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实训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创业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创业实训总结

大学生创业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072-0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改革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走过了近五个年头,形成了一套适合地方高校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即“五位一体”的创业创新教育架构,真正构建起了一个基地――创业实训基地、两个课堂――第一课堂和创业实训第二课堂、三类活动――以创业竞赛、社会实践和党团活动为特色的“123”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存在的问题

担负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高校对责任认知不足 创业教育在多数高校流于形式,甚至是空白。此外,大学生创业的政府责任认知亦明显不足,忽视了政府在创业激励与引领、创业政策与服务、创业环境支持、创业教育等方面的社会责任。

大学生创业教育手段落后 各高校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运作,大学生创业运行机制(如创业激励机制、公共政策与法规机制、创业流程机制、行政管理机制)明显匮乏,创业宏观政策、创业服务引领体系明显不足,存在政策空白、政策冲突、政策模糊、政策误读等。

大学生创业教育孤立运行 重理论,轻实践,少教育,缺服务,高校、政府、企业三联动的大学生创业运行机制没有落实,对创业教育如何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接轨的问题缺乏实证研究,缺乏高校创业教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设计等,致使大学生创业脱离实际、缺乏政府和企业界的支持,可操作性差。

创业理论本土化研究与实践明显不足 创业教育研究带有明显的外来文化基因,在整体上尚处于起步和评述西方研究成果的阶段,以介绍借鉴研究为主,理论本土化及实证应用研究未有明显突破,以致理论研究对创业教育实践缺乏实际指导价值,立足于本土的创业教育新模式尚未形成。

创业创新教育实施过程

建构创业教育课程新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新体系由创业类公共选修课(如增设《创业管理》课程)及创业类限选课(含定期举办的就业与创业讲座)构成。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使其了解和掌握创新创业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创业类限选课是指以我国高等学校专业目录的学科划分为基础,为学生开设在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开展创新创业的针对性教育的课程,目的是启发学生将创新创业与所学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挖掘本专业应有的创新性、创造性教育内容的同时,融入或渗透有关创业教育的理念。我院将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技能提升”、“实践强化”三大模块并贯穿教学全过程,同时,推行“三三三”制教学,即理论教学、现场教学、实践教学各占1/3课时。理论教学由就业与创业教育导师承担,侧重就业与创业理论教学,培养就业与创业意识;现场教学以企业家为主、就业与创业教育导师为辅,进行就业与创业实务的示范性教学,体现真实性和感染性;实践教学以学生及技术专业导师为主,企业家、就业与创业教育导师为辅,强调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自主设计的实践性和体验性。

建构“四互动”的创业课堂教育模式 该模式的核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种互动创业教育中:一是第一课堂内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少讲、精讲,节省出大量时间进行多种多样的实训和案例分析研讨,让学生大量参与实践,在实践中体会和思考,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的互动。二是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互动。考虑到第一课堂教学受时数和场地及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空间的限制,我院尝试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联系起来,第一课堂指导第二课堂,第二课堂补充和强化第一课堂,通过分层次、分类别的创业指导,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通过举办“名派创业大赛”、指导学生参加“佛山市青年创业大赛”等活动,强化课堂教学效果,通过举办多场次、多方面的课外讲座,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点面结合,开展个别辅导,完善课堂教学的细节,实现第一、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三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互动。学生创业指导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良性互动。为此,应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实现学生创业教育的全方位、多渠道,提升创业教育指导的效果。四是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民间组织)的互动。由学校学生处(办)、团委、学生会、党支部等构成的学生工作机构是学生创业指导的正式机构,负有义不容辞的指导职责。此外,积极吸纳校内的各种学生社团作为非正式组织(又称为民间组织),利用它们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与这些非正式组织积极互动,采取社团合作、工作指导、总结评比等方式,引导它们为学生的创业指导服务。

建构创业教育实践服务体系 我院在深入研究创业教育的实践服务体系方面,提出了在地方高校建立创业实训平台,在企业建立创业体验基地、设立创业基金,引入风险投资,与企业界倾力打造校园“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领航基地”的构想。同时,由名派办公家具有限公司每年出资10万元设立“名派创业”大赛,将创业教育实践服务体系与内容体系及课程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创业实训、行业实训、专业实践、资格证书实训等一套完整的创业教育实训机制,深化创业教育和服务体系,以提升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几年来,学生的创业实践证明,在创业教育实践服务体系的支持下,我院的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果实。

形成广东地方高校“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架构 创业教育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企业(企业协会)为支撑、全社会关注、家庭支持的“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新格局。一方面,主动联合政府、企业,全面拓展校外就业与创业实习基地;另一方面,把政府和企业请进来指导校内就业与创业基地建设。同时,倾力打造校园“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领航基地”,在校园内开辟固定基地供大学生开展就业与创业实践,突出就业与创业培训、政策帮扶和技术指导,真正落实我们所倡导的“123”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123”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实施效果

本项目研究明确提出了建构广东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与服务体系这一新的创业指导工作发展观,为新时期地方高校创业工作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是科学人才观在高校领域的具体实践。

课程体系初步形成,教学受到学生的欢迎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创业管理》等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体系初步形成,互动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我院将创业教育课程分为通识教育阶段、技能提升阶段和模拟创业阶段三个阶段并形成体系,建构了“三三三”创业教学模式,使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本土化。跟踪调查的结果表明,90%以上的学生认为该模式具有特色,通过学习能拟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从事与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相关的工作实践,获得职业岗位感性认识及实际工作经验,职业规划的能力可得到培养和提高。

创业大赛等活动孕育校园创业文化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创业创新大赛,营造了我院学生浓厚的创业意识和氛围,孕育了校园创业文化。在2008年“金钥匙”广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团体赛)上,我院共有三个项目获奖;“消费地图导购引擎”项目获2009年第一届广东大学生“U势界”创业项目大赛创意奖;“Z客4+1”等两个团队获2010年“昆山杯”全国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大赛入围奖;在2011年佛山市青年创业大赛中,我院一名学生的“准妈妈舒心家园”获得一等奖,同时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囊括了“最具创意奖”、“最具市场前景奖”、“最佳团队奖”三个单项殊荣。“名派创业”大赛吸引了336支团队参赛,近1000人参与。我院与顺德名派办公家具有限公司等160多家企业(组织)合作共建创业实习基地,组织了4000多人次进行创业实践。

毕业生创业素质和能力显著提升,社会效益明显 通过与政府和合作企业举办创业培训、行业精英与专业精英实训等工作,毕业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在参与过程中得到了质的提高。如在2010年获得名派创业大赛一等奖的我院某毕业生,在佛山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优评网”,并担任了总经理职位;获二等奖的某学生在广州一家科技公司任主管职位,实现了在岗位创业。据统计,近年来,我校学生自主创业企业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有3家,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有3家,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有近20家,毕业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社会效益明显。

“123”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通过高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构建的创业教育模式和创业运行机制,该模式强调创业教育是高校、政府和企业的共同责任,提出创业教育要形成合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企业(企业协会)为支撑、全社会关注、家庭支持的“五位一体”创业创新教育新格局。以“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架构为核心,建构创业教育课程新体系,建构“四互动”创业课堂教育模式,建构创业教育实践服务体系,改革课程体系和创新实践模式,可以使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地方高校实际,从而更具本土化色彩,该模式的创立既升华了创业理论,又丰富了社会实践,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佘敏.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优劣势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6).

[2]纪玉超,沈文青.以融合的理念建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

[3]毕馨爻.传媒视野下的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研究[J].中国报业,2011(14).

[4]夏春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4(6).

[5]胡建英.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9(2).

[6]胡明山,钟建华,陶知翔.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27).

大学生创业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创业教育 模式

[作者简介]刘万兆(1979-),男,河北唐山人,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创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李学东(1973-),男,辽宁海城人,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创业和市场营销。(辽宁 鞍山 114051)

[课题项目]本文系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辽宁省新时期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模式与实践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辽教发[2009]141号)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085-03

一、引言

当前,我国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创业的比例不到1%,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也很低,只有2%~3%,大多数大学生的创业以失败告终,这不得不让人对高校的创业教育产生思考。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缺乏对学生创业、创新精神和技能的培养,高校的创业教育应该从当代大学生特点出发,构建符合实际的创业教育模式。因此,本文将以创业教育的本质为主线,结合目前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二、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创业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和培育企业家精神。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开拓精神,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我国向创业型经济转型的大潮当中。由于对学生特点理解不够准确,创业教育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充满功利性

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来源于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加。构建与实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体系是从根本上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所以这种应急式的创业教育导致了高校的创业教育主要停留在创业知识、技能的层面,高校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告诉学生创业的方法,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放在首位。学生创业的动机是解决生存问题,而不是谋求个人的高层次发展。所以,功利性创业教育的结果会有两个趋势:一个是创业者数量不会很多;另一个就是创立的企业寿命很短,即使成功也是个别的现象,也不具有可持续性,不能体现高校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二)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完善

近些年大部分省、市的高校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相继开设了创业相关课程,并以必修的形式,面向各个专业开设。然而仅仅一门课程不能形成一个体系,难以形成对素质的培养。以辽宁为例,从开课内容来看,更多的高校停留在“创业的基本理论”,一般在12~24课时不等。这样的内容是必要的,但是从内容上不能培养大学生对创业问题的深刻思考,这种素质类课程和其他课程几乎是一样的。从授课形式来看,由于要面向全校开课,所以绝大多数高校都采用了合班上课,班级人数都在100~200人。这种形式的授课效果不能保证,且难以互动。对学生创业意识的激发存在较大局限性。另外,很多创业教育老师是学院派,授课大都停留在理论层面。即使有些高校在授课方式上采取了讲座的形式,但授课内容、教师等都是没有变化的,不能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三)创业教育的社会支撑体系不健全

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发展来看,创业教育绝不仅仅是大学的事情,更大的责任在于整个社会,一个完善的创业教育支撑体系至关重要。社会支撑体系要求企业及其他相关部门与高校建立一种长期的支撑关系,不仅包括提供创业实训环境,同时也包括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近几年,浙江、黑龙江、辽宁等地纷纷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很多企业成为创业实训单位,但是这样的实训基地并不多,数量远远不够,在操作层面还存有很多问题。同时除上海交大、北京大学等少数高校外,很少有社会风险投资商主动与大学生进行合作。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创业实习基地不充足,大学、企业、政府没有形成一个支撑创业教育的体系。

三、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完善思路

围绕创业教育的本质,创业教育模式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激发创业激情,主要通过营造创业氛围、创业大赛、企业家论坛和创业初级课程(创业必选课)的形式来实现;第二阶段是培养创业素质,主要通过创业专题、创业案例课和校内外创业实训基地来实现;第三阶段是培育企业家精神,主要通过创业精英特训、素质拓展训练、企业家论坛等形式实现。在这三个阶段完成后,如果涌现出几批创业团队,就到了第四个阶段――孵化,将通过多对一的跟踪指导来使其顺利发展。这四个阶段都要涵盖在大的创业环境范围之内,将国家、地方和高校的相关政策落实到每个阶段的适当形式中。各阶段的逻辑关系如图所示。

(一)第一阶段――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

1 缔造出浓厚的校园创业氛围。以往的高校,看到的更多是充满书生意气的学生,培育出来的学生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当下,企业是社会的主体,校园资源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培育新时期的毕业生。高校是学生密集的场所,有着各种需求和市场,同时又有着相当一部分勤工俭学的学生。所以,建立浓厚的校园商业气息是一个趋势,校园宣传栏,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商品出售信息,例如化妆品、打印、复印、照相摄像、电脑维护、课本、数码产品、高校商品交易网等。

同时,学校还要大力宣传校内外创业典型。大学生创业作为当今高校的热点,宣传工作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应该从四方面做好宣传工作:首先,成立专门的网站、期刊、报纸、橱窗,交流创业思想,宣传创业典型;其次,成立大学生创业协会,聘请校内外创业典型,交流创业经验,开设创业论坛;再次,由专门的教师负责对学生创业协会工作的指导,并定期与之交流创业知识;最后,创业教师与地方新闻媒体应该密切合作,定期推荐大学生创业团队。

2 创业大赛、创业论坛。校团委、学生处等部门应该定期举办各类创业大赛,同时更要设置较吸引人的物质、精神奖品。学校创业部门专门组织老师为各个团队细致地培训,这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团队精神。高校应形成制度化、水平化的创业论坛。每届论坛聘请两位校外企业高层领导、两位资深学院派老师、一位大学生创业者和一位学生主持人,就大学生创业的某一领域问题进行深刻讨论。激发灵感。学生从中不仅能学到创业技能,更能领受到企业家应有的气度和风格。

3 创业初级教育。创业初级教育是创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应该以必修课的形式向低年级学生开设。授课内容上,主要介绍国家、地方、学校的创业优惠政策,市场环境,创业者素质,商机的把握,企业法律形态,企业注册流程,企业与国家关系,企业运营管理基本过程。上课形式可以采取合班的形式,采

用多媒体教学并配有相关图片和视频。授课形式也要体现出与一般课程的不同,塑造出创业所特有的气氛。可以采取讲授+互动的形式。对学生的要求也要鲜明,考试形式可以分组撰写简单的《创业计划书》。

(二)第二阶段――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

1 创业专题课。该课程是对创业初级课程的深入。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较掌握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各个部门的职能,以及策略。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会计、客户关系管理、生产运作管理、采购管理、公司日常管理、战略管理。教学形式以专题的形式授课,每个老师负责一个专题,这样便于学生系统的掌握。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枯燥的理论浅显、通俗地表达清楚,适当配合图片、视频案例。考试的形式是分组撰写《创业计划书》,并答辩。

2 创业案例课。该课程主要体现了对创业知识的分析、运用。这门课的特点是引发学生对创业问题的深刻思考。该课程由十几个经典案例组成。案例的领域涵盖IT、快餐、酒店、商场、家政、中介服务等,案例的内容涉及市场营销、财务会计、人力资源、客户关系、采购、企业组织等各个方面。上课班型不宜过大,不超过60人,老师将学生随意分组,让学生讨论、分析案例。最后,老师做总结,当场对各组排名,并给予成绩。期末成绩,就是平时成绩的加总。我校实践证明,这种上课形式的效果非常的火爆,每个团队都深刻思考了案例中的问题,组内同学积极配合,积极主动地发言。

3 校内、外实训基地。创业是一种实践性活动。创业作为素质教育,实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创业素质是在实训中不断锻炼出来的。创业实训也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校生的创业实训,应该侧重在周六、日的时间或者假期,地点以学校所在城市为主。这样不仅不耽误学习,也可以到企业学习、锻炼。在这方面,学校起着重要作用。创业实训基地,学校可以从两方面来建设和完善。

一方面,建立校外创业实训基地。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不仅是高校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事情。政府相关部门、高校、企业都应该通力合作。所以,高校应该从所在城市寻找一批典型的企业,作为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必要时政府相关部门要给予支持。这些企业涉及服务业、信息业、制造业等不同行业,并且给学生提供轮换岗位,帮助学生尽快了解企业,熟悉企业的运作,领会处理问题的思路。学生在企业实训,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企业管理的氛围,对其将来创业有着巨大的帮助。

另一方面,高校建立自己的创业基地。对于有激情、有条件的学生团队,学校要给予场地、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部门对其管理、扶持,不能出现管理缺位。创业团队可以在学校指定的地点展开经营,并定期接受指导教师的审查。另外,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在校园内部经营一些小的项目,如二手书市场、产品的校园、家教中介、促销员中介、打印复印等。如果小项目做强做大,即可扶持进入创业基地。

(三)第三阶段――培育企业家精神

当代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普遍缺少脚踏实地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所以,在其系统掌握创业知识和实践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其思想进一步提升。这也是西方国家培养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方面。培育企业家精神,我们认为可以从创业精英特训班、素质拓展训练和企业家论坛来努力完成。其中企业家论坛前文已经有过描述,这里我们对前两者做详细叙述。

1 创业精英特训班。该班型的培训对象是具有很高的创业激情、较好的创业条件的学生。培训目的主要是近距离地分析企业,为创业中的问题提供系统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培训的内容侧重实践,诸如老板常犯的错误,如何激励你的员工,企业经常出现的危机,如何打开市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课人数控制在35人之内,便于良好地互动。培训的场地最好按照SYB要求,U型布局。上课的教师至少两位,其中至少有一位是企业管理层人员。培训完毕,学生会对创业充满信心。目前,我校已经在大学生科技园规划了专门的培训教室,正在组织实施特训班的建设。我们认为,学生在经历了系统的创业知识学习,亲身体验了企业运营的过程,再经历精英班的培训后,思想会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

2 素质拓展训练。创业是艰苦的,需要体力上、精神上的耐力。素质拓展训练可以在短时间内,锻炼一个人情商、智商和逆商,锻炼团队协作能力,所以在正式创业前经历几次素质拓展训练是必要的。素质拓展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完整创业者的人格。训练内容可包括户内游戏和野外生存能力训练、团队比赛等。在哈佛商学院,素质拓展训练与案例课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应用在我们学生身上,定会取得一定的效果。

大学生创业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创业计划大赛 创业教育

前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目标。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新的教育理念,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更是一项提高国民素质、扩大就业渠道和激发青年创业热情的系统工程。以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全面成才,以创业促进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及创业现状

近年来,学生创业尤其是大学生创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认为大学生创业受到关注有两点原因:第一,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就全国就业形势看,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压力严重。自从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实行自主择业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待业人数逐年增多。解决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问题一个方法就是鼓励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第二,由于当前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风靡全国,特别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更得到了教育部、各大高校和广大学生的普遍关注和认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旨在宣传风险投资理念,传播自主创业意识,激发广大青年学生适应时代要求,勇于创新,勤奋学习,投身实践,努力成为新世纪适应时代要求的复合型骨干人才,是近几年风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赛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激情。

(二)大学生创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于发挥创业精神的问题,弗莱堡学派经济学家艾哈德自己在总结联邦德国经济复兴的经验时指出:“发挥个人创业的精神和能力”是很重要的一点。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设与完善也有启发。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中,政府首先要消除一切阻碍人的积极作用得以发挥的不利因素,让每个公民实现其价值。

蓬勃发展的创业计划大赛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企业和个人意图通过此项竞赛而寻求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创业活动已经成为经济持续增长和创新的主要推动力之一。Yahoo!、Excite、Netscape等公司就是在Stanford校园的创业氛围中诞生的,并且有相当数量的创业计划和创业团队被附近的高新技术企业以上百万美元的价格买走。这些由创业计划竞赛直接孵化出来的企业中,有的在短短几年内就成长为年营业额数十亿美元的大公司。在中国,据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数据显示2009年大学生创业的财富值合计达2.52亿元,2010年大学生创业的财富值合计达52.8亿元,人均财富5227万元,上榜富豪的平均财富比去年增长了一倍多。它的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同时,创业带动全民的学习意识,让更多的人明白知识掌握得越多,对就业创业越有帮助。创业也使高智商人才加速就业,促进了知识尽快转化成生产力,节约了社会资源和自然能源。大学生高就业尤其是创业工程的成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高层发展,跟社会更贴近,劳动力的创造力更高。更重要的是创业减少了政府压力和人口压力,为整个社会的就业创业带来生机和解决路径,也对稳定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用。

(三)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虽然大学生创业效益明显,但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也存在很多问题。大学生具有文化知识方面的优势,且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较高素质的大学生是我国创业者的主体。但现状是许多大学生不具有起码的创业知识,既使有创业的愿望,在没有项目、资金的条件下难以实现。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始于1997年的“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在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概念。2002年,教育部确定了清华大学等9所大学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给予政策和经费的支持,探索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发展模式。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启萌阶段,存在许多问题。

1、创业教育观念落后,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当前,社会、高校、家长都聚焦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很多高校平时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仅在学生毕业前开展一些就业指导,并不能使学生转变就业靠政府、靠学校、靠他人的被动思想。这种价值导向和我国大学传统的知识本位价值观的局限,使得我国大学的创业教育还处在零星的或者感性的直觉层面,没有上升到系统化的理念与理论高度上。同时,我国大学生缺乏积极参与创业的意识。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自主创业的实际人数不多,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不大。而在美国,像斯坦福等知名大学,大学生创业的比例高达10%。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淡薄,这与我国创业教育比较薄弱有关。

2、创业教育中创业实践活动所占比重不足,创业活动形式化倾向严重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很多高校由于主客观原因,在进行创业教育时,重理论、轻实践,使得大学生创业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成功率极低。

3、缺乏创业启动资金

资金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另一大问题。创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自有资金、亲戚朋友投资或其他私人股权投资,得到社会创业资本支持的微乎其微。学生企业由于起点较低,缺少社会工作经验,又没有合适的抵押物或担保,银行考虑到贷款的安全性,一般不会轻易提供给创业大学生贷款。

(四)对创业教育的建议

1、建立创新教育机制

党的十七大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在这一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将成为我国未来教育事业的中心工作,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具体内容,创业教育归根到底来自于创新教育的理念。在树立创业教育理念的同时,应教育大学生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把自主创业作为大学生毕业后“择业”的一个新出路,不能用传统的就业观来束缚住手脚。改革教育方法,建立新的教育评价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大批富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新型人才。高校把创新教育纳人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把提高人的创新当作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并在全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加强学生各种创新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性都得到有效提高。

2、组织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力量

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创业教育要出成效,就必须有一支既有创业理论知识,又有创业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使学生全面地接受到创业知识与理论的系统教育。

3、创业实训

应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训,在校和实习期间就能得到实际训练。如组织“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赛与创业课程同步进行,要求所有学习者必须组建创业团队,集体完成创业计划。创业计划可以作为毕业论文。尝试开展案例研究、混合讨论、模拟创业等多种形式,为学生与创业企业家面对面深入沟通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开放的讲堂形式,使学生了解创业,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要像组织“招聘会”一样,组织“自主创业会”。对优秀的创业计划,可由学校推荐组织实施,使创业活动在学校里有组织、有保障地开展。

参 考 文 献

[1]崔雯雯.基于SWOT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0,(19) [2]彭晓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 科技创新导报,2010,(14)

大学生创业实训总结范文4

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高技能型人才的任务。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全面纳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块化理论课程教学体系,配合系列化创业实践过程载体,紧密围绕学院创新学分等机制,全面推进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一)初步构建了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课程体系

采用分层模块化课程结构,在基础通用模块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学生在学习通用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技能、已经了解自己、明确职业目标后,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已经积累储备的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有针对性的选学某些课程内容,选择性地参加某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

(二)初步构建了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全学程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教学体系,需要积极拓展创业实践活动载体,为大学生创业搭建平台,使学生在创业项目运营和各种创业实践活动中,得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1.以创业孵化基地为依托,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依托校企合作基地、结合专业实践,利用第一和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根据“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基地管理办法”,各专业系通过“申报方案-方案论证-签订协议-过程管理-总结评价”等过程进行创业项目的筛选,使所有创业项目都依托学院现有条件或创业地域已有条件,入驻创业孵化基地,使创业实践活动具有专业实践性、服务性相融合的特点。学生通过创业实践活动,不仅创造经济效益、实现自身价值,也极大地丰富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创业能力。院长创业基金和系级创业孵化基地的建立,推动了校园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的开展。

2.通过组建创业社团,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在专业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一些专业协会和创业社团组建起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些综合性、实践性的活动内容,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家禽服务协会成立5年来,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开展对外服务工作,为学院周边地区专业户解决了许多技术问题,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3.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法”,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结合专业实训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职业导师指导学生在实训基地建立起一个实习实训项目,让学生参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如园艺专业的“葡萄栽培管理”;牧医专业的“肉鸡生产”、“仔猪肥育”;食品加工专业的“糕点制作”、宠物养护专业的“宠物美容服务”等项目。在职业导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创造利润承担风险,接受生产过程和经济效益双重考核,学生的独立经营能力得到全方位培养。这种在职业导师全程参与指导的创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全真生产环境中磨砺自己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同时实现教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丰收。

4.通过扶持创业计划大赛优胜项目,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通过校园创业计划大赛进行项目遴选,学院为优胜项目免费提供场地,“院长创业基金”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启动资金。“校园商城”“、朝霞牧业”“、W物流工作室”、“心语轩涂布空间”、“车之家汽车美容养护中心”、“美食美客糕点坊”、“驴友自行车俱乐部”、“芳草家园园艺店”等项目都是通过校园创业计划大赛遴选的优秀项目。

5.通过建立师生科研活动团队,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条件下,职业导师开展科研活动时,吸收学生进课题、进项目,在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论文写作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专业和生产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专业技能及生产研发能力。学生在企业顶岗实训和企业就业实习时,可将科研项目带入企业,在企业与学院双导师指导下创业团队延续创业项目。

6.借助企业资源,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环境和人力、物力资源,校企双方职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如借助学院与盘锦新北方食用菌研究所共建兴盛食用菌公司的有利条件,将有志于食用菌方向创业的学生分批安排到企业参加一个周期的创业实践,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刘XX在就业实习时,就回到朝阳家乡开始创业;2011届园艺专业一名毕业生邱XX在大连北屏山农业生态园实习三个月,经历了创办观光旅游园区的主要创业过程的磨砺后,就在家乡创建了观光农业园。

(三)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服务体系

1.建立起一支就业与创业指导“双师型”师资队伍制定并实施《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导师制试行办法》,建立了专兼职相结合、校企相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目前全院已经有13名国家职业指导师、5名大学生KAB讲师,8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2名高校创业指导师,2名赛飞创业辅导师,8名心理咨询师。

2.在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全学程实施“双导师制”与专业课程学习一样,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同样可以享受到校园和企业的双导师制。学生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在企业参加创业实践,都能得到来自学校和企业的双导师指导其创业实践的全过程。

3.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奖励学分《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分实施细则》的出台,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对相关活动的参与;推行就业与创业指导的双导师制和《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分实施细则》以来,浓郁了校园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氛围。

4.建立了大学生创业服务机构“创业联盟”是在校企之间和校际之间建立的创业服务机构。通过“创业联盟”,可以开展创业活动和创业教育的校际间交流和校企间交流活动;可以校企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论坛”、“青年创业大讲堂”活动;可以为学生的校园和企业中创业项目提供启动资金;可以共同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开发、创业教育服务和学术交流活动;可以让企业参与校园创业项目和创业社团的管理、服务和创业学分的考核工作;可以遴选评估创业项目,设计创业评估报告、征集创业项目等。“创业联盟”的建立,能够实现大学生校园创业与企业创业的延续,既解决了大学生创业与学业间的相互博弈,又解决了创业场地、师资、融资及创业团队管理等方面的疑难问题。

二、结语

大学生创业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创业倾向;自我效能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9-002-05

1引 言

有研究者把创业教育解释为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或者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能够独立提品或服务的职业者。在“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内涵意义上的“就业”就不仅仅要看就业率,更要看就业质量;不仅要看学生的操作技能,更要看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精神,更要看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不仅要看工作能力,更要看创造能力。本文从提升大学生创业倾向的角度来研究大学的创业教育,首先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的主要因素,然后从提升大学生创业倾向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创业课程体系,从而为科学合理地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2 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将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的主要因素分为创业动机、创业能力信心、创业个人特质、创业学习、亲朋影响、创业环境六大部分,分析如下:

2.1 创业动机

创业动机是指人们实施创业的目的及其强烈程度。在马斯洛的5个需求层次理论基础上,将创业动机分解为3个方面:一是通过创业创造更大的物质财富,二是通过创业实现自我的价值,三是通过创业得到社会的认可。创业动机水平表现为这三个方面的创业动机的强烈程度。根据作者对重庆市一些大学生的创业动机的访谈,发现这些创业动机表现出了高度的相关性,物质财富追求高的,通常自我价值实现和得到社会认可的创业动机也很强。这反映了当前学生的价值观中,物质财富仍是自我价值实现和得到社会认可的主要标准。创业动机是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根据动机决定行为的原则,无论是追求财富的创造,还是追求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可,具有较强的创业动机水平的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创业倾向,

2.2 创业能力信心

创业能力信心是人们对自己能够采取适当的行动克服创业中各种挑战,解决创业中的各种困难的自信心。它来自于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自我效能感与结果期望不同,后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动后果的知觉,而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人们对自己行动的控制和主导。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在生活中会更积极、更自动。这种“能做”的认知反映了一种对环境的控制感,因此自我效能感反映了个体能采取适当的行动面对环境挑战的信念。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概念的概念,因为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自我信念,在另一方面可能并不是一样。但研究者也发现有一种一般性的自我效能感存在,它指是个体应付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

创业能力信心强的人能够以自信的观点看待创业中的各种压力的能力。不同创业能力信心的人其感觉、思维和行动都不同。就感觉层面而言,高的创业能力信心往往与创业过程中积极、乐观的心态相联系。在思维方面,高的创业能力信心能够促进对创业过程的认知和对困难的解决。高的创业能力信心的人会选择更有挑战性的任务,他们为自己确立的较高的目标并坚持到底。一旦开始行动,高的创业能力信心的人会付出较多的努力,更长的时间,遇到挫折时他们又能很快恢复过来。因此,创业能力信心代表了一种“能做”的信念,他对学生的创业倾向的两个维度——未来创业可能性以及对学生创业学习实践意愿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2.3 创业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Personality trait)是个人心理思维及行为模式的综合体。本文用“创新性”、“积极性”、“闯劲”三个维度来描述与创业相关的价格特质。在创业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新的困难,这些困难常常需要创新性的方法去解决。同时,创业需要积极的学习精神,这种积极性会表现出一种做事情的积极态度与持之以恒的作风。根据Lee&Peterson(2000)的研究,积极性是创业家的重要特质。此外,闯劲代表着一种做事情勇于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将增强对自己创业能力的信心,也将强化其追求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可的创业动机水平,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动机。综上分析,创业人格特质越强,其创业倾向就越高。

2.4 创业学习

创业学习主要反映大学生的创业管理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对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创业学习可表现为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两个部分。理论学习主要是指自学创业理论,以及参加创业教育培训。在实践体验方面,表现为创业经历与实习经历方面,大学生的亲身创业体验不多,主要还是以实习经历来间接感知创业的实践。大学生的兼职和实习己经成为了大学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在当今毕业生职业规划和就业的过程中,实习经历,尤其是大型外企的实习经历,己经成为毕业生找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实习经历增加了学生对社会和人生观的理解,并且增加了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这将增强学生的创业动机水平与创业能力信心,这有利于创业倾向的提升。总体而言,创业学习能够从两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创业倾向,第一,可以通过创业能力的培训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信心;第二,可以通过正确的财富观和创业价值观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业动机水平。

2.5 亲朋影响

亲朋影响主要是指来自家庭与朋友的因素对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亲朋影响可以从家庭与朋友的创业经历与经济基础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在亲朋创业经历方面,如果学生能够亲眼目睹父母的创业经历,这将会对学生的创业倾向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亲戚与朋友的创业经历也将对学生的创业倾向产生重要影响。如果看见父母或亲朋好友的通过创业,创造了财富,实现了自我价值及社会认可,这将极大了增加学生的创业动机水平,也能够通过对他们的学习,增加自己的创业能力信心,这将会增加学生的创业倾向。此外,即使是失败的创业经历,通过对创业经验教训的总结,也会增加学生的创业能力信心。在亲朋经济基础方面,如果学生创业,能够从父母及自己的亲朋好友筹集创业资金,则大学生对自己创业能力的信心就越强,也就越有利于于创业倾向的提升。总体而言,如果家庭与朋友的创业经历越丰富,经济基础越强,则亲朋因素对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就越强,并且这种影响是通过提升大学生创业动机与创业能力信心两个路径来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的。

2.6创业环境

Covin和Selevin(1989)认为创业环境是分析企业家创业活动的合理切入点。目前各国政府都在致力于改善企业家的创业环境,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企业家创业的一般环境条件、创业环境中公共政策的作用等。大学生的创业环境可以表现为二个方面,一是政策环境,二是校园环境。政策环境指政府支持学生创业的相关激励政策,如税收、优惠贷款、服务措施等,校园环境包括学校关于鼓励学生创业的制度与文化。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倾向有积极的影响,表现为创业环境将提升学生的创业动机和创业能力的信心,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倾向。

3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及内容

结合前述对高职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的分析,高职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可以分为四大模块:创业精神模块、创业知识模块、创业实践模块、创业讲座模块,通过以下四大模块的教育,从而提升高职大学生的创业倾向,推进高职大学生的创业。

3.1 创业精神模块

创业精神模块教育的功能主要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态度与动机,强化其创业动力,强化大学生的创新、闯劲与积极性的特质,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倾向。创业精神是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灵魂和支柱。通过创业哲学、创新文化与创业心理学的系统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自信、自主、自立、自强的企业家精神与良好的道德情操。

“创业哲学”以培养学生的认知人生,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与辩证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具有探索真理的勇气和独立的人格与精神,产生不竭的创业动力为目的。主要内容是:创业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与企业发展的辩证法;创业思维的规律与方法;创业实践与创业认识的辩证关系与人的主体性。“创新文化”是使同学们认识创新文化的内涵、了解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培育其创新精神、学习创新思维的课程。课程的基本主要内容是创新文化的内涵、创新文化的特征、创新文化的构建、创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比较、创新思维的培养等。“创业心理学”对学生进行独立性、敢为性、创新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等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克服创业过程中过于依赖、自卑、畏缩等的人格障碍和急于求成、目标多变等的行为障碍为目的。

3.2 创业知识模块

通过创业知识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信心。创业知识模块的主要课程可以包括创业管理学、创业法学、创业财务、市场营销、项目管理、团队与沟通管理等的学习,掌握创立企业、合法经营、培育企业的创业文化和企业如何应对社会环境与市场需求变化的各种基本知识为目的。因为创业管理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多采用案例教学、参与式、情景模拟教学的形式。

“创业管理学”为创业者提供管理方面的实用理论和开拓市场的知识,使创业者通过有效的管理,把企业造就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创业性组织,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力。主要内容可以包括创业环境分析、创业战略管理、创业计划与控制、创业组织管理等。“创业法学”使学生了解在经济社会中与创业相关的现行法律制度,掌握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法律与政策问题,熟悉各种创业法律规范,以及处理企业纠纷的能力。“创业财务”使学生了解各种筹融资方式、机构改革及其特点,通过各种财务指标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控制的能力。“创业团队建设与沟通”使学生了解建立和管理团队的主要工作内容以及团队沟通协作的技巧;“创业营销”着重于学生市场能力的培养,主要内容除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外,重点突出市场调查分析预测和市场策划;“创业项目管理”着重于学生运作能力的培养,使其掌握项目可行性分析、评估、运作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创业知识课程还应包括涉及到科学技术类知识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可采用嵌入式学习模式,即将该类课程的学习嵌入到理工类专业的大学课程体系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修改一些技术类课程进行学习。这主要是针对文科专业参加创业课程学习的学生,了解与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技术类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发展前沿,从而使其能够与该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为该同学今后在该行业的创业打下基础。

3.3 创业实践模块

创业实践模块通过企业对大学生创业相关的实习实训,大学生创业实战、创业大赛等提升大学生创业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在实践中强化、完善并灵活运用其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而提升大学生创业的能力及其信心,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其创业价值观。大学生创业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是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两大车轮,缺一不可,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实践学习是理论学习的动力源泉。创业体验与实践教育体系建设可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1)创业大赛体系。联合高校、政府、社会媒体组织多层级的大学生创业大赛,通过创业大赛,学生能够学习如何进行项目选择,如何进行创业计划,并分析在创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创业大赛,使学生从整体规划上对创业活动进行分析与体验,培养创业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在全市或全省范围内对大学生创业活动进行宣传,从而提供大学生的创业倾向。

(2)项目参与体系。以学校、政府与企业合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以创业意识培养、创业项目培育为重点,以扶持大学生创业为核心目标,为创业者免费提供办公场所设施、各类创业培训,促进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实施。以湖南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为例,自2011年6月开园以来,累计入孵项目130余个,先后培育出了多个孵化项目。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将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创业实践起到很好的宣传、示范和带动作用。

此外,从学校的层面增加更多的学生创业实习、勤工俭学的岗位,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性的资源,如实验室、店铺等资源。同时,为了协调创业学习实践与专业课程学习在时间上的冲突,对于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如果参加了创业实践,可以根据创业实践的绩效、社会评价、创业学习与实践的总结报告等,折算成一定的学分,在一定范围内抵减专业课程的学习。

(3)实习实训体系。要将创业教育与大学生的实习实训教育协调起来。根据本文的研究,实习经历对创业倾向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是,创业教育不应该将创业与受雇就业分割开来。一方面,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同样重要;另一方面,学生创业可能并不是一开始就直接创业,很多情况下是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员工,后来再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因此,要注重在学生实习期间将创业教育与实习体验相结合。例如,创业教育应引导正在实习期间的同学发现该行业目前有哪些创业的机会,该行业创业的环境如何,需要哪些能力,如何利用这些创业机会等,这些分析可以要求学生在实习报告中体现出来。将创业教育与大学生的实习活动协调起来,可以强化实习中的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这对于大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4 创业讲座模块

创业讲座模块是创业教育的重要模块。讲座模块是通过聘用创业企业家、正在创业的校友、创业学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外部师资资源,对其创业经历与经验、创业环境与政策等展开讲座,从而增强大学生人创业能力信心,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增加创业动机水平。进一步分析,从创业倾向影响因素而言,创业讲座模块不仅可以通过讲座强化大学生的创业特质,完善其创业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创业讲座分享了创业成功人士、校友们的创业经验与教训,是亲朋影响因素对创业倾向影响的直接体现,同时,创业讲座中的环境与政策分析,是环境影响因素对创业倾向影响的直接体现。根据前述创业倾向影响影响因素分析,亲朋影响与创业环境都对大学生的创业动机水平产生的显著正向影响,从而促进了大学生的创业倾向。研究结果中,亲朋影响与创业环境都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信心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这一方面可以认为其对创业能力信心的影响没有对创业动机水平的影响那么显著,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我们在创业教育机制中没有把亲朋影响的作用很好地发挥出来,以及我们创业对创业政策的宣传与讲解没不充分,创业政策不够完善,以至于对大学生的创业信心还没有产生足够影响。因此,创业讲座模块应该加强,它也是企业家精神、创业知识、创业实践模块的重要补充。

创业讲座模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创业经验与案例讲座,二是创业环境与政策讲座。创业经验讲座是创业成功人士、正在创业的校友、创业专家学者对自身及他人创业经历与经验的讲座与分析。创业环境与政策讲座,主要由政府分管的官员、学校分管领导对大学生创业政策与制度进行讲解。这种讲解可以包括不同学校、不同区县、不同省市、不同国家的创业政策与制度的讲解,使大学生全面了解目前的创业政策及注意事项。通过创业讲座系统,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观念与创业信心,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倾向,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

3.5 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图

综合前述分析,列出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如图1所示。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四大模块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模块之间是相互补充,适度交叉,相互强化的。例如,在创业技能的学习中,老师在教学中也会对创业精神与文化进行辅助说明,而创业讲座,会对其它三大模块都具有强化作用。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创业实践与创业讨论四大创业教育模块相互独立与相互联系,共同推动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4 结 语

大学生创业倾向是学生在可预见的未来创业的可能性以及目前的创业准备意愿。在对大学生创业倾向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提升大学生创业倾向的角度提出了大学生创业课程模块体系,从而为科学合理地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大学生创业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Phan P H, Wong P K, Wang C. Antecedents to Entrepreneurship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Singapore: Beliefs, Attitudes and Background[J]. Journal of Entreprising Culture, 2002, 10(2).

2 Luthje, C & Franke, N. The `making' of an ententrepreneurial intent among engineering students at MIT[J].R&D Management,2003, 33(2).

3 A·班杜拉. 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上下册)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斯蒂芬.罗宾斯. 管理学(第9版).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 Henderson R, Robertson M. Who reams to be an entrepreneur? Adult attitudes to entrepreneurship as a career[J]. 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2000.

大学生创业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创业实训基地大学生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174-02

在各高校,大学生创业开始蓬勃发展,大学生创业被认为是最高级别、最能锻炼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就业。本文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讨论以创业实训基地为平台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为培养更多的创业创新型人才,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大学生创业园,以园区为平台,结合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主要做法

(一)扶持大学生创业,培养企业家及创业精神。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于2011年8月4日正式开园,免费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场所。作为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示范园和微型企业创业孵化园,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与南宁市工商局紧密合作,扶持大学生创办、孵化微型企业,既提高了企业的成活率,又实实在在培养了一批企业家。他们从一个缺乏资金支持、缺乏人脉资源、缺乏社会经验等的大学生,成为独立寻找项目,管理团队,学会理财,熟悉法律,工商知识,熟练沟通的企业主,这是一个极大的转变。他们带动了许多大学生勇于尝试,彰显了大学生创业的重大意义所在。开园8个月,创业园扶持大学生创办企业38家,涉及创业的学生有100多人,在他们的带动下,院内有上千名学生想到创业园进行创业实践。

(二)引进优秀企业入园作示范,校企合作,培养职业经理人。通过内引外联,在与一批企业共建供学生观摩的校外创业基地的同时,引入部分优秀企业特别是学院毕业生的企业进入创业园,比如引进优秀毕业生创办的钦州市志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钦州市博艺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入园,公司招聘在校大学生为企业员工,学生在校内就能在企业与学院共同指导下参与企业运作和管理,熟悉企业经营内容及模式,并逐渐培养为企业的后备人才。同时,促成优秀企业帮扶微型企业,创业学生模仿创业明星的做法,提高了创业的成功率。在校期间,企业和学生进行磨合,学生毕业后,双向选择,适合的就留在公司工作,既带动了就业,又减少了企业的用人成本。

(三)将创业教育纳入大学生职业指导范畴,引导学生突破自己。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办学特色及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创业教育课程,秉承着一切创业必须从“商”字起步的理念,以创业园为实践基地,引导学生练摊、创办企业,把创业教育的课程列为学院所有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纳入大学生职业指导的一部分,安排在大耳讲授,共12个课时,给予0.6学分,由全国的职业指导师和专业指导队伍进行授课指导,采取kab和siyb的专业培训办法,课程内容包括对企业、对创业的认识,自我创业能力评估,创业项目的选择,创业计划的制订,微型企业政策,风险评估等,同时,邀请学院的创业明星为同学们开讲座,分析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带领学生到创业园进行观摩,与创业的学生进行交流,让同学们感受创业的氛围。学生经商的意识高涨,对院内近10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0%的学生认为,创业是可以锻炼自己的,23%的学生对创业很感兴趣,73%的学生考虑过创业,12.8%的学生正在计划创业中。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有想创新、想突破自己的意识,在职业的发展道路上,许多人想通过创业来达到就业的另一种境界和目标。

(四)通过创业企业对社会的回馈,带动感恩和诚信教育。在国家、自治区、南宁市和学院全体领导、部门和教师扶持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学生们多次感受到国家为扶持他们所做的努力,学院为培养他们的良苦用心。教师们用自己的奉献和服务精神去感染学生,言传身教,让他们诚信做人、诚实经营。此外,学院还鼓励获利的企业回馈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12届丘波同学创办的开拓者班服承诺每卖出一件衣服,捐出1元钱给“蓝天使壹元”基金会,帮助留守儿童和困难学生;黄华同学创办的华优文化传媒、严进杰同学创办的惠泽源贸易有限公司、夏燕康同学创办的会计服务公司等在学院各项活动中提供赞助;林举璐同学创办的墨林书画培训班每期免费培训3名小学生,并到各小学开展义教活动,将所卖作品的收入全部捐给困难学生。学院通过校园广播、校刊、校园网等宣传他们的行为,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在诚信课堂上赞扬这种行为,给其他同学树立榜样,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学会感恩,诚实守信。

(五)通过失败案例强调风险,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作为创业者,需要面对项目选择、资金投入、营销办法、团队管理和风险评估等问题,还要学习各种政策、法律条款、金融知识和专业知识,对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基于此,我们不应以成败论英雄,因为学生通过创业,主动接触社会、完全自主地管理自己、项目和团队等,他们可以学到书本上、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真正了解自己喜欢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可以干什么,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将会更加努力工作。同时,通过在课堂上分析真实的失败案例,学生可以对创业失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生认识到创业光有激情和勇气是不够的,创业前要做好市场调查和充足的准备,评估好创业风险和自己的承受能力,做到理性创业,理性面对失败。

二、取得的经验

(一)国家的政策是基础。国家、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了扶持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目的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出台了财政资金补助、税收扶持、融资担保扶持、行政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使很多微型企业因此开办并成活。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广西每年有几十万的毕业生,他们的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民生安全,政府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有效提高创业成功率,大学生创业才会蓬勃发展。

(二)学院的扶持是后盾。学院为大学生提供免费的创业实践场所,成立创业指导中心,派出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进行管理;每一个项目都有相应的指导教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并有专业的公司进行公司注册、政策解读和会计服务;成立业主委员会,由园区内有经验的创业明星担任主任,管理园区业主。每一个创业项目,从提交计划书、进行评审、入驻园区、企业管理、成功孵化或者失败总结,学院都进行全程跟踪和辅导,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坚强后盾,以此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三)创业的案例是榜样。每一个创业项目和创业者,都是一个故事、一个好的案例。大学生可以通过分享创业成功的案例,以创业者为榜样,找出差距;通过分析失败的案例,提前对于创业失败有正确的认识,认识到创业光有激情和勇气是不够的,创业前应做好市场调查和充足的准备,评估好创业风险和自己的承受能力。

(四)氛围的营造是补充。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比较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社会和校园没有一个宽松的创业环境。大学生虽然有活力,有激情,智商高,但缺乏资金,社会经验不足,管理经验匮乏,缺少人脉资源,市场观念淡薄,创业初期存在困难。因此,应给他们营造一个积极、轻松的环境,使他们更加大胆。社会的参与、学校的推进,让人人都知晓创业、支持创业,为创业的项目提供融资渠道,为大学生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这样,大学生才会勇于尝试,放胆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