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年度自我评价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年度自我评价总结范文1
【关键词】内蒙古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
一、引言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发展壮大,相关法规的陆续出台,企业自身、投资者、社会公众、政府、监管部门等相关方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等表外信息的披露需求不断增加,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运行、评价及报告披露越来越重要。
二、内蒙古上市公司基本情况概述及研究样本选取
截至2011年年底,境内上市公司共有22个,按上市交易所划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7个,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15个;按上市板块划分,则主板19个,深圳中小企业板1个,深圳创业板2个。
2011中国统计年鉴显示,内蒙古至2010年底对煤矿开采及洗选业的投资达528.4亿元,占国家对煤矿开采及洗选业投资总额的4%,仅次于山西(929.5亿元);对电力、热力及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为1277.7亿元,居全国之首,占全国对电力、热力及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总额的10%。
上市公司的性质体现了资源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在22个上市公司中,有3个是煤炭采选业,按截至2011年底的资产总额从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伊泰B股、露天煤矿、平庄能源。在区内上市公司行业划分中,煤炭采选业占比13.64%,仅次于生物、化学原料制品制造业。
鉴于中国自2006年起开始出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规范,为了对比有效,文章剔除在2006年之前上市的四个公司,选取剩余的18个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这18个公司的股票简称分别是:包钢稀土(600111)、包钢股份(600010)、伊利股份(600887)、金宇集团(600201)、华资实业(600191)、ST明科(600091)、北方股份(600262)、内蒙华电(600863)、亿利能源(600277)、鄂尔多斯&鄂资B股(600295)、兰太实业(600328)、北方创业(600967)、西水股份(600291)、伊泰B股(900948);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有:平庄能源(000780)、兴业矿业(000426)、四海股份(000611)、远兴能源(000683)。
三、样本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实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上交所和深交所于2006年相继出台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并分别于2006年7月1日和2007年7月1日起施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对其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并随年度报告一起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今年(2012年)是境内各上市公司全面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第一年,要求执行本规范体系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鉴证报告。对样本公司2006-2011年内控自评情况统计得到表1。
1.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情况统计及原因分析
内蒙古上市公司自2006年起,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情况从数量上看呈逐年上升趋势,但2009年突然大幅度增加,分析原因是2009年1月1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开始生效。但因尚不成熟,具体操作方案尚不完备,而2010年出台的配套指引又给予企业2年的过渡期,所以直到本研究止,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样本公司始终未逾50%。
2.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披露情况统计及原因分析
无论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还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都要求上市公司要报送或披露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控自评报告的鉴证意见,即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1]。样本公司对相关规定的遵循情况亦如表1所示。
2006年没有一个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鉴证报告,因为那时,上海证券交易所刚刚推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自2007年起,随着披露内控自评报告公司的增加,披露内控鉴证报告的公司也相应增多,但增幅小于披露内控自评报告的公司的增幅。
从以上统计描述可知,披露内控自评报告,尤其是聘请外部机构对内部控制进行审核的上市公司在数量上屈指可数。原因有二,一是内控规范体系尚不完善,可不披露;二是企业内控基础薄弱,不能披露。
3.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格式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名称方面,各上市公司不十分一样,最常见的自评报告名称是:①上市公司全称+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②上市公司全称+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此外,还有命名为“关于2011年度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关于2011年12月31日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的自评报告”或“上市公司全称+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而鉴证报告名称也有区别,如“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标准,造成企业实际执行规范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时无所适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及其自我评价的信息披露更是参差不齐,缺乏统一规范的格式[2]。
四、改善样本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现状的建议
年度自我评价总结范文2
【关键词】内控;内控评价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是一家以煤为基础,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制油与煤化工为一体,产、运、销一条龙经营的特大型能源企业。2005年6月在香港主板上市,2007年10月回归A股,作为A+H股上市公司,公司内部控制建设要满足上市监管要求,同时要建立符合公司实际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目前这一评价制度的建设和运行已经从公司总部、业务板块模式转变为“十八加X”模式,“十八”就是财政部等五部委内控应用指引基本要求,“X”为公司基本要求,包括公司以风险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和运行的基本评价点。目前内控评价已经成为公司监督内部控制有效性及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一、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内控评价的有效性
(一)内控自我评价从公司总部开始。公司的内控建设和评价首先是在公司总部进行的,2006年通过现状评估,与国际先进能源企业对标并制定的内控自我评价标准,通过自我评价发现差距,寻找问题的系统性原因,对问题进行整改,不断完善内控制度流程及组织架构,明确管控责任。
(二)以总部评价为基础,在全公司范围内自我评价。2007年开始公司所属企业在总结公司总部内控评价经验基础上,全部子分公司开展内控评价。
(三)在自我评价基础上,进行抽样检查评价。2007年开始在总部及子分公司自我评价的基础上,选择总部及部分重点子分公司进行检查评价,独立对自我评价的可靠性及重要业务领域进行测试。
(四)在抽样检查评价基础上,进行全公司范围检查评价。2009年开始在总部及子分公司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总部及全部子分公司进行全面检查评价,提高内控评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五)核实评价和内控审计,2007年开始外部审计机构对公司内控评价报告进行核实,包括对内控整体检查的方案、自我评价、检查评价的程序、内容和结果进行核实,2011年开始外部审计机构对公司内控有效性进行审计。
公司在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量身定做、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创新,使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与公司管理工作相融合,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二、积极利用现有组织体系开展内控评价
公司开展年度内控评价工作以来,一直由内控审计部牵头组织,总部各部门、各分子公司全部参与,内控审计部由公司董事长直接分管,向审计委员会汇报工作。公司总部和分子公司分别设置内控评价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由公司领导和各部门总经理组成,主要负责对本单位的内控评价工作统一部署和安排,同时对内控评价工作结果确认。工作小组由内控审计部和其他部门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子分公司是否设置内控与风险管理专职部门,以及如何设计内控与风险管理计划和规划,公司没有统一要求,公司只是定期组织进行风险评估、内控评价、专项检查,子分公司根据自身管理现状和公司统一管理要求逐步推进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
三、以全面风险控制、重点内控检查为评价原则
公司开展内控评价一直坚持全面性、重要性、客观性、以风险为导向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是指评价工作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包括公司各部门和各分子公司的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涵盖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
(二)重要性原则是指在内部控制全面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公司总部重点部门、重点分子公司、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进行重点检查或测试。
(三)客观性原则是指公司总部和分子公司以及评级工作组应在评价工作基础上,客观地揭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状况,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如实反映、准确描述内部控制缺陷,客观评价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四)以风险为导向原则是指根据全面风险评估工作确定的重要风险和制定的管控措施,评价公司各项管控措施对重要风险的控制情况,以及偏离公司整体控制目标的程度。
四、科学设计内控评价程序
内控评价工作过程中,公司逐步形成评价方案设计、自我评价、检查评价、缺陷认定及整改、撰写评价报告、核实评价及内控审计、结果评比等七个环节为一体的年度内控评价工作程序。
(一)评价方案设计是指评价工作开始前,对本年自我评价工作底稿中的关键控制点实施更新、确定检查评价内容与程序、对全部评价工作筹划安排,组织抽调相关人员组成评价工作组等。
(二)自我评价是指各部门、各分子公司对照自我评价工作底稿中的关键控制点,自我检讨和审视自身业务领域内内控的设计和执行情况,风险的管控情况,并撰写部门和分子公司内控自我评价报告。
(三)检查评价是指公司内控审计部抽调熟悉业务的人员或聘用专业机构组成评价工作组,对各部门和分子公司的自我评价底稿和自我评价报告复核,并抽取重要业务执行专业测试。
(四)缺陷认定及整改是指各部门、各分子公司首先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并提出整改建议或措施,由公司汇总后分析缺陷的类型,是否需要披露,并分解整改责任,落实整改。
(五)撰写评价报告是指内控审计部在汇总、整理、分析全公司内控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撰写内控评价报告,经董事会审核批准后,对外披露。
(六)核实评价及内控审计是指外部审计机构对评价报告核实后,发表核实意见,2011年起改为内控审计,并发表财务报告相关内控有效性审计意见。
(七)结果评比是指按照预先制定并向各分子公司公布的评比办法,对内控评价结果打分排名,以鼓励先进、督促后进。
五、建立符合公司自身特点内控评价机制
(一)实施全面内控评价
公司到底实施全面内控评价,还是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控,在外界对内控建设和评价的范围争论不休时,公司从提升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公司全面风险的角度出发,实施以财务为核心的全面内控评价。
公司实施内控评价时,评价的范围不仅包括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等与财务相关的内部控制,也包括了总体战略规划编制、资源选择与获取、公司并购业务、项目投资决策等与公司重大战略相关的内控控制,还包括年度生产计划制定、日常调度业务、生产装备管理、煤炭装船销售等与公司主营业务密切相关的内部控制,还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与隐患整治管理、突发事故处理等与公司安全风险密切相关的内部控制,还包括科技创新项目管理等与公司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内部控制,体现了公司董事会在内控评价伊始,就将公司的内控评价上升到防范公司重大风险、提升公司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二)建立内控评价运行机制
公司在内控评价实践中,逐步建立了“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内控评价-缺陷改进-考核评比”不断循环往复的机制。即每年年初,各部门、各分子公司对当年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并调整或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年中各部门、各分子公司对各类风险持续管控,内控审计部、安全监督局等监督部门对各类风险持续监控并进行专项检查,年末内控审计部对各部门、各分子公司一年来风险管控措施执行情况、风险管控效果进行系统评价,对于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分解责任,落实整改,并对评价结果打分评比。
由于建立了这样一种常态性的内控监督评价机制,所有的内控实施人员,包括公司领导和具体操作人员,都能自觉遵守各项管控措施,并努力采取各类措施以有效控制风险,谋求公司的长远发展、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
(三)实施全员内控评价
正如财政部王军副部长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联合培训班上的讲话所说,公司中每个人都是内部控制的剧中人和责任人。公司内控评价开始就没有走一般企业惯常走的评价组主导型的模式,而是走了一条全员内控自我评价的道路。公司内控评价的第一步首先是各部门、各分子公司对照自我评价工作底稿自我评价,撰写自我评价报告,自己评价自己到底做的怎么样,还有那些不足和缺陷待改进。
在这种评价方法下,全体员工既是自己所负责领域内控的执行者,也是评价者。每位员工对自身工作的领域无疑是最了解的,由员工自己对照自我评价工作底稿的关键点,对自己实施的工作进行评价,员工会深刻了解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并主动的进行弥补和改正,同时也能提出更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的改正建议。为弥补自己评价自己所缺乏的客观性,内控审计部抽调人员组成独立的评价工作组,对自我评价工作底稿和自我评价报告进行复核,并选择重要方面,使用专业评价方法测试。
这种评价方法实施以来,深刻改变了各分子公司、各部门的内控意识,增强了全体员工的内控责任感,从最初的“我被内控”,转变为现在的“我要内控”,如一些部门和公司,主动要求增加自我评价的流程,并接受评价工作组的检查。这种评价方法也充分调动了全体员工在内控工作中的积极性,各分子公司、各部门自觉行动起来,加强学习内控知识,调整组织结构,整章建制,主动系统完善和改进公司的各项内控建设,弥补自己在工作中不足,公司的整体内控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公司的内控文化深入人心,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四)内控评价推动内控执行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内控的最大的难点不在于制度不全,而在于执行不力。公司自实施内控评价以来,一直把推动内控的执行列为内控评价的主要目的。
公司每年都实施内控自我评价,但每年全体员工对照进行自我评价的关键控制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年根据监管要求的变化、公司管控要求的变化、当年风险评估的结果、上一年内控评价发现的问题等进行调整,将最新的外部监管要求和公司内部管控要求贯彻落实,促进了这些管控措施的真正落地,同时公司的内控评价始终围绕公司的主要风险展开,围绕最常出现问题的环节展开,不断督促公司各个层面加强管理,有效防范风险。
(五)致力于全体分子公司管理水平提升
中国神华下属有40多家二级分子公司,分布在煤炭、电力、铁路、港口、航运五大业务板块,神东煤炭、国华电力等几家大的公司资产和收入总额占集团公司相当大比重,根据方案分析,如果只做这几家公司内控评价,基本能够满足监管要求。但是中国神华没有将内控评价理解为仅仅满足监管要求,或者走形式,而是致力于全面提升所有分子公司内控管理水平。
历年来,对于几大分子公司以外的其他公司的内控工作,中国神华也常抓不懈。如各个公司的内控底稿和报告,内控评价组全部复核,对于几大分子公司外的其他公司,内控评价组也派人亲赴现场,测试重要业务,访谈有关领导。以致力于推动全集团内控管理水平提高,避免各分子公司间内控发展水平不平衡。
六、内控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公司实行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内控评价以来,也清醒看到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公司一直在积极改进、应对和系统解决。
(一)风险和管控措施重要性分级
风险评估是公司内部控制和评价的方向,公司从2006年以来,每年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管控措施和实施内控评价。但是公司目前只评估出公司和各分子公司层面的重大风险,对重大风险进行重点管控,对于重大风险及其他风险的关键风险点,缺乏适合公司管控体系和管理需要的风险分级、分层标准,尚未建立分层级的风险管理策略及风险应对机制,可能导致公司不能依照风险的管理层级,有效配置人力和资源,合理管控和评价公司存在的全部风险。
针对此问题,公司将进行风险评估科研立项,补充完善公司风险信息库,对风险进行分级、分层、分类、分担,建立分层级的风险管控策略和风险应对机制,在确定风险管理关键控制环节和关键岗位的基础上,平却管控责任和评价各项风险。
(二)评价结果评比
公司目前尚未将内控评价结果纳入各分子公司、各部门的绩效考核,原因是目前的打分评比方法,不能客观比较不同规模大小、不同发展阶段(如生产期和基建期)、不同业务类型(如煤炭生产企业和铁路运输企业、境内外企业、复杂业务与简单业务企业)企业间内控发展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内控的贯彻执行和内控评价的效果。
针对此问题,公司正在考虑对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进一步深化,制定一套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可比性、适应性的评价标准和办法,对各分子公司、各部门的评价结果评比,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对评价结果考核。
(三)评价指标定量化
公司目前使用的评价标准主要是定性指标,缺乏定量指标,例如对关键控制点:“公司在制定战略规划目标和指标时,是否明确规定所需资源支持以及未来所需获取资源的范围、重点、计划”进行自我评价时,目前可选的答案是“是”和“否”,在选择“是”时,不能反映“是”的程度,当连续两年都选择“是”时,也不能反映出公司针对此关键控制点的管控水平提高了没有,提高了多少。当不同的两个分子公司都选择“是”时,也不能反映这两个分子公司针对此关键控制点的管控水平的差异。
目前公司一是调整评价指标,减少定性指标,增加定量指标;二是在不得不使用定性指标时,增加定性指标的梯度选择,例如增加“差、较差、一般、好、较好、很好”等答案的选择,并赋予不同的分值,以区别不同的管控水平。
年度自我评价总结范文3
学校发展性评价是由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法律法规和我省有关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及学校实际情况,以学校的发展目标为基础,自主提出达标实施方案和与之配套的发展性评价方案,以学校为主、教育督导部门参与的学校评价活动。开展学校发展性评价活动对于深化学校评价改革,构建依法自主办学的现代学校制度,激励学校走自主发展、内涵提升之路,实现科学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校发展性评价的对象和主体为中小学校(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开展幼儿园发展性评价。各地要根据本指导意见并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这项工作,并在实践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不断加以完善。
一、开展学校发展性评价的目的
开展学校发展性评价要以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为准绳,以《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26号)精神为指导。
开展学校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以指导学校制订发展规划为起点,监督规划实施过程为基础,评价学校规划达成度为重点,努力构建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学校自评和外部评价相结合、学校自主发展与行政监督指导相统一的学校评价机制,促进学校自主、持续发展。
开展学校发展性评价要充分尊重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主体地位,促进建立完善的现代学校制度,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学校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学校发展性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引领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发展性评价强调纵向比较和过程评价,注重将学校发展需求与社会、学生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积极引导不同水平的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轨道上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形成办学特色。
(二)主体性原则。评价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全校教职工的参与,激活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构建起自我评价机制,促进学校进一步增强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合作性原则。评价强调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部门与学校、学校内部的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建立起互相信任、密切合作的工作关系,形成平等合作、相互协商、共同研究的氛围。学校发展性评价需要社区、家长、学生的合作与参与,并将评价方案、评价结果通过适当的途径向全校师生和社会公布,形成校内外的参与意识和监督机制。
(四)适当性原则。评价以承认学校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为基础,评价重点、标准、方法因校而异,引导学校在基础阶段目标实现后向更高阶段发展,从而促进学校不断提高,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五)激励性原则。评价要注重对学校发展的纵向比较,鼓励学校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让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把评价作为学校发展的需要和动力。同时,把发展性评价与对学校的考核和校长任期目标考核有机结合起来。
三、学校发展性评价的指标设计
学校发展性评价指标由“基础性指标”和“发展性指标”两部分组成。
“基础性指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法律、法规和我省有关规范要求制定的,体现了学校基本条件、学校管理和办学基本要求等方面,具有法定性和统一性。
“发展性指标”是由学校依据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办学特色选择提出。教育督导部门应通过督导评价,指导学校努力实现有关选定的发展性目标。
四、实施步骤
(一)制定发展规划
各地教育督导部门要组织学校进行发展性评价的目的、意义及方法的培训。学校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和自身实际,发动教职工参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督导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指导所属学校修订、完善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须经教代会通过并在学校公布。
学校发展规划原则上应与校长的任期相一致。
(二)实施规划
学校将发展规划中的总目标分解成年度工作目标,并将年度工作目标设计为评价指标,分别落实到部门和责任人进行实施。学校要定期了解实施情况,教育督导部门、责任区督学也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的实施情况进行随访指导。
(三)提出形成性评价(年度评价)
学校自上而下组织教职工开展自评,并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撰写阶段性自评报告;教育督导部门在学校自评的基础上,研究信息资料分析,和责任区督学一起对学校的阶段性自评报告进行认定,并向学校进行反馈,帮助学校进一步改进工作。
(四)确定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由学校对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自查自评总报告。在此基础上,教育督导部门组织督学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进行终结性评价,撰写督导报告,并向学校公布评价结果。学校在综合自我评价和督导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自身改进措施并制订新一轮的发展规划。
(五)评价结果的运用
由教育督导部门将各校发展性评价结果以书面形式送同级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学校年度工作考核、校长任期工作目标考核、任免、奖惩和评先评优以及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分配的重要依据。
五、工作要求
2009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学校发展性评价”工作,各市、县(市、区)要根据本地特点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并选择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学校开展学校发展性评价,争取三年内在所有的学校开展发展性评价工作。
各学校要重视学校发展性评价工作,建立学校实施发展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领会发展性评价的目的意义、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和操作规程。要依据基础性指标和发展性指标等要素,科学制订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体现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体现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学校发展规划和分年度计划目标。要建立规划实施的目标责任制,把年度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列入教师的年度考核,增强教职工的主体意识和实施能力,提高规划目标的达成度。要把自评作为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和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校本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学校发展规划的阶段自评制度,准确设定自评标准,严格规范自评程序,实现诊断、整改、提高的自我完善机制,形成学校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互动的教育督导评价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转变管理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指导、帮助学校按规划达成目标,特别是对学校基本条件的相关指标要帮助学校实现达标。
年度自我评价总结范文4
[关键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改进措施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2001年末发生在美国的安然、世通等财务欺诈案件、2002年美国股票市场的急剧下挫以及新近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得政府、企业和相关组织认识到光有成熟、完善的内部控制框架是远远不够的,更为实质和重要的应是内部控制框架的有效运行。由此,美国国会进行了自1933年和1934年证券法案颁布以来对公司法规最为彻底的一次调整和改革,出台了《2002年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简称萨班斯法案)。该法案在会计职业监管、公司治理、证券市场监管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新规定,并强制要求公众公司年度报告中应包含内部控制报告及其评价。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于2008年5月联合下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要求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因此,无论是国际形势、国内要求,还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企业当前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一、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概述
(一)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含义
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Control Self-Appraisal,简称CSA)是指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自己及所属子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价,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实施的效率和效果以期能更好地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实施主体
作为内部评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应该是企业管理当局组织实施的。我国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时,应当在高层管理者的领导下,组成评价小组进行。评价小组应包括高层管理者、内部审计人员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等。并由审计部门负责自我评价各项具体事务的开展,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审计人员的引导下积极的参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可以是对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价,也可以是对企业某个内部控制子系统或者具体的内部控制作业循环进行的评价。为保证评价形成的改进意见顺利实施,在开展内部控制系统整体评价时,应由企业的最高管理人员加以领导,即由董事长、总经理等负责;而在对某个内部控制子系统或者具体的内部控制作业环节进行评价时,可由其的高层主管人员负责,如;在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评价时,可由分管财务工作的经理或财务总监来负责。
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作用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活动一般以研讨会的形式进行,通过每个过程的人员及时发现存在的缺陷和可能导致的后果,主动采取改进行动,从而提高全员的内部控制意识。
第一,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增加了业务流程执行者的责任,总体上也增加了经营管理阶层的经营管理责任。
第二,有效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会促进法律法规的持续遵循。它是通过将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镶嵌于每日的活动或例行的程序中提供了保证。最重要的是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使得管理阶层更有可能发现对现有的控制活动加以改善或合理化的机会,取消多余的、无效的控制,减轻内部控制系统可能存在的缺陷,使某个过程的组长和个人对他们的过程有的作用加深了理解。因而,自我评价的结果很可能使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得以加强并合理化,自然使得-管理当局遵循法律法规演化为一个持续的过程。
第三,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培训工具。实施自我评价的过程并在整个年度内对其进行检验,有助于那些对交易进行加工处理的人理解他们在整个计划里的作用,结果使他们在履行其工作时变得更有效。自我评价也使得经营管理阶层,特别是每个过程中的组长更好的理解关键的控制和由小组中每个成员所发挥的作用之间的联系。
第四,降低内部控制的遵循成本。内部控制法律法规的遵循,常常要增加内部审计人员,从而提高了内部控制的成本。实施一个有效的自我评价,管理当局就能减少或消除对第三方的依赖,从而是内部审计的功能更加关注那些有压力的战略上的需要,从而减少了纯粹出于遵循而增加的成本。
第五,强化内部控制环境。有效的自我评价不只是提高了内部控制的效率,而且提高了公司总体上的控制意识。由于在管理当局和全体员工较宽的范围内执行,组织将更好的培训和激励员工。
三、如何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
(一)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方法
(1)传统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法
传统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主要通过内部审计人员深入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采用抽样审计等方法,对其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测试。
传统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法将内部控制的评价完全交给审计人员,主要依靠内部或外部审计人员来实施,传统内部审计方法适用于内部控制中,内部审计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对会计控制的“再控制”作用,也就是对经济活动的测评功效。即对各个具体的内部控制环节的测评。但是,内部审计人员由于缺乏管理者的支持,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以及内部审计机构缺乏对立性等,使得审计工作不能有效开展,导致内部控制处于监控盲点。
(2)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新方法(CSA)的方法。CSA是一种新兴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提出的是那种CSA分析方法是:协调小组会议、问卷调查、管理者进行的分析报告。
协调小组会议的基本方法是从组织的多个层次和多个部门集中一组人员,然后广泛收集关于选定流程的内部控制消息。其思想是,要在整个组织的利益相关者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利益相关者,将他们集中起来,讨论选定系统的的经营和控制情况并指派内部审计师或者其他沟通方面的专家负责领导这一小组,主持利益相关者的讨论,并得出结论。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有效的收集控制信息的方式。准备的问卷应当覆盖所感兴趣的流程或者系统,然后将问卷发给选定的利益相关者,从而了解该领域中的风险和控制情况。CSA的小组成员会将这些问卷调查传递给选定的利益相关者,对问卷的结果进行监控,以确保回收了一定数量的问卷,然后,需要对问卷的结果进行整理。问卷调查不能够产生探索发现型观点,但却能够对流程和内部控制的合理性给出一个整体的评价。这是一个收集基本的CSA背景资料的有效方式。
管理者进行的分析报告。利用这种方法,管理层能够对业务的流程进行一种参考研究――几乎可以说是一种调查研究。CSA的专家可以将这些研究的结果与其从其他管理人员和主要员工等渠道中收集到的信息相汇总。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综合,CSA的专家能够建 立起一种分析方式,流程的所有者可以再他们的CSA工作中应用这种分析方式。
(二)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步骤
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时,为使评价有序的进行,主要经过确定评价范围、选择引导人员、组成评价小组、召开研讨会、形成评价报告、落实整改措施这几个步骤。
(1)确定评价范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可以是整个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的评价,也可以是就内部控制系统中五个构成要素中的某个要素进行评价,还可以是对具体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在开始工作时,应当先由管理当局确定本次评价的范围,评价范围不同,评价小组的成员和具体使用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2)选择引导人员。引导人员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过程中非常重要,他主要负责主持开展研讨会,这不仅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而且要求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使评价小组成员在其引导下能够就相关问题进行有效的探讨,达到召开研讨会的目的。
(3)组成评价小组。根据评价范围,选择与评价对象有关的控制关键点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引导人员等一同组成评价小组。
(4)召开研讨会。确定评价范围,并组成评价小组后,引导者要与内部审计部门一起收集与评价内容相关的各种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加以整理,找出重要的评价关注点。然后召开研讨会,对其重要的评价关注点进行探讨。研讨会的开展是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研讨会能使不同的部门领导聚集起来,面对面的就问题进行讨论,也能使企业员工与高层领导者直接对话,形成良好的双向沟通机制。并且,经过研讨会讨论,由大家共同形成的改进意见,容易被各个相关部门接受并乐意推行和实施。
(5)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自我评价报告是提供给企业管理当局的对内报告。在经过不断收集整理资料和召开研讨会后,评价小组最后要把讨论的获得的重要信息和讨论中得到的结论加以梳理和分析,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状况做出恰当的评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应包括:评价目的、评价范围、评价结论、评价中发现的问题、针对内部控制体系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见。
(6)实施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措施是内部控制持续完善的关键一步,也是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最终落脚点。落实整改要靠企业管理者的大力推动,如果自我评价所形成的改进意见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那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就毫无意义。
四、我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对内部控制的意义认识不足。企业成员缺乏对内部控制的正确认识普遍认为内部控制时企业管理当局和内部审计部门的责任,而与自己无关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认识不足,未能清楚认识到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在提升控制环境,提高控制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内部审计评价的独立性较弱。我国企业普遍存在内部审计部门由高层管理人员领导或归财务部门管辖的情况,在某些企业管理人员的观念中,内部审计就是形式化、走过场的行为。在某些监督不可避免地危及企业内的有关部门或人员利益,甚至会涉及到企业的高层管理部门和高级管理人员时,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往往会受到限制或威胁,从而影响审计工作的展开,是内部审计失效。
(3)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法使用不当。企业生搬硬套国外一些内部控制评价办法,由于我国与西方国家存在经营环境、经济发展状况、企业文化等各个发面有很大不同,西方国家一些先进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不一定都适用于我国,不适合的方法不仅不能满足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需要,还会造成人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反对拿来主义,应该在研究国外先进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运用。
(4)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缺乏长效机制。落实整改是内部控制持续完善的关键,也是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的最终目的。很多企业的管理层对评估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不急于去纠正,问题集中体现在控制环境、信息沟通等“软”控制上,他们坚持按照自己的风格去管理企业,而这些行为却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了巨大且隐藏的风险。还有很多企业没有制定详细整改计划,对整改措施的落实缺乏有效的监控,风险依然存在。
(二)改进我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措施
(1)管理者必须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需要企业全体工作人员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如果管理者本身不重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则根本无法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实施过程也只是个形式,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管理当局应当将内部控制作为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后要切实促进落实各个整改措施。
(2)慎重选择引导者。引导者在评价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引到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引导者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及后续的工作,组织、策划、号召、总结等,他需要向小组成员介绍本次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目标、范围等基本情况,让他们认识到在评价工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策划是基础,组织是关键,对于引导者来讲,如何将工作组的成员组织起来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对内部控制非常了解,他还必须是一个好的协调者,选择恰当的引导者甚至关系到整个评估的成败。因此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时,特别是初次评价时,最好寻找具有此类项目经验的专业人员充当引导者。
(3)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要求企业员工的广泛参与,员工水平层次参差不齐,员工可能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方法并不了解,有些企业初次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因此对员工进行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相关培训非常重要。在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之前,让员工详读企业有关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了解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目标、方法及程序等,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也有利于促进内部控制政策的执行,推进企业内部环境的升华。企业在平时也要注意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引导企业的所有人员信奉一个理念,形成一个公司理念,使公司员工具有归属感,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
(4)遵循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至少应当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和独立性原则,确保评价工作标准统一、客观公正。
(5)协调多层次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成功与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充分调动企业各个层次员工的积极参与,不仅需要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底层管理人员及一般员工的积极配合,他们最熟悉业务的实施情况,可以提供大量的一线资料,反映审计部门不容易发现的问题,提出更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法。同时各个层次员工的广泛参与,可以使他们了解到不同部门的业务情况,各部门可以在一起共同讨论各种跨部门问题,促进相互理解,加强部门间的协作。
[参考文献]
[1]王桂莲.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思考[M].会计之友,2009(12).
[2]高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M].商业经济,2010(9).
年度自我评价总结范文5
赞美;内容;交流;沟通;励志
〔中图分类号〕 G6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5—0019—01
为了贯彻《幼儿园工作指导纲要》精神,实现人文化管理,使年度考评与总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管理者应该重新审视考评总结的方式及价值,使考评和总结的过程成为教师提高自信心的过程,成为教师反思、不断成长的过程,成为教师真诚沟通、协同发展的过程。
一、改善环境,变总结会为赞美会
以往的年度考评总结,教师多是被动地汇集在严肃、清冷的会议室,像完成任务一样,程式化地轮流念总结,读者无味,听者无趣。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从改善环境入手,如在会议室摆放教师栽种的花卉、制作的手工艺品,将生硬的标语换成主题鲜明、画面清新的主题墙等。只有给教师提供一个温馨、轻松、愉快的氛围,才能把总结会变为相互赞美的座谈会。在赞美会上,教师要寻找每个班级、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相互赞扬、相互学习,这样不仅能很好地树立教师的自信心,还能消除教师工作中的不理解、小误会。赞美就像一股暖流,使每一位教师的内心都洋溢着一种被发现、被认可的幸福感,从而增强教师的职业自尊与信心。
二、丰富内容,变总结会为交流会
过去的总结会都是从政治思想表现、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三方面进行述职,内容笼统没有新意。其实,我们可以把教师平时记录的经典案例、童言稚语、心得感想精选后拿到总结会同大家分享,丰富总结会的内容,变总结会为交流会。教师同幼儿朝夕相处,会经历许多有趣的事,但由于平日工作的琐碎与辛苦,很少意识到这些快乐,变总结会为交流会,可以通过对这些趣事的回忆、讲述和交流,给教师增添一份快乐。只有体味了工作中所蕴涵的乐趣,教师才能由衷地热爱自己的职业,快乐幼儿的快乐,幸福幼儿的幸福。
三、转换角色,变总结会为沟通会
由于每年的年度总结都是由领导主持、领导总结。教师总有一种评价与被评价的感觉,因此我们要将总结会变为沟通会。在会上,由教师充当主持人,园领导作为普通一员参与其中。这样,领导在赞美他人、发现他人优点的同时也能接受到来自广大教职工最真诚、最直接的赞美。领导们亦可以把工作中的轶闻趣事分享给大家,把平日里难以表述的难处讲出来争得大家的理解。园领导从教职工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中可以获得多方面真实有效的信息,从而全面地了解教职工的发展状况,客观地评价每一位教师。这种转换使领导与领导、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加强了沟通,拉近了距离,使总结和评价变得充实有价值,使集体在赞美中变得更加团结向上,青春和谐。
四、培育园所文化,总结会成为励志会
年度自我评价总结范文6
关键词:评价实效 激发兴趣 多元评价
构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探究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的评价方式是当前我校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教育评价体系,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课程改革实施的几年中,我努力探究促进学生成长的评价方式,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力求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发展。顺应基础教育改革的热潮,我大胆深入课堂实践,总结出了一些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评价方式。
一、重视课堂随机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加强语言教学,语言沟通,良好的课堂随机评价是一种语言沟通的艺术形式。良好的课堂评价利于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我校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关注教师课堂评价,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注重学生课堂多方面的表现,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学习的快乐,具体做法如下:
1、 注重激励,调动情感。
激励性口头评价语言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一部分。激励性口头评价语言强调激励性,强调"奠定每一个学生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基础。" 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课堂口头评价是一种瞬时评价,教师本人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地进行激励性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沟通。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找到自尊,找回自信,使他们在充满爱意的激励中,经常得到满足、快乐、积极、稳定的情绪,洋溢着创造的激情和进取的动力。
2、注重差异,激发兴趣。
评价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因人而异,同时而异,因境而异,做出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评价的认同和接受,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激发,在课堂这个小世界里,让不同的学生全力投入、尽情发挥,获得发展。
3、真情评价,快乐成长。
小学生天真活泼,只要教师用心与他交谈,用真情鼓励他,他们很快就会受感染,而且反馈的现象超过教师的想象,正如陶行知说的"唯独从心中发出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总之教学中我们用真心评价学生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和鼓励,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关注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平时的发展。
发展性评价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还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三、创建档案袋评价,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档案袋评价是本次评价改革的倡导的一种重要的评价方法,学生成长记录袋改变了以往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尺度"评价学生的做法,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全过程,有助于教师和家长多角度、多层次、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比较全面、客观准确评价学;有助于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反思和学生个性发展;有助于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使教师与家长保持一致的教育目标。
四、实施终结性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
终结性评价是在一门学科结束时进行的,主要针对课程实施的总效果。对学生学习成效和素质发展的终结性评价,通常在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它作为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中的重要环节。在实施终结性评价中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有学生学年度学习成绩,有学生综合素质表现,有学生获奖情况,有各科教师寄语,有家长意见,学生自我评价等几个方面,全面地对学生的年度情况进行评价,很明确地反映出学生年度表现情况。
五、采用多元评价,关注学生成长。
以前的评价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性"的评价,老师评价学生,评价主体只是教师,学生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没有参与评价的机会,忽视了他们的主体性,扼杀了评价对象的个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对评价会产生畏惧,甚至逃避的心理,从而影响了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由于在评价过程中缺乏被评价者的坦诚参与,教师往往不能准确地发现问题,从而使评价的调节、激励、改进的功能不能得到很好发挥。在评价中,改单一的评价方式为教师评价学生,家长评价学生,社会评价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和自我评价的多元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 通过评价,它可以促使学生身心和谐地发展,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在英语学习中对学生的评价中除了教师、学生本人可以作为评价主体外,学生同伴、家长也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如学生课余时间在家中的英语学习,那么家长就成为了评价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