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助理馆员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档案助理馆员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档案助理馆员论文

档案助理馆员论文范文1

题记

公元1975年。

你24岁,我1岁,我们之间相差23岁。1951年你诞生。

公元1995年,你44岁,我21岁,我们相差23岁。

那个火热的夏天,我被分配到档案局工作,从此与档案相识,与兰台结缘。第一次认识你,是因为笑容可掬的馆长把装帧整洁的你塞到我手里“学习学习,先熟悉一下你的工作性质吧”。就这样,不曾见着竹马,你便来了,来到我身边。于是,翻开第一页,一行以“梦”为标题的文字深深吸引了我“……为了那美丽的梦幻,为了那稍纵即逝的瞬息,带着永远的坚韧和恒久的执着,吐丝,画圈;画圈,吐丝……”一分钟欣赏。当我静静地在工作之余,用心读你时,我好像发现了新天地,一切都那样新鲜。

那一年,你44年,我21岁,我们相差23岁。可我心里,你就像在我小时候站在校门口做棉花糖的大姐姐,掌心像烙进了糖。我甜美的兰台梦,从此落下,而你掌心的余温一如简单而安逸的暖阳,伴我至今。

公元2D02年。

你51岁,我28岁,我们之间相差23岁。

金秋八月,编辑部老师的到来,真正让我感觉到,我和你距离如此的近。而过去的七年,我之所以没有发觉,是因为我只是一粒小小的种子,一粒在西部贫瘠的泥土里不知道该如何破土而出的种子,不知道如何生长、如何开花。来青海采访的老师,进牧区,下基层,一路风尘仆仆,却不言丝毫的苦和累,阳光的笑脸给人更多的温暖和鼓励时,我知道,我离你很近很近,“踏实做人,扎实干事”的话语触手可及。

12月,当署有我名字的文章《一路花香》在你的怀抱中绽放时,我真不敢相信这是真实的事,拿着飘满墨香的你,我一连读了三遍,这才回过神来。那一刻,我想起了阿不思邓布利多的那句名言:“展示真正的自我,并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我选择了兰台,选择了档案。我突然发现,原来你一直躲在我成长的渴望里,一直在鼓动着我,让我坚定自己的选择。

那一年,你51岁,我28岁,我们相差23岁。我终于懂得,就像年龄差一样,我们之间有些东西,也总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兰台的爱。正是受到这次的激励,才使我敢于在档案园地中执著地“耕耘”下去。接下来,我先后在“新闻视点”、“兰台经纬”、“信息与动态”等栏目中发表文章14篇。在《中国档案报》《兰台世界》《浙江档案》《青海档案》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79篇。2006年,我取得了副研究馆员的任职资格,成为全省档案系统最年轻的高职。

公元2007年。

你56岁,我33岁,我们之间相差23岁。

七月流火。一样的高原,一样湛蓝的天,一样的葱葱树木郁结着夏的气息。不一样的是,我被你带来的惊喜打了个措手不及,我被评为“全国档案系统优秀通讯员”。兴奋之余,更多的是惭愧,面对你如此高的期望和鼓励,我回报的太少太少。尽管,一直以来,我追随着你的脚步,做档案工作,读档案书,写档案文章,从助理馆员到馆员,从馆员到副研究馆员,从办公室秘书到档案馆馆长,我成长的每一寸、每一尺背后,总有你亭亭的身影,荫荫如织,清凉如许。

在夕阳的余晖下,所有的一切都被怀旧的淡香所照亮。通过你,很多熟悉的名字、熟悉的面孔,在广州、在昆明、在兰州、在青海,一路走来,正是有那些档案界的前辈和老师们,让我从感动到感悟,思想渐趋成熟、稳定。在工作中,逐步从一名“小学生”成长为档案业务骨干,先后在办公室、业务指导、编研、培训、档案馆管理等岗位上锻炼技能,磨练意志。在各类演讲比赛、论文竞赛等活动中获得各种表彰和奖项11次。

岁月如白驹过隙,转眼之间,2011年如期而至。

你喜逢六十华诞,我将迈进不惑之年。

灯下,翻开读你的笔记,一点一滴,沁于我心。十六年来,你“才富八斗”的学识,留给了我心灵的足迹,也留下了那宁静的姿态和那朴实无华的思考,教会我要有甘于清贫甘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要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钻研精神,更要有服务于民、爱民乐民的高尚情怀。你说“要传承和弘扬敬业、创业、奉献精神,这三种精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说“学以立德,学以培智,学以陶情,学以修身。学习是时代的责任。”你说…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这也是档案工作者的责任”……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读你千遍,其妙自见。

在兰台十六年的成长中,从你掌心里落下的这粒种子,渐渐长成一棵小树,在你的指引教导下,枝枝杈权向着未来进发,一根分成两根,两根又蔓延出数根……沧桑岁月成往事,回眸的瞬间,你淡笑莞尔,愈加葱茏,愈加年轻。“年轻真好。而拥有学识,拥有经验,拥有宽容,拥有一棵永不衰老的心更好。”摆弄着手中你年年寄来的温馨贺年卡,体会着时间轮回,你丰满的极具活力的热情和智慧,闪灼着青春、自由和憧憬。我们都在不同的阶段成长,但有些东西,是剪不断的,也正是这些东西、这些人,让我时刻感受着你的勃勃生机,在西部这片兰台上生根、发芽,绽放绚烂的花朵,勾画着一幅大树和小树的简笔画,讲述着一粒掌心里的种子的故事。

你60岁,我37岁,我们相差23岁。

档案助理馆员论文范文2

【关键词】网络时代;数字图书馆;高校图书馆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也越来越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网络环境对图书馆在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挑战,图书馆应如何应对?怎么能与网络时代接轨关系到高校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现状

(一)大量读者的流失。网络以其方便快捷、低廉和无限制的特点正在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信息获取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把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从利用图书馆转到在互联网上查询,既节约了时间,同时也保护了人们对信息需求的隐秘性,最重要的还在于减少了人们查阅资料时的一些繁杂手续,这种现象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读者流失,图书馆纸质文献的借阅量明显下降,到馆读者大幅度减少,与此同时也减弱了图书馆读者服务与教育功能,使得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备受冷落。

(二)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络化环境尚未形成,自动化水平较低。这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未成规模,信息资源共享极为有限,同时软件的通用性、成熟性还需进一步检验。

二、网络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改革与发展思路

(一)加强现实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建设。高校图书馆实现网络化的基础就是建设馆藏书目数据库,具体来说就是对馆藏各种类型文献以数字化方式进行组织,在图书馆主页上展示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并提供给用户使用,例如提供馆藏书刊的目录或根据读者需求有偿提供原文等。

高校图书馆可把部分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比如教学参考书、需求量较大的图书、重点学科用书等,以此来减少因复本过少引起的拒借现象,从而提高馆藏图书资源的利用率,扩大共享范围。

(二)重视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共建。网络环境中的高校图书馆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藏书机构,而是网络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图书馆要改变现有的收集、整理、传递文献信息模式,逐步过渡到数字化、电子化的信息模式。同时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成各种数据库,实现国内外网络化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由于条件有限,高校图书馆不可能收藏所有的文献信息资源,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还可以解决经费不足这个问题。

(三)建设特色数据库。重点学科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建设,能满足高校师生对特定领域信息资源的深层次要求,因此,建立重点学科专题数据库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建设中应突出专业特色,包括本专业的专著、教材、专业期刊以及分散在其他报刊中的本专业文献等等,形成具有学科优势、完整系统的特色数据库。

高校每年都有大量科研课题的任务,科研课题从立项到课题的完成,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因此高校图书馆有必要建立科研课题导航索引,组织专人负责,为各课题建立档案,将分布在网络上的相关信息进行集中,分类整理、加工。

高校学生的学位论文是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科学研的书面报告,经过答辩通过的学位论文,一般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特别是博士学位论文在某些学科具有重要价值。我国的学位论文基本都没有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所以,高校图书馆应建立本校的学位论文数据库,加强学位论文收集工作,建立完善的学位论文呈缴制度,促进学位论文的开发利用。

三、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模式--数字图书馆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数字图书馆是由英文“Digital Library” 翻译过来的,但到目前为止,对数字图书馆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实践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所说的数字图书馆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有高度价值的多媒体信息,如图像、文本、语音、科学数据库等进行收集整理、规范化的加工处理,使其转化为数字信息,然后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并进行高效地传播、接收,使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能够随时的利用数字信息,接收各种服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

(二)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区别。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静态的藏书建筑物,也不再以实有性的建筑物作为标志,而是以“读者需求为中心”,拥有超大规模信息资源的信息空间,是一个实现了虚拟性与现实性并存的动态多功能信息服务机构,它是由众多图书馆或信息中心组成的数字资源库,具有快速占有并便于提供信息资源的能力;数字图书馆强调的是“虚拟馆藏”,收藏对象发展到以电子文献为主,典藏的“图书”不再孤立地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图书馆中,而是永久性存流动在信息网络上;数字图书馆要面对快速变化的用户需求的挑战,因此馆藏发展将从根据用户的潜在需求转变为根据用户的现实需求来提供信息。

(三)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原则。高校数字图书馆要“因校、因需、因人制宜”,定位一定要准确,要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重点特色化建设中去,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学术及人力资源优势,制定出切实可行,利于本校发展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方案。

高校数字图书馆需要统筹安排、统一经费使用,建立起相应的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体制,共享共建。同时要加强数字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业务水平,以便更好地使用数字图书馆对人才的需求。

四、结语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任务,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让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应放眼未来,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加强与网络技术发展的联系,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才能满足读者对知识的需求,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 张树华.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信息服务[J].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档案助理馆员论文范文3

关键词:高校档案信息资源 社会价值 途径

0 引言

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高校不仅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技术管理人才,还对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知识的传播和科技的创新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当今服务型社会的构建和发展下,高校档案馆有承担社会服务的责任,必须迎合社会的发展趋势而创立新型的信息资源服务模式,从而满足社会对高校档案信息的需求,将具有价值、系统性的信息资源提供给社会利用,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

1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的优势及内容

1.1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的优势 高校档案馆具备较为完备的服务体系,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专业化的人才,对实现信息资源社会化服务具有先天的优势。首先是信息资源优势,高校档案部保存了大量的教学科研等档案信息和科学文化成果,具有较高的价值,是将专业知识和科技传播向社会的重要门户。其次,高校拥有一批各个专业的专家学者和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档案部门也拥有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档案信息资源实现社会价值提供了重要保证。再次,在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为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化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很多高校已建立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了档案收集、整理、检索等的自动化管理模式。

1.2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的内容 高校档案部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服务社会的内容,由于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开展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但都必须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服务。首先是学历鉴定服务,具体说来,用人单位将学位证、毕业证等材料送到档案馆来进行鉴定,鉴定人员根据馆藏档案进行查询,如果有记载则证明材料是真实的,相反则要证明是伪造的。该项服务能有效打击假文凭,推动公平竞争。其次要推广科研成果的应用,档案馆根据学校的科研动态,建立相关的档案信息和数据库,有利于查找资料,该服务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信息沟通,促使学校科研成果广泛的应用。再次要进行档案证明服务,主要针对在校生、往届生和科研人员,根据其需求证明馆藏档案中是否记载某种事实。另外,还要实施人事档案服务和档案翻译服务等项目。

2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服务手段落后 当前,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能否准确、快速的获得信息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但一些高校的档案部门仍通过手工操作提供信息,而不是主动公布信息,很多档案信息不能被快速的查询利用,其服务工作明显滞后于其他部门。

2.2 档案服务不够规范化 由于各个高校的办学特点有所不同,导致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服务存在某些不规范的现象,比如很多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都有所不同,在一些有偿信息资源项目服务时,收费不统一,对于同一服务项目不同学校的收费标准却不同,导致高校信息资源不能合理被利用。

2.3 档案馆藏结构单一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很多学生毕业后不能立即签署就业合同,高校就需要继续保留应届生的学籍档案等,学生的学历、学位证明,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成绩单等的证明等都需要档案材料的认证,只有档案馆加以盖章才能生效。但当前很多高校的档案馆藏结构比较单一,并没有根据实际需要对不同档案级进行归类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化。

3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的途径

3.1 树立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的理念,提高相关人员的社会服务意识 高校档案馆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模式造成了信息资源的严重浪费,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档案馆自身的发展。因此,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将馆藏信息资源作为全社会共享的财富,为社会公众及时提供各种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公众的潜在需求。另外,还要加强对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服务的宣传,档案管理工作不再只是档案工作人员的职责,与全校教职工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全体教职工重视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服务功能,才能进一步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入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

3.2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创新档案服务方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利用网站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是当前和今后高校档案馆服务的主要方式,尽管很多高校已成立自己的档案馆主页,但网站的结构和内容都比较简单,主要集中在馆情介绍、管理制度等方面,因此,高校档案馆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丰富网站档案信息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比如可以设置档案在线浏览、远程传输、资料代查服务等。同时,还要建立具有特色的数据库,比如以用人单位为对象的学籍档案数据库,帮助鉴别各种证书的真伪;以在校生和毕业生为对象的学生成绩档案数据库,方便其就业、升学、留学等;以在校生为对象的论文专题数据库,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提供服务,等等,这些多样化的服务形式和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3.3 加强高校与企业、政府及其他社会机构的联系,提高档案信息服务质量 高校档案馆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强与其它部门的联系,开设一个专门的信息服务平台,用来与社会各组织机构进行交流互动,将本校的科研成果、技术创新、专利发明等重大成果形成档案信息,根据社会各组织机构的需要主动推广相关信息,比如可以开办档案信息查询窗口,提供档案信息网上检索服务,并定期开放档案目录及全文的信息,提供一些公益性的信息服务,从而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率。

3.4 建立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服务评价体系 服务评价机制有利于推动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工作的落实,提高档案信息服务质量。首先要建立完备的服务保障制度,保证服务制度合法、合理,并具有激励作用,评价标准也具有可操作性。其次要明确服务指标,区分好不同种类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而且明确每一项服务的标准。再次,要建立一个高效、便捷的服务流程和多样化的服务方式,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另外,还要形成一个完善的服务评价体系,并及时采集评价结果,从而能进一步改进服务水平。

4 结语

总之,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是社会时展的必然趋势,尽管当前高校档案信息资源面向社会存在一些阻碍和问题,但只要依照相关法规,并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势,就能实现高校档案馆为社会大众服务。另外,还要遵循档案安全保密的原则,要在规定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挖掘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徐蔚.论高校档案的社会化与社会服务功能[J].北京档案,2010(01).

[2]倪丽娟.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服务策略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1(05).

[3]邸家琴.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馆的功能定位与发展趋势[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02).

[4]崔静,韩海涛.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服务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7).

档案助理馆员论文范文4

[关键词]地方文物藏品 档案管理 意义 优化对策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经济实力和文化实力不断增强,推动了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的前进。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主要是指对文物藏品和文物藏品信息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虽然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硬件条件落后、资金和人才的缺乏、制度的不完善、信息化不足等相关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也提出了相关优化对策,来改善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现状,提升其管理水平。

一、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概述

(一) 做好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地方文物藏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物和档案两方面,因此,不仅要对地方文物藏品进行严格的、规范的管理,而且也要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加以重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文物藏品自被研究、征集到进入博物馆收藏,确定了其研究、展览等价值,这一系列形成的真实文字记录,体现了文物藏品的内涵和价值,形成了文物藏品档案。

(2)文物藏品不仅是具有价值的文物,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特征,反映了记录历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为了规范文物藏品的管理,法律明确规定相关单位必须要设立文物藏品档案,形成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做好文物藏品的保护管理工作。

(二)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内容

随着社会变迁,经济发展,根据文物藏品管理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做了以下分类:

1、文物藏品的原始信息

指文物藏品的原始记录,以及经过一系列过程而形成的接收、调拨、提取、注销等信息的单据。

2、文物藏品的特点信息

指记录文物藏品的大小、尺寸、结构、质地的文字材料和照片等信息的相关材料。

3、文物藏品的研究信息

根据对文物藏品的研究,而形成的专著、论文等记录材料信息。

4、文物藏品的鉴定信息

专家、学者等专业人士对文物藏品进行鉴定后,而形成的意见、评语等内容信息。

5、文物藏品的保护和使用信息

首先是对文物藏品进行保护的所有行为,以及用于绘画、摄影、展出等活动的所有功能,从而形成的一系列记录信息。

(三)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环节

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流程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保存、使用等一系列过程,涉及面广、任务重、耗时长,因此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为了将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做好,需要注意以下环节:

(1)要形成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2)将藏品档案管理落实到人;

(3)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通过这几个环节,积极发挥地方文物藏品管理工作最大作用。

二、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欠缺先进的硬件条件

先进的硬件条件是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前提条件,但是当前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缺少先进的硬件条件。具体表现在:

1、缺少专业的存储管理场所

当前在文物藏品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存储管理场所面积小、环境差等问题,未能满足管理的要求;

2、管理的设备陈旧。

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存储条件受到防虫、防潮、防震等硬件设备的局限,未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空气质量下降,空气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增多,也加剧了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难度。

(二)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资金短缺

当前对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主要机构是地方博物馆,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资金较为短缺,成为这方面发展的又一阻碍。

(三)文物藏品档案管理人员的意识水平较低

首先,在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个别管理人员意识淡薄,认识不到文物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对文物藏品档案的管理工作较为漠视,只进行常规性工作,没有发挥应尽的义务和职责。

(四)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科学有效性不足

当前,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有的单位未能将文物藏品清晰登记,登记上架也较为混乱,存档的内容也不齐全。同时,缺少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来操作,使藏品未能保存完整,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

(五)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技术手段落后

在文物藏品档案管理过程中,管理技术手段落后的原因,主要表现有以下两点:

(1)缺乏专业的人才。受到基础工作条件、待遇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使从事这方面专业工作的人员减少,流动性大;

(2)在时间不断前进的条件下,文物藏品受到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破坏加大,而且地方管理的技术水平落后,只能够进行简单的检查和纠正,未能及时对专业问题进行顺利解决。

(六)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未能形成有效的信息化

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十分繁琐,且工作量巨大。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质量,有必要利用专业有效的信息化工具,来更好地发挥档案管理的作用。例如,在电脑中录入相关文物信息,可以方便的查询文物藏品的相关资料,提取相关信息。通过加大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不仅降低了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三、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优化对策

(一)优化硬件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优化硬件条件的具体内容包括:设立专门的库房,保证库房地址位置合适、结构合理、设施完善等外在条件,并由专人负责管理维护库房的安全性、坚固性等;加大对设施建设的投入,例如增加相关空调设备,保证空气湿度的合理控制对相关照明设备也需要加强控制。

(二)拓展资金来源,缓解资金压力

(1)成立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专项资金,积极投入到专业人才对于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贡献;

(2)加大地方的财政预算,增加地方对于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投入,保证文物藏品的正常管理;

(3)加大各方面力量对于地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争取各个方面的支持;

(三)明确责任意识,提升管理水平

(1)要提高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将文物藏品档案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分解,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承担起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重任;

(2)转变传统的观念,借助文物藏品自身价值,积极走出去,真正发挥其社会价值;

(3)加强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监督机制,确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加大文物藏品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鼓励自我约束,形成一支真正热爱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队伍。

(四)强化人力保证,推进管理发展

在科技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来实现文物藏品档案的科学管理。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方面是积极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文物藏品档案管理人才。通过对现有人员培训,来端正其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水平;第二方面是提高现有人员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通过这些措施,保证当前人员的稳定性;第三方面是积极引进外部专业技术人才。

(五)完善规章制度,确保科学管理

(1)针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有序的管理程序,保证每一步骤能够顺利实施;

(2)健全规章制度,保证有条不紊的开展物藏品档案管理;

(3)要强化全员的法律意识,在各项法律法规指导下,熟练运用专业知识来解决问题;

(4)借鉴外来的先进管理理论,推动文物藏品档案管理能够更加的标准、有效。

(六)强化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指,借用计算机、摄像机等多媒体设备,将文物藏品档案的文字材料、音频材料、视频材料等方面存储、备份,确保文物藏品档案查阅的效率性、资料真实性、储存的永久性。同时,利用科学技术构建文物藏品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借助信息系统来整理相关原始数据,查阅相关信息。

结语

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满足的阶段,人们将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将进一步深化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此实现文物藏品的价值,推动社会文化的不断前进,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燕.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11,04:111-112;

[2]王艺宏.浅析博物馆文物藏品档案的管理[J].兰台世界,2013,03:79-80;

档案助理馆员论文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引领

作者简介:彭芹(1963-),女,山东淄博人,淄博职业学院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及图书馆学。

课题项目:江西省社科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特色文化视野下高职院校品牌文化建设研究”(编号:11JY40),主持人:王国光。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5-0060-03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高职院校的定位是高等职业教育,属于专科层次范畴。它的人才的培养目标注重岗位技能,面向社会培养能熟练地掌握某一特定职业或行业的技术及服务规范,符合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高职院校图书馆与高等院校图书馆相比更具有其专业特色和特点,是为教学、科研、生产提供服务的,其职能主要体现在服务和育人上,为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知识和信息。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构成及特征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社会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在大学校园的反映。广义的校园文化可以划分为四个层面:第一,物质文化形态,即以物质文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景观。如校园地理环境,建筑群布局,艺术文化设施等。第二,制度文化形态,即以社会关系反映出来的文化。如学校的隶属关系、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等。第三,观念文化,即以理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精神文化形态。如办学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校风,学风等。第四,心态文化,即内隐于师生中无形的深层文化形态,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情感方式、审美情趣等。[3]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一般的企业文化、军旅文化、商业文化、村落文化、节日文化有着质的区别,它指的是在高职院校内发生的,以学生为主要载体,教师为导向的,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文化氛围和文化现象,包括校容校貌,教育与管理制度,全校师生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等。高职教育有高等性、职业性、实用性、层次性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征[1] ,校园文化有其自身的功能:德育功能、美育功能、升华管理功能[2] 。

(二)高职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种非强制性的力量,但它对学生的影响却是至关重要的,有时甚至能达到许多强制性力量无法实现的目,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学习功能设施,对于校园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图书馆本身就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我们通常有这样的感觉,进入一个学校最引人关注的是教学大楼、科技楼和图书馆。由此可以看出这三项建筑是高等学校校园风貌的体现者,其中图书馆则是这三者中最具有代表性与综合性的一个,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高职院校图书馆体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性质和特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一般高校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职业性,而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文献及活动的开展更是体现了职业性与生产性的特点。所以,高职院校图书馆自身的建设,也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前进的推动者。

高职院校图书馆体现校园的审美娱乐性。总的来说体现在三个方面,提供书籍阅览、提供娱乐场所、创造审美性文化氛围。图书馆内外的文献书籍、装饰美化物品、标语或标牌、墙报和壁报等都是审美文化的创设。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对校园文化引领的层面

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一种文化事物和现象,在人们的头脑中不再仅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看书学习的实体[4],人们对图书馆的认识可以归纳为物质层面的图书馆、制度层面的图书馆、精神层面的图书馆。高职院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引领者,向学生传播文化知识,进行思想政教育,是课堂教育的继续与补充。笔者将从三方面来谈高职院校图书馆对校园文化的引领。

(一)图书馆对校园物质文化的引领

图书馆作为一个场所是一个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实体。图书馆物质设施包括馆藏文献、馆内外环境设施、馆职工及工作设施等。校园物质文化是以物质文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景观,包括:校园地理环境,建筑群布局,艺术文化设施等。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法,图书馆更是汇集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积累的文明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一个实体场所,是高职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看书学习的良好场所,为高职学生提供文化、思想、道德及专业知识的文献,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中心之一。它让学生学习知识,开阔视野,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完全能够体现并帮助学生提高校园学生的认知文化、审美文化和价值文化的目标,起到引领校园物质文化的作用。

(二)图书馆对校园精神文化的引领

图书馆在工作、运转和发展过程中会形成特定的规范和价值观,它还包括图书馆的群体意识和职工的工作作风、道德情操、服务哲学等。校园精神文化包括观念文化和心态文化。观念即以理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精神文化形态。如办学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校风,学风等。心态文化即内隐于师生中的无形的深层文化形态,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情感方式、审美情趣等。

图书馆有浩瀚广袤的文献信息资源,为广大师生提供各种有利用价值的文献,并有序排列,指引学生进入到这一知识的殿堂,学生可以与大师们进行思想上,精神上的交流与碰撞,提升自己的精神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5]。《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实行)》,明确规定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坚持开展“修身、立德、爱馆、敬业”的思想教育。校园文化以学生为中心,以校园为主要场地,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图书馆是学生群体学习和活动的良好场所,有利于师生以及图书馆馆工作人员形成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认真学习和工作的作风,这种作风将带动图书馆服务模式和体系的建立,学生长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的图书馆中学习或参加活动,他们也将不自觉的学习这些学习和服务精神,进而带动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三)图书馆对校园制度文化的引领

校园制度文化,即以社会关系反映出来的文化。如学校的隶属关系、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等。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其毕业后直接面向社会基层,是第一线的复合型技术应用人才。这一办学方向和特点,就决定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具有浓厚的社会性和职业性。图书馆的制度文化是指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奖励制度、部门岗位职责、图书馆借阅等各项管理制度是图书馆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连接中介,是图书馆科学管理的有力保证。合理的图书馆规章制度、严格的纪律、科学的管理等方面,是图书馆工作稳定有序的进行的有效保障,由于高职院校教育的职业性和社会性,学生在更专注所学的知识是否符合职业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当他们发现图书馆科学合理的制度使师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对每个馆员、师生具有习得励志的作用,他们也会慢慢学习图书馆的优秀制度以便适应以后在工作的制度。这样,图书馆的制度就潜移默化的作用于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

三、 加强措施发挥高职院校图书馆对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

高职院校图书馆有文化性和育人性的特点,所以它与校园文化建设密不可分,它以自己的文化储存、文化设施、文化创造和文化服务,去支持和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现实中,高职院校图书馆对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并不明显,具体表现在:一是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没有利用好图书馆的作用。二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参与到校园文化现设的力度有限。笔者认为应该加强措施使高职院校图书馆更好地发挥对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

(一)加强图书馆环境建设体现校园文化

图书馆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场所,具有文化传导功能。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图书馆的文化传导功能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环境建设包括内部氛围营造和外部景观设施布置。图书馆的建筑就不仅是一般的实用性建筑,而是有强烈的文化内涵的文化建筑。图书馆建筑的室内外空间环境,是构成校园高品位环境设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格独特的馆舍建筑,浩如烟海的图书杂志,整洁明亮的读书空间,画廓、墙报等各种宣传园地,再加上亲切文明的馆员,学校图书馆所营造出的这种优雅、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在无声无息中营造出启发学生自觉学习、勇于探索、追求创新的一种氛围。为学生提供了智力开发、道德教化、技能培养、情操陶冶的条件,为学生的禀赋和能力的充分开发创造出一种宽松的环境,使学生在不断充实和提高中,以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状态去面对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宽敞明亮的阅览室、书库和现代化多功能的电子阅览室及多媒体报告厅等,可以为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物质条件的支持。我们在强调外部设施重要性的时候,千万不能忽视图书馆最重要的功能——提供文献资料的功能。高职院校图书馆要结合学校专业特长构建以高职专业和课程设置为导向的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在馆藏建设上须要有适应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适合本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信息资源。因为学校的教育依托的是专业和课程,所以图书馆服务必须以专业和课程为中心,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也必须以专业和课程设置为导向,只有这样服务才有针对性,才是抓住了高职院校发展的特色和方向。

(二)加强图书馆制度建设推动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加强人事制度、奖惩制度、日常业务管理制度、设备维护与使用制度等的建设。

首先,提高对这些规章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管是图书馆领导还是一般工作员工,都应该认识到图书馆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做到不抵触、不破坏、积极支持维护图书馆制度。高职院校由于其学生的生源的复杂性,其图书馆的管理更是比一般院校更加有难度,因此,加强对规章制度重要性的认识是图书馆制度执行的提前。其次,认真总结经验,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质量。图书馆的制度也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在工作中总结过去的经验并借鉴其他高职院校的经验来改革自身的制度,但在改革中一定要注意其可操作性,并将这些成功经验用制度确定下来,并行成行之有效的规范。最后,强化执行规章制度的监督与追究力度。对执行规章制度监督应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规章制度本身应有监督条文,二是制度的实施应有监督部门。有了规章制度能否贯彻落实坚持下去,需要强化检查和监督,否则容易落空,图书馆可以通过联合学生会建立图书馆制度维护社团或组织等。

(三)加强图书馆精神文明建设引领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来引领校园文化。首先,提供文献资料和场地开展校园学术活动。高职学生为二流生源,且实训时段大幅增加,又受到电视、电脑和网络游戏等媒体的冲击,文本阅读时间越来越少,阅读习惯和能力比较差。若缺乏良好的阅读熏陶,没有终身阅读的内驱力,没有一定的理性知识为依托,学生就很难可持续发展,这将影响到高职院校的生命力。图书馆开展一些读书活动和联合师生开展学术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指导并协助,以点带面,为营造学习型校园注入生机和活力。文化服务是图书馆加入校园文化活动的最主要的形式。教师申报课题、学生撰写论文、学生等级或职业技能证书考试时,图书馆可以提供专门的资料室或电子阅览室供他们使用,提供“特殊”帮助,或是学生需要学科竞赛时可以学生借阅比平时更多的书刊资料等。

其次,图书馆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高职院校图书馆通过有组织、有目的、有特色的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图书馆可以组织各种体现高职校园文化特色的文化活动,教师的备课、学术交流,学生的课外活动如专业技能演示、读书和评书活动、演讲、学生就业教育、书法、摄影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社团组织如文学社、艺术社、报社等也会融入其中,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使学生共建文明阅览室,使图书馆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

最后,提高图书馆人员的文化素养与服务质量,更好地为校园文化服务。图书馆人员的知识结构是指图书馆相关人员的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的有机构成的状况,图书馆人员的知识结构包括整体知识结构和知识面状况。图书馆人员文化素养是指图书馆相关人员经过学习、实践、接受影响而形成的较为稳固的文化意识文化行为达到的程度。包括思想品质、科学文化度、政治思想等多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图书馆人员的服务技能包括:表达能力、管理组织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为了达到提高图书馆人员的文化素养和服务质量,图书馆可以通过定期学习、考核,参加服务技能培训等方式。总之,高职图书馆应积极引导图书馆馆员树立“人本服务”的理念,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日常工作中开展文明礼貌服务,通过馆员热情的服务、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文明的行为举止来影响校园学术氛围和达到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目的,树立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达到服务育人的效果,发挥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精神熏陶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德宇.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32.

[2]朱发仁. 高职院校“企业化”校园文化研究[M].电子科技出版社,2007:18.

[3]Avruch, K,“Culture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Press,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