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培训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研员培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研员培训总结

教研员培训总结范文1

大家上午好!

我院教职工暑期集中培训已经圆满结束。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通过此次培训会有很多新的收获,对日后的工作也会有新的思索,新的设想。

学习是为了进步,为了改变,为了取得更大的成功。集中培训更是能够强化我们这个团队的思想与认识,使我们高度统一起来,以更大的热情和力量去迎接新的挑战。

我们学院成立至今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上升的历程。从我个人而言,留校做学生工作已有三年时间,这三年也是我不断成长进步的重要阶段。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只有年轻这一最大的资本,因为年轻所以更具热情,也更易于和学生沟通,但年轻也有最大的缺陷,那就是工作经验不足。好在经验不是与生俱来,摆在自己面年前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学中做做中学,向勤奋要成绩,向细心求收获。领导的支持,前辈的帮助,使我信心满怀地走到了今天,在一些新同事面前也荣幸地进入老同志行列了。

我们队伍在不断壮大,我们的明天必将辉煌,但是我们的工作必须科学严谨一丝不苟地开展。学生工作繁琐细小,看似简单却奥妙无穷,收获可以在不经意间实现,危险也许就在疏忽时酿成。只要对学生有益的我们都应该去做,只要对工作有利的我们都可以尝试。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培养教育学生,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我们应当敢于付出有益的一切。对上级文件精神的深刻领会,对各级领导指示的认真贯彻执行,对先进模范心得经验的悉心揣摩,无疑都是我们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

教研员培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 兼职教研员 队伍建设 职能 作用

实践证明,教育教学改革离不开一支专业的教研队伍,而兼职教研员恰是这支队伍当中的一员。努力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精良、专业精湛的专兼职教研师资队伍,是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在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服务及信息化教育等多方位功能的根本保证[1]。在加强专职教研员队伍建设的同时,建立兼职教研员队伍,充分发挥兼职教研员的作用,实现专兼职结合,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促进区域教育教学的改革。那么,如何建立一支优良的教研员队伍,使其发挥教研、指导、培训与服务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

一、适应形势发展,建立兼职教研员队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进修学校所肩负的任务越来越艰巨,不仅担负本地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学校领导的继续教育工作,为校本培训提供指导和服务,还要承担基础教育新课程教材、教法培训及教育教学研究指导工作,成为本地区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研究、

信息化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尤其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全面铺开,校本教研的深入发展,使我们深切感受到现有的专职教研员数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教育形势快速发展的需要,所以应该与教育行政部门、上级教育教学研究部门进行必要的协商,建立一支专、兼职的教研员队伍,并实施规范化管理,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建立兼职教研员队伍之后,应该着力研究并制定相关的兼职教研员工作细则、标准及奖励机制,以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下发。在本人自愿申报基础上,经过基层单位初评推荐,由区教育局和区教师进修学校组成的专家组严格考核,并根据点、面的需要,实行定期聘任制,由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向他们颁发兼职教研员聘书,正式聘用一批兼职教研员。

二、强化岗位职责,实行规范化管理

为了提高兼职教研员的研究素质和能力,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确保他们在教研工作中发挥组织、协调、带头作用,要明确工作标准,实行责权利相统一的奖惩措施,把对兼职教研员的管理纳入到教育教学研究的常规管理中,达到有据、有序、有效,使其切实发挥作用。

第一,加强兼职教研员的业务学习。一是教研部门组织教研员业务学习时和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时让兼职教研员参加;二是在上级部门组织的大型业务学习或活动时,应有选择地邀请兼职教研员参加;三是组织专职教研员外出考察学习时,也邀请部分兼职教研员参加;四是组织对兼职教研员的专题培训。通过各类学习和培训,提高兼职教研员的素质和能力。

第二,建立岗位职责机制。为使兼职教研员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明确,切实担负起组织校本教研活动的责任,应制定《兼职教研员工作职责》,确定兼职教研员的工作任务、工作范围和工作目标,从兼职教研员自身学习、协助上级教研部门开展业务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业务、组织开展校本教研、自身示范、总结经验深化教研、深入课堂进行调研、培养骨干教师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规定,使兼职教研员组织开展教研工作,有纲可循、有据可依。使兼职教研员按照规定并结合实际,大胆组织和开展教研工作,卓有成效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第三,强化过程和成果的考核评价。对兼职教研员的工作,既要注重业绩成果,必要狠抓平时的过程管理。及时建立兼职教研员工作档案,并制定《兼职教研员考核评估细则》,对兼职教研员的平时工作和业绩成果,进行定期和随机考核评价。确定兼职教研员任期年限(一般为三年),每学期进行一次定期考核,主要对成果业绩进行考核,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成果、教育教学质量成果等;随机考核主要体现在平时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尤其是校本教研的开展情况。任期结束,对兼职教研员进行定性考评,依据其业绩成果决定是否连聘或者解聘。在此基础上召开总结表彰会,对有突出贡献的兼职教研员给予表彰,并聘任下一轮兼职教研员。

三、全程参与,发挥兼职教研员指导、示范作用

聘任的兼职教研员应是教学一线德才兼备的教学骨干。在教研实践中,他们应成为进修学校和基层学校、教师的桥梁和纽带,既能以教研员的身份组织指导开展教研活动。同时,在教研活动中又以普通教师的身份做榜样示范,发挥其名师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捕捉困惑,架起教研桥梁。

兼职教研员都在一线教学,直接与教材、教师、学生接触。在不断实践探索过程中,他们准确地搜集了信息,更好地为教研部门提供真实情况和一些切合实际的合理建议,使教研员在组织开展教研活动中实施正确的工作策略,从而有效地避免工作的失误,使区域的教研工作更符合一线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增强了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学期初,教研组织部门或机构要聘请兼职教研员共同参与各年级教师备课,把上级教研部门的指示精神及外地的先进经验传达给他们,使他们从教学理念、教学实践、教学评价等不同方面先捕捉到先进的信息,再通过他们的示范课例为教师提供和扩大教研成果,这样既发挥了兼职教研员桥梁纽带的作用,又减轻了教研员的工作压力,节省了时间,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2.积极参与,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在组织开展中小学教研活动中,应积极探索“专题研究、现场展示、教学论坛、教学竞赛”四种形式和“校本教研、分片会课、区域研讨”三个层次的教研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兼职教研员应有的作用,使其既是教研的指导者,又是教研的参与和带动者,为进修学校教研员当好参谋和助手,为基层教师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从而促进基层学校教研工作的蓬勃发展。

由于兼职教研员在平时上课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一次次的课堂磨砺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为了给全区广大青年教师搭建了学习的平台,给兼职教研员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要求每位兼职教研员都要为教师作示范性观摩课和典型引路课,并进行课例研究。其结果由参与课例研究的教师进行评价。通过课例研究,教师真正地在课堂中能品味出所学的东西,在不外出的情况下就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教学方法,这样既减少了基层学校的经费支出,又达到了培养名师的效果,从而促进区域教育教学的改革向纵深发展。

3.参与教研,发挥指导功效。

建立兼职教研员队伍,可以壮大区域教研力量,在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中,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教研部门都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组织指导作用。在各项教学竞赛活动及教育科研课题立项和验收中,应聘请各科兼职教研员参与组成评审组。评委成员涉及的范围广,层面全,更具说服力,能使广大教师信服,同时也使兼职教研员得到锻炼,教研素质和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从而促进教研工作蓬勃发展。

四、适时开展相应的教研工作

1.“互动培训”――多元对话,促进教师成长。

为了充分发挥兼职教研员的作用,应该适时开展相应的教研工作,改变教师在课改培训中被动、封闭、自卑、照本宣科的状态。利用兼职教研员为一线教师创设和搭建与课改专家、名优教师对话的渠道,让他们在互动与交流、质疑中更新观念,转变行为。无论通识培训还是学科专题培训,无论是集中培训还是校本培训,都要体现兼职教研员的作用,展现他们的身影。

2.“课改沙龙”――民主对话,促进教师成长。

“课改沙龙”深受基层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在这种民主的学术氛围中,不同的人都感受到一种平等、尊重、解放的氛围,使大家有了张扬个性、体现智慧的时空。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课改沙龙”研讨活动。使每位教师各抒己见,直面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深入反思“课前预设”与“课上生成”存在落差的客观原因及应对之策。“课改沙龙”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现场感与生成性。目前,“课改沙龙”已经成为促进广大教师专业交流的有效途径。

3.“课改开放日”――校校对话,促进教师成长。

为发挥兼职教研员的示范和专业辐射作用,应推行“课改开放日”制度,及时展示课堂教学、教学管理、校本课程开发、校园文化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等系列范例和经验。通过课改开放日的交流过程为教师搭建成长舞台,为老师们展现集体智慧与风貌。在其引领下,缩小城乡教师的差异,实现教师在区域内的信息共享和平等对话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总之,建立专兼职教研员的队伍,是新课改的需要,真正发挥兼职教研员的作用至关重要。兼职教研员,不是虚设,而应成为进修学校教研员的一员,并实施规范化管理。应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有效途径,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作用,确保教研工作更符合基层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组织开展教研活动[2]。发挥兼职教研员的教学研究作用是一个开放、民主、科学的探索过程,标志着教学研究工作进入新的里程,只有这样才能加速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教研员培训总结范文3

一、围绕一个中心

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总结提升阶段、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启动的关键时期,全省教研系统必须坚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围绕依法实施和科学实施新课程开展各项教研活动。

二、做好两个服务

教研工作要为行政部门教育决策服务、为基层教师教学服务。全年在两个“服务”上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为教育决策服务

.以“全面规划、稳步推进”为方针,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考察全国高中课改实验省,深入实验样本学校调查研究,了解我省实施高中课改的优势和困难,协助省教育厅制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具体有: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课程设置和管理指导意见、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新课程学科实施指导意见等。

.加强省级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县的教学指导。在对国家级实验区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总结实施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和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抓好一批学校和教师典型,组织召开义务教育课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

.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和管理。对地方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继续完善修订通用地方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教材。指导各实验区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制订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细则。

.调查全省教学用书使用情况,制订教学用书编写、审定、出版、发行的指导性意见。

.加强课程改革的协调和宣传。协助省课改办召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会议。积极联系宣传部门及多种媒体,宣传浙江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

.认真做好全省个义务教育课改实验区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业务指导。加强初中生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以及对市地命题工作的指导,做好全省初中生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质量分析;加强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继续完善高中会考制度。加强考纪考风建设,规范会考管理,提高会考的公信度。研究高中会考信息公布和运用的科学途径和方法,加强对普通高中教学的监控和管理。研制新一轮高中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学业水平评价方案。

.积极研究高考改革趋势,协助做好我省高考试卷命题和阅卷的相关工作,研究与高中课改相配套的考试和评价改革。

.探索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办法,和部分县(市、区)合作进行试点。

.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校(园)本教研制度的内涵和实施策略,积极推进全省校(园)本教研工作。完善浙江省校(园)本教研示范校评比标准,总结省校(园)本教研示范校(园)的先进经验。

.进一步推进教研工作信息化,继续做好“浙江省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光盘的教学设计和现场拍摄任务。

.研究高中学科建设,开展普通高中先进教研组评选活动。

.加强对民办学校教学研究的指导,建立民办学校教学研究联谊会制度。

.召开省、市教研室主任会议和教研室办公室主任会议,研究课改背景下教研工作的创新模式以及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的新思路。

.加强省际教研工作交流和协作,承办华东六省一市教研室主任会议。

.以展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为重点,做好第三届省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

.做好××年省级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和成果评比工作。

.协助做好第九批省特级教师的评选工作。

.开展新课程下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研究,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总结典型经验,推广先进的德育模式。

(二)为教师教学服务

.做好义务教育和高中新课程学科的培训工作。改进省级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启动全省教研员培训。制订全省教研员培训实施方案,分层分批培训各级教研人员。

.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参与园长和幼教教研员全员培训。

.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携手行动”,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农村课程改革的引领和指导。

.加强教学用书的开发和管理。继续组织编写与新课程配套的作业本、暑假作业、复习用书、考试标准、地图册等,全面修订已经出版的教学用书。

.召开全省高考情况分析报告会,加强对高三复习阶段的教学指导。

.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指导,建立高中课改实验学校和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学校。

.进一步规范“三项教学评比(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制度,本年度开始,“三项教学评比”省教研室不再收费。

.提高各类学生学科竞赛的质量和信誉,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协助做好“环宇建设”杯首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比赛。

.建设“浙江教学研究网”和“携手博客”网络,为广大教师参与教研、共享资源提供平台。

.编辑印发期《浙江教学研究》杂志和《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年年鉴》。

.加强对教研室附属小学和厅属学校的业务指导。

.举办××年度浙江省优秀教研员评比。

三、提升三个水平

.提升教研活动水平。珍惜有限的教研资源,重视教研活动的前期策划和后期延伸,提高教研活动组织水平,实现教研活动的多重效益。首先要有教育效益,能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难点问题,能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有利于发挥教师参与的主体性,教师受益面较大。其次要有社会效益,教研活动成果能成为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能受到学校和教师更多的支持和欢迎。最后,还要讲经济效益,用同样多的钱做更多的事,以同样多的人做更多的事,做同样的事却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教研员要从课程改革理念的高度看待学科教学改革,提高对教学行为的反思、评价、指导能力。在改革过程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抓住一些普遍的教学现象和问题,深入思考,把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要切实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包括现象观察、找准关键、正确归因、开展实验、总结提升、资源整合等能力,带头开展课题研究,同时指导和帮助基层教师开展校本教研。

.提升自身生存和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福利待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进一步明晰内部各部门的职能,以及岗位职责和考核标准,提高教研工作效率。鼓励教研员参与课程建设、著书立说、攻读学位和出国考察。教研员要统一思想,认清使命,以学习完善自我,以有为争取地位,以合作获得成功,以成功提升影响。

四、狠抓四个重点

.抓好高中课改。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不同,高中课改近似于一场“教育革命”,改革内容不仅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还牵涉到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方式、乃至教学场地安排的变革。必须集中精力配合省教育厅完成改革实验方案、相关规章制度和指导性意见的制定任务,及时准确地为学校和教师答疑解惑,提前编好新课程学习资料和教学指导用书,同时通过网络同步教学设计栏目,使全省高中教师能及时共享教学资源。

.抓好网络教研。以网络为手段开展教研是改变教研方式、提高教研活动效益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从教学研究大众化、民主化、精细化的高度看待网络教研,努力实现常规教研和网络教研一体化。争取在上半年初步建成“浙江教学研究网”和“携手博客网络”,制定网站运作和管理规则以及教研员网络教研工作评价指标,试验各种网络教研和培训模式,尤其是发挥教研网络在高中课改中的独特作用,争取使教研室网站进入全省教育网站的前列。

.抓好校本教研指导。总结省校(园)本教研示范校(园)的先进经验,加强示范校和其他学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充分发挥示范校的研究、示范和辐射功能。完善省级校(园)本教研示范校(园)评比细则,使之导向明确,操作方便。科学提炼各种学校教研模式和教学典型,编写和出版《校本教研丛书第二辑》,向全省同类学校推广。同时充分利用“携手博客网络”,为广大教师开展个性化教研提供技术支持和交流场所,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生存方式。

.抓好教学评价研究。我省已基本普及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正走向大众化。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中考和会考的选拔功能不断淡化,逐步成为衡量学生基础学业水平和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课改实验区的中考已更名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要花力气进行水平考试评价理论和操作技术的研究,逐步建立相应的试卷评价体系和信息利用机制。重视研究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要逐步建立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尝试评价区域性整体教学质量的动态变化。

五、实施五个策略

.活动统整。课程改革是系统工程,许多问题不是单一学科所能回答和解决的。教研员应增强课程意识、合作意识、研究意识和决策服务意识,用项目统整学科教研,提高教研活动的合力和效益。能以学科整合出现的活动,原则上不分学科单独进行,如“携手行动”、“同上一节课”、“新生代教师教学风采展示”等活动。一年中,每个业务部(室)要有一项集体调研活动、一项多学科整合教研活动,出省考察原则上也要以部(室)为单位。鼓励跨学科、跨学段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和教学调研。

教研员要打消顾虑,积极参与统整教研活动。第一,统整活动有利于教研员参与热点问题研究和重要教学决策,有利于改变学科教研随意、分散的状况,扩大学科教研的影响力,提升学科教研水平。第二,统整活动并不否认单科活动,不否认学科个性,只是改变某些学科教学游离于新课程整体之外的状况,使学科教研活动的价值得到更好的挖掘和体现。第三,统整活动的主体仍是教研员,纳入统整活动的学科教研,主持人不变,活动经费不变,活动程序不变,成果归属不变。

.分类管理。从本年度开始,教研活动分为两大系列四个类别。一个系列是教研室主办的活动,以“教研室文件”发文,规定参加人数和活动时间,参加对象原则上不能缺席,不收费。另一个系列是学科教学分会或其他学会主办的活动,以“学会文件”发文,根据活动内容和目的自定人数和时间,自愿参加,可以收费。四类活动规定如下:

一类活动(全额拨款):以教研室的名义举办,如,综合性教研工作会议、新课程学科培训、大型总结和推广会、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会、教学用书编写会、学业考试和会考命题会议、网络建设会议、综合性调研活动等。

二类活动(限额拨款):以教研室的名义举办,如,三项评比活动、学会换届选举年会、课题研讨活动、小型学术研讨会等。

三类活动(自收自支):以学会的名义举办,如,各类学科竞赛和学生参加的评比活动、省教学分会常务理事会、全国学科教学研讨会、教学论坛、名师送教下乡、承办全国学科研究会年会等。可与特级教师协会、正源教育咨询公司合办。

四类活动(可以创收):以学会的名义,组织学科教学观摩活动;承办全国学科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与其他单位和民间团体合办的有创收意图的活动。可与特级教师协会、正源教育咨询公司合办。

.成果物化。教研员要设法显现教研活动的过程和价值,做到活动必有总结,研讨必有纪要,调研必有报告,外出开会和考察必有书面汇报。承担的研究课题,要扎扎实实组织研究,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专著,争取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或在公开报刊、专业网站上发表,扩大成果的影响力。鼓励教研员写文章,出专著,到全国讲学,上网络交流。尽可能把教研成果物化,能为更多的教师和教研员所共享。

.规范运作。省、市、县三级教研活动应有所侧重。省教研室要尽量为市、县教研室留出活动空间,为教研员的业务学习和调研留出时间。一年之内,除了整合活动外,单一学科的省级活动不超过次;除了两次学科培训以外,要求大市学科教研员参加的省级活动不超过次;原则上不单独举办学科大市教研员会议和学科教学分会年会;除省教研室统一安排外,教研员出省参加全国会议不超过次。市一级教研活动希望省教研员参加的,应事先给省教研室发正式文件或邀请函,省教研室领导审批后,安排相关人员参加。

省教研室从本年度开始,教研经费采用项目预算制。每次活动必须做到“五有一能”:有策划、有预算、有决算、有报道、有纪要(总结)、能上网。没有做到前项,不能预支经费;没有做到后项不能结账报销。

活动安排尽量避开教育行政部门活动和全省性统一考试的时间。三项评比、考试评价、课题管理和教学用书编写等工作,请参照《××年三项教学评比的若干意见》、《××年度会考和中考的常规考务安排表》、《××年度教研系统课题管理常规安排表》、《××年度各类教学用书的编写、修订和送审、定稿、出版日程安排表》执行。

.上下联动。各级教研室应根据《浙江省教研工作条例》的规定,明确定位,合理分工;互相照应,步调一致;紧跟形势,尽力作为;服务基层,发展自身;队伍精良,状态积极;上下联动,共担风险。省教研员要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基层教研员的积极性,尽量通过规范的工作机制,实现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一致性。

六、打造品牌

我们要努力打造以下教研品牌:

.高品位的教研活动。教学专题研讨会、教师发展论坛、高考改革研讨会、农村课改研讨会、教学调研诊断、名师巡回讲学等。

.高信度的考试评价。高中会考、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高声誉的教学评比。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教研系统课题研究成果奖、教学调研报告评比、教学论文评比、教学案例评比、课堂教学评比等。

.高规格的学科竞赛。高中数学竞赛、高中物理竞赛、高中生物竞赛、初中数学竞赛、初中科学竞赛、文学之星征文比赛等。

.高层次的教研报告。教学专题调研报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评估报告、高中会考信息分析报告、高考情况分析报告、新教材的分析评估报告、学科教学改革年度报告等。

.高质量的教学用书。教学研究论著、国家和地方课程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考试标准、作业本、暑假作业、复习用书等。

.高水平的教学培训。新课程学科培训、校本教研培训、教研员培训、教学管理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

.高效益的教研网站。浙江教学研究网、“携手博客”网络。

教研员培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分层教研法;教师能力;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解决。“分层教研法”法就是众多方法中比较理想的一种,它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以及非智力因素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继而进行不同层次的备课和授课,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达到完成教学目标和关注每个学生不同个性发展的目的。

一、“分层教研法”产生的背景

教研员在研究这一教学方法的同时,反思自己的教研工作,同样可以借鉴这一方法的优势,采用“分层教研法”推动自己教研工作的发展,使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教师经过教研活动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全面的发展,以研促教,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研科研的实效性。

二、分层教研法在具体实施时的主要环节

(一)专项培训

根据以上分层精心提炼各个层次的共性问题,采用有针对性的特色培训,既有目的的分层弥补各个层次的缺欠又能整合各种资源的优势达到共同提高的效应,每学期都要进行以“教材分析”为主线的专业培训,目的是帮助“新生层”与“提高层”教师正确把握课堂教学,保证教学质量。主讲教师由教研员与“精英层”教师分别担任,主要是提高教研质量同时也积极搭建平台为“精英层”教师提高其知名度,打造名师效应。在进行“教材分析”培训的基础上要穿插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拓展培训”,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以高深的专业水平去面对学生,增加课堂的延展性,为课余时间对有特长的学生进行特殊培训作积极准备。这类培训由教研员、外聘专家、和“新生层”共同担任。

(二)合理整合

在进行专项培训的基础上要引导教师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使自己的专业素养有“质”的突破和提升。

对于“新生层”教师要将培训所得合理整合到课堂教学之中,在实践中检验自己、锻炼自己、反思自己、提高自己。教研员与“精英层”教师要与“新生层”教师“结对子”,争取完成对“新生层”听课覆盖率达到80%,对他们教学当中的优势积极鼓励,对不足及时点拨,让他们在成长中少走弯路,尽快提升。同时“精英层”要把对“新生层”的指导心得进行总结和反思,形成自己的特色成果,进行广泛交流,进而促进“精英层”的成熟和提高。

对于“提高层”的教师要从教学设计上入手,把好专业关。这一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欠缺的是坚实的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和技能,因此要从教学设计这一环节入手,保证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对这一层教师定期进行业务能力的测试,督促他们尽快提高学科专业素养,尽快胜任信息技术教学。

对于“普通层”教师来说,要整合教研室和学校的双层力量,从学校内部入手,发挥他们的潜能,激l他们的工作热情,形成积极地工作态势。这一层教师人数最多,他们学科基本功和教学经验都具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职称问题的解决,工作逐渐懈怠,教学缺乏激情。教研员应与学校积极沟通从校本教研、学校特色、教学管理方面入手,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促进他们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同时也要为这一层教师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多以鼓励为主,激发潜能,使这一层的部分教师不断向“精英层”教师转化。

对于“精英层”教师要积极搭建各种平台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将他们的资源与教研员自身的资源有机整合,形成全区的教研教学特色。他们以“学科中心组”成员的身份帮助教研员一起进行全区的教学与研究,以独立或分组的形式协助教研员进行培训、听课、指导等任务,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提高水平,总结经验、形成特色,向“专家型”教师发展。

(三)评价检验

对于“分层教研”效果要分阶段的进行评价和检验,以反馈结果不断修正教研员的实施计划,有利于“分层教研”的科学发展。

“新生层”和“提高层”教师每学期要有一节校级展示课;“普通层”要有一节校级或区级展示课;“精英层”要有一节区级或市级的专业展示课。以展示课的形式将教师的素养全部反映出来,以检验培训的效果,找出改进的方向,形成每个教师不同的未来成长计划。

以“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的方式检验青年教师的水平。这一比赛针对的群体是“新生层”,他们从走上工作岗位开始要进行连续三年的基本功考核。考核项目有:说课、制作课件、教学片断的展示、板书和才艺展示,全方位的考量他们的成长与进步,连续三年不获奖的选手学校有一定的惩罚措施。以多种做课比赛和学生竞赛为载体检验教师的专业水平。以随机走访学生和校领导的形式,反馈教师的教学情况。

三、“分层教研”法在实践中的优势和不足

“分层教研”在实践中能够有效地根据教师的不同特质为他们尽可能的提供有针对性的教研指导,切实使我区的教师专业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各个学段多名教师在市级和国家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有效说明这一教研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还要进一步研究解决,比如:占人数比例最多的“普通层”教师中,部分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始终不能激发,阻碍整体的良性发展;部分学校不能积极配合评价检验环节的实施;教研员以“一对多”的形式不能快速有效地掌握每一个教师的动态变化,给他们重新定位,使分层周期加长,阻碍“分层教研”效率的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我要不断地研究和实践,下一步准备借助信息技术工具为教师分层和评价检验服务,使整体过程尽量减少人为因素,有效提高“分层教研”法的信度和效度。

参考文献:

[1]王爱军.分层教研法发展与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11,08.

教研员培训总结范文5

一、深入学习,精心准备

一是实地考察学习。从2008年6月起,教研员分14个学科6批40人次赴洋思中学学习。教研员坚持跟班听课,熟悉洋思课堂教学流程,人均书写学习笔记5万字,教研员普遍认为洋思教学法适宜在五市推广,可以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形成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

二是深入调研当好参谋。按照市教育局的工作要求和部署,教研员积极深入学校,深入教研组,全面了解掌握我市各校课堂教学现状。2008年3月,教师进修学校起草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改革方案》。2008年8月,语文、数学等学科教研员完成了本学科课改方案的制定。

三是不断提升素养和能力。教研员在熟悉了洋思课堂教学流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教学理念,每学年都开展教研员论坛、教研员反思、教研员案例分析等活动,并汇编成文集,提高了教研员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

四是抓好实验教师培训。对实验教师全员进行了11次洋思学法教法改革培训。通过培训,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意识增强了,深刻领悟了洋思及具有我市特色的课堂教学流程及教学理念。

五是明确工作思路。做到“一个高举三个做到”,即“高举洋思大旗走自己的发展道路”,第一阶段在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上做到“形似”,第二阶段在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上做到“神似”,第三阶段是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做到提炼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教学模式,创出自己改革发展的路子。

二、多策并举,指导课改

一是细化研究和指导。学科教研员按照教师进修校的统一安排,坚持经常深入全市中小学校进行听课和教学指导,注重常规教学和课堂教学的规范、指导和引领。教研员每学期平均听课80节以上,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50余次,指导教师410多人次。

二是注重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在基层发现人才、扶持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对本学科的骨干教师进行培养和指导,采取师徒结对子或签订培养协议等方式,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努力成为课堂教学改革建设的中坚力量。

三是拓宽研究渠道。开通网络教研平台,丰富课堂教学改革指导形式。以信息技术教学和农远工程资源利用为依托,2010年4月申请开通了“五大连池市网络教研在线”,把网络教研与常规教研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各实验学校的课改及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四是开展高端培训。请省内外领导、名师、名家42人次进行讲学指导,每次受训教师均超千人,扩大了学术交流空间,使广大教师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素质,促进全市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改能力的提高。

三、深入研究,形成特色

一是学案建设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正向科学化目标迈进。在学科教研员的主持下,四年、五年、七年、八年语文和数学学案从无到有、由有到优,保证实验年级教师、学生人手一册,解决了困扰课堂教学改革的瓶颈问题。七年、八年英语《预习导纲》《思维导图》业已投入使用。

二是具有我市特点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已经提炼总结出来。初中语文自主感悟式教学模式、初中英语以《预习导纲》为载体的“导学式”模块教学法、初中物理“引、研、结、用”四环节教学法、初中数学“导、学、讲、测、评、练”六环节教学法、思品“四步”教学法、小学语文“导读悟思拓”五字自主学习模式、小学数学“导学——精教——勤练”六字教学模式、小学英语愉快情境教学法等,已经初步形成一套完整体系,其中初中物理“引、研、结、用”四环节教学法被立项为“十二五”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语文自主感悟式教学模式和小学数学“导学——精教——勤练”六字教学模式被立项为“十二五”黑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三是课堂教学改革效果评估小组做好课堂教学效果评估方案或标准制定,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经常到各校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评估,对评估数据进行统计整理与分析、完成教学评估报告撰写,对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修正意见。

四、反思总结,效果显著

一是带来了新的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面广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多了,形式化的学习活动比前几年减少了,学习活动的思维性增强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改善了师生关系。课改使师生关系得到改善,民主、平等、和谐成为师生关系的主旋律,突出表现在两方面: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三是激活了校本研究。在学科教研员的引领下,教师从课程的忠实实践者,转为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与建设者。教学研究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

教研员培训总结范文6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朱慕菊从教育本质这一角度阐述了如何理解教学研究所具有的本质和核心。她指出,该项目最根本的意义在于使幼教机构认识到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研究和解决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明确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应该有怎样的关系;研究教育环境与幼儿发展、教师参与的关系。该项目有助于幼教工作者从新的角度看待教育改革中产生的问题。在幼儿教育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情况下,幼教工作者更应该尊重自己,这也是尊重儿童、尊重教育的象征。同时,朱副司长还指出,教研员的研究方式和工作方式应更强调反思、同伴互助和理解差异,幼教教研完全有条件避免中小学教研中存在的标准化、统一化的问题。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在讲话中强调,该项目有利于加强幼儿园园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在谈到北京市“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的推进情况时,他指出,北京市大部分幼儿园虽然都已经开展了教研工作,也有自己的教研制度,并积累了许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流于形式、缺乏组织、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园长的引领不够等问题,没有很好地对教师专业发展发挥引领作用,因此教研工作的质量急需提高。在全国项目专家的指导下,北京市成立了以市教委和教科院为主体的项目研究小组,市教委学前教育处和市教科院早教所直接领导该项目的开展工作,采取分区划片、专门负责的办法加强指导,设立7个试验基地,每个基地由两名教研员提供具体指导,同时划拨了专门项目经费,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市教委还下发了《关于加强北京市幼儿园教研工作的意见》,对各个教研单位及教研员的职责、教研制度,以及幼儿园园本教研制度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并对教研员的奖惩、考核标准等作出明确规定。在该项目进行过程中,北京市愿意经常与兄弟省(直辖市、自治区)交流经验,分享成果,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把这项工作做好。

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作了《对新时期幼教教研有关问题的思考》的专题报告,阐述了幼教教研的涵义和发展取向、幼教教研面临的挑战和若干误区等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副教授对本次大会的总结中层层剖析了园本教研中教研员的角色。她指出,教研员的角色应该是专业引领、专业支持、专业合作,专业引领体现了教研工作的培训功能,专业支持体现了教研的服务功能,专业合作体现了教研工作的互惠功能。对于有效教研的标准,华爱华副教授的分析丝丝入扣。她认为,针对问题的教研是否有效,还要看教研员和教师是否平等对话;平等对话的教研是否有效,还要看是否产生交锋;产生交锋的教研是否有效,还要看是否有提升和归纳,最后还要看是否能跟进行动。而这几点都做到后,还要看问题是否是真问题,平等是不是一团和气,有交锋但有没有产生认知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