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1
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面临着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面临着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面临着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的双重目标。解决这些矛盾,调整生产关系,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生产率,才能逐步改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式,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农业机械化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2云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2.1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
2.1.1农机装备总量保持了稳步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一五规划”末,全省农业机械化总值达到159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2628万千瓦,拥有拖拉机60万台,联合收割机4299台,水稻插秧机400台,配套农机具34万台(套)。农用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排灌机械、植保、多功能微耕机、收获和设施农业年均保持10%以上的增幅。大中型拖拉机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小型拖拉机,农机具配套比例有所改善,多功能微耕机、水稻插秧机、联合收割机增长较快。农机装备总量的增长和结构优化,使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物质技术基础得到增加,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增强。2.1.2农机作业水平稳中有升随着农机适用新技术的推广运用,我省农机化技术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规划”末,年度完成机耕面积2850万亩,机播34万亩,机收400万亩,年度同期增长15%以上;机械节水灌溉200多万亩,机械深施化肥60多万亩,机械化秸秆还田40多万亩,机械植保100多万亩,加工农副产品9000多万吨。2.1.3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速度加快围绕粮食安全生产及发展畜牧、马铃薯、蔬菜、甘蔗和茶、劳动力转移五大重点产业,全省农机推广部门积极引进与之配套的新技术、新机具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特别是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烘干机),牧草收获、加工机械,马铃薯播种、收获机械,甘蔗深耕、深松、中耕施肥培土、割铺机械,小型多功能耕整地机械及微型节能冷库等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示范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些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拓宽了农机的服务领域,提高了我省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1.4农机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的引导下,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农业机械服务向着“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组织。
2.2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云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较快,运行质量较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现存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又存在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步伐。一是农业机械结构不合理,主机多,配套机具少,水稻栽植与收获机械化、甘蔗种植生产机械化、玉米生产机械化、马铃薯种植生产机械化及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低;二是政府对农机化发展的扶持力度不足;三是土地分散经营不利于大规模机械作业;四是油料价格上涨,农机作业成本高,农民负担过重。
3抓住机遇,把握重点,加快农机化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1农机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目前云南省农机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机械化发展全局,高举“兴机富民”的旗帜,实施“以机代牛”工程,深入贯彻农机化促进法,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重点,努力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加快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机械化持续快速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3.2加强农机化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农机化促进法是“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云南省农机管理条例》的修订,加大政策法规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保护力度,积极争取和完善购机补贴、燃油补贴、信贷税收、机耕道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等扶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政策,充分发挥农机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业机械化发展布局,扶持和加快农机户、农机服务组织等市场主体的发展。
3.3认真实施购机补贴政策,加快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进程
水稻是云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云南省的水稻机械化起步早,有基础,但发展不平衡;耕整地机械化水平较高,但机具老化严重,能耗高,效率低,有待提高技术水平;收获机械近年有了较大的发展,“十一五”末全省拥有联合收割机4299台,机收水稻率10%,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近20%的差距。近年来,经过试验示范,探索出了适合云南省水稻机插秧的技术操作规范,但插秧机价格较高,靠农民自己的经济能力还不能承受。稻米的精深加工,缺少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小,无影响力较大的商品品牌,市场开发能力较弱。因此要采取有力措施,突出重点区域,抓关键环节,努力提高云南省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一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田基本建设,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抗灾救灾等方面的能力。二要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解决好其中的薄弱环节,重点作好耕整地机械的更新换代技术提升,加大联合收割机的推广,扩大水稻插秧机及烘干机的试验、示范区域,扶持稻米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创立品牌,开拓市场。三要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农机装备投入。四要进一步落实好购机补贴政策,引导农民购买、更新大中型农业机械,推广新技术、新机具,保护和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3.4围绕重点产业建设农机试验示范基地,做好公益性的技术服务和培训
一项新的农业技术和机具,只有通过示范推广应用,让农民亲眼看到其增产增收效果,又符合当地农民采用这种技术的经济承受能力,这项新技术才能被农民接受。因此需要建设农机试验示范基地,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组织提供公益性的技术服务和培训。目前云南省急需的机械化试验示范技术主要有: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牧草收获、贮藏、加工技术,马铃薯播种、收获机械化技术,高效低毒的植保技术和蔬菜贮藏、加工、运输技术,甘蔗深耕、深松、中耕施肥培土、收获机械化技术以及机械深耕、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茶叶种植生产机械化技术,节水灌溉、坡耕地治理改造等。通过农机试验示范基地的建设,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机械技术支持。
3.5培育和发展农机作业市场,加快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和农业生产组织成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体,他们投资和经营的农业机械的比重越来越大。一大批不同经济成份、不同组织形式的新型农机经营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已成为农机作业和市场服务的主力军。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加快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品牌。及时农业机械作业需求,产品供应、维修服务等市场信息,不断提高农业机械信息服务水平,推动农业机械作业、销售、维修三大市场的健康发展。鼓励利用机械、技术、资本、服务的联合,探索建立以基层农机服务站、农机合作社等专业服务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机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手段,融示范、推广、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的新型农机服务机制。
3.6继续组织好农机跨区作业,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是农机化工作的品牌工程。由于跨区作业延长农业机械作业时间,整合了农业机械资源,提高了农业机械利用率,增加经营机户收入,缩短了机具回收期,促进农机化水平提高,深受经营机户和农民的欢迎。组织跨区作业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继续扩大作业规模和范围。在推进机械深耕、稻麦机械化收获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到机插秧、机植保、机械烘干等。二是努力培育和完善跨区作业市场。加快培育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以及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生产服务组织,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保护经营机户的合法权益,共同维护农业机械作业市场。三是做好跨作业信息服务工作,引导农机具进行有序流动。四是认真贯彻农业机械跨区作业相关法规,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确保跨区作业的顺利进行。五是努力做好跨区作业的各项后勤保障工作。
3.7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维护广大农机户的合法权益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2
1.1农机合作社的成立,推进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农机合作社成立以后推进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步伐,能够有效地将区域内的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优化,农机合作社的成立使得泗县的农机资源也得到了合理化的配置,实现了土地的合理化科学化的管理,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也提高了土地的出产率。安徽泗县成立农机合作社,通过农业机械入股的方式吸纳了资金,然后根据生产的需要统一购买农业生产需要的农业机械,这样的方式避免了农户家家户户卖机械的问题,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最大限度整合了农业生产资源,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在农机合作社的成立过程中,资金入股购买机械的方式也增强了合作社发展的劲头,保证了农机合作社的健康运营。农机合作社不仅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同时,农机合作社的成立还使得农民根据自身的特点各尽所长,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快了农业的现代化步伐。
1.2农机合作社的成立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
农机合作社的成立还解决了农民农业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农机合作社的成立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农业生产成本。农机合作社的成立有效做到了多项生产工作的统一,例如“育苗统一化”、“管理统一化”、“加工和销售统一化”等,这样的统一化能够有效降低农民生产的风险。在以前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多地方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出现滞销等状况,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农机合作社成立以后,有效缓解了这样的问题,农机合作社这样多方面的统一能够帮助农民解决后顾之忧,让农民放心生产、快乐生产。农机合作社的成立不仅能够帮助农民降低生产风险,还能够帮助农民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保证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让农民充分享受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乐趣,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
1.3农机合作社解决农民外出务工问题,解放农民劳动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中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外出务工来做改善生活,但是,这样的问题也影响了农村中的农业生产工作,造成农村中大片农田的荒废。这样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使得农村中粮食生产的大幅度减产。农机合作社的成立,能够有效解决这样的问题。农机合作社能够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能够定时对农村的土地进行统一化的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还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的转型发展,既减少了土地浪费,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可谓是一举两得。同时,农机合作社的成立还能解放农村的劳动力,把农民及时地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为社会的其他服务性行业提供更多可用的劳动力。农机合作社的成立不仅可以让农民外出务工增加额外收入,还可以让农民在年底获得农机合作社的分红,使得农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从根本上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有效推进了新农村的建设工作。
1.4农机合作社的成立有利于解决农村矛盾
农机合作社的成立一方面能够解决农机户与农户之间的矛盾,避免了农村中出现“有机无地耕,有地无机耕”的现象,有效避免了农机的浪费,提高了农机的利用率,稳定了农机使用的价格,保证农业生产价格,把农村劳动力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农机合作社的成立还能解决农村贫困户的问题。愿意加入农机合作社的贫困户农机合作社能够充分解决这样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还能够使得农户在年底获得分红,不愿意加入农机合作社的贫困户,农机合作社会为其提供优惠的农机服务。这样,农机合作社就能够充分为农村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稳定和和谐,还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
2农机合作社的成立能够对农民产生积极影响
2.1农民科学生产的意识增强
农机合作社的成立使得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理念有了新的革新,农机合作社的成立,社员的积极性明显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社员的思想认识也有进步,注重新农机的引进和科学化生产技术的发展,不是以前保守落后的生产观念了。社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也极大地增强了,信息获取能力也大幅度增强,积极发展先进生产方式,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积极推进了现代农业的步伐。
2.2增强农民的团结合作,提高生产意识
传统农村生产模式是一家一户的自主生产模式,家家户户自主生产,消息也不灵通,生产机械业较少,生产技术也较为落后,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生产质量,也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收入。农机合作社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民之间的团结合作,有利于农民之间的合作分工,增强了农产品的质量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机合作社的成立从根本上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早日实现。
3结语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3
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和完善,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乡镇文化站作为农村唯一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它在提高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上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乡镇文化站是先进文化的传播基地
文化站成立的最初目的就是对广大人民做好宣传、组织、示范和引导,为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当前世界正处在一个经济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农村的主要文化传播单位,乡镇文化站成为了政府向农民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基地。
(二)乡镇文化站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基地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学习、遵守,在对农民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时,乡镇文化站将是一个重要的宣传基地,乡镇文化站通过开展各种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学习先进文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积极性。让广大农民在他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中得到启发,在活动中加强广大农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民族法制和坚持社会主义思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农民讲科学、讲文化、讲道德、讲法律的新思想。
(三)乡镇文化站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主力军
乡镇文化站作为农村重要的文化传播单位,其宗旨就是为广大农民提供文化服务,它以文化工作为基础,面相广大的基层群众,以各种文化服务设施和各种文化服务活动为方法,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农民文化素养,推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各种各样的文化场所建设和文化活动开展,可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人们自主学习文化知识的意识,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效率。
二、当前乡镇文化站面临的困难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虽然国家相当重视,但是很多地方的基层领导的重视程度却普遍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乡镇文化站并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二是,在对基层领导的政绩考核中,乡镇文化站工作并没有列入考核范围。
(二)文化设施建设落后
当前,虽然国家对乡镇文化站的建设越来越重视,也加大了资金投入,但是任然有相当一部分文化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文化传播形式过于单调,缺乏创新。当前,很多地方乡镇文化站的活动形式任然沿用以往的唱歌、跳舞、秧歌队、鼓乐队的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参与者大多是都是老年人、尤其以中老年妇女为主。这种单调的活动形式,面相群体的狭隘,都严重影响了文化站文化传播的效率。
(三)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文化站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基地,乡镇文化站是广大农民朋友的精神食粮供应点,作为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往往要担当多重角色:既是传授文化知识的老师,又是文化活动的组织者,还是文化服务的服务员。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自身必须要有过硬的工作能力,必须具备各项从事文化业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不说是面面俱到,至少也要样样都懂,专精一门。但是,当前的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队伍中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素养不高、业务能力不强等问题。
三、乡镇文化站的应对策略
(一)领导要重视
乡镇文化站工作要想搞好,领导的真正重视是关键。要然领导真正重视乡镇文化站建设,首先必须要让领导充分了解,建设好乡镇文化站的积极作用,让领导明白,办好乡镇文化站有利于培养农民的文化素养,可以为经济讲述搭桥铺路。其次,要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上级要将乡镇文化站的建设情况列如对基层领导政绩考核的范围,要将之作为基层领导的考核、提拔的标准之一。以此来增强基层领导对乡镇文化站建设的重视。
(二)要加大投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抓好乡镇文化站建设就必须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想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乡镇文化站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其本身并没有经济效益存在,要想做好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要想开展好各种文化活动,就必须由各级政府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因此,各乡镇领导需要将文化站活动经费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之中,从根本上解决乡镇文化站经费不足的问题。
(三)优化队伍结构
由于文化站内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特殊,一般的培训很难达到想要的效果。因此,要想解决文化站内人员欠缺的问题,我们就必须从源头出发,优化队伍结构,杜绝随意占用编制和挪用编制的现象发生,通过各种招聘平台,吸引在文艺方面有特长的人才。
(四)提高人员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温饱问题已不再是问题,人们都文化的需求也就不断提高,原有的文化站文化传播模式已不再适应人们的需要,文化站员工要适应新形势下的文化站工作就必须加强自身的素质。文化站员工,首先需要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将最新、最准确的信息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之中;其次要参加各项专业培训,强化自己的专业素质;最后,要参加各种关于组织能力和服务意识的培养,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和服务意识。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4
1.1边缘化的经济区位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在经济区位上的边缘化特征,首先表现为在现代区域经济格局中的边缘化地位。在农耕经济时代,区域分工协作程度低,对现代交通的依赖性小。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生产自给自足,与外界经济发展差异不大,并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条件,聚族而居,创建了其独特的聚落空间,而且其中一些传统村落,甚至因为处于茶、盐、粮、棉等关键生活物资输运线上而盛极一时。但在现代区域经济格局中,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由于位处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又受制于地理位置与现代交通不足的阻隔作用,难以有效地参与区域分工协作、接受发达经济体的辐射作用弱,长期被置于一体化区域经济格局之外,而逐渐被边缘化。再者表现为,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在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中的弱势、边缘化地位。由于历史、资源配置与控制的原因,政府对农村的要素投入和政策支持长期不足,农村经济水平、生活水平和公共产品供给严重滞后。这种二元化结构在民族地区的表现尤甚,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城市对农村的带动能力弱,地方财政对农村的支出严重不足,投入来源主要依赖于国家财政政策性扶持,而这种政策性扶持散落到广大的农村地区时,早已杯水车薪。
1.2农业生产模式更新的动力不足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现行农业生产模式,仍然在很大程度上秉承了传统的自给自足式农耕经济特性,表现为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机械使用度低,市场参入度严重不足,产品单一,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村落经济体远离当代市场经济体系,所获得的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少。由于农业生产的更新动力主要源于自发式改进,农业生产进步迟缓,失去了与先进农业生产模式的竞争机会,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无论是从发达国家的先进农业生产模式,还是从国内一些农业示范区(点)和特色农区的成功经验来看,农业生产的不断更新离不开3个方面的推动力:政府扶持、稳定有效的投入和农业科技,而且往往是这3种动力的联合驱动使之在农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在上述3种推动力上都极度缺乏,农业生产发展更新的动力严重不足。
1.3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对现代生产模式的囿限性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非常大,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大多位于自然环境条件相对恶劣的地区,如我国西南地形复杂的山地,西北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往往土地贫瘠,农业用地面积少,地块小而分散,水资源匮乏或农业灌溉困难,自然生产潜力小,农业气象与地质灾害多。这些因素大大地限制了现代农业机械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大面积推广使用,农业科技的推广和转化效率低,而且转化效用迟滞。需要因地制宜地找到其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色农区,克服自然环境条件的囿限性。
1.4人口发展的退化趋势
首先表现为在数量上的人口空心化。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尽管在现行户籍制度下,账面上的人口数量大,但在打工潮驱动下,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务工,常住人口少,传统家庭成了驿站式空巢,而且一部分农村精英在城市取得成功后,举家迁往城市。在当代社会经济背景下,交通上的便利性成为居民新住址选址的主要考虑因子,居民向主要交通沿线迁移,交通不便区的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消退,交通沿线村落扩张。再者是人口结构老年化、妇幼化。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富余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和农村精英长期在城镇务工,由于收入有限、子女就学和医疗赡抚的问题,大量老年人、妇女儿童不得不留守农村,家庭结构残缺。最后是人口素质成长机制的严重缺失。当前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现代农业知识,无力参与到当代农业竞争。传统村落的农民素质成长机制一片空白,农业生产技能仍然源于传统农耕模式下的朴素认识,几乎没有农民职业培训与教育。即使在基础教育上,传统村落学龄儿童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困难重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医疗卫生条件的欠缺甚至威胁到人口健康,社会生活公共设施更是极少。
1.5现代科技文明冲击下民族传统社会文化的传承间
断文化的传承是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发展的重要生命力所在。在历史上,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其自身演进动力,如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宗族、民族内部紧密的生产协作、社会交往,表现出显著的内聚性。在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面临严重的传承间断风险,所受到的冲击力主要来自于3个方面。首先,现代交通、信息技术和经济一体化极大地压缩了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的时空距离,在经济、文化和社会交往中,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俗被不断吸纳,传统文化符号和形式由于在村民的生产、生活中的象征意义和内涵被不断弱化,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在基础被削弱,内外动力的失衡使得传统文化日益消退。再者,在我国多元文化格局中,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受到汉文化的同化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大聚居、小杂聚的地区,日常生活中的民族语言、文字和服饰等往往被汉语言、大众化服饰所取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一统国家,在长期社会经济交往中,多民族文化之间不断相互交流融合,汉文化区在经济上的相对发达、在社会发展上的相对先进,使得其他民族传统文化在文化交融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最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人断代和经济基础消失。文化传承的主体是人,在以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依赖于“文化继承人”制度,包括家庭式、宗族式或师徒式等模式,以人缘或血缘为纽带代代相传,并不断发展演进。在现代科技文明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形式对年轻人失去了吸引力,文化继承后继乏人。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经济基础,往往与农耕、狩猎或游牧等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有关,传统村落在融入现代工商经济体系的过程中,传统生产模式的地位越来越弱,村民商品化农业生产意识日益增强,传统文化原有的经济基础地位逐渐消退。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既有其自身演化的特性,亦有外部利用的干扰和驱动作用,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须兼容并蓄,既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又要合理吸纳现代先进文化,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更新。
2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路径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由于在发展能力上的机能缺失和在自然环境与经济环境上的局限性,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找到实现其发展更新的可持续路径,避免“运动式”突击建设,重塑其发展能力。
2.1构建有效驱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发展的动力系统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自我发展更新的内部动力严重缺乏,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观点看,传统村落的发展急需持续稳定的、有效的外部驱动力支持,在新农村建设中,有必要通过凝聚政府、市场、投资和农业科技等多方面力量,构建起推动传统村落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正确认识各动力因子在推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发展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配合关系,对提升传统村落新农村建设的驱动效应有重要意义。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应当成为传承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村落持续发展的内部动力源。无论是从推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发展更新,还是从推进新农村建设来看,其主体是当地居民,即农民。新农村建设在于提升当地农民参与现代农业市场竞争的能力,使其承担起传统村落更新的任务。农业科技是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持续发展的智慧动力源,包括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模式。当前传统村落的居民对现代农业科技的掌握和应用程度都很低,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应当采取恰当的帮扶协助形式,协调科技部门、现代农区和先进农业企业等多方力量,引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方式,与农产品市场接轨,促使现代农业科技成为趋使传统村落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持续动力。稳定有效的资金投入是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持续发展的资本动力。传统村落自身的农业投入能力极为有限,难以满足现代农业要求,要转变农业生产模式和经营方式,增加对资金投入的需求。甚至有学者认为新农村的建设核心就是钱的问题,对于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发展而言更是如此。农村资金问题是学界和决策部门甚为关心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此已明确指出了方向。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拓宽传统村落的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增加财政资金和财政补贴的扶持,增加农村信贷力度,为传统村落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政府的扶持、协调和引导应成为推进传统村落持续发展的核心外部动力。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新农村建设,在市场不完善、当地农民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不足的条件下,政府于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承担的任务已为人们所关注。民族地区由于自身力量和组织生产要素能力所限,在公共资源分配、引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建立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引导外部资金投入农村和培养新型农民等各个方面,更是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2.2确立基于农业产业化与特色生态农庄的生产模式
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一项关键任务就是促使其建立起适应现代农业的生产模式,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实现农村经济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和市场化。在农业生产方向的选择上,应强调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在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上的优势,在现代农业科技的支持下,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生态友好的现代化农庄。由于民族地区传统村落自我发展能力的羸弱,在此过程中,当地政府在资源调控、科技力量组织和引导市场要素上的优势和能力,使得其理应承担推进传统村落生产模式更新的重任。促进传统村落与农业教育科研单位的密切结合,开展专业生产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推进农村合作经营与农工协作经营,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促使传统村落融入现代农业市场。
2.3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实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更新的根本动力
在于当地居民的发展能力,而这种能力严重地依赖于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的培养。自新农村建设政策提出以来,人们已经注意到了“新型农民”培养问题的重要性,国家也推动了多项旨在提升农民素质的实践措施和培训工程,如农业部的《2003~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由于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教育基础薄弱,科教力量不足,农民现代科技文化素养极为欠缺,农民素质提升的有效培养模式尚待探索,迫切需要形成培养传统村落新型农民的长效机制,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考虑。其一,建立专门的农民培训管理机构,形成农民素质成长的组织依靠。在民族地区普遍缺乏专业培训机构的条件下,培训管理机构应长期定向服务于农民培训工作,结合传统村落在农业生产和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实际需要,组织相关科技力量和专业人才,开展职业与文化素养培训及生产指导。其二,完善农民培训投入机制。通过国家和地方财政、社会资金及农民自身出资等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源,解决农民培训资金问题,特别是前者应有长期、稳定的投入支持。科技、农业、林业和教育等主管部门,可以利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教力量,以农业科教项目的形式实施新型农民培训的投入。其三,统筹城乡基础教育。民族地区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在教育资源配置、投入和政策制定上应向传统村落倾斜,切实提升传统村落村民基本文化素质。应支持民族教育,包括民族语言、民族文化与习俗。其四,建设民族文化设施,实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与更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有着宝贵的物质与非物质传统文化,亦是传统村落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不仅要采取恰当措施保护这些传统文化内容,更要建设文化设施、场所,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活动、项目等形式,并借助现代信息设施传承、推广传统文化。
2.4建立基于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是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更新的重要制度保障。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和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城乡一体化规划问题的重要性。由于民族地区更严重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更紧迫,在规划措施上,应重视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城乡一体化并不是均质化和片面的城镇化,相反地,还要努力维护城乡的异质空间特性,特别是对传统村落在空间布局、建筑形制、传统文化符号等方面呈现的历史、民族和传统特质,应予以重点保护、适应。其二,应注重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在城乡的统筹布置,并适当向传统村落倾斜,以协助、培育其发展。其三,应强调城乡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上的协同化发展,生产要素市场的融合与一体化发展。其四,应重视传统村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更新规划。
3小结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5
(一)认知发展诉求社会发展和农村留守妇女固有的认知模式适应不良给留守妇女提出了认知发展的要求。当代社会发展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是互联网的实现,很多的新思想、新观念出现,不断冲击着农村旧有文化体系,农民的固有认知不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尤其是农村留守妇女长期留守在农村,而其丈夫或小孩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等,接受了城市文化的洗礼,面对城市文化中不一样的新观念、新思潮、新作风、新方式等,农村留守妇女会感到自己格格不入,感到一些莫名的脱离等,内在会存在强烈的改变愿望。尤其是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新型农民,新型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的总称,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农村留守妇女作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需要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同时,子女教育问题也是农村留守妇女碰到的非常现实的问题。孩子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网络时代获取信息速度快,途径多,信息量大等,孩子的思想和心理不断发展,有深刻的社会烙印。农村留守妇女要想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科学引导和教育,也需要不断与时俱进,赶上时代的步伐。所有的条件都在推动她们产生强烈的认知发展诉求,她们需要与时代接轨,需要了解新思想,新观念,学习新技术,掌握新的教育理念等等。
(二)情感表达诉求由于男性劳动力外流,农村留守妇女要独自照顾老人孩子,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负担琐碎繁杂的家务劳动,还要独自承担生活的压力,这些都不可避免的给留守妇女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而且,多数留守妇女思想较保守,缺乏一定的文化,活动范围小,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无法将内心的烦恼和困扰及时排解和宣泄,导致消极情绪压抑滞留。当人们在生活中感情无法得到有效表达或沟通的时候,就会在内心形成一种发泄和诉说的渴望,表现为情感诉求。显然,农村留守妇女的情感表达诉求是十分强烈的。但是,当前农村生活形势和农村留守妇女本身的社会地位,让她们内心的痛楚无法得到有效的疏导。农村留守妇女情感表达的诉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尊重感和成就感诉求。尽管农村留守妇女从事了诸多辛苦的工作,但是她们获得来自他人的尊重却远不及所付出的,很多时候她们不但不能获得他人的赏识和高度评价,反而被看成是理所应当,甚至有时候还被家人埋怨,如教子无方,婆媳关系处理不好等。加之,长期以来妇女对自身认识不足,对自己能力和成就获得的自我怀疑,也导致农村留守妇女的自我尊重和自我悦纳欠缺。二是安全感诉求。一方面是婚姻稳定性和安全感诉求。由于农村留守妇女丈夫在外,长期生活背景的不同,可能会导致生活等各方面差异,加之距离遥远,夫妻情感交流欠缺,容易使夫妻感情淡化。尤其是现代社会诱惑多,一定程度上也为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披上了阴影。农村留守妇女很大的担忧之一就是自身婚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是农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丈夫不在家,家里只有老人和孩子,当遇到危险或紧急状况,农村留守妇女的应急能力比较弱。尤其是一些不法分子,专门针对留守妇女作案,她们必须要面对来自财产、人身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安全感得不到满足。三是幸福感诉求。这是农村留守妇女最强烈和最重要的情感诉求。幸福感是一种长久的、内在的、坚定的心理状态,健康的身体、稳定的工作、良好的婚姻状况及人际关系等是影响到个体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对农村留守妇女来说,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精神压力三座大山,对其身心产生消极影响,而且婚姻有可能受到外来的冲击,如果邻里关系不好的话,农村留守妇女的幸福感不言而喻。尽管丈夫外出打工,在物质生活上家庭得到改善,可很难保证家庭精神生活的富足,也就无法保证家庭生活的幸福与否。
(三)人格发展诉求人格发展历程实质就是个体借助自身的经验,积极主动地与外部世界发生相互作用,并建构一种协调自身行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体系的过程[3]。当前社会信息、技术和知识更新速度快,但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的农村相对观念传统,生活单调,文化生活贫乏,人们安于现状等,城市与农村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大相径庭。留守妇女与丈夫各自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很容易在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留守妇女的内部心理结构势必会受到冲击,如果她们已有的人格结构无法适应外部世界的要求,冲突就容易产生。也就意味着如果她们不主动协调自身心理结构去适应社会和周围人群的改变,那么问题就会产生。如前所述,农村留守妇女在长期的压力之下,敏感,缺乏安全感,对生活厌倦,自卑,行动缺乏理性,人格趋于消极,情绪郁闷,孤独,焦虑,甚至抑郁等。因此,外在社会环境和亲人的变化与内在人格结构的冲突为农村留守妇女人格发展提出了要求。她们需要构建更积极、更健康的人格,如构建更广阔的视野,更开放的心态,更丰富的知识的体系,以更自信、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挑战,能自觉调整自身观念和行为,主动去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个体心理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其发展受制于社会、家庭、个人等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发展诉求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系统的整体工程,她们发展诉求的满足主要依靠社会教育和自身愿望的苏醒。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发展诉求满足的策略
针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发展诉求,需要从社会到个人,充分发挥各自作用,整合社会力量,构建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发展的促成体系,为促进农村留守妇女的发展、完善营造更加富有支持力度的制度环境与性别文化。
(一)机能部门要开展相关活动,设立相关机构,为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发展提供保障首先,政府部门要力所能及的帮助农村留守妇女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教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教活动,给农村留守妇女提供基本的科学教育知识,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科学素养和教育素养。同时,通过开展艺术活动,丰富农村留守妇女业余生活,或者让留守妇女参与文化活动,陶冶性情,提高修养,满足审美等方面心理需要。而且,开展科教文化活动,还有助于农村留守妇女接触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推动她们与时代接轨,缩短与丈夫的知识、文化等距离,从而促进她们的认知发展,提高她们的成就感、价值观,形成自信心,也有助于她们维持婚姻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提高她们的生活满意度。当然,还可以给留守妇女提供一定的休闲娱乐设施和场所,为她们提供了一个情感交流和相互支持的处所。其次,村委会可以设立专门的农村留守妇女互助机构或心理健康机构。农村留守妇女缺乏有效的心理支持系统,设立农村留守妇女互助机构,其实是在创设留守妇女共同的精神家园。互助机构提倡农村留守妇女互帮互助,互相关爱,互相扶持。作为类属群体,农村留守妇女有相似的困扰,有共同的话题,有助于她们沟通情感,交流思想,形成团体支持,一定程度上满足其归属感和安全感。有条件的的地方还可以设立心理健康机构,可由妇联或心理援助机构定期开展活动,或由有一定文化知识、乐于助人、积极开朗的人管理和组织,为农村留守妇女宣传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她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能够在遇到问题时主动寻求心理援助。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6
按照建筑外立面各个功能部位可以大致分为:屋顶、墙身、门窗这几个部分。
(一)屋顶改造.屋顶是整个建筑顶层的保护结构,具有抵御风雪霜雨、太阳辐射等功能,同时也是反映整个建筑风格样式的重要特征,不同形式的屋顶造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这个建筑的精神面貌。最初人类居住屋顶的形式为坡屋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建筑材料的丰富,屋顶的形式也呈现着多种多样的变化,目前在我国农村主要有平屋顶和坡屋顶两种形式。由于我国传统的屋顶形式为坡屋顶,在对原有屋顶的改造过程中,为了突出其传统形象,经常会将原来的平屋顶改为全坡屋顶或半坡屋顶,或者将原来半坡屋顶改为全坡屋顶。全坡屋顶能够完整的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但是施工程序比较复杂,需要在原来的平屋顶上筑圈梁、砌山墙以支撑整个屋顶,而将原有平屋顶改为半坡屋顶在施工工艺上简便很多,能够立竿见影的展现传统屋顶的韵味,还能节省相当一部分的建筑材料,是一种非常经济实用的屋顶改造手法,所以现在很多地区的屋顶改造都采用这种方式。树脂瓦片是目前农村建筑屋顶的常用材料,瓦片颜色种类丰富多彩,在改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建筑的需要选择不同色泽的瓦片。相对传统的陶制青瓦具有经济实惠、运输方便、选择性多样的优势,但是耐用性差,建筑艺术的表现效果也不及陶制青瓦。
(二)墙体改造.墙体在整个建筑中一般作为承重结构,因而在外立面改造的中不能破坏其承重功能,我国传统农村建筑的墙体结构主要是土墙结构和砖墙结构,原有的土墙和砖墙建筑大多数外立面没有饰面材料,只有少部分墙体有石灰或水泥作饰面。土墙由于自身结构不够耐用,容易受到雨水和风霜的侵蚀,所以土墙结构的房屋一般保存时间不长,这种结构的建筑多是低矮的茅厕、杂房、猪圈等,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用土墙构筑的房屋越来越来少,现遗存的土房建筑不多,且大部分已成为危房,所以对这部分土墙建筑的改造较少。目前农村原有建筑的墙体多数是红砖砌筑而成的,也有保存时间较久的青砖结构建筑。对墙体的改造可以运用一些新型的建筑材料,比如仿古墙砖,外墙腻子粉、外墙涂料等等。这些材料的种类丰富、可控性强。在实用方面能够很好的保护原有墙体,尤其是保护墙体不受到雨水的直接侵蚀,同时也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能,弥补原有建筑破损、破旧等形象。
(三)门窗改造.门窗被称为建筑的“眼睛”,具有采光通风,联系建筑内外空间、丰富建筑界面等功能。由于门窗是直接安装在墙体的门窗洞口中,在改造时尽量不要改变原有门窗的形式,以免对破坏墙体承重的安全性。门窗对建筑立面具有很好的装饰作用,要充分考虑改造后门窗的纹饰、色彩、质感是否与整体建筑风格相协调。在改造过程中可以考虑统一各个单体建筑的门窗样式和颜色,这样可以很好的组建有秩序的视觉形象。
二、外立面改造的原则
(一)突出地域文化性.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建筑外立面的材料、造型、装饰元素在不同的地区都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对农村原有建筑外立面的改造,既要遵循建筑艺术发展的时代潮流又要凸显传统地域文化,尽量使改造后的建筑能够反映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审美意识、价值取向等等,彰显地域特色是保护和延续当地建筑文脉的根本方法。
(二)注重生态环保性.很多地区新农村建设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对原有建筑立面改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对这些垃圾要做妥善处理,另一方,立面改造的材料尽量选用污染少、容易回收再利用的生态建材。
(三)注重整体性.建筑立面的改造不是对某一单体建筑进行个性化设计,而是通过对群体建筑的系统设计,寻求和创造各个单体建筑之间的共性,以求达到整体村落具有良好的秩序、节奏、韵律等美感。在改造中还要注意建筑的造型,色彩、装饰构件与当地的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