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工程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基工程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基工程论文

地基工程论文范文1

公路分布范围广泛,为带状结构体、承受着动静两种荷载作用,其使用性能以及安全性能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关联,对地基有较高的要求。公路由于线性等技术要求,不可避免地要经过软土地质地区,对软基处理不当,路基容易产生剪切变形,引起沉降过大,导致路堤失稳,路面开裂;桥台与路基沉降不同步,产生错台引起桥头跳车;路的中心沉降过大,引发涵管弯曲、路基路面横坡变小等问题。因此,从高标准、高质量的使用要求出发,合理、可行地处理好软土地基,已成为公路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2软土地基处治方法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较多,从不同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归纳和分类,本文从加固机理、施工工艺、所用材料方面将目前公路工程中常采用的一些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分类如下。

2.1置换法

该法也称做换填法,首先挖除基础下部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然后分层换填强度和模量相对较高的灰土、碎石、砂等材料,并充分压实至设计要求的密度,最终形成一个较好的持力结构层,从而达到提高承载力和减少路基变形的目的。换填法处理处理深度通常控制在3m以内,但也不应小于0.5m,因为垫层太薄,则换土垫层的作用也不显著。

2.2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又称预压法,是对原始地基,或者在地基中设置有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带等排水体,后利用建筑物本身重量或其他竖向荷载作用加压,排出土体孔隙水,逐渐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强度逐步提高的方法。对于排水固结法,土体的密度与预压荷载的大小以及时间紧密相关。若不考虑预压周期,土体密度只决定于预压荷载的大小。

2.2.1真空预压法

该方法是以大气压力做为预压荷载,在拟处理场地表面铺设厚度均匀的砂垫层,上覆一层不透气的密封薄膜,通过真空抽气装置,在密封膜内产生一定真空度,在内外压力差作用下,土体产生负的空隙水压力,从而达到土体固结。

2.2.2堆载预压方法

堆载预压是使用砂石、素土或者其它重物为荷载,对地基加载,排出土体孔隙水,达到土体固结的目的。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取决于上部堆积荷载的大小。真空预压与堆载预压的加固原理不同,前者通常将荷载一次加到最大值,而土体却不产生增量剪应力,故不需考虑地基产生剪切破坏。后者必须考虑加载时增量剪应力对土体的影响,控制加载速率,采用分级加载。

2.2.3深层密实法

深层密实是指采用爆破、夯击、挤压和振动等方法,对松软地基土进行振密和挤密。(1)强夯法。强夯法顾名可理解为动力压实法或者动力固结法,通常以几十吨的重锤,从6—40m落距的高处自由落下,将土体夯击密实。该法适用于处理砂土、低饱和度粉土、碎石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等土质地基,能够改善砂土抗振动液化的能力、提高地基的强度、降低土体压缩性、消除土的湿陷性。(2)复合地基法。复合地基法是在天然地基中设置一定数量的桩体(增强结构体),桩和土体共同承担荷载,并使地基具有置换法和密实法后形成的效应。通常复合地基的面积置换率一般为3%—25%,其中碎石桩的面积置换率可以达到40%。公路工程中常采用的状体有碎石桩、石灰桩、土桩、水泥搅拌桩、其他刚性桩(PHC管桩、CFG桩、PCC管桩、素混凝土桩等)等。高速公路工程中,深度20m以内的软土处理,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得到了大量应用;深度超过20m的深厚软土地基处理多采用刚性桩进行处理。

2.2.4加筋法

加筋法常见主要有两种:一是土工织物法,二是加筋土法。其中土工织物法已经成功应用于我国的公路工程中,并已广泛用于软基处理、边坡稳定、结构支护、道路翻浆防治、路基路面综合排水及沥青路面裂缝处理等诸多方面,成功地解决了大量的工程实际问题。

2.2.5胶结法

胶结法是将水泥、水泥砂浆、石灰或其他具有充填性、胶结性特点的材料,渗入或者注入到各种介质之间的裂缝和孔隙之中,形成加固体,提高地基的强度与抗渗性。胶结法主要包括注浆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水泥土搅拌法。

2.2.6其他方法

软土地基处理还可使用抛石挤淤法、反压护道法、冻结法、烧结法等方法。

3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选用

不同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均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与条件,公路工程中,应根据公路等级、技术要求、建设周期、经济分析综合考虑来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案。根据工程经验,总结了如下不同软基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

4结语

地基工程论文范文2

1.1工程概况

项目地处丽泽金融商务核心区内,为E08、E09地块。该项目地上建筑面积为23万m2,地下建筑面积约8万m2。拟建建筑物由2栋塔楼及其裙房组成,塔楼分别为地上39层和45层,建筑高度分别为180m和200m,裙房分别为地上6层、10层和15层,建筑高度分别为43.4m、49m和75.6m。拟建建筑物地下部分连成一体,基础埋深约为22m。

1.2地层分布及岩性特征

在场地勘探深度80m范围内的地基土主要由人工填土层、新近沉积层、一般第四纪冲洪积层和第三系构成。拟建场区表层普遍为人工填土层,岩性主要为素填土和杂填土,素填土为粘质粉土粉质粘土填土层、杂填土1层,填土层厚度约为2.8~5m。填土下部发育有新近沉积的粘质粉土砂质粉土层和细砂1层、粉质粘土2层透镜体,新近沉积层厚度约为1.3~3.9m。人工填土层及新近沉积层以下为一般第四纪冲洪积卵石层,分布连续、厚度较大,地表下5~40m之间普遍分布卵石层,局部分布有大漂石,漂石的分布随机性较强,其中在地面下20~35m范围内,漂石含量较多。巨厚卵石层中局部夹有粘性土、粉土层透镜体。一般第四纪冲洪积卵石层下为砾岩和泥岩互层。其中砾岩层,杂色,呈中厚层状,泥质胶结,胶结程度差,天然单轴抗压强度为0.029~0.92MPa,分布连续;泥岩1层,棕红色,呈巨厚层状,胶结程度差,遇水易软化,自由膨胀率为26%~30%,有弱膨胀性,天然单轴抗压强度为0.18~0.89MPa,分布连续。

1.3地下水概况

本次勘察钻探深度范围内,实测到一层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水位埋深23.8~24.1m,水位标高19.99~20.83m,含水层主要为卵石层,含水层底板主要为泥岩层。本场区地下水位变化和北京市区总体变化趋势一样都呈下降趋势,但因为含水层颗粒大,渗透性好,其水位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历史上大的降雨年份和官厅水库放水时可使水位大幅回升。1995~1997年官厅水库放水,本地区水位标高曾一度达到36.0m左右,因此随着地下水限采措施及大气降水影响,地下水水位仍存在大幅上升的可能。该层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具弱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具微腐蚀性。

2砂卵石地层物探方法实践

2.1波速测试

采用RS-1616K(S)基桩动测仪,单孔法测试,本场地布置了2个波速测试孔,测试各土层的剪切波速值和压缩波速值,利用波速测试数据,判定砂层和卵石层的密实度。本场地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土层等效剪切波速Vse值为256.1m/s~257.9m/s,场地覆盖层厚度dov﹤50m,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根据波速测井成果可知场地表层构成浅震低速层,在地表以下5.9m处,压缩波速为373.5m/s、剪切波速为172.3m/s;潜水面附近20.09m处,压缩波速为705.2m/s、剪切波速为349.7m/s;地表以下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的巨厚砂卵石层(局部夹有粘性土层)速度相对较高,第三纪砾岩、泥岩互层其速度则更高,在地表下第四系与第三系地层分界面附近40.3m处,压缩波速为1089.9m/s、剪切波速为605.7m/s;40.3m以深压缩波速和剪切波速逐渐增高。

2.2地脉动测试

在E08塔楼东南角、E09塔楼西南角布置2个地脉动试验孔,6个地脉动测试点(2个试验孔地面、孔内21m处、40m处各一个观测点),测试地面及孔中不同深度的测点的东西、南北、垂直方向的位移幅值和地脉动的卓越周期。根据测试报告,场地地面3个方向的脉动卓越周期在0.375s~0.395s之间,地面下21m处3个方向的脉动卓越周期为0.305s,地面下40m处3个方向的脉动卓越周期为0.19s~0.195s之间;场地地面3个方向的的脉动幅值在1.5×10-5m/s~3.0×10-5m/s范围内,地面下21m处脉动幅值为0.4×10-5m/s,地面下40m处脉动幅值在0.4×10-5m/s~0.6×10-5m/s范围内。建议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应避开场地地基的微振卓越周期,以避免地基与建筑物产生共振。

2.3电阻率测试

为了解决大粒径卵石层中地下水位较深的情况下量测的困难,布置了2个电阻率测试孔,从钻孔电阻率测试成果图中看出,地下水位以上非饱和卵石层视电阻率最大值一般在112~120Ω•m,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卵石层视电阻率一般在10~12Ω•m,地面下23~25m处卵石层电阻率处于骤降状态,推测地下水位埋深可能在23~25m之间,与现场实测地下水位埋深较为接近。

2.4瞬变电磁法

TEM法属于时间域电磁法,该方法对低阻反应灵敏,更易于突出低弱的电阻率异常,适合划分本场地的含水及富水区域。以L2线反演视电阻率断面图1为例,对场区已有勘察成果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在深度约23m至25m视电阻率等值线变化梯度较大推测为本工区的潜水面位置;本场区地下地层较为平缓,L2线右端大号测点的视电阻率等值线形态出现倾斜的原因分析可能是由于接近高压线电磁噪声的影响,导致曲线扭曲,影响了电阻率等值线的形态。其它各条测线视电阻率分布规律与L2线较为一致,其潜水面形态也较连续。此外对本场地各条测线的视电阻率进行了不同深度(20m、25m、40m)的水平切片,得到视电阻率切片图,本场地内不同深度视电阻率在平面上的变化特征。视电阻率纵横向的变化,可以看出场地由东北向西南潜水面具有逐步变浅的趋势。另外从各个切片图都可看到场区中部的两个低阻异常,异常位置与地表布设的两个钻孔位置非常一致,推测为正在施工的钻机及注水钻孔所引起。从钻孔资料可以看出第四系与第三系基岩分界面在40m左右,但是由于该处的上下两层电阻率差异较小,依据TEM成果无法准确划分出第三系基岩界面,但是根据40m深的视电阻率切片图,可以看出视电阻率等值线平面上分布不均匀,即在同一水平面含水情况是不均匀的。

2.5浅层地震法

(1)浅层折射波法浅层折射波地震法是地震勘探中的一种重要工程勘察方法,常用来探测覆盖层(或低速层)的厚度,建筑地基、断层和古河道的分布等工程地质问题。本次浅层折射波地震勘察的目的是区分第四系潜水面及第三系基岩界面。本区地层界线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实测解译的波速并考虑现场地质、钻孔资料来划分的。以DL1线为例进行分析和说明。第四系与潜水的分界面。由于场区位于古漯水河故道上,岩土破碎程度高、不完整、强度低,潜水面以上,纵波速度变化范围为350~950m/s,潜水面处纵波速度约为950m/s,潜水面深度变化约为23~25m。第四系与第三系基岩分界面。第四系潜水面以下第三系基岩面以上为卵石,纵波速度变化范围为950~1700m/s。第三系基岩面及以下为砾岩泥岩互层,岩石破碎程度较低、较完整。第三系基岩面处纵波速度约为1750m/s,深度变化范围约为41~43m不等,自南向北有缓慢变深的趋势。从DL1线反射剖面上可以看到,在100ms左右有一明显的同相轴,结合折射波的速度和时间分析同相轴应位于40m左右,推测为第三系基岩界面引起的反射波。其同相轴有起伏,而且略向大号(向东)倾斜,说明第三系基岩界面不但有较小的起伏而且向东有较小的倾斜。从各条测线的综合物探成果的对比可以看出:TEM法和浅震折射波法勘察成果均能较好地反映出第四系潜水面的分布,浅震折射波和反射波勘察成果均能较好地反映出第三系基岩面的分布。TEM法视电阻率可反映出第四系潜水面的分布形态,但不能反映出第三系基岩面的分布,另外TEM法视电阻率能够反映出场区内地面以下第四系、第三系地层含水情况。根据面波勘察成果解译出了场区内约5~6.5m深处的填土层与卵石层的分界面分布形态。

2.6地基承载力估算

采用波速测井和地震勘探获得了波速测井地层速度和地震地层速度。可以作为地基承载力计算的依据。通过波速测井地层速度和地震地层速度对卵砾石层承载力估算值与依据规范查表值对比可以看出,查表值还有提高的空间。

3结论

(1)现阶段利用普通钻进手段难以查明卵砾石层的力学特征。采用波速测试、地脉动测试、电阻率测试、瞬变电磁法、地震勘探法等钻探的物探方法可得到相应的一些物理力学参数,为评价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有益的尝试,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2)折射波地震法和TEM法较好地解译出了深度约23m潜水面及其分布形态。

(3)二维反射波和折射波地震法较好地解译出了深度约40m的第三系基岩顶界面及其分布形态。根据面波勘察成果解译出了场区内约5~6.5m深处的填土层与卵石层的分界面分布形态。

地基工程论文范文3

1.1切实做好施工设计和技术交底工作

水利水电地基工程的施工非常发杂,所以,进行实际施工之前,首先应进行地基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工作,明确施工设计人员的意图,加强与设计人员的交流和沟通,分析设计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加以修正。其次,还要到施工现场进行考察,看设计的地基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最后,组织人员对地基施工的技术方案、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技术类型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并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让施工技术人员对整个地基施工过程都十分熟悉,从而使地基工程按地基施工设计方案有条不紊的进行,进而使地基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

1.2切实做好地基施工的组织设计工作

对于地基工程来说,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地基施工前,施工企业必须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地基施工安全、有效、有序地进行。地基施工的组织设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第一,根据已确定的施工方案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第二,合理的制定进度控制目标和计划,并制定相应的进度控制手段;第三,制定组织人员、设备及材料的使用计划,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第四,建立并完善工程质量保障机制。

1.3切实做好施工全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水利水电单位应加强对员工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使员工树立安全和质量意识,并通过培训教育提高职工的专业技能水平。在员工上岗前应采用相应的考核制度,对专业技术要求高的岗位应实行持证上岗。只有提高整体员工的素质才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

2水利水电地基工程中如何加强地基施工技术应用的探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地基有了更为先进和科学的施工技术,并在地基施工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水利水电地基工程中土壤加固技术也是新型技术之一,这种土壤加固技术主要采用的化学加固方法。碱液加固与硅化加固加固等新型技术,主要是采用化学溶液灌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地基中,使用化学溶液产生的化学反应以达到地基加固的作用。在具体的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根据土壤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对地基进行加固。水利水电工程地基施工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2.1土方开挖技术在水利水电地基工程中的应用

土方开挖是整个水利水电地基工程施工的基础性环节。因而在开挖过程中,应始终结合确定的开挖方案进行开挖,并紧密结合地形地质勘查资料,切实做好地面排水系统的建设,及时处理好开挖的土壤,在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机械开挖为主和人工开挖为辅的方式进行,但必须确保地基土结构得到有效的保护,并尽可能地降低地下水水位,这就是设置集水坑,将开挖的地下水进行集中处理,但必须确保集水坑的开挖应在地面500厘米以下进行,最大化的确保地基工程的开挖质量。

2.2地基处理技术在水利水电地基工程中的应用

地基开挖之后,就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水利水电地基施工技术,以下为常见的几种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1)换填与强夯技术在水利水电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水利水电工程地基要保证较强的承载性能,应在较薄的淤泥层被挖出之后,使用换填的方法,这样不但能使软质地基重新组合构造,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其透水性.这种换填方法主要是指在排除泥潭与淤泥等软土之中,使用灰土、粗砂、砂土、水泥等材料进行换填以达到加固地基的作用。换填之后的地基与换填之前相比承载性能更好,但为了进一步加固地基,保证地基质量安全,还可采用强夯技术,使用强夯锤对其进行击打,使地基在强夯力的作用下使地基更加牢固。

(2)加筋技术在水利水电软基处理中的应用。加筋技术也是水利水电软基处理中的重要技术。在利用加筋技术时,重要是在地基表面平铺交友较高强硬度和土工合成材料,从而达到平摊荷载和减少破坏力和增加地基的荷载承载性能的目的。有时还可以将具有较强抗拉性能的土工合成材料埋设到地基的内部,使其与土层颗粒摩擦后二者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促进整个地基稳定性的的提升。

(3)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软基处理中的应用。对木质素类、聚氨酯类等各种化学浆以及粘土水泥浆、粘土浆、水泥砂浆、水泥浆进行液化,之后为加固淤泥的软土地基在软土介质中高压注入液体。打孔埋管灌浆以及无损贴嘴灌浆为高压喷射灌浆法较为常见的方法,而就两者相比来看,无损贴嘴的灌浆法更具有的发展前景更广阔。

3结束语

地基工程论文范文4

1.1复杂地形基坑支护施工特点

(1)复杂地形中由于施工条件不同,所要求的建筑物功能不同、结构不同,其基坑的形式也不同,因此对基坑的支护施工要求也不同,施工技术也呈现多样化趋势。

(2)基坑支护施工作为一项保证基坑施工安全的措施,以一种临时设施的形式呈现,虽然是临时性的设施,却存在于基坑施工全过程,因此重要性不言而喻。

(3)基坑的施工面积是受建筑工程的形式和结构决定的,作为一项建筑基础,投入的施工费用相对很高,其面积和规模也比较大。

(4)基坑支护一般是在地面以下进行,因此施工条件相对比较差,而且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条件也难以确认,这就给基坑支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基坑支护的作用

对于复杂地形而言,基坑支护工程不仅能要保证基坑边坡的稳定,确保基坑不会出现坍塌和沉陷问题的一种技术措施,还保护着整个施工过程避免因为周围土质松动导致质量问题的重要防护措施。

2复杂地形的基坑支护施工控制要点

2.1基坑支护施工设计方案审查

对于复杂地形的基坑支护工程而言,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是保障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一般地形的基坑支护施工中,如果实际施工阶段和实际方案有部分出入,因为必须保持施工的连续性,因此可以针对实际地形条件对设计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补充。然而对于复杂地形条件的基坑施工,如果设计方案和实际施工出现差异,受众多因素影响,更改施工方式相当困难,一旦整改工程可能会造成整个工程失败,无法保证工期,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对于复杂地形的基坑支护施工,必须在设计阶段进行充分的实地勘察和科学的计算,从源头控制工程质量。

2.2施工周围的建筑和基坑的变形监测

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周边建筑和基坑的基本变形监测,该将缓解是工程监理中的关键部分。必须对其进行详细的质量控制,依照建筑观测的精确度要求,必须按照规定指标来准确反映工程周边的建筑和基坑变化情况。采用信息化的施工技术,施工的同时就要进行检测,并及时归纳、反馈监测结果,充分掌握施工范围内建筑和基坑的变形情况。对于基坑施工和地下结构施工,必须对周边对象和建筑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通过监测得到的数据,及时了解施工周围的结构实际状态和变化,防患于未然,保证基坑边坡与周边环境的安全稳定,顺利进行各项施工。另外,通过监测数据和设计的参数进行对比,可以合理的分析出其差异,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2.3加强选择分包队伍的审核

复杂场地的基坑支护工程是一项施工难度极大、要求技术较高的工程。因此,其施工更需要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技术队伍来承担,因此许多施工方将其分包给其他建筑公司。所以,在施工前期的队伍选择上,必须遵循择优原则,选择队伍实力强,有相关施工较多经验的分包团队,挑选施工技术水平高、信誉好且经济合理的施工团队,加强对分包公司的审核力度,提供高水准的施工技术。

3复杂地形基坑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3.1加强控制工序质量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如果要控制施工质量就必须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的管控。因基坑支护工程的特殊性,施工工序也有自己专门的规定,绝不允许乱序和漏工现象。控制工序质量主要从工序施工的条件质量和效果两个方面进行。其中工序的活动条件质量是指,施工过程中工序活动所需要的条件和要素,主要包括施工人员和设备以及材料的质量控制。合理管控工序活动条件,不仅同时达到了对施工设计和设备、材料等的控制,还能有效地约束施工人员操作规范,从根源控制工程质量。

3.2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在复杂地形基坑施工中,要保障基坑施工质量和效率,就必须根据相关基坑支护工程的规范标准对工序的质量控制点进行合理设置。监理部门必须严格对其进行监控,可以在施工前就对施工现场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隐患进行逐一排查,及时发现隐患所在,并作出处理和预防,这个环节不仅关系着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更重要的是关系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3严格管控工序活动条件,检查分项工程质量

监理部门不仅要控制各项施工阶段的质量,更要对工序控制过程中的工序活动条件进行主动控制。严格审查基坑支护工程的各项施工设计方案和工序方案,对工序活动条件进行实时掌控,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此外,还应不定时的对工程中各项分项工程质量进行严密的监测和检查,通过多次检查预先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得到结果并进行分析,如果发现工序问题,必须及时进行通报,及时设计合理的调整和补救措施,避免隐患扩大影响整体施工。

3.4科学分析工序质量

复杂地形基坑施工中,影响其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工操作、材料和施工设备以及施工工序等。基坑施工对施工人员的技能操作要求较高,如果出现操作失误问题,不但会影响工程质量很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其次,对于施工的原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的管控,保证其达到国家标准并符合施工要求。施工中,要定期对设备进行养护,定期检查排除老化设备,检修隐患,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最后,施工顺序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加大对施工人员操作的规范和监督,进一步提升工序质量。

4结语

地基工程论文范文5

为了能够使技术交底发挥对施工作业的指导功能,在确保项目建设质量的同时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产生,对技术交底的内容与相关举措提供如下参考意见:

首先,在针对设计文件的技术交底工作中,设计单位需要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完成并通过审查,将其交付相关部门施工的这一时间段内,遵循法律规定的义务,对项目设计的意图、设计思路、关键设计指标以及施工期间的注意事项等关键内容进行详细阐述。技术交底的对象包括项目建设的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以及质量检查单位等在内。当前,针对设计文件技术交底所采取的做法多是由法人单位委托监理单位组织与本工程相关的参建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全面移交包括设计图纸、设计阶段测量资料以及水利工程项目功能特点在内的基础资料,这些资料的交底对确保施工质量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其次,在针对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工作中,施工方技术总负责人需要面向驻施工现场总工程师进行全面交底,技术交底的内容是与施工技术相关的全部内容。通过施工单位交底的方式,能够使现场技术人员对水利工程项目概况、施工总部署情况、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要求、施工质量要求等相关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使其在施工作业中实现对工程技术的全面管理与控制。

最后,在针对施工班组的交底工作中,工地技术负责人需要及时面向施工现场班组组长以及技术人员进行交底。此项技术交底也是整个水利工程现场施工以及质量控制工作的核心所在。通过施工班组的技术交底,能够使项目建设的基层技术人员掌握整个项目建设的基本概况以及技术要求,从而从基层入手,为工程施工提供技术保障。

2技术交底的文件编制

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技术交底过程当中所产生的一系列交底内容必须由专人进行统一编制,在确保其能够对施工技术发挥指导作用的基础之上,根据不同的施工部位,确保技术交底文件具有预见性、完整性以及针对性等多个方面的特征。具体而言,在技术交底文件编制方面,需要遵循以下三方面的原则:首先,技术交底文件编制需要满足预见性的原则。即技术交底资料的编制者必须尽早投入准备工作,集思广益,根据水利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预见性提出在施工过程当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同时考虑可行的解决方法,尽量不遗留缺乏针对性解决措施的安全隐患,将各种质量问题消灭在摇篮中。其次,技术交底文件编制需要满足完整性的原则。技术交底文件编制的完整性是指编制的内容需要覆盖全面且具体,突出重点。简单来说就是要求在技术交底前要认真熟悉图纸,掌握工程特点、设计要求,对设计图纸漏项或有疑问,需要变更、洽商或调整的内容,在施工组织设计部署、工程细部做法、操作规程和验收规范中要明确,并在技术交底书中明确标注,技术交底中遗漏的事宜,按有关规程和规范执行。最后,技术交底文件编制需要满足针对性的原则。即所编制技术交底文件需要充分体现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特点,同时还需要在编制中对交底班组所承担的施工任务加以考量。

3技术交底的基本要求

在水利工程项目进行技术交底工作的过程当中,必须明确哪些环节是施工重点。针对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结构,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或者是施工难度较大的部位,必须预见性地提出施工作业的要求与措施。同时,针对直接决定施工进度的关键部位,若涉及到对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还需要编制专项可行的施工方案。若施工期间,实际施工与设计图纸上产生变动,则需要及时向有关班组负责人进行设计变更内容的交底工作。结合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一般特点来看,技术交底需要同时采取样板交底以及书面交底两种形式,同时可适当地辅助进行口头式交底。若交底项目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占据地位非常关键或施工工艺比较复杂,还需要附加翻样图纸。根据技术交底的形式不同,所对应的基本要求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首先,从书面交底的角度上来说,此种形式的技术交底基本要求是由技术负责人在遵循相关规范与规程技术规定的基础之上,结合本水利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分项工程内容,编制详细的书面技术交底记录,形成文件并妥善保存。其次,从样板交底的角度上来说,此种形式的技术交底基本要求是针对水利工程项目中的某一分项工程,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中所提出的设计要求,由技能水平较高的施工人员先行做出样板,按照样板标准面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掌握样本施工的操作要领以及质量控制标准。

4结语

地基工程论文范文6

低碳经济是一种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政府也十分认同这种经济发展理念,并在发展战略中贯彻这种理念。绿色GDP、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及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都是低碳经济的延伸,市政工程施工作为行业标杆,也应践行低碳理念。

(一)普及低碳意识,树立低碳价值观

当前,很多市政工程延续着传统的施工管理理念,往往是“先污染后治理”或“先节约后浪费”。这种管理模式对发展低碳经济是十分不利的。为此,要求市政工程相关单位普及低碳意识,在思想上重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并将其落实到施工各领域。市政工程建设之初,要对施工企业、施工业主、施工人员等进行低碳施工培训,使每个相关人员都了解低碳施工,并努力践行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在施工管理中,要深化认识低碳施工的概念,彻底摒弃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在施工管理各环节贯彻低碳经济理念。作为施工企业,要将低碳施工、绿色施工、文明施工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积极进行宣传和引导,使每个施工人员在思维、观念上重视低碳理念,从而促进低碳施工理念彻底落实。

(二)推行绿色施工,节能减排促环保施工企业

要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基础上,开展绿色施工。绿色施工的概念较为宽泛,其包括了施工管理及具体施工的各个环节和施工材料等。推行绿色施工,就要科学的规划整个施工过程,包括设计、管理、检查等各个环节,具体来说:首先,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对于周围环境造成的破坏,如减少粉尘、处理污水等;其次,要最大限度节约能源,如节能、节材、节水等,将节能减排进行到底;其次,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建材,从根本上大幅度减少市政工程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最后,严格检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既要保证工作效率高,还要保证施工能耗少。此外,施工前,要仔细设备和材料,禁止高污染设备和材料进场。施工结束后,要及时处理施工造成的环境破坏,如降低扬尘、处理废弃物等,尽量保持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环境的不受影响。

(三)使用低碳化施工技术,提升施工技术水平

市政工程多为工程量较大,工期较长的施工工程,因为要保证施工技术的低碳化,进而保证施工过程的低碳化。企业应认识到低碳施工对企业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低碳施工技术对施工人员的要求较高,施工企业要加大对低碳施工技术培训方面的投资,加强相应的施工管理,促进低碳技术的合理应用。在施工工程过程中,要注意施工各环节的处理,如利用水净化设备,循环利用水资源;施工破坏自然环境后,要选择适当时机,运行生态修复技术还原生态环境或创造新的生态环境;鉴于施工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应建立动态监测机制,设立检测点,并使用二氧化碳动态检测仪,随时检测碳排放量,以控制施工过程的碳排放量。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