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术与生活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术与生活论文范文1
要培养幼儿在参与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关注生活的点点滴滴,就需要对幼儿的活动环境进行较为生活化的装扮,幼儿在生活化的活动环境中就会激发起来幼儿对生活的思考,从而能够主动参与到美术作品中。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幼儿的生活关注点,并且将这些关注的元素带到课堂中,幼儿的绘画欲望就被激发了起来。
比如,幼儿都比较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这个动画片,教师就可以让幼儿来进行动画里面的各种小羊的绘画,幼儿对这部动画片都很熟悉,因此在绘画的过程中就会回忆自己在看的过程中的情景,也有一种想要表达的欲望,这样的一个过程,教师都不需要做过多的强调,利用幼儿的卡通喜好来进行绘画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比如教师为了让幼儿绘画一副有关过年的情景的绘画,幼儿对过年都是很熟悉的,幼儿也愿意参与这个过程中,教师为了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成果,就可以将整个教室装扮成新年的样子,用各种剪纸、蜡染、年画来对教室和走廊进行装扮,让幼儿出身于一种过年的氛围中。在幼儿快要放寒假的时候安排这部分的绘画,那个时候幼儿想要过年的欲望都比较强烈,在进行绘画的过程中,也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一个过程,不仅提高了幼儿的美术绘画水平,而且能够培养幼儿一种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注重生活实践,尊重幼儿个性
美术的教学绝对不仅仅是在课堂中就能够完成的,生活化的元素需要幼儿进行亲身的体验,这样幼儿才能够感受到绘画所带来的乐趣。大自然就是一个天然的素材,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时候要经常带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让幼儿在和大自然的亲近中来获得绘画的灵感。比如各种各样的石头、树叶、溪流、昆虫……这些都可以成为幼儿的创作素材,幼儿也能够很容易融入到这样的环境中,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周围的世界。幼儿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作品,幼儿眼中的世界和大人眼中的世界不一样,在他们的世界中没有那么多的规矩,不需要规定苹果就必须是圆的,草地是绿的,花儿是红的……在他们的眼中,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说话的,因此对待周围的事物的时候也总是带着善意,教师要保护孩子的这样一种善意,要尊重孩子的独特想法,他们成长到一定阶段自然就会理解周围的世界,不需要教师过早地强调他们眼中的事物不是他们所认为的样子,要让孩子保持一些童心来进行美术创作。
比如,让幼儿来进行“我的家乡”这个主题的绘画,幼儿在画的时候,不要给幼儿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不要规定幼儿必须画什么,幼儿想到什么就画什么,只要幼儿能够进行合理的解释就是值得鼓励的,不需要幼儿画的有多么的完美,只要是幼儿眼中的家乡就足够,像有的幼儿在画的时候,就画了一棵树,教师耐心地询问“为什么就画了一棵树呢?”幼儿回答道“因为我爷爷经常带我到这棵树底下玩!”孩子这样的回答是多么地真挚,多么地令人感动,教师就需要对这个孩子的绘画作品进行表扬,这样孩子在以后进行创作的时候就能够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的来进行绘画,不需要在意那么多既定的规则,这样还是就能够在一种良性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也使得自己的真实情感得到了宣泄。
美术与生活论文范文2
本文运用建构主义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在教育哲学的层面分析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开设艺术考察课程的重要性与前瞻性。建立新的学习观点与理念并用其反思评鉴美术学院艺术考察课程活动式教学实践。
一、艺术考察课程所依据的学习理念
艺术考察课程所依据的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只有通过把个人世界里的经验组织起来以提高个人面对世界的效能,学生才能主动地建构自己学习的求知方式”。①建构主义的情境式学习是通过问题解决而进行的,是一个建构过程。学习者与环境互动并主动地对外在的经验加以筛选、组织和整合,学习者无须依赖一些既定的程序来进行心智活动。社会文化观强调实践活动对学习发展的重要性。把活动与社群文化有组织地联系起来,并强调认知过程从属于社会过程和文化过程。学习活动与社会情境和文化情境有密切关系。学习是因共同参与实践社群文化而产生的。建构主义观与社会文化观相辅相成。在实践中面对特定情境时,寻找有意义的解决方法。学习应成为学习者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相互撞碰、开放式学习。学习者依据自己的活动,在具体的学习环境和空间建构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生成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样的学习是创生式学习,笔者称为“艺术考察活动式学习”。
二、艺术考察课程中学习者与教师的关系
教学变成考察活动,教学不再是说教,而是协作和帮助,教学成为考察活动的组织和协作式的框架与在具体考察情境中上下求索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变成考察者并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与考察成为主动参与、主动进取,在兴趣与激情的引导下,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与考察。在具体的学习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中碰撞创生出自己的学习考察成果。教师变成考察者的协助者和服务者,与考察者共同建构考察方法,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与学习者、考察者共同建构考察成果,当然也是学习者进行学习与考察活动的咨询者和解决问题的协助者。
下面笔者具体列举一些艺术考察课程课例:
1.课程简介
艺术考察是艺术情景式实践教学。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学习者的亲身感知与体验使学习者做到知行合一,自主建构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社会的动态关系,扩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全面艺术素质与文化修养。在国内选取艺术考察对象如石窟、碑林、专题博物馆、民居、帝王宫殿、帝王陵墓、名山大川等。
2.教学目标
扩展学习者的艺术视野,感知与体验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学会对各门类艺术的赏析、考证并能深入研究,提高对艺术的研究能力与审美能力。通过访问民间艺人、著名画家、民俗专家,以画速写、做笔记、记录影像等动态情景式学习方式获取艺术资料,为各门美术专业课搜集素材。通过艺术考察的一系列活动,学会欣赏、感知、探究不同时代的艺术品,获取优秀艺术经验与丰富的艺术知识,培养学习者热爱优秀的中国文化,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思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3.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等,探究其与艺术的关系。提高学习者生动准确地感知考察对象艺术特征的能力,掌握快速记录与把握艺术要领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习者举一反三、实事求是、应目会心以及应物象形的艺术思维与实践能力。
4.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艺术考察对象如石窟、专题博物馆、民居、名山大川等。先聘请专业导游或当地专家、学者讲解其文化、艺术、历史价值。教师作为学习者的首席与学习者共同学习。在听完介绍之后教师与学习者讨论、探究、访问并进一步深入考察。在考察的真实情景中教师给学习者传授搜集考察资料的方法。
(1)学习者根据考察的不同地域,自由选择艺术考察的侧重点,如游历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2)学习者访问民间艺人,欣赏民间艺术,感知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方法,获取艺术灵感。
(3)参观考察不同专题博物馆,提高审美欣赏能力,提高艺术视野和艺术感知能力。
(4)学习者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艺术素材,根据自己的特长,认真整理考察记录。
5.考察延伸与艺术考察报告和撰写考察学术论文
(1)学习者通过不同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方式如速写、笔记、影像等,仔细分析并深入细致地整理自己获取的信息资料。
(2)把艺术考察的对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人传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探究,深入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
(3)教师讲授考察报告、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与要求。
(4)艺术考察外出时间为15天,回校整理资料、图书馆查阅资料、完成考察报告和撰写学术论文共15天。
6.考核方式
课堂教学包括教师讲授考察报告及艺术考察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与要求。学生按照课程要求撰写考察报告与学术论文,教师根据文章质量、课堂表现与考察态度情况,给予综合评价,以百分计入成绩。教师根据质性与过程性评价方式,把分数与学生的过程性成绩客观地填入下表。
三、为什么要在美院美教专业开设艺术考察课程
美术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学习中国画等专业基本功的同时,还应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美术史,加深对国学包括儒、释、道文化的研究,培养研究型人才。美术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建筑等综合概念。开设艺术考察课程主要是开阔学生艺术审美视野,感知不同地域风土人情,赏析经典艺术品,提高艺术审美能力。通过速写、笔记、影像等记录方式,为专业课收集素材。通过艺术考察活动培养学生以优秀的中国文化为底蕴,开拓创作思路。艺术考察课程中,教师以艺术考察活动式学习方式引导学习者参观名胜古迹、洞窟壁画等,培养学习者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创作、互动、整合、展示的综合性艺术和文化素养。教师引导学习者在社会生活或艺术环境中了解与国画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与能力,鼓励学习者接触多样的文艺形式,丰富文化素养,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表见解。学习者在社会生活情境与艺术考察活动中提高体验艺术的综合能力,并形成学生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情感、态度等综合人文素养。
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更应该明白自己将来做中小学美术教师或艺术教师,要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美术与艺术史与发展轨迹,这些具体的美术史与艺术史真正的存在方式是生态的存在于地面、地下与民间。所以给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艺术考察课程更显重要。
结语
美术与生活论文范文3
一、深入研究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明确美术课程价值
1、陶冶审美情操,丰富生活情趣
美术是最重要的视觉艺术,对发展学生的视觉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对美术作品的材料构成及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丰富生活情趣。
所以美术鉴赏模块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大,能够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美术课要改变过去只重视美术技法传授,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的状态。
2、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美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美术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性,因此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宗教、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美术乡土课程、校本课程最能体现美术的地域特色,能够传承、发扬光大民族文化。
3、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美术实践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能力,接触特殊的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其他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这种融鉴赏与创作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对发挥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在开发美术乡土课程、校本课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4、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美术实践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在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促进人际交流以及释放个体的紧张或消极情绪等方面,具有促进身心健康与个性和谐发展的价值。
在师生共同开发美术乡土课程、校本课程中,学生能够直接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能够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升华情感;能够促进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以此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5、助益人生规划,拓宽发展空间
美术渗透于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在美化生活,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美术课具有工具性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育学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发展美术方面的各种能力,也为学生今后从事美术职业或其他职业提供发展机会。
二、开发乡土课程、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课堂观察、听评课,了解当前我市美术课程教学现状与教学内容。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学生熟悉的、本乡独有艺术形式,通过实地考察、摄影拍摄清东陵石雕、冀东皮影,提出方案,写调查研究报告。
2、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在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发现和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撰写经验及相关案例、校本教材与乡土教材、教学反思等。
3、反思实践法:在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中反思,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开发的校本课程与乡土课程的科学性、创新性。
4、文献法:查阅文献,了解校本课程与乡土课程开发方面的理论成果,用以指导实践活动。网上查阅与开发的校本课程与乡土课程有关的图片资料、音频资料、视频资料,论文、论著,以备研究所用。
三、开发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具体步骤
(一)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的方式确定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内容。内容必须是学生熟悉的、喜欢的,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又有地方特点的。课程的界定要准确。如本人,根据前期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家乡有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感到很骄傲,86%的学生都去过清东陵,看过清东陵石雕,但对石雕没有深入地鉴赏过。2010年“五一”期间,有的同学就参加了清东陵举办的“太平洗象”、“石雕艺术欣赏”活动。课本上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一课也没有认真地学习,学完这一课也没留下什么印象。所以本人决定开发“清东陵石雕艺术欣赏”乡土课程,以拓展教科书内容,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完整、全面、深入的认识。尽管大多数学生对皮影戏、皮影舞、皮影调不是很感兴趣,但他们的父辈、祖辈都很喜欢皮影,本地电视台经常播放皮影戏,唐山每年举行皮影艺术节,日常生活中家乡人们跳皮影舞的也很普遍,开发“冀东皮影调、皮影秧歌舞、皮影的形象造型风格”乡土课程对传承家乡传统文化很有作用。学生学习土生土长的艺术很容易接受。特别是皮影秧歌舞中人物舞蹈动作僵硬、夸张,很像动画里人物动作,很符合现代学生审美情趣。调查发现学生对色彩鲜艳的、讲究对称的图案作品很感兴趣,也能够接受,愿意学习;一些同学对漫画,特别是卡通画着迷,所以我决定开发“图案”、 “速写创作”、 “漫画创作”校本课程。
(二)开设乡土课程、校本课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1)带领高级中学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实地考察了清东陵石像生、石五供、地宫壁雕等石雕作品,拍摄了许多清东陵石雕照片,在网上查找了许多陵墓雕塑图片,参考了《中国雕塑史》等论著,写出了《清东陵石雕艺术鉴赏》乡土教材,制作了“清东陵石雕艺术鉴赏”课件。主要内容是:1、考察、观赏、拍摄、保护清东陵石雕;2、比较清东陵石雕与历代陵墓雕塑艺术风格的不同,以及陵墓雕塑艺术风格发展历程;3、研究、体味清东陵石象生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华表、丹陛石、祥兽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石五供、地宫壁雕所体现的宗教思想。4、欣赏清东陵石雕给人们带来的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
(2)本人带领学生参观了遵化市举办的民间手工艺作品展,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品评了作品,拍摄了大量的皮影影人、剪纸作品照片。 在查阅了大量网上资料的基础上,本人编写了《唐山驴皮影造型艺术谈》乡土教材,完成了“冀东皮影”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内容为:1、冀东皮影的产生与发展;2、人物造型与行当;3、唱腔与伴奏;4、《俏夕阳》;5、唐山驴皮影人物造型艺术特点,a.人物造型艺术化,b.人物造型平面化,c.卡通式的人体比例范式,d. 人物造型戏曲化,e.人物关节弯曲化;6、唐山驴皮影细腻逼真的砌末造型;7、皮影的民间装饰特色,a.“点”的灵活运用,b. “线”的优美组合,c. 符号化的传承,d. 人物头饰特点;8、皮影影人的制作方法。
(三)开讲开发的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
结合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1课《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讲授“清东陵石雕艺术鉴赏”乡土课程一课时;主讲“皮影的形象造型风格”乡土课程两课时。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气氛活跃,都主动、积极地回答问题,师生互动好。
(四)最后,修改、汇总、推广
课后进行教学反思,结合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修改乡土课程教材,以备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美术与生活论文范文4
一、百幅经典名画的概念界定
百幅经典名画是根据“三个基于”的选画原则,即基于在绘画史上具有转折性地位的名画,基于地方本土文化的名家名画,基于适应学校校本需求的名画,精选出中外从古到今的一百幅经典名画。入选的名画必须是在绘画史上具有教育意义、堪称典范、又广为人知的作品,入选作品必须在绘画表现的技术层面、组织构思的历史人文层面等能给学生带来启示。在具体的鉴赏学习中,通过对同一画家作品的延伸与拓宽,对同一主题、风格的其它同时期作品的知识链接,学生不仅仅是知道一百幅名画,而是系统地了解绘画作品的风格体系和绘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二、《百幅经典名画》校本课程建设的原则
1.坚持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的原则。新课标把“关注文化与生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提出了“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的教学建议,并在教材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提出了“鼓励美术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和“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要求。
2.坚持以现有教材为主,校本教材为辅的原则。现行苏教版美术教材是江苏省根据新课标编撰的地方课程,它既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又结合了本地区的实际,所以是美术教学的基本教材。“百幅经典名画”的校本课程必须与苏教版的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进行拓展性学习,使美术课程真正体现以国家、地方课程为主,校本课程为辅的三级管理理念。
3.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学校实施“自主—创造型”管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以“培养新时期的绅士、淑女”为目标,致力于打造一种适合少年儿童发展的高品质的教育。从艺术层面上来看,就是要丰富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渊博、谈吐高雅、有爱心、尊重人格的人。开发“百幅经典名画”校本课程,必须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4.坚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参与学校综合性美术创造活动中去,如美术节活动等,使他们能把美术与生活经验紧密相连,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结合展示师生在美术活动中形成的成果,美化校园环境,促进校园高雅文化氛围的建设。
三、《百幅经典名画》校本课程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制定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及能力发展的课程总目标及各学段的阶段性目标。根据选定的百幅名画,合理安排它们在各年级的学习比重,进而确定具体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名画的技能技法知识学习,如构图、色彩、形状等;名画的历史人文背景学习,包括创作背景、画家生平、作品寓意等。同时,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策略的研究,包括编撰教科书、教师用书与学生的练习册,开发网络学习平台,探究多样化的学习模式和多元化评价体系。
四、《百幅经典名画》校本课程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1.百幅经典名画的选择。确定中西方名画分别占60%和40%的比例,在60幅中国名画中,以清朝末年为界,分为古代和近现代两大板块,古代选30幅、近现代选30幅;在40幅外国名画中,以19世纪为界,也分为古代和近现代两大板块,也各选20幅作品。
2.校本课程的总目标。通过《百幅经典名画》校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3.校本课程各学段的教学目标与内容。
第一学段(1~2年级)教学目标:通过观摩、讨论的方式,欣赏中外表现儿童题材的绘画作品,并用简短的话表达感受。教学内容:(中国古代5幅、中国现代5幅、外国5幅,内容略。)
第二学段(3~4年级)教学目标: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绘画作品,用语言或文字等多种形式描述作品,表达感受与认识。教学内容:(中国古代8幅、中国现代8幅、外国8幅,内容略。)
第三学段(5~6年级)教学目标: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欣赏中外优秀绘画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画家信息,并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绘画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通过口头描述或写作等多种方式表达对绘画作品的感受与理解,能说出六幅以上经典绘画作品及其画家。教学内容:(中国古代10幅、中国现代8幅、外国10幅,内容略。)
第四学段(7~9年级)教学目标:①尝试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美术欣赏方法进行学习和研究。②利用互联网、辞书或美术专业书籍等了解中外著名画家的作品及流派,知道中国美术史中5位以上的代表性画家及其作品,外国美术史中2个以上重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与作品。③描述和分析绘画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特征,写出300字以上的评论文章,并与同学讨论、分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或事件。教学内容:(中国古代15幅、中国现代15幅、外国20幅,内容略。)
4.教师参考用书的构架。遵循教材编写的导向性、典型性和启示性三原则,确定教师参考用书的构架,分作品赏析、知识链接两部分,完成了作品赏析的文字编写工作。邀请西画和国画类的相关教育专家,对初选的百幅经典名画的作者、代表作、文字评述进行审定,使文本更科学、严谨。通过网络平台和高清杂志等渠道,广泛收集百幅名画的高清图片资料,为教科书、教师用书、练习册、辅助材料的编写奠定基础。
5.实施校本课程的行动研究。
(1)课程推进。课题组成员在各级各类公开课教学中,探索实践名画欣赏的教学方法,如《“星夜”赏析》、《中国古代人物画赏析——步辇图》、《山 水画赏析》、《耕牛·战马》等。
(2)活动渗透。结合学校相关活动渗透名画学习,营造人文氛围,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成果。如:名画临摹、名画改画创作、纸贴画、扇面画、柱子装饰、名画纸拎袋设计,美术节活动等,并与学校环境布置结合,如以高清仿真的名画图片对“星辰城市学校少年宫”作环境布置、初中教学楼楼面布置;用学生作品布置展厅、风雨操场用学生画的柱子画装饰;此外,还把教学楼橱窗作为名画宣传阵地,利用2013年学校台历来展示学生作品等。
(3)网络支撑。协同信息处开发了课题网络资源建设库和美术节专题博客平台,直观、快捷地向全校师生、家长传递美术节活动信息,实时呈现学生的活动成果,并为学生评价作品、交流心得提供平台。
五、《百幅经典名画》校本课程建设的反思
(1)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教师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提升了专业素养和教育科研水平,在校本课程教学实践中提高了教学法水平,多名课题组成员在学校的论文比赛和星辰杯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奖。通过每年的美术节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了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学生学会了倾听和协作,体会了合作的快乐,发展了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名画改画创作、名画纸袋设计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美术课堂中如何有效渗透名画赏析,校本教材与现行教材如何自然衔接融合,如何编写学生用书,如何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并撰写成论文成果等。
参考文献:
美术与生活论文范文5
论文摘 要:美术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尊重,爱护并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知识的浓厚兴趣,重视学生全面提高课堂实践,探析教师如何选择生动内容与教法,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
从事多年美术教学工作,我们深知美术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艺术家,也不是单纯提高美术技能,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他们能够生活得更加生动活泼,充满艺术情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修养,促进他们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美育的方向,以“育人”为中心,把促进儿童青少年审美发展作为美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要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获得艺术感知,艺术欣赏和艺术评价能力,体验视觉、听觉、动觉等活动带来的愉悦,丰富审美经验,通过艺术活动发展个人潜能,提高生活情趣,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与人文修养得到综合发展。
美术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尊重,爱护并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知识的浓厚兴趣,重视学生全面提高课堂实践,探析教师如何选择生动内容与教法,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美术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生活处处有美术,美术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世界,让美术丰富学生生活,这样学生和能感受到美的真义,才能真正热爱美术,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教育家袁振国在《当代教育学》中明确指出:“教学即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美术课学习内容要贴近生活。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美术教学就失去了创造的活力。我们在美术教育中要真正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乐趣。因此,在美术教学中不应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内容,在题材、形式的选择上要留给学生自由空间。
其次,设疑解难,启发思维,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美术课堂中,设置并提出疑问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也是探索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动力。设疑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助燃剂,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保持和重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的注意和兴趣的强度。”美术教师在课堂中善于运用设疑,提出启发性问题,步步诱导,层层点拨,促进思维,从而解决教学要解决的重点与疑难问题。
第三、沟通情感,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态度。
情感是求知的动力,是发展学生智力和思维的重要因素,是人们认识活动的内驱力。美术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师生心灵的艺术,教师与学生之间真诚、积极的情感交流可以造成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气氛,建立最佳的教学情境。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知者莫如乐知者。我们在课堂上要寓理于情,渗透和体现在教学的心思与教态之中,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学习的兴趣。往往一束期待的目光,一句真情的话语,一次鼓励性的评价,不仅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而且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师生的情感联络和交流得到加强,学生就能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好完成。
第四,培养个性,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挥,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未来教育个性化的重要体现。我们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的差异,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求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兴趣、努力程度、学习方法以及行为倾向等。注意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所用教材与教法的反应,他们的优点、弱点,以及问题之所在。教师要对他们的优点给予机会,使之充分发挥;对于他们的弱点,则努力找出原因,设法弥补;对于他们的各种问题,都详细研究,帮助及时解决。美术课与其它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表现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应制定整齐划一的学习标准,学习内容和要求不能规定得过死。教师要把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审判感受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目标,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审美感受和各自的审美表现,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成长。不同学生由于个人性格、气质、生活环境的不同,往往有着不同的艺术倾向和趣味,教师要尊重学生艺术趣味的多样化,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对学生表现枉加评判,而是要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不怕失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想。
总之,要想让学生在美术课中兴致勃勃,主动学习,就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当代教育学 》 主编:袁振国 教育科学出版社
美术与生活论文范文6
(一)研究的背景。教育家卢梭说:“儿童通过自我发现、自我想象的智力活动来达到智慧的更高境界。”孩子们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想象之大胆是成人所不及的。伟大的画家毕加索也说过:我花费了终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遥观镇是书画之乡,我们一开始就明确方向,申报了《开发创意美术与创建美术特色教育的行动研究》这一课题。
(二)研究的目标。1.通过开发创意美术,构建起幼儿园创意美术的目标和内容体系,探索一套卓有成效的引领幼儿进行创意美术的途径和方法。2.通过研究创意美术,激发幼儿创作欲望和审美情趣,引导幼儿发扬创新精神,培养创美能力。3.通过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4.通过研究,培育本园创意美术教育特色,提高办学水平。
二、研究过程与措施
本课题于2010年申报武进区级课题,2011年3月批准立项,2011年3月确立为常州市备案课题:1.准备阶段;2.理论研究阶段;3.行动研究阶段;4.总结、结题阶段。
近两年来,围绕此课题,我们采取切实措施,开展多项活动,以保证课题顺利进行,通过扎实的研究过程推动幼儿园的主动发展。1.抓培训;2.抓管理;3.抓实施。
研究措施:1.问卷调查。2.聘请专家指导。
三、研究内容与成果
(一)研究构建完整的系列化的目标和内容体系。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不同特点,制定创意美术目标。
(二)开发实施创意美术园本课程。为了更好地开发实施园本课程,我们利用家长资源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先后到遥观的得园和仙湖公园参观,积累生活素材。并开展各种各样的实验课,在操作材料上,我们选取随手可取的材料,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充分体现乐活理念。
(三)营造开发创意美术的环境和氛围。我们从尚美品味的高度营造“创意美术”特色课程氛围,在接待大厅呈现“创意美术”课题的研究动态和多彩的幼儿创意美术作品;幼儿活动楼的东西两侧楼梯、墙面上分别以中国民族元素和外国西洋元素开创了创意美术的欣赏天地。
东楼梯的第一层是“创意鱼”,材料是废旧硬板纸和各种颜料瓶。第二层是“创意和平鸽”,材料是大量的螺结。第三层是“创意想象弧线”,材料是普通的PVC管。第四层是“创意随想”,材料是枯树枝和铁丝。第五层是“创意组合”,材料是废弃档案盒。第六层墙面呈现的是“创意造型”,材料是废弃碗筷和画笔。
西楼梯的第六层是“创意水墨”,材料是钢丝球。第五层是“创意表演”,材料是青花布和皮影。第四层是“创意剪纸”,材料是KT板。第三层是“创意青花”,材料是素胚白盘。第二层是“创意藤篓”,材料是藤篓和大红花布。第一层是“创意脸谱”,材料是空白画框、颜料和穗子。
两个美术专用活动室一个侧重于绘画,一个侧重于手工,里面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美术材料,孩子们常年在这里恣意创作。各班教室的背景墙都是用废旧材料展现的各种名画,各班午睡区楼梯和特色区域也都给幼儿营造了美术欣赏的氛围。
(四)加强对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指导,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艺术素养。我们要求每位课题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积极开展研究活动,在级组里开展一课两研活动,在活动设计时,从创意角度出发,从目标的制定到教学具、操作材料的准备处处体现创意,抓好备课、上课、评课各环节,强化课题组教师的研讨意识,提高研究能力。
(五)研究建立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激励评价机制:1.教师美术教学的考核;2.幼儿个案评价;3.幼儿的逐月发展评价
四、研究成效
通过一年来的研究和实践,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努力下,本课题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以下成果和实践效应。1.教师方面: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老师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真撰写的论文获得了较好的成绩。有50多篇论文获得了省二、三等奖。根据平时的教学活动,收集了部分教案,撰编了园本教案集。2.幼儿方面:在全国创意美术大赛中,有450幅作品获得了金银铜奖,其中获得特金奖9幅,金奖62幅,银奖204幅,并举办了一次幼儿画展。另外汇编成了一份幼儿作品集。3.幼儿园方面:两年来,幼儿园获得了各种荣誉,接待了很多批姊妹幼儿园的老师和武进区的园长来园参观。
五、困惑与困难
通过近两年的研究,在开发幼儿园创意美术课程,创新幼儿园美术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理论实践成果,但还有很多不足,还存在很多困惑。如如何与生活紧密结合来开发创意美术;如何使创意美术和五大领域有效结合,如何提高老师开发创意美术活动的能力。
六、下阶段研究计划
下阶段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继续研究:
(一)课程。完善创意美术课程体系。
(二)评价。进一步完善创意美术教学活动的评价表,创新评价机制,使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地得到解决或者商议。
(三)幼儿。制定并完善详细的幼儿创意美术发展评价体系,有效提高幼儿的创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富于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