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文1

一、问题的提出:爱国情感教学过于空泛

在历史课教学之前,所有的历史教师都要根据课标撰写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由于教师在以往的教室中没有思考过学生这种口头上的爱国,是否真的出自于内心。学生感受到了爱国情怀。他们是否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爱国的吗。那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激发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国。

面对这个问题产生的疑惑,以一节同课异构课为起点,学校历史教师组成了研究团队,就“怎样将爱国主义情感融入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了长达五周的课例研究。其中,我就本次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本次课例研究把实施过程分为四个版,每次研究都按照“个人自主设计―集体研讨―研究小组分析―改进策略”的操作流程。

二、研究的展开:爱国主义教学的策略尝试

(一)首先研究:怎样让历史课体现爱国情感教育。

个人自主设计: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我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了第一次上课,按照教科书的自然结构展开上课:

1.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地理概念

(2)张骞两次通西域

(3)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2.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2)海上丝绸之路

3.班超经营西域

集体研讨:在听课后,研究小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如下看法:

问题发现:制定的教学目标过多,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没有落实,情感目标没有达成。空泛地爱国主义教学目标,让学生只能空喊口号、无法真正体会到丝绸之路是中国的骄傲。

研究小组分析:研究小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会诊”,认为教学立意没有体现出来,整节课缺少“灵魂”。整节课线索不清,“三维目标”的设置有点混乱,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对开发边疆的意义”爱国情感目标拔得过高,在教学中无法完成。

改进策略:重新研读课标,确立教学立意,以“丝路”为核心开展本课的教学。新疆就在丝绸之路上,要将丝绸之路就和新疆紧密联系起来。

(二)第二次研究:那怎么样才能将课标、教学内容、爱国情感结合在一起呢?

个人自主设计:我吸取了集体备课中大家提出的建议,再次调整了思路,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

1.丝绸之路的开通

(1)张骞出使西域

(2)西域都护的设置

(3)东汉经营西域

2.丝绸之路的发展

(1)路上丝绸之路

(2)海上丝绸之路

(3)丝绸之路的作用

丝绸之路随着商贸的发展,持续繁荣,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M成部分的新疆也在不断的与中原、与欧洲国家进行交流,新疆地区也在不断的交流中飞速发展。

3.丝绸之路的未来

“我为新疆代言”让学生作为新疆人,自觉为新疆代言,向身边的朋友介绍新疆。

集体研讨:研究小组成员在认真听完这堂课后,再次对此次上课过程进行了评议。

有的老师认为,这次呈现出的课堂与最初的教学设计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问题还是存在,爱国情感与实际课堂教学有点脱节,缺乏更多地有机联系。

研究小组分析:研究小组成员对问题出现原因进行了分析,爱国主义情感不能高高在上,要在教学中,由浅入深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改进策略:在下次的课堂教学中,要让爱国主义情感“接地气”,多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将结合的影像资料,让学生体会到爱国就在身边。如在对最后一目“丝绸之路的未来――正在交融的新疆”进行教学时,可以先通过展示参加艾德莱斯出天山。第二届艾德莱斯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的参赛作品、网友留言以及当艾德莱斯遇上景德镇瓷器所碰撞出的火花,让学生在分析图文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正在交融中的新疆是多彩的,新疆的文化正在走向世界,世界的文化也正在融入新疆。由此激发出学生作为新疆人的自豪感,并由心底迸发出对新疆――我的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研究后的反思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文2

1.新课程标准的指导理念

与传统课程注重“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相比,新课程标准注重探究、体验和创新学习,倡导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种理念指导下,信息技术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术操作技能,更要培养他们利用技术有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交流协作的能力。因此,需要一线教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途径,才能有效地实现新课程理念。

2.WebQuest教学模式

WebQuest模式是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以问题研究和解决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和指导下,基于网络进行调查和自主探究,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目的不是收集信息,而是使用信息,并帮助学习者分析、综合和评价。严格意义上的WebQuest包括引言(Introduction)、任务(Task)、过程(Process)、资源(Resources)、评估(Evaluation)、结论(Conclusion)六要素,此外还可以有诸如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非关键属性。

WebQuest的主导思想是教师先创设某个特定情境,将学生引入其中,然后向学生提出某个具体任务,要求其独立或协作完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网络探究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和制定解决方案的依据。在《寻访“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中,教学设计者就是从此考虑,应用WebQuest模式来进行教学的。

WebQuest模式设计

1.引言:以动画创设情境,易入主题

在WebQuest引言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假象情境,也可以创设一个实际情境,但是提出的探究主题必须是基于现实生活的问题,具有探究的可能并能引起学习者兴趣的。其实,WebQuest主题选择是一个耗时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并非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合运用WebQuest来学习,因此,所选主题一定要恰当。

在该教学设计中,教师以漂亮的Flas配以优美的古典音乐,很快将学生引入特定情景之中,激发学生对古老丝绸之路的向往,再结合实际问题,很容易就提出了这节课探究活动的主题。

2.任务:由简到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与一般网络教学相比,WebQuest提供的任务是一个切实可行、易于实现且具有吸引力的任务。探究主题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而来的,在进行WebQuest任务设计时,这些主题并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网络来查找问题答案,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作出决策和判断,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教师所设置的任务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学生往往会陷入一种被动机械式的信息搜索过程,而无法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寻访“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分解出了三个任务:3~4人一组,首先利用“技术支持”中的课件及课本,共同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技术;小组协作交流扮演角色,确定主题,然后搜集资料、分析整理,根据技术要求制作相关主题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作品展示和评价。由于教师对任务进行了清晰的描述,这对学生的指导性很强。任务由浅入深,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学生只有完成第一步对PPT中操作的技术学习,才能在第二步中制作出符合要求的演示文稿。值得注意的是,本案例中还采用了WebQuest中的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非关键属性,锻炼了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在案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四种不同角色:地理学家、历史小灵通、美食家和艺术家。通过赋予学生不同角色,无形之中将学生放入一个真实情景当中,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活动:注重教师对活动过程的有效引导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学生的合作学习者、学习引导者、学习活动支持者与帮助者。因此在WebQuest的过程设计中,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教师提供的活动流程本身就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脚手架”,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完成任务。

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依据各组不同情况对学习给予相应的策略建议。

(1)在小组合作学习技术中,课前教师根据学生不同操作基础采用自愿和教师调整相结合的原则,组成异质小组,以便于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指导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强调学习方法及过程。此外,教师在学习网站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不同支架,有基础的学生可以利用“快速通道”简单浏览本章知识要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利用Flas的详细讲解进行学习。

(2)在分配角色、确定主题过程中,教师在网站上提供了四个角色供选择,并为每个角色提供了探究的参考主题,在学生进行选择的时候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

(3)在搜索信息、下载资料的过程中,教师提供了参考网站和搜索引擎使用信息。

(4)教师对学生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引导。

4.资源:多视角的丰富资源提供方式

资源提供是WebQuest区别其他网络学习活动的一个特点。WebQuest注重学生对信息的有效利用,而不是简单搜索信息。

在该案例中,资源提供有两个方面:在网站“技术支持”页面中提供“历史教科书”(图1)和“范例赏析”(图2)资源。同时,在每个角色中又提供了个性化的资源网站列表,供扮演特定角色的小组阅读。

5.评价:结合实际,制定自评和互评措施

设计者设计提供了供自评和小组互评的“评价量规”,使学习具有针对性,有效保障了学习效果。

(1)从展示者的角度评价(自评):①我是否学会并应用了“对齐与分布”、“超级链接”、“动作按钮”、“预设动画”、“幻灯片切换”等技术?②我的演示文稿是不是只进行了简单的复制、粘贴,文字经过整理了吗?加入自己的思考了吗?③我的演示文稿排版美观吗?能做到图文并茂吗?④我的作品亮点在哪里?⑤制作过程中我遇到了哪些困难?有什么好的技巧向大家介绍?

(2)从观众的角度评价(互评):①演示文稿要有整体感、排版合理、有新意。②所学PowerPoint技术运用正确。③主题突出,内容直观、图文搭配得当;色彩搭配合理。④作品内容与形式有自己的思考与创新。⑤展示自然、流畅,有感染力。

虽然教师所设计制定的评价材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量规,但具有问题引导的独特创意,起到了帮促学习的良好评估效果。

6.结论:行动+反思+学习

结论是形成学习观点,并促进反思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对学生学习作品展示中发现的典型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和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制作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各个小组在课后经过进一步的修改,重新上传自己组的作品。

教学设计总评

总体看来,《寻访“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不失为信息技术课程中Web-Quest模式的成功应用案例。在Web-Quest中,有效整合了任务驱动、支架式、抛锚式等各种教学策略,体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特点,是值得肯定的。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寻访丝绸之路”网络探究活动调动学生使用技术来完成任务,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是一堂成功的WebQuest应用案例。

同时,这也是一个一定程度地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实现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案例。实际上,整合本来就是双向的,我们的教师对在各学科中与信息技术整合关注得比较多,而反过来对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实现与学科的整合强调得比较少,利用主题学习网站式的探究活动来实现整合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当然我们也需要注意分清主次,不能把信息技术课上成历史课、数学课等。本教学设计在这点上把握得就很好,充分体现了主题为教学服务的原则。

但是,该教学设计也同样存在着许多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首先,在实施过程中,如何能够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位成员都能够掌握教师提供的知识内容?其次,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与活动实施是同步进行的,造成有限时间段中要求学生同时掌握的东西较多,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课堂控制难度也大为增加,需要教师灵活有序地把握两者进度。第三,网站“结论”模块的作用在课堂中没有达到预计效果,需要作出改进。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历史与社会课 具体实施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合作学习。但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学生的合作学习往往只停留在口头讨论的层次,而且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不善于互相配合。讨论后,教师依次让学生发言,发言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从表面上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多数问题讨论得不深不透,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也并不重视,学生没有从中得到任何的发展。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历史与社会课这样的社会科课堂上。

一、两堂公开课引出的问题

在一次中学社会科的经典课堂展示中,两位教师代表展现了两堂“历史与社会”的公开课,其中都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

第一堂课的主题是《传承东方文明再现丝路繁华》,教学过程由“打开尘封记忆”、“探寻开辟的缘由”、“再现丝路繁华”、“品味醇香文化”四个板块组成。其中,在“探寻开辟的缘由”这个板块,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全班分为“汉武帝组”、“张骞组”、“匈奴组”、“大月氏组”四个合作小组,运用现有的学习资料,探究学习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缘由。

教学中,学生在分组讨论过后,分别简单介绍了对于“为什么要开辟丝绸之路”的看法。“汉武帝组”根据教科书上的记载说出了“派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联络大月氏国共同抵御匈奴”,“张骞组”同样是根据已有的资料提出“张骞历经困难险阻,最终到达大月氏,完成了出使的任务”,“匈奴组”说出了“匈奴想方设法阻止张骞联系大月氏,将他软禁起来”,“大月氏组”则只是介绍了自己的位置和同样受到匈奴侵袭的事实。在四个组的同学汇报完自己的结果后,合作学习到此结束,而对于丝绸之路开辟的缘由,教师直接给出了答案――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国共同抵抗匈奴的侵袭,这条出使的路线后来就发展成为了“丝绸之路”。

第二堂课的主题是《游历华夏》,从教师的教学设计来看,小组合作学习是这堂课的重点,而合作学习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为要来中国旅游的外国朋友挑选旅游地点和设计旅游线路这一情境,来认识祖国区域间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教师预设了五个有特色的地方:哈尔滨、新疆、云南、海南和浙江,通过知识抢答的环节,让学生通过竞赛选择自己要代表的地方。然后设计两个合作学习的任务,其一是介绍自己代表的地方,学生在讨论后,要详细介绍自己所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旅游景点。第二个是从省时、经济实惠的角度设计一条包括上述五个地点的旅游线路,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课堂上,学生在完成第一个合作学习的任务时,只是在讨论后列举了本小组所代表地点的自然特征和著名旅游景点。例如,“新疆组”介绍了本地多沙漠、气候干燥、多民族等特点。在进行第二个任务时,教师选择让各个小组的学生按地点分开讨论,而最后教师的提问简化成:“你觉得外国朋友可以去哪些景点?”“外国朋友到这里旅游应该准备一些什么东西?”对于这两个问题,学生的回答也很简单。例如,“哈尔滨组”的同学发言:“哈尔滨是北国风光,外国朋友可以去欣赏冰灯,但因为那里天气寒冷,所以需要准备厚的、保暖的衣服。”在五个组轮番发言完毕后,合作学习也就到此结束。

显然,这两堂课中合作学习比较肤浅,仅仅是“学生简单讨论―依次发言―活动结束”。究其原因,是教师将合作学习理解成了分组讨论,没有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及它对于“历史与社会课”课堂的意义。此外,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操作还有困惑,例如,应该怎样进行分组?选取什么样的探究任务?如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等等。

二、合作学习的内涵和要领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首先要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目前,国内外对于合作学习的理解各不相同,形成了各种合作学习流派,但是其中有些内涵还是共通的,主要可以概括为:

1.合作学习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整个学习活动是为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同时共同承担责任,即目标相互依赖。这里的目标不仅包括组内成员要达到的学习目标,还包括全班教学应该达到的总体目标。

2.合作学习需要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进行互动、互助,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往转变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往,在交往中,师生、生生之间需要互相促进和激励来推动彼此的学习。

3.小组成绩取决于小组内每一成员的成绩,只有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达到目标,小组才能获得成功及最终的奖励。这就需要成员间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互助互进。

(二)合作学习的要领

一是要选择适合的合作学习内容,它应该符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同时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体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其关键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否提供合作的契机,是不是值得讨论,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就没有必要讨论。教师还应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讨论。二是要建立合理的分工机制,所有的学生都要参与进来,积极承担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每个成员具有相对独立的思考空间,并要将自己的表现与小组成绩紧密联系起来。简单地说,不是每一个人做同样的事情,而是为解决共同的问题,每一个学生做不同的事情。

三、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意义

初中历史与社会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社会科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社会科课程的主要职责是承担公民教育的任务,历史与社会课也不例外。它作为公民教育的一个渠道,最终目的是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而合格的公民所要具备的资质,包含了知识、思维技能、行动力等多个方面。

合作学习对于社会科课程来说,首先是一个进行问题解决学习的良好平台。在社会科课程的发展进程中,问题解决学习一直是倍受推崇的一种教学理念。合作学习的任务大多以问题解决为基本形式,这就可以使学生在探究中得到更深层次的思维训练,而合作学习提供的结构化的模式可以避免问题解决学习可能带来的散乱和无序。

合作学习对于社会科课程的另一个意义,就是学生从社会性的交往中发展公民资质的机会。合作学习中,班级内的分组及小组内的分工,都可以看作是对人类社会生活运行机制的一种模拟:个体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集体间的合作。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通过分工承担了责任,为了要很好地完成最后的任务,他们需要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及时作出反馈――如果赞同则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果反对则要学会科学地反驳。而当彼此意见出现激烈冲突时,还应该有相互协商,做出让步和妥协,最终通过博弈来达到内部一致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科课堂中的合作学习要达到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完成某个具体的学习任务,更应是通过这个过程来培养学生作为未来公民应具有的协商意识和能力。

四、反思

在澄清了一些理论问题以后,再来看前文所引的两个课例。

第一堂课,教师让学生以扮演不同的历史角色的形式分组来探究“丝绸之路”开辟的缘由,但是,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完成了分组(并且采用的是自然分组),而没有进行组内分工。学生在这里进行的所谓合作学习,其实只是熟悉手中的文本资料,并将其复述出来,本来要探究的问题最后也由教师直接交待。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是无法体验到“合作”对于学习的支持和帮助的,也没有获得任何实质性的发展和提高。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第二堂课中,两个学习活动都没有提出分工的要求,学生最后回答出的内容其实仅是其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而第二个设计旅游线路的任务本是一个合作学习的良好课题,但是由于教师没有进行很好的设计和引导,最后得出的结果只是几个肤浅的答案。

第一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了汉武帝、张骞、匈奴、大月氏四个角度来考量最初中西要道开辟的原因,是看到了这四个角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果没有匈奴对中原及大月氏的威胁,汉武帝就不会派出使节沟通西域,而大月氏也不会与西汉联合;如果没有张骞坚持不懈,两次出使,这条要道的开辟可能将推迟数年。对于学生来说,最后能认识这些联系并将其反映出来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要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那么每组必须进行明确的分工,从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到最后的结果展示,每个成员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而且,每组的研究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应该有组间的互动,进行及时的交流,逐步去揭示彼此的立场是怎样相互影响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要提供给学生充足的资料以外,还应该确保其组内和组间交流的有效性。

而第二堂课中设计旅游线路的任务,在笔者看来,是一个培养学生协商精神与能力的契机。在合作设计线路的过程中,对于景点必须有取舍,这种取舍必定会带来组内成员间意见的冲突,当然前提是小组内成员通过分工积极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中来。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同时也要对自己的意见提供充足的论据支持,但为了达到最后的一致,必须在考虑任务要求的基础上相互妥协,即经过比较后,选择更符合省时、经济的旅游景点和方式。教师应抓住到这个环节能够提供的各种教学契机,并通过巧妙的提问设计将学生引到这个思考的方向上来。

历史与社会课及其所属社会科课程体系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合作学习在国内的借鉴和发展也并不全面,很多教师意识到了进行这种教学尝试的必要性,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相信只要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实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合作学习在社会科课堂中前景会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 学案预习;方向;效率提高;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提升

一、当前小学语文预习现状分析

1.预习缺乏具体指导,流于形式

过去,由于预习在教学中未被重视,所以长期以来,预习被我们多数教师作为一道日常口头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进行,缺乏具体指导,以至多数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无目的性,以敷衍态度进行,很多时候仅是做一个样子,没有真正去预习,让预习发挥应有的作用,使预习对于课堂学习没有多少帮助和效果,久之,学生也就不放于心上,使预习多流于形式。但今天,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为了有效实施教学,准确认识预习,组织学生有效预习,做好课前准备,已经成为我们大多数教师的思考范畴。

2.预习方式落旧,忽略学生差异,无实质检查,学生预习乏味

由于我们多数教师对预习的认识不一,有的采用方式过于落旧,加之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的敷衍态度,作为预习这种传统教学中流传下来的重要教学经验,不可避免存在着应试教育的一些弊端,如,在过去的语文预习中,课文朗读甚至背诵,字词的辨析、文章段落的理解等等内容全部甩给学生,如此一番下来,面面俱到的预习使学生不堪负担而没有好的效果,还有,我们不少教师为了操作和教学的方便,在预习上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而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和预习内容的开放性,因此也使部分学生在预习中往往觉得枯燥、乏味,没有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再从另外的角度来看,预习作为一项作业却没有实质的检查,对于自制力普遍较差的小学生来说,没有检查就没有约束力,预习作业在心中也就可有可无了。

对于上述,我们教师普遍重视学生的预习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对预习的认识、预习的方式、预习的落实上缺乏较深的思考,没有结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进行,使预习流于了形式。

二、预习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确是这样。有效预习,做好课前准备,则能使课堂教学有效进行。在探究式教学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学生主体地位日益凸显的今天,提升教学质量依旧是教学不变的追求,有效教学依旧是被强调的重点,而预习导学案最实质的作用就是向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使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注重预习成为优质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

而从预习导学案最基本的几点作用来看,首先,预习导学案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形成能力的一种途径。过去,由于我经常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就想,怎样才能在规定时间内既能完成教学任务而又有好的教学效果呢?在这种思考中,我试着把一些学习内容,如生字、词语的学习,就象上课一样写在一张纸上,成为预习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家中根据所写内容有目标地进行预习,然后在第二天课堂上以检查的方式进行学习,结果课堂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还效果不错,接着,我继续这样做,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路,打下基础。这些试验让我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很多异想不到的效果。为此,在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的情况下,如果我们教师进行有效的预习引导,学生能够逐渐在这个过程中养成学习思考的习惯,久而还能从预习线路中逐渐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预习导学案可以作为一种学情的诊断,通过对学生预习学案情况的检查,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目前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而及时调整教学的步调,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再次,预习导学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连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轻松愉悦而产生学习兴趣。此外,通过学案还可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建构丰富的知识网络,从而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使学生乐于课堂学习。

三、预习导学案是学习和教学的指向标

相对过去我们笼统的预习作业,学案预习更加具有指向性和针对性,由于预习被放置在一课的开始进行,所以在预习具有开放性的同时也使得预习难以掌控。而预习导学案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以《白杨》的预习为例,除了在预习中让学生学习生字词以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体会白杨树背后的崇高精神。因此在定制预习导学案时首先要考虑到预习的内容要有可学性,内容要紧贴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预习的内容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用学案引导学生抓住预习的重点和主线。除此之外,在进行学案预习的过程中,将预习导学案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适当的进行联系,进而让课前学习更有指向性。

在经过学案预习后,我们教师通过预习作业的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将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解决,同时也可以基于预习情况调整和完善教学设计。因此,预习导学案的运用最大限度的发挥了预习在课前的学习和教学的指向作用,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容易地掌握即将学习的知识,同时,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又可以作为课前的学情诊断,帮助我们教师实现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

四、预习导学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加速器

无论是传统的预习作业还是新形式下的学案预习,其核心的作用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有限的课堂时间创造更多的知识互动机会,进而让学生更好地主动参与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以导学案为主的预习方式下,我们教师把课文的知识主线以及重要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在课前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时,熟悉即将要学习的知识,并且在学习中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文为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要求学生在结合课文内容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意识的思考在修铁路时工人们遇到的困难,进而将问题引申“在面对困难时他们是怎样克服的?”通过这条主线,让学生在尝试作答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修筑铁路的工人不畏艰险、困难,勇敢拼搏的英雄气概。除此之外,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丰富课堂的讨论互动氛围,在预习作业设置中增添关于青藏铁路建设的拓展延伸阅读内容,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增添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着手让学生对课文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五、预习导学案是学习兴趣的活水源头

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预习作为学生能够开放自主学习的部分,通过合理运用预习的形式和预习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思考过程中激发学生对语文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学”过渡到“我要学”的境界。

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意义的学习。在语文预习流于形式的状况下,学生对预习语文的兴趣逐渐下降,因此,改变预习的形式已然成为一种趋势,以《丝绸之路》的课文预习为例,课文背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故事,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让学生从了解丝绸之路的发展和文明传播入手,进而怀着敬畏和好奇的心理阅读课文,从段落句子中感悟丝绸之路中延伸出的“友谊之路”、“商贸之路”、“经济之路”、“科技之路”,并从中深入探寻两国之间的友谊体现在什么地方?在哪些方面?如何推动了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通过逐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语文,并把这种学习的愉悦心情带到课堂教学中,进而形成稳定活跃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在导学案预习中还可以灵活改变预习的形式,让预习不拘泥于课文的内容,而是以课文为核心围绕着课文进行发散的预习。例如依据文章中心主旨让学生自己做一些调查了解,或者通过亲身体验将这种感觉与父母分享,而这些富有生活性和实践性的预习正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因素。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文5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 也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活力。当信息技术走入语文课堂,我们语文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和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探索并尝试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信息技术为渠道的教学模式,体现它的优越性,是当前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要思考和实践的课题。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就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进行了以下的探究。

1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视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使语言文字兼备了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而且可以循环往复地将学生带入到各种生活场景中,使其身临其境,具体感悟到语言文字所描摹的图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启发学生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例如,我在上四年级语文《语言的魅力》一课时,我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补充,通过以下方式用多媒体把教材内容涉及到的资料和信息呈现给学生。

聆听音乐:播放优美的乐曲调节了课堂气氛,改变了教室里沉闷的学习环境。

展示图片:展示巴黎繁华的大街、尖顶的教堂、美丽的塞纳河畔。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教学投影的视觉效果,通过展示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不同投影,放手让学生自由观察。

播放动画:播放让.彼浩勒和盲老人的对话,莺飞燕舞的动画片,嘻戏的孩子。利用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配备的动画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各抒己见,使学生的视听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得以最大程度的体现,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

不仅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而且让学生对语言有了发自内心的喜爱。真正做到化理性为感性,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贴近儿童生活,洋溢着现实的生活气息,涉及的内容涵盖面广、包容量大,信息技术参与小学课堂教学,创建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演示,很大地提高了教与学的有效性。

2.1 增加信息容量,优化课堂效率

语文学习如果仅仅依靠教科书、教者、参考资料等信息,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的。信息技术的使用,搜集了更多的语文信息资源,增大了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师生双方实现了用计算机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互动,实现资源的共享。

例如,我在上四年级语文《三月桃花水》一课时,使用了课件《春天在哪里》欢快优美的乐曲,千树万树桃花开的壮丽图景,春光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给学生展示了春天的特征:春风轻轻地吹着,春雨绵绵地下着,绿油油的小草钻出了地面,小燕子边飞边唱着春天的歌……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体现了美文的特色。在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存。

2.2 诱发探究动机,发散课堂思维

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课程整合调动了学生的各方面感官――感知、理解、记忆、应用等,都能起到有益的作用,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如我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课前,我利用课件生动地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独特的异域风光、地理风貌、小艇奇特的样子、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真切动人的画面,富于感染力的音乐勾起学生们的情感共鸣,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完全把学生带到了那美丽的国度,使他们看到了从没看到的景色。引导学生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为媒体展示的丰富多彩的信息,诱发了学习动机,孩子们由衷的渴望:我真想去那儿旅游啊!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课堂质量,优化了课堂效率。

2.3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语文学习其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效率,必须把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丰富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的感觉。”语感是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感受。培养学生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学习语言兴趣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都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如我在《桥》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提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桥的总类以及它们的结构和材料等资料。有了这些提前准备,课堂上,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老师的问题,也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我的“桥”课件,首先是让学生对这些桥有个直观的认识,通过了解外形特征及材料感受它,再让学生交流各自收集到的桥的图片,并相互介绍各自的桥。学生在惊叹各种桥的同时,也理解它们的特点。这样的学习环境,能够提供学生自我组织的学习方法,并具有强大的学习内驱力,使学生能够长时间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之中,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提高了学生的文学欣赏和文学评价能力,加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熏陶。

3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源源不断地汇入时代鲜活的内容。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广泛涉猎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实现了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其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素养也得到了提高,为终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让学生在课内和课外进行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的应用能力。

如我教学四年级语文《丝绸之路》一文时,调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再现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和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学生通过观看,很快便了解了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及其历史意义。

在教学《翠鸟》一课时,我先让大家看录像,录像里的翠鸟色彩明艳动人,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同学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观协同活动,很快地翠鸟在大家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了解了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常识,而且增强了对翠鸟的喜爱之情。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有助于化解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深化学生情感活动。信息技术将语文教学的魅力和趣味性得到了充分展示,将课内所学与课外延伸结合起来,使之相互引发,相得益彰。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文6

一、教师应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这种导向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组织教学内容的依据;指导教学方法、技术、媒体的选择与运用;指导学生的学习;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可以说,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设计及其实施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并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和判定,是教学设计首要的、关键的一步。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表述,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对课程改革的理解,以及处理教材、组织教学等方面的基本功。

例如,《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一节课“我的家在哪里”,教师应当在分析课标要求、学生学习状态、学校教学条件、本课教学主题等因素后,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学生独立绘制出所在学校的平面草图;2.分析并初步了解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3.利用自己绘制的平面草图,描绘某个地点的具置,并能进行地图上的简单计算;4.利用图介绍周围的环境;5.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述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对新课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的具体落实,因此,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型的设计力求灵活多变

教师在课型设计上,应博采众长,无论是循循善诱的启发课,还是茶馆式的讨论课,应积极创设和鼓励人人参与的授课情景,发挥各种课型的优势。启发式的课型能诱发学生对问题展开思考,培养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讨论式的课型能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形成发散思维的习惯,同时也能使学生养成对问题深究的习惯;练习式课型则能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述式课型能更多地传授新知识、新概念。

教学中,我们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的深浅度等,先进行单元备课,了解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单元授课的教学课型,然后再进行备课。

例如,《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二节课“大洲和大洋”的内容,以组织读图、理解的方式解决陆地、岛屿、半岛、海、大洲、大洋等抽象的概念,除了教材中为学生提供的插图之外,另外向学生提供了世界地形图、海陆模型。学生通过自学为主的学习,基本能够准确地区分概念,比之由教师抽象地解释概念效果要好得多。从学生课堂练习所反馈的情况看,能基本落实课标要求,这个课型的设计是成功的。

再如,第二课“自然环境”的内容,涉及地形、气候等知识,多为学生未亲身体验过的,也很难拿直观的物体来演示,我就采用启发式教学设计,运用想象,解决概念,理解现象。

三、教学活动的安排要多样化

教学中的活动一般包括:讨论、辩论、模拟、角色扮演、制作、合作探究等。当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设计课堂活动的内容时,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适合学生的兴趣需要、生活经验和学科特点。活动设计既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有机联系,又要与教学内容本身存有逻辑意义的、实质性的内在联系。例如,教师在讲“文字的发明”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文字的发明对人类的影响,先组织了一个“口耳相传”的游戏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总结在无文字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衰减和扭曲现象。设计这样的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与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

2.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堂活动内容要以“活动促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来设计课堂活动,使活动真正具有教育价值并适合于学生,而不能“为活动而活动”。例如,“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一课,探究活动的内容重点应该放在两次航海活动的对比及反思,而如果将郑和船队的布阵情况作为活动的内容,占用大量时间,就有喧宾夺主之感。

3.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激励性。课堂活动的设计不应只注重其外在表现方式,还应注重其内在品质,设计出真正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使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励性。例如,有的教师在讲“早期国家与社会”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分组探讨关于早期城市的一系列问题,最后让各组画一幅城市的想象图,看哪一组画得又快又好。这个活动不仅要体现个别学生的美术特长,更重要的是,要在图画中体现出早期城市基本特点的内容。如有的小组所画的想象图,虽然画技一般,但勾勒出了属于早期城市的一些重要元素,如河流、市场、高大的宫殿等,因而受到老师的表扬。

四、命题的方式要做到多样化

这里所说的“命题”,指的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命题。课堂教学活动的多样化本身就决定了命题的多样化,可以是说的、答的、画的,也可以是游戏的、表演的、参观的;可以是书面的,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也可以以主持的形式开展的。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活动形式,确定不同的命题方式,使命题多样化。但在同一个活动中,命题也要做到灵活多变。

例如,教学《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三课“西方文明的摇篮”时,设计以古希腊文明的发展为线索的活动课,穿过时空隧道,纵览古希腊的文明发展,命题形式有“填”“讲”“辩”。“填”:在教学描绘的示意图上填上古希腊文明的发祥地,并用箭头标出古希腊文明中心的转移概况;“讲”:“时空旅游团导游”分别介绍雅典、斯巴达的所见所闻;“辩”:举行辩论赛,伯利克利的说法到底是完全正确或是部分正确或是错误的?在一个以活动为主的活动课型中,以命题的多样化,体现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充实活动的内容。

再如,在《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课“百家争鸣”一课的教学中,我把课型主要设计为自学课,提供给学生一张自学工作表,内容包括:人物、学派、生活年代、主要思想或主张、地位或影响,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自学;之后分组代表一个学派陈述自己的观点,组织辩论,在课堂上演绎“百家争鸣”。辩论的环节既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又使一堂课拘束于单纯的“自学”形式之下,把课堂推向。

五、努力使教学内容变得充实

虽说教材的内容非常丰富,可教材有许多知识点都是点到为止,这给学生知识系统的建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给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了解社会、运用历史与社会知识、分析社会问题带来了麻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补充一定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延伸、扩展知识。

例如,教学《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二课“汉朝的建立”和第四单元第二课“隋的兴亡、唐的盛衰”时,我们可补充些西汉、东汉的历史,也可以补充些盛唐时期和晚唐时期的史实,如三国时期的社会矛盾,隋朝的政治,盛唐的“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等,只有适当地补充知识,才可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知道朝代变迁的规律。

再如,教学古雅典时,可与奥林匹克运动会联系起来,宣传奥林匹克积极向上、团结拼搏的精神,对世界和平的向往;教学“商鞅变法”时,可与当前的改革开放联系起来,教育学生懂得古为今用,学会分析事物的联系性;教学“焚书坑儒”时,使学生懂得如何一分为二地分析历史事件,学会客观地看待一切事物;教学西汉“和亲”政策时,借“昭君出塞”,自然带出古代中国的“四大美女”,让学生“熟悉”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教学唐文学史时,吟上几句千古绝句,欣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创作巅峰时期的传世名句;教学近代史西方列强对我国侵略、瓜分时,联系上当今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进行国情教育、正义感教育、责任感教育等。

六、要转变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

课堂教学不单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利用教材,不断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过程。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角色的互换,既可以塑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又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体会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理解、巩固、掌握过程。有时候,教师由于自身接触社会的局限性,许多知识点还不如某些学生懂得多,例如,在九年级教材中有关资源与环境、市场经济、科技之光等方面的内容,有的同学家庭是有企业的,对市场经济方面认识较深,由他介绍市场经济的知识效果更好;同样,科技之光方面,有的同学介绍了武汉电视台摄制的“科技之光”内容,还有的把最新的军事科技知识讲给大家听,通过学生的讲授,学生们获得知识的方式就会更自然,老师自身也得到了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教材,查找重点知识,编写考试题来考查老师,这种方式在运用中学生会从教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且必须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那么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就会更进一步。

七、重视学习测评手段的设计

“学习测评手段”的设计绝不仅仅是布置课堂或课后作业那么简单。传统的作业布置虽然也有一定的目的性,但总体而言,它是比较随意的,针对性并不强。而在学习测评手段的设计中,每一个手段的确定,设计者都应该要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1.这个手段是为检测哪一个教学目标的落实而定?

2.这个手段为什么能够检测这个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

3.在众多可选的手段中,我为什么单单选定了这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