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人员分析研判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重点人员分析研判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重点人员分析研判报告

重点人员分析研判报告范文1

一、工作目标

本次集中排查的目标为:做到“三个确保”、“三个坚决防止”。“三个确保”,即“确保十期间不发生大规模集体进京上访,不发生极端恶性案件,不发生重大,坚决维护全国尤其是北京地区的和谐稳定”。“三个坚决防止”,即“坚决防止敌对势力插手利用我人民内部矛盾制造事端,坚决防止由于工作失误在发生影响全国大局稳定的事件,坚决防止十前后发生有影响的进京非正常上访”。

二、组织保障

成立县商务局“四项排查”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一)排查“突出问题”专项小组,任组长

(二)排查“有风险预警的项目”专项小组,任组长

(三)排查“安全事故隐患”专项小组,任组长

(四)排查“基层基础工作的薄弱环节”专项小组,任组长

三、工作要求

1.各科室、大队要对“四项排查”工作进行周密安排,做到责任到位,分工明确,协调一致,配合密切,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2.要充分发挥各科室的维稳信息员的作用,加大源头治理力度,积极地开展深入细致地排查摸底工作,对排查出来的不稳定因素和隐患问题要及时妥善地进行处置,对重点人员采取人盯人的办法,决不允许发生重点对象去向不明,人员失控现象。

3、提高社会稳定形势分析研判能力。落实防控责任,专控人员要掌握重点对象的居住情况,关注思想动态和人员去向,要讲究策略和方式、方法,做到内紧外松,发现异常情况,随时报告,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四、工作措施

1、高度重视,搭建机构

今年是党的十召开之年,务必把稳定工作当作目前首要任务,恪尽职守,成立“四项排查”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细化、明确责任人,切实做好稳定工作。严格落实综治维稳工作责任制。按照“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的原则,坚决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牵头,谁负责”等责任制。

2、完善机制,落实责任

按照省、市、县统一部署,迅速完善我局四项排查工作的各项机制,严格实行领导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将值班表公示挂牌,并加大主要领导接待下访的频次,对接访下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迅速上报。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工作制度,主要负责人切实担负起稳定工作第一责任,分管负责人切实担负起分管工作范围内的稳定工作责任。

3、全面排查,积极处置

要认真开展“大排查”活动。各科室、大队要积极迅速地开展安全隐患、不稳定因素、各类矛盾纠纷排查摸底活动,要做到底子清、责任明确、措施得力,要积极主动做好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工作。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做好政策宣传、问题调处、矛盾化解工作,把问题化解在基层。

4、定期排查,按时上报

结合上级要求和我局实际,8、9月两个月,实行“五日一排查、五日一化解、五日一研判、五日一上报”制度,于每月1日、6日、11日、21日、25日上午9时前,将排查出来的信息报送至局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办公室汇总报送至县四项排查办公室;10月份实行“日排查日化解日研判日上报”,每日上午9时前上报;遇到紧急情况随时上报。做到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各专项小组、各科室、大队要对排查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及时研究处理,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重点人员分析研判报告范文2

以省市党代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十大下乡工程”部署要求,围绕“法治”建设和“六五”普法规划,结合农村和基层学法用法的实际需求,积极推进法律服务下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稳定到基层,多层次、广覆盖地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以“服务群众、保障民生”为总体目标,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结合司法行政职能定位,从现在开始,集中利用春节前后农闲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法律下乡工程”,宣传法律政策、弘扬法治文化、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解决基层困难,实现基层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基本覆盖,群众合理诉求畅通表达,突出矛盾问题妥善化解,社会安定有序,大局和谐稳定。

三、主要内容

根据市委政法委统一安排,结合司法行政工作职能,进一步深化法律下乡工作任务,在全系统组织开展“八进村”集中行动。

(一)法制宣传进村

组织市县乡三级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工作者等在100个乡镇开展100场送法下乡活动;结合“法治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开展“法制文艺乡村行”系列活动,组织基层法制文艺团体和文艺骨干,编排法制节目进农村演出100场;开展“送法下乡”集中活动,现场发放一批“法治文化丛书”、法制对联、法制漫画,并定点为贫困农村小学捐赠书包、学习用具和法律书籍。

(二)法律顾问进村

组织四个县15家律师事务所与30个村,开展“所村结对”服务,为全市1428个村全部配备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指导农村产业发展;将农业示范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作为法律服务重点对象,从园区开发、产业转型、商品注册到市场开拓等提供一条龙服务;选派律师骨干参与农村矛盾纠纷调解,就征地拆迁、劳动工资、医患矛盾等易发群体性纠纷提供法律处理建议,引导村民通过法律途径行使权利。

(三)公证服务进村

各级公证机构建立“三农”绿色通道,对急需办理的涉农公证优先受理、优先出证,对涉农特定、特殊案件,以及农村孤寡老人、残疾人实行上门服务,并优化程序,提高效率;实行公证法律援助,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减免费用,增强公证在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中的有效作用。

(四)矛盾化解进村

组织全市县乡两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专职人民调解员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加强对农村重点人群的排查,对排查出的突出矛盾纠纷,及时分流指派,限期解决;推广总结海州“和事老”协会和赣榆“个人调解工作室”经验,发挥农村“五老”人员、“大学生村官”和调解信息员的作用,开展法律服务指导员“千人下基层、逐村大排查”活动;落实“村级周排查、乡镇旬排查、县区月排查、市级季排查”的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分析研判制度,通过市县乡三级司法信息平台,把各类矛盾纠纷及时汇总研判,及早处理。

(五)法律援助进村

组织市县法律援助机构和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法律援助乡村服务行”活动;完善法律援助基层组织网络,在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设立代申请点,在村委员会设立法律援助联系点,建立农村困难群众“绿色通道”,对弱势群体做到“应援尽援”;组织律师参与法律服务热线值班,认真解答涉农法律问题,定期分析来访和电话咨询,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

(六)矫正管教进村

组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到农村的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或工作单位走访,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掌握动态;聘用社区矫正志愿者,对农村的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一对一帮助教育活动,确保无脱漏管和重新犯罪现象。

(七)安置帮扶进村

司法所、村委会与刑释解教人员签订帮教安置协议书,定期开展帮教活动,落实安置措施,为刑释解教人员落实责任田、为其办理低保和其他社会帮扶,帮助其及早回归社会。

(八)鉴定服务进村

组织司法鉴定人员进村开展伤害鉴定常识宣传,结合矛盾纠纷排查活动,为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儿童上门提供伤情鉴定服务,对符合援助条件的弱势群体减免鉴定费用。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12月中旬之前,各县区、各部门开展动员部署,成立法律下乡工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分解落实责任,确保全面启动。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2月中旬到春节前后,各县区、各部门结合各自目标任务(详见附表),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确保任务全面完成。

第三阶段:验收阶段。3月上旬之前,市局对各县区、各部门目标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将组织评比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开展法律下乡工程是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司法行政业务职能向农村基层延伸的重要载体。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把法律下乡工程摆上重要议程,健全工作领导机构,加强组织协调,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把长效机制建设贯穿始终,全面推进该项活动深入开展。

二要配强队伍,抓出成效。这次法律下乡活动,市、县区司法行政机关领导干部要深入到村下访1次,主动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督办解决一批重大案件。市局选派14名法律服务指导员到灌南县各乡镇,负责包片指导,各县区也要精心选派法律服务指导员到村开展法律服务。乡镇法律服务指导员负责对接乡镇综治办,指导村法律服务指导员有序有效开展工作。要把那些理念新、能力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优秀干警选派到法律服务指导员队伍中去,使他们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得到磨炼,树立政法机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保障发展、维护稳定的良好形象。

重点人员分析研判报告范文3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抓制度落实,全力排查化解矛盾

为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走向规范化,我办严格落实了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周报告”和“月通报”制度、台帐制度、移办和督办制度、排调调度会(或民情分析会)制度、“月通报”和“季评比”制度、回访制度、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3月份,又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排调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县“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考核细则》等,定期对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落实各项制度情况、三种调解职能作用发挥及相互衔接情况进行打分评定,列入每年县委、县政府大稳定考核范围,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在“双节”、“国庆”、“两会”百日排查化解活动等期间,我办在原有日常重点矛盾纠纷苗头隐患周报制度的基础上,实行了日报告制度,即要求全县各乡镇、各部门按照排调活动的要求,入村入户、入企入工地进行深入细致地排查,分门别类进行梳理,建立工作台帐,每天将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上报县排调办,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排调办经过汇总梳理后,将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逐案分别督办,限期解决,并定期对案件调处完成情况进行通报,使排调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方面更趋完善。

(二)抓个案调处,解决重大疑难纠纷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要求,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采取多种办法加以解决。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对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实行了县级领导和乡局级领导包稳控、包、包处理的“三包”制度,并按照案件分类、工作要求、结案时间、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包案县级领导,落实了目标责任制,做到了目标任务、责任要求、调处人员、时间效果“四落实”。二是对排查出的每起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案件进行登记建档,实行一案一策,一案一个调处小组,采取联合“攻关”、限期调处等多种办法,有效地解决了大量疑难纠纷问题。特别是加大市挂账督办案件的督办力度,使一批难点案件顺利化解办结。三是实行高层调度机制,对通过督办仍不能解决的疑难复杂案件,由县领导召集稳定、排调、、司法、法院、两办督查室及案件所涉及的单位等有关部门对案件进行综合研判、协调,拿出统一的协调方案,进行综合协调解决。通过各种方法,有效地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有力地维护了全县稳定。

(三)抓重要时期,搞好阶段性集中排调活动

为切实做好“双节”、全国“两会”和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重点人员排查教育疏导专项活动等重要时期的社会稳定工作,省市有关会后,我县立即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分别制定下发了《关于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全国“两会”期间稳定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关于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全力攻坚化解矛盾纠纷隐患的通知》、《关于认真组织开展重点人员排查教育疏导专项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分别对各重点活动期间调处整治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方法要求进行了具体安排;对全县各类矛盾纠纷隐患排查、治安消防隐患治理、突出问题整治、重点人群管理等各项稳定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并逐乡镇、部门进行了督导检查。活动期间,全县通过入村入户、入企入校入工地深入细致地排查,化解和管控率达到了100%。各项活动中,大力推行了县委常委包乡镇、包部门,各县长包线,各部门局长和书记包案,各乡镇书记和乡镇长包片,一般干部包村、包企业,村干部包户、包人的“六包”工作制度,确保了排查出的各类苗头隐患都能得到及时化解、有效解决。

(四)抓“三位一体”,促进大调解体系内部紧密衔接

为了更加及时、有效地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和隐患,我县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加强了各乡镇和县直部门调解中心的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了登记、受理、分流、督办和反馈等制度,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指导和督办等职能作用。为充分发挥基层基础作用,我县还进一步加强了村居民调网络的建设,各村街(居)普遍建立了综治室,将治保、民调及其他组织和警务室进一步整合,构筑的基层纠纷调处、治安防控网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第一道防线”作用。截止目前,全县188个村街(居委会)全部建立了民调会,各村街(居)每10户设一名调解信息员,调解员信息员总数达到了9401人,基本落实了“五有六落实”要求,初步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民调网络。在抓好县乡大调解中心的基础上,今年我县重点加强了“三位一体”大调解体系的内部衔接,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选定10名公职律师担任各乡镇和行政部门的调解员,利用专业特长,协助行政部门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公职律师专业作用。二是从法院聘请了10名法官做为10个乡镇的民调指导员,明确职责,采取定期到村、街调委会指导民调工作的办法加强与民调组织沟通。三是县法院从各调委会选聘了100名民调员为特约调解员,负责向法官反馈本辖区民调工作,协助法官做好诉前、诉中、诉后的调解辅助工作。另外,法院还聘请了30名优秀民调员担任人民陪审员,以加强司法审判的公开、公正、透明。四是抽调了经验丰富的审判人员组成巡回法庭,以司法所调解庭为依托,邀请民调员参加,公开审理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未成功的纠纷案件,以达到提高调解水平,教育群众目的。五是在县司法局增设了调处指导中心,协助县排调办一齐指导“三位一体”大调解体系建设人民调解方面的运作和疑难问题。通过以上各种方式,有效地促进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的紧密衔接。

二、明年工作谋划

(一)抓好重要时期的集中排调活动

继续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在重要节假日和政治敏感期安排组织开展大规模的集中排调活动,确保重点时期人民群众平安欢乐,确保全县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

重点人员分析研判报告范文4

农民工是**区的新型劳动大军,在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经济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工成为一个典型的弱势群体,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经济违法犯罪案件屡有发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特别是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大批农民工提前返乡,对我市的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结合爱民实践大走访活动,就当前**区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及因农民工就业困难而可能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倾向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研判。

一、**区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目前,在**区务工的外来农民工约2万余人,大多从事建筑、加工、服务等劳动强度大、收入报酬低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我区的建筑工地、工厂、饭店、娱乐等场所。外出务工人员6万余人,主要是在北京、广州、深圳、珠海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从事制造、建筑、加工、电子产品生产等工作。

当前,**区农民工具有以下特点:

(一)经济上贫困,生活质量低下

当前,我市60%以上的农民工月收入在800元以下,30%左右月收入在800~1200元之间,只有少数能拿到1500元以上的工资。经济上贫困决定了生活质量的低下,农民工衣着简朴、粗陋,一般都暂住在工地、厂区或合伙租住于城乡结合部,由于农民工的劳动强度普遍较大,劳动时间较长,闲暇时间少,基本上处于一种工作、吃饭、睡眠的生活状态。

(二)中青年居多

**区的农民工中约80%是中青年,留在家种田的大多是老人、妇女。

(三)文化水平普通偏低、职业技能差、谋生能力弱

农民工大中绝大多数为初中毕业,少数为高中毕业,由于文化水平偏低,农民工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建筑业和加工业等几大领域,从事普通的劳务性工作,对职业技能没什么要求,收入不高,在城市生存能力较弱。

(四)法律意识不强

**区农民工中很多人没有接受完整的教育,在学校学到的法律知识很少,从各种途径接受的法律宣传教育少,法律意识普遍不强。

(五)具有群体性特征

农民工一般都是属于一个地方或区域的,经朋友、老乡等介绍工作的,很少有单个农民出来打工,呈现群体性的特征。

二、农民工返乡给我市社会治安造成的影响

自20xx年下半年以来,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逐步凸显出来,一批中小企业倒闭,就业机会减少,**区外出务工人员逐步回流,从而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的同时,有一部分不良人员也随之返乡,并将外地恶习带回,给本地治安带来压力。

二是外出务工返乡的人员大多为家里的“顶梁柱”,失业就等于丧失了经济来源,特别是**区的偏远乡村,家庭孩子多,“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增大,部分人容易铤而走险,产生过激行为,做出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的事。

三是有的外出务工人员长期在外务工,长达数十年之久,在外务工过程中的现实表现本地公安机关不甚了解,可能存在负案在逃或是曾经有过违法犯罪行为人员。

四是今年的就业形势严峻,加之有的单位不讲诚信拖欠民工工资,而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机制和相应救济手段还很不完善,恶化了农民工生存环境,从而诱发犯罪。

三、关于解决农民工返乡给我区社会治安带来问题的对策

一是充分认识农民工返乡给我区社会治安带来的影响。要深入贯彻全国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刻领会孟建柱部长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当前严峻的治安形势,特别是中层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感和社会责任感对待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做好全体民警的宣传发动工作,切实增强全体民警对此次金融危机的认知,增强对危机带来的影响的重视,切实提高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是以“大走访”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农民工返乡情况的调查工作。结合“大走访”活动,组织民警深入辖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入户调查,并召开村(居)委座谈会等,全面摸清辖区返乡农民工情况;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仔细梳理归纳农民工返乡原因,并全面掌握返乡农民工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现状,了解其思想动态;加强同返乡农民工的沟通联系,交心谈心,身体力行为其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行动上、言语上正面加以引导。对有不良行为与不良嗜好的人员进行彻底摸排,并积极依托基层群防组织加强情报信息收集掌握,对重点人员要钉死、看牢,防止其趁火打劫,危害社会。

三是建立情报信息分析研判机制,做好社会舆情的监控工作。对目前尚未出现的但可能会出现的各类突况进行分析研判,制定应对预案,超前采取工作措施,努力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力争把矛盾和问 题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对辖区的社情进行有效监控,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各类影响社会稳定的言论,坚决遏制过激行为,确保辖区社会稳定。

重点人员分析研判报告范文5

一、明确工作目标,坚持常抓不懈

2012年,我县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目标为:深入贯彻落实卫生部和省卫生厅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策略和各项要求、按照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12年市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意见的通知》(东卫疾控字〔2012〕3号)文件精神,严格落实各项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严控暴发疫情,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发病率和重症病例,尽力杜绝死亡病例的发生。各乡镇(街道)卫生院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疫情形势,积极争取在辖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教育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抓好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手足口病防治工作。要认真总结分析本乡镇(街道)手足口病流行特点,精心安排,提前部署。要建立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和机动队伍,健全相应制度。要建立手足口病监督检查制度,明确检查内容和标准,定期组织开展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二、做好疫情监测与分析,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县疾控中心要继续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监测报告与分析工作,不断提高疫情报告工作质量。要按照卫生部印发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要求,做好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监测和病原学检测,特别是聚集性病例及重症、死亡病例的病原学检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和病原分布情况,尽可能准确分析研判疫情趋势,为科学制订防控策略提供依据。各定点医院要认真完成辖区每月5例普通病例标本的采集工作(县医院50例、市二院20例、中医院10例)。县疾控中心指导、协助各医疗单位完成所有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和每季度1起聚集性病例的病原检测和处置工作,各定点医院作为采样单位要认真采集患者发病后3天内的咽拭子标本和10%的急性期血清标本,认真填写病例标本送检登记表,采样后及时通知县疾控中心,由县疾控中心负责收集和送样工作,录入数据库并及时上报,采样单位力争将采集样品病原检测阳性率达到80%以上。

三、及早发现聚集性病例,规范处置暴发疫情

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也是我们近几年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难点。各乡镇(街道)要按照“早、快、严、实”(早期发现和报告,快速处置和结案,严格处置每一个环节,措施落到实处)的指导原则,规范处置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各单位要严格按照《省手足口病监测方案(试行)》和《省手足口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规定,明确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定义,及时准确的判定相关事件的发生,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评定标准》,达到相应级别时,及时通过卫生应急系统进行网络报告。聚集性病例或暴发疫情一旦确认,要立即响应,制定暴发疫情调查处置方案,做好人员、物资、技术保障,按时完成病人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消毒和病例的主动搜索等工作,确保疫情处置规范有效。

四、加强重症病例救治,努力降低病死率

各定点医疗机构要继续按照《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临床处置流程图(2011年版)》的要求,着力提高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诊断、救治能力及时将重症病例转诊到市级定点医院,提高重症病例救治成功率。切实加强医务人员(重点是农村基层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手足口病病例的发现率和重症病例的及时转诊率。积极组织流行病学和临床专家共同对重点病例进行个案分析,找出救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减少儿童特别是农村儿童死亡病例的发生。

五、进一步落实重点场所防控措施,严防疫情蔓延

各乡镇(街道)卫生院要配合教育部门,加强对辖区内托幼机构尤其是流动儿童较多的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手足口病防控业务的培训、指导和检查,督促辖区内小学、托幼机构落实晨检制度,指导其做好缺勤登记、报告、消毒和健康教育工作,必要时根据相关规定采取停课、停托措施。各级疾控机构要会同妇幼保健机构,充分利用三级妇幼保健管理网络,发挥专业指导作用,做好辖区内儿童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各级各医疗机构要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重点做好门诊、急诊、手足口病病区、儿科、新生儿病房、重症监护室等重点区域管理工作,切实落实消毒隔离等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六、广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创造良好卫生环境

各乡镇(街道)要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联动和协调作用,将开展整洁行动与手足口病防治紧密结合。要把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作为爱国卫生运动的重点地区,依靠政府,动员基层行政组织,深入开展以“清扫死角、清除垃圾、管理粪便、整治污水”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改善城乡卫生面貌,切断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重点人员分析研判报告范文6

【关键词】特殊学生 帮教管控 心理干预 方法

当前,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特殊学生群体逐年增加,并随之出现一些新的甚至突出的问题,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以及安全和稳定。搞好特殊学生的教育管理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课题。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必须做好特殊学生排查、帮教、管控、和心理干预工作。

一、高职特殊学生的界定

(一)违纪生

高职学生来自高考录取的最末批次,学习基础相对本科生要薄弱一些。由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一些学生来到学校后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他们往往表现出非常严重的厌学行为,如迟到、早退、旷课、抄袭作业、考试舞弊或逃避考试等等。其次就是思想品德较差,经常抽烟、汹洒、赌博、讲脏话、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偷偷下河游泳、偷盗、抢劫甚至吸毒等等。这类学生令教育工作者最为头疼。

(二)心理危机生

这类学生涵盖了学困生、家庭经济困难生、失恋学生、就业困难生及其他学生。他们有的属于心理烦恼,有的属于心理变态,有的属于心理疾病。这些心态大多来自家庭和人际交往,心理要求与现实的距离导致他们失去前进的动力。对这类问题生若处理得不好后果非常严重,可能导致学生的自杀。

(三)身体疾病生

这类学生身体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有的表现为外在的肢体残疾,有的表现为内在的身体疾病,他们往往身残志也残,甚至引发出心理问题,并且还有可能引发一系列其他问题。

二、特殊学生的帮教管理与心理干预

在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和心理干预的过程中,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的原则,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形成教育合力。某高职院校在开展此项工作时的做法如下。

(一)特殊学生排查

1.加强学生课堂管理与考勤。开展以学生课堂管理为重点内容的纪律检查评比,二级学院书记为学生课堂管理第一责任人。学生工作处每周组织对学生课堂情况抽查不少于1次,二级学院学生助理每周对学生课堂情况检查不少于2次,辅导员每日对全部班级上课现场检查不少于1次,并向学习委员收集当日课堂情况,汇总迟到、旷课及课堂违纪同学的情况。

2.加强校外租房、夜不归宿学生的清理。学院保卫部门牵头每月组织1次校外租房情况清理,并向学生工作处提供租房学生名单。保卫部门牵头每月组织1次夜不归宿情况清查,并向学生工作处提供夜不归宿学生名单。辅导员每周查寝不少于3次(其中检查夜间就寝不少于1次),收集白天滞留宿舍和晚上夜不归宿学生情况。

3.加强心理危机人员排查。辅导员每周对班级进行1次心理危机排查。通过心理委员、信息员、学生干部、党员等了解严重违纪、心理异常、行为异常学生情况,与疑似特殊学生本人及其朋友、家人谈话并做好工作笔记,初步排查并确定班级特殊学生名单。辅导员每2周填报1次《特殊学生登记表》《特殊学生跟踪表》,并向专业学院报告;各二级学院每2周对辅导员上报情况进行1次汇总,与疑似特殊学生本人、朋友、家人谈话,进行二次排查,确定学院特殊学生名单。心理咨询教师对专业学院上报特殊学生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和评估,每周到专业学院1次,进一步与疑似特殊学生本人及其辅导员、朋友谈话,全面、直观、详细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确定特殊W生名单,对不能确定或评估困难的,转介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诊断评估。

4.加强患严重疾病人员的排查。由学院卫生部门根据学院学生门诊和体检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常见的具有重大危险性、易猝死疾病的范围,并制定相应的指导措施;开展学生身体健康情况普查。由卫生部门制定身体健康情况普查表,每学年新生报到时进行学生身体健康情况普查,并要求学生家长签署相关意见,建立学生健康情况的档案,初步确定班级身患疾病特殊学生名单;辅导员每周对班级进行1次对身患疾病学生排查。对所有患病(含在家治病)学生,辅导员必须查看学生正规医院疾病诊断书、病历本,询问家长并了解相关情况等,研判学生身体状况并进行登记,根据患病人员界定范围,初步确定患病重点人员。并对其他上报管控程序和申报心理危机人员以同样方式排查。

(二)特殊学生帮教管控与心理干预

1.确定第一责任人。二级学院书记(副书记)为特殊学生帮教管控与心理干预的第一责任人。专业学院制定特殊违纪人员帮教管控方案,卫生部门指导专业学院制定患重大疾病学生帮教管控方案,心理咨询教师制定心理危机重点人员帮教管控与心理干预方案。

2.确定帮教责任人。轻度人员“2对1”(辅导员、学生骨干1名)、中度人员“3对1”(学生助理、辅导员、学生骨干1名),重度人员“5对1”(二级学院总支书记或副书记、心理咨询教师或卫生所医生、学生助理、辅导员、学生骨干1名)。帮教责任人(教师)与学院签订帮教责任书。

3.定期进行帮教与心理辅导。辅导员每周找全部特殊学生谈话(含非正式谈话)1次,并做好谈话记录。专业学院学生助理每2周找重度特殊学生谈话1次,并做好谈话记录。心理咨询教师定期对心理危机特殊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疏导(轻度1月1次,中度2周1次,重度实时关注)。

4.严格进行管控。严格按《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加大对私自校外租房、私自下河塘库坝游泳、打架斗殴、酗酒闹事、夜不归宿、考试舞弊等严重违纪同学,和长期旷课、沉迷网络且屡教不改违纪同学的惩处力度。

5.加强患病学生帮控。由辅导员协助不能参加剧烈运动的患病学生办理体育课免休手续,定期提醒患病学生不饮酒、不逞强、少运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建议身患重大疾病学生办理退学手续或办理休学手续回家静养,或由学生家长来学院陪读并签订相关承诺书;卫生部门每个学期开展各类疾病安全防范及救护知识讲座;体育课教师加强对学生安全急救知识的培训;各院系指导各班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和危机应对知识培训;同班、同寝同学特别是学生党员、学生骨干应密切关注身患疾病同学的身体状况,及时提醒患病同学不要饮酒,不要参加剧烈运动等。

6.有效进行心理疾病防御。对危机程度较轻,能在学校正常学习者,帮教责任人定期进行帮教、辅导、疏导,并成立以学生骨干与同寝室同学为主不少于3人的学生监护小组;对危机程度较高,但能在学校坚持学习并接受治疗者,要求学生家长与学院签订书面协议并在校进行陪伴监护或办理休学手续回家治疗;对严重心理疾病者,要通知学生家长立即来校将其接回家或送医院治疗,在与学生家长作安全责任移交前,对学生进行24小时特别监护;对心理疾病特别严重者,要立即将其送医院治疗,并根据医院要求配合开展工作。

7.加强对心理危机复学人员跟踪管理。因心理危机休学学生申请复学,除按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办理外,学生家长须签出书面承诺书和相关意见,出具学院认可的专业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具的心理疾病康复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及时完成《复学学生心理状况登记表》;学生复学后,要对其学习生活进行妥善安排,心理咨询教师要对他们保持密切关注,定期进行跟踪咨询及风险评估。

三、特殊学生建档

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建档。档案由《特殊学生登记表》《特殊学生帮教方案》《特殊学生跟踪表》《复学学生心理状况登记表》等构成。密切关注特殊学生的发展变化,经常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教育管理方法,定期召开特殊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工作研讨交流会,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特别是学生工作人员对特殊学生教育转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推进特殊学生教育转化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