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职称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职称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职称论文

计算机职称论文范文1

(一)缺乏优秀的专业师资团队

其实,高职院校的在老师的录取上就不是很严格,其师资的学历以及能力都是参差不齐的,有很多老师都是浑水摸鱼,根本无法胜任这一职业。高职院校的很多老师都是兼职教学的,有的老师兼任教学科或者后勤科等行政职位,这些职位大多工作繁杂负担重,使得老师根本无心去研究机械专业计算机的制造课程的提升。更有甚者,有的老师甚至外出经商,只是将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兼职来做,根本无心深入研究。试问,这样的师资团队怎么能够胜任高职院校机械专业计算机制造课程的改革工作,这样的师资团队,怎么能够提升高职院校机械专业计算机制造的课程质量。

(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落后

在新课标的教学方案中,学生应该是教学的主题,但是,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中,老师还是一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采用满堂灌的讲课方式,一味的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讲解给学生,他们根本无心去理解学生的感受,不去了解学生是否能够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只是一味的提升老师的主导地位,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提高学生在机械专业计算机制造课程上的理解毫无帮助。或许有些老师会采用多媒体进行讲解课程,但是他们的课件也只是简单的图文结合,虽然看似脱离了对板书的死搬硬照,但实际上还是脱离不开对书本的依赖,而且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的提升也毫无帮助。

(三)动手实践的教学环节薄弱

目前,有很多高职院校都会出现这种状况,他们虽然在机械专业计算机制造课程上做了很多功夫和努力,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对机械专业的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计算机制造的实践课程中去,即使他们有很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但是由于实践能力的缺乏,所以,还是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制造的优秀的学生。

(四)教材内容落后

现在,有许多高职院校的教科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发到时展的要求,有很多高职院校的教科书都是直接从本科或者专科院校中照搬过来的,他们不能够切实根据本校学生的真正需求编写一套时代特色的教科书,而且他们的教材也不能够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内容非常陈旧落后,根本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教学,满足不了现代社会对于计算机制造教学的发展要求。

二、提高高职院校机械专业计算机制造课程质量的措施

(一)加强院校师资团队的建设

高职院校要想高效进行机械专业计算机制造课程的改革,首先最重要的加强其师资团队的建设。首先,高职院校应该高薪聘请有资历有能力的老师进行任教,严格杜绝没有能力的老师鱼龙混珠,影响院校的教学工作。其次,对于在校的高职教师,学校一定要重视其的进修发展,学校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去加强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培训,并让有资历的老师出国进修,有效提升自身的资历能力,然后以个体带动整体来发展计算机制造的课程改革。

(二)改革教学方式

老师一定要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一定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接受能力。在进行讲课时,不再进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勇于创新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多采取一些有效的有活气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提升学生对于机械专业计算机制造的学习兴趣,从而更有效的学习计算机制造的相关专业知识。

(三)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

社会越来越需要的是实用型人才,而高职院校的教学宗旨也是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而不是理论性人才,所以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实践教学应该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在教学方案中,一定要大量的增多对实践课程的设置,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能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三、结束语

计算机职称论文范文2

1先进的教学理念

1.1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原则教师作为引导者应该把学生带到知识殿堂的门口,引导学生入门,把主要任务放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上来,把重点放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到做学习的主人上来。

1.2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原则计算机学科基础知识所包含的知识面广,内容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正确地选择教学内容,选取适当的知识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单一的操作和软件的使用,还要注重各类知识点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触类旁通,较快地掌握新的机型和新软件的使用,达到具备自如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1.3突出课程实践性的原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强调实践性,离开了操作,整个课程的学习只是纸上谈兵,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因此,要注重为学生提供上机操作的机会。讲授内容和上机操作的课时比例安排要不少于1:1,同时也要注意操作技能的考核。

2先进的教学内容

由于计算机科学本身更新快、发展迅猛,几年来,计算机学科的知识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以DOS操作系统为主,转到了以Windows视窗系列为主的操作系统。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普及,这就决定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的动态性,而教学内容又要求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的行业特色,把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每个层次都有其基础教学内容和目标。为了及时跟上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同时又保持教学课时的稳定性,我们注重处理好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与教学过程相对稳定的关系,不断更新、精选教学内容,兼并、压缩或者取消重复或陈旧的内容,突出教学的先进性和应用性,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建设不断完善,逐步达到科学、规范的要求。

3完善的教学方法

3.1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就是在教学中避免面面俱到,而是主要讲清课程的要点和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多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自学。多练,郎让学生多上机操作,其目的是从培养学生的的操作技能人手,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提高操作的准确性、迅速性、灵活性和协调性。

3.2注重启发式教学计算机学科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巧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形象化比喻,从而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如在讲授文件目录结构这一节内容时,用一棵树的枝叶结构来比喻文件目录结构,并用图形加以解释,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些。又如在讲授VisualFoxpro设计应用程序时,可事先设计好一个关于学生档案演示的软件,上课时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设计。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好处在于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吸引学生听课时的注意力。

3.3努力坚持学习不断线的原则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技能的提高,单凭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每年均设置多项选修课,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继续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4注重考试改革在考试方面,加强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评价方式上实行笔试、机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评分体系,做到知识掌握系统化,具有连续性。

3.5交互式教学,增进学生感性认识采用交互式的方法,使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互动起来。比如,在讲授计算机网络应用时。让学生通过E—Mail方式提交作业,这样,许多同学的兴致特别高,他们不仅仅局限于电子邮件的使用,还与教师交流一些他们自己下载的软件、文章及网站。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还触发了学生探索Intemet资源的潜在能力。

4改进的教学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采用多媒体联机大屏幕投影系统进行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校园网、Internet在教学中的作用,改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条件,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计算机职称论文范文3

本科院校的学生偏重理论研究,在校学习的是理论知识。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改革势在必行。这里讲的计算机基础课改革不是取消这门课程,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现状

(1)教材内容设计不合理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是落实课程改革思想和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现在的课程偏重理论,而忽视实际应用,不适应高职应用型教育的模式。(2)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现在教师上课还是按照传统教学方法,在讲台上和学生面对面的授课,上机操作也是要求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重复和再现,这种实验教学都是按照书本上的步骤进行,缺乏对知识应用的灵活性,一旦实验参数和实验环境变化,学生就无法应对。(3)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安排不合理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现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一个学期,每周是4小时,两次课,基本上理论和上机各两节。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科,需要不断的操作。理论与实践时间间隔较长,往往导致新讲授的内容得不到及时练习,而使学生无法及时地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计算机课程只安排一个学期,这个安排不够合理,应该把时间延长到一学年。要把课时偏重在上机操作中,理论与上机的时间比控制在1:2左右,这样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上机操作和实践。

3.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方法

计算机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无处不在,与我们息息相关。如何改革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是每个从事高职计算机教学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国家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要面向社会,培养适合于各行各业的应用型人才,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改革课程定位和目标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信息素养,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服务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应用性、技能性、操作性,以提高计算机技能培养为主线,适应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的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技能型人才。应以“实用”和“有用”为主导思想,构建以案例项目为中心,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学习和实际中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的目的。(2)深化计算机基础教材改革,突出高职特色教材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考核教学成效的重要依据。所以,高职教材改革必须突出它的职业性、实践性、适应性、科学性和先进性。一些应用性强的科目,要尽量将它们与相关专业的应用相结合,做到主教材和上机实验教材相配套,主教材内容分布合理,实验教材贴近实际。(3)更新教学手段,完善教学内容现在计算机基础课不能简单的传授办公软件,这样学生学起来感觉枯燥无味。应该实行项目教学,老师布置一个书本以外的项目,该项目要紧扣实际生活,又不能脱离书本上的知识,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项目完成后,这样不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创新力和想象力,挖掘学生的潜能。(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学质量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好的教师,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建立相关制度,引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特别是应用型的人才,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知识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高的计算机师资队伍,是使计算机水平跃上新台阶的关键。

计算机职称论文范文4

【摘要】潜流工程是综合开发河道地表和地下径流的一种地下集水工程,制作截渗墙和布置集水渗渠,是潜流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土工膜料选择、厚度确定、结构设计、膜料连接及渗渠布置形式等关系到取水量的大小。

【关键词】截潜流;土工膜料;渗渠布置

潜流工程是综合开发河道地表和地下径流的一种地下集水工程,采用新型防渗技术土工膜料制作截渗墙和科学布置集水渗渠,是潜流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土工膜料选择、厚度确定、结构设计、膜料连接及渗渠布置形式等关系到取水量的大小。

1.土工膜料

1.1土工膜料选择根据土工膜具体参数指标和工程实际情况,结合防渗工程的工作条件、施工条件,考虑各种膜料性能、单价、产品质量等因素,比较后确定。主要有:聚乙稀薄膜、聚氯乙稀薄膜、PVC复合膜等。

1.2土工膜厚度的确定土工膜厚度与垫层平整度、材料允许拉应力及弹性模量等有关。公式较多,垫层土体粒径d<22mm时,一般采用前苏联水利科学院公式:δ=0.006E1/2Hd1.03[σ]3/2式中:δ——土工膜厚度(mm);H——铺设薄膜范围内的最大水头(m);d——垫层土壤最大粒径(mm);[σ]——膜的允许拉应力(KPa);E——膜的弹性模量(KPa)。

1.3结构设计。土工膜防渗量以薄膜防渗、上下垫层保护的组合防渗体,它由垫层——防渗层——垫层——保护层——反滤过渡层共同组成防护体系。一定要作为整体性防渗处理,土工膜要与不透水层岸坡严密结合。垫层5~10cm,最大粒径不超过5mm,保护层土质:粘壤土或砂壤土,干容重15KN/m3,含水量约为20%,厚度0.2~0.3m左右。

1.4薄膜连接。土工膜的连接是施工的关键工序,现场连接防渗的方法主要有粘接法、热焊接法。塑料PVC复合膜一般有粘接法,PE复合膜一般用恒温电熨斗加热处理,接缝宽度10cm。

1.5土工膜铺设。土工膜一般不易张拉太紧,预留5%的伸缩长度成波纹状折皱,以适应基本变形。两层膜间不得夹带泥土、杂物,不得有充气现象。从土工膜铺设到上垫层及保护层回填,应避免石块、重物、尖锐物直接砸击和接触土工膜,以免薄膜刺穿破坏。

2.渗渠布置

2.1渗渠作用。渗渠主要用以截取河流渗透水和潜流水其出水量多具有季节性变化的特点,一般枯水期出水量小,富水期出水量大。在计算渗渠的出水量时,应考虑枯水期内的最低流速大于不淤流速,当截取河流渗漏水时,渗渠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其净化效果与河水浊度及人工滤层结构有关,一般可除去悬浮物70%以上,除去细菌70~95%,除去大肠菌70%以上。

2.2适用条件。含水层厚度大于2m,最大4-6m,透水性较好,一般渗透系数大于10~20m/d,地下水位埋深不大且变化幅度较小,枯水期地下水位埋深不低于5m,在严寒地区间歇河谷中含水层较薄的地带,靠近岸边的渗渠应布置在河岸稳定、河水较清、水流较急且有一定冲刷力的直线段或凹岸。2.3工程实例

2.3.1总体布置。截潜流工程布置在细河干流上游101国道杨家荒大桥下575m处,采用非完整式集水管型式,采用土工膜做为截渗墙材料,铺设完整式截渗墙260m。土工膜伸入基岩下0.5m,上部距离河床面0.5m。在截渗墙上游设集水管,集水管垂直于主河道方向布置,集水管长度为120m,集水管两端设集水井。每40m设一个检查井。集水管除底面外均设三层反滤层,集水管坡度2‰。

2.3.2截渗墙。截渗墙采用完整式土工膜截渗墙,防渗土工膜按1:1坡度铺设,土工膜上垫层用20cm厚细砂、下垫层用10cm厚细砂做保护层,土工膜垂直下基岩0.5m后,再水平铺设0.5m;为加强锚固和防止底边渗漏,在土工膜上、下水平伸入的0.5m,土工膜上下垫层采用0.25m厚的粘土做隔渗和压实保护。

2.3.3集水管

计算机职称论文范文5

目前的医院已经逐步的发展成为独立的经济管理实体,在面对市场经济管理当中的问题,医院成本的会计核算、管理、概念在其经济的理论、医院管理等不同的范畴内也不同。就对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医院成本属于价值这一块,主要指的是在提供医疗相关服务的过程当中,其物化劳动以及活劳动的货币的表现。就会计的实务来说,医院成本指的是在其经营服务当中需要耗费的资金的总量以及在管理中使用的成本,再依据决策的需求以及不同的目的,从而采取相应的成本的信息、类型,是一个内涵即为丰富,并且具有多种多样形式的概念,尽管在使用当中的概念、名称等不尽相同,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构成了成本会计核算这一基础。

二、成本会计核算的原则

医院成本会计核算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是最为有效的加强经济管理的手段之一。坚持医院成本控制原则也是卫生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而成本控制原则贯穿了整个成本会计核算过程,而经济灵活性原则则是要求各个医院部门都要讲究经济效益。成本控制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做到随时都能够适应其变化万千的服务市场,灵活性的原则也要求其成本控制系统必须具有一定的个性,不能一刀切,而需要从各个特定的科室以及项目的具体情况,考虑不同的岗位、职务,不同的特点来建立成本控制标准。而成本控制则是医院所有员工共同的责任。只有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是成本控制能够顺利完成的首要条件。医院全体员工对成本会计核算的高度重视,全力的支持成本会计核算,强化会计核算意识,才能够做到开源节流、堵漏降耗。

三、成本会计核算的特点分析

(一)成本会计核算项目纷繁众多,会计核算难度加大

考虑到医疗机构服务项目、病种的多样性,医院医疗技术的更新、成本变化的加快,都是导致医院的成本会计核算繁琐、复杂的原因。此外,部分公立医院还存在不计成本的资金投入,但是不计效益,会产生不科学、缺乏管理系统的方式,这些所述的原因,会导致成本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其手段、数据以及信息的使用等方面都会相对薄弱,也大大的提高了成本会计核算的难度。

(二)确定其对象与方法的不同性

医院对象以及方法的不确定,不能考虑到各个科室专门技术的特殊性,只能依据管理上的需要而对其加以选择,一般分为医院、科室、项目等等。通过笔者在医院的实践证明来看,医院通常选择的主要会计核算对象是总成本下的医疗服务科室成本,并视为降低可控成本的最优途径。

(三)医院成本项目的多变和不可比性的特征

医院的医疗服务技术与一般的企业产品生产不同,其确定性不明确。各种医疗服务的提供,会因为具体情况有所出入,而出现服务成本差异。就算是对于同一种病症,对于不同的患者,由于医疗方法的不同以及病症程度的深浅,都会导致医疗成本出现一定的变化。另外,其结构也会随着技术的变革以及医疗方式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所以,医院在医疗服务中的成本不确定性导致了其成本多变,所以各个医院之间也不存在可比性。

四、目前医院在成本会计核算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级管理人员的认识不足

由于各级管理人员的观念相对滞后,其经营、成本的意识不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存在着重医疗、轻理财、重投资、轻效益、重收入、轻支出等一系列的问题。医院长久以来实行预算会计制度,并且采用差额预算补助的方式,而医院有关的财务人员缺乏相应的成本会计核算基础知识,就算是成本会计核算也会出现重视医疗科室成本会计核算的相应管理,而轻视职能管理部门成本会计核算的管理模式;对于直接成本会计核算的管理重视,而轻视间接成本会计核算管理;重视财务会计(这主要是和财务管理人员的有关素质以及业务水平有关。),部分的财务管理人员为了个人的私利,擅自改变其运行的环境,使得财务信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阻碍了医院的整体发展。

(二)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目前,多数医院为了医院的名气、业绩,忽略了医院所具有的本质以及患者的需求与能够承受的经济负担,一味的向着大规模的医院扩展,完全没有考虑医院的成本量以及实际的负荷、运转能力,这样极容易导致医院出现亏损。

(三)医院财务管理内容的问题

目前,很多医院的财务管理的内容都不够明确,而其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物质的筹集、投入资本的回收以及分配、日常资产以及现金成本与损失的管理等等。但是目前多数的医院仅仅是对有形的资产进行日常的监督与管理,忽视无形资产(如科研成果、专利等),导致医院在风险发生之后,才会被动的去考虑、去处理。

五、加强医院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开展全面预算管理

通过预算控制,控制日常运营与财务运作,将医院的财务管理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和范围之内。

(二)严格招标制度,降低采购成本

在设备购置、药品采购过程中,要对招标过程进行合格的监控,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切实保障患者和医院的切身利益,为社会发展谋取更多的福利。

(三)控制经常性开支

对于医院的经常性开支,要进行严格控制,特别是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医院而言,其经常性业务开支是非常大的,所以,做好经常性业务开支项目的控制,对于节约医院成本,提高医院效率,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四)加强药品管理,降低药品使用成本

按期对医生的单张处方金额按大小排列,对单张处方金额超过100元的进行公布;加强合理用药检查力度,特别是抗生素使用检查,杜绝药品促销行为,降低药品成本。

六、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要树立医疗服务的意识

医院的财务管理指的是对医院的成本、资产、收入等进行有效管理的经济管理活动,管理目标主要是通过保障医院的财务安全,合理的分配资源来达到最佳化的运行。想要达到以上所说的目标任务,需要医院各级人员树立出医疗服务意识,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不断的对于管理职能进行完善,把握好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医疗服务的监督以及管理。

(二)强化财务成本会计核算

医院的管理模式已从以往的“政策依赖型”逐步转化为“市场导向型”。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健全的医财务管理机制,才能将医院的成本管理加以强化。通过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提升医院资金的实际使用率,为社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高效的医疗服务。首先,要制定出有效的医院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其次,逐步建立健全的医院成本相应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建立高效的财务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医院成本考核体系,成本分析评价体系和成本信息反馈体系,实现医院对整体成本控制与管理。

(三)重视开发与利用

相对来说,医院财务的内容过于庞大、复杂,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其财务管理的开发技术,提供对于财务信息的实际利用价值。

(四)完善电子信息技术

计算机职称论文范文6

(一)成本核算体系的搭建

1、合理细分成本核算单元(责任中心)。

根据实际考核要求,在医院组织架构基础上对全院科室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整合,确立了本部为100个成本责任中心,综合部为107个成本责任中心。

2、合理确定人力资源角色,盘点责任个人。

以2011年5月为基点,通过与人事科、信息科、财务科等管理部门沟通核对,对全院职工进行全面的盘点,最后确定全院成本核算人员清单。系统运行至2014年12月 ,全院成本责任个人共设定725个角色,净人数565人。医院本部总人数345人,综合部总人数380人。

3、重新归类收费项目。

对医院本部和综合部的医疗性收费明细项目进行归集,其中本部医疗服务项目3453个、药品8655个、收费材料561个;综合部医疗服务项目6352个、药品项目2160个、收费材料561个。根据核算需要将医疗性收入项目组合划分为67个收入项目,其中门诊34个,住院33个。根据各收入项目的属性设计了12类收入数据采集表格。

4、细分成本核算支出项目。

全院成本核算支出项目细分为130个,其中个人级支出60个,科室公用支出70个。

(二)资产清查

组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全院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房屋及建筑物等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普查和盘存,确定各科室占用的固定资产情况,测量全院各科室的使用面积及公用面积,此项固定资产盘点为医院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组织数据接口开发

为实现全院成本核算数据的统一规范采集,开发了一系列的接口程序:第一,财务软件由AC990升级至会稽山软件,提供日记账、记账凭证的自动转账接口功能;第二,工资系统数据导入接口(目前采用表格导入方式);第三,本部与分部的医院信息系统(以下简称HIS系统)收入数据采集接口;第四,固定资产管理及折旧数据导入接口(因统计口径问题暂时采用表格导入方式);第五,内部服务(作业)计量信息导入接口。

(四)整理归集原始收支数据

系统运行数据从2011年1月迄今为止已有近4年的真实数据。此项工作中,财务科、信息科、人事科等相关人员以及软件公司项目实施人员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五)完善医院信息系统

根据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新要求,对HIS系统做了大量的数据校对,实现了收入项目体系的标准化,科室划分的一体化,收入接口方式的优化,流量数据的归集、加工与传递。

(六)系统应用与操作培训

医院财务科、信息科相关工作人员倾心投入成本核算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通过项目实施,改进会计基础工作、优化业务流程与强化物资管理,有力促进了医院管理工作的提升。项目实施过程中凯唱公司对我院按岗位分工进行操作培训,对成本会计岗位进行全程动态培训。目前,成本核算、后台控制以及系统维护等各岗位已能熟练掌握成本核算系统的日常业务操作,熟悉后台系统管理、前台核算参数设置等基础模块的操作要领。

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1、全成本核算的基础数据不够规范。如人员信息,在缺少医院考勤系统的情况下,人员考勤得不到及时更新维护。

2、医院部分工作量数据采集工作未细化,不能统计出明细数字供成本核算使用。

3、人员经费成本的分摊目前采用约当系数法,多重角色系数的确定缺少科学的依据,存在主观性因素。

4、在一些辅助部门的费用分摊上,有些过于粗糙,比如对于维修班的辅助费用,还没做到根据维修工时和材料消耗成本分摊;对于水电费的分摊计量上还不够全面,大多数科室的水表、电表没有安装,给分配带来难度;电话费等支出也没有细分到科室。

5、当核算体系有变更时,在一些基础设置的规范上,有时会出现疏忽和遗漏,造成成本分摊的不够准确和不能完全分配的现象。个别报表部分指标的计算不准确,尚不能与会计核算报表数据一致。

6、技术人员的信息支持上还需加强,要能对HIS系统基础信息进行维护,特别是要有对接口库进行维护的能力,对于成本核算中发现的问题,能协助查找原因,要定期对数据库进行维护。

7、医院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和病种成本核算规定未能细化。新《医院会计制度》对项目成本核算和病种成本核算的讲解不够明确,以致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医院各行其是,影响了执行效果。

三、对策

1、进一步加强医院全成本核算的业务学习,规范操作流程、规范服务计量数据采集,优化采集方式及计算过程,主要以表格整理导入的方式取得,统一口径。

2、建议各科室水电表分装到位,每月消耗与各科室绩效工资挂钩,切实加强水电费的控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合理设置分摊依据,完善分配政策,严格遵循省规范成本分摊原则。

4、根据市卫生局的“四个统一”要求,扎实做好基础数据采集工作。医院各项支出需明确到各科室、个人,从而提高全成本核算的精准性。

5、人员角色系数的维护,人事调动导致人员角色频频改动,相应的角色系数也应重新定义,应引入先进的人员考勤模式,确保数据的及时性。

6、医院绩效考核系统框架搭建迫在眉睫,增加全成本核算的有用性。

7、落实三期项目成本、药品成本、病种成本的计算。新《医院会计制度》明确提出:“成本核算一般应以科室、诊次和床日为核算对象,三级医院还应以医疗服务项目、病种等为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

8、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推动全成本核算,完善连接财务部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综合处理系统,确保工作科学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