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提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八年级下册历史提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八年级下册历史提纲

八年级下册历史提纲范文1

那么,作为基础教育改革下的一门全新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单元复习课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复习为例,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探索,将几点复习做法流露笔端,期望能与同仁们交流探讨。

一、整合教材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历史与社会教材与历史单科教材最大的不同是,从以往的通史编写体例变为现在的文明史主题下的中外混编体例,各个单元以主题呈现,突出的是历史阶段性特征,知识点多,且跨越的时空很大。因此,单元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单元之间的有机整合,课内知识组织与主题的实现等,就考验着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复习智慧。

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备程度,直接决定所学知识与应试内容建立正确联系的速度,即调动和运用知识的速度。给学生孤立、零散的知识与给学生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给学生一般知识与给学生学科的核心知识,其复习效果就大不相同。因此要搞好单元复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必须根据复习目标,抓住历史知识的主题,按照历史知识固有的内在联系,对知识优化整合,使之序列化、系统化、整体化。这样学生学到的就不单单是零散的历史知识,而是历史的过程、历史的规律,掌握的就是历史学科知识网络。我把这种复习法称之为“网式复习法”,具体做法是:

1.抓好目录标题,理清内在联系

目录是各章节知识的总纲,是全册课本的总体知识框架,应从宏观整体上把握。复习时要注意发挥教材目录和课文小标题的作用,探求章节、单元之间的联系,发掘隐性知识,形成某一历史阶段的整体知识体系。首先是引导学生抓住单元目录,回忆本课中有哪些子目,知道教材是通过哪些知识点来论述主题的。只有当难以回忆起书本知识时去翻阅教材,才能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其次要找出教材的内在联系,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形成知识网络。包括段落之间的联系,课与课之间的联系,每一课与单元主题之间的联系等。

例如,复习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时,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单元主题“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的内涵,知道“32业文明浪潮”的内容和时空概念,理解“席卷全球”的原因、影响。然后分析每一课与单元主题之间的关系: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主要叙述了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这是工业文明的基石和主线;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第三课“汇人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第四课“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分别是工业革命带来的世界影响、对中国的影响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第一课和后三课之间又是总分和因果关系。最后再把每课中的子目录按上述方法进行分类归纳,使学生在复习基础知识前先掌握单元目录,就会有高屋建瓴的感觉,课上得大气,复习效果也较好。

2.精读单元导语,找准复习切点

“单元导语”,可视为单元复习的“眼”,一般包括某一时期的历史基本线索、历史特点、主要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或地位与作用等,提纲挈领又言简意赅,概括性、综合性、逻辑性很强。所以阅读“单元导语”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开阔学习本单元的视野,从宏观上把握单元的线索。便于我们既能清晰地触摸中外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的脉动,领悟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共性,又能对中外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不同特征和最终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

例如第六单元导语:“18、19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奠定了我们现代生活的基础。的诞生,成为工人阶级和一切被压迫民族寻求解放的旗帜和指南。随着工业文明从西欧向全球扩散,整体世界最终形成。在此期间,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中华民族备受西方列强欺凌,在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过程中,面临着救亡图存和民族振兴的双重任务。”

做法是,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上述导语内容,指导学生归纳要点,找出关键词句,如“工业革命”、“根本性的改变”、“的诞生”、“中华民族汇人工业文明大潮”。然后以关键词为切人点,理清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结构和内在逻辑联系。在此基础上,我们梳理出第六单元的复习思路是:“一条主线、十大巨变”。“一条主线”是指两次工业革命,“十大巨变”是指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十大影响。

3.善用复习表格,形成知识网络

画表格、填表格,是初中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法。它能使繁杂的内容简洁化,使重点知识一目了然,实现简化复习程序,优化复习效果的目的。经过上述分析归纳,让学生按照“一条主线、十大巨变”的思路,在讨论交流中完成如下表格,这有利于“知识与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的达成。

二、落实主干知识,全面夯实基础

八年级下册历史提纲范文2

一、立足文本,把课备实、备透、备精是根本

面对丰富多彩的历史课本,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的教材内容,为降低难度,备课时一定要立足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并善于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整合,使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把课教浅讲懂,让学生真正弄明白、弄透彻,是对学生最实在、最重要的人文关怀。课堂上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教材,发掘教材中的历史线索,把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逐渐引导、深入到教材深处,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历史课堂的生动有趣。课堂的时间很有限,备课时一定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把握,要善于化繁为简,抓住历史发展的线索。教师在课前应就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自主学习提纲,理出主要提纲线索,为学生阅读指明方向,从而达到降低教学难度的目的。在常规教学中,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将梳理线索的方式让学生掌握。

二、析透题目、解读文本是核心

标题是历史教材“心灵的窗户”,它们不仅能提纲挈领,涵盖课文内容,起着统领、概括和提示的作用,而且能突出重点,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历史教材中一般有三种标题:单元标题、课标题和课文中的子目标题。单元标题是历史线索的统帅,课标题是历史研究对象的过程,子目标题是历史知识要素的构成。如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的标题“近代化的艰难探索”,每一课的标题就反映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具体过程: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揭示了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过程;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揭示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过程;第8课“”揭示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过程、建立中华民国的过程;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揭示了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过程。而每一课又详细地叙述了历史事件过程的背景、时间、内容、影响等基本的历史史实。建立在这样的历史框架下的阅读学习从总体上把握了某个阶段的历史发展规律,构建出前后衔接的历史体系。北师大版的教材每课标题生动、精练,对标题的解读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1课时标题是“向人性扼杀者宣战”,面对标题学生自由提出疑问:1.谁扼杀了人性?――教会和教皇。2.为什么说教会扼杀了人性?――罗马天主教会在思想上处于万流归宗的垄断地位。3.“宣战”的方式是什么?――文艺复兴运动……师生共同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读,很容易引出文艺复兴这个本课的核心概念;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核心构建知识体系即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作品、意义和实质等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真正的主人。

三、科学合理地使用历史材料、插图是获取有效信息的重要途径

北师大版历史教科书安排了“材料阅读”,每篇材料阅读都注意与课文的内容珠联壁合,保持较强的可读性。所选历史资料文字比较浅显,适合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分散在各课的历史资料不仅为教师讲课提供了方便,而且对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开阔学生视野、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起到了程度不同的作用。如在中国古代史部分,课后“材料阅读”选取了文言文资料,并配备了译文,贯彻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虽然其中有些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但老师利用这些资料可以训练学生从字里行间寻找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设置材料阅读题,培养学生材料分析作答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材中还配有大量的历史插图,包括各种图片、地图、照片。这些历史插图既可以印证教材上文字记载的内容,也可以形象地再现历史。因此,历史教师在授课时应充分利用这些插图,鼓励启发学生从 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

观察是解读历史图片的第一步。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的图片“步辇图”,根据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先让学生根据注释配解说词: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绘,描绘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节为松赞干布求婚的情景。然后让学生同桌设计对话,学生立即活跃起来。这种方法能极大地调动历史学习的趣味性。

看图叙史是解读图片的第二步。看图叙史,既解读了图片中的历史信息,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记忆更深刻,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也都得到了锻炼。

八年级下册历史提纲范文3

关键词:历史教学 知识结构图 能力 兴趣

中国历史学会副理事长赵恒烈先生认为: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要依靠三种水平的平衡发展。“一是再现性水平,指对史实的记忆能力;二是逻辑水平,指对史实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三是创造性水平,指重新组合史实,提出独立见解的能力。十年的实践使我深深感到,构建知识结构图是培养学生这三种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所谓历史知识结构图示是指教师在教授新课或复习旧课时将所讲历史知识进行整理,制成比较系统完整、能够展示知识内在联系的知识结构图示。通过知识结构的梳理与展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增强对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建立历史知识框架,使之成为传递知识信息的一种直观工具,将历史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同时帮助学生找到历史学习方法,达到历史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来说,我认为在日常教学中采用知识结构法有下列几点好处:

一、知识结构图能提高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知识结构图本身是对历史知识的再建构,是对整节课的一个整理过程,通过简易的结构图能建立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首先,我在十年的教学中,坚持每一节课都要求学生整理知识结构图,这就要求学生把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形成发展脉络清晰、内在联系紧密的知识网络。使学生用整体眼光看到完整的知识骨架。这样就把众多抽象的、看似无内在联系的知识通过知识网络结构图示加以简化、具体化,从而发现教学重点难点,搞清知识点内在联系,系统完整的又是提纲挈领的知识。

其次,在每一个学段我也会和学生共同绘制“单元知识结构图”在这个学段小结的过程中对教材进行更全面也更深入的挖掘,并通过结构图所呈现的知识点,探究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并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平台,带领学生对未掌握知识进行主动学习,构建起来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保存在学生头脑中。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理解性记忆,达到长久记忆历史知识的目的。

比如我们在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时,可以用图示教学法,使学生能结合国内背景来了解召开的背景、内容与历史意义,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伟大的历史转折”的历史意义,便于学生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巩固所学历史知识。

二、知识结构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没有构建知识树的时候,学生学习的过程往往是死记硬背,很多的知识之间的内在体系构建不起来。这样在学完一节课,甚至一本书的时候,学生的感觉往往是心中没底。抓不住重点,更不用说消化吸收了。底子相对来说薄弱一点的学生往往就会自暴自弃,最终对学习失去原有的兴趣,而构建知识树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些不足。教师只要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脉络清晰,在整理知识结构同时可以调动与学生参与,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知识结构图也不局限于某种模式,可以用框架,也可以是图表,哪怕就是一棵大树,只要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这样学生就不把读书当成了一件简单枯燥的事情,而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的乐趣。

比如我们在复习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可以采用构建知识结构法加以分析、对比与展示,使学生巩固近代化探索的四件大事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实的特点,艰难起步,四大探索活动层层递进”,并且给我们今天的发展留下深刻的启示。从而以一个更高的学习高度“整体”来审视中国的近代化探索,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三、知识结构图能帮组学生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率

历史学习中得难点,往往是学生不容易弄懂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以及史实所放映出的实质它们之间的联系。知识结构图示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将内容化难为易。在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学习中。通过知识结构图示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而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统治世界的体系,是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的”观点。

综上所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知识结构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高屋建瓴,非常形象、非常直观、非常有效,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历史教材时较快地掌握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轻松掌握知识点,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当然也存在着好多不足,有些学生画知识树用的时间过长等,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叶小兵等著.历史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皮卫蓉.中学历史知识的结构特征[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8(12)

八年级下册历史提纲范文4

关键词:基础 审题 运用 回归 解读 灵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当今中考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脱离了原来死记硬背的框架,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和运用,中考改革已经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再到“问题立意”转变,并将继续深入下去,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初三学生经常做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历史解题中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在最后复习阶段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并得出相应对策,成为当前初三《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常见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几乎每份《历史与社会》试卷都会从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出发,设置一至两个基础知识题,每次考试出卷老师都认为这些是送分题,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是往往这些题学生失分最多。每次考试结束后,学生们都需要老师帮助他们分析试卷,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失分原因就是因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有些材料甚至摘录课本中的原句,学生竟然也不知道出处。

如选择题:

“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此话出自的文献是( )A.《联合国》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

上述材料选自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课书)第三课-新体制的确立,阅卷结束后对此题进行了统计,全班学生43人,答案选错的学生达25人人,占了全部学生的58.1%。其中有30%左右的学生知道这则材料来自课本,但具体在哪个文献不清楚。甚至有不少的学生都说在课本中没有阅读过此内容。由此可见学生对书本中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

2、审题常常出现偏差

在平时的练习以及考试过程中,学生因为审题不清失分的现象也占据较大比例。因为审题常常出现偏差,导致答题思路和答题方向出现错误。

如材料题:

材料:台州市频临东海,海岸线长,多优良港湾,滩涂面积广大,自然风光优美,神仙居、天台山驰名中外。

结合材料说说台州市在发展区域经济时宜发展哪些产业?(4分)大部分学生在审题时出现偏差,甚至没有仔细审题,简单的认为是考察他们台州可以发展哪些产业,所以在答题时简单的把可以发展的产业一股脑儿都写了上去,结果答案是五花八门,得分很低。学生没有从提示中“结合材料说说”“发展区域经济”去审题,没有理解材料包含的两层含义:“台州频临东海,海洋资源丰富”和“台州旅游资源丰富”的意图。所以在复习“区域经济原则”时,练习这道题目,拿满分的学生不多。

3、拘泥于课本知识

很多学生在熟悉和掌握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只知道死记硬背知识点。在做题目的过程中常常拘泥于课本知识,不从材料出发,不会灵活运用知识点。遇到一些灵活的题目往往就措手不及。

如选择题:

唐朝时,金华人要到洛阳去经商,走水路先后经过的是( )A、钱塘江-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C、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D、钱塘江-江南河-邗沟-通济渠很多学生在阅读了材料后马上知道题目考查他们的是“京杭大运河”的知识。大部分认真的学生在平时记忆的时候的掌握了大运河由北往南的四段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可是题目并非原原本本考这四段组成部分,而是其中截取了一部分,面对此种题目,部分学生就无从下手。殊不知他们在答题时已经拘泥于课本知识,没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更没有明白出题意图,所以才会作出错误的选择。

当然,在改作和阅卷中发现学生在解题中常见的问题不止以上这些,我只是选择了其中比较常见的三个。如何在最后冲刺阶段能让学生尽量克服以上缺陷,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正确的对症下药?关于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

二、采取的对策

1、落实基础知识,回归课本

历史是一门记忆量很大的学科。学生必须记住大量历史年代、地点、人物及历史事件、典章制度、典籍、文物等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学好历史。“能力立意”虽已成为当今中考命题的主旋律,但我们只要分析一下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就不难发现中考对学科“双基”的要求并没有削弱,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学科基础知识仍然是综合运用能力的根基。可以说,掌握好本学科的基础知识是考试的关键所在。

在第一轮复习备课时,我们参考了《新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学科指导意见》和各种各样的参考书,竭尽所能地把所有知识点落实到位,学生在上课时做笔记非常认真,课后却没有花很多的时间去消化。由于教科书较多,如在复习抗争史时有些学生不仅新复习的知识点掌握不到位,甚至原来复习的屈辱史也遗忘得差不多了。所以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有种应接不暇的感觉,碰到题目时也不知道考察的知识点具体在从哪本书哪个章节。针对以上现状,我在复习时先让学生熟悉每本书的目录,了解每本书所包含的专题、章节及相关的知识点。以后在上课过程中经常用知识点提问学生,学生自然而然就知道它们的出处了。

在第二轮复习时,让学生根据提纲到课本中找相对应的知识点,回归课本。对于平常在答题中常见的一些知识点进行强化记忆,而那些出现频率不高但相对重要的知识点也不能忽视。在复习过程中,有时也设置很多基础知识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采用回答和抢答等不同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积极性。有时也采用学生互问互答方式,让学生学会设置基础知识问题,或通过平常的练习把握知识点考察的方向和角度。从实践的效果看,有些学生提问的角度还很新颖,让我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总之在复习的最后冲刺阶段让学生把基础知识回归课本,只有基础知识学的扎实,无论从哪个角度出题,学生都能得心应手解答。只有夯实的基础方能建成参天大厦。

2、认真解读题目,渗透审题技巧

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那才是第一步,在解题过程中还要注意学会审题。审题是否正确关系到最后的解题思路和得分。近几年的中考中材料型选择题比例不断增加,在解答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之前引导学生最起码把材料仔细阅读两至三次,切不可囫囵吞枣读一次就轻易下结论,由于审题偏差,导致答题思路和答题方向错误。

在平常讲解练习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渗透审题技巧。例如选择题的审题主要是“五审”,第一、审题要明确题目结构;第二,审题要搞清题目涉及的时空范围;第三:审题要搞清题目的基本类型,根据各类题型的答题方法进行思考和把握;第四:审题要认真推敲备选项,通过比较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第五:审题要明确涉题理论观点。另外,审题还要明确题目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社会学科考试的要求,历史往往与地理、国情教育、语文等学科发生“天然的联系”要利用相关学科的互补性,做好答题的准备。当然,审题是为答题服务的,在审好题的基础之上,还必须辅之以正确的解答方法和技巧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

对于材料解析题的审题主要是“四审”,第一、审题先要了解常用问法:(1)“根据材料X,指出(或概括、归纳)……”(2)“根据材料X,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概括、归纳等)……”(3)结合所学知识,……(4)“综合x材料……谈认识(紧扣材料主题、史实+理性思考后的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的结论);第二、审关键词:(1)提示词:基本思路、答题的方式(2)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程度等限制(3)中心词:答题所围绕的中心内容(4)求答词:须回答的具体方面;第三、 审分值;第四、审问题间及问题内部的关系:并列、递进、因果等。

学生只有在认真解读题目的基础上,熟练运用审题技巧,才会减少审题偏差,把握好正确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方向,才能正确答题,并获取高分。

3、灵活运用知识,培养解题能力

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不能拘泥于课本知识,把课本知识条条框框化。近年来高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和运用,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完成基础知识复习和构建历史学科知识结构体系的基础和前提下,学科能力的逐步培养是最后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历史与社会》学科中考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再认再现知识、材料处理、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四大方面。《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任重道远。

三、反思

针对初三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常见问题采取了上述对策,在短时间内要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有点困难,因为这些问题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为了使以后学生解题时尽量少出现类似的问题,教师在初一、初二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把基础知识落实到位,教会学生学会审题,不断向学生渗透解题技巧。在考试结束后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失分理由,并且能在以后的预习、复习中引起重视并不断改进。

经过初一、初二的训练和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解题技巧,到了初三,学生的基础知识、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都会不断地提高,但这些问题还是会或多或少的存在。路漫漫其修远兮,面对这一项艰巨而任重道远的任务,我们依然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