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识字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效识字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效识字论文

高效识字论文范文1

关键词:电子校务;高校管理;运行决策;信息流通;发展特点

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0-0000-02

University E-school Development&Related Issues

Di Jing

(Network Center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130032,China)

Abstract:When the electronic school development reaches a certain stage,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school will bring more social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mode,will chang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emphasis o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decision of running school circulation structure analysi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operation has certain help.

Keywords:Electronic school;University management;Run decision-making;Information flow;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信息传递方式、人际沟通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子校务”是在电子政务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教育电子政务”框架中产生的,它是我国学校为适应信息技术时代的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号召,谋求学校生存发展而产生的。本文主要讨论了电子校务发展及相关问题。

一、电子校务发展的特点

从大学电子校务的定义和基本特性出发,通过两个角度来分析大学电子校务的发展特点,一个是电子校务的技术层面,也叫物理层面,表现为支撑电子校务管理和服务所需的信息技术的难易程度和水平、管理软件的技术水平、基础设施水平等;另一个是社会层面,也叫管理机制层面,表现为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水平、构建在技术平台上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水平、满足校内外需求程度等[1]。

经过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电子校务技术维度和社会维度并不是同步发展的,它在社会维度上的发展滞后于技术维度上的发展,电子校务在促进大学管理变革方面进展缓慢。在电子校务发展的初中期,即I、II、III阶段,电子校务在技术维度上的发展领先于社会维度上的发展,电子校务在促进大学管理变革方面进展缓慢,存在一定的滞后期,这是电子校务发展初中期所必然表现出的特征,因为平台技术的发展带动管理实质的变革需要一个过程。当电子校务发展进入第四个阶段,即数字化大学阶段,技术维度发展进入成熟阶段,技术发展速度减慢,而社会维度上的发展将显著加快,开始超过技术维度的发展速度,这是因为在技术维度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后,技术发展的空间缩小,速度减慢,而技术对管理实质的促进向深度和广度跃迁。

这对大学电子校务实施战略和政策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电子校务发展达到一定的成熟度以后,电子校务技术层面的发展会带来社会层面更大的发展:大学应该在进一步完善电子校务技术基础和平台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上大学管理理念、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的变革,以实现大学电子校务的根本价值和目的。

二、电子校务对高校管理运行的影响分析

(一)电子校务对运行决策的影响

信息是行政决策的基础。在传统管理模式中,信息的收集、处理、贮存和传输工作大都是靠人工的方法,信息收集范围狭窄,信息反馈的速度较慢,因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决策的效果。电子校务环境下,高校组织的信息源被拓展了,信息内容与质量有了保证,信息的加工有了专门的加工系统,这一切变化都会引起高校组织决策的变化[2]。

1.电子校务环境提高了组织的信息传输速度和保真率。由于电子校务所依赖的网络技术在高校行政领域的广泛运用,将极大地影响到现行信息传递模式和组织结构。诸如:一方面,基层工作人员或学生借助网络可将信息直接传播至决策层,使信息传递渠道得到多元化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中间层级功能的消退,导致现代组织结构向中空化方向发展。两大变化的实质在于中间层级信息传递功能的网络替代,这就消除了信息源与决策层之间的人为阻隔,使信息传递迅速、及时,有利于避免信息传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信息失真现象,有效保证了决策的相对准确性。

2.电子校务环境拓展了高校行政的信息源,有利于改善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在电子校务环境下,互联网技术将各终端用户都发展为潜在的行政决策信息源,他们的意愿、要求可以随时向网上发送。

3.电子校务环境下,领导者的决策更富有准确性和高效率信息管理化的时代,高校的各种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成为高校领导者决策的辅助信息系统。高校领导可以综合利用校园网络的各种数据进行决策和管理,如人动、科研项目统计、财务开支等工作。

(二)电子校务对信息流通结构的影响

电子校务实质就是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这种新模式的建立逐渐打破了传统高校的组织界限,在网上构建了一个新型的信息结构。在传统高校组织结构下,信息结构是纵向层式的,其信息流呈倒树状结构。电子校务条件下,高校组织的信息结构由纵横方向向网络化和交互化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与纵向信息结构相比,网络化信息结构存在三个主要特点:第一,网络信息化结构没有明确的唯一的信息中心,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是分散的。第二,各个信息点之间既有上下级之间的纵向联系,也有同等级层次之间的横向联系,还有不同等级层次、不同隶属关系的斜向联系。第三,组织不是封闭的,组织与外界的交流频繁,而且这种交流是多层次的、开放型的、互动式的。

2.组织信息传播载体的改变。高校行政管理活动必须以行政信息为载体,通过各种传播渠道来传播信息。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活动中,这些信息借助于物质形态的载体表现出来,如文件、报表、档案、薄册等都是传统环境的行政信息载体。这些载体的传播是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的,通常是通过人力批呈转送的。当电子校务进入高校管理之后,这些行政载体己经被电子形式的记录讯号所代替。信息载体发生变化了,其传播渠道也随之而变。显然,电子校务环境下,虚拟的网络成为了主要的传播渠道。各种行政信息通过如办公自动化、电子邮件系统、即时通信、BBS等手段进行传播。由于信息传播的载体和渠道发生根本的变化,导致了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从而导致信息传播的效能发生变化。可以说,组织信息传播载体的改变是组织传播实质变化的根本动力。

3.组织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随着电子校务对学校管理的环境渗透,高校中信息网络传播的方式改变了组织内部信息传播的模式。因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递不再独立传播,也不再按照行政隶属关系传递,而是以开放的传播和网络传播的模式进行。在这种网络组织传播模式下,各个信息点或信息中心的联系会有不同方向、层级、隶属关系。这些共同组成了纵横交错的信息沟通网络,信息的传播因此呈现交互化,因而能克服传统的、单一纵向信息结构中的组织信息传播不畅、信息渠道不通、传递比较缓慢等。随着高校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信息量增多,组织传播目标的多样和复杂化,就更需要网络状和开放状的传播模式。此外,电子校务应用将组织中的每个成员变成了信息的提供者和信息资源的使用者,扩大了组织成员的信息使用权。

4.组织信息传播效能的改变。由于组织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从而导致高校组织内部信息传播的效能也发生了变化。具体可以表现为如下几点:第一,传播均衡化:电子校务环境中,组织中的成员在传播、接受和分享信息方面,其权利和机会变得相对均等和平衡;第二,交流普及化:高校组织中个体成员不论等级关系、责职权利、传播角色而进行畅通无阻的交流。第三,高度时效化:电子校务环境下,新的传播模式大大增强了传统的个体与个体两点交互式传播的时效性,因为交流双方可以实时或延时进行交互式对话,传者可以及时得到受者的反馈意见;第四,互动双向化:电子校务环境下新的传播模式导致了组织成员的交流行为具有双向性,这是由信息的传播与反馈这一循环的技术过程来实现的。受者可以向传者反馈自己的疑问、迷惑和观点,通过交互式咨询,加深对被传播的信息的理解,提高信息传播利用的质量。

四、结语

介绍了电子校务对高校管理模式的影响,同时电子校务对于高校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组织结构向扁平化、柔性化发展,组织行政权力向分权化发展,组织运行所依赖的信息传输也有了新的变化,总之,电子校务会促进高校管理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高效识字论文范文2

作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的大学图书馆加快了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主动开发信息资源,积极开展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下,电子阅览室如何开展信息服务,这是图书馆界目前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1.资料的查阅和下载

阅览是电子阅览室最基本的功能。读者在电子阅览室应当能访问光盘服务器、局域网服务器以及Internet。阅览方式有光盘阅览、网络阅览等。光盘阅览和下载。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非印刷资料已是人们获得社会知识和信息最简单最快捷的途径,以光盘为代表的电子出版物具有储存量大、收藏方便、使用方便等多种优点,已经为读者所接受和喜爱。

网络阅览和下载。Internet上有极大的信息量,使读者可以获取和下载网上信息和资料。从而在信息获取上最大限度地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大大提高了阅读的丰富性、时效性。

2.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是电子阅览室重要的功能之一。由于信息的瞬息万变,科研人员已不再把时间浪费在查询繁琐的检索工具书,而逐渐依靠计算机进行检索。目前图书馆的信息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本馆自己产生的如期刊数据、书目数据、全文数据等;二是来自本馆以外的数据,如与其他图书馆交换或购买的数据以及购置的电子出版物;三是Internet的网络文献,包括联机数据库、联机馆藏目标库等。所以电子阅览室可以随时随地直接检索、任意浏览和自由选择馆内、国内乃至全球网络上的计算机情报、资料检索服务。开展科技查新、定题服务、跟踪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检索业务。其方式可以由工作人员、也可以由读者自己进行检索。

此外,无论是信息检索还是资料阅读,读者需要能够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而电子阅览室强大的计算机设备,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良好条件。可以随时为读者提供地址查询、信息导航、娱乐与欣赏、新技术研究等服务。

二、电子阅览室的管理

高校电子阅览室一般都对学生开放。由于学生使用频繁,管理工作困难较多,经常会出现软硬件损坏故障和计算机部件失窃的情况。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

1.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电子阅览室是为学生服务,那么就离不开对上机学生的管理。管理机器难,管理上机人员更难。这是电子阅览室管理中的难点。管理工作繁重而复杂,好的上机环境需要管理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来营造,需要制定一个好的规章制度并做好学生工作,使之自觉遵守。学生应服从管理老师的管理,进入电子阅览室后,应保持安静、整洁,不大声喧哗、随意走动,不随意吐痰、乱扔杂物。不携带水、食品及与无关的物品进入。不随意插拔室内的设备,不私自开关电源;下机时,正常关闭主机、显示器、摆好桌椅。管理老师要经常巡视机房和时时进行检查,对有违规行为的学生要进行严厉的批评与教育,对刻意进行破坏,造成硬件损坏的应照价赔偿并给予适当的处罚。严禁学生使用违禁软件。要做好学生的工作光靠管理教师是不够的,这需要平时的教育和学校各部门的配合。

2.计算机管理和维护

由于灰尘、温度、使用时间、机械磨损等因素,计算机经常出现硬件故障,处理不及时,会给电子阅览室工作带来影响。为了满足每个学期工作的需要,在学期开学前应对全部计算机软、硬件逐机检查。

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参差不齐,经常会有意无意删除系统文件或应用软件,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病毒一直是计算机管理的一大难题,病毒一旦传入电子阅览室建立的局域网内,轻者机器运行速度减慢,严重时会导致整个局域网瘫痪,影响正常阅读。在管理硬件方面,设立专职维护人员,由其负责软、硬件的日常维护。正确用好CMOS加密,使恶意破坏分子,无法进入和修改。使用还原卡保护启动盘上的系统文件;使用Ghost软件,经常做软件备份和恢复。在管理软件方面,电子阅览室当值教师发现计算机出现故障,应及时登记,通知维护人员进行进行检查维修,维修人员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3.实现自动化管理

电子阅览室面向全校学生,有空余的机位时学生可以自由上机,因此每个人进入和离开的时间都是随机的,这种情况如何进行管理?用传统的收机票、或单独设立一套收费系统的办法显然是不太好的管理方法,必须对机房实行自动化管理。我认为学校应该建立校园IC卡管理系统,它使学生在校园里享受一卡通带来的方便!如:它集学生食堂用餐、校园内超市购物、学生公寓用水和用电、电子阅览室阅读、开放式计算机房上机等等。它应该将每个人的各种消费数据及时的通过校园网,汇集到校园IC卡管理系统中心,实时增减。学生只需手持校园IC卡,就可自由出入学校各种消费场所,而无须登记、缴费等繁琐手续。这样才可以极大的方便学生。

4.安全管理

用电安全一直是电子阅览室管理的重中之重问题,应配备独立供电线路,并安装地线,不要与照明、空调等用电设备共用线路。无论电网质量好坏,服务器都应配备交流稳压电源或UPS。

用电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定期检修线路。无论电子阅览室电缆布线和电源插件板是否完好,由于存在老化问题,都应该在5年左右彻底更换一次。只有这样才是避免引起火灾的有效措施。同时也要注意特殊天气时的用电安全,在遇到雷电等特殊天气时,最好暂时关闭电源。根据电子阅览室大小配备灭火器,以备发生紧急情况时使用。

计算机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讨论的话题。计算机和配件失窃在高校中计算机实验室和电子阅览室时有发生,这就要求管理教师提高警惕。下班前一定要反复检查电源关闭情况,检查好门窗,不让盗窃分子有可乘之机。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安装防盗门、防盗监控系统和留守值更人员等措施。为每一台主机箱加锁,使用扣线把键盘、鼠标线锁住。该举措能较好地防止人为的损坏和偷盗公共资源的行为。

学生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要严格管理。禁止学生乱动电源,张贴危险警示。严禁学生在室内及周围吸烟,对于一些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事先都要有应急预案,尽量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

三、结束语

由于Internet的发展,使电子阅览室的功能必然越来越多,越来越受人们欢迎,我们作为图书管理人员,理应想方设法为教学、为科研、为师生员工搞好服务。而前搞好服务的前提条件是,努力提高我们自己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管理能力,这是管理好电子阅览室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发挥电子阅览室的最大功用,为广大教职员工搞好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洪斌.谈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江苏省高教研究,2007,1.

[2]海特,雁腾.快速操作Internet教程.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4.

高效识字论文范文3

【摘要题】学校体育

【关键词】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年龄结构/……

如何适应21世纪的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不仅关系到新世纪初能否实现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而且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振兴和发展。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不论是综合素质还是数量上,都无法满足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结构,刻不容缓。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全国86所普通高校的2012位体育教师。

1.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部领导发出问卷调查表100份,收回有效答卷86份,有效回收率为86%;此外还咨询了十几所高校分管师资的负责同志,同时查阅了有关的文献资料,对所得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年龄结构(见表1)

表1全国86所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分布情况

类别教师人数人数比例(%)

51-60岁34317.04

41-50岁49624.65

31-40岁77138.31

30岁以下40219.98

总计2012100

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分布情况不难看出,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年龄分布为:30岁以下的教师(402人)占总人数的19.98%,31-40岁的教师(771人)占总人数的38.32%;41-50岁的教师(496人)占总人数的24.65%;51-60岁的教师(343人)占总人数的17.04%。从总体上看,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年龄结构正逐步趋于合理,年龄老化问题有所好转。40岁以下青年教师所占人数最多(1173人)比率最大(58.30%),是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生力军。随着青年教师数量的增多,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保证。41-50岁的中年教师所占的人数次多(496人),其比例为24.65%,他们是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中流坻柱。如果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力量,则师资队伍将失去主心骨,对事业将会造成全面性的损害。而51-60年龄段的老教师人数(343人)所占比例为17.04%。他们大都有高级职称,其中许多人是学科带头人,具有较广泛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如能继续发挥其潜力,他们将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巨大帮助。

2.2职称结构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职称结构经过10多年的职称改革有了明显改善,职称结构趋于合理(见表2)。

表2全国86所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分布情况

附图

这次被调查的2012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教师(727人)比例较高,达到36.13%(其中教授144人,占7.16%;副教授583人,占28.98%);中级职称的教师801人,占39.81%;初级职称的教师484人,仅占24.05%。

高、中、初级三者职称结构比例已经初步形成卵状结构,这有利于培养大批学术带头人和形成系统的学术梯队。高职称教师队伍年龄老化情况客观存在,他们中的许多人将在今后10年内相继退离工作岗位,急需补充培养中青年教师,继承他们的事业。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职称结构中反映出来的业务水平的断层,其严峻性远超过年龄结构的断层。退休的教师多数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包括许多在教学上和学术界有很大影响的教师。如果不在较短时期内培养和扶持中、青年教师,迅速提高其业务水平,充分发挥其才能和优势,使尖子人才挑起工作的重担,那么整个师资队伍很有可能“滑坡”,甚至于出现“恶性循环”。

2.3学历结构(见表3)

表3全国86所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学历结构分布情况

附图

调查结果表明,普通高校教师队伍中本科学历(1702人)比例较大,占84.59%(其中33.25%是40岁以上的教师);近年来拥有研究生学历(141人)的教师比例有所增加,占7.01%,这可能与我国体育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有关。

3结论与对策

3.1结论

(1)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整体年龄结构正逐步趋于合理,但各年龄段教师数的分布十分不均衡,需要进一步调整。

(2)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队伍职称结构正逐步趋向合理,与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承担的任务基本吻合。但高级职称群体老化、教授比例偏少的现象普遍存在,应当引起重视。

(3)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学历偏低,因此,不断提高青年教师学历,应成为师资管理的重点。

3.2对策

(1)重视学科梯队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对部分思想素质较高,有一定学术造诣,肯于钻研和善于团结人的普通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充分培养与扶持。

(2)统一认识,改变现状。要重视目前普通高校师资队伍的“断层”危机,增加解决问题的紧迫感和实际措施,确定师资队伍建设的战略方针,培养一批政治思想好,爱岗敬业的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的中青年体育教学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3)提供良好条件,优化成才环境。在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上,尤其在评审高级职务上,要打破论资排辈的思想,鼓励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积极申报高级职称,促使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学术梯队尽快形成,解决好学术年龄断层问题。

(4)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由教学、科研及教书育人等方面经验较丰富的老教师组成教学研讨班,带领中青年教师切磋教学技艺,营造重视教学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叶长文,孙月霞.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J].体育学刊,2000(6):102~103.

高效识字论文范文4

高校人事管理主要指的是以与教职工相关的管理、科研及教学等活动为对象,通过相关方法与理论原则的运用,对培训考核、奖惩任免、工资福利以及吸收录用等事物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从而为高校各项活动的正常运行奠定保障。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指的是高等院校中从事科研、教学、后勤以及管理等教职工总体本身具备的所有劳动能力之和。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指的是通过现代化方法的运用,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配置与培训,并对人的行为、思想等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使人尽其才,从而帮助组织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基于人事管理之上发展而来的一种人性化的管理,从以工作为导向逐渐过渡到以员工为导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

2.现阶段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部分高校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现如今,很多高校都没有制定长远的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在工资管理、教师聘用及培养方面依然以执行上级文件为主,很少与学校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这些都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随意性较大,从而导致人力资源管理难以为高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2.2缺乏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现如今,尽管一些高校对分配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且也发挥出了相应的激励作用,但由于这些改革的举措并不彻底、考核评估办法落后以及制度不具有针对性等问题,导致相关工作人员缺乏积极性,因而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产生影响。

2.3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近些年来,随着全国各高校扩招趋势的不断深入,造成很多高校依然处于一种缺编运行的不良状态,不仅缺乏专业的任课老师,并且人员的流动性也缺乏,加上专业的教师难以进入人才市场,从而导致人力资源配置不科学,对高效人力资源管理的良性发展产生影响。

2.4观念相对陈旧落伍

现如今各高校虽然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上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其管理模式中的计划经济色彩较为浓厚,并且缺乏兼容性与系统性,有的高校人事部门并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对于高校增值的重要性。

3.高效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过渡的对策分析

3.1全面转变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只有充分实现管理思想的转变才能带动管理方式发生变化。在当今各大高等院校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力量就是教师,因而要营造出尊师重教的管理氛围,在充分了解教师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

3.2构建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要想构建出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高校应当对内部结构进行充分的调整,并充分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以及公开性。为此,各大高校应当逐步构建出以聘任制度为主、以分配制度与用人制度为辅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且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3促进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较为复杂,其容易受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产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为此,要想充分实现高效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应当在结合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对高校内部组织结构进行规范;其次,高校应当加强对人力资源成本的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率使用及科学配置。

3.4从绩效评估过渡到绩效管理

就高校教职工的需求角度而言,不仅表现为基本的物质需要,同样还包括自我价值实现、个人成就感等高层次的需求,而高效绩效管理主要内容有及制定绩效目标与计划、绩效考核与辅导以及绩效反馈等环节,尤其要注重对教职工内在心理需求的满足,所以高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评估应当逐渐过渡到绩效管理。

4.结语

高效识字论文范文5

跳蚤市场,由英语fleamarket意译而来,即旧货市场。在国外,最初是一些小贩摆地摊售旧货,由于受到有关管理人员干涉,小贩被赶来赶去,不得不经常转移阵地,像跳蚤似的。另一说法认为旧物市场旧物价格的不稳定,幅度上下跳动像跳蚤一样,借此故名。高校跳蚤市场蕴含商机,并且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因而需要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使其不断丰富和完善,得到充分的发展。自从跳蚤市场进入高校以来,它就受到众多大学生的青睐。也正因为这种青睐,高校跳蚤市场在市场主体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到目前为止,许多高校跳蚤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它所形成的文化也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由于受到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和高校毕业生的影响,许多高校的跳蚤市场营业主要集中在学生空闲业余时间和毕业季,也成为高校跳蚤市场的特色。目前高校跳蚤市场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高校市场主体的稳定性在其他市场中,由于受到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市场主体总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动,市场的主体不稳定性;然而,高校跳蚤市场是在高校内部进行的,很难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为其主体稳定性提供了一个保障。从经营者角度看,在校学生可以借助此平台进行自主创业、社会实践;从消费者角度看,丰富了大学生活。

1.2商品的廉价性、季节性

1.2.1商品的廉价性。高校跳蚤市场上商品的价格低廉,很大程度上受大学生经济实力的限制,购买力受限。其次,交易物品受自身价值低廉的限制。最后,跳蚤市场平台的提供,降低了商品成本,保证了一定的商品廉价性。

1.2.2商品的季节性。在高校跳蚤中的商品种类随着季节的变动,更换商品种类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除此之外,跳蚤市场的商品还受到毕业季和开学季的影响。

1.3地摊式经营主导性对于许多自主创业大学生来说,地摊式经营成为他们最佳的选择。一方面,跳蚤市场是在高校内部进行的,为经营者(销售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易平台。另一方面,在高校内部采取“地摊式”交易可以使经营者省去因租用场地而产生的额外费用,进而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收益。最后,地摊式经营的“面对面交流”。这种交易方式满足了消费者消费购物的心理需求,将商品的真实性有效地传递给销售者,一定程度上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1.4网络交易的不稳定性高校网络交易平台的不稳定性表现在很多方面:网络平台的管理存在缺陷,无专业人员进行打理;网络购物的虚拟性造成商品不真实,可信度低。

1.5商品种类单调性跳蚤市场经营商品多为小饰品等价格低廉的商品,商品单调、商品更新慢。偏重女生购物需求的需要,商品种类多以女生为主,难以满足男大学生的消费需求。

2.高校跳蚤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

2.1商品质量的难以保障高校跳蚤市场的商品经营者受自身经济状况、进货渠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购进的商品自身就存在商品质量安全隐患;对旧物品而言其本身就存在质量方面的隐患。除此以外,网络交易方式存在不足,同样也造成了商品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

2.2市场秩序不规范由于跳蚤市场的规模与经营者等条件的限制,跳蚤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完全是由经营者自行决定的,而且在商品价格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变动性,跳蚤市场商品价格随意性和变动性造成市场秩序不规范。此外,监管制度不完善也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

2.3销售方式单一化由于网络销售平台、布告公式商品信息的不健全。因此,在大多数高校内,跳蚤市场的经营方式基本上采取的是“地摊式”。这种销售方式限制了市场交易时间和地点,不利于市场规模的扩展,难以满足学生的消费需求。2.4销售服务难以保障高校跳蚤市场的经营者是大学生,很难像其他市场经营主体一样,拥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此外,对于跳蚤市场上的部分商品,受经营者自身了解和技能方面的影响,很难解决商品存在的问题,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

3.推动高校跳蚤市场的建议

3.1加强经营者自身的行为规范作为市场经营者的大学生应该端正自身态度,在跳蚤市场交易中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实现物美价廉。建立忠实的消费者群推动跳蚤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3.2建立统一规范的市场秩序首先,制定合理的价格标准。其次,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管体系。

3.3构建O2O销售模式经营者可以通过网络跳蚤市场和实体跳蚤市场相结合的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O2O的模式,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此外,经营者可以通过移动平台对校园跳蚤市场的经营管理,一方面由于移动终端要比网络电脑终端更为方便快捷,消费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登录我们的微店铺了解商品的动态。另一方面由于微信、易信是一种新的流行的工具,受使用频繁的影响大学生可以通过此平台的朋友圈把自所有的商品拿出来销售。

3.4完善售后服务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学校可以按照商品的类别安排专门的服务人员对相关产品的经营者进行技术技能方面的培训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从大学生自身可以对自己所销售产品的售后服务进行相关的了解与学习;相关的经营者可以组建相关的售后服务组织。

高效识字论文范文6

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是实现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主题课程,它决定着本学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以及人才培养类型。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本领域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未来所从事的特殊教育事业打好坚实的基础。大部分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目的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培养多种类型的人才。专业必修课主要有:特殊教育史、特殊儿童评估、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行为矫正、残疾儿童康复基础、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特殊教育的医学基础、实验心理学等。专业选修课主要有:特殊教育政策法规、特殊教育社会学、特殊教育管理、特殊教育教学设计、专业英语、Spss软件应用、特殊儿童病理学、中国盲文、中国手语、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资源教室方案、自闭症儿童教育、智力落后儿童心理与教育、听障儿童心理与教育、视障儿童心理与教育、特殊儿童认知训练等。

2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师资培养课程设置的问题

各高校根据我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对特殊教育师资以及人才的不同需求,不断对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修订与改革,但以往对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主要着眼于课程门类的增减和课程内容的删减,而对优化整体结构和人才知识结构合理化以及未来发展的潜质培养方面考虑较少,还存在着对于特殊教育专业学科教学论课程设置的问题[2],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通识课程随意性强,其课程设计缺乏统一理念

引领各高校所开设的通识课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通识课程尚处于比较自由随意的状态。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通识课程必须要在统一的理念下进行,才能取得较佳效果。通识课程设置的初衷是试图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机会扩充自己的视野,不要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扩大知识面,开阔学生的思维,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爱好,从而培养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能力,而目前的通识课程的设置缺乏这样的理念和认识高度。因而,在通识课程设计上缺乏统一思想的引领,通识教育中所开设的通识课程大多以实用、有趣为选择标准,成为一个七拼八凑的大拼盘。以上特殊教育专业所开设的通识课程中,缺乏完善学生的身体、心灵及智能,成为勇于担当和负责任公民的人文科学,缺少使学生热爱真理,追求正义,对整个世界有个通达认识的自然科学,缺少享有美好生活的艺术修养类课程。

2.2学科基础课程设置的内部结构体系缺乏合理化建构

各学校的学科基础课程设置都是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但是各个学校之间由于师资力量水平、教学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在学时、数量、学分的比例上有较大差异,有的学校偏重心理学,在学时数量学分上所占比重很大,教育学萎缩,而有的学校却比例相反。同时,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划分标准混乱模糊,如有的学校把盲文和手语归入学科基础课程,有的学校把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心理测量归入专业课程里。由此可见,各学校对于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划分标准层次不齐、标准不一。在课程内容方面,知识更新速度慢,知识陈旧,不能根据学科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及时调整补充。学科基础课程设置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内部结构缺乏合理化建构。

2.3专业课程的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失调,缺乏学科之间的逻辑联系

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比例失调,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必修课比例偏大,选修课比例偏小。“绝大部分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中,百分之九十是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所占的比例极小,而且选修的课程门类极少。”[3]单门课程划分细碎,课程门类齐全、应有尽有,从心理学到教育学,从生理学到医学理论,从学科教法到评估诊断等无所不包,特殊教育专业成了大杂烩。每门课程之间缺乏内在逻辑联系,课程内容的体系缺乏整体优化,彼此孤立,各自为阵,学科之间以及相关学科之间缺乏纵向和横向联系,忽视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造成知识内容重复学习、迁移困难和学生视野的狭窄,缺乏对各门课程之间的整合,甚至出现概念、内容的交叉等问题。既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又降低了学习效率。

2.4理论课时偏多,实践课时偏少

课程计划中的见习、实习时间较短且大多都在毕业最后一年进行,理论与实践脱节,本科特殊教育专业理论课设置偏多,学生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由于见习和实习时间太短,基本功欠佳和基本技能训练不足,学生动手能力差,造成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但不知道如何灵活运用,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是机械地记忆,这就使很多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适应。与专科实践教学相比,实践的比例偏低,也造成了将来在就业中无法与对口的大专生相比,使本科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

3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师资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3.1课程目标的科学构建

我国现行本科特殊教育专业必须及时重新调整培养目标,打破过去单一化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培养各级各类的特教教师不仅从横向上而且更加注重从纵向上培养从学前到高等的特教师资、普通学校的资源教师以及特教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课程目标按已调整的人才目标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打破以前单一的课程体系,构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实现由原来的智能型课程设置向模块化课程设置的转变。在课程设置中,把很多学科整合为若干模块,每一个模块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一是3+1模式,即大学前三年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学习,最后一年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特殊教育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特教课程设置可按学生的不同需求,可以综合性课程为主,目的是培养资源教师、研究者或从业人员;也可集中某一领域的课程学习,目的是培养适合某一障碍类别的一线教师。二是4+2模式,即对非特殊教育的师范或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两年特教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能获得教育硕士学位,采用学科专业加教育的培养模式,成为特教工作的高级资格工作者。

3.2课程结构的合理调整

在课程结构的调整方面,首先要遵循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应对现今社会发展对特教教师的不同需求。一方面在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计上兼顾综合性与一体化,即这类课程已不是专门为某一种特殊学生而设,而是为多种特殊学生而设。因此特殊教育专业在课程结构调整方面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即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增设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因为特殊教育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的地位和比重上,适当增加实践课程比例,注重课程间的有机联系,适应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一体化趋势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以及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课程设置要加大综合化、弹性化的选修课比重,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3.3课程内容的整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