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规划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规划论文范文1
中国现今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校园,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各个大学校园的规划展现出了一种群芳斗艳,艳丽多姿的现象,校园规划风格上纵横捭阖,无不激情洋溢。一些拥有个人理想和追求的规划师将大学校园当成自己“乌托邦”式设计思想的实践基地,注重校园发展的创新概念和追求。于是,一种“宏大叙事”的校园规划风潮悄然出现,并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趋势。何谓“宏大叙事”?字面意思是“完整的叙事”,指无所不包的叙述,具有主题性,目的性,连贯性和统一性。史学领域中,这一概念与历史认识论息息相关,与历史的发展规律及史学家对于这种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与认识紧密相连,隐含着使某种世界观神化、权威化、合法化的本质,宏大叙事是一种完满的设想,是一种对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有始有终的构想型式。文学领域中是指一种群体的、抽象的、宏阔的论叙文学、历史等的方式。在当代校园建筑中就有这样一种趋势,我们不能说这样的校园是“幻想国”或者是“乌托邦”,但是他们的整体规划纵横捭阖,建筑中“高楼大厦”不计其数,单体体量追求雄伟。通过获得“中国各大学校园建筑第一高”,“校园第一大”这些称号才能显出自身的建设政绩。校园用地绝不能小里小气,区域要广,占地要宽,类型要全,中轴大道、中央广场、滨水景观等缺一不可,显示出一种大手笔。这种校园规划中宏大叙事的手法,是为了展现中国现代大学蓬勃发展的面貌。“宏大叙事”无奈的现象的存在,就不难解释上面提到的问题了。校园规划师们一味追求新时期建筑的“高、大、全现象”,注重构图的美观和整体的漂亮,而忽视了建筑学中的一项重要的美学原则———空间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这种精神追求不仅包括实用、耐用,更是能够通过校园给人以心灵、精神上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校园建筑不同于其他公建的地方,受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心智的成熟过程,心灵的升华过程。在“宏大叙事”的思维下,校园似乎在渐渐地失去教育建筑的人文内涵,仿佛在追赶潮流、追求个性。江西吉安市2004年修了一条新世纪大道,136米宽,双向8车道,成果是人少车稀。后被《焦点访谈》曝光,正如访谈所说,近年来在全国的许多处所,建宽马路、大广场的热潮一浪高一浪,这些项目不仅占用了大批的国度资金,吞噬了大批土地,而且制作了社会经济超前发展的假象,激化了许多社会抵触。如今的校园,是否也在追求这样的效果呢?校园规划从某些意义上看就是小范围的城市规划,如果城市规划追求城市里人与人、人与空间的和谐性、舒适性,那么校园规划追求的也应如此。
2通过“图底”关系研究,找出解决方式
研究一所校园的图底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出校园发展的足迹。校园总平中不同的“底”会造成不同“图”的形式。而这种底的形式来源对象应该是校园的最终使用者———学生与老师,只有适用对象共同参与,才能创造出真正实用的、富有精神价值和人文内涵的底,而不是为了“宏大叙事”、构图漂亮,营造出只有在空中俯瞰才能展现的美,这违背了建筑的美学原则———建筑的美基于使用对象的心灵感悟。有一则实例:一名建筑规划师在完成校园整体规划后,走道的流线设计成为他最头痛的部分,因为好多方案校方都不满意,最终建筑师在校园种了大面积的草坪而没有设计走道,后来在这所学校的校园内通过教师与学生自我选择路径和走道方向,自然的形成了最合理的道路布局。“底”的形式虽然是不经意中形成的,但却也是最合理、最美的。从当今许多大学校园的道路规划可以看出,虽然主次干道清晰分明,但有时候其利用效果刚好颠倒。你会发现主要干道和景观主轴平时基本没大量的人流,而次要道路却因为固定时间出现的人流高峰造成一定的拥堵。这是不是给我们一种提示:校园的规划是不是更应该从一个使用者的角度去感受、因为校园里学生与老师的活动行为也是校园美的重要体现。“图”和“底”的关系是辩证的,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图”的形式对“底”有着很大的影响。校园中功能分区非常重要,他影响着参与者的活动路径,什么时候的路径应该清晰,什么时候的路径应该模糊,从而营造出变化,什么时候路径应该隐藏在功能分区中.什么时候路径应该暴露在分区外,这便是“图”“底”关系的制约性。“图”和“底”相互联系处理非常重要。最好的实现手段是通过校园文化和校园生活的体验。如果学校规划时的景观主轴并没有带动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也没有起到学校行政机构所希望的作为校园地标宣传校园的作用。那么就切断了“图”和“底”的相互联系。其实有时候可以考虑把学生的生活区靠近学校景观主轴布置。因为大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才是校园文化的精髓,才是各所大学特色的东西。如果考虑到建筑物的各种类型,我们可以说,其中一些是为(生活的)必需而设计的,另外一些是为(生活的)便利而设计的,还有一些是为(生活的)愉悦而设计的。或许,这样的定义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当我们观察一下与我们有关的无以数计的、丰富多彩的建筑物时,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感觉到,这些建筑物不仅仅是因为上述理由而建造的,或者说,也不是因为其中的某个理由恰好占到了更大的比重而建造的;建筑的这种式样纷繁,变化万千,主要是由人类心灵的复杂多变造成的。所以,建筑作为承载和表现校园文化的场所,形成以校园文化为景观主轴的空间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校园的建筑美学。而不仅仅是校园规模的宏大,构图的美观和校园里建筑的标新立异所体现出的校园的“第一”。细心和认真的探讨细节,才是我们现在所要做的,而不是只一味的强调规模宏大和建设速度。汤布利曾定义了有机建筑的概念:假如一座建筑是有机的,它所有的部分都将是和谐的,是一种连贯的表达,包括与环境之间的统一;它的居住者、建筑材料、结构方法、建造地段、建造用途、文化背景,以及它所赖以生成的理念,每一个要素都是另外要素产生的结果。一种有机的结构定义和预言了的生活,与使用者一起成长,呈现出它自身的“基本现实”或“内在本质”,并且包括一切必要的手段,且没有什么不必要的东西,来解决当前建筑所面临的直接问题,就像自然本身一样,既是统一的又是经济的。在校园这样的人文环境中成长的人,才有内涵和特点。而对于建筑而言,富有人文精神的建筑风格才是独一无二的,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最美的建筑状态。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需求。当规划师们开始研究校园文化时,他们便开始考虑建筑美学的本质———建筑传递的文化。校园建筑的美可以通过不同专业、部门、流派所对应的不同建筑风格,亦或是他们不同的学习、生活状态所对应的不同建筑学院所展现出来,这也许最好诠释了校园建筑美学那变化灵动的美。
3结语
建筑规划论文范文2
寒地城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其定义的主要依据是冬季寒冷气候在城市一年之中的表现特征。寒地城市在我国以西北部寒冷区域居多,寒地城市的冬季时段相对较长,寒冷的气候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欧美国家的寒地城市较多,人们将其称为“冬季城市”(WinterCities);在日本,寒地城市又被称为“北方城市”。我国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则习惯称这类城市为“寒地城市”。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地方建筑,在色彩材料应用上有着自身的特色,人们对材料的偏爱、用色习惯等方面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成为某种特定的文化积淀,成为这些寒地城市人文环境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地域的不同决定了气候的不同,气候的不同决定了城市特色的不同。寒地城市的发展必须在地域与气候的视觉设计下进行,寒地城市的建筑设计应该体现出与其他城市(如热带城市、温带城市、海滨城市、山地城市、平原城市等)不同的风格特色。
二、城市色彩与城市建筑色彩调查方法
《东京色彩调查报告》是由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郎克洛教授领导、由日本东京都市色彩研究中心组织完成的。对于城市建筑色彩的调查,目前为止国际上较权威、较有效的方法是采用郎克洛教授在他的色彩地理学说中提到的,对建筑色彩进行选址、调查、取证、归纳、编谱、小结等一系列步骤,广泛征求市民对城市建筑色彩的要求和看法,在对色彩的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征求市民的意见,并且在相关人员和政府部门的合作下对城市建筑色彩进行普遍调查。市民可以充分发表自己对城市建筑色彩的见解,以便给设计者提供更多的启发。在对城市建筑色彩与城市色彩规划的时候应当先总结调研的结果,找出问题所在并公之于众,让广大的民众共同参与,听取民众的呼声,提高民众的参与性和对城市色彩规划的积极性;在综合掌握专家和民众的意见后再邀请艺术家、文史学家、建筑师、色彩学家、城市规划师等相关人士制订最后的色彩规划方案;等设计方案确定之后向民众公布,再听取广大民众反馈的意见,得到绝大多数民众的肯定后再实施色彩规划方案。笔者认为,这样制定出来的城市建筑色彩和城市色彩设计与规划方案才是科学、权威、民主、具有生命力的,这样的城市色彩必定会为这座城市增色添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将感到自豪。
三、城市建筑色彩规划
原则文化历史的积淀是色彩形成与表现的根源,所以,在人文的角度上对城市建筑色彩进行规划和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原则。寒地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保护和传承寒地城市建筑色彩文化和文脉是城市色彩规划的基本原则。正因为城市色彩本身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其设计与规划往往错综复杂,所以城市色彩设计与规划不可能是一锤定音的事情,需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继而保持技术上的可操作性、可行性。城市色彩规划应该在对城市建筑景观色彩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再进行现状分析,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相关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城市自身所处地域性、文化历史、民俗等诸多因素进行设计与规划。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不同性质的色彩指导城市色彩的设计、规划与管理,力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求城市设计规划的实践者在对城市色彩进行设计与规划时应该把握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目前,我国对建筑色彩和城市色彩的设计与规划工作还不够重视,各地色彩设计研究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在建筑外墙装饰材料使用上没有规范,工业生产也缺乏可以依据的标准;屋顶的景观色彩没有得到重视;某些政府职能部门对城市建筑色彩和城市色彩不够重视;我国的色彩教育水平和层次整体不高;等等。
结语
建筑规划论文范文3
城市与建筑相似,都是围合空间的构筑物,不过有着庞大的尺度(笔者译1)城市是人们工作、交往、娱乐、政治和抒感的地方。然而,在追求城市化的几十年后,我们突然发现,原来的理想城市如今却成了贫穷和痛苦集中的地方、我们不禁要自问,难道衰败是城市与生俱来的吗?
人们似乎己经忘记了美好城市的潜力。只要经济承担得起,现在的市民(尤其是富人)趋向于到市郊开辟新的家园,这就是常说的"住宅郊区化",造成城市不断扩大。这种趋势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背道而驰,而富人离开城市,同时也带走了资金,留在原有城市的只是贫穷和破落。因此,讨论和研究城市复兴的问题是十分迫切的。
城市规划涉及的学科很多,直接的参与者有政府、金融界和建筑界等。政府和金融界的决策无疑是具有前提性和决定性的。然而建筑师的角色在商业环境的冲击下,却显得越来越渺小。城市与建筑类似,其设计追求着一种美学意识形态、(笔者译2)。美学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追求和经验总结,美好的城市设计包含有独立于政治和经济的因素。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建筑设计对于城市复兴的作用,不仅是重要的,更是不可替代的。
今年获得英国斯特林2000年度金奖的Peckham图书馆,是一个建在伦敦南部贫困区的公众投资项目。建筑的实际使用面积不大,建筑师(WilliamAlsop)把底层架空,为普遍街道和侧面的广场提供了可穿越的通道;同时也架高了阅览厅,让读者可以造过精心设计的玻璃窗远眺城市中心的天际线。政府在该贫民区建立一个为公众免费服务的图书馆的决策。
无疑是此项工程的前提,然而没有建筑师的参与,这个图书馆就不可能那么出色,该贫民区就不会象现在那样有一个吸引公众的核心。该建筑还吸引了无数从市中心慕名而来的参观者,从而加强了伦敦市中心和南部贫穷区的联系,并为政府向大众传达了一个信息一伦敦没有忘记这块土地。分析其建筑设计,无论局部还是整体,都建立了一种与城市之间紧密的可达性。只要人来了,他们就会自觉地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当人走了。他们是不会关心留下的东西会是怎样的命运的。
纽约和爱丁坚
今天的建筑设计在考虑与城市的关系时,一直沿用凯文林奇的标志性元素。然而,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由简单的标志性造成的喧闹的城市面貌。这一群后现代的"标志性"建筑,其实都披着相似的外衣--种貌似热情,但实际上却与城市环境格格不入的冷漠和单调。许多建筑的设计与城市似乎太绝缘了。
我们的城市发展经常以纽约的曼哈顿岛为模板,然而那高耸林立的摩天大楼只是城市成功的一个方面。"今天我们谈城市的复兴,尤其是在欧洲,其重点已经不单是追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成功,而是具体到每个市民的满足感、舒适和欢乐。"(笔者译3)
在曼哈顿岛南部沿河一面,是一条连接中心商务区和市郊中产阶级居住区的高架路。然而,这种缺乏考虑环境的城市设计,却间接地隔题了普通市民与这一滨水地带的联系。荷兰的建筑理论家A.Graafland对这里的城市环境有这样的描述一当你站在高架桥下,会感到一种失落,听着桥上的噪音。环顾四周,你将最清晰地看到现代城市生活中衰败的一面。(笔者译4)
与此相反的是欧洲的一些城市如爱丁堡,不仅保留了大量的传统建筑,而且传统城市的空间模式也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爱丁堡城市常驻人口四百五十万,但中心区的游客每年就达二百五十万。这是个天天洋溢着欢乐的城市。欢乐的气氛不仅环绕在爱丁堡城堡等标志性建筑和景观周围,也存在于城市中心区的每一个普通的角落。
旧城区的城市结构就象鱼的骨架约一公里长。两侧的建筑以及建筑之间留有许多市民和游客都可以自由穿行的巷和院。虽然里的建筑都几经改造,内部的功能也几经变迁,但这些几百年来多孔的传统格局一直被完整地保留至今。因为有人光顾,或者为了吸引更多人前来光顾,附近的商店、咖啡屋等的主人都自觉地保持和美化附近的环境。于是在这种可达性带来的良性循环的推动下,爱丁堡的城市空间成为了当地市民一个自由、开放的舞台。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可自由选择和享受的欢乐空间。
这种可穿越性很强的城市空间,不难在许多传统的城市和村落中看到。而在成功的现代都市,比如香港中心区、巴塞罗那。也不难发现同样的特征。因此,我提出一条与城市复兴相关的建筑设计原则一一最大化建筑和用地的可穿越性。下文将通过笔者参与的三个设计实例对此论点加以进一步的阐述。
C-House
今天住宅的设计在考虑与城市的关系时主要面临三个问题。首先,是私人投资带来的功利性。这是造成我们今天碎片状的社会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译5)。建筑设计局限于这碎片之中,不注重与环境的关系,使得城市越加难以控制;其次,是个人安全问题。目前折衷的方法是只使用一个入口,并用围墙把自己与环境分离开来,以达到对个人财产"保安"的目的。然而这种方法的副作用很多,如发生"洛阳大火"时无处可逃,或安装防盗网反而为盗贼提供了天梯等。另外,如果邻居的关系变得疏远,反而为犯罪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地区范围的"治安"问题其实是更加重要的,而这点可以通过政府强力打击犯罪的手段,并结合开放性的建筑设计来达到;再次,是由住宅的人员构成造成的。过去国内的居住模式是以单位大院为核心的,住户之间是互相认识的同事。而现在居民之间可能永远也没有机会说上一句话,这就造成了住户之间合作的不便和对公共空间管理的困难(笔者译6)。而公共空间一旦被忽视,就很容易变得肮脏和混乱,成为垃圾堆、杂物院甚至犯罪多发区。接着就是人们对这些空间的进而远之。
C-House的基地是在德国南部的一个中型城市。除了这块空地,沿街都已经全部建满了房屋。基地内部等待改造的小厂房前面种有几棵很美的桦树,对面是一条也种满了桦树短巷。这一对"绿色"显然已成了这条街上行人的空间应标,也是附近居民的休息场所。
该方案设计没有在底层邻街做个铁门,而是在底层用通透的落地大玻璃围合了一个精品店,保留了院子与街道的视线联系。在临街一侧还保留了一个宽敞的入口通往院子,楼梯入口放在院子里,从而加强了用地的可穿越性。对于安全问题,一个入口和围墙是一种办法。但个人是社会的一分子,地区范围的''''治安''''对个人的''''保安''''问题也是影响很大的,人来人往的通畅空间要比偏僻无人的地方安全。
公共楼梯没有象通常那样置于一筒体内。而是纵穿建筑前后楼梯的细部设计也是没有挡板的。让视线可以充分贯穿用地内外的"绿色"。当住户上班、下班走过楼梯时,可以很直接地感觉到里面的桦树院、外面的桦树巷,从而加强了建筑与城市的关系。直跑梯是连接三层的。因为有足够的高差,有些房间可以向楼梯间开窗。当阳光把遮阳百页投影个墙面上。清风抚过,青年男女可以坐在楼梯上聊天,可能还会隐隐看到窗里的倩影……
C-House的设计尝试解决前面提到的三个住宅问题。通过运用最大化建筑和用地的可穿越性的原则,不仅为移民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也提高了现有的城市空间。
B-Office
B-Office是设计师木子和我在"既网络上以一种开放式Studio的形式设计的位于南方某传统市镇的一个政府办公楼。
原方案在临干道处设置了一个广场。首层布置了文娱、餐饮、服务和客房,人流从广场由大楼梯进入二层的接待大厅。部分二层和三层是办公用房。该方案对基地东面的河流与西面民居的联系考虑不足。
河流一向是传统民居村落的核心。而当地居民与河流的和谐关系,对该地区的生态系统是十分重要的。一旦居民失去了河岸的活动空间。昔日的清流将会迅速被污染,成为现代城市中的臭水沟。如果基地在河流两岸,通常建筑设计就会朝向道路设置主要立面和入口,而把朝向河流一面设计为后院。进而后院变成杂物院,然后是向河流排放污水和废物。
新的方案旨在连接民居与河流之间的空间,于是特地在用地中也设置了一条穿越性的道路,从而强化了这种联系。沿河岸一侧设为市民的休息活动空间;娱乐、餐饮、服务和停车部分设于半地下,楼面则成为l.2米高的活动平台(晚上可用作舞台)。该平台从时间、知觉和活动性质上均丰富了这个广场的空间,也平衡了基地中间的穿越性道路,暗示了一种可供停留的空间。
办公人流可从地下停车场上平台;或由广场步行进入,经坡道步上平台。南面部分的底层架空,成为一入口灰空间(兼作舞台);接待大厅设于北面部分的底层。以通透的落地大玻璃围合;从接待厅可由坡道上二层,再经过北面的屋顶花园可到达南面部分的三层。
同样是一种最大化建筑和用地的可穿越性,使得该政府建筑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城市活动空间,同时也保留了传统民居与河流的联系。中医有句俗话"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城市的空间和环境也是如此。
MediaVillage
在描述城市的结构时,已被广泛接受的隐喻有"树状结构和"有机体"。"树状结构"是一种逻辑性较强的结构。由主到次,依次连接;"有机体"代表的是高一层次的关注个体之间的合理分工合作的设计思想。然而。在"树状结构"里,个体之间的联系是死板而重复的、况且城市不断发展,主次的关系和容量也会不断变化,而城市的空间是不可能理想地改变来满足需要的:"有机体"概念也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个体之间的配合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协调工作,不然这个有机体就会生病(笔者译7)。在现实中,城市是难以按照一种稳定的规律持续运作的,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虽然制订了规划方案,但总是受到投资方的强力影响、今天;普遍认为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其准则条文和数据的约束已经很难跟得上城市各种综合条件的变化"(笔者译8)。超级秘书网
以上两种隐喻恐伯正是其症结之所在。
步入21世纪网络时代,城市结构中又出现了一种一网络"的隐喻.其实这种空间类型一直存在于传统城市和村落。欧洲有人称为Rhizome."网络"空间标志着一种有无限联系的、开放的、多孔的、互相之间紧密相连的结构"。(笔者译9)对于"网络"空间。一种担心就是这种城市空间会不会变成迷宫?是否与凯文林奇的可识别性的原则针锋相对?其实,凯文林奇早于其著作中(TheImageofTheCity,1960),在解释完可识别性在城市设计的重要性后,立即就有补充:"城市设计中必须提到的是迷宫般的空间。这种让人错觉的、令人惊奇的环境也是有价值的…。观察者自己应扮演一个主动的角色,主动地去观察环境,并且主动地重组脑海中获得的景象。"(笔者译10)(笔者译)大概是限于时代背景,凯文林奇没有对这种空间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在中东迪拜(Dubai),我参与了InternetCity(网络城)中MediaVillage。(多媒体村)的规划设计。InternetCity是政府专门为E-commerce(电子信息商业)设置的开发区,总体规划中有一条横贯全区的功能带,不仅提供了交通,还为各种公共设施提供了空间。其中一段是专门安排娱乐活动、公众普及教育和商务旅游设施的MediaVillage。
该MediaVollage的规划设计采用了这种"网络"城市空间。规划对建筑单体的位置、朝向和高度没有作什么硬性要求,也没有传统的功能分区,但重要的是要求各建筑单体都要在不同层高和不同位置最大化与其他城市元素的联系,同时为公众提供大量的可自由选择和自由活动的城市空间。这些空间将存在于底层。屋顶花园、廊桥、展览空间及其它的公共功能部分中。MediaVillage的规划设计是开放的。注重的是城市发展过程,让城市可以随着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不断地自我调整。虽然各单体的体形和功能等变动可能会很大,但城市的穿越性空间是受控制的《当然,这种空间效果与规则的城市空间的优劣和结合问题还需进一步研讨)。由于空间结构是多孔的和富有弹性的,这个城市将会为市民和游客,以及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和舞台。正如前面谈到的爱丁堡的良性循环模式,这里将期望形成一种匀质的、流动的和欢快的城市空间。
城市的设计较之建筑更难于把握,涉及的学科也更多、更复杂,但关于城市的研究却落后于建筑有几十年之遥。1960年凯文林奇提出城市认知的五元素和可识别性原则,主要视觉效果方面论述了城市设计;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与环境的冲突日益尖锐,国的罗杰斯于1998年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循环利用荒废土地的城市发展方法;目前国内外还有备受关注的信息技术对未来城市设计的影响的讨论。…这些论点都是建立在现今时代、现有城市问题分析基础上的讨论和研究,只要深入下去。不管结论是对还是错,对建筑、城市的设计和理论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建筑规划论文范文4
关键词:乡村旅游规划;“反规划”理论;生态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2-0224-04
1引言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是旅游开发的基本共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必须依赖于优质的旅游规划。从全国范围看,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着体系不完善、规划市场不成熟、规划经验不足、规划模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乡村旅游规划的水平。
作为乡村旅游的发源地,成都一直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排头兵。和全国一样,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成都市正在对乡村旅游进行提档升级。本文对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新形势下,寻求“反规划”理论与成都乡村旅游规划的契合点,尝试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
2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成都的乡村旅游可以追溯到1987年,当时郫县农科村的农民,利用自己的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吸引城镇居民前来度假休闲,附近农民纷纷仿效,“农家乐”从此遐迩闻名。2003年成都锦江区三圣花乡成功开发的“五朵金花”成为成都乡村旅游的知名品牌和名片。之后又出现了诸如“龙泉国际桃花节”、“蒲江樱桃节”等乡村旅游品牌。此后,成都很多地方纷纷效仿农科村和三圣花乡,乡村旅游迅猛发展,但很多都是简单模仿,没有因地制宜,使得成都乡村旅游出现了资源雷同、季节性过强、特色不突出等问题,难以形成具有叠加效应的乡村旅游品牌。
目前,成都市正在对乡村旅游进行提档升级,围绕成都城乡建设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目标定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按照“模式决定产品,产品决定政策”的发展思路,坚持品牌化、标准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总体定位,不断丰富产品类型,逐步转变发展方式,持续推进品牌建设,整体提升乡村旅游的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实现“以旅促农、农旅一体”的发展新格局[1]。
2.2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乡村旅游规划实务中,存在着诸多误区,如:规划动机不正确,规划单位良莠不齐,规划过程不严谨,规划可行性分析不够,规划缺乏特点和亮点,规划评审小组行政官员多或内行失声现象严重等[2]。部分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也存在以上问题。此外,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还存在以下问题。
2.2.1同质化严重,缺乏自身特色
成都乡村旅游多以农家乐为主体扩散发展,部分有农家乐的地方,规划人员依葫芦画瓢,摘抄其他的规划文本,对乡村旅游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资料的搜集、项目所在地周边环境分析以及项目自身独特性的分析等做得不详细、不系统,缺乏对项目所在地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致使规划写出来的文本大同小异,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同质严重,特色不鲜明。
2.2.2规划中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痕迹明显
部分规划人员对乡村旅游规划研究不深入,过于浮躁,片面地将城市建筑大量无选择性地移植到乡村旅游中,一规划就得要有现代化建筑、现代化娱乐设施以及大广场等,而忽视了乡村旅游的精髓:乡村的土色土香、原汁原味、返璞归真,使得乡村旅游规划显得过于城市化、商业化,大量的人造景观取代了乡土自然景观,使旅游体验质量大打折扣。
2.2.3规划区内部与外部环境差异巨大
目前很多乡村旅游规划区对周边环境的建设不够重视,景区内标识牌明显、道路干净畅通、环境质量高,规划红线范围外就出现道路破烂不堪、标识系统缺乏、环境破坏严重等现象,规划过于强调规划区内的打造而忽视了周边环境的延续性、协调性。
2.2.4重经济效益,轻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乡村旅游中生态环境是吸引游客的核心和灵魂[3]。部分乡村旅游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给当地居民传统的生活习惯、民俗文化带来了负面影响,降低了原有清新自然的带泥土气息的空气品质,河流溪水被污染,农田景观丧失,乡村传统的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被城市文化同化。这是对乡村旅游的颠覆,使乡村旅游失去了原本的核心吸引力以及对客源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3解读“反规划”理论
3.1“反规划”理论的产生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扩张,城市规划者并不能很准确地预测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传统城市规划仅仅依赖“规模—性质”为依据的城市规划体系,这种规划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于是国内众多学者纷纷寻求解决之道,俞孔坚、李迪华等人研究了不同观点后,结合自己的城市规划的经验,提出了“反规划”理论。该理论被提出以后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分别有城乡规划、风景旅游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领域的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尝试将其适当引入到本领域的现有规划体系中[4] 。
“反规划”理论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对传统的基于发展计划的规划在方法论上指出了根本性的改革出路。传统城市规划强调建设规划论,即规划建设区域,而环境生态规划只是作为专项规划,是为建设服务。“反规划”则是强调不建设规划论,旨在优先考虑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EI)的建设,走向主动为富有生命的土地和城市整体的安全和健康而进行的规划[5]。
3.2图解“反规划”理论
传统规划思路[6]和“反规划”思路[7]分别见图1和图2。
通过图1和图2的比较可以得出:“反规划”是一个与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遗产保护、游憩过程紧密相关的,预设的、具有永久价值的网络;是大地生命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反规划”理论可以从下面3个角度来认识。
(1)反思现城市发展过快的现状:城市化进程过快城市发展过速带来的系列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
(2)反思传统城市规划方法:原有的城市规划方法如不进行完善和深化,势必影响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推崇反向的规划流程:和传统的规划流程相反,先修建生态基础设施,保持大地的健康,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城市化进程。
3.3“反规划”理论的应用
“反规划”理论最初主要应用于城市规划,此外在区域旅游规划、新农村建设方面也有触及。通过以俞孔坚教授为首的一批专家学者的努力,“反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中已经有了不少实践作品,比较成功的有浙江台州城市规划案例,此案例中为实现城市空间发展目标,体现城市环境要求,将城市规划区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相应的空间管制规定,将生态功能进行规划,主要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廊道、生态缓冲区、生态协调区和城镇建设区[8]。这一案例获得了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规划荣誉奖。近年来,部分旅游学者开始思考“反规划”理论如何应用于旅游规划。梁振然等人借鉴“反规划”理论框架,采用逆向的规划方法,提出负的规划成果——景区不可建设区域即生态基础设施[9]。叶舒娟等人引入“反规划”思想,针对传统规划方法给乡村旅游带来的不利影响,强调“反规划”在乡村旅游规划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了“反规划”思想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运用[10]。
4“反规划”视角下的成都乡村旅游规划
4.1成都乡村旅游规划需更加注重生态本底建设
随着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战略目标的提出和实施,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要求越来越高。据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的规划,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理想的城市形态是“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城嵌田园”[11]。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了9年多的努力,城乡统筹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乡村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为城里人提供农副产品和旅游休闲的场所,变为城市形态发展的本底。顺应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大趋势,成都乡村旅游规划应融入“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城嵌田园”的城市形态,更加注重和强调规划中生态本底的建设和延续。
4.2“反规划”理论与成都市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
的要求相契合“反规划”理论强调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旨在先为城市铺上生态本地,然后再在上面作出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宏伟蓝图。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要求的自然生态本底是“山、水、田、林”。山是龙门山和龙泉山;水是岷江水系和沱江水系;田是都江堰自流灌溉区、优质农田;林则是川西林盘[12]。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理念中也提出将生态本底与文化魅力相融合,以自然山水田园休闲为导向需求,以田园城市为启动,保留镶嵌在都市边缘的乡村别具特色的田园景观,提升景观吸引力,突出“乡土、生态、情趣”三元素,打造新田园城市,从而达到乡村景区化。这些生态本底是成都乡村旅游能如火如荼发展的资本,也是成都乡村旅游赖以持久发展的根基。所以保护好生态本底才是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经之道,也是建设生态田园城市的基本要求。
4.3“反规划”理论在成都乡村旅游规划成功案例中
的应用三圣花乡是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较为成功的案例。三圣花乡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距成都市区二环路约5km,是一个以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题,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于一体的城市近郊生态休闲度假胜地。“三圣花乡”以“花文化”为媒,打造了春有“花乡农居”百花争艳、夏有“荷塘月色”绰约风韵、秋有“东篱菊园”含蕊迎霜、冬有“幸福梅林”傲雪吐芳的四季主题景区,以及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江家菜地”景区。2006年4月被国家旅游总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三圣花乡的成功可以归结为规划者的长远目光和对乡村旅游本质的把握。三圣花乡规划之初,红砂村放弃了修建五星级酒店,而是将当地民居统一改造成白墙、青瓦的川西民居,因恢复创新独具格调的川西民居建筑群,春花烂漫时节,在鲜花的簇拥下,座座川西民居风格院落尽显古朴和清丽,政府就造出了“花乡农居”;在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打造上因地制宜,梅林村以前就有种梅花的习惯,政府打造出了“幸福梅林”;江家堰村以种菜为主,政府便打造出了“江家菜地”;驸马村的“东篱菊园”,政府先是让本村大田全部种上,然后再改造当地民居为带点西式的建筑,以陪衬的洋派气质;万福村有在大田种藕的习惯,政府就打造出了“荷塘月色”。 五朵金花的依次绽放,并没有只是昙花一现,而是朵朵争艳,达到了叠加的效果。从“反规划”理论分析三圣花乡的旅游规划,规划的起步是先为规划区域铺好了生态本底,再在上面画出了这五朵金花。在规划中,不是注重当地有多少新建的或现代的旅游吸引物,而是注重有多少特色的、纯真质朴的和原汁原味的乡村旅游吸引物。因此,吸取正反经验,借鉴“反规划”理论的精髓,审视成都乡村旅游规划的现状,展望以后的发展方向,有必要思考以下问题。
(1)反思成都乡村旅游出现的问题:乡村旅游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上远不及成熟景区,在给游客提供的旅游服务上也远不能满足游客越来越高的需求,也就是目前成都市乡村旅游面临的提档升级的问题。
(2)反对成都乡村旅游规划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无论是适应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要求,还是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出发,成都乡村旅游规划都应先做好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规划设施过程重视生态效益。
(3)逆向规划流程:先单独规划建设生态基础设施,推行四线(红线、绿线、蓝线和紫线)管制,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然后才规划建设区域。
(4)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反规划”理论的规划成果是建立起生态基础设施作为本底,让成都乡村旅游始终在这个本底上规划发展。
5初步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
5.1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
根据以上分析,把“反规划”理论引入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本文试图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图3)。该模式是对传统乡村旅游规划流程的逆向分析,优先考虑景观安全格局,先进行非建设区域(绿地、湖泊、林地、农田等)的规划,再进行建设区域的规划,建设区域的规划必须以非建设性区域的规划为前提,从而营造出良好的生态本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5.2成都乡村旅游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
“反规划”理论中,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维护和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开放专用绿地,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质;建立乡土植物苗圃;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10]。成都乡村旅游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强调成都自然生态本底“山、水、田、林”的相互融合;成都乡村旅游资源繁多,各地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以及乡土文化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旅游,打造出品牌效应,避免品牌雷同;在规划建设中,应保护和利用好高产农田,保持乡土气息;在景观打造时,尽量采用本土植物,可以减少投资成本,保持本土性,避免生物学中外来物种入侵给当地植被造成生态灾害;在规划建筑时,应与本土景观相融合,避免格格不入,过于突兀,成都的川西林盘足以体现成都乡村的原汁原味,乡村旅游开发时应尽量保护和开发林盘旅游。
6结语
一个新理论的融入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改进才能真正成为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的理论。“反规划”理论是在城市规划基础上提出的,起初就是为城市规划服务,将它运用到乡村旅游规划乃至具体到成都乡村旅游规划,尚只处于理论借鉴阶段,要想“反规划”理论真正能融入到乡村旅游规划中还任重而道远。
成都乡村旅游规划必须顺应成都市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要求。“反规划”理论旨在将区域的自然、人文和生物过程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这与成都市自然生态本底是“山、水、田、林”相吻合,使得“反规划”理论在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应用具有高度可行性。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需要在实际中不断总结和深化。
此论文为《乡村旅游规划技术创新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与应用》(成都市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记号为9562011R0028,获成都市2011年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研究项目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成都市旅游局.成都市乡村旅游提升计划总体方案[R].成都:成都市旅游局,2011.
[2]唐建兵. 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误区及改进分析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4):346.
[3]杨洪,邹家红.我国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3):50.
[4]王雷,李旺君. 景观设计的“反规划”理念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借鉴初探[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1):73.
[5]俞孔坚,李迪华,柳海龙.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反规划”之台州案例[J].城市规划,2005,29(9):76.
[6]俞孔坚.“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梁振然,程道品,任爽.“反规划”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8(1):103.
[8]叶舒娟,杨效忠,罗世俊. 基于“反规划”视角的乡村旅游规划新途径探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77.
建筑规划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决定企业生产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设备管理,对于保证企业进行正常生产秩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强企业活力,促进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设备管理水平体现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如果没有较高的设备管理水平和良好的设备运转状态做保证,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研究如何做好现代企业设备管理,是一个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设备管理的重要作用
目前,在设备管理理念上存在着设备管理与企业增效相脱节的现象,往往按部就班管理设备,而很少想到如何使设备的管理等更好地适应企业增效的要求。设备维修也缺乏经济效益观念,把设备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割裂开来,设备维护费用投入不足,设备失保失修,或者更新缓慢、技术落后,产品缺乏竞争力。从另外的角度而言,设备有自身的运转规律,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的各项生产必然要受到设备运转规律的支配,任何违背这一规律的主观随意行为都会给生产带来影响。在现代企业中,设备管理绝不能用小生产或旧的模式进行管理,而必须根据现代企业的内在客观规律以科学的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因此,在现代企业中进一步运用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科学设备管理模式,对于保证正常的连续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完善企业设备管理的几点建议
1.提高对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设备日益机械化、自动化、大型化、高速化、复杂化,设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影响也随之增大,同时与设备有关的费用(如设备的投资、基本折旧、维修费用、能源消耗等)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因此,设备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企业正处于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之中,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必须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同时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由此可见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作为企业的领导,一定要克服重生产、轻维修、重使用、轻管理的思想和做法,提高对设备管理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抓好企业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发挥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抓好设备管理工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增加企业的效益。
2.完善设备管理制度。首先,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设备管理制度,把建立健全和贯彻落实设备管理制度放在与技术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地位。其次,制度要及时更新,不断完善。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我们对设备管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同时,与之相对应的各种制度也应适时进行修改,使设备管理制度能逐步摆脱传统管理思想的束缚,适应现代设备管理的要求。此外,制度要有完整性和连贯性。修订和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应该尊重企业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既要避免墨守陈规,保证思路上的完整性,又要防止盲目冒进,保证思路上的连贯性。
3.重点做好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设备若能被合理使用,可大大减少设备的磨损和故障,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应有的精度。因此,要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防止超负荷、拼设备现象发生,使全员参加设备管理工作。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有松动、干摩擦、异常响声、疲劳等异常现象,应及时检查处理,防止设备过早磨损,确保在使用时处在良好的技术状态之中。同时,要注重设备的检查与修理。设备的检查是对机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工作精度、磨损程度进行检查和校验。通过修理和更换磨损、腐蚀的零部件,使设备的效能得到恢复。只有通过检查,才能确定采用什么样的维修方式,并能及时消除隐患。此外,定期进行设备的更新改造。应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包括设备更新规划与方案的编制、筹措更新改造资金、选购和评价新设备、合理处理老设备等。
4.做到企业设备全过程管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应建立设备管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设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采取一切有效的管理手段,提高设备的投资效益,实现设备的保值增值。经营者应当建立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概念,对设备进行从规划论证、购置、安装调试、使用到更新改造、报废全过程管理,追求最低的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同时,应把设备的经济管理和技术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在处理设备的经济性和技术先进性的关系时,应把经济性放在首位,技术性应服从经济性。技术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经济目标的手段。要改变在设备管理工作中一味追求技术先进性的做法,使设备管理工作真正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
5.加强设备管理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是以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发达的信息设备为物质基础对管理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使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全面融合,实现管理过程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全过程。现代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应该是以丰富、发达的全面管理信息为基础,通过先进的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及网络技术设备,充分利用社会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业务为设备管理服务。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
6.建立设备管理资产经营意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增强资产经营意识,追求资产经营效益,已是企业管理层的核心课题。设备是企业总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促进经营收益,对设备的管理就不能仅仅满足于维修、保养和正常使用,而必须加强设备资产的经营意识,最大程度地开辟经营途径,充分挖掘潜力,盘活设备资产。 为此,不仅要求设备管理者要有机械、设备和工艺等技术方面的知识,而且必须具备市场分析、投资、成本、利润和资产效益等经济方面的知识;在设备管理机构中不仅应配备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而且要配备相应的经济管理人员。
总之,设备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之一,生产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管好用好生产设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对增强企业活力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意义十分重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