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考核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教师考核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教师考核总结

体育教师考核总结范文1

一、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1.高校体育教师业务能力考核形式

调查结果显示有100%的高校体育教师认为业务能力考核形式只有年度考核这一种形式,没有平时考核、聘期考核。这种单一的考核,只考核教师一年来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业务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2.高校体育教师对年度业务能力考核的认同度

调查结果显示,有86%的高校体育教师认为每年一度的业务能力考核形式单一,有94%的高校体育教师认为每年一度的业务能力考核的内容、标准不明确,有76%的高校体育教师认为每年一度业务能力考核程序执行不规范,导致了有81%的高校体育教师认为每年一度的业务能力考核结果失真,同时有65%的高校体育教师认为每年一度的业务能力考核结果运用程度低,只是一种形式。容易导致考核工作者凭印象、靠记忆确定考核结果。这种单一的年度考核,往往通过被考核者的个人述职得出结果,这样对于一些干实事、多做少说或是干了不说的被考核者有失公正;而对一些能说会道、精于辞令、少做多说的被考核者则有利。单一的年度考核形式往往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人,容易导致考核结果失真。

一些高校在考核制度中对考核内容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个人述职内容多样化、考核小组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同时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师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也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这样考核没有真正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容易造成被考核者消极应付和考核流于形式。

在实际考核工作中,存在着对被考核人个人总结、述职审核不严的现象;群众对被考核人了解不够占51.0%,民主测评时印象分、人情分占69.0%,轮流坐庄占78.0%,照顾职称评审同事的占58.0%等因素起相当的作用;加上平时考核不到位,如果考核组织审核工作再流于形式,很容易导致考核结果失真,考核也就失去应有的作用。

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鼓励教师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但一些高校往往是为考核而考核,不重视考核结果的反馈,教师不知道如何更好地改进工作,考核结果未真正发挥作用,有65.0%体育教师表示达不到考核的目的。

二、结果与建议

1.结果

(1)高校体育教师多数认为每年一度的业务能力考核形式单一,考核的内容,标准不明确,年度业务能力考核结果失真及考核结果运用程度低。

(2)一些高校在考核制度中对考核内容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个人述职内容多样化、考核小组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很多学校都没有根据体育教师的实际情况制订考核标准,而是和普通教师合用一个评价标准。

(3)现行的考核办法基本上依照“德、能、勤、绩”四个指标来考核,但在具体实施考核时,一些高校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分解或者分解得不具体、不全面,考核标准往往偏重于定性,而缺少量化标准。

2.建议

(1)科学设岗,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实施聘任制的过程中,高校应深入细致地把握学科特点,在聘任条件、考核标准等方面注意处理好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关系。

(2)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明确的现代高校体育教师评价内容,科学、合理地确定现代高校体育教师评价的内容。

(3)把握评价考核工作的基本原则,力求考核公平合理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考核原则和要求是做好考核工作的关键。

(4)根据实际科学构建定量考核指标体系定量考核,根据教师选择的岗位,以教师为主导型还是以科学研究为主导型,如何科学设计定量考核指标是定量考核的难点,各校可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本校的考核内容和方式。

体育教师考核总结范文2

一、物质——激励的吸引力

人们的工作环境、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已经提高,物质与激励的关系渐趋弱化,但物质激励仍是激励的主要形式,要使物质能够成为一种激励因素,管理者要注重下列两个方面。

1.搞好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一个宽敞的运动场,一座功能齐备的体育馆,再加上体育设备全,器材多,体育经费投入足,能无形地减轻体育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能够让教师有一个正常的、饱满的工作情绪。虽然这些设施不会被个人所占有,但其无形的激励作用却不容忽视。

2.物质激励必须公正

体育教师对他所应得的劳动待遇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要进行横向比较、社会比较与历史比较,通过相对比较,判断自己是否受到公平对待,从而影响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情绪。学校要根据条件适时地建立起物质激励的客观公平的评价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物质激励措施。从目前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来看,我们要依据国家的法规和政策,切实落实体育教师的各种工作补贴,如室外补贴,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与训练补贴,解决体育教师的服装问题,使体育教师工作得安心、舒心。当然,与其它同类型的物质激励一样,体育教师的物质激励必须反对平均主义。平均分配等于无激励,要优质优酬,多劳多得,要从工作水平与实绩来评价和考核每位体育教师。

二、目标——激励的凝聚力

目标激励就是确定适当的目标,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的目的。目标作为一种诱引,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一个人有了自己的目标、自己的追求,才能启发自己不断进取、不断提高、奋发向上,管理者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从体育教师中来,再到体育教师中去,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这种或隐或显的目标挖掘出来,并协助他们真正实现目标。当每个人的目标实现时,他们就会对学校体育工作更加关注,会对工作产生强大的责任感。

1.重视体育教师的理论学习

在学校体育的目标管理中,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应是重中之重。对体育教师工作的目标要明确,期望值要高,激发的力量才会强,同时还要适时对体育教师加以点拨、引导和指导。体育教师要完成目标,就必须要顺应体育教学改革的潮流,必须要适应新课程,学习新理念,必须要加强科研,不断探究,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随时了解和接收新的体育教学改革的信息。

2.抓好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中心环节,它是指在教师和学生的参加下,按照教学计划和体育课程标准,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1.备课效果好,质量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2.精心上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科教学的中心环节。

3.课后反思总结是教学效果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要靠体育教师去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积累经验,去努力地实现目标。通过反思与总结使每位教师对待工作都能精益求精,增强工作的进取心和责任心。

4.搭建平台,鼓励和指导体育教师积极进取,锐意改革,勇于创新。

5.体育工作的水平与品位提升。

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工作的水平和品位,扩大学校体育的知名度,体育教师要迎接新的挑战,创造新的工作业绩。体育教师要注重全体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制定发展目标,使全民健身计划落实到实处,让全校学生的达标率稳中有升。学校要成立运动队,实行训练双向选择、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训练工作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要切实制定竞赛目标,不断提高学校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全面提升体育工作水平与品位,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创新意味着对自己的不满足,意味着自我突破、自我超越。体育教师要勇于改革,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崭新课堂。

三、参与——激励的感召力

我们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这是因为对教师来说,主管学校体育的领导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最有象征意义的主导者。作为领导要让教师参与管理,并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体育教师参与管理,这是一种调动教师积极性直接有效的方法。让教师恰当地参与管理,既能激励他们,又能为学校体育的管理获得有价值的知识。通过参与,形成了体育教师对学校的归宿感、认同感,并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心;通过参与,还可使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

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与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常规管理的组成部分。这三项活动的常规管理可由体育教师全权负责管理,制订评比标准,并根据各班级的情况进行评价与考核,并于当天公布结果。期中、期末总评结果与成绩和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挂钩,成为评价与考核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体育教师考核总结范文3

1、校领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为提高我校的知名度,教学分层次,抓特色,努力探索教育教学经验。并能从有限的资金中拨出一定的经费,投入到学校的体育设施中,添置了一大批业训器材。

2、学校每学期都有,具有轻重、主次之分,安排到人,分管到位,并切实实施。有效地组织了校第十届田径运动会,每月一 次的小型体育活动开展的顺利而又正常。

3、体育教师具有较强的事业性,现有三位专职体育教师,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上进性强,工作踏实务实,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的发展,编写的教案清楚、完整,上课规范、认真,严格执行教育常规。

4、认真带好学校的三支训练队——田径队、柔道队和拳击队,训练刻苦,开拓进取,训练时间、质量保证。同时积极备战各级比赛,在本市及绍兴市的比赛中均取得较好成绩。

5、三位体育教师积极撰写各类教学,两人两篇在本市级评比中获奖。

6、认真组织和管理学校的两课两操,工作落实,职责到人。制定详细的考核评比制度,并落实检查、考核。

体育教师考核总结范文4

摘 要 大学体育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于激励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本文以大学体育考核评价体系为主要内容, 先是分析了目前大学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详细阐述了大学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 大学 体育课程 考核 评价 体系

体育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既能增强学生体质,也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而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新课改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学理念的重要途径。鉴于此,高校体育教师应当重视完善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从而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一、目前大学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学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考核评价体系并不重视学生的个人差异。这会使得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体育的兴趣。二是并不能反映出学生是否参与了体育活动。大学体育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是以期末的最终考核为主,显然这只是是结果性的评价。三是评价方式单一,目前大学体育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主要是测试法,且只重视对体育学科知识的考核。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高校对于评价体系的认识并不充分。

二、大学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改进

(一)转变评价观念

目前大学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过于定性,并不重视评价主体。随着我国新课改教学理念的逐渐深入,传统的评价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学体系。鉴于此,大学体育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评价理念,从学生角度出发,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评价体系,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目标。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实际制定评价体系。尤其是在体育课程理论教学内容逐步增加的背景下,更应当完善评价体系,真正做到评价体系为体育课程服务。根据现有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将体育评价标准和教学目标相统一,并尽量根据体育课程设置和学生实际,对教学评价标准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充分发挥出评价体系应有的作用。如可以在增加应急处理能知识培训,并将其纳入理论考核体系,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的一部分。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体育理论教学的评价体系。

(二)从科学评价体系入手

大学体育课程作为大学生必需的科目,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终身体育理念和新课改的推行,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体育课程的改革也进行的如火如荼。这也意味着体育教师也应当加快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以适应体育课程的改革,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从而真正落实终身体育目标。

既然要改革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就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实施分层评价,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等标准,建立相应评价体系,既不挫伤学生学习的自尊心,也能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乐趣。分层教学能照顾到所有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这样就能够真正践行素质教育。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从整体上设置统一的评价要求,但是设置不同的考核标准。另外,教师还应当重视从多维度出发,完善体育评价体系。也就是从教师、学生等角度出发,设定评价标准。如在体育理论知识的考核中,可以采用大纲规定内容+自选内容,即规定内容为主要考核内容,自选内容可以在考核中占一定比例,这样既有利于丰富学生学习内容也有益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评价体系中可以制定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例如在日常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中,教师可以进行课堂提问并保留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水平等方面的评价。或者是在整个学期过程中将理论知识的考核进行拆分,分割成阶段性测试和评价。这样利于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总的来说,大学体育教师应当重视从科学的评价体系方面入手,从学生角度出发,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评价体系,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三)保证评价内容的合理性

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内容也应当合理、科学,尤其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现代教育体制下,设置合理的评价体系也是保证教学正常开展的关键。这也就意味着体育教师应当教学理念,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设置体育评价内容。

首先,教师要从人文角度出发,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人文理念。然后以体育为媒介传达给学生正确的人文思想。而人文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而且它还对进一步创新体育理念、优化培养方案以及完善评级体系更为重要。除却人文评价外,还应当重视真实性评价,就是要求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设定符合体育教学内容的评价标准。如明确体育课程考核的要求,突出过程管理,从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健康知识、体质健康、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尤其是结合实践教学,形成一体化的评价体系。但是在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重点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考核,避免学生忽视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对于提高体育课程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重要。因而体育教师应当从多个角度出发,以学生需求为基本准则,完善体育课程考核评价。这不仅我国素质教育推行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不断发展的客观需求。

课题: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课题 编号:12532322

参考文献:

体育教师考核总结范文5

摘 要 现在国与国之间开展了多层次的大型的体育竞赛活动越来越多,这不仅仅为那些爱好体育事业的人才提供了发展舞台,也使得合格的体育老师成为促进各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高校田径体育老师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要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如何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是当前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本文主要是采用了调查访问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某高校师资队伍的状态进行调查,从中发现在我国高校体育老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 高校 田径体育 师资队伍 培养策略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田径体育教师绝大多数是来自于高校的,但是不管是综合素质,还是总的数量来看,都与一些世界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这无疑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在田径事业的发展,为此,笔者想以天津某高校为例,对高校田径体育的老师队伍的现状进行一个初步的调查,发现高校体育老师的薄弱环节。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选取天津大学体育学院的30名体育老师作为调查的总样本,调查采用的是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

(二)调查方法

在本次调查中,笔者主要是运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这一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总共发放了30份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5%。

二、天津大学田径体育教师现状及素质的调查与分析

教师是运动训练中的领头羊。负责确定运动员的训练计划、训练目标、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的制定与实施,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同教师的执教和管理能力间接决定了运动队伍水平的高低。教师队伍质量如何,决定了运动员质量如何。

(一)田径体育教师的学历、职称情况

学历与职称不是完全呈对等关系的,这只是教师知识和执教水平的一个反映,因此我们决定开展对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的现状的调查,以了解田径体育教师竞技体育的专业水平。在调查的30名教师中,具有中专学历的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3.3%,专科学历的1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3.3%,本科学历的1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3.3%;30名教师中,其中有5人是初级职称,占被调查人数的16.7%,中级职称有1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6.7%,另外有8人是高级职称,占被调查人数的26.7%。就总的来看,在天津田径体育教师的学历和职称情况都是还说得过去的,无论是学历,还是在职称上,高学历都占有一定的比例。然而,就教师这个职业本身的特点来看,实际教学效果要远比自己的学历以及职称重要的多,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是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从而带动整个团队提高体育水平。因为在正式比赛时,我们更多的是了解教师的执政效果,而不会去关注他的学历和职称。

(二)教师的年龄、执教年限情况

体育运动训练实质上是一种集体力和脑力为一体的活动,为此对于教师来说,经验最为重要,他们要花大量的工作来实践和总结经验,而年龄结构要尽可能合理,这样才能发挥出教师的执教水平。据有关统计表明,我校田径体育教师30-49岁年龄段的人数占70%。西方学者曾经就人才创造成绩的最佳年龄做过研究,并提出观点即人在30-50岁时,最容易创造成绩。由此看天津大学田径体育教师年龄结构比较合理。

(三)教师的待遇状况

天津大学田径体育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培养人才,责任重大,如果要做好这一工作,需要为之付出较大的努力,为此,必须尊重教师的劳动价值,只有这样他们的积极性才能在工作中调动起来,才能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做出贡献。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对教师的待遇不满意的却不在少数,对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有25%和35%的教师对自己的工资待遇是“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有8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工资待遇“低于”其付出;有2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工资待遇是“基本相符”。这表明在我市训练教师的工资收入与所承受的工作压力与强度没有成正比,劳动待遇偏低以及没有体现其劳动价值的情况表现得比较明显。

三、我国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策略

根据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就当前高校而言,高校田径师资队伍就要从学历,年龄,以及他们的待遇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使高校的老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促进师资队伍更加合理化

一是,要针对高校田径师资人才老龄化的情况,聘用更多的有一定的专业素质的新人才,主要是从年龄和教龄上进行把关,淘汰年龄较大的、无法在体育事业中发挥自身作用的老师,建立更加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用各种政策吸引新人才;二是,加大对人才的培训力度,主要是要从学历和职称上进行严格考核,作为高校老师,必须是不光仅仅会体育训练的老师,还要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同时要具备一定的职称,才能够胜任田径体育教学工作。

(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合理激励机制

考核制度对于每一位高校田径老师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他关系到老师的劳动价值是否得到认可,同时还有助于他们主动开展工作。为此,要制定合理的绩效方案,方案中应包括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工作态度、科研能力等,并且以教师任务书的形式发给教师,教师要在此任务书上书面承诺予以确认,以此让教师深刻明白绩效考核的内容以及方法。其次,教师在参照绩效方案工作时,领导应常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不能是重结果,轻过程。在绩效期结束,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时,一定要确保考核的严肃性、公平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袁从文.陕西省田径优势项目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8.

体育教师考核总结范文6

关键词:新课改;创新教育;高校体育;应用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新课改环境下的高校体育来说,只有重视创新教育的应用,才能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价值,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高校教育事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但是高校体育中创新教育效果欠佳,致使高校体育教育价值未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因此,高校的相关人员应加强对新课改下创新教育和高校体育的认识,并明确高校体育中创新教育的负面影响因素,进而结合体育教育实践情况,灵活开展创新教育,使得高校体育教育可发挥出最大功效,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1、新课改背景下创新教育在高校体育中应用的必要性概述

1.1、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当中个性化和综合化是突出的两项要求。高校体育中应用创新教育,使得体育教学实践更具有针对性,这对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是极为有利的,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另外,高校体育教育主要围绕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展开一系列实践活动,在具体的体育训练活动中,学生往往会保持紧张状态,若无法进行创新教育,必然会影响学生情感和主观性。但是高校体育教育的创新,可以让学生具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促使其具有更高的热情参与到体育自主锻炼活动中,从而有利于体育教育价值的实现,且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个性化特征的形成与发展。

1.2、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高校体育教育活动中,创新所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除了人们常规认识上的人才教育,还包括意识和精神等方面的创新,强调学生反应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现代高校体育教育实践中,普遍侧重技能和理论的传授,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正因如此,高校毕业生在体能和心理素质上普遍无法达到当今社会的具体要求。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应重视创新,即在强调体育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高校学生行为方式的塑造。而这一过程就是体育教育创新的具体表现,是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过程。

2、高校体育中应用创新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类新型教育理念和思想不断引进现代体育教育改革中,推动高校体育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但是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教育因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的负面影响,使得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出现了各类问题,如参与主体的重视度不高、体育课程建设存在缺陷等,制约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教育更是存在多处缺陷。

2.1、参与主体的重视度不高

高校体育教育活动的参与主体众多,若某一方面不配合,会直接影响体育教育的时效性。当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普遍存在各参与主体积极性和重视度不高的问题,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学校方面。在长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使得高校忽视了体育教学,具体表现在课程课时安排不足、课程资源建设不足、师资力量配备不足等。甚至,部分高校在课时安排上未能达到国家规定的课时量。另外,其他课程的教师经常性占用体育课,使得体育课时严重不足,相应的体育教育质量自然无法达到预期目标;(2)教师方面。教师因思想认识的不足,使得其在具体的活动中,侧重传统教育方式的使用,即使在领导要求下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也是重形式而轻内容,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另外,大部分体育教师入职后,极少参与进修培训,在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若体育教师长期停滞不前,无法及时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必然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改革提出的具体要求;(3)学生方面。体育课程可有可无一直是存留在学生的思想形态中,大部分学生将体育课作为身心放松的课程,而不是发展和能力提升的课程,使得其在体育活动中往往是持有敷衍心态。正因如此,学生无法在体育课程活动中实现进一步发展。

2.2、体育课程建设存在缺陷

(1)教学方法单一化且过于落后。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也是一个多元化时代,高校学生在信息获取方面,不再是单纯依靠教师这一条渠道,拥有十分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且高校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猎奇心理。正因如此,高校学生对传统单一的体育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厌倦心理,更加青睐于多元化、气氛活跃的体育课堂。但是当下高校体育课堂普遍是气氛低沉的,使得学生对体育活动缺乏浓厚的兴趣,甚至乎部分学生有严重的排斥心理,进而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时效性;(2)教学内容空洞。高校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导致广大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教学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为甚者,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教学敷衍了事,如体育教师为了降低教学任务,不惜简单复制以往的必修课内容,而选修课和校本课程则是不闻不问,教学内容缺乏的同时也比较空洞,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制约下,体育教学侧重于技术技能的培训,忽视了体育理论的传授,使得体育教学活动缺乏实效性,同样会制约体育教育价值的实现;(3)考核机制不合理。现如今,高校体育考核主要以教师主观臆断、具体体育项目的达标值为参考依据,着重考察学生的体育技术水平和体育学习态度。这种考核方式虽综合考虑了学生的主观性、技术等指标,但是其考核结果主要以量化结果为主,使得考核不够全面,无法满足新课改背景下知行合一的目标,从而不利于新课改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

3、新课改下高校体育中创新教育的应用思路分析

3.1、以强化各主体参与意识为立足点,创新体育教学思维

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应用创新教育,应重视各主体参与意识的强化,使得高校、教师、学生能够重新认识体育的重要性,促使各方主体能够对体育教学提高重视度。首先,高校方面,应在提高重视度的基础上,在资源、师资等方面持续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支持力度,为高质高效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提供保障;其次,教师方面,教师应从理念和思想上进行转变,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重视教育方式的革新,不断充实体育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成长要求。值得注意的是体育教师在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时,应紧紧抓住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针对性设计体育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体育活动中寻找到,并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除此之外,体育教师应重视教学方法的应用总结,原因在于任何教学方式的创新最初并不是十分完善的,需要在实践之后进行总结和改进,才能保证创新后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最后,对于学生来说,应摒弃体育课程可有可无的错误思想,并在强化认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另外,学生自身也要加强自我学习,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寻科学的体育锻炼方式,确保自身可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通过长期有效地体育锻炼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以此达到提高体育教学增效增质的目的。

3.2、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立足点,加强体育课程建设

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除了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包括涵盖重塑学生价值观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进而得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高校应立足于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体育课程建设。首先,教学方法。教师应在提高重视度的基础上,加强新课改理念的学习,重视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设计教学方法,并重视体育教学方式整合和创新。如篮球项目,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应意识到篮球是一项团队运动,着重培养学生篮球技术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篮球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抗赛、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理论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借助对抗赛深化理解和巩固篮球理论知识,并进行有效的实践;其次,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但是因教师的主观臆断,使得部分内容教学未能落实到位。因此,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发展要求,不断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如,学生耐力锻炼方面,可以考虑开展长跑训练;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方面,可以考虑篮球、足球等运动项目;学生价值观方面,可以考虑体育精神的灌输等;最后,考核机制。新课改下高校体育教学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考核机制上也要进行创新,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在传统考核机制的基础上,增加考核内容,并重视考核方式的丰富,如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评价得到良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