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学高效课堂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学高效课堂论文范文1
在数学复习小组讨论中各显其能,“兵”教“兵”,也就是让会的学生教没有学会的学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像师生之间的交流那样让学生产生压力,他们之间的交流轻松自然,很容易产生共鸣,也容易解决问题。而学会的学生,在分析讲解的过程中,对问题的理解就会更深入,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也会更牢固,应用也会更灵活,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更显著。这样,由教师的说教和居高临下灌输的课堂,变成问题化、动态化和充满阳光的课堂,变成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的课堂。
二、全班交流展示,张扬个性
在“全班交流展示”这一环节中,各小组展示本小组独到的见解、解题方法,提出本小组需要大家帮助解决的问题。接下来由其他组的成员帮助其解决问题,大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教师引导解决。教师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综合性较强的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合作讨论,之后展示交流,组间质疑,教师点拨,并解决问题。最后,由一个小组代表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解题方法、数学思想及解题中易犯的错误,其他小组代表补充,教师完善。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互相质疑、释疑,既提升了能力,又张扬了个性。
数学高效课堂论文范文2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除了上述一部分教师视而不见之外,还有一部分教师过犹不及。这些教师显然意识到新理念、新精神的优势,在实际教学操作中,他们做到改变自己的思路,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然而在求新过程中,却无法有效把握适宜的“尺度”,对教学改革理念理解浮于表面,课堂上盲目地创新,整节课看上去十分充实,实际上却是外在繁华,内里空洞,收获寥寥。
二、小学数学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探讨
针对以上三个存在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解决策略。
(一)及时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在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而这个关键能否有效落实,取决教师能否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急先锋,因此广大数学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在改革的道路上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将新课程改革的各种新思路、新观念落到实处。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中之重。当前,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有很多,包括游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及情境教学法。其中情景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将复杂、繁琐、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过程,处理得更直观、生动、具象,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创建数学教学情境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是所创设的情境要具有探究价值,另一个是创设的情境需富有实践性。
(三)积极联系生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时,教师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实践数学并运用数学。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稳定性”一节时,如果不结合生活实际,空谈三角形是如何稳定的,学生就很难真正理解这一特性。对此,笔者让学生提前“准备”钉子和木条,在课堂上鼓励他们自由将木条组合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最后学生发现,无论是矩形、多边形还是其他图形,都不如三角形稳定。于是,关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知识点,无需强调,学生自然而然就心领神会。
三、结语
数学高效课堂论文范文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在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效课堂的建立离不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使学生专注于数学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以数字、图形为主,而且理论知识较多,在表达上较抽象,而且高中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许多学生因为思维能力较差,在数学学习中较吃力,导致对数学的学习热情逐渐下降。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教师可以从课堂导入着手。例如在学习“随机抽样”这一新课时,可以从生活中的事例入手,根据教学内容,讲一个实际生活中的小故事,并对小故事进行加工,最后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生对生活中或者贴近生活的事物通常都比较感兴趣,在课堂导入中,以生活中的故事开篇,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适当讨论,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空间几何体的学习中,很多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学习吃力而兴趣缺缺。数学教师在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可以适当使用PPT课件将一些图形立体地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能够更直观抽象地理解空间几何体,学习起来也就更容易,轻轻松松就掌握了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影视视频,以图形的动态变化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次,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心理学原理,学生如果喜欢哪位任课教师,就会喜欢上那位教师的课,学生如果不喜欢哪位教师,也就会不喜欢那位教师的课。所以数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学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学会独立学习,学生学会了独立自主学习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学习,使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教师可以通过独立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探索“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这一章节中,由于前一个章节与这个章节使用的教学方式有相通之处,教师在完成前一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后,与学生共同梳理和归纳教学中所用的教学方法,然后在学习“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的内容时,让学生根据上一章节的教学方法,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期间,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引导与点拨,让学生学会在自学中发现、提出疑问,并尽可能通过分析自己找出疑问的答案。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学会自己总结归纳提高独立学习能力,学习的归纳与总结其实就是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回顾。学生通过学习归纳与总结,能够从中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每一堂课后都让学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习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
3.结语
数学高效课堂论文范文4
每解答一道应用题时,不必急于去求答案,而要让学生分别进行顺思考和逆思考,把解题思路及计划说出来。再把说出的意义与原题对照,看看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要重新分析,认真检查,直到说出的意义与原题一致为止。
1.2转换说
对于题中某一个条件或问题,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转换的思想,说成与其内容等价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使学生加深理解,从而丰富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这样,学生解题思路就会开阔,方法就会灵活多样,从而化难为易。
1.3辩论说
鼓励学生有理有据的自由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发表不同见解的思维品质,寻找到独特的解题方法。有一次,一位老师教学解答圆面积一题时,老师问学生:“计算圆面积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能进行计算?”多数学生回答“必须知道半径,才能求出圆面积。”但有一个学生举手表示不同意,认为“知道周长或直径,同样可以计算圆面积。”对这个学生的回答,老师一方面作了肯定,另一方面要他和持不同意见的同学进行辩论。这样,双方经过几轮辩论后,使这位学生认识到“已知周长或直径,最终还是要先求出半径”的道理。另外,也使大部分同学明白了“不光只有知道半径,才能计算圆面积”的道理。
2多向探索,培养解题的灵活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容易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势,造成一些机械思维模式,干扰解题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有的学生常常将题中的两个数据随意连接,而忽视其逻辑意义。为了排除学生这种消极思维定势的干扰,在解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常运用的方法有“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2.1一题多问
同一道题,同样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象同一道题,老师还可以从分析上多提问,从解法上多提问,从检验上多提问,进行多问启思训练,培养学习思维的灵活性。2.2一题多解
在解题时,要经常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探求解题途径,以求最佳解法。
例如“某村计划修一条长150米的路,前3天完成了计划的20%,照这样计算,完成这条路还需多少天?”首先老师要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在学生没有学习工程问题时,解法一般集中在以下三种上:①(150-150×20%)÷(150×20%÷3)=12(天);②150÷(150×20%÷3)-3=12(天);③150×(1-20%)÷(150×20%÷3)=12(天)。针对这些解法,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比较三种方法的异同点,总结出“三种方法中都运用了全程150米”这一条件的共性。针对这一共性,老师可打破思维定势,启迪学生的新思维:“假如把150米当作一条路(用1来表示),还可以怎样解答?”这一点拨,学生很容易发现如下解法:④3×[(1-20%)÷20%]=12(天);⑤1÷(20%÷3)-3=12(天);⑥3÷20%-3=12(天)。
综上六种解法,显然后三种解法(尤其是解法⑥),列式简洁,想象丰富,充分可以显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3一题多变
小学生解题时,往往受解题动机的影响,因局部感知而干扰整体的认识。例如:“某商厦共有6层,每两层间的板梯长5米,从1楼到6楼共要走多少米?”往往由于“每两层5米”和“6层”与学生的解题动机发生共鸣,忽视了“6层只有5段间距”这一特点,而容易得出“5×6”的错解。要消除类似的干扰,就必须进行一些一题多变的训练。
通常,教学中的变条件、变问题、条件和问题的互换等,都是一题多变的好形式,但是,变题训练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要在学生较牢固的掌握法则、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变题型练。否则,将淡化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不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3联系对比,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为了减少学生的解题错误,提高解题的准确率,除加强估算和检验外,通常较有效的办法是要善于联系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在比较中区别、在比较中理解、在比较中提高。常用的联系比较方法有:
3.1联系生活实际对比
对于一些农业生产上的株距、行距,工业上的产值、工效,商业上的成本、利润等,学生缺乏生活经验,难以产生共鸣;对于一些较大数字的四则运算,学生解答毅力不强,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加之,有些教师讲到应用题,便说应用题怎样重要,如何难学,上课要认真呀。说到计算题,又说怎样容易出错,计算时要怎样细心,否则看似老师提醒学生重视,实则给学生增加了心理压力,背上了思想包袱。其实,只要把数学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行对比,解题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3.2联系正误对比
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解题的错误,往往错在认识不清、感知模糊、理解肤浅上,用给出正确答案(或算式)和错误答案(或算式)的对比如正误分析对比、正误解法对比等,都有利于加强学生辩证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解题能力。通常的选择题就是很好的训练形式。
数学高效课堂论文范文5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分析
对于课堂提问来说,已经成为了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做好提问工作,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控制好教学的流程,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反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且从实际上来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直接关系到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所以教师就要做好教学研究工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不高的原因
对于数学教学活动来说,造成课堂有效提问的因素有许多中,如教师自身的教学态度以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因此,在实际中想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分析好现阶段中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不足的原因,以此来保证解决的效果。
(一)提问的难度
对于数学知识来说,是不断递进的,且对于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存在着一定的未知性,加之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就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因此,针对这一现象,也就要求教师要做好教学内容的分析工作。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知识点结合在一起,以此来帮助学生巩固好知识的基础上真正了解好知识,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堂中提问的次数
对于教学活动来说,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要做好适当的提问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需求。但是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一些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过度提问的现象,这样也就直接对正常的教学活动产生出了相应的影响,甚至还会让学生陷入到盲目回答问题的阶段中去,这样也就不能突出教学中的重点了。
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措施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有效提问可以加强课与课之间的衔接,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进入到思考,保持一定的焦虑,在有限的课堂中掌握好数学知识。
(一)为学生创建出相应的教学情境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影响,开始认识到了将问题带入到情境中的重要性,且在情境的影响下,还可以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才能更好的认识数学知识,从而也就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了。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为学生创建出相应的教学情境,做好问题的融入工作,启发学生的思维,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学生在学习“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通过让学生猜出商品的价格等来吸引学生,同时通过不断的缩小价格的范围,可以让学生逐渐“逼近”准确值。通过这一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进入到情境中去,从而也就可以体会到“逼近”求解的数学理念,在向学生展示二分法的算法时,也可以更好的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保证提问的准确性,给学生预留出一定的空间
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来说,怎样提问与什么时候进行提问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师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而是在课堂中随意的提问,很容易造成课堂氛围的松散,甚至还会降低课堂中的提问效果。因此,对于课堂提问来说,教师想要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就要做好提问内容的分析工作,确保提问的关键,从重点与难点上出发来做好提问工作。
其次,教师要给学生准备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避免出现重复提问等现象。而是要让学生可以进行充分的思考,在学生回答后的基础上来进行提问,以此来保证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说明与补充。如学生在学习“立体几何初步”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提出教学中的重点,以此来培养好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且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点上出发,来进行分析。
(三)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设置时要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与主动性为目的,在问题设置的难度要有分寸,问题不能太简单,让学生提不起兴趣,或是让学生脱口而出,反而不利于他们对问题进行思考,并且也达不到刺激思维的目的。课堂问题的设置也不能过难,以免让学生失去信心,觉得数学高不可攀,让他们觉得数学很难学,容易造成逆反心理。所以,教师的课堂提问一定要难易适中。
(四)课堂提问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
教师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而不是把课堂提问的数量作为衡量一堂课学生参与教学的标准。如果课堂上设置问题太多,学生会穷于应付,看似师生互动热火朝天的现象,实际上会由于问题不鲜明、不突出,学生对这些问题不会留下太深的印象。由于学生根本没有消化吸收的过程,会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完整的知识,更加不可能在课堂上理解整个知识产生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学习的耐心。所以,在课堂提问要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
(五)教师要保证提问可以满足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教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要确保问题的针对性,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还要运用好教学方法,保证提出的问题可以满足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思考一些具有实际价值的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保证提问的有效性就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上入手,做好教学的分析与研究工作,同时还要创新好提问的方法,确保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相符,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提问的目标,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董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3):151-152.
数学高效课堂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措施
数学源于实际生活,数学知识的教授往往从发现数学问题入手。因此,数学课堂问题提问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教师和学生增进沟通的有效教学形式。数学问题要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新知识的传授,还是数学习题的讲解,教师通过问题的形式展开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进而提高数学的教学效果。在新课标的教学背景下,高中的数学教学不断改革,随之也引起了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的改变。高中数学的教学在重视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要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实现与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密切联系。
一、高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优势使其受到广大数学教师的青睐,但是经笔者研究发现,许多数学教师在数学问题的教学环节还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不到位,提问方式、提问内容等还欠妥当,这就让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一)课堂提问不具针对性
数学问题要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紧密联系,教师要在明确教学任务和对教学内容熟稔于心的基础上构思数学问题,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进行提问的环节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强、语言简练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准备问题的过程要充分考虑数学学科的特点,尽可能用简洁的语言,这样既符合数学的特征也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但是,许多数学教师没有加深对以上几点的认识,他们提问往往十分随意,语言含糊不清,让学生无法理解教师准备问题的目的。
(二)课堂提问的难度缺乏层次性
数学问题提出是为了启发学生进行相关的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紧紧围绕课堂的教学环节。人们常用“跳一跳、摘得到”,形象描述思维力度的大小。数学问题的提出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教师准备数学问题的时候也要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然而,许多数学教师对于问题的难度往往把握不好,问题要么太难,要么太简单。难度大的问题让学生无从下手,难度低的问题让学生不屑去回答,两种极端都造成了学生数学兴趣的缺失,这直接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
(三)课堂提问没有预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数学问题的提出,即使再简单学生也要有接受和思考的时间。教师提问后要给学生留下讨论和思考的时间,尤其是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角度进行补充,而不是马上让其他的学生回答。经过研究笔者发现,许多教师准备数学问题之后没有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思考时间,在学生没有对问题充分思考的情况下就对数学问题展开说明。这种自问自答、一味追求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使得问题形同虚设,让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和热情泯灭了。
二、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措施
(一)将分层教学引入到提问环节
分层教学的提出是为了让教师更好的实现他们的教学目标,更加高效的教育学生,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在分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把学生规划成不同的整体,进行针对性教学,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分层教学法在数学课堂的提问环节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数学教师要对所教学的数学学习水平有一个宏观的认识,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的差异性准备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参与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融入到教学提问的环节,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选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教师准备的数学问题要立足于数学教学实际,不能脱离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总体而言,数学问题的提出既能让学生容易接受,又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与学生数学知识的融会。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意问题的创新环节,从合适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具有新颖性、启发性和灵活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
(三)调整好数学问题的密度
提问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是提问的密度也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问题过多或是问题过少都影响课堂提问教学方式的实际效果,问题的提出最终目标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不是让数学课堂充斥着数量众多的数学问题。因此,教师要注重所提问题的质量而不是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