举办通讯员培训班,聘请局宣传部等领导为通讯员授课,提高通讯员写稿水平,充分发动各项目通讯员,为项目施工生产多写稿,写好稿,实行严格的审稿制度,先后在局内外新闻媒体发表多篇稿件。

三、在全公司开展了提振信心、共渡难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针对目前面临的严峻经营形势,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提振全公司员工信心,转变两级干部作风,带领员工真抓实干,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应对挑战,扎实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项目管控能力,为公司尽快走出困境、实现稳定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从5月份起,在全公司开展了贯穿全年各项工作的提振信心、共渡难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加强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领导,公司成立领导小组,加强活动的实施和推进工作。为确保活动扎实有效推进,公司成立活动督导小组,负责对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的检查指导。分别到公司管内16个项目部推进活动的实施,通过召开座谈会、上党课等形式深入党员群众队伍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剖析项目管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类指导各党支部结合本单位施工及人员情况开展建言献策活动。

村镇银行工作总结范文6

现将我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意见报告如下:

一、务实创新争先干事

回顾上半年工作,主要着力点及其成效是:

1、明确目标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2006年重点工作和各项责任制要求,系统提出了涉及本局的16类56项分工抓落实意见,并跟踪督查和严格考核。

2、稳定工业大局。改进和落实全市工业部门、乡镇经济目标责任制,召开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在水泥产业景气度低、化工产业增势趋缓的情况下,实现了整个工业经济“时间过半、完成指标过半”的预定目标。原创:

从工业总量上看,整体运行“高”开稳走。相对于去年初“低开”局面,市今年工业产值首月增幅升至19%,之后几个月则稳定在25%至30%区间。前5个月,全市工业总产值69亿元,增长27%,完成年计划的41%,其中“六六”产业产值36亿元,增长3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2%,支撑作用日益突出。规模企业产值增幅从年初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逐月回升,至5月底已经持平,预计未来几个月将延续小幅提升势头。

从“2+6”产业看,特色拉动作用显著。新增长点多于缓冲性因素,特别是六大特色产业继续发力,1至5月累计增长率从高到低分别是:绿色食品59%;皮革塑料54%;新型电光源52%;机电43%;羽毛球38%;纺织服装33%;竹木加工27%;消防器材23%。三友电子、江变公司、消防设备、江纺公司、华顿服饰、恒亮蜂产品、航宇文体等重点骨干企业增势不减,欧派装饰、三棱塑胶、健康食品、西本木业等新兴骨干企业强劲增长。

从镇域工业上看,你追我赶有序竞争。到5月底止,全市14个工业乡镇(街道)产值已突破10亿元的有贺村镇和虎山街道,已达到5亿元以上的有上余镇和清湖镇,已完成亿元以上的有淤头镇和峡口镇等7个乡镇,凸现各地加快发展工业的动力足、成效大。

从规模企业用电看,电力供求矛盾平缓。今年以来,相对于前几年电力对产能发挥的瓶颈制约明显减弱,1至5月累计用电3577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1%。

3、有序推进项目。

掌握全盘情况。年初即置备全市工业项目、项目用地、项目融资、用工需求等“4个本子”,并追踪其实施进度或动态变化。经向上争取,我市列入省“双千工程”项目1个(三友公司固定资产投资8100万元、原创:年产7000万支的10条t5型节能灯管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同时列入衢州市重点技术改造计划的新建项目20个。继去年虎山集团项目申报国债资金之后,红火集团项目有望获得今年国债资金支持。

推进势头良好。1—5月,全市工业在建项目227个,投资额10.53.亿元,增长80.6%,完成年计划的52.6%,其中50个千万元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已有40个开工建设,开工率80%,完成投资3.48亿元,其中金龙公司年产300万套缝纫机梭床、顺泰化工公司年产3500吨压力容器、科力汽配公司年产8万套汽车制动阀、自动化仪表厂出口精制木制品、华艺服饰公司年产100万件服装电脑锈花等6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六六”产业成为工业投入的主力军,完成投资额7.47亿元,占全市工业项目投资额的71%。“310”重点技改项目中,江化高纯度环氧树脂生产线项目当年计划投资6470万元,1至5月已完成投资1930万元,已进入厂房建设阶段;虎山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动工时间未定,主要是基于当前市场形势和企业资金状况。另外,红火集团投资5000万元的铁路专用线预计6月底开通。

规范项目管理。去年底我市出台的工业投资项目审议协调制度顺利实施,今年以来已组织预审项目73个,原则同意落地项目66个,总投资10.88亿元,有7个项目因选址、环保等原因未获通过,发挥了“引导投资行为、规范空间布局、促进产业集聚,改善项目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的积极作用。

创新服务机制。经积极筹备,正式设立“江山市工业项目促进中心”,其主要任务是搭建项目服务平台,深化项目系统服务,集聚项目服务人才,着重从微观层面上为企业策划更多、更好特色产业项目提供可研、对接、包装等实务支持,充当项目推进和招商引资的“铺路石”。

排解发展难题。精心组织“项目服务月”活动,由局领导亲自带队,兵分10路上门走访“2+6+x”产业、百余家规模工业企业,问卷征集、汇总梳理、协调解决或向上反映企业各类发展难题个。对水泥企业近期重现的运输难题以《紧急情况反映》形式双向报送市政府和衢州经委。

4、提升拓展平台。前5个月,“两区”基础设施投入3989万元,新入园企业41家,引进市外到位资金8706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2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9%。组织开展我市工业园区、基地、乡镇功能区基本情况和“十一·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调查,确切掌握2006年现规划范围可开发土地面积和乡镇工业区块可利用土地面积,并围绕“强化平台支撑力度,逐步形成“2+5”的总体空间布局,即两个省级开发区、五个市级工业基地,规划总面积10.7万亩,满足我市今后20年工业发展平台需要”加强对接与协调。

5、不遗余力招商。强化考核,全员参与,1—5月我局已上报(数)新招商引资项目20个,到位市外资金4000万元。局领导带头创意谋划,年初至今已提出重大前期项目建议30个。经积极推动,我市加强利用外资工作,首次实行单项责任考核,并已推出江山市2006年利用外资项目(中英文对照文本)37个,分类指导,全力推介。上半年,新审批外商投资项目个,注册资本万美元,全市实际到位外资万美元。

6、充分重视商贸。前5个月,全市外贸自营出口1950万美元,增长31%,完成年计划的39%,骨干企业出口规模扩大,特色产业出口亮点频现。我市被商务部列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县。精品商厦完成整体设计和招商包装,前不久赴宁波、义乌推介。省级龙头企业——左邻右舍便利有限公司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工程选址已定,需要协调事宜经我局转报市政府后已有抄告意见。“千镇连锁超市”工程走在衢州市前列,全市已建有乡镇连锁超市或村便利店百家以上。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成品油调价后的市场稳定。农村散泥市场开发经验在全省会议上交流发言。强有力打击私屠滥宰和“瘦肉精”行为,稳定部分乡镇定点屠宰管理秩序,市区肉品4月1日起实施“市场准入制”。民爆物资配送市场整治取得积极进展。

7、综合协调服务。

积极建言献策。衢州“两会”期间我局代表提出的“发挥‘科工会’作用、推动产学研联合”建议,得到厉书记的重要批示。相继提出的工业纳税大户财政融资政策建议;创建风林、大桥制造业基地和虎山、双塔特色产业区块建议;淤头小企业创业基地若干建议意见等,均受到市领导的充分重视。

充实规划内容。从形势发展需要出发,进一步完善了我局去年拟定的除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以外的江山市“十一五”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商贸业、开放型经济、互通口(江郎、四都)、生态工业、散装水泥发展等7个发展规划。

推动产业进步。组织召开我市机电产业工作会议暨中国机电信息网站开通仪式,以及变压器、开关生产企业发展研讨会。牵头完成《江山市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调查报告》,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作“立足科学发展,推动技改创新”的书面发言。深入皮革注塑企业调研,着手制定发展规划和组建行业协会。研究制定石灰窑整治实施方案。推动和指导企业开展节能和清洁生产。

聚焦企业关注。及时组织申报并兑现2005年度“市长特别奖”(18家企业获奖)和出口补贴、退税等政策。向全市社会各界赠发千册《江山市涉企政策汇编》。指导我市4家企业编制《商业计划书》,参加衢州市(上海)融资洽谈会,同时组织36个工业项目企业参加我市融资推介会。组织申报(年审)企业“创业绿卡”。

坚持开放兼容。以协办全省农产品加工工作会议为契机,推动我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经积极争取,我市被列为省有机产品生态试点县,并承办衢州片认证培训班。积极申报商务部“新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信福工程)”试点县。

强化服务本领。开通网上“对话平台”,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进一步提升机关服务效能。开启干部“互动学习年”(共设11课),着眼全市发展大局,各抒己见出新招。输送局领导赴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办公室挂职锻炼。

二、只争朝夕狠抓落实

1、经常“回头看”。

对照市委、市政府2006年重点工作和部门责任要求,逐项检查,侧重对经济运行、项目推进、平台构建、招商引资等进行跟踪、督查、协调和服务,确保达到或超过全年各项经济指标和发展目标。原创:

2、坚持规划指导。

按计划、高质量完成由经贸局牵头的江山市工业发展规划、中北部工业经济区、乡镇工业功能区布局、皮革注塑、城市商业网点、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等6个新规划的制定。

3、确保走稳走强。

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把握我市经贸运行态势,确保走稳走强,并加快产业发展预测应对机制建设。重在整合兑现,发挥我市“工业30条”等政策的激励效应和引导作用。指导成立江山市皮革注塑行业协会,并推动其实质性运作。及早谋划和明晰下一年工业经济发展思路。

4、推进项目建设。

新老项目“两手抓”。多方面保障以“310”为核心的50个千万元重点工业投资项目按计划实施,力争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增强工业项目投资审议协调制度的可操作性,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尽早摸排和深度开发2007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技术创新、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企业信息化、资源综合利用等新的亮点项目。发挥“江山市工业项目促进中心”平台作用,着力从微观层面上为企业策划更多、更好特色产业项目提供可研、对接、包装等前期实务支持,充实工业投资项目储备库。

紧抓招商引资不放松。捕捉最新招商信息,强力推进产业招商,紧盯在谈意向项目,跟踪服务协调支持,注重“扶上马、送一程”。组团参加浙洽会(已参会)、厦洽会等省(境)内外投资洽谈会,沟通联系我市海内外同乡联谊会,力求我市利用内、外资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5、优化发展空间。

勾划“大”平台框架。结合我市工业布局规划编制,深化工业园区、基地、乡镇功能区调研,进一步掌握全市工业熟地和待开发土地情况,包括各区块的用地潜力、产业布局、政策配套、准入制度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模式(如民企或部门单位建设标准厂房)等政策建议。

利用“小”平台空间。着力完善和培育小企业创业基地(平岗山——已入选省第二批、十里牌——已申报省第三批),使其成为加速企业成长的摇篮和集聚平台。

6、提升商贸服务。

强化“政策引导、规划布局、招商推进”。及早出台我市促进商贸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含特色街扶持政策),以及“千镇连锁工程”补充意见。突出抓好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探索编制《城市社区服务型经济产业目录》,促进城市经济与工业经济互动发展。突出抓好精品商厦推介招商和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开工建设。

壮大出口主体队伍,扩大出口大户业绩。力争全年外贸自营出口首次突破5000万美元大关。

继续推进“放心工程”,顺应新形势要求。年内实现“千镇连锁超市”乡镇全覆盖,连锁超市或便利店要增至200家,其中进学校6家。开展“放心肉”进店堂、进学校活动。继续推进省有机产品生态县试点工作,加快我市认证步伐。力争成为我省“新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信福工程)”试点县。

7、优化要素配置。

(1)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引导和推动“创新型企业”建设。拟组织我市400多家企业参加衢州“科工会”产学研项目对接,全程跟踪,务求取得更大成效。深化“创业素质工程”,选送参加衢州工商管理研修班,组织培训企业中层骨干60名。

(2)千方百计缓解企业资金瓶颈制约。组织实施我市工业纳税大户财政融资政策和50家重点微小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积极引导企业参加各级工业项目融资推介会。主动争取2006年度省先进制造业基地等财政专项资金和省级外贸发展基金向欠发达地区(我市)的倾斜。原创:

(3)运用部门职能资源为企业排忧解难。密切关注事关经济运行的成品油、运力、用工等阶段性、结构性因素,制定并落实我市2006年有序用电预案,加强综合协调。积极探索机电产业联合做强和校企合作办学等有效途径。

8、发展生态工业

淘汰落后生产,加快产业提升。推进实施2006年我市水泥机立窑拆除和石煤烧石灰窑关停,以及清洁生产审核等环境整治计划。加快农村水泥散装化步伐。

9、参与“四城联创”。

全面完成经贸局职责范围文明建设、城市园林、旅游城市、爱国卫生等工作,并支持和配合所在社区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