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鼓励自己的一段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鼓励自己的一段话范文1
关键词:作文教学 策略 例谈
一.借助插图,用上词串,让学生有话可写
低年级的孩子对图片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因此,我们借助图片(可以是课文的图片,也可以是课外的图片,还可以借助电脑图片等),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然后将画面的内容用几句话表达出来,这样,孩子们写起来也就不再犯难了。如《识字5》(二上),可引导学生边看图边用上其中的一行词串写一两句话:“冬天,小朋友真不怕冷,他们有的滑雪,有的溜冰,有的跳绳,积极锻炼身体。”也可以用上几行词串写一段话:“在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冬季里,腊梅花正迎着风雪开放,松树和竹子也不怕寒冷,依然苍翠挺立,充满生机。蟒蛇、蚂蚁和刺猬躲进了洞里生活,但小朋友却不怕冷,他们迎着风雪滑雪、溜冰、跳绳,积极锻炼身体。”(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再者,教师也可充分利用“读读背背”中的插图、口语交际的情境图、课文的插图等都可以给它们配上一句(一段)优美的文字,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练习。如一年级下册练中“读读背背”的插图,可让学生观察春天大自然美丽的景色,结合插图,用“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等词语写话。难度可视学生而定,也可采用比赛形式,看谁用得多、用得好;还可以结合本单元练习中口语交际的情境图,以“春天来啦”为题写一段话。为了使学生有更浓厚的写话兴趣,我们还可以把这些插图复印出来,给它描上花边等,让它更美一些。最后再把这些图文并茂的插图装订成册,让小朋友给自己的“书”安上一个好听的名字。
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丰富作文素材
1.引导学生发现自然。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用自己的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去感受大自然、发现大自然、倾听大自然。然后,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写好一段话。按时间顺序写,写日出、日落等;按方位顺序写,写出某地前后左右的景物(景色);按总分关系写,“大自然真美啊……”“哪里真(怎么样)啊……”;按并列关系写,“这里,有……有……有……”等等。
2.引导学生发现社会。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开始,就生活在以家庭和学校为主的小社会里,他们承受着父母、亲友、老师和其他人无微不至的关爱,他们往往将大人们的这种关爱、呵护视为理所当然而毫无感觉。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就要唤起、引导孩子们对周围人的感觉。如,经常问问学生:“你有没有发现老师的眼睛会说话?它会说什么话呀?”“在妈妈抚摸你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你们吗?是怎样爱的?”……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味父母、老师及其他人的爱,并以“感谢”等为话题,引导学生写一段话。
3.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如,有位老师这样引导学生:“小朋友,你对自己了解吗?你从哪里来?你‘呱呱落地’的时候是怎样的?问问爸爸妈妈,为什么给你取这样的名字?你也给自己制作一张名片好吗?”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学会关注我、思考自我,为他们储备“认识自我”的写话素材。还有,孩子们生命中的第一次总是很多很多,我们要鼓励、引导学生把他们经历的第一次记下来,这也是很好的写话素材。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体验作文乐趣
鼓励自己的一段话范文2
关键词:阅读与写作 兴趣培养 课外阅读 每日一练
阅读教学是理解书面语言的训练,是作文的基础。作文又是阅读的结晶。儿童在6—8岁时,是发展语言和思维的黄金时期,刚入学的儿童对她身边的事情有了初步的认识,已具备了把所见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我们教师就要把握住语言思维发展的最佳期,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协作的兴趣。
一、读写结合,教给写作方法
从一年级开始,阅读和作文同时起步。一年级从写句子开始逐步到写一段话,可以先用拼音或拼音夹汉字写;二年级学习写短文,逐步从汉字夹拼音写过渡到用汉字写;三年级以后进行作文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方法。如在学习了《自己做》一课后,我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在家干过什么,你还能干什么,再把自己说的写下来。可以用汉字加拼音写一句话。
在学习《一只小蜻蜓》课文后,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学生,把这些小故事或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情用文字写下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把自己身边的小故事告诉大家并写下来。学生只要写出来就要找出几点优点进行表扬。在学习《猴子捞月亮》一文后教给学生“文题概括主要内容”的命题方法;学习《雷雨》后,教给学生“文题点明所写景物”的命题方法。同时在大量的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从中学到大量谴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的知识,指导他们运用所学方法写作。
二、加强课外阅读,精心组织活动
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视野,还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低年级学生更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1.为学生选好读物。低年级学生从开学就为他们设立图书角,介绍好的图书给他们看。可以让他们看一些图文并茂的儿歌、童话故事。学完拼音后,给他们介绍带有拼音的图书,要求边看图边读拼音和汉字。以后学生学完课文后,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与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怎样读。如学了《回声》一文,就让学生读《十万个为什么》中相关的声波文章。经过引导,学生逐渐养成阅读习惯,增强了阅读兴趣。
2.摘录妙词佳句。在大量的阅读中,要求学生把优美的词句摘抄出来,在学习、交谈、作文中运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每节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念自己所摘抄的词语,增加大家词汇的积累。
3.组织读书会。组织讲故事、朗诵、日记等比赛活动,学生为表现自己,必定活动起来,积极阅读并认真比较、写作。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每日一练,坚持写好日记
鼓励自己的一段话范文3
【关键词】注重阅读,培养说话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阅读教学是理解书面语言的训练,是口头表达和作文的基础,作文又是阅读的结晶。儿童在6至8岁时,是发展语言和思维的黄金时期,刚入学的儿童对她身边的事情有了初步的认识,已具备了把所见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但是,他们往往还不能准确地表达想要说的内容,表达的内容不完整,在写话练习中使用的语言单调,表达时缺少调理,不连贯。我们教师就要把握住语言思维发展的最佳期,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以阅读促写作。
1.读写结合,注重写作方法
从一年级开始,阅读和作文同时起步。一年级从写句子开始逐步到写一段话,可以先用拼音或拼音夹汉字写;二年级学习写短文,逐步从汉字夹拼音写过渡到用汉字写;三年级从以后进行作文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方法。如在学习了《自己做》一课后,我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在家干过什么,你还能干什么,要求学生想一想,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有条理地说出来,再把自己说的写下来,可以用汉字加拼音写。在学习《一分钟》、《我选我》等课文后,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学生,把这些小故事或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事物物用文字写下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把自己身边的小故事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并有条理地写下来。学生只要写出来就要找出几点优点进行表扬鼓励。在学习《坐井观天》一文后教给学生“文题概括主要内容”的命题方法;学习《看雪》后,教给“学生文题点明所写景物”的命题方法。同时在大量的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从中积累大量的谴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的知识,指导他们运用所学方法写作。
2.加强课外阅读,精心组织活动
习作能力的强弱和阅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视野,还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低年级学生更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1 为学生选好读物。低年级学生从开学就为他们设立图书角,介绍好的图书给他们看。可以让他们看一些图文并茂的儿歌、童话故事。学完拼音后,给他们介绍带有拼音的图书,要求边看图边读拼音和汉字。以后学生学完课文后,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与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怎样读。如学了《农业的变化真大》一文,就让学生读《十万个为什么》中相关植物的文章。经过引导,学生逐渐养成阅读习惯,提高了阅读兴趣。
2.2 注重积累语言材料。要想把一段话写好,只靠课堂上那么一点时间是不够的,教师要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好词佳句本,要求学生每周坚持抄一些优美的词句,好词可以是描写季节的词、描绘动作的词、描写颜色的词。通过对词汇、句子的整理积累,让学生养成留心积累字、词、句的习惯,在每节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念自己所摘抄的词语,增加大家词汇的积累,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交谈、作文中运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3 组织读书会。组织讲故事、朗诵、日记等比赛活动,学生为表现自己,学生必定活动起来,积极阅读并认真比较、写作。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3.注重口头表达的训练
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要有开头,有结尾,语句要完整,调理要清晰,并能按一定的顺序来说。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先找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来作示范,再让其他同学仿照来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鼓励学生用词准确生动、想象合理等独特之处。例如,在一次看图说话的练习中,学生说“机灵的小鸟们在树上欢快地唱歌跳舞”老师要及时对他进行表扬鼓励。当然,如果学生出用词不当的现象,教师一定要及时纠正。
4.每日一练,坚持写好日记
“常说口里顺,常写口不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了大量词汇,学到了写作方法,如何才能变为自己的能力,写日记是最好的方法。
从一年级开始就鼓励学生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想,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再用一句话或几句话写出来,逐渐到写一段话,二年级开始,我要求学生写命题日记,扩大日记范围,可写人、记事、描写景物、动物,心得体会等。几类日记变换着写以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对学生的日记还要及时评改,发现好的予以鼓励,并提供给全班同学评论或抄在墙报上供大家欣赏,经常评选优秀日记,真正使写日记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从阅读中积累了词汇,提高了说话能力,学到了写法,写日记又积累了写作素材,丰富了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断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之,低年级重视学生阅读、说话与写作兴趣的培养,以阅读、说话促进写话能力的提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儿童潜在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地、健康地发展。
鼓励自己的一段话范文4
曾经,我是一个骄傲、目中无人、喜欢论断别人、话语不节制的人。我觉得这是我的快乐,管它对错,我觉得我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可以照着我的感觉去拟定,一切都是我觉得怎么样,全部都按着我觉得怎么样,全部都按着我的感觉去做,很典型的后现代主义观念。然而,现在我在思考,对的真正含义是靠“我觉得”而随便更改的吗?
《魔鬼家书》中有这样一段话:“骄傲是灵魂的癌症,它啃噬人的爱,连一点根苗都不留,它蚕食人的知足心,甚至是基本的判断力,直至它荡然无存。”当我读到这段话时,感受到原来骄傲的心,高傲的眼可以让我整个人都陷入到谎言中,让我连被赋予的辨别对错的能力都丧失了。所以我知道了,我要谦卑自己的心,不再以一种高傲的态度看清身边的人。
《人生观的故事》作者寇尔森进入到监狱中,体会到一点他说:“所有使身边的那些犯人有区别的事务都仅仅是程度上的区别,而不是与犯人们本质上的不同,我们中的每一个都是既有天赋又有缺陷的人,我们再也不能摆出一副好像我有权柄论断别人的姿态。”因此我会多看自己的不足,改变自己,而不是用更多的时间去探讨别人怎么样,因为我们都是不完美的,没有权利去论断其他的人,否则,我们会陷入永无止尽的抱怨中。
鼓励自己的一段话范文5
一、上下联络横向沟通
《月光曲》这篇课文中有一段话写贝多芬“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我在知道学生理解“断断续续”这一词语时,大部分同学只停留在“时而中断,时而接续”这一基础上。这时教师不能满足现状,而要逐步深化,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中的“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这一段加深理解,学生就会发现,“断断续续”在这篇课文中是指“不熟练”的意思。这样,上下一联系,学生对词语的内蕴进一步加深了理解。
二、设身处地进入角色
如教《麻雀》,文中没有直接写出究竟是什么力量使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拯救小麻雀,只是含蓄地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w下来”。为使学生领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教学时,我把学生带入角色:把自己想象成老麻雀,当你看到这样一个情景―你最心爱的小麻雀不小心从笼子里跳出来,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猎狗慢慢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时,你会怎么做?这一启发,学生很快就体会到老麻雀太爱自己的孩子了,从而“强大的力量”指的就是这么一种母爱精神。
三、生疑解惑相辅相成
在教学过程种不仅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还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疑问。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有这一一段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颗杨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教师学生提出疑问::“焦急”是着急,“耐心”是不着急“不是自相矛盾了吗?学生纷纷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共同认识到“焦急”是急切希望早一点见到的灵车,向致哀,“耐心”是下了决心,不管天气多冷,不管自己身体多么虚弱,也不管要等多久,非等到的灵车不可。因此,在这篇文章中“焦急”与“耐心”是统一的,统一在对的深切热爱上。这样,学生就对这句话的理解就加深了。
鼓励自己的一段话范文6
一、补充句子
采用补充词语、补充句子等方式进行写话。补充的位置可以在一句话的开头、句中、句尾,在一段话中,也可以填补在段头、段中、段末,并可以根据难易程度(比如补写一句或多句)为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安排。
教学案例:《小小的船》。
课后有这样的练习:
弯弯的月亮像 。
蓝蓝的天空像 。
闪闪的星星像 。
首先学生马上会根据课文内容填出:
弯弯的月亮像 小船 。
蓝蓝的天空像 大海 。
闪闪的星星像 宝石 。
继而,我引导学生从别的角度去想象,学生还会填出:
弯弯的月亮像 妈妈的眉毛 。
蓝蓝的天空像 蓝色的地毯 。
闪闪的星星像 小朋友亮晶晶的眼睛 。
瞧!连起来就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小诗了。
二、扩写句子
运用这种形式进行写话训练,鼓励学生把话写得具体、生动。扩句时先引导学生从句子的不同部位进行扩写,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扩写几处。
执教《窗前的气球》时,要求给“气球上画着一个笑脸”这句话扩句。先出示例句:气球上画着一个(可爱的)笑脸。出示新题:气球飘上了天空。提示学生可以扩充(怎样的)气球飘上了天空,这“怎样的”可以从颜色、形状等角度来写;还可以这样扩充,气球(怎样)飘上了天空、气球飘上了(怎样的)天空。有能力的学生会把句子全方位扩充:(红红的画着可爱笑脸的)气球(摇摇摆摆地)飘上了(蓝蓝的)天空。
通过扩句训练,学生能感受到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生动,这种形式练多之后,学生写话时句子就会越写越生动。
三、连句成段
教师可以根据一定的情境内容设计生成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学生串联回答的语句,形成几句话、一段话。
关于本文的句子仿写“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这句话采用了比喻、拟人、反问的修辞方法,把早开的野花比作春天的眼睛,把早春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早春的特点,给人恬美、可爱、非常有趣的感觉。
在教学中,我们不用给学生讲这些修辞写法的术语,可让学生通过朗读,到校园里或野外观察,然后再仿写。以下是我们班学生用自己的小眼睛看到的大世界里的灵动的春天。
桃树枝头吐出了红珠子,那是春天的纽扣吧?
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那是春天的乐队吧?
燕子穿着黑色的燕尾服斜飞在空中,那是春天的宾客吧?
迎春花开出了香气宜人的小黄花,那是春天的项链吧?
……
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四季》时,对学生说:“同学们,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下面高老师就带你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把你们发现的美,模仿课文也来编一首小诗,看看谁能成为今天班上的小诗人。”看后,学生举起了小手,一首首美丽的小诗从学生天真的小脑袋里跑了出来:
黄叶飘飘,它跳着舞蹈说:“我是秋天。”
花儿红红,它笑着说:“我是春天。”
苹果红红,它高兴地说:“我是秋天。”
雪花飘飘,它快乐地说:“我是冬天。”
……
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可以说,一点儿不比课文逊色。这样把平日观察、生活体验和语言表达融为一体。相信我们的学生中,绝不缺少小诗人。
学生写作就像是一个学走路的孩子,让学生仿作就是扶学生走路,在扶着走的时候,老师要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前进,慢慢地学生就会自己走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