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怎样提高高中语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怎样提高高中语文范文1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无教完内容或教了多少,而是指学生有无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然而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我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一些管窥之见。
一、培养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恐怕已经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兴趣才是成功的前提,所以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照本宣科完成知识的传授,更是要艺术化些,把教学内容设计得让学生乐于接受,想办法把学生的热情调动起来,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课堂活动,对课堂产生情感依赖,以此保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有效性。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堂上的研讨不同于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可以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的欲望。教师把学生的社会经历、生活体验、所见所闻引入课堂,让学生各抒己见,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体会到课堂是他们学习的乐园。从而学生就会真正地喜欢语文,喜欢上语文课,这样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自然就高。
二、精选教学内容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和规律的探寻。因为适合学生的内容才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才能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实际生活中的各方面去。”因此语文教学就要树立“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要超越语文,学习教材是为了要超越教材”的理念,教师和学生必须要突破“文本”,依靠自己去发现文本潜在的内涵。尤其是现今的新课标教材,属于不完整教材,留有很大的空间,由教师和学生去创造性的完成,以达到开启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之目的。语文教师不能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对语文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当然,不要“教教材”不等于不要钻研语文教材、不要把握语文教材意图。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师需要对语文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
另外在备课时要考虑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毕竟“学生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不用教师去硬灌了,就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去自主学习,而不用教师每天盯贼一样看着、守着,耗时间。教师还要精选试题,让每一道题都有代表性,只有教师先到题海中去,才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三、重视课堂提问艺术
第一,问题要具有典型性。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他们在一堂课中往往只对某方面的内容能集中精力。这就要求教师设置的问题要集中体现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具有一定的深度,注意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从而达到“以一当十”“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比如教授《项链》一文时,由于文章较长,很多学生浮光掠影,不注意细节,若提问他们:玛蒂尔德丢失项链是偶然还是必然?学生就会认真阅读课文,并找出有关细节,指出其必然性,进而深刻把握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
第二,问题要具有层次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要从学生的认识实际与知识水平出发,所提出问题的深浅、繁琐、大小要适合学生的水平,使大多数学生能参与回答。比如,在教《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课时,就设置了这样一道讨论题:“邹忌的讽谏为什么会成功?”在教学过程中,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只从邹忌善讽的角度来思考,而基础较好的学生还会从齐威王肯接受谏言的角度来思考。
怎样提高高中语文范文2
一、必须根据语文交际功能发展的年龄特点开发课程资源,丰富作文题材,激发创造动机
我认为,作文教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它包括了诸如语言文字知识技能训练的系统、心理能力训练的系统、思想内容积蓄的系统和语言交际功能发展系统。在语文作文教学中,首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语文国家的语言习惯,而在这些系统中,学生语言交际功能发展是起主导作用的,是作文教学的主线。从哲学角度看,表达式语言文字的知识技能属于手段和形式的范畴,而语言的交际功能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交际目的而进行的语言活动,它属于动机和内容的范畴。动机决定手段,内容决定形式。每种语言的交际功能都有相应的语言形式和手段。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来实施教学。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要多开发课程资源,丰富作文题材,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有关语文国家的民风,更能让学生掌握好语文这门语言。
二、立足学生实际,多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作文只有多练才能出效果。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应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他们想什么就写什么,喜欢什么就练什么。但我们也应该加强引导,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多展开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才会慢慢地得到提高和进步,作文教学才能上另一个台阶。
三、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技巧和能力
怎样提高高中语文范文3
一、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仍然存在着许多旧的观念,无法摆脱旧的思想、习惯势力、旧的传统的影响,注重45分钟课堂知识的讲授传播,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语文科的本质属性,就是语言的学习和应用,而语文课是多种因素的综合,读写、听、说、修辞、逻辑等等,每节课就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讲授,只有集中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实效。针对班级中后等学生较多,基础较薄弱以及班级语文课上人文性过剩而工具性稍嫌不足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强了语文的工具性部分的设计,经常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我认为只有语文的基础夯实了,才有能力进行更高层次的追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孩子连走路都不会,就要让他学习跑步,这是不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语文教学亦然。
新编的语文教材,就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而且注重培养学生写作实用文及口语交际能力。这就明确地指明初中语文教育指向“人的发展”。因此就要求我们,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语文实践,能力训练,要以语文知识为基础,做到切实有效,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二、以学生学习为立足点,使课堂“活”起来
处在改革开放年代的21世纪中学生,思想敏锐、兴趣广泛、参与意识很强烈,对什么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他们不满足于是什么,而是深究为什么,因而初中语文课教学需要巧妙“布惑”,设置障碍,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思考欲望,这必然要求把过去沿用了几十年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彻底改变。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采取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优美的课堂意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造诗意的情趣氛围——这是吸引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先决条件,是让学生产生学习期待的必需,这种情境驱动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一节语文课学生只有在和谐诗化的氛围中才能产生身心的愉悦和学习的冲动,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所以语文教师要特别要注意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体验的互动平台,让学生在诗意的氛围中轻松快乐有兴味地学习。那么如何创设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氛围呢?
1.运用优美的导语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
语文课堂的导入是一种精彩的开课,教师要善于运用导语激趣煽情,形成课堂的势能。精彩的课堂导语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不可企及的范本,又能起到唤醒学生潜能的作用。
2.借助多媒体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
现代多媒体手段,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听感觉,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合理地利用它可以为语文课堂创设诗情画意的美学氛围,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全新的手段,为语文教学创设情境。
3.通过巧妙设问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
爱因斯坦说过,“有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善于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用精、少、实、活的提问将学生吸引进课文,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从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
四、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学法指导
怎样提高高中语文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 能力 培养
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中考语文卷中的一道必考题目,它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所以,要提高中考语文成绩,就必须对学生加强阅读训练,提高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读
学生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发现作品意义的过程。语文教学是靠作品的形象来感染、熏陶读者,引发其情感的共鸣。学生在阅读是需要自己去体验和感悟,从而在阅读过程中学会阅读,它讲究的是一个“悟”字,表现为一种“自得”。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应该是主体,必须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阅读,直接与作品进行对话。所以,学生阅读,首先要通过对文字符号的认读,才能了解它所包含的表面的、直接的含义。只有学会感知和辨认大量的文字符号,才有可能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所以,认读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应以指导学生感知、辨认文字为主。课前教师应指导学生把课文当中的生字、疑难词句画出来,并通过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出它们的音和义。平时应指导学生自觉地学会运用工具书来认识生字、词,要求学生手上都有一本读书笔记,养成积累词汇的习惯,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非常有利。
二、理解
理解能力是指学生对书面语言及其所蕴含的内容与情感的认识。只有理解了,学生才能达到对读物准确而深刻的认识,它是阅读的核心。但目前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偏低,主要表现在:词汇比较贫乏,往往不懂正确判断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缺乏生活体验,往往不能体会到语言所蕴含的深层意味。这些理解上的障碍都直接影响到了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对于理解的句子,如文言文的句子,教师要注意从意义和语法上做好讲解和分析,二是要重视训练学生的语感,可让学生到实践中去感受社会生活中的事物。三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词语的表面意义领会更深层的含义,文章中有些词语看似平常却表现力很强,最容易让学生忽视,更需要引导他们从中体会。四是适当给学生提供一些可想的材料。可利用图片及相关的文史材料,可放映相关的电视、电影给学生观看,让他们通过更为直观的材料对文章所描绘的形象进行更深入、准确的想象,以便他们更容易地去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鉴赏
文学鉴赏是阅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语言媒介,获得对作品中艺术形象及其艺术形式的具体感受和体验,起情感反应,得到审美享受。文学鉴赏能力的要素也必然可由从事鉴赏活动所必需的鉴赏知识、技能所构成。鲁迅在《文艺的大众化》中说:“文艺本应该并非只有少数优秀者才能鉴赏,而是只有少数先天的低能者所部能鉴赏的东西。……但读者也应该有相当的程度。首先是识字,其次是具有普通大体的知识,而思想和感情,也须抵达到相当的水平线。”不“识字”,就无法体现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在训练学生鉴赏诗文时,必须先从字、词开始,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问,要联系具体的语境去进行分析鉴赏。
四、评价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评价能力的训练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对文章内容与形式作出价值判断。如引导学生去认识文章的思想观点是否正确,文章的内容是否真实,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否健康向上,其反映的事物是否具有社会意义、是否有价值等等。在上课时对学生评价能力的训练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1.把握好评价的原则
评价作品要知人论世。这里势必涉及一些有关历史资料、背景材料和各种社会知识,不可能对初中生要求过高,但这无疑是在培养一种终身受用的基本功。
2.选择好评价的角度
如以作品内容作为评价重点,可从作者选择的题材有什么认识价值,刻画的形象是否真实,情节安排是否合理,作品主题有何意义,作品的思想倾向、社会效果如何等方面入手。评价的角度也可以侧重于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考查作品中采用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是否适合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需要,它们之间是否和谐、协调;还要考查作品所采用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3.恰当地运用评价的方法
怎样提高高中语文范文5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 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教学过程的生命线。学生的学习就是在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上建构新的内容,这本身就是充满变数的复杂的过程。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语言的学习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掌握它的特殊性,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找到正确的方法。随着中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也越显突出。因此,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的应用水平,已成为语文老师所关心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出几点建议。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成功的教学, 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启示。毫无疑问, 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优秀的教师无不都是优秀的心理学家,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都是这样做的。圣人孔子曾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寓教于乐”的教法。当代有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学生入校开始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并规定题目为《学习是一种乐趣》,这种日记学生要从之一写到之九十九。其目的无疑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自然而然地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之能够保持下去。多年的事实证明魏书生取得了成功,其辉煌的教学成果全国瞩目。上海特级语文教师于漪则与此稍有不同,她上课总是满面春风充满激情,使学生如沐春风,既学到知识又乐趣无穷,这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她的教学效果也是举国公认的。这些事实再次证明,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他们的巨大的潜能、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生在世,不去苏杭游览实为一大憾事。同学们,今天,咱们就带上自己的好心情去“如在图画中”的苏州园林走一趟,欣赏一番她的 “庐山真面目”。于是,同学们兴致盎然地进入了这一课的学习之中。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民主和谐的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初一年级的学生上课发言特别积极,初二还好但比初一少,到了初三就很少了,越到高年级越少。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
讲授周国平的《家》(家是什么?为什么作者把家比作“船”、“港湾”、“岸”?假如没有家会怎么样?你希望有一个怎样的家?)和林希的《石缝间的生命》课文时,采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以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结果学生们对我的这种做法颇感兴趣,他们能敞开自己的胸怀,尽情地谈论自己的观点,在谈论的过程中,他们解决了课文中难点、重点。这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三、给学生成功的愉悦,帮学生树立自信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有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反复多次,就会产生学习的愉悦感。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设法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课堂提问,问题不宜过难或过易。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可望而不可及,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和兴趣,影响课堂质量。问题过易,学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战性,即使答对,也无成功感,同样也会影响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时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和保持浓厚的兴趣。另外,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对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及时肯定,对学生能提出问题应以表扬,让学生体味教师赞赏的愉悦。学生有了成功感,就对自己有了信心和兴趣,也就更主动、更积极、更专心地学习语文,从而提高课堂质量。
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如何,前提在于备课
怎样提高高中语文范文6
当前在许多农村中学中,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等现象。语文阅读教学过多局限在"积累"的层面上,忽略了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阅读意识的培养,忽视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活动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新课程改革若干个年头了,语文阅读教学虽发生了一些变化,然而,天马行空的讨论,天花乱坠的拓展,笑声朗朗的表演,眼花缭乱的课件播放……看似轰轰烈烈,本质却是高耗低效,完全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既失去昔日传统教学扎扎实实的基础教学,又达不到新课改注重情感体验,提高语文素养的效果。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主要是让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要做到这样,教师必须解放思想,革除以往的那种"一言谈"的教学方式,尽量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发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问题的设置,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也要防止满堂问,一节课的时间,不可能去思考和回答很多问题。所以,提问必须要少而精,要能有效的促进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完成教学目标;问题提出后,要留给学生相应的阅读和思考时间,在这个时候,教师要沉得住气,对于不能很顺利回答的问题,要予以相应的引导和点拨。必要的点拨犹如指路明灯,比如文字表达的异常处,就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这样,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才有兴趣,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就会有更好的领会,从而更贴切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个看似很明显的矛盾:"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似乎确凿"怎样理解?它们是怎样统一起来的?"似乎"表模糊,而"确凿"则十分肯定,是他记不清了,还是记得很清楚呢?这大文豪怎么回事?这样一来给学生设了一个很大的悬念,更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来探求所以然了。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2.引导学生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
准确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作者)的体验,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语文与绘画一样,都来源于生活,都是美的生活的高度再现。然而,语文不同于绘画,因为语文呈现于我们眼前的只有一个个抽象的文字符号,它的形象美则隐藏在这些文字里面,这就需要人运用各种方式去感受,而其中起最重要作用的就是朗读。阅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用抑扬顿挫、饱含深情的声调把语文的声音美充分展现出来,让学生领略语文的感染力,或者借助录音,让学生领略语文的声音美。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通过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能深刻领会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进而感受语文的无穷美妙。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本身就是积极思考的结果。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在初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围绕课文提出问题,通过朗读-质疑-朗读-释疑的方式阅读,就能较为准确地理解文意。然后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阅读创新,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仿照文本上的佳句进行仿写,根据文本进行改写,根据文本自行设计开头和结尾,句段赏析,等等。日积月累,学生阅读能力自然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3.力求简约,有的放矢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花大力气去提炼教学主线,抓重点、轻一般,去枝叶、留主干,去粗取精,返璞归真。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写字、说话、练笔,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因此,教学上既要"深入",又要"浅出",把繁琐复杂的阅读教学内容以简单明了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课文找准切入口。否则,阅读课就很容易上得空泛而无实效。
4.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努力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文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愿望,让多数学生都品尝喜悦,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轻松与快乐,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5.将阅读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阅读教学仅仅局限在课堂还远远不够,为了增大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认真阅读、积极阅读,教师可以适当组织阅读复述比赛。为了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我们可以先在学习小组内进行阅读复述,然后由学习小组推荐阅读复述优胜者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阅读复述比赛。也可利用学习园地,让学生向同学推荐读到的好文章,要求写出书名或文章题目、作者、出处、主要内容及推荐者姓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习小组轮流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