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员工工作经验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优秀员工工作经验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优秀员工工作经验总结

优秀员工工作经验总结范文1

关键词:培训方式;过程管理;硬件建设;考核机制;结果应用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公司现场培训随着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专业化管理程度不断加强,对公司技能人员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构精简后,公司一线员工工学矛盾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员工对集中培训重视程度不够,缺课、逃课现象较明显,专业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工作,无法准确掌握员工实操水平等方面。因此,搞好现场培训尤为重要,现场培训是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线员工实现常态化培训的重要手段。

为有效提升技能人员业务水平,应从工作实际出发,坚持统一管理、分级实施、多维考核、结果应用的原则,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办法,努力拓展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方式、打造培训硬件、提升培训效果,注重培训工作计划性、灵活性、多样性相结合,促进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为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技能人才队伍。

2做法及效果

2.1健全培训制度,创新培训方式,打开现场培训工作新渠道

(1)技能人员持证上岗

制定并下发《武汉供电公司技能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办法》、《武汉供电公司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实施方案》、《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考试考核题库》,实施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工作,明确各专业口职责与培训考核流程。开展技能人员持证上岗三年轮训工作,分专业、分层次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对于人数多、工作任务重、专业分布集中的一线员工,公司采取送教上门、现场培训、现场考核的方式培训考核。既尽量少占用工作时间,又最大限度利用了工作现场,提升技能人员实操能力。

(2)复制模式培训

研究制定《武汉供电公司关于深化现场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复制模式”培训,对一线员工中的新员工,采取“师带徒”的方式进行培训,公司一直以来坚持开展“师带徒”培训,各基层单位举办“师带徒”协议签订仪式,并进行优秀师徒的评选,近3年来,已有约50名新员工优秀出师。对已具备一定工作年限的技能人员,采取结对培训的方式。每年选择上年度国网公司或省公司相关新技术培训送培成绩优秀,员工专业技术等级高、专业素质过硬或竞赛获奖的员工为传授方,原则上与本班组未经培训的员工(接受方)签订结对培训期协议,在协议期内,将规范的工作流程与技能,在工作中传授给接受方,达到工作技能复制传承的目的。协议期结束后,由公司培训中心组织考评。

(3)案例分析式培训

对基层单位“五种人”(即:班长、安全员、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按专业分期分批,由基层单位分管生产的副总负责案例教学,采取案例分析、现场讨论的互动式培训,对安全生产知识进行现场考问,既考查“五种人”安全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提高“五种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规范过程管理,分层开展培训,确保现场培训工作落实到位

(1)公司培训

公司层面负责逐步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职责分明、分级实施的培训管理体系。各专业部门掌握本专业人员的能力现状,提出需求,协助人力资源部制定、落实好本专业年度各项培训计划的组织和实施;培训中心配合做好培训需求调查、实训基地建设、培训设施维护、课程开发、师资储备等工作,组织开展好各项培训工作。

(2)基层单位培训

基层单位负责组织开展本单位现场培训工作,在年初按照本单位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报公司人力资源部审批备案。按计划组织培训,做好培训记录,以备公司人资部抽查。按计划督促实施本单位师带徒、结对培训,不定期开展技术问答、现场考问、反事故演习、专业对抗赛等,指导督促本单位班组完成培训任务。

(3)班组培训

班组负责开展日常安全学习、作业前培训、作业演练、师带徒、结对培训的实施,做好培训记录,按要求达到培训目标。

2.3加强硬件建设,加大培训投入,创造现场培训有利条件

(1)建设应急培训基地

以打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应急队伍为目的,公司于2010年6月正式启动了应急基地建设工作,经过两年精心打造,建成了占地面积为24750平方米的应急培训基地,开创华中地区“两个一、三个最”:既是华中地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占地面积最广,培训设施最多,培训课程最全。累计实现32个培训项目,开发形成了满足5类人员的7套培训课程方案、10类培训项目的培训大纲。应急培训基地于2012年5月投入使用以来,承担了应急人员现场培训11期,共860人。

(2)做好安全培训

2012年6月13日正式投用的武汉供电公司安全教育基地,建筑面积650平米,设有五大展区、16个安全教育功能模块,是全省目前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科技含量最高的安全教育基地,实现了看、学、练、考、体验、互动全过程、流程化培训模式。公司充分发挥安全教育基地的现场培训功能。制订了九种人的详细培训计划和内容,重点进行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的培训。公司各基层单位每年均组织人员分期分批参加安教室的安全培训,目前已培训181期,累计培训6906人。

(3)集中建设

公司培训中心负责集中建设完善投入大、占地广、设施复杂的实训场地。建设完成了配网带电作业实训基地,对现有的高压配电室、低压配电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等9个实训室的设备及场地进行完善,完成抄核收室的设备改造。逐步扩大培训场地,分批次建设输电、配电、变电、供用电4大专业的实训室配套设施,为公司技能人员实操培训提供有利条件。

(4)分散建设

在六个远城区供电公司开展小型实训场地建设,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了建设电力电缆、低压配电、装表接电三个专业的实训室,并提出建设标准,由公司人资部和相关专业部室审核通过后实施。

2.4健全考核机制,强化培训考核,提升现场培训工作质效

(1)分阶段考核

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和考核领导小组,建立公司、基层单位、班组三级培训管理网络,全面实行培训考核制度,根据不同岗位的具体情况,制订出培训考核方案和考核标准。将教育培训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通过年度、季度、分期考核,与其它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形成培训工作闭环管理。

(2)分层、分类考核

对基层单位从培训计划制订、培训组织实施、员工培训成效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技能人员进行岗位分类,“五种人”按照公司相关管理办法,公司组织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岗位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对一般技能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对新员工进行为期不少于一个月的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电力发电、变电、配电、营销等核心业务流程,以及公司基本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工作规程和基本安全技能并进行考核。对转岗人员进行为期1个月的岗前培训,并组织统一考试,近年来,已组织主多分开、“三集五大”各类转岗人员282人进行了转岗培训。

2.5丰富激励手段,注重结果应用,有效促进员工行为转变

(1)物质激励

对于培训工作优秀单位、班组,给予教育经费补助、提升培训软、硬件设施等奖励。对各种统考、调考、竞赛获得名次者,给予一次性奖励。对班组“师带徒”、结对培训完成较好的,协议双方均给予绩效加分奖励。员工培训考核结果与年度业绩考核挂钩,年度考核按分值进行绩效等级的划分。

(2)精神激励

将培训作为优秀员工的福利和奖励,依据员工绩效情况及贡献大小,确定员工参与培训层次的高低,使员工感到培训是一种荣誉、是一种长远投资,是单位自己工作的肯定、是赢得更多机会的途径。营造“崇尚知识、尊重人才”、“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文化氛围,借助环境产生的驱动力和约束力,促进员工的自我加压。

(3)发展激励

对考核结果优秀的技能人员,符合“五种人”任用条件的,可由单位申报担任“五种人”,享受有关待遇。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的“五种人”,优先推荐为各类安全生产奖项候选人。公司每年选拔一定比例的“五种人”作为公司培训中心的内训师,作为员工技能培训的师资力量,并享受相关经济待遇。连续担任“五种人”四年及以上且年度考核均为“优秀”者,在公司干部选拔、后备干部培养及本部管理专技岗位招聘中,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和聘用。

3经验总结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逐步推进,员工的思想及工作任务等因素不断发生变化,需要员工在更熟练的掌握本岗位业务技能的同时,还需了解相关专业的基本技能。基于岗位的需要,员工必须尽快实现从理论到实操的转变,现场培训能更直接、更快速的达到培训目的。

3.1做实计划

计划是源头,必须在不同层面进行调查、收集,充分了解一线员工不同的培训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开展需求分析,制定出内容充实、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3.2严格实施

现场培训的实施主要依托班组,公司实行统一管理、分级实施的原则,初步建立培训三级管理体系,严格制定各层面工作职责,严密部署各层面培训任务,严格落实各层级培训工作。

3.3细化考核

面对复杂的培训个体和多变的培训环境,考核机制必须按一定的标准、一定的秩序、一定的规范运作,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在制定考核措施时,应尽量考虑细分考核类别、细化考核内容、细致考核过程,注意各种考核方式的相互渗透、综合运用,以调动每一个员工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优秀员工工作经验总结范文2

[关键词]高等教育职员;行为绩效;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2)02-0085-06

教育职员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要组织者、执行者,其职业素质、工作效率是影响高校组织效能的重要方面。在高校办学自逐步落实的外部环境下,如何加强内部管理、如何开发与激励组织潜在的人力资源是大学在新时期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加强对高校职员的职业素质、职业行为的研究,对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胜任力”研究的兴起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革新

(一)胜任力的思想

胜任力,指“与工作和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关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1],通俗地说,就是能区分工作中的卓有成就者和表现平平者的那些素质特征。197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McClelland发表“测试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中长期使用基于智力的测验来预测工作绩效或职业生涯的成功,其预测的准确度比较差,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和学术测验都不能有效预测复杂或高层职位工作的绩效,现实生活中的成功者并非高智商、高学历的人,而是具有自我约束、主动性、人际沟通、团队协调等等潜在特征的人,于是提出与岗位密切相关的“胜任力”的概念[2],这就是胜任力思想的由来。它的革新意义在于,它是基于实践工作中对衡量素质、预测绩效的方法改进而产生的。

与传统的素质评定相比,胜任力的概念有三个核心特征[2]:一是行为特征,它将抽象的思想觉悟等素质落实到具体、微观的行为表现上,如“做了什么、如何做的”;二是情景特征,它与特定的工作岗位、职位相联系;三是与绩效关联,直指那些具有鉴别性意义的个人特征,并以预测未来绩效为最终目标,并非抽象化的、全面的素质。这三个特征决定了它的测评与开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通过致力于寻找特定岗位的那些关键性胜任特征,可以直观地用于企业人力资本的选聘、评估、培训和发展,因此它将人力资源管理真正落到了实处,随着其技术与思想的不断完善,在管理学、心理学中掀起一场“胜任力”研究的热潮。我国也已有针对不同企业性质、不同职业类型的胜任力研究[3]。

(二)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与特色

胜任力研究在管理领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因为它适应了组织经营环境的快速变革带来的超前发展需求。

岗位职责分析是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起点,一般是通过职位分析、工作分析来确定工作人员所需要具备的任职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拔、评价和培训。但是,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发展环境的复杂化和超强变动性,使传统的职位分析很难满足和反映出高新技术带来的新要求,因为在这样的组织发展环境下,员工能否创造性地、开拓性地开展工作,甚至变通、拓展原有的工作方式与内容,成为提高组织潜在效能的重要途径,而工作分析、职位分析更多地反映了组织过去的历史性成就,因此在知识经济所引发的经营环境急剧变化的新形势下,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重心应该从如何控制员工、以“先在的”工作要求引导员工的思路上,转移到“如何甄选具有组织发展所需要的潜在素质的员工、如何帮助现有员工具备这样的素质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创造性地完成工作” [2]等方面。

这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从“工作导向”转向“人员导向”,首先要研究人。胜任力的思想符合这一趋势,将人的工作素质研究落实到特定岗位上,并经过十几年的积累,使其测评与开发的操作性越来越强,发展出了一套成熟的技术,为实现人职匹配奠定了基础。因此,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以胜任力为逻辑起点的。具体来说,即以特定岗位、职位的人所表现出的优质绩效素质出发,确定这一岗位、职位的特殊胜任力,然后重新设计工作内容、职责范围,并以优秀员工的胜任力为模版经验,指导任用、选拔、培训等人事管理活动,因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发展出更丰富的内容。

以人员选拔为例,传统人力资源的选拔主要是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常常以学历和各种等级考试为入职标准,难以预测日后的发展。基于胜任力的人员选拔,依据的是取得了此优异绩效的人所具备的胜任特征和行为,因此选拔不仅注重能做好当前工作的人,更照顾到具有与该工作内在特征匹配的人,以及与组织未来发展需具备的态度、价值观等内隐特征匹配的人。对不同的胜任素质,设计出不同的培训内容、方式,并设置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因此针对性更强。

总之,胜任力的研究使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逻辑起点与思维框架的更新。

(三)行为绩效的观念

胜任力的思想,将人们的视线从工作任务、职责转移到人的有效工作行为、内在胜任素质上,从而引发了有关绩效标准的观念变革。

传统的绩效观,主要指工作结果,如利润率、生产量、销售额、职责完成情况等。但是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绩效即工作结果”的观念在实践中有很大局限性。首先,许多工作结果并不一定是个体努力所致,可能受到与工作无关的因素的影响,所以结果不能完全反映个体的工作效能;其次,员工并非平等地拥有完成工作的机会,而有些出色的工作表现不一定都与任务有直接关系;第三,过分关注结果会导致忽视工作过程和人际因素,而误导员工[4]。也就是说,工作结果难以反映工作效能、成就的全部。因此,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种新的绩效观点逐渐成熟,即“绩效即行为”,如,Brumbrach提出“行为由从事工作的人表现出来,将工作任务付诸实施,不仅仅是结果的工具,行为本身也是结果,是为完成工作任务所付出的脑力和体力的结果,并且能与结果分开来进行判断。”[5]这一思想具有革命性意义,它提醒人们,绩效考察不仅要考虑产出(结果),也要考虑投入(行为)。行为绩效的观念,对某些工作如公共管理部门的绩效测评启发性极大,因此它扩大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视野。后来的大量研究结果显示,“绩效是一多维建构物,测量的着眼点不同、因素不同,其结果也会不同”[6],胜任力评价即是一种“行为评价”,从工作付出、工作行为的角度反映个体的绩效。

二、高等教育职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沿用单位制下的传统人事管理

当前大部分高校管理人员的选拔、考核、评价工作,基本沿用了传统人事管理的原则与内容,即干部身份、双轨职级(行政级别和专业技术职称)、“德能勤绩”考核,福利待遇与行政级别或专业技术职称挂钩,并由人事处和组织部负责选聘、升迁、奖惩和离任辞退的工作,基本停留在对人事关系的管理水平上,而缺乏人力资本储备与使用规划的意识,严格地说,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将人力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管理工作。

传统人事管理的弊病突出表现在,人事晋升与考核对具体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责的要求反映不明确,工作行为表现及能力优劣与人迁和福利待遇脱钩,因此导致实践中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服从、执行等行政色彩突出。这从深层次上反映了国家计划经济时代高校因普遍缺乏自主性、严重依附于政府,而遗留下来的人事管理滞后的问题。

(二)职员制试点高校的专业化建设困境

为纠正干部管理的弊端,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将逐步取消“干部”身份管理制,纠正“官员化”和“学术化”的职业评价目标和职业定位偏差,人事评价将逐步回归到其工作事务本身上,最终实现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目标。随后有5所部属院校开展了教育职员制改革试点工作。根据调研结果[7],目前职员制试点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在于逐步落实了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的职务系列、工资系列,明确了岗位职责,拟定了评价考核体系。这些改革措施体现了对“绩”的重视,考虑到了将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纳入到人事管理的核心,但是绩效评价尚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绩效考核的标准模糊、手段粗糙、方法落后。制定岗位职责与职位分析,是开展绩效考核的出发点,但目前的岗位职责基本是定性的描述,缺乏科学依据。据调查,目前高校职员岗位职责的制定过程主要是根据以往该部门或科室的工作经验、管辖范围、职责内容总结描述而成的,抽象化、含糊性强;评定就是述职,随意性大;评定结果笼统地区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档,存在粗糙的弊病,区分度和鉴别性差,所以考核陷入了“看上去谁都合格、细究起来又都不太合格、也说不上来究竟哪里不合格”的模棱两可状态,量化、细化、系统化不足。

第二,绩效考核功能单调,缺乏计划、管理、培训等一系列与绩效管理配套的制度建设。一年一度的考核基本在岁末进行,绝大多数人会得到“合格”的评语,而与下一年度的部门工作改进、组织人力资本储备、薪酬管理及个人发展等等都没什么直接的关系,因此当前的绩效考核有形式化的倾向,对教育职员的专业化、职业化促进作用不大,缺乏对绩效考核后效的规划与管理。

绩效评价是职员管理的中心环节,评定低效、失真问题的原因在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对真正反映教育职员工作性质特征的职责、绩效无法落实,致使选、用、评、奖等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都徘徊在旧体制的阴影下,更严峻的是它导致职员制的专业化理念基本落空。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职员制跟以前没什么变化,换换称呼而已”,可见由于执行效度的不利,导致对职员制产生了误解。

第三,目前对职员的资质要求都趋向高学历的知识型人才,比如硕士、博士毕业生,但是学历、智力并不能保证有出色的工作表现,究竟什么样的素质结构是符合职员工作专业化、职业化要求的?看来,在绩效评价中如何体现职员的专业性及职业的特殊性,如何制定职员专业评价标准成为职员制改革的关键。

(三)对高校管理人员的研究进展

从对高校管理人员的研究文献来看,主要有三大主题:职员制、管理人员的素质结构和绩效评价,分别从制度层面、职业群体层面和考核手段层面,讨论了高校职员的管理问题。概观这些研究,在职员制问题上观点基本一致,即在宏观上厘清了职员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与内涵,但落实到具体的素质结构方面则众说纷纭,在绩效评价体系与目标上则构建出各种复杂公式,而基本标准还是德能勤绩,只是在技术手段上下了工夫,结论的分歧较大、可比性差,基本不能回答现实问题。

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方法落后。比如,在课题组搜集到的30多篇cssci来源期刊文献中基本都是经验研究,即以经验总结、日常观察的方法,根据各自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任务、岗位要求、人员表现的理解,提出几条素质建议和管理改革方向,表达研究者的个人之见,存在粗糙简单之弊,使这一领域的研究结果基本处于主观构想的层次,主要表达了“要(专业化)……要(科学管理)……”的官方话语,而缺乏客观、实证材料支撑基础上的、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与路径的探索,因此并非是在科学研究意义上的结论,这显示出对高校管理人员的研究严重滞后的问题。

综合以上现状分析和研究进展,可以发现,解决教育职员的评价、培训和发展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是职员专业化改革实践的急需,而研究现状却远远不能满足实践需求,因此需要探索新的研究思路。

三、胜任力研究对高等教育职员管理的意义与影响

(一)高校职员的工作特点与适用行为绩效管理的可行性

高校管理工作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具有不同于企业管理的特殊性,如工作内容零散、细碎,工作方式多样、沟通协调较多、隐蔽性强,工作结果往往无法用销售额、利润率等“硬”指标来衡量,这是公共管理部门绩效测量中的普遍性困难[7]。

如某系教务员曾反映,有时为了开一门新课程,需要和教师、学生、研究生院就时间、课时安排、教室反复交流,这些努力都是隐性的,难以反映在工作量上,但是职员的确付出了很多,因此只用结果绩效不能全面反映他们的工作差异。而对工作行为的考察,通过行为绩效的衡量可以直接反映出他们的工作付出与努力,与职员的实际工作情况更贴近,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只重结果、忽视过程”的评价弊病,树立务实作风。

(二)胜任力研究对教育职员管理与研究的三个突破

1.职员素质结构研究

现有的职员素质研究,基本是从经验总结的层面,讨论了教务管理、办公室管理、学生事务管理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思品素质,结论似乎形成对职员的“全人”要求,缺乏结构化的精练,也没有实证调查的支持,对职员选拔的直接指导意义不大。

胜任力的研究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学研究者,首先在优秀职员工作行为报告中提炼出具有区别性的关键特征,而后编制胜任行为评定表,在调查的基础上,对优秀职员与普通职员进行比较,筛选出在统计检验上有显著性差别的项目,构成胜任素质的初步要素,并再次基于大样本调查,就胜任力项目做信度检验、效度检验、项目区分度检验等统计分析,最后得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经科学实证调查的职员胜任素质结构。可见,胜任力研究可以实现职员素质研究中的量化、实证化、科学化目标。

2.职员评价研究

当前职员评价的主要症结在于,目标不明确、主观化、不统一。以五级职员的晋升为例,五级以下的初级系列基本按照年限顺升,五级职员属于高级系列,其评价更突出工作能力,“不能只会做事”。但当前的考核述职主要是工作思路的汇报,由人事处和组织部负责组织有关领导、资深研究员成立职员评定委员会,根据各自对行政管理工作的理解,对候选人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价。“这种场合,说自己一年打了100个报告或200个报告没有什么区别,评委更重视工作思路、想法”,从这位职员的经验观察中可以看出,评价有侧重“说得好”的嫌疑,并且由于评委们的经验不一致和偏好有差异,对候选人的评价难以公正。

已有的职员绩效评价研究,主要讨论了如何归置“德能勤绩”的二级标准、权重比例等等内容。而“德能勤绩”的标准,由于抽象、不易落实的弊病,在实践中基本处于失灵的尴尬处境。例如,普通职员的年度评价基本是工作汇报总结,干部晋升虽将德能勤绩做辅助,但因它的区分度不大,不能明确优劣差别。

通过对职员胜任力的研究,可以产生针对不同岗位性质要求的胜任力评价标准,标准更明确、合理,手段更科学有效。因为这些标准是反映绩效差异的,并非全人的、笼统的;是基于工作行为的,并非抽象的;是针对特定岗位的,不是泛泛工作内容的。另外通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从领导、同事、下属、服务对象等多重角度收集信息,对职员评价将更公正。

3.职员队伍建设

实现基于胜任力研究的职员管理,从近期效果上看,是更新职员入职标准,更新培训和职业发展目标,促进专业化建设;从更深层的意义上看,是更新组织文化、工作作风,对我国高校的组织转型意义深远。

胜任力包含的人力资本有显性和隐性两部分。显性胜任力,指知识和技能,是胜任工作和产生绩效的基本保证,可以通过学历教育和实践锻炼获得。而隐性胜任力,指内在素质,如,态度、动机、价值观及个性等潜在的素质,常常在复杂性工作、创新性工作和突发性事件的应对中才能反映出来,这些素质特征因为具有隐蔽性、稳定性,后天培养的的效果有限,但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该作为人才选拔的重点来衡量,从而在优化管理人员队伍上领先一步,因此职员胜任力研究,对鉴别、聘用符合高校教育管理内在需求的人才提供了依据,也为克服当前职员培训的学历化、政治化倾向提供了依据。

实现基于胜任力研究的职员管理,对拓展、更新职员的发展目标意义重大。长期以来,干部制度下的高校管理人员的职业成长要么以官职晋阶、要么以职称晋升为目标,职业成长的标准严重脱离职员实际的工作内容,职业发展的外在化现象突出。如,调研中有一位处长曾说,“到我这个位置,再往上晋升的可能性很小,但我还想有点奔头儿,可是自己又找不到……”,这就需要基于胜任力的辅导与培训,直接以工作行为的改进为对象,促进其职业能力的内在成长,并且只要个体自己有超越的心愿,就可以不断突破发展的上限,而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可见,引导职员从获得头衔、职位的“外在职业成长”认同,转向以工作行为改进为目标的“内在职业成长”认同[2],在职员制推行中是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是落实职员专业化的根本保障。

基于胜任力的职员专业化发展对当前高校转型意义深远。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严重依附于政府管理,官僚文化突出,管理干部以“服从”为主要使命,工作主动性、开拓性严重不足。随着高校办学自的逐步落实,“如何提高内部管理效能”,是新环境下高校发展的重大挑战,这最终依赖于职员工作风格的转变与工作效能的优化。因此,当前高校的组织转型不仅需要现代管理知识与技能的输入,更需要探索适合“中国特殊文化与管理体制”的职员胜任素质,这是高校主动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意义深远。

四、对职员胜任力研究与管理的努力方向

教育领域胜任力的研究与应用,最早兴起于美国的20世纪70年代,主要针对学校管理者如中小学校长[8],其后又过渡到教师领域,用于确定教师专业自主性和专业评价标准。在我国,教育领域的胜任力研究也是与教师专业化问题相连,已经取得一些成果[9],但在教育管理者领域还是空白。

有鉴于此,我们以华中地区两所职员制试点大学为对象,开展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根据前期研究成果和体会,我们认为要实现基于胜任力的管理是一项复杂、困难的系统过程,未来研究应在多方面加强努力。

(一)完善胜任力建模方法,多途径、多层次、多角度地建构职员胜任力模型

目前对胜任力模型的开发中,题项的生成方法主要是通过关键事件编码和以问卷调查方法请研究对象自述关键行为特征来获得,方法单一。因此,要加强对题项的生成方法的研究,加强以多途径、多层次、多角度得到的职员胜任力模型的比较与整合。例如:可以根据结构—功能法,从职员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等方面获得,另外适当添加从管理工作服务对象的角度反映出的胜任要求,以及为适应新的工作发展要求、新的工作内容而衍生的胜任素质。胜任力结构要素的研究,在本质上是运用心理测量的理论与技术,因此也要加强对测量基本原则的遵守,即提高信度和效度研究。

(二)综合开发教育职员的胜任力通用模型,降低管理成本

胜任力的初期研究,强调与特定岗位、职位的对应性,这样势必降低实践的简便性,因为针对特定岗位、职位的胜任行为评价,必将加大管理成本,甚至需要设立专门评价机构。此外,不同类别、不同级别的学校在管理风格、工作作风上有较大差别,需要加大样本量做综合研究,否则会造成职员专业化发展目标的过度分化。因此职员胜任力研究是一项系统过程,需要在一系列系统深入的研究基础上的元研究。如Boyatzis(1982)针对胜任力研究的分化局面,对12个工业行业的公共事业和私营企业中,41个管理职位的2000多名管理人员的胜任特征进行元分析,提出包括6 大特征群和19个子成分的行业通用胜任模型[10],提高了职业发展与培训的普适性。

(三)加强对职员胜任力与绩效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胜任力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提高职员的工作绩效,但目前由于研究手段的局限,提取出的胜任要素有泛化倾向,所以应重视胜任力与绩效关系的探索[11],如运用跟踪研究检验胜任素质在实践中的绩效表现,虽然这很耗时、费力,却是落实职员管理和效率改进的必需。

(四)综合构建职员胜任力管理体系

职员胜任力研究的意义,主要是促进专业化发展,为职员管理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比如:对高校现有职员的人才储备做规划管理,明确各种类型人才的胜任素质结构分布、质量、数量等问题,明确拟聘哪类人员、要培训哪些素质、如何合理搭配现有人员等等人力资源规划;开发基于胜任力的新型职员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根据聘任制方针,在薪酬设计中体现胜任力评价,合理设置胜任力评价与工作结果评价的权重比例等等一系列管理内容与体系。

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