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课程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就业指导课程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就业指导课程论文

就业指导课程论文范文1

(一)课程的设置

根据《教学要求》,通过实际情况,通过学生的目标计划安排就业的指导课程,限制最低的课程时间。通过开始不同的课程,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就业,每个课程院校要结合具体情况,课程要有则重点,通过课程的开设,再制定出具体的就业指导课程

(二)完善教学模式

在课程中,要尽可能的凸显出教师和学生两方在课堂中的积极互动,创造出良好的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的去引导学生去认识到有计划的去规划职业的最大意义,全面的认识职业的规划意见发展的过程。课程的开展要注意与实际结合。

(三)从各高校就业指导的教学情况看

课程主要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教学。就业指导的课程因其本身具有社会性、广泛性、多变性等特点,就不能让这门课程像普通的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更应该注重校园文化、社团活动等帮助学生学习。

二、各高职高专院校目前在就业指导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度不够。

根据相关的资料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都设置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其课程的内容包含的不全面,不能全方位的为学生提供就业的方向及规划,很多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必要的就业技能和技巧。

(二)课程能让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

部分学校的课程设置只对毕业生,课程的体系不完整,能让比较单一,指导的重复性,而在教育引导上较少,忽视学生在学校期间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也没有关注学生的心里素质。

(三)相对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很多高职高专的教师都是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或者向外校应聘一些教师,他们即使在教学中有一定的方法,但在就业指导上还是缺乏经验,这样会导致对学生的舞蹈的课程设置的不全面,课程的覆盖面狭窄,内容不够新颖。

三、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思路

(一)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高专教育的本身就是面对以后的职业教育,也可以说是就业教育。其独有的性质就决定它不能像普通的学校那样一学科本位的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中国要重视就业的指导。教育的主要模式有以下三种: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学校和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一起制定人才培养的方法,充分的利用学习和企业的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半学半工模式。

按照社会的需求,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育方式进行开展,最大的优势是半工半学,让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应用能力不断的提升,能更好的与实际结合。

(3)结合地域经济特点重点培养的模式。

将地方的经济和模式相结合,在专业的培养中更加重视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重心放在培养地方人才。

(二)以社会需求和岗位需要为根据调整或设置专业。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内容单一,进行文理分科,高等学校也通过分科的方法,将各学科分成不同的专业。这种分科的教育,影响到高职高专的专业设置,对社会的发展也起到阻碍。所以,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制定出适合产业发展的模式,及时的调整专业的结构,高校要在人才培养中制定新的方针,更好的适应产业的需要。

(三)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要重视强调基础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让课程更好的适应当今的社会,具有现代化、理论化、多样化、综合化等特征。主要是分不同的层面,包括课程开发设计的层面、课程结构的设计层面、课程内容的设计层面和课程教学目的的设计层面等四大层面,更好的融入课堂。

(四)改革教学方式。

教学的内容要和教学的方式保持一致,教学的方式应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要从事的岗位、社会的发展、所学到的技能,将教学中的实验、实训、实习相连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除了让课程更加丰富,还可以让学生采取边上班边学习。为上岗提前做好准备。

(五)改革教学评估标准。

高等学校的教育其本身就是为就业做准备,所以,重点要放在社会或企业需要的人才,学生要必备的条件是教学评估的基本要求,根据职业的适应能力为基础,整合其他的素质,具体的考核标准应该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专业知识、心里素质、人文底蕴。除了这些标准,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添加。

四、结束语

就业指导课程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

 

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和高校扩招,越来越庞大的大学毕业生队伍逐年涌入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随形势,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一、就业指导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意义

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0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时611万人,到2010年则达到空前的630多万,2011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将有660万人,往届待业的毕业生数量开始累积,使得就业工作压力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据有关研究预计,包括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2011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量将超过900万人,宏观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而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将近700万人。

除毕业生人数日益增多这一因素之外小论文,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错综复杂。这些原因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就客观因素而言,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状况受到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用人单位人才需要倾向、社会就业和失业比重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就主观因素而言,大学生个体能否就业与其就业观念、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等个人因素关系密切。而高等院校应该主动承担社会大环境和个体之间的沟通工作,它们能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便是就业指导。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部分大学生茫然不知所措,科学、全面、系统的就业指导尤为重要。就业指导一方面能通过介绍就业形势,使就业大环境能够深刻、准确地为大学生所认识,另一方面通过专门培训,帮助大学生提高相应的素质和能力,调整就业观念。虽然就业指导不能改变大学生就业的大环境,但它直接作用于大学生主体,化解或缓和了就业主体和就业客观因素之间的尖锐矛盾,相对地削弱了就业形势的严酷性,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因此,就业指导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高等院校应处困境而思有为,大力开展高校就业指导,赢得大学生应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主动局面。

二、观念树立:建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是为人的发展,因此仅把发展当做工具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追问发展的目的。着眼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更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同样应该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那就意味着,就业指导服务的首要对象,不是高校自身,而是在大学生的发展。

就高校而言,就业率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到社会名气和生源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就业率是教育管理部门评价高校就业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也是高校考核其责任部门工作工作到位与否的标准;此外,就业率还是国家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重要参考指标。就业率评价指标单一、缺乏科学的就业评价标准,造成了高校只关注就业的“量”,而忽略了就业的“质”——而这个就业的“质”,意味着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岗位是否匹配、工作岗位是否为毕业生所满意、能否为毕业生的未来发展搭建平台等等。换句话说,学校只重视了就业率的统计数字,忽视了就业率数字背后毕业生的前途和幸福。

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忽略了“以人为本”这一根本目标,转而追逐高校的高就业率小论文,甚至工作的开展完全围绕着就业率来进行。就业指导并没有根据大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能力方面的指导,而是想方设法让毕业生参加工作了事,将之尽快推向工作岗位,不论其就业层次是否合理。国家大力提倡的“先就业后择业”这一口号,往往成了高校催促大学生参加工作的借口。就业指导目标出现了偏差,指向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拉拢说合,这样的就业指导,或许称之为“就业说媒”更加合适。背离了“以人为本”理念的就业指导,往往会造成毕业生违约多、跳槽勤,既有损学校形象,又不利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更让毕业生本人的未来大走弯路,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长期发展。

就业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求大学生就业指导将更多的精力注入到职业能力的培养。就业指导不能等同于简单的就业安置,它不单纯是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而是要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和对待就业形势和社会的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价值观,自主进行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设计,做好准确的就业定位和充分的就业准备,掌握一定的就业方法,实现自主择业,以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满足其自我实现的发展性需要。

三、内容更新: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求职技巧,更需要侧重于提高就业质量,实现人才和职位的协调匹配,并且能有利于自身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受就业指导目标功利性的影响,以往的就业指导内容只注重了针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求职技巧指导,就业观念教育是为了让毕业生承担一定的就业压力,带着紧迫感尽快找到工作,求职技巧指导是为了让毕业生短时间内学到能让用人单位相中的“一招鲜”。这些内容并不能让毕业生掌握更多的就业技能,更承载了过多的就业压力,不利于大学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旦毕业生参加工作之后,就业观念和求职技巧即可被毕业生抛至九霄云外,就业指导遂“功成身退”小论文,再无意义可言。理所当然,对大学生而言,找到工作相当重要,只有找到工作才能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开始。但是对于就业指导来说,职业生涯开始阶段怎能作为就业指导的全部内容呢?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就业指导,应该包括长达四十年的整个职业生涯。

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除了求职技巧之外,还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人格倾向和兴趣志向,寻求到与其人格特征相匹配的职业领域和工作职位,并以此有目的地进行能力培养,实现大学生个体特征和职业的协调匹配,促进大学生和职业的协调发展。职业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养成职业意识、职业理念,遵守职业道德,在长远的生涯发展中保持长效竞争力,使之在职业中完成自我实现,促进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创业教育也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高校就业指导不仅要实现谋生与追求人生理想相结合,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还要实现适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

与此同时,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其他因素——诸如如职场处事技巧、就业心理教育等内容,也需要给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系统培训。

四、形式创新:建立循序渐进的教育模式

真正的教育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按照由低到高逐步提升的顺序进行。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应该体现出一个循序渐进的科学发展过程,不仅遵循课程由浅到深的逻辑顺序,还得综合考虑高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生各阶段的心理变化。

以前的就业指导一般都安排在学生进入实习之前或临近毕业的前一个学期,以帮助毕业生能“现学现卖”地运用“一招鲜”,顺利地找到工作。某些高校甚至安排毕业生在离校前的一段时间(两个星期至一个月左右),专门用来上就业指导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强化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虽然就业指导的本意是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实际效果只能同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就业指导往往是大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门课,也是一部分学生已经离校而另一部分学生仍在求职时可上可不上的课。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或升学、或找工作,其精力和心思都在课堂之外小论文,很难认真学习课程。况且学生就业技能的获得、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都应该有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上不断提高、不断强化的过程,怎能在一朝一夕之间速成?突击的速成式就业指导根本无法帮助解决就业问题。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该根据大学生在大学生涯的各个阶段不同心理特点和关注面,因时制宜地制定过程性的教育模式。大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适应阶段、发展阶段和离校阶段。在适应阶段,大学生较多地关注环境的适应和学业的规划,就业指导可以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引导他们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并在职业生涯的框架内规划他们的大学生涯;在发展阶段,大学生更多地希望在各项能力方面获得提高,就业指导应侧重于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方面的内容;在离校阶段,大学生开始展望毕业后的生活,则可以开设就业技巧等课程。教育是针对人的教育,必须考虑到人主观的接受意愿和客观的接受能力,而通过全程性就业指导的就业模式,真正做到就业指导围绕大学生这一主体全面开展。

总之,高校的就业指导应该紧随时代,牢牢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促进就业指导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秀,罗国荣.高校就业指导的偏差及其改革方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2]周逸梅.明年大学毕业生将增30万人660万学“抢饭碗”[N].京华时报.2010-11-27.

[3]郑虹.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 2007,(3).

就业指导课程论文范文3

【关键词】 外语专业学习;应用型;教学改革;毕业生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52.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2

一、引言

一年一度的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普通高等学校,尤其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一个重大负担,因为不知何时起,毕业生就业率已经成为决定它们生死存亡的因素之一。为了保证高就业率,各高校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变出了花样百出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及方法。本文从百色学院外语系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与方法说起,谈外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就业的关系,以期对以培养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为目的而进行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以及毕业生就业指导有新的启示。

二、外语系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与毕业生就业率

经教育部审批,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200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外语系也于当年9月迎来了第一批本科专业学生――英语专业本科,2010年起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尤其是本科毕业生就业就逐渐成为外语系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完成。

除了常规的就业指导课程、网络就业宣传的方式外,外语系先后祭出了几件“特色”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与方法:一是“化整为零”,即把毕业生分到全系每个老师的人头上,每个老师负责10人左右的就业,并制定奖惩分明的方案。二是“指导教师与毕业生谈话制度”,即要求每位指导教师每个月至少跟自己指导的每一位毕业生谈话一次,并按时提交谈话记录。三是“指导教师与毕业生家长谈话制度”(2013年新出要求),即要求每位指导教师从(3-7月)每月至少跟自己指导的毕业生家长通电话1次,并按时提交谈话记录。

在全系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尤其是指导教师千方百计完成任务,让学生“就业”,有的学生也能理解教师的难处,千方百计使自己“就业”,外语系的本专科毕业生几年来的初次就业率(7月1日前)和一次就业率(9月1日前)基本上都能够达到甚至超过学校的标准。

三、毕业生就业与就业指导

“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且有劳动愿望的人参加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我国《关于若干条文的说明》(劳办发[1994]289号)的第十条规定:

“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

国家支持劳动者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

本条中的“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活动。

由此可见,“就业”首先是公民个人的意愿,也可以理解为是公民的一种自由权,有就不就业的自由,有何时就业的自由,有就什么也的自由。其次,就业范围非常广泛,可在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上班,或从事个体经营;可自主创业,或者自由职业。再次,就业的方式非常灵活,只要是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互动均属就业,即使回到农村帮父母种田种地也属就业。

但是,在百色学院毕业生就业统计中,对学生就业的规定范围和方式却小得多(或者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其要求毕业生就业要以能够提交“劳动合同”、“双方就业协议”为准,必不得已也要提交“毕业生灵活就业登记表”。换句话说,毕业生就业要以到某单位上班为准。因此,造成了毕业生就业统计的大量水分存在,“超高”的就业率必不能保证招生的录取率和报到率。主要表现在:英语专业本科、泰语专业本科连续三年招生录取率降低,且报到人数逐年大幅萎缩,越南语专业专科连续两年招不到学生;学生的专业能力逐年下降,主要表现在学生参加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的通过率和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及上线率逐年下降。这应该让我们对这几年的就业统计、就业指导、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进行有所反思。

首先,应该从新审视毕业生“就业”的态度。但凡一个心智正常的成年人,都会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谋生为荣,大学毕业生也不例外。毕业后不急于就业的学生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1.家庭经济条件厚实,不急于就业;

2.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后择机就业;

3.专心备考来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其他各种考试而暂不就业;

4.经结婚,成为专职太太而无需就业。

其次,学校尤其是就业行政管理部门改变对待“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统计”和“就业率”。

1.应该把初次就业率统计的时间推延到学生毕业当年的年底。因为,以广西为例,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录用考试等各种考试到8、9月份才陆续结束。学生在学校期间应该专心于专业能力的学习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给他们一个就业期和就业准备期。最终就业率统计的时间应该在毕业生毕业两年后进行,以是否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登记失业为标准,没有登记“失业”的,说明该毕业生有能力以某种形式谋生,换言之,没有登记失业,领取失业救济金的,说明属于就业状态。

2.就业指导应该是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如何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如何提高就业能力等为目的,而不是以催学生尽快就业、提交就业证明为目的。让教师每个月去跟毕业生及其家长谈话,那简直属于荒唐之举。因为这些谈话及其目的不外乎就是让学生在毕业离校前要完成就业,即强迫学生就业,从而完成系、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指标。如果以让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为目的的就业指导其方式也应该可以是多样的,何必千遍一律要求指导教师必须与学生谈话、与学生家长谈话呢?就好比去北京,可以走路去、跑步去、坐巴士、火车去等,也可以乘飞机去,何必要求必须得乘火车去才算呢?况且许多老师在分到任务之前并不认得这几个学生,更不知道他们的家长。

3.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高校毕业生均属于正常的成年人,否则就不能毕业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主决定自己就业、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教师过分的去关心学生就业反而不利于学生的独立自主,因为这种关心是带着某种功利的关心,会让学生觉得在就业上教师比自己还着急,过分的关心就是对他们自由权的干涉。

四、教学改革与就业能力的培养

如前所述,高的就业率并不是招生录取率的保障,那我们就应该跳出“就业决定录取”的圈圈,思考我们的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这才是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之根本,也是学校立校之根本。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能力,就会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换言之,就有适应职业需要、社会需求的能力,也就是有较高的就业能力。反之,如果学生的专业基础单薄,专业能力不强(从英语专业的角度看,就是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及修辞的能力不强),学生就会害怕就业、害怕走上社会,即就业能力不强,容易被职业淘汰。用的话说就是“墙上芦苇、山间竹笋”型人才了,这不是我们要培养的“应用型”人才。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中指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可见,国家意识到质量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要进行教学改革,狠抓教学质量。在此精神的指导下,百色学院也开展了教学改革,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从外语专业教学改革来看,效果如何?我们先来看这几年来先后制定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高职高专教学计划。

2006级和2007级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跟2008级的基本完全相同。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2006、2007和2008级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专科教学计划中强调专业基础课程(即专业必修课),把他们放在首位,把专业拓展课程放在第二位。而10、11级的培养方案刚好相反,把专业拓展课程放在首位,或者说是把以前属于专业基础的一些课程,例如“英美概况”、“英美文学”等,划入了专业拓展课程,这就使这些课程的课时得不到保障。第二个现象是,2009级到2011级本科总课程呈减少的趋势,同时其中的通识教育课程的课时却呈增加,实践教学周数也增加,这意味着专业课程的课时不得不减少,即专业课程教学的时间在减少。第三个现象:这些总课时貌似在8个学期(专科6个学期)中来安排,其实不然。

《百色学院2009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高职高专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规定:

“每学年两学期,每学期约20周。具体教学活动安排详见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表二)。军事训练及入学教育安排在第一学期,时间共2.5周;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时间4~6周;毕业论文(设计)于第七学期末开题,第八学期末(5月底至6月初)进行答辩;专业见习(含顶岗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具体时间和方式各系(部)可根据专业特点进行安排”。

“普通本科专业的总学分和总学时:人文社科类(不含艺术、外语类)控制在155~165学分、2500~2600学时范围;理工、外语、体育、艺术类控制在160-170学分,2700-2800学时范围。”

《百色学院关于修订2011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高职高专教学计划的指导性意见》中规定:

“四年制本科各专业总学分和总学时:人文社科类(不含艺术、体育)控制在155~165学分,总学时控制在2600范围内。理工、体育、艺术类控制在160-170学分,总学时控制在2900范围内。”

“原则上,新生第一学期课堂教学统一按14周安排;第2~7学期(专科第2~4学期)除考试周外课堂教学及集中性实践教学活动总周数最多按17周安排,机动1~2周。期间若安排有集中性实践教学活动,则减去相应实践周数方为该学期课堂教学周数。其中,本科第7学期(专科第5学期)若安排课堂教学,周数不宜超过10周;第8学期(专科第6学期)不安排课堂教学,统一按总计19周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其中按最多15周安排专业实践活动,毕业教育和就业创业实践活动各1周,机动1~2周”。

以此同时,这几年外语系的师资队伍不断得到充实和加强,师资水平不断提高。充实是指招录了一批硕士毕业生,加强是指有一批教师的职称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师资队伍逐年扩大,教学科研水平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这几年的教学效果如何呢?让我们来看下面的数据:

说明:1. 2010级本科专四只考了1次,其他年级均为两次考的总合格人数,但从历年情况来看,第二次的合格人数均少于第一次。2. 2006级本科上线的4人均为报考非外语类的研究生;2008级上线的5人中有3人为报考非外语类的研究生。

从此表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这几年我们的教学改革收效甚微,学生的专业能力不但没有得到较大提高,反而出现滑坡的现象。我们的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的积极性不大,或者说他们不敢考、害怕考。

另外,笔者与其他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老师交流都有这样的共识:我们毕业生的论文写作水平在逐级下降。说明他们基本的科研能力在下降,也是专业基础在下滑的表现之一。

而与此同时,出现了两种“热”:“学工活动热”、“学生课外兼职工作热”。每个学期外语系的学工活动都开展得轰轰烈烈,连获学校嘉奖;外语系的学生大学二年级开始就热衷于课外兼职,美名曰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其实相当多参加课外兼职的学生并不差钱。这两种“热”带来的结果是,在教室自习的人数减少,也学习的时间减少。

四、改进教学改革与就业指导的一些建议

回顾这几年的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导致的学生就业能力没有提高,甚至滑坡的现象,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一)以专业基础课程为首,切实保障它们的课堂授课时间。教学改革与就业指导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学生的就业能力以专业能力为基础。

(二)加强学生的就业技能培训。现代社会中,从业人员要有专业技能、语言技能,还需要有从业资格。例如,公务员要通过公务员考试、教师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律师要取得律师资格证,外销员有外销员资格证等等,各行各业都需要有从业资格证。因此,在毕业年,尤其是第八学期,应该安排一些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的课程,增加学生考试的通过率,让他们在获取毕业证、学位证的同时,也能取得1-2种职业资格证。目前,我们的情况是第八学期学生基本处于放任自由的状态,有的甚至在家呆着,跟学校说的去找工作,培养方案中的“专业见习”及“学生顶岗实习”并未真正得到落实。

(三)减轻专业教师的负担,使他们更加能够专研教学及科研,提高教学质量。现在,外语系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肩上的重任有:成家/养家、教学(包括学生毕业论文指导)、科研、就业指导等四座“大山”。如果能够把“就业指导”这座“大山”减掉,将能够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

(四)狠抓学生纪律,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兼职。除了狠抓教师的教学质量,也要狠抓学生的学习纪律。除了学校安排的勤工俭学活动的课外实践活动,大四以前学生不得在在校期间进行课外兼职,并加强自习节的考勤检查。通过一些制度,把学生请回教师、请回图书馆,同时,适当减少学工活动。从而保证他们专业学习的时间。

五、结论

何为“应用型”人才?“应”就是适应,即适应职业需要、适应社会需求;“用”就是派上用场,就是让用人单位觉得你能用,敢用你。归根结底,就是有知识、有能力的人。通过回顾外语系的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阐述专业能力与就业能力的关系,笔者对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因为毕业是就业的伊始,而不是失业的开始,基础好、能力强的毕业生不愁找不到工作。

参考资料

1.《关于若干条文的说明》(劳办发[1994]289号),

2.百色学院2008级教学指导书,http://:8172/jwweb/

3.百色学院2009级教学指导书,http://:8172/jwweb/

就业指导课程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还远谈不上完善,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仅停留在毕业生的阶段性指导上,并未形成一整套系统、全面的内容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问题,为完善高校就业教育工作,延伸就业指导内涵,提高就业教育工作成效提出了见解。

我国的就业指导起步比较晚,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就业指导理论及体系,尚处于探讨和发展时期,就业指导内容较简单,指导对象主要是毕业生,就业指导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就业的需要。我们要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要。

1.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1.1重就业率轻就业教育。

近年来,教育部开始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将毕业生就业率作为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中的重要指标。高校对就业率都非常重视,但对就业教育认识不足.片面强调就业率这个结果,而忽视了培养过程和就业质量。现行的毕业生就业率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一个学校就业的量,更反映不出就业的“质”。我们很难得出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的正相关结论。只有充分认识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拓就业市场是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根本所在,通过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才是正确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

1.2指导对象狭窄,缺乏连贯性。

目前,多数高校的就业教育只限于狭义的就业指导,教育面过窄,主要是围绕当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展开.服务对象也只限于应届毕业生,没有向低年级辐射,对一、二年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没有具体展开,缺乏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没有建立全程就业教育体系。实际上,这种就业指导通常存在一个观念前设:只有毕业生才有必要接受就业教育。但是现实的困境是:如果就业指导工作只是针对大学毕业阶段的学生,缺乏全程指导,就会使许多学生难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及早规划,难以为将来的就业工作做好相关的知识、技能准备和心理准备,将在毕业求职时处于被动的地位,最终会影响对理想工作的获取。

1.3就业教育课程不系统,内容单调、形式单一

一些高校开展就业教育不够系统、科学和规范,对就业教育工作研究得不够,就业教育没有贯穿和体现于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就业教育课亟待加强。时至今日,就业教育课程在绝大部分高校中还没有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对就业指导课重要性的认识及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课程设置有待于调整。

就业教育的内容单调,针对性不强。主要表现在:第一,注重信息提供,忽视教育引导。在就业教育过程中,部分高校简单地把就业指导工作和就业教育二者等同,因而在开展就业教育时,以大量的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就业市场的维护和拓展以及深入的就业形势分析为主,就业教育内容过于简单。第二,重视技术指导,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第三,重视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

针对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创新研究。

2.就业指导的创新研究

2.1建立以人为本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

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大一开始就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高校要从高等教育的新形势、社会需求毕业生的新变化、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等方面去调查研究、深入探讨就业教育的形式、内容和工作机制等问题。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思想.打破就业指导只面向毕业生的局面,将就业教育贯穿和体现于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

分层次、有系统地在大学各个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授,使学生能够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自己的个人状况、专业要求,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2完善组织机构,形成全员抓就业的局面。

各大高校相继建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但是,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同,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涉及领域比较广泛的系统工程,要求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课程教学人员不仅要掌握有关的政策,而且要具备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以及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这样综合性极强的工作仅靠一个人、一个部门或几个人、几个部门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调动校内外的所有力量,凡涉及和关tl,大学生就业工作和职业发展的人士都要参与其中,即就业教育的主体是全员性的。

2.3加强实践指导。

作为一门指导性和时间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就业指导课不能单纯地进行理论传授,必须和行为训练、社会实践、参观访问、专业实习及科学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配以职业指导、心理咨询、专题讲座、录像观摩等形式,力求使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的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组织学生对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参观访问,既可以了解企业对大学生能力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又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增强开拓意识和危机意识,使学生能够正视困难、正确对待就业。同时,建立往届毕业生档案,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对往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将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加入就业指导中,以实例教育在校学生。

2.4创业指导。

就业指导课程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课程名称 职业指导 就业指导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前身源于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我国是一门新兴课程,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生活世界的有机组成。该课程在国外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实现课程的本土化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迫切的现实需要。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历史渊源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一步步发展的结果。“就业指导”,特别是我国现行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则是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概念,始于“职业指导”,而“职业指导”之名借用于日本,之实源自美国,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1905年在第一次工作报告中第一次使用“Vocational Guidance”,在1909年撰写的《职业的选择》一书中,阐释这一术语。 

美国职业指导的帕森斯模式很快传人中国,最初的实践与黄炎培等教育家的倡导与推动分不开。1917年5月6日,黄炎培先生联合社会知名人士、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在上海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自此,该社每年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开展职业指导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1919年5月中华职业教育社设立职业指导部,1921年设立职业指导委员会,1923年建立职业指导所,1927年创建我国第一个面向社会服务、专门化的职业指导机构——上海职业指导所,“以职业询问、职业调查、职业讲演、升学指导、职业介绍、择业介绍、改业指导为活动内容”。可以说,20世纪20~30年代,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引介国外职业指导的理论及实践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社会的承认,引起政府的重视。由于种种原因,职业指导在我国的发展中断了相当长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职业指导在我国再次兴起,对于高校而言,多称就业指导。 

1989年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提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即“中期改革方案”,提出“各地方、各有关部门和高等学校应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就业指导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法令,毕业生供求信息,沟通毕业生、学校、用人单位之间的渠道,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为毕业生创造公平竞争的客观条件,指导‘双向选择’工作的正常进行,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学校提供反馈信息。”这是“就业指导”概念在行政文件中的最早出现。《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九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至此,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成为高校法定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就业指导逐步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从课程发展的角度讲,高校的就业指导实践活动开端于1986年个别学校的自觉。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各高校均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开设讲座,编制讲义,课程开始萌芽。但是,在之后十几年的实践中,大部分高校处于非自觉的强制性制度安排下进行,把就业指导视为非专业化的行政事务,浅表性地理解为“季节性快餐”——学生毕业时对其提供就业信息、政策讲解、组织校园招聘会、就业技巧讲座等等。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就业市场格局的变化,摆在各高等学校面前的一个突出任务就是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的所需人才。2007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提倡所有普通高校从2008年起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截止到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已经开设该课程,课程作为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仍然没有摆脱“路径依赖”,没有主动走上自觉发展之路。政府占主导、社会助力少、高校独木难撑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尚存在低效率、专业性不强、系统性不够等方面的不足。 

单单依靠政府权威设计一个新制度、开设一门新课程,并强制推进,已不能满足微观经济主体(大学毕业生)的利益诉求,也不符合客观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一门学科、一个课程的发展,仅仅依靠“行政力”的推动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理论界与学界的“学术自觉”。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概念厘定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包括了两个核心概念:一是“职业发展”;二是“就业指导”。二者同时出现在一门课程中,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能从侧面反映本课程建设的规范性问题,它是理论研究的一个“焦点”和“瓶颈”。如果概念表述不规范、不清晰,将不利于课程的科学化发展。 

迄今为止,关于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一些教材及著作名称存在很大差异,常见的名称有:职业素养与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实务、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毕业生就业指导、毕业生就业概论、大学生职业指导、大学生职业辅导、大学生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等。涉及的主要概念有:“就业指导”“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辅导”“职业发展”等。上述名称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就业意识与观念。例如,从对象指向讲,“职业指导”涉及每个人(包括大学生);“就业指导”更多针对毕业生。从时间范畴讲,“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关注人的各个阶段,但是“职业发展”更强调生涯规划理论的综合性和前沿性;“就业指导”仅关注毕业时间段。从内容范围上讲,“职业指导”重视人职匹配,重心在规划,关注个体满意度;“就业指导”考虑更多的是就业准备,隐含对就业率的功利追求。 

对课程名称、核心概念进行比较,,优化内涵,规范外延,是课程建设的前提,是创新发展的基础。目前,国内关于职业指导概念的内涵主要有两类:一是侧重于表述职业指导的性质,主要指专业性质和发展状态处于什么状况和水平;二是侧重于描述职业指导的过程。前者如,“职业指导是从一个更长远、更广阔的角度,以自身的原始价值观出发,配合对自我的认识,包括性格取向、职业兴趣、才干技能、事业目的、工作条件等,一方面在自身兴趣和理想的引领,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事业生涯做出负责的计划与装备的心灵艺术。”后者如,“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应该说,我国现在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功能、内容及方法等并没有超出职业指导的范围。 

就业指导课程论文范文6

因地制宜、合理选择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选择和课程设置均应从实际出发,作到因地制宜,绝不能盲目照搬。如文科类高校和综合性大学应选择俄语专业课程+二外的课程体系,课程上要侧重设置俄语语言知识技能课及二外语言知识技能课,除此之外还应加大语言实习与实践课程的设置力度。如是理工类高校则应选择俄语课程+二外+某一专业课程的体系,招生上应选择具有俄语基础的生员,课程上要侧重设置较高水平和深度的某一专业方向上的俄语课程,设置的顺序应先为某一专业方向上的专业课(中方教师汉语讲),然后是某一专业方向上的专业课(外籍教师俄语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鲜明的办学特色,毕业生才能更具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增设相关专业选修课程为了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俄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除重视专业基础课外,还应结合专业需求设置一定量的选修课程。如对单纯俄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学生就业后主要从事涉外工作,这就要求他们了解与俄罗斯人交往的礼仪,会谈判的艺术,懂俄罗斯的法律法规,知晓会计核算业务等知识。因此应开设《外交礼仪》《谈判艺术》《俄罗斯法律法规》《会计核算基础》等相关选修课程。对某一专业方向上的俄语专业学生来说,学生就业后主要从事某一专业工作,这就要求他们了解相应专业所必备的知识。如对俄语专业“土木工程”方向的学生来说《力学基础》《物理基础》《俄罗斯建筑历史》《俄罗斯建筑市场》等选修课程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选修课的开设也要把握是“选”的原则,不要以修学分的形式强加给学生,但必须在“选”前给学生讲明学习选修课的重要意义。只有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作出选择,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主动学习的能力,选修课才会发挥应有的价值。

大学学习三四年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就业、就好业,那么学生一入学就应首先对所学专业的方向、内容、目标等有所了解和认知,就应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所规划与设计,这种清晰的专业认识与正确的学习思路来自于《专业导读》课程。而初步的职业思想和计划来自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生进入高年级以后就应对“就业”有明确的认识,就应明了就业形势,就应掌握找工作的基本技能,如:就业简历的书写与投放;面试的方法与技巧;应聘的礼仪等。这些知识的习得与掌握来自于《就业指导》课程。通过增设《专业导读》《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这三门必修课,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就业方向,进而顺利实现就业目标。

部分专业课调整为低年级开设为了使学生能够较早接触到专业知识、有效缓解高年级学习压力,进而保证专业课学习质量,就应秉承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将部分专业课从低年级开始设置,对单纯俄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从大一下学期开设《新时代俄语通论》《俄罗斯国情》和《前苏联概况》,从大二上学期起可开设《俄苏文学史》。对某一专业方向上的俄语专业学生而言,例如“商务方向”俄语专业可从第二学期起开设《商务翻译》和《商务俄语公文写作》,从第三学期可开设《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和《市场营销学基础》。科学管理第二课堂、实践实习环节,发挥其应有效能“上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而第二课堂却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宽阔的舞台从而尽情学习和发挥。”这充分说明了第二课堂设置的重要性,因此广大俄语教师要充分提高认识,把第二课堂当作一门课对待,并付出时间和精力管理好第二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效能。对于实践实习环节,各高校的俄语专业应广泛联系实习单位、多设实习基地,取消学生分散实习,派专门的指导教师到实习基地认真负责地管理好学生的集中实践实习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学生更强的动手能力,为就业、就好业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