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产业交流材料

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文1

一、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体育产业是一项新兴产业,我国体育部门的收入自给率仅占体育事业支出的47%,除了发行体育彩票和球类联赛初具产业规模,其他都还刚刚起步。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迅猛,随着体育强国的不断强化,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也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08年的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更加证实了我国在体育方面的实力,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国内体育消费,促进了体育产业的经济发展。但是,目前体育产业的经济发展现状并不是十分乐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体育产业法制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体育法规政策的现状是只有一部作为体育领域基本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而且此法的内容不够具体,还缺乏一定的操作性,没有与之相配套的体育法规条例,由此可见,体育产业的法制建设并不完善,尚面临许多问题。虽然近几年国家也提出过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但是法制建设还是不够规范,覆盖面比较窄,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二)区域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东部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明显较西部的发展形势好,说明体育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西部长期以来经济较为落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低、质量差,他们不可能用较微薄的收入去进行体育消费,从而导致其缺乏体育产业经济发展方面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三)专业人才方面的问题

当前多数都是由退役的教练员、运动员来从事体育经营管理,然而作为体育方面的专业人才,他们掌握非常深刻的体育知识与动作,却缺少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素质,他们不了解市场的运作规律,在市场的管理与调控中缺乏一定的能力和相关经验。可见,专业人才的缺乏以及现有人才的综合素质也是制约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市场定位方面的问题

在我国人们依旧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与经济的关系,造成了二者的脱节。多年来只强调国家投入,而不注重自身的商业开发。国家队出国参加大型比赛拉赞助,从来都回避创收的动机,并没有把体育定位在一种商业活动的格局上,对体育的消费也仅停留在福利型的低层次消费上,没有将其引向货币化、市场化的高层次消费。另外,体育产业经济发展还存在政府投入少,产品缺乏竞争力,体育消费意识淡薄等不足。

二、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创新策略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体育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了体育产业能够健康高速地发展,必须采取一定的相关措施来解决其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弥补其不足之处。笔者认为,虽然理论上可能有很多措施可以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但实际上却缺乏可行性,效果甚微,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进行策略上的创新,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体育改革方面的创新

体育产业的经济发展要想有质的飞跃,必须实行正确的改革。由于体育经济组织内部管理相对滞后,经济效益还达不到理想状况。因此,注重创新,采用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灵活高效的运转机制,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提高资源管理和使用效率,是体育经济发展有待解决的问题。尽管体育发展已取得较好成绩,但存在不少问题,如体育产品的种类较少,科技含量较低,层次单一不能满足各类别多层次及多种不同偏好的消费者的需要;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调整企业的产品和产业结构,争取自身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在体育用品的材料和功能上下功夫,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自己的品牌,在守住国内市场的同时,去占领国际市场。

(二)政府调控方面的创新

目前,我国虽然早已经由计划经济时代转化为市场经济,但是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其良好的运行状态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体育产业的市场也是如此。为了使体育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应改革现行的体育管理体制,使政府的职能得到相应的转变,即用宏观调控来替代现行的微观管理,由间接管理来代替直接管理体制。

(三)体育产业人才方面的创新

体育产业创新人才的匮乏是影响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体育产业人才创新方面的培养,以最快的速度培养出质量合格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具体方法是体育部门可以通过联合高等院校一起进行人才培养,同时定期地对在职的相关体育经营管理者进行专业培训,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他们去国外体育产业发达国家学习和交流,促进与发达国家体育组织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提高我国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水平,增强体育产业组织竞争力,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实现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建设市场体系方面的创新

市场体系是体育经济赖以发育的载体,体育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为起点、为目标,研究市场顺应市场、开拓市场。要狠抓市场体系建设,以刺激体育消费为核心,大力发展体育用品市场、劳务市场、人才市场、观众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文化市场、证券市场、广告市场等,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体育市场网络,为体育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规划方案方面的创新

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规划方案,应该有所创新,根据各体育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区别规划。在中小型体育企业的规划中,要注重管理机制的完善,产品质量的提高,主要是为满足国内对体育产品的需求。而大型体育企业的规划方案,应该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因为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体育产业面向世界,会大大地促进其经济发展。政府应对大型体育企业实行政策扶持,如出口优惠政策条件,税收政策等。具体的政策扶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文2

1.我国现阶段体育产业发展的情况。目前,从我国体育资源产业化发展的状况可以看到,体育娱乐、赛事观赏、体育用品、运动训练服务、体育中介等行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以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投资主体多元化,参与人数日渐增多的一种格局。据有关资料表明,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系统体育休闲产业的经营收入与社会资本所构成的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经营收入达到几十亿元人民币。

2.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市场定位不准。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到严重束缚,视野不开阔,认识不到体育与经济的关系,造成二者严重脱节。其次,传统体制制肘。我国体育赛事以前一直都是由国家体委包办,形成一种法定的计划运转。企业在与体育部门联合办体育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获得足够的自。另外,在赢利后,企业得到的往往占少数,许多赛事的投入越来越多,而效益好的却寥寥无几。长此以往,打消了欲投资体育的企业的积极性。另外,相关服务不完善。体育产业和所有其他产业一样需要一系列完善的产前、产后服务措施,服务措施跟不上必将会阻碍体育产业的发展。最后,缺乏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国内企业存在着严重的盲从倾向,哪种体育运动获利较高时,众商家便都往一条道上挤,造成了重复建设、规划不科学、盲目攀比建设规模的不良现象;同时,由于现有的体育经营管理人员大都是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待业下岗人员,他们一般只熟悉体育工作,而缺乏对市场运作及其规律的了解,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水平了亟待提高。

二、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出路

1.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体育改革力度。我国体育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完全依赖国家预算,吃“皇粮”。这种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将逐步消失。体育部门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联手办体育,同时,删减分流行政人员: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逐步实现政体分开,真正按市场规律发展体育经济。

2.大力推进体育产业化经营。(1)发展体育品牌经营:①体育用品品牌经营。就是将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的服饰、饮料等实行品牌经营。但国内市场难以守住,在进攻国际市场时实力又远远不及。各商家应认清市场形势,主动进行 企业的产品、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主动调整,去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在体育用品的材料、功能上 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着力发展自己的品牌,在守住国内市场的同时,闯出去占领国际市场。②体育赛事品牌经营。在中国体育日渐步入社会化、产业化发展轨道的大背景下,把一个体育赛事经营成名牌赛和把一个体育产品经营成品牌产品一样,同样可以获得品牌效应。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国际田径赛事,并被列入世界十大A 级马拉松赛的行列。(2)实行体育设施多种经营:很多体育馆由于经营不善, 偌大的场地闲置,体育馆也入不敷出。那么,根据市场发展的规则,我们必须走出一条全新的体育产业化道路。譬如:开放篮球场、羽 毛球场、乒乓球厅等场馆,服务全民健身;以良好的硬件建设和优质服务争取体育竞技活动、展览会、学术交 流会在场馆举办;开办体育俱乐部,并配合体育活动开办餐饮、住宿、小摊亭等其他经营活动。趁着我国“全 民健身运动”的热潮,实行多种经营,让闲置设施活起来,变单调用途为多用途,以馆养馆,反哺体育。(3)依托体育进行借光经营:借光经营就是借一些体坛名人、名物、名事的影响力来扩大产品、企业的 知名度,进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例如:借助体育名人联合办学、出口优秀体育人材、借助我国国际体育赛事之机,推动体育相关的旅游、餐饮、小商品、博览等产业的发展。(4)注重体育的商业策划与管理:体育在国内、国外均拥有许许多多的爱好者,体育的商业策划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能否扩大知名度、打开市场等重要问题。

3.组建中国体育产业的“航空母舰”。中国体育经济要步入国际体育经济的大循环,并最终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扭转“分散经营、规模狭小”的格局,组建自身的“航空母舰”。即:以产权为纽带,以提高体育企业经济效益为核心,组建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体育产业集团。

4.加大对体育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植力度。一是要尽快制定体育投资法规,规范运作,确保体育投资者的利益;二是要赋予著名运动员、教练员广告权;三是要规范现有体育产业中的税制、税率及征收年限;四是要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分散的体育场所,实行土地置换、盘活存量,集中建设,以利于体育经济的综合开发。

5.造就“两栖型”体育经营人才队伍。一是要引进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二是要对现有的体育经营人才进行强化培训;三是要广泛开展国际体育经济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体育经济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

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文3

    我国目前可堪称世界体育强国,但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与体育事业的蒸蒸日上极不相称。笔者对其加以具 体分析后,认为影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定位不准。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到严重束缚,视野不开阔,认识不到体育与经济的关系 ,造成二者严重脱节。多年来只强调国家投入,不注重自身的商业开发。国家队出国参加大型比赛拉赞助,从 来都回避创收的动机,并没有把体育定位在一种商业活动的格局上;对体育的消费也仅停留在福利型的低层次 消费上,而没有将其引向货币化、市场化的高层次消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进一步解放思想,人们虽逐步 认识到体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但在摸索发展体育产业的同时,常常不能完全脱离十几年的惯性思维,以开阔 的眼界迈开步子大胆干。另一方面,亦或是经验不足、缺乏理论的指导,在中国的产业结构需要大调整的时候 ,大部分企业家还有点跟不上形势。

    2.传统体制制肘。我国体育赛事以前一直都是由国家体委包办,形成一种法定的计划运转。在改革过程中 ,才尝试性地使体育从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这一举动虽然带有相当浓重的市场经济成分,但在某种程度 上仍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企业在与体育部门联合办体育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获得足够的自主权。另外, 在赢利后,企业得到的往往占少数,许多赛事的投入越来越多,而效益好的却寥寥无几。长此以往,打消了欲 投资体育的企业的积极性。

    3.市场竞争乏力。我国全球知名企业少,众多企业与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资本明显处 于弱势。因此,在很多国际性的重大赛事,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的冠名权、指定性产品等的商业竞争中往 往难以占有一席之地。

    4.政策扶植乏力。在美、英等体育经济发达国家、政府为扶植本国体育经济的发展,都相应地在政策上予 以倾斜。对体育部门举办的体育比赛、体育组织接受的捐赠和体育场馆的经营收入,不同程度地减免税收;企 业出资赞助体育比赛,可以记入企业生产成本或作广告支出;修建体育场馆可以享受土地征用的优惠政策和低 息贷款。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扶植力度远远不够,同教育、文化等事业相比、体育产业在政策优惠方面受到“冷 遇”。

    5.相关服务不完善。体育产业和所有其他产业一样需要一系列完善的产前、产后服务措施,服务措施跟不 上必将会阻碍体育产业的发展。我国绝大部分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一味地强调体育产品的生产、销售,却不注重 体育产品的消费咨询、培训和指导,没有及时地为消费者提供体育指导员,体育中介公司亦严重匮乏。这些因 素都延滞了体育经济的发展。就拿曾经火爆一时的健身器材市场来说,对于如今出现的令人费解的市场萎缩现 象众说纷纭。但究其主要原因,则是由于针对健身器材的选择与使用的指导从没热过,有些产品根本没有使用 方法说明,或者有,也只是极其简单的寥寥数语,根本起不到作用。消费者没有科学的“健身计划”,没有合 理的运动指导。

    6.缺乏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国内企业存在着严重的盲从倾向,哪种体育运动获利较高时,众商家便都往 一条道上挤,造成了重复建设、规划不科学、盲目攀比建设规模的不良现象;同时,由于现有的体育经营管理 人员大都是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待业下岗人员,他们一般只熟悉体育工作,而缺乏对市场运作及其规律的 了解,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水平了亟待提高。

    二、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出路

    1.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体育改革力度。我国体育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完全依赖国家预算,吃“皇粮”。这 种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将逐步消失,体育也处于改革的大潮中。体育部门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联 手办体育,同时删减分流行政人员: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逐步实现政体(即体育企业)分开,真正按市场规 律发展体育经济。如上海市为举办八运会兴建的具有国际标准的场馆耗资56亿元,没要国家一分钱,完全用市 场方法运作,堪称气势恢弘的大手笔。我们企业家的思维也应从工业经济的圈子延伸到体育经济领域,考察国 外极富商业价值的体育产业,结合我国国情、开拓中国市场。

    2.大力推进体育产业化经营。

    (1)发展体育品牌经营。①体育用品品牌经营。 就是将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的服饰、饮料等实行品牌经 营。中国体育用品有李宁、青岛双星等名品。但挡不住耐克、彪马等国外品牌的强大攻势。国内市场难以守住 ,在进攻国际市场时实力又远远不及。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举国上下正在兴起的“全民健身运动”, 为体育界提供了无限商机,但又不乏挑战。面对硝烟弥漫的体育用品市场,各商家应认清市场形势,主动进行 企业的产品、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主动调整,去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在体育用品的材料、功能上 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着力发展自己的品牌,在守住国内市场的同时,闯出去占领国际市场。②体 育赛事品牌经营。在中国体育日渐步入社会化、产业化发展轨道的大背景下,把一个体育赛事经营成名牌赛和 把一个体育产品经营成品牌产品一样,同样可以获得品牌效应。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有影响 的国际田径赛事,并被列入世界十大A 级马拉松赛的行列。

    (2)实行体育设施多种经营。很多体育馆由于经营不善, 偌大的场地闲置,体育馆也入不敷出。体育馆 可以以体为主,按市场经济规律全力开发体育市场,走出一条全新的体育产业化道路。譬如,开放篮球场、羽 毛球场、乒乓球厅等场馆,服务全民健身;以良好的硬件建设和优质服务争取体育竞技活动、展览会、学术交 流会在场馆举办;开办体育俱乐部,并配合体育活动开办餐饮、住宿、小摊亭等其他经营活动。趁着我国“全 民健身运动”的热潮,实行多种经营,让闲置设施活起来,变单调用途为多用途,以馆养馆,反哺体育。

    (3)依托体育进行借光经营。借光经营就是借一些体坛名人、 名物、名事的影响力来扩大产品、企业的 知名度,进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具体运作方式有如下几种:①与体坛名人联合办学,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 展培养后继人才。②“出口”优秀的选手和教练。我国在乒乓球、跳水、羽毛球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将我 国优秀选手和教练“输出”到有需求的国家,既可开展两国体育交流,又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③借体育赛事 在本国举行之机,推进国内旅游、博览等业的发展,推动经贸合作。

    (4)推进协会实体化。协会实体化是体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中国足球协会较快、较成功地走完了脱胎换 骨的历程。国家每年300 万元的经费只是足协家底儿的1/20,足协目前每年已能从社会上赚回6000 万元。中 国篮球协会一年有3000万元入账。国家体育总局20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有11个中心一年可赢利1000万元。国 家体育总局一年从社会上拿到4亿元,已不亚于国家的财政拨款。

    (5)注重体育的商业策划与管理。体育在国内、 国外均拥有许许多多的爱好者,体育的商业策划很大程 度上关系着企业能否扩大知名度、打开市场等重要问题。1997年令世人瞩目的柯受良飞越黄河令柯受良本人及 其广告策划人身价百倍,但遗憾的是赞助柯受良飞越黄河的内蒙古彩虹电视机生产厂却鲜为人知,有人遗憾地 将其喻为“买了鞭炮给人家放”。这是企业不注重体育商业策划的一个惨痛教训:耗费大量资金,却没有将自 己推向市场。与之相比,1998年夏季在法国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的成功可谓登峰造极。它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 ,更是一次颇具规模的商业活动。精明的法国人借此良机,充分开发“足球经济”。具体做法包括:独立拉赞 助、实行经营性票务,出售电视转播权和赛场广告权,全力开发纪念品,推进国际经贸合作等。众人感叹:“ 世界杯开动了印钞机”。

    3.组建中国体育产业的“航空母舰”。中国体育经济要步入国际体育经济的大循环,并最终在国际市场竞 争中站稳脚跟,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扭转“分散经营、规模狭小”的格局,组建自身的“航空母舰”。即以产权 为纽带,以提高体育企业经济效益为核心,组建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体育产业集团。这样既可以有效缓解体 育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又有利于增强体育企业市场竞争力。如中体产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年3月上市成功, 筹集到2.8亿元资金。

    4.加大对体育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植力度。一是要尽快制定体育投资法规,规范财务运作,确保体育投资者 的利益,如允许企业对体育的赞助费记入成本;二是要赋予著名运动员、教练员广告权;三是要规范现有体育 产业中的税制、税率及征收年限;四是要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分散的体育场所,实行土地置换、盘活存量,集 中建设,以利于体育经济的综合开发。

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文4

关键词 互联网 体育服务平台 战略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1我国体育服务平台的发展现状

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体育产业开始蓬勃发展。一些国内综合性网站重视起体育服务板块,例如新浪体育不仅提供美国职业篮球的图像与文字直播,还为球迷提供每位球员的职业生涯大数据统计;虎扑体育也针对足球各大联赛即时报道球员的转会情况,以及项目资讯,为广大球迷服务。在奥运的推动下,不少原来并不热门的项目走下专业舞台,成为人们娱乐消遣的业余爱好,例如:射箭、马术、骑行等。而为了更好地与爱好者沟通交流经验,各个项目自发的建立起自己的QQ群,使各项目的爱好者可以无地域限制的交流分享。绝大多数的QQ群不以盈利为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QQ群逐渐转变为俱乐部形式,以线上服务线下活动的O2O模式成为互联网中的重要服务平台。

而随着互联网技术在计算机中的不断应用,QQ群的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于平台功能的需求,不少创业者成立了运动项目的专业网站,这些网站因为提供的产品、定位、人群各不相同,便可以在体育互联网服务平台有一席之地。

这些网站构成从市场营销的可以分类为:横向一体化服务平台、纵向一体化服务平台。

1.1横向一体化服务平台

横向一体化也叫做水平一体化,是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增强企业实力而与同行业进行联合的一种战略。而在我国体育服务平台中,这类服务平台出现较早,以虎扑体育、新浪体育、网易体育、华奥星空为例,这些平台主要是以资讯类服务为主,横向涉及的项目较多,不仅有主流的三大球项目,还涉及高尔夫、赛车、马术等等小众项目,用户可以在这类平台上获取各大运动项目的信息,以及体育俱乐部、体育明星的周边新闻。横向一体化的服务平台是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快速获得互补性的资源能力,填补小众项目市场空白。有效的与用户之间建立关系,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全方面地了解体育项目的咨询。遏制竞争对手的扩张意图;维持自身的竞争地位和竞争优势。不过,横向一体化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以国内几大平台为例,普遍都是资讯类平台,涉及的服务有限,并不能满足很多用户对于单项目功能上的需求。

1.2纵向一体化服务平台

沿产业链占据若干环节的业务布局叫做纵向一体化。近些年随着互联网创业大潮的兴起,这块“大蛋糕”也被创业者细分。一些项目的垂直类服务平台也初见端倪,这类网站满足与用户在各个水平的服务以及项目周边的服务,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创建一站式服务模式。例如绿野户外就是针对户外运动的垂直服务平台,整合骑行、滑雪、登山,越野等户外项目为用户提供攻略、旅游、领队、装备交易、装备服务等深度服务。用户可以在这类的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体验。绿野户外较好地实现了与户外运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关系,上游的装备制造商、场地、票务等与下游的领队、俱乐部有效地结合起来。

由于企业资源相关,纵向一体化是企业在两个可能的方向上的拓展现有资源的发展战略,所以它还包括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

1.2.1前向一体化服务平台

前向一体化是指对于产品做进一步的深加工,或者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或建立自己的销售组织来销售产品和服务,例如国内一些滑雪场不仅提供开发雪场和维护雪场的服务,同时对雪场开发票务平台,越过第三方直接面向用户,降低中间环节的费用。

1.2.2后向一体化服务平台

后向一体化是指企业利于自身产品的优势,把原来属于外购的原材料或零件,改为自行生产。例如美骑网、enjoyZ足球装备网都是国内最大的垂直项目网站,它们从早期以通过评价装备与分享积累了大量活跃用户,而在后期又以媒介平台与上游的生产制造商合作,打造了自己的电商服务平台;而像移动端口益动GPS就是以约跑为服务,后研发出GPS模块植入可穿戴设备领域。后向一体化的服务平台需要对项目资源有较高的要求。

纵向一体化平台的优势在于:(1)平台有助于开拓技术,提供进一步熟悉上游或下游经营的相关技术机会,增加单项目服务的多样性;(2)削弱供应商或用户的价格谈判能力;(3)较高的项目差异化,增加进入项目的壁垒,减少竞争对手;(4)进入高回报产业,在产业链中有一个畅通的产品输出渠道,减少上下游企业服务的不确定性。

2小结

人们利用互联网颠覆着各类传统行业,体育产业也不例外。早些年新浪、网易等综合门户平台提供各大体育项目资讯平台进行了细分,如今各大项目已经有了自己的垂直服务平台,可以解决项目从资讯到体验的各种服务产品。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像益动GPS这类科技公司也正在运用移动互联与可穿戴设备监控人体的运动指标。可以说互联网与体育产业都有体验为王的特点,服务将是在体育娱乐中越来越重要的环节,而互联网也在改变人们对体育产品的需求。

参考文献

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文5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体育旅游 奥运会

一、体育旅游的认知

国内外学术界对体育旅游的概念有许多种解释,现在的体育理论和旅游学理论还没有对其给予统一的比较贴切的的定义。我国体育旅游的概念,更多的是旅游学者从旅游学理论对体育旅游进行的界定。1992年美国的体育产业学家们将“以参加或参观体育比赛(或活动)为目的,离开日常生活的非商业性旅行”定义为“体育旅游”,并体育旅游纳人了体育产业。综合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将体育旅游分为狭义、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体育旅游则是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短程体育需求,借助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其诸种功能,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广义的休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身心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休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

在休育旅游和经济关系的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体育旅游分为如下几种市场类型:健身类体育旅游、休闲类体育旅游、观战类体育旅游、刺激类体育旅游、竟技类体育旅游等(见表)。旅游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是进行这样划分的基本标准,它是由消费者的生理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和心理性格的不同所共同决定的。

二、休育旅游对区域市场经济的带动

体育旅游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带来巨大的市场经济效益,体育旅游具有其他一些旅游项目难以比拟的优势。许多国家将体育旅游作为一种高产出的旅游项目大力扶持和发展。根据国际奥委会出版的《奥林匹克杂志》的材料显示:旅游业从1997年起,单单因为举办奥运会给澳大利亚带来的旅游收人就达到了42.7亿美元。英国通过发展体育旅游业所得到的年产值近90亿英镑,超过汽车制造业和烟草工业的产值;以“足球工业”为主体的意大利,发展体育旅游的年产值在20世纪80年代末已达180亿美元,跻身意大利国民经济10大部门的行列,目前已达500亿美元;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举办期间,吸引了几十万旅游者,直接带动收人约32亿美元;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4月~10月北京旅游外汇收人超过13亿美元;1998年曼谷亚运会使泰国创汇50亿泰株,约1.39亿美元。由此可见体育旅游对区域性经济发展带动影响非常巨大。

瑞士洛桑对欧洲几个发达国家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体育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约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2%。日本旅行社从1993年开始设专门负责海外体育观战旅游的营业部,该旅行社组织的团队频繁出现在世界体育热点赛事当中,体育观战旅游收人的份额每年上升。体育旅游不仅能带来巨大的市场经济效益,而且对社会地区的发展也具有十分显著的带动作用。可见,休育旅游作为第三产业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地区经济的增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带动作用。

体育旅游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现象,它市场广阔,是当前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据相关资料显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带动了当地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为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地区创造了近7万个就业机会;1988年第25届汉城奥运会通过体育旅游业的带动,为当地服务业提供了16万个就业机会,为制造业提供了5万个岗位,为建筑业提供了9万个岗位;1996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通过体育旅游的连锁带动,为该市增加的就业机会达8万个;2000年,奥运会人大推动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使澳大利亚增加了15万个就业机会,其中3万多人投人了设施建设,10万多人被雇佣组织各项赛事,单体育旅游业就为国家出日创汇1.5亿美元。

三、体育旅游影响带动区域经济的分析

体育旅游通过有效促进旅游业的兴旺,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根据加拿大学者史密斯的系统模型理论,旅游业每增加3美元收人,就将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和2.5个间接就业机会,而就业机会的增加,又带动和促进了休育旅游地区的经济增长。与体育产业紧密联系的6大产业之中,旅游业的关联度指数最高。这表明体育产业与旅游业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效果最为明显。两大产业相结合而成的体育旅游业与其他关联产业相比,更能加速区域经济的增长。

体育旅游业发展迅速,区域经济发展就会加快,因为体育旅游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当地就业人数大大增加。初始状态下,某地区劳功的需求曲线AB与供给曲线L1L11相交于E1点,决定的均衡工资为OWL。由于体育旅游业的带动,该地区就业机会、就业岗位增加,大大提高了当地劳动供给量,即在过去原就业职工量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的就业职工,使劳动力的供给曲线由L1L11移到L2L21。从而均衡工资由OWl降到OW2,在该地区休育旅游业尚未启动,劳动供给量尚未提高之前,该地区原就业职工工资总额为OW1×OL1即区域面积,所代表的金额。劳动供给量提高之后,该地区原就业职工工资水平降至OW2,工资总额变为OW2×OL1即区域OW2CL1所代表的金额,因此该地区因劳动供给量的增加,会使原就业职工工资数额减少OW1×OL1―OW2×OL1=W1W2CE1 (见图)。

在体育旅游业尚未启动,劳动供给量尚未提高之前均衡劳动使用量为OL1,该地区总产值为这OL1个工人边际产出之和即图中面积OAE1L1,所代表的数额由于工资总额为OW1E1L1, 故该地区资本所有者得到面积为W1AE1=OAE1L1―OW1E1L1量的收人。该地劳动供给量提高之后,均衡劳动使用量为OL2地区总产值为OL2这个工人边际产出之和,即图中面积OAE2L2所代表的数额,此时工资总额为0W2E2L2,该地区资本所有者将得到面积为W2AE2量的收人。与体育旅游业尚未启动,劳动供给量尚未提高之前的W1AE1量相比,增加了W2W1E1E2量的收人,该地区原就业职工损失了WlW2CE1量的收人,而资本所有者增加了W2W1E1E2量的收人,显然W2W1E1E2>W1W2CE1,即资本所有者的资本总收人的增加量超过了该地区原就业职工工资额的损失量,其差额为CE1E2。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体育旅游业的兴旺,使体育旅游区域劳动就业量提高,增加了体育旅游地区的经济收益,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对该地区整体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北京成功举办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标志着中国历史性的体育旅游时刻已经到来,这次盛会的召开对中国体育旅游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北京奥运会是世人关注、了解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契机,以后将会有大批国内外客人来中国观光旅游,必将带动一条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为一体的“旅游消费链”,从而大大增加体育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据有关方面估计,在奥运会准备期7年中我国的就业压力会得到缓解,北京游客每年增长20%,旅游收人每年将增加20亿元。奥运会举办期间的游客增加100万人,增加旅游收入50亿美元。总之,体育旅游业对安置劳动力保持社会稳定,带动地区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把握好2008奥运会后带来的体育旅游契机,大力促进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它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四、结论

1.体育旅游的内容比较丰富,能适合不同类型人的需要。各国在体育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2.体育旅游能积极有效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奥运会期间会更有效刺激经济发展,奥运会后期会持续拉动经济发展。

3.体育旅游的发展能有效产生大量的就业机会,给国民总产值积极向上发展提供广阔平台。

参考文献:

[1]鲍明晓: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及首都经济的深刻影响[J].前线,200l,(8):78~79

[2]吴正林:浅议我国体育旅游市场的开发[J].商场现代化,2008,17:251~252

[3]孙大利 王祥全等:现代体育旅游的特征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23(1):115~116

[4]刘 辉:体育旅游资源核心竞争力研究[J].科技广场,2007,12:11~13

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文6

1.全民健身运动是小康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提高生活质量已被例入国家决策和发展的战略目标。进入小康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就会不断的提高,在生活思维方式、生活形态方面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发展体育事业,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全民健身能够在工作和劳动之余,实现文化体育娱乐的目的,并且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焕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因此,全民健身运动是小康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2.全民健身运动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民健身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具体实践。不同的社会个体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受遗传素质、教育程度、职业、所处社会阶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反映在全民健身运动方面就会有在内容、形式、空间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具体的说从过去以健身为主向娱乐、休闲、健康、交际并举的多元形式发展,更加符合社会对主体人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必须在全社会长期不懈地倡导和宣传全民健身运动的价值,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获得与自身脑力和体力相适应的、深刻挖掘自已潜能的、符合自已心愿的理想境界需要的发展。3.全民健身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培养方向。学生在校期间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浓厚的兴趣,以及体育能力、习惯是他们日后参加健身活动的决定因素。长期以来,学校体育以竞技项目为主,技术动作比较复杂,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对学生来说学习、掌握技术、技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并且对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不能得到满足,难以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就是让学校树立起“健康第一”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享受运动的乐趣,增强运动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4.全民健身运动能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全民健身的开展,为人们开辟了崭新的精神生活领域,人们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时间和资金,因此促进了体育消费的增长。国内外大众体育实践证明,每开发一个新兴体育项目就能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启动和发展,促动项目所需的体育设施场馆的建设和器材、辅助材料的生产加工,缓解了社会就业的矛盾,增添了体育产业的活力,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5.全民健身促进我国社会体育人口数量的增多。体育人口的数量是一个国家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标志,它可以反映人对体育的基本态度和思想,也反映了人们的生存态度。发展体育人口数量是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有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现马鞍型,中青年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少,原因之一就是中青年生活负担较重且活动内容不合他们的口味。中青年是社会的主力军,他们体质的好、差对于国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职业以及收入状况,创造出适合他们的健身项目,积极引导他们和更多的人,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提高我国体育人口的整体数量。

二、全民健身运动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种文化标志

全民健身之所以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为人们所理解和追求,是因为在此活动中,文化因素很多。健身运动蕴含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文化“弥漫”于整个体育领域,文化的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底蕴作用便是体育发展中隐在的、深层的推动力。体育在其“推动力”的发展中又为文化的交流和丰富、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创造着锲机和动力。体育健身是大多数人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实和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体现着高质量的精神生活追求,同时也培养了人浓厚的体育兴趣和爱好。观赏高水平竞技比赛,融入到一种巨大的社会文化氛围,总能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体育中所展示的历史、文化、哲学、和精神品质风采。“全民健身运动”落脚于个体,却触动社会文化深层次结构,完善人的社会道德,实现人格提升,构成对社会文明发展的一种文化标志。

三、全民健身运动对中华民族综合素质的提升作用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民族素质,“以人为本”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新世纪的主题,是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的最基本要素。体育社会化程度已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充分利用体育来提高人的素质,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我国的国民素质目前在很多方面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水平还比较低,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全民健身对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等综合素质提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市民通过健身实践,证明了体育精神与科学精神在日常生活中是互为融合和相互促进的,不但能实现人类的自我超越,整合社会情感,还能够提高人类的心理健康水平,经常参于健身运动,可以减轻心理压力,积极面对各种挫折,调整不良情绪,产生向上的思想、情感和增强自我效能,促进了人的整体素质个提升。随着人们体育价值观念的不断进步,为全社会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在主、客观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践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 宁:《全民健身概论》,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