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德育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生德育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生德育总结

初中生德育总结范文1

关键词:初中生物;地理学科;德育;渗透

一、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当前,初中生物和地理的教学模式较为固定,不仅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使学生整天处于学习压力的氛围中,缺少了主动学习的热情,对初中生今后发展极其不利。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僵局?这就需要老师改变教学观念,例如,在进行生物课教学时,因为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老师完全可以采取先实验后教学或边实验边教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和沟通,不仅学会了知识,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增进了同学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会处于被动状态,而且还让学生感觉到浓厚的科学氛围,体会到科学的谨慎性和严谨性,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多了一些严谨,少了一些粗心。学生对自己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科学家产生高度的感慨与崇拜,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国家更加的热爱。其实,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反应就是德育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老师要做好德育渗透,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德育渗透的方法

1.总结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许多老师的教学方法都存在着盲目性与分散性的问题,缺乏教学中的归纳与总结,从而导致当完成教学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其实,老师应该把有关德育方面的授课内容结合在一起,然后再把德育融入课程里,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简单地说,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把德育渗透和教学中所有有关德育的知识放在一起讲。

例如,老师在讲“初中一年级地理”课时,先把本书所要讲的内容进行一下总结,让学生对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初中一年级地理主要内容是世界地理,讲一些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在世界地理概况中,以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及其活动为线索,使学生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世界的气候和陆地自然带等基础知识;了解世界各种自然资源、居民和国家等概况,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现状,从而初步认识人类、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人类要想在世界上很好地生存,就必须有保护好周边的环境的良好意识。

通过在地理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地理学科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更加明确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与价值。学习地理不仅可以了解地球上各地区的环境、自然、人文特征,还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保护大自然的责任和使命感,进而衍生出热爱祖国、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2.隐藏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课程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把德育隐藏在教学内容中,然后在授课时,在适当的讲课内容中渗透一些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

例如,在讲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的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时,其中有些科学家需要老师去介绍,譬如:施莱登和施旺是如何发现细胞学说的、并且在研究过程中是如何做实验的以及做实验的次数,通过老师的介绍,学生对科学家产生了仰慕和崇拜之情,并且自己也想成为像他们这样的人,从而更加地崇尚科学、热爱科学,使学生的个人素养有了进一步提升。

3.联系实际渗透法

在现今的初中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对科学的认知、思想的觉悟、个人修养、实际生活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理解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的渗透。

初中生德育总结范文2

关键词: 初中德育 生活化 存在问题 实现措施

初中生正值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这一时期对学生的德育教学有其重要意义。德育教学一般而言,似乎就是教师的照本宣科,似乎就是教师的苦口婆心,然而事实上,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和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现实生活给予学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一本教材、一位名师,今初中德育教学活动出现生活化倾向。

一、初中生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生此时正处于青春期,内心逐渐开始向成熟阶段发展,在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会出现较大起伏,此时德育教学活动恰好可以对他们的心理进行一定的矫正,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对他们以后生活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二、初中德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德育教学活动脱离生活实际,陷入照本宣科的境地。目前很多学校的初中生德育教学活动中,普遍出现脱离生活实际的问题。教师往往只关注手中教材,把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依据,忽略现实生活。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适时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材素材,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旦教师忽略学生的心理特征,而把关注点集中在教材上时,就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2.教师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气氛凝重。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外界的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排斥单一的枯燥事物。德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内容较枯燥,缺乏新意,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积极改变教学手段,主动为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事实上,很多教师的教学模式都较单一,如此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氛围凝重,学生处于这种课堂氛围中,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如进行拾金不昧德育教学时,很多班主任都重复说明拾金不昧的重要性,教学模式较单一,如此学生接受的只是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从而导致课堂氛围凝重。

三、实现初中德育教学生活化的措施

1.借助生活现象,开展德育渗透教学。

生活化教学,简单来说就是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融入教学活动中,因此,德育的生活化教学,就是把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和德育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首先,教师必须认真备课,明白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仔细联系身边的实际案例,选用恰当有力的生活现象作为教学素材,实际教学中,要把这些生活现象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摆脱照本宣科的尴尬境地,同时,这些真实鲜活的实际生活现象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速度,并使之印象深刻。

2.重搜集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德育教学和生活切实联系在一起。初中生德育教学活动主要来源于生活,这就要求班主任认真备课,积极寻找身边的生活素材,在进行德育教学时,主动以搜集到的素材为切入点,促使学生更快地投入德育教学中,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班主任在搜集生活化教学素材时,要考虑初中生的实际心理特点,积极选用与初中生日常生活较接近的案例,让学生自觉把教学素材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班主任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以此为立足点,同时要积极拓宽视野,挖掘生活中其他有关联的教学素材,如此,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促进德育教学课堂带上生活化色彩,变得生动有趣。另外,这些生活案例的加入,还达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悟德育。学习方法很多,并不是只有学校课堂教学这一种。学生学习的知识最终用于生活,因此参加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新知识;同时,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学堂,处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中学习到自己想要的技能。因此,针对这种情况,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都是意义重大的。针对初中生的德育教学活动而言,社会实践同样是一条重要的教学途径。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之中,可以更真实地接触社会,通过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真实感受,塑造自己的价值观,这样的教学模式比单一的课堂教学有更显著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课余时间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绘画、书写黑板报。根据学生自身才艺的不同,让不同学生完成黑板报的不同部分,共同致力于同一份黑板报的制作。如此,不仅让学生自身才艺得到充分展示,而且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四、结语

初中德育教学生活化倾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事实证明生活化德育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方式是一个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探索。德育是所有人的人生必修课,初中德育虽然只是人生德育旅途上的一个篇章,然而,其价值却是不容忽视的,初中德育教师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积极寻找有效的德育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高雁.生活化,让初中德育魅力绽放[J].学园,2014,(11).

初中生德育总结范文3

关键词: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在初中阶段,很多的班主任将重点放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觉得管好学生的日常学习,班主任的任务就完成了,其实不然,初中生在学习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德育教育,这样才能符合现阶段教育部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才能发展成为高素质人才。

一、当前初中教育阶段班主任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那就是国外一些不好的风气传如国内,这些风气的存在影响了一大批人。

而作为初中生,大多是00后,他们在家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没有受过苦,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而在德育方面却很匮乏,在家更多的是以孩子为中心,忽视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栋梁,要想让初中生能够健康成长,那么就必须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鉴于孩子更多时间在学校度过,而且很多孩子家长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那么德育教育的工作就落在班主任这里,良好的德育教育对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初中阶段的孩子,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生理逐渐走向成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取向也在逐渐的定型,所以初中班主任承担孩子的德育教育的任务很艰巨也很重要。

二、当前初中阶段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忽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我们之前讲到,很多的初中班主任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日常的学习工作中来,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是对学生和学校的负责,因此,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的德育工作上来。这样就导致很多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些德育问题和疑惑不能及时得到解决,而一些学生则因为一些原因,偏离了德育道路,如果不能及时的发现和纠正,就会越走越偏,甚至走向歧途。

2.班主任不能与时俱进开展德育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更多的电视、网络信息不断充斥着人们的大脑,而现在的初中生接触的信息量更大,而且也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思想。但是现在的班主任经常用传统的德育工作形式开展德育工作,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说教”,在班会上用语言来灌输学生的德育教育,虽然说教也会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但是这样的形式已经过时,更多的学生根本没有兴趣听班主任说教,甚至一些学生还会产生厌烦情绪,使得德育教育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3.班主任德育教育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开展

现在国家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各项教育工作,目的就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教育工作,德育工作也是如此。但是,现在许多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还是以老师为中心,以老师的观点来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灌输,未能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内心真正的想法,这样的德育工作职能做到表面,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所以,德育工作的效果可想而知。

4.班主任队伍德育理论水平不高

要想更好的开展德育工作,首先班主任的德育理论水平得提高,但是更多的班主任将精力放在日常的教学上,而学校层面也不是很重视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更多的是关注学习成绩的提升。这样的环境下,学校没有更多的资金和资源供老师进行德育理论学习和提升,老师也不主动去学习和进修,这就导致自身德育水平的参差不齐,不能对学生的态度定位、心理发展方向有正确的把握。

三、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措施

1.学校和老师对德育工作要重视

要想更好开展德育工作,就需要学校和老师双方面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加强自身的队伍建设、强化对德育工作理念的认识、明确德育教育的具体要求、强对德育教育的调研力度。这样才能全面开展德育工作,将德育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基础打好了,今后工作的开展自然顺利。

2.明确德育工作的目标

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德育工作的目标,只有有目标,才能有计划,这样才能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实现贯彻德育教育工作的出发点,进行德育工作内容的制定与安排,切实加强德育工作实效。

3.以学生为中心

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在德育工作中了解每个学生心理的动态,才能正确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让学生多讲,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和班级的情况,这样才能及时发展存在的问题,将一些问题尽快解决。同时,以学生为中心,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才会更好的配合老师德育工作的开展,才能将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4.与时俱进开展德育工作

班主任应该舍弃说教的传统教育模式,而要针对初中生特点,多进行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比如可以在体育活动的时候,灌输学生要团结的思想,让学生知道团结的重要性;也可以针对当前时事新闻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可以涉及到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目的就是通过讨论,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学生在活动中既得到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又可以得到有益的德育教育,而这种教育不是强加的,而是自然而然的接受到的,因此效果也就特别好。

5.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水平

要想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水平,一方面要引进一批具有高水平德育工作的教师,适应这个时期对德育工作发展要求;另外一方面需要对现有的班主任队伍进行德育工作水平的提升,加强教师内部的素质能力建设,多学习,多参加德育工作培训,提高德育工作有效开展,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工作。

四、总结

总之,初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学校和初中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中重视德育工作开展,以学生为中心,舍弃一些不符合时展的教育方式,与时俱进地开展德育工作,将德育工作做好,更好地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庆红.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研究[J].考试周刊,2012年第85期

初中生德育总结范文4

关键词:英语教学;德育教育;融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0―0176-02

19世纪教育哲学家斯宾塞说:“每个教师都通过生活累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品行,把这一点点留给学生,他们会用新的生命去放大,发出光芒。”全球教育咨询会议指出,21世纪各国教育上的重点即是塑造积极乐观、品格高尚的好公民。德国基础教育重视学生学自主、家长学放手,在游戏中玩出生活大道理。澳洲中小学强调尊重别人、照顾自己,约定自己的事自己担当。日本教师则让道德课走进学生日常生活,在关键时刻阻止错误。加拿大地方政府认为现今世界价值可贵,德育成绩变成了最重要的学习内容。然而,德育教育究竟要怎么教呢?这应当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Example(榜样),即教师要以身作则,并介绍历史或现实中值得学习的典范;二是Explanation(解释),即与学生真诚对话,解除疑惑并启发道德认知;三是Exhortation(劝勉),即从情感上激励学生的良善动机,鼓励他们的道德勇气;四是Environment(环境),即创造一个让学生感受到彼此尊重与合作的环境;五是Experience(体验),即让学生有机会体验自己对别人或社会有所贡献。

一、初中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的措施

1.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的内容。一位注重人文教学为基础的教学者,应在平日生活中,捕捉任何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素材的题材,不能放过可能的宝贵资源,寻找与初中生生活息息相关、能引起共鸣的教材来补足课堂中加深加广的课程需要。例如,一位英语教师拍到了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伯牵着他年迈的母亲外出散步的情形。看他随手还带着一张塑胶椅,搀扶着母亲,每走几步,就请母亲就地坐在椅子上休息,然后再继续走。就这样走一走,又休息一会儿,一段不算长的路段,需花费相当久的时间。但是,老伯的脸上没有一丝的不耐烦,有的只是对老母的服侍与照顾之情。这位教师深受感动,久久不能自已,把这则照片故事说出来,希望学生不要忘了保有孝顺的好品格,百善孝为先,要敬重、孝顺父母亲,永远做父母亲心中的好儿女。“Be a good girl, be a good boy, and help others!”能体认父母亲对自己的付出,时时感恩、尽孝道,这也才是实践了优良德育水平的英文 ――“I’m responsible for all I do; you can count on me”的最佳表现。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师如果认为有需要再加深与加广课程延伸,可将德育英语教学单元的参考作为每一个活动单元的延续课程参考,确保能够带领初中生取得如下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英语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方法;增进学生对生活周遭事务的关心并培养尊重与欣赏的情操;体验好品格的真正涵意并能加以实践、落实在生活情境与人互动应对之中;通过主题式教学,习得信息能力与表演艺术能力之提升并增进自信心。因此,落实德育,英文教学应是一个语言上的工具,协助学生去体会学习的真正价值,而以孝顺的真实故事做为鼓励与感动,来呼应初中生实践英语学习路上的好品格,引领学生合作学习,并借此可延伸出小剧场的演出。

学生的生命是从自信中绽放出来的,应该给学生一个挥洒的舞台,启发每一个潜在的可能。教师应在传统评价的量化与现今多元评价注的质化之间寻求取得一个平衡点,通过量化与质化的相辅相成,落实评价的真正意义与代表性,提供每一个初中生可能的舞台,启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培养道德素质的兴趣,进而绽放出学习的自信。

2.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的保障。在新世纪中,我们的教育理想是希望学生能了解信息及特色,以及对人类所可能产生的无限影响,养成爱好学习、独立学习的好习惯,并能主动寻求信息进行学习活动;通过独立学习的能力,发展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的精神。例如,一位英语教师尝试融合信息科技于教学课程中,期望能创新教学模式,发展具学校特色与个人教学专长的资源,结合九年一贯课程,培养学生的能力,除持续强化学生基本信息科技能力外,融合信息科技于学科领域课程中。在带领学生英文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广播结合英语教材,通过媒体制作特性,使英语领域有丰富的数位化学习资源。这位英语教师借助于学校广播,学习了Gold Wave录音软件的节目制作,在全校的英文广播电台Bam-boo Family节目中,以播音方式,强化全校英语学习活动的推展。全校初中生在广播引领中,参与有奖征答活动,并提供给优秀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将自己的声音传播到校园中的机会。这是难能可贵的学习经验,有助于增进初中生对信息融入教学的接受度与亲和力提升,广播节目内容更可随教学主题,适时融入德育教育的中心思想,潜移默化的带领初中生朝向良好德育品格的发展。

以A市某重点实验中学为例,各班推动信息融入教学的设计上,需有单枪、电脑连线配备,为弥补电脑教室的频繁使用,该学校利用学校信息化经费,制作活动式信息车四部,每一部信息车,内涵实物投影机、单枪、笔记型电脑、DVD player、喇叭、投影仪等设备,提供教师课堂上使用。借用设备教师,并需配合事先通过设备组信息车借用证照检定,鼓励教师做自我专业的认定与参与。具备了硬件设备,接下来就是教学者在教学设计上的构思,以德育英文教育为主要架构,融入信息教育、艺术人文领域的整合,期望循序渐进的激发初中生内心良善的因子,给学生一点点启发,他们就会用生命去放大。这样一来,当英文、电脑、学历、帅气、金钱的重要性令人质疑的同时,身为教师也能负起些许带给学生自信、乐观、诚信、负责、勇气的潜在课程,回归教育本质。

二、总结

本研究认为英语语言教学应结合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的内容融入英语语言教学中。良好的品格建立有赖于觉察自他的感受和需要为人着想的心。课程方面,通过相关文章及故事的赏析及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觉察自他心理状态的灵敏度,在学习英文的同时,也增加了心灵的深度及广度。运用体验教育(Experiential Education)“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经验学习模式,将上课场所扩展至教室外,如拜访社区弱势族群,且将拜访活动心得种种编写成英文教材,让学生从活动中亲自体验品格的重要性,以结合道德思考与行动期待将正向认知(信念)应用到生活的实践。

英语课程旨在奠定学生英语沟通能力的基础,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与兴趣,发展国际观,增进对未来事物,尤指国际事务的处理能力。在全球化的时代里,科技交流频繁,对话活动日趋热络,一切活动无时不刻在变动的同时,只有回归教育本质,与学生德育教育结合,引起学生共鸣的多向度带领,才符合初中英语教学的现代化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初中生德育总结范文5

[关键词]初中生 早恋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125-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初中生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呈现出早熟的趋势,一些初中生会对异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不断加强,随之对异性产生爱恋,并相互吐露心声,致使初中生早恋现象频频发生。初中生能不能谈恋爱,称为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中学生正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心任务是学习,早恋是不应提倡的;另一种意见认为,早恋的产生是寻找爱、归属及尊重的需要,是无法禁止的,主张正确地引导早恋。笔者认为,初中生是学知识、学智慧、学做人的时期,主要精力是学习,如果有早恋现象出现,初中生很容易由于自控能力不足而严重影响学习,教师与家长不能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对早恋的孩子,家长与学校不应粗涉,而是予以疏导和教育。因此,对于初中生早恋,家长与学校必须给与重视,正确引导,使初中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一、早恋的类型

早恋,也叫做青春期恋爱,指的是未成年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早恋的划分标准不同,早恋的类型也不尽相同。按年龄发展划分,早恋可分为模仿性早恋、自然纯真型、天真钟情型等;按行为表现划分,早恋有冲动型、浪漫炫耀型、叛逆逆反型。所以,针对早恋的不同类型,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引导,使学生健康的成长。

二、初中生早恋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进步,价值观念的转变,初中生早恋的现象屡屡出现。究其原因,与学生自身、学校的引导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

(一)学生个体生理心理因素

一方面早恋是初中生在许多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发生的,许多个人因素都会造成早恋情况的发生。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丧失信心,这些精力与兴趣不合理的转移就可能发生早恋;而在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容易成为别人追求的目标,如果忍受不住诱惑,容易产生早恋。另一方面初中生早恋的基础原因还与生理成熟、性心理过早的发育有很大关系。科技的发展等诸方面都促使中学生的生理发育逐渐提前。在调查统计中发现,当代学生平均14、15岁便产生了性心理活动,容易产生性冲动,如果在外界不良诱因刺激下,很容易产生早恋。

(二)特殊家庭环境的不良熏染

初中生早恋同时也深受家庭环境的感染。比如父母离异、父母早亡或家长与子女关系不融洽,孩子缺乏家庭的温暖;一些家庭人员起不到很好的榜样作用,父母在孩子面前过分亲昵或者家庭人员有性犯罪行为,道德堕落;有的家长忙于事业,对孩子缺乏关心与教育,都会成为诱发初中生产生早恋的因素。

(三)学校缺乏对学生早恋的教育和引导

作为学校教师,有责任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有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前提是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可如今学校总是把成绩放在第一位,忽视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在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环境下,学生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发泄自己的情绪,整天面对枯燥、乏味的学习,课外活动又缺乏,跟教师沟通少,这些都是产生早恋的原因。

(四)大众传媒等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初中生早恋心理同样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媒体等不良信息的传达成为早恋的社会原因之一。大众传媒的发展,导致性自由逐渐根深蒂固在人们的心中。一些报刊,媒体等为了扩大影响力,传播一些不良信息。有许多学校又忽视对学生的性教育,多数家长也羞于与子女沟通关于性的话题,所以使初中生产生早恋的愿望。

三、初中生早恋的应对措施

对于中学时期的早恋,家长、教师必须正确认识,要坚持梳理、引导,但不要围追堵截,社会也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优化环境,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一)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我督促

初中生要培养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一时期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时段,要拥有丰富的人生,就要勤奋学习,生活中要学会乐于助人,学习中与同学共同成长,家庭里要尊老爱幼。初中生要认识到,自己经济上尚未独立,主要依赖父母或他人,恋爱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且心理上尚未成熟,易冲动,注意力易转移,容易感情用事,做出越轨的事情来。所以,这时期的任务就是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定自己的理想,不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

(二)家长应充分尊重和关爱子女,加强沟通

作为家长应该与孩子保持沟通,况且每一个早恋的初中生,都希望父母能够理解,不要粗暴的对待。所以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情感,取得孩子的信任,与孩子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才能对症下药,总结教训,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同时要引导孩子阅读欣赏健康的有益的书籍,让孩子在书的海洋中自由的翱翔,帮助孩子净化心灵。同时培养孩子自信、阳光的个性,让孩子从健康的书籍中学习一些人生哲理。通过一些名言名句来激励孩子为追寻人生理想而奋斗,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

(三)加强学校对教育的引导,增强初中生的道德情操

首先,老师要向孩子传播一些正确的知识,引荐孩子看健康向上的书籍。其次,在对初中生进行科学文化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道德教育。德育是教育的灵魂,以德育常规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有责任培养道德品质优良的学生。一个具有道德意志力的人,才有较好的自控力,才能更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最后,老师应当通过道德榜样学习,不断提升初中生的道德意识。因此,加强初中生道德教育,让他们明白纯洁的友谊还是存在的,友谊比恋爱更长久,回忆会更美好。

(四)优化社会环境,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

社会应该创造和谐的环境,弘扬社会正风气。我们当今社会的文化宣传一定要从增长孩子的知识、陶冶孩子的情操、丰富孩子的精神面貌等目标出发,用优秀的作品鼓舞孩子,不要让那些冰冷无情的游戏、不健康、不雅观的报刊杂志侵入孩子的心扉。政府也要做好调节,营造乐观向上、助人为乐、奉献社会、遵纪守法等良好的文化传统与社会风气,要让学生的发展有榜样可以学习,强化初中生自身的责任意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初中生自身的认知能力、父母的立场、教师的态度以及社会大众传媒的发展都会对初中生的早恋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们,身体迅速生长以及各方面的因素,早恋的出现也很正常。在早恋现象发生时,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对初中生的正确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爱情观,才能有效消除早恋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曹慧巧.浅谈中学生早恋现象及应对措施[J].教育革新,2009(09).

初中生德育总结范文6

关键词:体育;德育;初中教学

一、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观念的树立

体育教师在对初中生开展德育课堂时,应该联系体育课本的主题。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做好备课工作,总结课本特点,掌握教材内容,思考课本是每一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做到思想道德教育和体育实践活动的全面结合。例如,长跑可以提高学生的耐力,接力跑展现了团队的合作精神;跳跃活动以及不同的器械体操增强了学生勇敢的品质;足球或篮球等活动培养了学生不放弃、坚持到底的执着精神。因此,开展体育教学时,体育教师要全面探索教材内容中包含的各类教育条件,依照不同的实践活动、各类课本的重点,从初中生的实际状况出发,把德育深入到初中体育课堂的各个阶段。比方说,利用保护体育器械、设置活动基地来激发学生热爱劳动、帮助他人的观念;利用跳远、体操等活动增强学生果断、勇敢、机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优良品格。

二、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1.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一方面,体育教师通过讲授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要求学生完成运动会的各项任务来培养其民族归属感和爱国精神。例如,女子排球队、国家乒乓球队等团队,经过整个团队的努力拼搏、刻苦训练、自强不息,最后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成为国家的骄傲。就目前而言,多数初中生缺乏努力拼搏、坚韧不拔的精神特质,这就需要体育教师督促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养成顽强拼搏、刻苦训练的良好品质。除此之外,要鼓励学生加强文化知识的吸收,力争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

2.开展精神文化和集体主义教育

在开展初中生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利用实际活动中具体的实例能够达到最快速、最有效的教育成效。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体育课接力跑、运动会、各类球赛等体育实践大力进行团队精神和精神文明教育,以此促使道德教育的全面开展和实施。这种集体活动和项目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精神文化面貌。

3.开展道德观念及法制观念教育

体育教师应全面提供道德和法制的学习平台,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道德、法制、组织纪律观念,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在探讨个人实践、道德与团队利益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高尚的道德情怀。同时,体育教师应从生活小事着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例如:(1)篮球教学。教师应要求学生依据相应的方法去学习,让学生在训练时有所感悟,大力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完美结合教、学双方,只有这样才能让体育课堂更加凝聚、丰富多彩。(2)课堂中要求学生准时集合归队。就一些学生不主动上课、经常迟到等脱离组织的行为而言,教师必须对此开展深刻的思想教育。

4.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真诚地对待学生,时常鼓励学生,用自身的体育技能刺激他们,以良好的品格感染学生。另外,更应该尊重、爱护学生,就课堂中出现的高难度动作,教师应尽量采用“你可以”“慢慢来”“加油”等话语来鼓励他们。因此,教师应善于挖掘学生的特长,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肯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刺激其内在的动力。

5.结合实际进行渗透

在体育课堂中,个别学生可能会因为某一种原因表现出畏惧心理,比如跳高训练,大多数学生都失败了,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技术、身体素质不过关,另一方面也有他们畏惧、不吃苦等心理状态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及时对学生开展受挫教育。当学生畏惧困难时,要进行帮助、给予鼓励;当其成功时,要及时肯定和表扬;当其失败时,要引导学生分析失败因素,并总结对应方案。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形式丰富多彩,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学习体育活动的目标和特征,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坚毅果敢、团结合作、艰苦拼搏的合作精神、爱国情操以及团队文化,促使德育能更加合理地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阶段。

德育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着重要的地位,更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环节,能够穿插于每一个学科的教学中。体育课是初中教学中的一门课,那么道德教育就应该参与到这一学科的教学中,这样一方面磨砺了学生的身体与意志,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爱国情怀,从而展现了学生的智慧、诚实、主动、遵纪等优良品格。在日常教学实践时,体育教师可以依据器材、天气、场地等条件的变换,有选择地对学生开展集体主义、组织纪律、爱护公物等内容的道德教育。

总而言之,体育活动的多样化决定着道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展现出的实践活动、思维模式出发,按照这些规律来把握学生的特质,将德育更好地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阶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