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童年的发现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童年的发现教案范文1
一、导入
学生甲:我发现蜗牛爬行后的地方都会留下一条延线。
学生乙:我发现小鸟在睡觉时一会儿睁眼,一会儿闭眼。
学生丙:我发现了彩虹。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作者的发现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全文。思考:童年时“我”发现了什么?
(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祸患:灾难。
不由自主: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绞尽脑汁:费思虑,费脑筋。
眉目:事情的头绪。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
困窘:为难。
驱逐:赶走。
3.按照课文的不同内容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主要讲了“我”在九岁时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这一发现却给“我”带来了惩罚。
第二段(3—13自然段)“我”在睡梦中发现自己总在翱翔,问过老师后仍没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观察,思考发现了人类进化的规律。
第三段(14—19自然段)四年后,在生物课上当老师讲到人的起源时,“我”想到了自己的发现便笑出了声。老师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便把“我”轰出了教室。
三、细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内容。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翱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足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他善于观察,喜欢问为什么,并有着执著的精神。)
3.课文最后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试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师简介有关史料:
布鲁诺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布鲁诺为了他的发现,为坚持真理而献出了生命。
(2)学生简介他们收集的资料。
4.通过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缌观察的习惯,碰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童年的发现教案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课标下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138-01
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不仅承载着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使命,更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的批判性、创造性的过程。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一、营造情境,提高兴趣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学习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模仿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演,以提高准确把握重点字词的能力。真正了解课文“写什么”是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的关键。比如设计《乌鸦喝水》一课的教案时,课前可以先制作一个乌鸦的模型,准备一个瓶子和水,另外可以准备一些石子,这些教具准备是为了给学生演示乌鸦喝水的过程,在演示的同时可以提出问题,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让学生在课文中找答案并把它朗读出来。让学生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的难题,自己是怎样解决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员参与,实现主体
课堂40分钟是个常数,如果教师讲得多,分析得多,留给学生的读书时间就少了,甚至会出现学生学完课文还读不通课文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摒弃过去那种从头到尾的串讲串问,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读书状态,加深理解和体验。这样学生便从被动地接受中解脱出来,回到应有的主体地位,真正“动”起来。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针对“同一首诗,为什么父母会有截然相反的评价”这一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积极的探究性阅读。发表个人理解和感受时,有的说,“巴迪年仅七八岁就能写诗,母亲看到儿子这么小就有佳作,当然兴奋不已,因此称赞‘精彩极了’”;有的说,“从巴迪迫不及待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巴迪焦急地等待父亲回来,是多么希望得到父亲的表扬,为下文父亲的评价作铺垫,形成反差,同时可以看出巴迪是一个十分上进的孩子”;有的说,“父亲的评价不切实际,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有些苛刻,甚至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学生们的思路打开了,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发展求异思维。这样,学生与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就会敞开心扉。正是在这一系列阅读实践中,使得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实践了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三、鼓励提问,发展思维
在小学生阅读教学中,在学生不能完全自学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引导有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的引导主要又是靠提问来体现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具有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儿童此时的思维主要是依赖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关系来进行,并不主要依靠对事物的内化本质或关系的理解,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此时,老师承担的主要功能就是将教学的重点、难点、较为抽象的知识点等化为一个个孩子容易理解的问题,孩子思考了,回答了这些问题,目标也就达到了。低年级应着重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主动提问的习惯。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达到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的、积极的反馈,对不敢提问的学生可通过引导和鼓励,让学生敢于提问。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有意无意间忽视了学生学习新知思维过程,能力得不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学”的过程,注重向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方面转变。
四、赏识教育,激发创新
童年的发现教案范文3
无悔的青春
曾有诗人说过:梦你所梦,思你所思,做你所做,因为宝贵的生命你只有一次。十七岁那年,我正是这样,带着青春的梦想,踏上了三尺讲台,如今,两千多个日夜的平凡岁月,已随着哗啦啦的作业纸悄然而逝。
打开记忆的闸门,纯真年代对老师的那份崇拜依然清晰可见。当我从懵懂中走来,蹒跚地沿着知识的阶梯拾级而上的时候,总有双温暖的手在身边牵引着我,拨开我眼前迷茫的雾纱,在心灵上打开一扇绿色的窗子,我知道,那就是您,我亲爱的老师,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您总是那么站着,从不管那岁月的车轮正勾勒自己额上的皱纹,染白您的双鬓。
常听人说,人的一生能遇到一位好老师是莫大的幸福。我很幸福,因为我在童年时代就遇到了许多好老师。老师你对我的关心和抚爱使我在童年时代就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长大后,我也要做一个像我的老师那样的好老师,让我的学生也能像我一样幸福。当我捧着毕业证书和一本本鲜红的荣誉证书走出师范大门时,曾信誓旦旦地想:终于到我大展身手的时候了。当时的我岂知:理论诚可贵,实践价更高。
从学生到老师,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很想让我的生活像交响乐一样雄浑有力,很想让我的生活像诗歌散文一样浪漫抒情。可是,当我将生活进行零碎的整理,却发现:生活一如既往的平凡、繁杂、琐碎。我开始怀疑当初的选择,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活吗?这就是我一直期待的生活吗?这就是我宝贵青春的体现吗?学生时代的激情在现实面前一败涂地,我感到有些不知所措,甚至,有了一丝退却。
与此同时,来自学生的热情与纯真,也在一点点地感染着我。忘本了那一张张由陌生到熟悉的笑脸,忘不了夹在教案本里那老师您辛苦了的字条,[莲 山~课件]忘不了节日里那一句句盈满祝福的问候。清楚地记得那年冬天,一名学生在课间玩耍时不小心摔倒了,头撞在花池的棱角上,顿时鲜血直流,我闻讯后急忙把学生送到医院。看着医生为那个孩子清洗伤口、缝针、上药、包扎,我的手心也直冒冷汗,可我还要强忍着内心的紧张去安慰那个受伤的孩子。由于学生离家较远,家长来学校不方便,所以,以后的换药、拆线,都由我这个年轻的班主任领着孩子一趟趟的往医院跑。当时,正赶上学校组织大规模的考试,课堂上,我还要领着学生进行紧张的复习,并且,班里的正常工作一项都不能落下。一个多星期下来,我有些吃不消了,当我带着嘶哑的嗓音讲完了当天的课程,晚上放学后,又拖着疲惫的身体去检查学生寝室。原以为孩子们已经睡着,可眼前却突然出现一排小脑袋,一个个带着诡异的笑容。正在诧异的我一转身,看到身后一个小家伙儿,手里提着一个装满了润喉片、苹果、饼干的方便袋儿,直往我手里塞。其他学生也跟着随声附和:“老师,这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好可爱的谎言。我清点完学生人数,出门前把那兜东西放到一个学生床上,对他们说:“谢谢大家对老师的体谅和理解,把这兜东西物归原主。”谁知,我刚走出寝室没多远,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叫老师的声音。在那个寒意袭人的冬夜,一个小家伙儿穿着单薄的衣服,光着小脚丫,“啪啪啪啪”向我跑来,把那兜东西往我手里一塞“老师,给您。”扭头就跑。那一刻,所有的辛苦和委屈全部化为乌有,溢满心头的只有甜蜜的幸福和满足。
于丹教授的学生曾经这样为老师定义:老师是为学生缝补翅膀的人。乍一听,我很诧异;再一想,我很惭愧。原来我一直都没发现,围绕在我身边的竟是一群天使。从此,我不再徘徊,不再抱怨,我要让平淡的日子酝酿出香浓的诗意,我要让平凡的事业幻化成美丽的风景。
童年的发现教案范文4
一、目前语文课堂中关于学生质疑的现状和思考
现象一:花架子式质疑
有的老师为了显示一下民主的态度,会让学生提问,可是之后的教学却把学生的问题高高搁置,让学生提问成了糊弄人的花架子。
现象二:屏蔽质疑
教师因为预设不充分或课堂机智不足,对学生的质疑不能作出诊断性评价。还有的教师担心学生提问题太多扰乱课堂秩序,根本不想给学生提问的机会。
现象三:无头绪质疑
学生缺乏质疑能力,往往问题琐碎,一步一问;或者是天马行空,离题千里;或者是不懂归类,问了又问……我听过最极端的一节课是每个学生都写了一张自己提问的条子贴在了黑板上,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质疑水平的思路和策略
(一)“让”问:建立问题意识,创造提问机会
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质疑的机会。在学生提问时迅速捕捉那些能与自己的教案整合的有价值的提问,进行合并、归纳和排列。给学生充分提问的机会,时机也要把握,课前、课中、课尾,要与具体的课文和教学需要相匹配。
1.问在课前
这类问题是统领整个教学脉络的大问题,能帮学生建立全局意识。比如我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进行课前质疑,学生便问出了“萧红在写那些和祖父一起生活的往事时,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园子里景物”这样的极有价值的问题。课堂结束时,学生发现这个问题已经迎刃而解,而且理解了这个问题也便理解了整篇文章,理解了萧红,那一份豁然开朗的喜悦是在老师的满堂问中找不到的。
2.问在课中
这类问题往往是切合着文章机理提出的,可能是问某一个词、某一句话,是能够解开文字语言密码的微观提问。在教学《月光启蒙》时,我为了让学生领悟“芳香的音韵”中“芳香”一词的活用之妙,努力引导学生质疑,学生提出“芳香是用来形容气味的,这里为什么可以用来形容听到的声音”这个问题。这是指向于言语特色的问题,若由老师提出来,有“告诉”的嫌疑,让学生自己质疑来发现词语的活用,则有水到渠成之妙。
3.问在课后
这类提问往往是直指文章核心要义,发现文章内涵寓意的提问。我在教完《螳螂捕蝉》,学生提出了“吴王究竟有没有相信少年的故事”这一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同学认为“相信”,另一部分同学则认为“不相信”。最后我们达成的统一意见是:相不相信已经不再重要,很多寓言故事我们明明知道它是假的,却愿意接受它传递的寓意。这个问题,无疑把课堂的讨论引向了纵深之处,揭示出了所有寓言的内在魅力。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最关键的是老师要建立“让问”的思想观念,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们才可能还你一个惊喜。如果永远都是束缚着他们的手脚,他们永远也学不会让思维驰骋翱翔的本领。
(二)“类”问:找准提问方向,理清问题类别
当我们给予充分的机会让学生提问后,会发现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多数同学提出的问题缺少思维含量或者是没有价值。也就是说,学生不会提问,问什么,向哪里问,他们一头雾水。这也正好证明了大多数同学在自读文本时,处于一种浅阅读状态。这需要教师花大力气,进行一定的方法指导。
问题大体上分为这样三类:“问内容”“问结构形式”“问语言表达”。
以《我和祖父的园子》为例,如果是“问内容”,可以问: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了什么?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做什么事最开心?
如果是“问结构形式”,可以问: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那么多事,哪些详写了,哪些略写了,文中两段景物描写,分别放在文章开头和结束,有什么作用?
如果是指向“语言表达”的提问,可以问:文中两段景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一样?开头第一句话“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能不能改成“我的祖父住在呼兰河这小城里”?
有意识地利用几篇文章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梳理,学生便会迅速领会提问的窍门,提问时也便能有的放矢了;而且这样的提问习惯一旦形成,他们在自己初读的时候就不会只在内容上多做流连,而是能够沉下心来观摩全局结构,静品言语魅力。
(三)“育”问:提供思考台阶,给予提问帮扶
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想方设法地帮他们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提供一定的台阶。我执教《月光启蒙》时,先引导学生对“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这句话中“永远”和“美妙”的关注,再引导他们质疑,学生便问出了“为什么在作者心里,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这个问题。如果直接让学生提问,学生也能问出,但却少了对“永远”和“美妙”两个词语的关注,显然没有需要的那种温度。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提出的是同一个问题,但它在学生心中投影是不一样的。这一台阶的铺设让问题的扣人心扉的力量有了显著提升。
(四)“鉴”问:进行问题评价,甄别问题优劣
提问是有能级之别的,同一个点上提出的问题也有分别,有时甚至是一字之差,就能让问题提升一个档次。那么,我们的学生心中有衡量问题的标尺吗?只有拥有了鉴别问题优劣的眼光,他们的思维才能深入。所以在课堂上我经常说的是:“在同一个点上,你还有更深刻的问题提出来吗?”“你们看看,他们问的这两个问题非常类似,只有几个字的差别,哪个人的提问更有意思呢?”就这样,进行筛选和甄别,让学生在一个个实例中逐渐清楚什么样的问题是真正有价值有深度的好问题。
童年的发现教案范文5
如果说梦想是成功的起跑线,决心是起步时的枪声,那么勤奋则如起跑者全力的奔驰,惟有坚持到最后一秒的,方能获得成功的锦标!
教案便是指向标,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课文原文及教案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教案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句子,从中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难点: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策略:
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句子,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海上日出的美。
四、学生学习方法: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景。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谈一谈你自己的感受?
2、那你们想不想去那里看看?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的船,一同出发,去欣赏海上日出的奇观!
(三)讲读课文
1、谁愿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从这段中都读懂了什么?(引导: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请你读一读)
2、那作者是看了一次日出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是,第一句话,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说明作者经常看日出)
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让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出示图片)
2、图上画的是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从海面上升起的的景象。
实际上,日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那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的?我请两个同学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谁来说一说?)
3、那么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
(出示图片配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读中感受)
4、看到这样的一幕,作者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因为作者不只是一次看日出了。
为什么作者要目不转睛的看呢?因为怕错过,反衬日出的美)
5、太阳还没有露面,就已经很美了,那海上日出会是怎样的壮观哪?想不想去看看?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然后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重点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与太阳向上升比较哪句好?为什么?好在哪里?)
6、太阳上升的同时,也在发生着变化,谁发现了太阳是怎么变化的?
7、这真是美的感受,让我们欣赏动画,请同学们跟着朗读。
8、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自学第四、五自然段
1、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东升景象如此壮观,那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描写的?(出示课件)
2、看了动画之后,你是怎样的感受?
(你想把这种感受读给大家听吗?谁来试试?)
3、听了大家的朗读,我仿佛身临其境似的,作者的语言真是太美了,你最喜欢哪句,请你读一读?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镶透染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感悟第六自然段
1、所以作者最后感叹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换成这是伟大的奇观。
好不好?为什么?
2、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
)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上册语文《风筝》课文原文及教案
原文
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做一个蝴蝶样的吧。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作“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那里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那儿找过了吗?”
“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大家说。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局别一定的阅读方法与经验,思维方式处在具体形象的事物中,但对于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体会内心活动有一定的难度。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以角色体验的形式品读词语,使学生能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2个生字;
读准平舌音“村”、“丧”和多音字“磨”、“坊”的读音;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1.正确美观地书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亲自体验一次放风筝的过程。
3.搜集风筝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唤醒情感,引入课题
1.出示风筝: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两个字。
(板书:风筝)
2.交流风筝的资料。
你对风筝有哪些了解?
3.唤起情感,联系生活,谈谈自己放风筝的情景、感受。
4.齐读课题。
是呀,放风筝是多么开心的事呀!让我们带着美好的回忆再来读读课题。(生带着感受读课题。)
5.过渡:真好!有一群孩子和我们一样,童年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贾平凹的这篇《风筝》,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读书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除了要把生字,词语的语音读准外,还要把课文读正确,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
(1)出示:
精心 希望 憧憬 依然 拼命 奔跑 村里 抖动 踪影 寻找 磨坊
继续 田埂 凌空飞起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垂头丧气 半沉半浮
翩翩飞舞 歇不下来
①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平舌音:“村、丧”。
②出示词语“磨坊”,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读准词语中的“磨”和“坊”两个多音字。
③学生汇报课前查字典的结果,弄清读音。(出示:两个字的两种读音)
④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词语,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刚才你们自学课文的时候,有没有碰到过特别难读的句子呢?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a.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b.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c.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读得真不错,接下来,就让我们把课文连起来开火车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4.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非常长,但大家都读得很正确,说明大家在自学课文的时候很认真,接下来请大家再读读课文,这回读的时候,请大家边读边想:(课件出示: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5.指名说。
(课文先写了做风筝,再写了放风筝,最后写了找风筝)
6.小结:大家读课文很认真,课文就是按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课文是怎样来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经过,以及当时我们是怎样的心情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下面我们一起来写写生字。
三、指导书写
1.出示课后田字格中要求会写的12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读,齐读。
3.你认为哪些字最难写,谁来提醒大家注意?生说。
4.师重点指导“丧、磨”。
“丧”字下面没有一撇。
5.生描红,写一写。
6.展示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四、课后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词朋友,还知道了课文是按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顺序来写的。下节课,我们再来感受风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理解“憧憬、依然、大惊失色、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文中描写心情的词、句体会放风筝经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心情起伏变化。
【教学难点】
在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6课《风筝》。
2.生齐读课题:风筝。
3.这些词语还记得吗?让我们开火车来认读吧。
4.看来同学们都和这些词语成为了好朋友。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围绕“风筝”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5.说得非常清楚,课文的确是按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顺序来写的。
二、细读探究体悟感情
(一)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读一读”课文第二段,体会到了什么?(做风筝时的快乐)
2.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动手“画一画”。
(1)指名朗读有关的句子
出示: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a.你很会读课文。那么,孩子们精心做着风筝,心里会想些什么?假如是你,心中会怎么想?(学生自由畅谈。)是啊,心中都有着美好的愿望,这就是——“憧憬”。
b.就让我们带着心中美好的向往,齐读“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c.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活?“依然”还可以换成哪个词?(“仍然”、“依旧”、“仍旧”)看,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理解词语的意思。
d.此时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做出来的风筝什么都不像,而我们却依然快活呢?)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是啊,虽然做出来的风筝什么也不像,但是我们的憧憬,我们的希望依然存在。我们依然可以和伙伴们去放风筝,依然可以把我们的风筝放得高高的,所以我们还是快活的。谁能把这种快乐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2)展示朗读。
(二)合作探究,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轻声读课文三、四自然段,用“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的方法,看看课文中哪些词语描写了孩子们放风筝时心情的变化。
学生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学习情况。
(1)第三段中哪些词语告诉我们风筝飞起来了?(凌空飞起、高过树梢、越飞越高、翩翩飞舞)
出示: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①(出示词语“翩翩飞舞”),我们经常用它来形容什么?可是,一只什么都不像的风筝,在作者的眼中就如我们眼中色彩斑斓的蝴蝶一般地翩翩飞舞,越飞越高。你觉得此刻飞起来的仅仅是风筝吗?随着风筝一起飞起来的还有什么?
②完成填空:风筝越飞越高,我们的_____也飞起来了!(心、快乐、希望、幸福……)
③是啊,风筝越飞越高,我们的快乐也就——越飞越高;
风筝越飞越高,我们的幸福也就——越飞越高。
就让我们带着这越来越浓的快乐,齐读“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越飞越高的风筝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大的快乐啊!再读。
(2)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心情如何?哪些词表现出快乐的心情?(快活地喊叫、拼命地奔跑)
a.如果你就是那些孩子,你们会喊什么?叫什么?谁能配上表情动作来喊一喊?(“幸福鸟”,请你飞得更高些吧!“幸福鸟”,你飞得好高啊!“幸福鸟”,飞吧!飞到白云上面去吧!)
b.多么开心啊!就让我们开心地站着,快快乐乐地齐读第3自然段吧!
(3)可是,天有不测风云,风筝被吹断了线,飞得没了踪影,此时,我们的心情怎样?(难过、失望、伤心)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出示: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a.你从“大惊失色”这个词语体会到什么?(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
b.你还从哪个词体会到了着急?(千呼万唤)
这里的“千”和“万”表示的意思是很多,“呼”和“唤”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千呼万唤”的意思就是——(喊了很多遍。)此时,他们呼唤什么呢?(幸福鸟,你在哪里?快回来吧!)
c.感情朗读,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心情。
这两个词语,写出了孩子们此时的心情。谁想读读这句话,读出他们的心情。
展示性朗读。
(三)体会找风筝的心情
1.默读课文描写找风筝的部分,看看哪个词语最能表现“我们”的心情。
2.“垂头丧气”说明什么?哪位同学能做个垂头丧气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3.他们真的丧气了吗?(没有。
水磨房燃起了我们的希望。)望着远处的水磨房他们脸上的表情──(充满希望)正如他们做风筝时一样──(出示:“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4.想象写话
(1)这只让我们牵肠挂肚、寄托了我们这么丰富的情感的风筝,到底有没有找到呢?课文没有告诉我们。你能把你想象的结果写出来吗?如果能用上今天学到的这些描写心情的词语就更好了。
(2)展示学生作品精彩片段
【这是一次语言训练。这种有意识的语言训练,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力。】
三、小结
幸福鸟啊!我们亲手做的幸福鸟!你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快乐和痛苦。你就是我们童年最亲密的朋友!让我们再次满怀深情地呼唤这个朋友——风筝!
四、作业超市(任选其一)
1.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积累描写心情的词语。
板书设计:
16.风筝
做风筝
放风筝
童年的发现教案范文6
【关键词】以美传教 寓教于乐 因教知美 发现美 创造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3-0079-02
翻开《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诗歌与散文部分中关于“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还是小说与戏剧中“正确理解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几乎每个模块中的教学目标都有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要求。尽管许多语文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会将其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写入,却少有人真正关注。《中国教育与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教学中的作用。”而语文又是一门与美育有直接的、广泛的联系的学科。语文课本中的古今中外的典范作品都是美育的重要教材,特别是诗歌、小说、戏剧等。因此,语文教师不仅应帮助学生感知美、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而且还应帮助学生发现美,以至于将来能够创造美,从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美在语文中的渗透不仅仅表现在教学目标上,它也可以是一种教学手段。笔者将其归结为以美传教,因教知美,意思是可以借助各种艺术美为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然后,因为老师的教授感知到文本中的美,两者相辅相成,从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下面,针对自己的一点想法来谈谈语文教学中美的渗透。
首先,我们可以用艺术美为手段,辅助语文教学,做到以美传教,因为,艺术是相通的。比如,用音乐美来引领学生体会文本美。在教授《春江花月夜》一诗中,同名古乐的播放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春潮上的那轮明月的“升起――高悬――西斜――落下”;感受到了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像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此时,几乎不用再分析、讲解,学生们已读懂、听懂,因为我发现许多同学双目微闭,心已经跟着乐曲的旋律舞动。由此可见,用美育作为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体现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美育,能“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古罗马著名诗人和批评家贺拉斯提出的“寓教于乐”,指的就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而依靠美的事物的感染力,激起受教育者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产生审美愉悦,并在愉悦的美的享受之中,使情感净化,心灵升华,正是将美作为语文教学手段之一的重要依据。我们应该通过利用不同的艺术美的手段,引导学生把课本作为审美对象,让学生从中感受美、寻找美、审视美。特别是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渐趋成熟,语言文字能力已有相当基础,理解能力也相应提高,应培养学生获得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比如高中语文课本中那些诗歌、小说、戏剧单元,在教学中从审美的角度来把握,效果就非同一般。在《林黛玉进贾府》这篇优秀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让学生听听有关《红楼梦》的戏曲,看看电影和电视剧,使学生在音乐形象和直观的视觉形象中感受美。学生们在这样的课堂上情绪十分高涨,研究起来特别认真,还有些学生主动寻找符合《红楼梦》人物形象的插画,并指出为何插画比电影电视中的形象更贴近文本,讨论十分激烈。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我认为,不但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更要把美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因此,借助其他形式的艺术美理解文本之后,更要从文本中体会它本身蕴涵的美。教师靠艺术美帮学生在理解文本上打开一扇窗后,学生就可以借助这扇窗推开一道门,一道因感悟不同而有着性格之美的门。
教学《春江花月夜》一诗的过程中,同学们听过古乐,通过各自心中所想结合古乐不同的朗诵,对于各自眼前浮现的诗歌画面有了不同的美学理解和喜好。有人喜爱“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一句中: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的画面;有人偏袒“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的静谧;更有人独爱“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亘古疑问……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意蕴,更提高了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
当然,用具体而形象的画面感受美、表达美、描述美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随之而来的欣赏美、理解美、发现美。审美不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而是渗透着有意识的理解。如史铁生的《合欢树》,看似只是写了“我”10岁时、20岁时、30岁时和母亲的生活状况以及关于合欢树的回忆,但是,只要引领学生细细品味,就能发现美――母爱之美,合欢树在作者心目中占有特殊位置,当大院子的老邻居们提到“小院子”的时候,作者以手摇车进去不方便为托词来掩饰;但当邻居们提到合欢树的时候,作者却“心里一阵抖”,这种独特而剧烈的心理活动,深刻表现了“合欢树”在作者心中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合欢树曾经寄托着母亲的希望,是母爱的象征和化身。尤其是最后部分,“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这种细腻而深刻的心理描写,让不少体会到这种情感美的学生红了眼眶。“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教材中记叙类文章“事”中含情,说明类文章“知”中有情,应用文中也常含情,这无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美育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特点,能产生寓理于情,以情导理,情理统一的效果,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美育的这种【摘 要】本文通过讨论如何借助各种艺术美为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了解文本,最后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审美教育,获得美的体验,创造出美的文字,使语文教学者关注美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及重要性。
【关键词】以美传教 寓教于乐 因教知美 发现美 创造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3-0079-02
翻开《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诗歌与散文部分中关于“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还是小说与戏剧中“正确理解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几乎每个模块中的教学目标都有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要求。尽管许多语文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会将其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写入,却少有人真正关注。《中国教育与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教学中的作用。”而语文又是一门与美育有直接的、广泛的联系的学科。语文课本中的古今中外的典范作品都是美育的重要教材,特别是诗歌、小说、戏剧等。因此,语文教师不仅应帮助学生感知美、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而且还应帮助学生发现美,以至于将来能够创造美,从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美在语文中的渗透不仅仅表现在教学目标上,它也可以是一种教学手段。笔者将其归结为以美传教,因教知美,意思是可以借助各种艺术美为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然后,因为老师的教授感知到文本中的美,两者相辅相成,从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下面,针对自己的一点想法来谈谈语文教学中美的渗透。
首先,我们可以用艺术美为手段,辅助语文教学,做到以美传教,因为,艺术是相通的。比如,用音乐美来引领学生体会文本美。在教授《春江花月夜》一诗中,同名古乐的播放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春潮上的那轮明月的“升起――高悬――西斜――落下”;感受到了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像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此时,几乎不用再分析、讲解,学生们已读懂、听懂,因为我发现许多同学双目微闭,心已经跟着乐曲的旋律舞动。由此可见,用美育作为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体现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美育,能“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古罗马著名诗人和批评家贺拉斯提出的“寓教于乐”,指的就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而依靠美的事物的感染力,激起受教育者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产生审美愉悦,并在愉悦的美的享受之中,使情感净化,心灵升华,正是将美作为语文教学手段之一的重要依据。我们应该通过利用不同的艺术美的手段,引导学生把课本作为审美对象,让学生从中感受美、寻找美、审视美。特别是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渐趋成熟,语言文字能力已有相当基础,理解能力也相应提高,应培养学生获得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比如高中语文课本中那些诗歌、小说、戏剧单元,在教学中从审美的角度来把握,效果就非同一般。在《林黛玉进贾府》这篇优秀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让学生听听有关《红楼梦》的戏曲,看看电影和电视剧,使学生在音乐形象和直观的视觉形象中感受美。学生们在这样的课堂上情绪十分高涨,研究起来特别认真,还有些学生主动寻找符合《红楼梦》人物形象的插画,并指出为何插画比电影电视中的形象更贴近文本,讨论十分激烈。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我认为,不但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更要把美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因此,借助其他形式的艺术美理解文本之后,更要从文本中体会它本身蕴涵的美。教师靠艺术美帮学生在理解文本上打开一扇窗后,学生就可以借助这扇窗推开一道门,一道因感悟不同而有着性格之美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