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性能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力学性能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力学性能论文

力学性能论文范文1

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就是要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互动式地整合,把直接经验的改造、发展作为互动学习的重要目的,把间接经验整合、转化为直接经验,成为儿童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促成新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处理的:

一、教,在互动中教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以教人者教已”,“陶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系起来,并且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系起来。”教师在互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与外界的教育环境相联系,还要与自我的内在环境相协调,并取得均衡,以最优化的方式进行互动的设计、调整、实施和反思。

(1)、互动式教学:在静、动中得到均衡。

教材往往是静止的、先验的,是预设性的,而小学生往往是喜动的,教师在互动教学设计时要化静为动,把教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历相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相联系,并结合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风格、特点,联系教学的环境,创设互动机制,才能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如我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我把教材转化成这样一个互动的过程:首先师生之间开展摸乒乓球的游戏,激发起学生的热情;再引导学生发现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与乒乓球的多少及颜色的设置的联系;再经过动态变化的互动过程来验证、理解“可能性”与“一定”以及“可能性大小”的联系与区别;最后让学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促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及内化、激发个体渴望互动的欲望,形成良性的互动教学循环。整个过程符合探索性学习的规律。

(2)、互动式教学:在时空中得到演绎。

教学的每一教时都有相应确定的内容,这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目标,也是课程实施的依据,且有它的规定性。但从实施的内容和时空的匹配来看,并不是饱和的,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与机动性。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以讲化动,调控出相当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学生互动的平台,使学生在互动中形成凝聚,让反应人本发展的力量成为主导旋律。又以《可能性》为例,教学时,我尽可能压缩了教师要讲的内容,增加了和学生的互动,和学生展开了二次摸球比赛,两个盒子各有8个乒乓球,摸到白球多的为胜。第一次由于教师的盒子里都是白球,而学生的盒子里有4个白球、4个黄球,教师自然必胜。学生在不服气的情况下,油然产生了新的更深刻的互动,探索出了随机结果的“一定”与“可能”;第二次比赛同上相仿,由于教师的盒子里是7个白球1个黄球,而学生的盒子里是7个黄球1个白球,学生认识顿悟,又内化了可能性的大小,这种互动的体验是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

(3)、互动式教学:在过程中得到调整。

教师上课的教案是事先预设的,是主观上理想的东西,但我们所要面对的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下,学生又有不同的心理,就会导致互动各种随机状况的出现,而教师绝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学生,硬把学生拉到预设的轨道上,互动教学活动也是一种教师和学生融合的历史流。教师要联系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判断和调整,调整自我的互动预设,推动教学进程,并及时做出教学反映,当然这种教学机智得宜于教师的教学经验与人文修养,还取决于投入同步与预设的宽度。又以《可能性》为例,课后有的老师问我,“假如说学生在摸球时要和你换盒子,你换否?”回答是肯定的,换!因为这有利于互动,也是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人本发展的需要。又问:“现在学生输了,不服气地探索出了原因,假如你输了又如何?”回答是:我将请学生帮助我寻找到输的原因,同样也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也是互动的精彩。

(4)、互动式教学:在放收中得到交融。

互动学习是人的最基本的一种学习方式。如果说互动学习是一种过程,那么,所谓的放就是指让学生尽情地动起来,使个体通过反复观察、感受、实践、探究,亲身经历全过程;如果说互动状态是一种多水平要素的整合,那么所谓的放在于使个体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通过心理感受,情感互动,认识顿悟,反省内化,提高感知水平、认识水平和意志水平。放要放到位,使内心深层的互动得到深化、扩展和升华。当然这种放绝不是任凭主观意识的放马由缰,而是要指导学生,不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讲,用手操作,用身体去经历、体察,而且要用脑子去思考、探究,用心灵去意会、感悟。内化为心理素质,外化为行为习惯。所谓的收即学生已有深层的互动就见好就收。同时发挥收的功能,防止出现被动接收、脱离实际、感受力下降、缺乏互动、忽视内化、知行脱节等问题。收放的交融可以使互动默契、强烈、更有效。

二、学,在互动中学

亲知是一切知识的基础。互动也是亲知的主要方式之一。只有让学生回归自我生活,回归原有知识,并融合新教学的内涵,形成强烈、完整、清晰的互动,才能更好地探索,更好地理解、更好地记忆,更好地创生。

(1)、互动式学习:主动的学习。

互动是亲身经历的体验,这就强调了少年儿童是互动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要激活他们自主参与各种富有教育意义的互动学习活动的动机,使互动学习成为自觉的学习,主动的学习。《可能性》教学,创设了师生两次摸球比赛,使比赛成了互动学习的催化剂,输赢成了个体关注首选的焦点,当摸球结果与旧有的生活经验矛盾时,更大热情地融入了互动。本课成功之处就在于通过师生互动,激活了学习互动的热情,自觉并渴望投入到互动活动中去,学生正是有了这些互动,思路打开了,精力投入了,热情高涨了,目标达成了,学习轻松了。追随着互动的实践,得到了成功的体验。

(2)、互动式学习:创造的学习。

在互动中,将学习空间回归自我的生活空间,从而使旧有经验得以激活,也增加了运用的张力。学生能利用原有知识、表象或经验,作为互动的基础,融入新的互动,开展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进行大胆猜想或预测,获得积极互动和顿悟。《可能性》教学中,教师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设置了新颖的师生互动方式,提出了似乎明白但又说不清的半捆惑问题,在充满情趣的教学情景中,使学生产生创新的动机,激发、强化创新行为,探索出了控制或改变随机事件结果的“一定”“可能”及可能性大、小等规律。享受到了创新的成功与快乐。

(3)、互动式学习:立体的学习。

学生的互动是多元的。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学习方式都有不同的互动,相同的教学内容也有多元的互动。在学习中联系、尊重自我的互动,使知识能够更好地联系自我的准心理空间,从而产生内化和顺应,进而使互动更加立体。联系的空间更加宽广,能有更多样的运用可能。不仅在认识水平上,而且在个性心理上以及动作操作上,形成立体的发展。《可能性》就是创设了立体学习的互动,课堂的小游戏营造了融洽的氛围,加深了师生情谊,让学生敢说、想说,情商在互动;师生的互动比赛,激活了旧有的生活体验,只有争论,没有胆怯,思维在互动;追朔原因和结果,探索活动在展开,体察、理会、领悟、开窍,再创造在互动;“把球装进口袋里”(每生用一个球根据口袋上的要求设置摸球口袋)的活动,生生交互产生碰撞,智慧在互动;课末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激励,点亮了人本发展航船的航标灯,生命在互动。整节课学生对自我、同学、老师的多元互动,形成了立体的学习。

力学性能论文范文2

以便为课题研究提供有效事实依据,作者对九台市第一高中的全体物理教师、300名学生及部分学生家长进行了实地调查和面对面的访谈;并对收集到的有关数据进行了细致深入地研究分析。调查显示: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好坏直接受到学校、家庭以及自身因素的影响。该市高中长期以来坚持应试教育体制,一直将考试成绩的高低视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学校对物理实验课程重视程度明显不足,课时安排十分有限;课堂教学仍然延续“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传统模式,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物理实验课的目的在于完成学习任务,于是学生对实验内容不予深入理解,教师对实验问题不予过多纠正,实验过程缺乏研究探索和反复思考的阶段,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不高和学习能力不强,甚至还存在部分学生对实验讲解内容不知所云的现象。而且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学过的物理实验内容偶尔反思,能做到坚持反思的微乎其微,其中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反思的意识。此外更值得关注的是,即使是偶尔进行反思的学生,反思时也缺乏一套规范、准确、合理、系统的反思理论知识。反思引导和反思条件的欠缺直接导致学生反思意识的薄弱,反思毅力的不足,应试教育下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没有清晰地认识到反思性学习的重要性,更没有使其养成坚持反思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物理实验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建议

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此外还要认识到,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

(一)将反思贯穿于物理实验教学的全过程

物理实验教学由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实验实践、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各个要素组成。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应将反思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因为设计环节不合理、实验缺乏创新和灵活而无法实验,或者课堂掌握很好,但课下却找不到重点的情况,这都是因为学生没有及时进行总结规律、合理分析问题,缺少反思造成的结果。所以,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将反思贯穿于物理实验的每个阶段,尤其在实验结束后,对于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及时组织学生交流,鼓励学生清晰准确地总结和反思实验环节,归纳实验规律,通过对结论的延伸,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进而升华学生认知水平,以此提高其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

(二)为培养反思能力营造良好氛围

外界环境对学生成长以及各种能力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本质上说,反思性学习是一种自我批判的过程,反思成效不佳极易造成情感波动,失去学习兴趣,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在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学校方面

学校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反思性学习环境,重视培养学生在物理实验课程中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报刊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通过举办知识竞赛、科技创新比赛以及实验技能大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物理知识,激发热情与兴趣,从而使其将物理学习由外部督促转化为内在自省。

2.教师方面

教师要转变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发挥创新精神,积极开拓、深入研究、大胆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反思性学习能力和培养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教学水平,及时总结反思物理实验教学内容:知识点讲解的是否清晰、透彻,学生理解程度是否深入,是否引导了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反思,下次授课应注意的事项和调整的内容等等。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交流、合作,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流,促进学生间交流,鼓励学生分享学习经验,对物理实验内容交流反思,在增进情谊的同时,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

3.家庭方面

力学性能论文范文3

1.法律学习的根本目标是法律思维能力:法学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能够通过专业法学训练以及学习,能够使学习者具备基本的从业资质以及从业技能,在对相关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能够以法律相关的职业要求作为基本标准来对学生能力和素质进行具体培养。法律知识只是法律从业者需具备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相关法律工作的理论基础,通过法律知识能够对相关问题作出更加明确的定位和判断,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事物的具体认知与思考,并通过全面系统地对问题的分析,透视出事物的本质,并在法律体系中做出最终的定位,这种能力就是所谓的法律思维能力。在法律的相关工作过程中,需要以法律知识为基础,并通过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情进行法理分析,根据不同的实际状况,做出有针对性的不同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具备这一专业能力,才能够应对相关的法律工作。

2.思维能力是法律专业必备素质:与法律相关的职业属性特殊,首先,特殊的工作对象,在绝大多数法律案件中,人是勾连起整个案件的核心内容,而且关系错综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只有通过自身的直觉与经验才能够做出最真实的判断。其次,特殊的活动,总体来讲,职业活动不仅需要理论更需要时实践,同时还需要抽象思维与经验结合,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水准,还需要丰富的社会经验以及社会认识。最后,就是需要具备完备系统的法律储备,不仅是知识、素养,还有技能。

二、刑法特点与思维方式

作为法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刑法特点极为鲜明,其已经涵盖了所有的法学原理以及基本知识,法律的所有构成以及特征在刑法中都能够体现出来。而且这项法律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需要通过科学严谨的实际行动过程,才能够使这项法律发挥作用,以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执行理论。不仅如此,刑法的法学原理构成最为系统,同时也最为完备,而且覆盖面积极为广泛,涉及到了国家建设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且所有执行标准基本都已成熟,而且形成量化标准。这样看来,刑法自身的种种特质和属性,使得学生能够在刑法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培养出更加科学严谨的做事以及思考态度,同时还能够形成完整系统的思维逻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能够以这几项基本素质为基础,形成更加丰富更加全面法律思维能力。

三、利用刑法促进学生形成法律思维的方式

1.确立正确的刑法观念首先,要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刑罚。在我国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系统完备的刑法体系,并且确定了刑罚的御民作用,而且这种刑罚观念流传至今,使得学生在具体的法律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以刑法为核心的错误观念。刑罚是刑法的主要方式,从罚金到限制人身自由,从剥夺人身自由到剥夺生命,毋庸置疑,刑法是最为严厉的。但是学生们应该从法学的形而上学原理出发对法律展开系统的思考,认识到法律的本质意义,刑罚不是法律的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是打击犯罪,保护人民人身安全。其次,明确罪刑法定的观念。具体是指,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不定罪、不处罚,所有的犯罪定性,以及刑罚标准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为准绳,只有法律中有明文规定才能够进行具体的定罪和处罚。但是在这一原则的具体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对其进行充分全面的理解,思维一直处于僵化状态,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具体来讲,对于单位领导怂恿员工偷窃别单位财务应作出何种判断时,学生普遍认为不能够定为盗窃罪,因为刑法中没有针对单位作出规定。

力学性能论文范文4

一、我们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对于学习化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形象思维可以直接利用感官接受具体形象信息,然后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使抽象的语言变成具体的,直观的,且有些趣味性的概念,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产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比如:《物质结构》中讲述电子在核外运动遵循统计规律时。可以通过启发和讨论的形式获得以下共识:蜜蜂在某一朵花采蜜时,没有确定的飞翔路径,似乎没有规律。但长时间多次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蜜蜂在这朵花的近处远处都可能出现,但蜜蜂总会在离花近的地方出现机会多。可以说这就是蜜蜂在对一朵花采蜜时的运动规律。然后引出电子运动的统计规律。学生就好象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统计规律,由好奇,成功到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2、是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概念,理论,推测实验本质,提高教学效果。学生们运用形象思维通过直观的类比,联想等思维加工,使抽象难懂的概念、理论变成易学易懂的,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而且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我们要讲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质子和中子都是微观的,如果只是用语言去描述,很难把学生的思维给打开,让其相信没有任何印象的东西。而如果我们通过宏观物体,如太阳与地球的相对运动的形象描述,根据其相似性来引出电子对于原子核的相对运动,由宏观物体的运动特征对比归纳出微观电子的运动规律特征。通过形象的类比,及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又较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是有助于学生其他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形象思维的培养,使学生的联想能力、类比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等都会有相应的共同发展提高。在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必然会应用和带动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多种思维能力间是相辅相成的,比如我们在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时,就会用到类比,创新、抽象和辨证等多种能力,从而得到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二、在化学教学中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的途径可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运用形象的化学用语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术语特别是对于分子式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符号模型的掌握和理解,大都是比较复杂和抽象的,但如果我们能很好的利用这些素材去引导和探索,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比如当我们在讨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作用很强时,可以运用时,我们可以运用离子化合物熔点来形象的讲述,对于氯化钠中的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有较强的静电作用,即钠离子与氯离子间的离子键的键能较大,我们可以我们可以对氯化钠的熔点的讲解,来说明破坏离子键是不易的,引出离子键是很强的作用,运用形象的化学用语把感念特性具体化。再者对于我们遇到的一些分子式,也是很好的形象思维培养素材,分子式中原子间的结合一般是具体的,我们可以根据其分子式特点来对其结构、连接方式和形成元素间的质量比关系加深了解,形成表象,培养形象思维。通过我们把化学用语的形象化,把概念本质的具体化,可以比较好的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枯燥的知识感念转化成兴趣型的。达到教与学相一致。

2、由化学实验现象、化学反应的本质去引导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化学是从实验入手研究的,化学实验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是我们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最佳场所。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对知觉进行整理,组织感觉信息,使感觉材料进行秩序化、整体化以形成直接的感性反映形式。在讨论金属钠与氯气反应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象来进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实验前钠存放在煤油中,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很容易得出钠是比较活泼的金属,然后通过反应时的剧烈程度引导使学生能对氯气的氧化性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再者通过生成白烟过程的思考,可以得到金属钠与氯起化合,用形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使微观的感念和反应具体化、形象化,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对化学抽象概念,特别是物质结构概念方面进行形象的类比,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培养。

力学性能论文范文5

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与运用,是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是否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居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新教材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根据新课标所提出的基本理念,要求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教学方式、方法,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构建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确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给地理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尤其是在强调热爱人类共同家园——地球的今天,地理教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地理是中学学科中惟一以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环境关系为基本内容的学科,是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学科。地理教材在指导思想和具体内容方面,必须以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的需要为出发点,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和可持续发展等观念为主要线索,在阐明人地关系的同时,注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与国情教育,强调处理好“三个面向”与“两个面向”的关系。因此,如何适应素质教育模式,做好地理教学活动的转变,从而进一步提高地理教学水平,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地理教学活动不但要适合初中学生的心理与智力特点,还要着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这就使得实际能力的培养比传授知识更重要。为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机遇,深入钻研地理教材,灵活地采用并创新多种生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弘扬学生的个性,以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在教学中,落实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认识和掌握自然与经济规律的能力,使学生获取探求知识的能力;加强科学思维方式,使学生获得智力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和造福人类的责任感,加强非智力品质的培养,这些应作为改进地理教学活动的重点。

一、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

能力古往今来,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种教师独霸讲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能力的发展,新教材以新的形式与内容对传统的教法提出了挑战。它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求地理教学改变过去的注入式方法,强调探究、发现式教学,鼓励学生对地理事物、现象产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在多元、动态、开放的大课堂中求得全面发展。这种教学活动更多地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教给学生终生有用的知识和能力。如讲《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这部分内容时,在课前两周,我给同学们出了一个题目“如何治理贵阳市太慈桥地区的环境污染”,然后将全班分成四个组,要求每组均要撰写论文,最后交流讨论。同学们兴奋不已,他们在组长的带领下,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收集资料、消化资料,有目的地在本区作实地考察,去工厂调查,进行家庭访问,对过往的车辆进行统计,把洁白的纸放在本区的不同地方,收集尘土,然后对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归纳、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经过两周的探究,四个组的同学们均交出了有一定质量的论文,论文提出了不少治理本区环境污染的建设性意见,有要求政府部门办的,有要求工厂办的,有的是要求家庭办的。其中有位同学在论文中写到:“贵阳市太慈桥地区,大大小小的烟囱就有21个,水泥厂和发电厂的烟囱最高最大,烟囱排出的浓烟就像一条条黑龙在天空中飞舞,天变得灰朦朦的,让人喘不过气,严重污染着本区的环境,给人们的身心带来极大的危害。”对此,这位同学提出了很好的改进意见。通过这种探究式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获取了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注意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延伸

素质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材中的“活动”“阅读材料”等栏目,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教材中的景观图、彩图、漫画、示意图、新闻报道、数据图表等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们学会动脑、动手,培养观察、阅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图表,发展智能和进行审美教育,加强竞争意识教育,让素质教育真正在地理教学中得以延伸。

素质教育要求对地理教学环境精心设计,周到安排,它要求内容上求“实”,训练上求“活”,方法上求“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地理课堂上学到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

三、重视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技能运用能力的培养

为了让学生能适应知识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需要,必须重视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素质教育强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的具体体现。能力培养方式多种多样,各种课外活动、填绘图表、自制地理教具、分析图表、演讲、撰写小论文等等,都是能力培养的好途径。如通过办墙报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同学们通过学习初中地理知识,找到许多保护环境资源的材料,经过认真仔细地编辑、书写、描图,一块“热爱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的板报办成了,让黑板“说了话”,同学们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在整个办黑板报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同学们阅读、收集资料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发展了他们的个性、意志力,同时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力学性能论文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数学;模型;实践探究;思维;创新能力

人才的成长,依赖于各个学科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只有打好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基础,才能够使得学生今后学习数学与其他学科更加顺利、高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贯彻新课改理念,结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特点、兴趣爱好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构建模型思想,是将抽象思维形象化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从模型中寻找规律、类比探究、互助合作、拓展思维,可以有效强化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本文就数学教学中运用模型思想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进行探讨。

一、创设情境,体验模型构建思想

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知识的源泉,激发学生生活感悟,探寻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素材,可以起到提升学习效率的效果。生活是灵感的源泉,有很多数学材料、工具,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还原真实的生活场景,结合时代热点、实际问题、自然科学等,运用相关的数学理论与知识,构建数学模型,强化数学知识的系统认知,从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例如,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借助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找寻“圆”的模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圆的模型和关于圆的规律,还可以发现转盘、篮球框等类似“圆”的模型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引导学生动手画出圆,使用圆规分析圆的规律,由此借助圆的特殊性,引导学生分析圆与其他图形的区别。结合“起跑线设置”主题,引导学生实践探究,分析操场内外跑道中起点设置的关系。这样,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二、参与探究,强化模型体验实践

通过运用模型思想,让学生寻找思维的依托点,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探究,能够有效提升教学实效。构建模型的过程中,教师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将身边事物和已经学习的数学知识相联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与思考的兴趣,促使学生关注自身知识网络的构建,自主分析、实践与探究,更好地与同学交流,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例如,学习“圆柱与圆锥”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构建模型。可以从以前学习的圆柱表面积的转化思想出发,运用转化思想,将圆锥展开为三角形和圆。然后,引导学生将圆锥与圆柱进行类比,运用沙子实施验证性实验,抽象与概括出相关模型,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这样,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和探究实践,促使学生强化模型思想,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意识。

三、解决问题,落实模型思想应用

模型思想是将知识、事物进行类比,运用模型思维教学策略,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归纳与总结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分析与应用知识。通过运用模型思想,强化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寻找思维出路的过程,模型思想能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够将类似的事物规律化。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总结与归纳出事物的相同特性,引导学生应用数学归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模型思想的运用过程,是强化学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过程,也是提升学生认知水平的过程,更是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模型与数学方法的结合,可以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构建自身的知识网络与智力系统。例如,学习“比例”相关知识时,教师引导学生构建自行车齿轮模型,通过分析前后齿轮数目的关系,得出相关比例,计算齿轮数目之间的倍数关系,再结合车后轮周长计算方法,得出车轮踏出一周自行车所行驶的路程。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自行车里的数学模型”相关知识,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寻找类似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四、思维拓展,促进模型思想创新

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发散,是提升学生智力水平的关键,也是促进学生强化思维、自主创新的关键。在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了解、构建与应用模型以后,还需要对模型思想进行拓展延伸,引申出数学方法、思维架构,有效促进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模型思维拓展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知识、问题与方法的关联性,归纳外在特点与内在联系,调整知识结构,促使学生合作探究与创新实践。例如,学习“多边形面积”相关知识时,引导学生分解和整合多边形,构架“三角形”“长方形”等数学模型,同时,细化规则四边形为梯形与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五、总结

通过实施创设情境、鼓励参与探究、激励解决问题、促进思维拓展这几个阶段性、步骤性的数学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运用模型思想,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在今后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继续立足人才成长,加强对学生思维与方法的引导,基于学生形象思维,构建模型思想,结合函数思想、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维等,强化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