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资金监管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政资金监管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政资金监管论文

财政资金监管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国库集中收付;预算;财务管理

论文摘要: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就是将所有的政策性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到国库单一账户,并规定所有的财政支出必须由国库直接支付。在我国现阶段,建立健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我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采取有效的对策,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实施,是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加入WTO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建立和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库集中收付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有效管理和全面监督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可以促进整个财政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完善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财政资金的分配、管理权限及操作程序都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增强了财政工作的透明度、公开性和约束力,有利于全面监督,加强了对不合理的财政支出的监控,强化了预算约束和预算执行管理,财政资金从筹集到使用,都处于政府财政的有效监督管理之下,对于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来说资金的使用双向透明。在现行的财政资金收付管理体制下,缺乏对财政资金使用的事前监督,在支付、采购等环节存在资金截留、挪用、挤占等问题。

(二)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财政资金实行了统一的管理和调度,细化了资金使用情况,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财政资金集中存放,一方面政府可以灵活调度库款,集中财力办大事;另一方面提高了政府抗风险能力,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算内

(三)有利于减少财政负担,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国库集中收付,是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把财政资金统一集中在国库单一账户内,预算单位按规定使用资金。国库资金集中保管,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财政资金层层拨付、环节过多、效率低下的问题,加快了资金拨付速度,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运行效率,加快了资金流通;而且可以减少债券发行量,减轻财政负担,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对稳定金融和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有利于严格各单位财务管理,严格预算编制

现行的财政资金收付方式下,一般预算单位不太重视预算管理,预算编制基础工作薄弱,预算执行不严格,项目使用资金有挤占、挪用等现象。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后,收入直接进入国库,支出是按财政批复的预算使用财政资金,划拨到预算单位,严格预算执行,突出了预算执行的刚性和严肃性。"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

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已普遍实行,但我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在具体的运行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存在的问题有:

(一)基层部门预算编制不完善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中规定:“各支付单位的每项经济业务必须根据当年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向财政部门按用途提出用款申请。”也就是说编制部门预算,建立明晰的财政资金支付预算,有利于实现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和顺利实施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但是,目前我国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预算内资金的集中收付,不符合真正意义上的未区分预、外资金的国库集中收付。因此,必须完善基层部门的预算编制,减少预算资金的流失,及时批复预算,全面进行预算监督。

(二)预算监督不力

目前,国库对财政拨款的监督停留在事前监督,而对资金拨出后运作效益监督不力。没有有效的监督,必然干扰正常的经济秩序。目前的分散支付制度下,预算资金一旦拨付,就脱离了财政的监督,存在严重的挪用、截留、克扣现象。财政资金拨付程序烦琐、到位慢,财政资金容易造成大量资金沉淀,资金使用效率低。如有些项目建设资金,特别是一些专项资金,经过若干个部门之后落实到具体项目上的资金很少,这容易引起基层单位上报的预算支出不符合实际,存在多报现象;资金到位慢,影响工程进度,使得建设项目质量不高,“豆腐渣”工程的产生与此不无关系。

(三)基础设施薄弱,人员效率低下

我国目前国库集中收付实施的基础设施很薄弱,适用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金财工程”尚未完全建立,还不能完全脱离手工记账,而细化的部门预算、方便快捷的银行清算系统、“金财工程”等配套措施,是保证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顺利实施的保证。基础设施的薄弱,大大增加了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了预算单位及时准确报账的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不利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全面推进。

(四)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要求国库加强资金的监管、预测和分析,目前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并未真正为国库的资金监管权提供确切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本级各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预算的执行”,但并未明确指出财政部门有权实时监控预算单位的零余额单位账户发生的资金变动;而且目前的一些文件,如《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中央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银行支付清算办法》,只能称其为制度,还没有上升到法律形式,不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亟须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五)具体实施中,个别部门和单位对制度认识不足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对于个别部门、单位的利益有所触动,有的人对改革方案、管理办法理解不深,还在等待与观望;有些人的观念与改革的要求不一致,出于一己私利考虑,不愿意改革;有的人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方式,不愿意去熟悉、掌握新的管理方式。这些个别部门和单位人员的种种认识都制约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向纵深发展。

三、如何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财政管理的规范化、防止产生腐败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 "

(一)完善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财政资金分散、财政资金管理控制困难的局面。严格的国库集中收付运行程序是规范、合理、安全和高效使用资金的重要保证。要建立和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必须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集中管理组织体制。根据我国实际,设置专门负责管理国库集中收付的机构非常必要。制定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严格国库集中收付行为和程序,在实际操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要对预算科目和预算批复时间进行全面合理的改革。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与现行的科目体系衔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二)通过业务培训,改变传统观念,提高人员素质

财政公共支出管理改革对财会人员来说是全新的思想观念和业务素质的改革,特别是编制部门预算(包括政府采购预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及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都需要财会人员有较强的技术性和操作能力。因此,必须加强财会人员业务培训。通过业务培训,使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充分了解改革的实质、意义,熟悉制度规定、管理办法,改变传统的观念,掌握具体操作程序,以保障改革的有效实施;同时,注重工作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提高,培养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团队意识、正确的理财观念等,建立一支过硬的业务人员队伍,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三)规范收入缴纳和支出拨付程序

各项财政收入,一般均采用直接缴库方式。经征收机关审核无误后,区别收入性质,由缴纳义务人将应缴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也可按法律特殊规定采用集中汇缴方式;纳入“收支两条线”、“收缴分离、银行代收”的非税收入,通过银行归集,分别划解国库单一账户和预算资金财政专户。根据支出管理需要将预算单位的支出划分为工资支出、购买支出、零星支出、转移支出四类,分别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方式。对预算单位的统发工资支出和集中采购、购买支出,实行财政直接支付方式;对预算单位的转移支出,实行财政直接支付方式。

(四)完善相应配套措施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财政管理体制和国库管理体制的变革及相互间协同配合、信息沟通等问题,必须运用先进的财政收付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现有商业银行的网络系统,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引进竞争机制;尽快制定相关规定和办法,做好国库收付制度的前后衔接,明确各预算单位的会计主体责任和义务,有效防止各预算单位转嫁财务违规风险。

(五)严格监督控制

要加强对国库集中收付中心、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工作人员的约束和监管,不断完善和规范各项管理制度;搞好与预算单位账务的衔接,设置相关的辅助账,与会计核算中心定期对账;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收支审批权限,控制和管理好资金的收支;实行财务公开,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的同时要建立全面的内外部监督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网络。

财政资金监管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财务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精细化;核算管理

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做好新形势下财务工作的迫切需要。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财务精细化管理是在科学化指导下,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把科学化管理要求落实到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落实到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体现集约管理、注重效益的要求。保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

收付中心作为预算单位的统管部门,从02年核算中心成立至今,为规范财务核算管理,杜绝不合理开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可否认,随着加强预算管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制度的实施,最终的实施和管理体现在各预算单位,并由收付中心把关,对财务核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出现了财务核算管理工作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职能较弱,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财务管理主要的工作是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涉及极少。对经费的管理仅仅满足于事后核算,对经费的收支仅停留在核算和帐面平衡的考核。很少对资金使用效能、用途的必要性进行考核,这直接导致单位一方面经费紧缺,另一方面却是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然而,如果将中心仅仅作为一个记账机构是远远不够的,要着重体现在预算资金使用情况和使用结果,为预算单位完成政府和各项事业的多种职能服务上。

(二)资产管理过于松散

收付中心从价值上管理核算资产,使用部门从实物上管理资产,资产的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脱节,有些单位的固定资产明细账没有如实登记,出现家底不清、帐实不符甚至资产流失的现象,致使收付中心的账簿与单位实物不符。使用部门只是强调财政资金规范运作,而忽略资产的管理,特别是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控制,必然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和财产物资的安全。

(三)忽视报账队伍建设,职能弱化

近几年,预算单位在报账员选拔上随意性很大,无人过问,常常忽视专业业务水平。不少单位报帐员扮演“跑腿的”、“传话筒”。报账员的选拔、任免和培训等成了财务核算管理的“空白点”和“盲区”。财政体制改革并不改变单位会计责任主体,而且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改革政策的出台,部门财务管理的职能还需更进一步加强。单位报账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起着连接预算单位和财政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提高整体财务核算管理水平。

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就是以“细”为起点,对预算单位财务活动的每一内容、每一岗位、每一具体的环节,建立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在实践中抓落实,并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单位的每一个领域,通过行使财务监督,拓展财务管理与服务职能,实现财务管理“零”死角,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收付中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依据财政体制改革要求,规范财务管理程序,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应本着服务、核算和监督管理一身的原则,细化量化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通过建立严格细致、切实可行的工作规范和制度,使财务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日常收支业务不断规范,做到工作明确、责任到人,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彼此连结的工作流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了财政资金的优化和高效,使财务工作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树立大财务意识,促进财务工作从记账核算型向职能服务型转变

财务工作表面上是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然而,如果把财务工作仅仅看成财务核算是远远不够的,要着重体现在预算资金使用情况和使用结果,为预算单位完成政府和各项事业的多种职能服务上,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应不断拓展财务管理领域,将财务管理融合到完成政府和各项事业的多种职能服务上。

首先,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扭转将财务工作视为单纯核算的观念。财务工作是核算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核算是基础,管理是目的,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财政资金的优化和高效,完成政府和各项事业的职能服务上。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应把财务核算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财政资金的优化和高效,保证政府和各项事业的顺利完成。

其次,加强预算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监督。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不断拓展财务管理领域,实现从事后核算监督向事前、事中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监督转变。收付中心在收到预算单位支付申请后应明确是否可以支付(即是否符合有关政策规定、是否有预算额度、完成政府和各项事业的哪些职能服务上、达到什么标准),如何支付(即占用何指标、列支何科目、解决什么问题),并协助业务专管员跟踪预算单位在事中、事后上达到什么标准、解决什么问题等,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监督。

最后,还要处理好服务和监督的关系,做到服务与监督并重,寓监督于服务之中。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有效完成政府和各项事业的职能服务上。收付中心做为预算单位的统管部门是财政的窗口单位,一方面要为预算单位服好务,另一方面还要为政府把好关,处理好服务和监督的关系。在为预算单位服务上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对预算单位的报帐人员,做到一视同仁,热情服务,对报帐员在会计核算上所提出的问题认真的进行解答,指导他们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不刁难同志、不拖延时间,对违反财务规定和超预算的支出坚决不予

办理。

(三)加强与预算单位及局内专管员工作对接,进一步细化会计核算

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注重与局各业务监管部门和预算单位的沟通、协调和配合,深刻领会财政体制改革精神,准确把握各项资金的来源、性质、使用方向和使用效果,掌握对预算单位监督的政策和跟踪重点,实施财政资金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监督,有效掌握资金的指定用途、职能服务等,保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对专款、项目、社保、企业转制、税改等资金实行细化管理、分类核算。按照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监管标准分部门、分统计、分项目及内容设置帐簿进行细化会计核算,做到“一事一科目一记录”。杜绝非专项、非项目经费的挤占和挪用,制止专项资金之间的串用,便于从每个部门、工作目标、用途等多方面进行管理和考核,为加强管理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保证财政资金充分发挥使用效果。

(四)加强财务人员与报账员队伍建设,提高整体会计核算管理水平

提高整体会计核算管理水平是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前提。报帐员是财务核算管理不可或缺的一员,是预算单位和财政之间工作的纽带和桥梁,承担财务核算管理第一轮监督作用,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提高整体会计核算管理水平,必须加强财务人员与报账员队伍建设。切实抓好财务人员与报账员的培训和辅导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和业务学习,深入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加强财务核算管理办法》等各项财政法规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深入学习财政体制改革以来的会计制度和规定,提高财务人员与报账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整体财务核算管理水平。建立报账员上岗资格认定制度、定期培训制度、定期考核淘汰制度,使各预算单位能按规定认真选配报账员,消除财务核算管理的“空白点”和“盲区”。保证充分发挥整体财务人员的核算监督作用。

(五)完善内、外监控制度,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应从完善内、外监控制度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建立资产内部管理制度。成立部门资产管理小组、建立小组岗位责任制、健全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保管制度、使用责任制度、变动制度等。保证预算单位设有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及资产管理卡片做到资产情况详实、管理责任到人。资产变动时,到财政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在报帐、记帐的基础上,登记资产管理卡片,为固定资产账实相符把好第一道关。

财政资金监管论文范文3

 

当前,我国县域基层存在农村社会发展缓慢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这些都与我国县域财政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优化财政管理,以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县域政府的重要职能,也是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对此,作者从以下五方面提出优化县域财政管理的措施,以促进县域财政更好地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理顺县域财政管理体制

 

县域要积极总结省管县的改革经验,进一步完善与县域财力相适应的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深化对县域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继续理顺省、县的财力分配关系,适当调整省、县间税收分享范围、分成比例,增加对县域的税收分成比重。同时, 适当下放县域管理资金事权,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一是将适合市县管理的专项资金逐步下放,如主要用于城乡发展规划编制、高端人才引进、职业教育、县乡特色产业、旅游规划建设、特色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下放到县,增加县域资金安排的自主权,发挥县域管理的优势,自治区加强监督,确保管理使用合法合规科学高效。

 

二是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完善县域基本财力保障制度,结合考虑县域财政的负担水平和承受能力,均衡各县间财力分布,切实减轻县域财政负担。同时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通过存量调整和增量倾斜,将清理压减的专项资金,调整用于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

 

二、加强财源建设,加快增强财政实力

 

县域财政管理部门要树立持续开展项目建设的理念,不断开辟新兴特色财源。县域财政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会同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导向,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不断整合优势资源,持续推出与国家产业政策相对接的大项目,争取资金的支持,加快项目建设,按期竣工投产发挥效益,确保县域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同时,坚持财源建设主体与优化结构兼顾。

 

一是加大工业扶优扶强力度,设立相应的发展基金,运用贷款贴息、垫息等方法对有发展前途和市场竞争力的县乡工业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扶持配套中小企业,推进产业纵向延伸和横向配套,形成产业集群。

 

二是大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重点推动现代服务业、交通物流、旅游业、城镇化等的发展,从整体上推动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为财源优势。三是稳固农业基础财源,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就业增收,扩大农村居民消费。

 

三、优化县域财政支出结构

 

一是实施“一保三控”,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性支出、国家机关正常运转经费等基本支出,严格控制行政事业性经费增长、人员编制及机构增长、财政供养范围,财政供养人员控制在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标准之内;

 

二是在结构上补齐“短板”。加大财政对以公共安全、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住房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打造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是在政策上放开搞活。该由社会办的事交给社会办,制定相关制度,明确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具体措施和指导目录,通过推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四、加大财政资金监管体系建设力度

 

加大对县域财政资金监管体系的建设和力度。一是继续完善并扩大国库集中支付,加强动态监管建设,完善资金拨付审批环节的管理,实现全过程、各环节中的审查、稽查与监督检查,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二是加强政府采购管理。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和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执行县域以上政府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完善政府采购“三库”建设,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率和质量; 强化物资采购与资产存量联结机制,加强采购预算约束力,无预算不采购; 规范政府采购方式和程序,阳光采购,确保政府采购公平、公正、公开。

 

三是完善县域财政监督机制,继续发挥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作用,加强县域财政管理监督,建立财政收支与财政监督相连接的网络系统。

 

同时,加大力度整顿财经秩序,严惩违法违纪行为,为推进财政支出改革、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消除阻力和障碍。

 

四是完善县域财政绩效评价机制。制定完善县域财政绩效考评管理办法,健全县域财政绩效评价机构,建立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公共收支绩效评价体系。同时,建立预算资金使用的问责机制,将预算资金的管理、使用和绩效考评情况纳入对部门、单位领导的经济责任考核范围。

 

五、提高县域财政管理透明度

 

最后,要提高县域财政管理的透明度。一是明确公开渠道与方式,采取在政府信息网信息公开平台和财政信息网。二是明确公开的内容,公开的内容包括财政制度、预算编制信息、预算执行信息、决算信息、绩效评价结果、财政监督结论等,内容繁杂,需要分门别类和分别考虑公开的策略。

 

三是提高公开内容的质量与效率。主要是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评价、财政监督、财政政策、财政项目、补贴发放,公开内容要经得起审计和监督以及社会公众参与质疑。预算执行与安排情况报告在县域人大通过后的法定时间内公布,县域决算、部门决算应在县域人大常委会审批后的法定时间内公布。

 

四是建设县域财政电子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公开财政政务信息,提高财政透明度,促进财政管理提高质量、推动政府高效廉洁运作。

 

总而言之,县域财政是国家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经济联结的纽带。县域财政管理的水平关系着县域财政状况的好坏,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加强县域财政管理对于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夯实国家治理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财政资金监管论文范文4

关键词: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科技创新;资金投入规模;资金投入主体;资金的有效投入

中图分类号:F8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4)02?0019?05

财政科技资金是指国家财政预算直接或间接用于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其本质是一种扩张性的宏观调控资金,是政府界入科技创新领域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财政资金之所以要介入科技创新领域,其理论依据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科技创新领域存在市场机制失灵的问题,需要政府公共手段纠偏;二是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三是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视角出发,认为财政科技投入通过影响创新体系中的某个子系统进而对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产生作用[1]。进入新的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把科技创新作为支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支点,切实加大科技投入。为在新的产业革命浪潮中抢占先机,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财力保障有效加强。本文即以此为背景,对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总体力度、投入结构、投入方式、管理体制等涉及投入效率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促进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

一、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规模与主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财政科技投入的宏观政策不断完善,逐步构建起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科技投入体系,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为强化科技创新投入的政策保障,有效引导各级政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我国在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中对财政科技投入做出了明确规定。一是在《科技进步法》中明确规定,国家要逐步提高科技投入的总体水平,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实现法定增长。二是在国务院印发的《实施的若干配套政策》中提出,要将财政科技投入作为财政预算保障重点,全面落实财政科技投入法定增长要求,使科技投入水平同创新型国家相适应。三是以税收优惠的形式间接投入,主要政策措施包括:在企业所得税方面规定,企业用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费用,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在进口环节方面规定,对于科技开发用品以及科学研究和教学用品免征进口环节税收。

(一) 投入的总量规模

从1991年至2011年的20年间,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11年财政科技投入总量达到3 828.02亿元,较1991年的160.69亿元增加22.82倍,年均增长17.18%。其中,1999年、2001年、2005年、2006年、2009年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幅度均超过20%,特别是2009年增长幅度达到28.9%,实现了财政科技投入的跨越式增长;20年间增长幅度低于10%的仅3年,分别为:1998年、2000年、2007年,其中2007年最低,增长幅度仅为5.6%。近20年间,我国财政科技投入总量虽然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相对于快速增长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来说,增长速度并不算快。从1991年至2011年的20年间,我国财政支出由1991年的3 386.62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09 247.79亿元,20年间规模增长31.26倍,年均

(二) 投入的构成主体

受财政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分别来源于中央财政投入和地方财政投入,逐步构建起了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科技投入体系。1992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133.6亿元,地方财政科技投入55.7亿元,中央财政投入占比达70.58%,从1992年开始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占比一直保持在60%以上,在整个财政科技投入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但是,随着地方财政收入状况的不断好转,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的规模不断扩大,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占科技总投入的比重逐年下降,由1992年的70.58%逐渐降至2011年的49.27%。从1992年至2011年的近20年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增长13.54倍,达到1 942.1亿元,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增长32.86倍,达到1 885.9亿元①。地方财政投入在整个投入体系的主体地位日益增强,自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科技投入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占比情况基本相当,财政科技投入逐步由中央财政投入为主的模式演变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投入的双主体模式。

二、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有效性评价

资金追求效益,投入必须有产出。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投入的效益究竟如何?反映科技投入效率的因素很多,本文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和经济增长两个指标来评价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有效性。

(一) 科技创新成果产出情况

反映科技创新成果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选取专利授权和科技论文两个方面反映科技产出水平。一是从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3种专利国内外授权情况来看,授权数量从1990年的22 588件增加到2011年的960 513件,近20年间增加41.5倍,年均增长19.55%。二是从国外3种主要检索工具(具体包括SCI、EI、ISTP)收录我国科技论文情况看,收录论文数量从1996年的19 598篇增加至2010年的320 354篇,14年间增加15.35倍,年均增长22.09%。从统计数据反映的情况来看,我国在专利授权和科技论文两个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增长迅速,与我国年均增长17.18%的财政科技投入相吻合,表明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产出效果明显。

(二) 对推动经济增长的贡献

财政科技投入的最终目标是要推动经济增长,促社会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认为,经济增长是通过资本积累与科技创新相互作用所推动的,长期的经济增长来自于资本积累和科技创新两个方面的贡献[2]。本文即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反映经济增长的参量指标,分析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一是从经济总量增长情况来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91年的21 781.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72 881.6亿元,20年间增长20.71倍,年均增长16.64%,与我国20年间财政科技投入增长22.82倍、年均增长17.18%的客观事实基本吻合①。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水平基本持平,反映出近20年来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大幅度增加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

二是选取1991年到2011年财政科技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首先,进行基础数据处理。用CT代表财政科技投入,GDP代表国内生产总值。为缩小异方差对模型回归估计的影响,分别对两个变量取对数,用LnGDP和LnCT表示,再运用ADF检验法进行平稳性检验。通过检验发现,LnGDP、LnCT数据序列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是非平稳的,而LnGDP和LnCT的一阶差分ΔLnGDP、ΔLnCT数据序列在10%显著性水平下是平衡的。其次,建立模型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借助1980年西姆斯(Sims)提出的VAR模型,对LnGDP、LnCT两个变量的所有当期数据和滞后若干期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而估计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根据LnGDP和LnCT的VAR模型0到5期滞后的计算结果,当滞后期为2时,估计结果最优。具体运算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估计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我国滞后一期的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表现为正向关系,滞后两期的 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表现为反向关系。这从一定程 度上反映出我国财政科技投入注重应用性研究投入而忽视基础性研究投入造成财政科技投入的短期效应, 使得财政科技投入难以形成持久的经济增长动力。

三、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中的问题

我国财政科技资金在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财力支撑、推动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在有效投入方面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不够

自1992年以来,我国财政科技投入虽然总量水平增长较快,但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财政总支出中所占比重却一直偏低且增长缓慢,财政科技投入力度还明显不够。从图2反映的情况来看,我国财政科技

投入占GDP的比重尽管在不断增长,由1995年的最低值0.5%增长到2011年的0.81%,但一直在1%以下,而相关研究认为财政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低于1%的国家属于缺乏创新能力的国家;另一方面,近20年来,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逐年下降,由1992年的5.06%降至2011年的3.5%,财政科技投入在整个财政预算中的地位不断降低①。

(二) 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方式还比较单一,绝大部分资金以无偿资助的方式直接投入科技创新活动。现阶段,我国的财政科技投入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直接拨付资金用于科技行政机构和国有科研事业单位的运行支出,二是以项目形式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开展的新产品试制、中间产品试验以及重大科研项目进行资助。科技投入很少采用贴息贷款、风险补偿、股权投资、绩效奖励、后补助等间接投入方式,没有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杠杆效应,不能有效引导金融资本、风险投资等社会资本流向科技创新领域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近年来,尽管科技等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探索开展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但从总体来看对于财政科技投入的间接方式运用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探索实践。

(三) 财政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

科学技术研究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科技研究、科研成果的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等不同发展阶段。其中基础研究外溢性显著,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特征,在整个创新环节的布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财政科技投入作为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的重要手段之一,理应对市场机制失灵最显著、社会资本不愿涉及的基础研究给予重点保障。但是,从近年来我国财政科技投入支出结构来看,基础研究投入占比始终维持在5%左右,明显低于经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投入水平。从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来看,工业化国家基础研究在财政科技投入中的占比都经历了先高后低的发展趋势,一般在工业化初期水平偏高,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基础研究投入占比开始下降,但也维持在10%-20%之间[3]。综合我国国情考虑,目前基础研究投入明显不足,这必将影响我国原始创新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与我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相 适应。

(四) 财政科技投入管理体制不健全

一是财政科技投入的管理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等现象,缺乏真正有效的宏观协调机制。目前,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分别由科技、发改、教育、工信、科协等职能部门掌握和管理,各职能部门管理科技投入自成体系,造成科研项目统筹和信息流通不充分,科技创新领域重复立项与支持不足并存,科技成果研发与成果应用之间脱节,带来科技资金配置的低效率。二是财政科技投入的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督。一方面尚未在全国范围构建一个严整有序、分工合理、协调互动、运转高效的科技经费监管体系,存在监督主体多元无序的现象;另一方面科技经费使用监督侧重于资金配置后的使用监督,轻视资金配置和项目立项环节的科技事权监督,导致科研项目立项环节过程不够透明、专家评审不够独立、项目立项竞争性不足、项目协调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四、财政科技资金有效投入的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财政科技投入有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调整财政科技投入政策,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切实强化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财力支撑。

(一) 加大财政对科技持续有效投入的力度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总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相对投入不足,投入强度偏低,特别是近年来财政科技投入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在逐步降低。因此,建议在将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幅度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挂钩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财政科技投入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家财政总支出中的占比情况,明确规定财政科技投入在国内生产总值(或财政总支出)中应达到的比例并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确保财政科技投入法定增长落到实处,从而有效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针对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阶段差异性的现状,建议加强财政科技投入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一是中央财政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的同时,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科技投入转移支付力度,缓解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财政压力,有效缩小区域间科技投入不平衡问题,推动地区经济结构相对平衡发展;二是从优化我国科技创新资源区域布局的整体战略出发,有效调动地方各级财政对科技投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地方财政潜力,构建具有地区发展优势的财政科技投入体系[4]。

(二)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

按照中央“围绕创新链不断完善优化资金链”的要求,改革我国传统的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示范效应,吸引各类投资主体投资科技创新活动,实现我国科技投入由“财政投入推动型”向“财政机制推动型”转变。一是由财政资金参股,引导设立风投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等多元化的技术创新投融资机构,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二是对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企业按一定比例进行财政补贴,鼓励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三是运用贴息、后补助、担保等方式,完善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支持力度[5];四是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引导作用,进一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和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出台对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 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6]

财政科技投入在短期平衡的同时要更加兼顾国家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后劲,因此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结构。一是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该领域的重大突破往往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变革。但是,基础研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外部效应显著,属于公共产品范畴,私人部门一般不愿介入。财政科技资金作为体现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手段,必须义不容辞地加强对该领域的投入,确保形成必要的科技创新战略储备。二是要加大公共领域投入力度。主要是针对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公共教育等领域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公益性科研机构人员财政保障水平,支持公益性质的科学研究与创新,体现公共财政服务于社会公共需求的特点。三是要体现国家产业发展战略。财政科技投入要与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相吻合,在加大对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的同时,要针对传统产业升级的关键瓶颈技术研发活动加大投入,有效支持产业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突破,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

(四) 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

按照中央深化政府管理改革的精神,进一步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财政科技有效投入的管理机制。一是要强化财政科技投入的统筹协调。尽快梳理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公共职能,深化政府管理改革,改变财政科技投入目前多部门分条块管理格局,对财政科技投入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对财政科技资金配置和科研项目立项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预算分配,有效避免科研项目多头、重复和交叉立项情况,同时通过财政科技资金的统筹整合,加大对重大科技项目的支持力度,以集中财力办大事。二是要构建财政科技资金使用全过程监管机制[7]。建立专业化的监管机构和队伍,对财政科技资金配置与使用实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高效规范使用。在资金配置环节,要严格科研项目立项与资金配置工作程序,强化项目技术评审和经费预算评审,建立健全资金安排决策机制,纪检监察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资金配置环节的督察,强化对科技事权的监管,从源头控制财政科技资金的浪费与低效使用;在资金使用环节,健全科研经费预算与项目管理体系,推行中期评估制度,督促项目单位切实履行法人责任,项目负责人合理规范使用财政科技资金;在项目验收环节,健全科技经费第三方监管服务机制,加强对财政科技资金的审计检查,积极开展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逐步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科技资金配置机制。

注释:

①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作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的数据整理,其中增长率的计算未考虑物价指数。

参考文献:

[1] 毕娟. 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政府科技管理定位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11): 6?9.

[2] 张金胜.中国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适度规模研究[D].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11.

[3] 林海波.我国财政科技投入效率研究[D].辽宁大学博士论文,2011.

[4] 孙晓峰. 自主创新财政支持的理论基础与政策选择[J]. 财经问题研究, 2008(6): 78?80.

[5] 方东霖. 财政科技投入问题研究评述[J]. 科技管理研究, 2012(9): 14?17.

财政资金监管论文范文5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 核算模式 模式利弊

在近几年的实施过程中,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也日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也引起了一些混乱。本文就会计集中核算的优缺点及完善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从中得到启发,使会计集中核算这种制度不断加以改革和完善。

一、对会计集中核算的优点分析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在规范会计核算行为、促进会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具体过程中,在规范会计的基础工作,强化资金管理,加强会计监督,合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方面取得了如下一些成效。

1.减少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

会计信息是指按照会计制度、会计法规以及会计程序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价值运动所产生的会计数据进行处理、加工,形成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以及其他相关的经济信息。因此会计信息中真实性是其最基本的要求,只有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三分离一公开”的基本做法,有效的减少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同时由于这一核算方法减少了核算的中间环节,因此大大的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

2.强化了财政监管力度,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会计集中核算的实行,加强了会计监管力度。会计业务处理过程的公开化,彻底打破了过去分散核算形式。取消单位自设的银行账户,单位财政资金的支出都通过会计中心的单一账户进行,统一核算,会计中心有权对各单位、各部门的每笔支出和凭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审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各单位遵守财经法律法规的意识,解决了财政监督和管理缺位的问题。由于对单位资金支出和凭证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就使得每笔资金可以按预算、按项目使用,因此大大的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3.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严格执行

财务集中后实现了资金全过程监督,做到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问效。比如在处理报销、结算等业务时,核算中心对报账人员持有的原始凭证如有效票据等进行层层审核;在审核的过程之中,有效避免了原单位领导的人为干预,所批款项也是直接到达单位。通过计算机网络和会计一级核算系统,将有效的实现对原始凭证的真伪、资金的支付去向和资金的使用效果等的全过程监督,真正防患于未然。

4.便于财务报表及时准确上报

单位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财务报表统一由核算中心出具、上报,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节省了之前财务报表上报的时间周期,从而提高了上报的及时性以及准确性。由于报表的及时和准确,有利于决策者和经营者及时全面了解单位整体经营情况、资金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是经营管理者进行经济预测和做出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对会计集中核算的缺点分析

1.核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内部监督弱化

目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出现脱节,也就是说,原单位依然保留财务管理职能,但是会计核算工作则交由会计核算中心去进行。这样做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严重影响了财务工作的有效性,导致了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弱化。与此同时,由于核算单位内部的会计与出纳牵制机制消失,报账员实际上履行了会计出纳双重职责,影响了单位经济业务活动健康有序进行。

2.会计责任主体不明确,增加了审计部门审计监督难题

在会计集中核算实施中,会计业务决策者与执行者分离,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的分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单位的核算权和会计监督权,从而相应地改变了会计责任主体资格。核算中心作为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的中间人,在会计监督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盲点,在会计责任问题上出现真空地带。如果出现会计财务处理差错、单位会计信息失真、违法经济事项等问题,被核算单位认为本单位没有账户及会计人员,不再承担会计责任,因此在追究会计责任时很难界定双方的责任大小,形成单位与中心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使得资料提供、具体询问、责任认定难度加大。

3.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一名会计人员往往要兼任多个单位财务,甚至有的单位报账员将手工记账凭证做好以后,会计人员只承担审核后录入电脑记账的工作,核算中心成了记账机器,对各报账单位的业务事项知道甚少或根本不知道。会计人员对单位报来的发票只要手续齐全就予以入账,无法判断经济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会计的预测、分析、监督职能无法发挥。

4.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难以监控

作为最基本的会计资料,原始凭证不进能够反映经济业务的真实性,而且还能判断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所以针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和监督是非常重要的举措。但是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后,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由于初始未能参与单位的具体业务,所以就只能根据手续是否齐全、票据是否有效来判断单位报账是否可以报销,至于其反映的经济内容是否真实,就无从判断了。

5.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

会计核算进入中心以后,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无人重视,许多单位管理不到位,造成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特别是固定资产台帐与卡片经常不入账,造成账面长期挂帐,帐实不符。从而造成资产流失。例如:单位固定资产的帐是会计核算中心记账,实物管理是由单位管理,会计核算中心入账只按发票简单记账,不同的设备不记设备的详细名称,所有的设备都只写专用设备,当单位入固定资产卡片时,拿政府采购合同都对不上,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总之,自从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以来,有效地减少了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对于我们建立一套公开、高效、廉洁、务实的财务管理机制累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过程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实事求是地面对和解决问题,促使这套制度能够稳健发展,为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做出进一步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若干问题的思考-时代经贸(学术版)2008.6(5).

[2]郭成林.财务集中核算之我见[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7,(6-7)

财政资金监管论文范文6

关键词:政府部门;绩效审计;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4月9日

一、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现状

我国自从1983年恢复政府审计制度开始,就意识到了政府绩效审计的重要性,理论上,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吸取了西方绩效审计理论的精华,借助相关学科理论方法,初步形成了绩效审计理论体系。但其研究领域狭小,结构和内容尚不完备,绩效审计尚未脱离财务审计而成为真正独立的学科,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仍处于尝试探索阶段。实务上,我国的政府审计尚未开展真正的绩效审计,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还很滞后,绩效审计实务的开展几近空白。

因此,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监督投资过程的合法性,为社会提供客观公正的反馈信息,评价政府投资决策行为的正确性与投资结果的效益性,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趋势,也是审计机关面临的一项新挑战、新任务。

二、政府绩效审计目标

(一)为立法机关提供被审计单位是否经济、高效或有效执行有关政策进行独立审计检查服务,包括对执行政府项目所使用的手段是否经济、高效或有效的检查。

(二)确定并分析政府项目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或者业绩较差的领域,以便帮助被审计单位或政府部门得以整体改善。

(三)对项目有意的、无意的、直接的、间接的影响进行报告,并对既定目标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实现、为什么没有得到实现的情况进行报告。

(四)独立分析政府部门的业绩指标、自我评价说明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或为决策机构履行此权利提供服务。

三、政府绩效审计范围

(一)公共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围绕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审查评价政府和公共机构使用公共财政资金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境性。细化财政审计目标,建立预算执行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评价体系。促进政府正确决策,依法理财,有效履行职责,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管理绩效。

(二)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公共投资是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主要领域,要建立健全公共投资评审体系。我国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水利及文化教育卫生设施等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其投入资金使用绩效日益为公众关注,要从投资立项、招投标、资金拨付,直至建成使用,全过程跟踪审计其支出经济性与产出效益性,并通过后评估与评审指标,评价其投资绩效,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发挥投资效益。

(三)金融绩效审计。审计机关将面临如何强化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如何提高金融资产质量。要加大对银行、证券和保险的监管,强化对银行互联网的监督,提高信贷绩效与金融资产质量、防范金融风险为重点的金融绩效审计。

(四)政府采购绩效审计。重点对政府采购预算的合法性、政府采购资产的真实性、政府采购活动的效益性、采购资产使用效率的审计以及对采购机构、人员素质、采购资金节约率等的评估。

(五)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环境审计与可持续发展,开展政府环境政策绩效审计(包括环境经济政策和环境行政控制政策的效果评估),环境项目效益审计,披露环境绩效审计报告。

(六)经济责任审计。我国审计机关开展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即是合规合法性审计与绩效审计的综合。通过审计来审查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的经济责任,监督检查其运用权力的机制和效果。国外的管理审计、绩效审计主要也是针对权力人、责任人、行政官员进行的管理绩效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包括预决算、专项基金、固定资产保值增值、重大决策、工作目标、遵守财经法规和勤政廉政等审计,是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特色与创新。

(七)人力资源审计。《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明确指出,人力资源利用是决定任何公营部门机构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关键因素。国外发达国家也是将人力资源审计作为政府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开展。我国目前开展的各种绩效审计形式都是以公共资金的运用为主线的,而对于被审计单位的人员招聘、辞退、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内容涉及较少,实际上,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从直接的费用支出和间接的政策执行两方面影响着公共资金的运用效率,如果不对这部分人力资源利用开发进行审计,显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府绩效审计。

四、政府绩效审计实务操作的内容

(一)部门预算编制与执行情况。绩效审计要注重审查政府部门执行改革制度的情况,审查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使用和管理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通过审计部门预算的编制情况,揭示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制度不落实、改革不到位、运作不规范等因素导致公共资源使用不合理问题,进而推动部门预算编制体系的不断完善,合理配置公共资金,从根本上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支出管理,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与运作效益情况。结合现行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收益收缴管理等办法,通过检查国有资产的运作情况、收益核算情况和使用管理情况,找出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运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运作与经营行为的规范化,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运营风险控制,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运作效益,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国家投资建设项目。主要是指由财政性资金投资的各种建设项目。有些项目并不是全部是由国有资产投入的,但只要是属于政府审计管辖范围内的投资项目,都可以进行绩效审计。核查项目申报、审核情况和资金拨付、使用情况;评价资金在引导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重点产业集聚升级的作用;评价资金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评价政府相关部门的行政管理效率和效能等。

(四)其他各种专项公共资金的使用。主要是指政府部门管理的专项资金,即财政预算安排的或有关部门、单位依法自行组织的,具有特定用途的财政性资金,比如行政事业专项资金、社会保障基金、农业专项资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等。通过对这些资金的审计,发现资金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揭示资金管理单位因截留、挪用等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浪费现象,规范其资金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资金使用效益。

五、政府绩效审计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政府部门效益体现在社会效益、管理效益以及对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等方面,因此对政府部门的绩效审计要从多方面入手,遵循全面性原则。

(二)宏观效益、间接效益、社会效益为主原则。政府部门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其绩效主要体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其工作主要是为社会服务,而且政府部门的绩效要通过其他个人、单位或社会来体现,具有间接性和社会性,因此衡量其绩效就不能从微观效益出发,要充分考虑宏观因素,并注意间接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审查。

(三)成本效益原则。开展绩效审计,要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政府部门经费的使用要贯彻勤俭节约、少花钱、多办事、把事办好的方针,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经费和资源的使用效益。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方针的贯彻执行,政府部门也兴办了各种经济实体,因此应该对各种预算外资金的事业效益、内部承包单位的经济效益进行审查。

(四)工作效率与管理效率并重原则。政府部门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的状况,既影响政府部门形象,又影响政府部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率的实现。通过审查,促进行政单位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是政府部门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当前,我国政府部门的管理中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政府绩效审计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责任性,建立廉洁、勤政、高效的政府机构,能促进政府职能有效转变,有利于提高公共财政支出绩效,并且维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保伟.推进我国政策绩效审计的思考[J].光明日报,2010.4.11.

[2]常怀印.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途径[J].中国审计,2005.23.

[3]李惠.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相关问题研究[J].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8.

[4]曾圣鸿.科学发展与政府绩效审计[J].人民网,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