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狂犬病预防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狂犬病预防措施范文1
狂犬病又叫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迄今仍无持效疗法,一旦发病则百分之百死亡,而且病程短促,几乎很少超过1周。现将资料较完整的27例狂犬病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如下。
1 资料来源
1.1犬伤、狼伤人数资料:乡镇卫生院、县医院从2008年2月~2010年1月疫情统计上报犬伤432例,狼伤18例,县防疫门诊狂犬疫苗注射专册登记的598例。
1.2狂犬病例个案调查:27例记载资料中,犬发病21例,狼伤发病6例。
2 调查结果
2.1致伤动物:27例狂犬病人,其中18例被狂犬咬伤,3例被健康的家犬咬伤、人亡狗键在;6例被疯狼咬伤。
2.2性别与年龄:男性16例,女性11例;男女之比为1.45:1,青少年发病较多。
2.3季节分布:全年均有发病,以6~9月份发病较多。
2.4地区分布:狼伤发生在山区丘陵;犬伤多数在平原和坝区。
2.5狼伤比犬伤发病率高。
狼伤比犬伤发病率显著性增高,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
2.6咬伤头面部、上肢比咬伤下肢发病率高。
咬伤部位与发病关系极为密切,其发病率以咬伤头面毒比上肢高,而咬伤上肢比咬伤下肢高,其差异极为显著。
2.7狼伤潜伏期比犬伤潜伏期短。
狼伤潜伏期最短23天,最长55天,中位数24天;犬伤潜伏期最长152天,中位数55天,狼伤潜伏期明显较犬伤为短。
2.8潜伏期与咬伤部位有明显区别。
咬伤头面部潜伏期比咬伤上肢短;咬伤上肢潜伏期比下肢短。
2.9犬伤接种狂犬疫苗比狼伤接种狂犬疫苗免疫效果好。
狼伤,犬伤及时使用狂犬疫苗接种,狼伤发病率为31.25%,其中3例全程接种未结束已发病。犬伤发病率为0.17%,显然,使用狂犬疫苗犬伤比狼伤免疫效果好。X2=151.42,P
3 讨论与小结
3.1近年来,农村,城镇户数,犬数逐年增多,犬伤人数也有明显增加,致使饲养者为周围人数均有被咬伤的危险,这与传统性养狗看家防盗思息相关,本文有3例被“健康”家犬咬伤发病死亡,人亡犬健在。这提示除狂犬,狂狼作为狂犬病传染源外,而“健康”的家犬也是狂犬病不可忽视的传染源。
3.2狂犬病发病率与致伤动物种类及咬伤部位:伤轻重、伤口正确处理,狂犬病疫苗接种及时等关系极为密切。本文狼咬伤发病率高达33.33%,犬咬伤发病率为2.04%;咬伤头面部的发病率为7.27%,咬伤上肢发病率为5.06%;咬伤下肢的发病率为2.88%。为此,对于头面部及上肢咬伤者更应重视,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3.3临床表现与病程:27例狂犬病人,临床潜伏期最短23天,最长152天,起病时,伤口周围多数有疼痛发痒或蚊走感,都有怕风,怕水,怕光,怕声的四怕表现,流涎,狂燥症状尤为突出。其中1例起病就有畏寒,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脑脊液变化明显,误诊为乙脑病人,但住院2天后,出现典型的狂犬病症状而死亡。8例狂犬病人起病时出现频繁遗精未见报告病例。本报告病例的病程最短3天,最长7天,一般在3天~4天。
3.4预防措施及经验教训:本报告病例狼伤18例,发病死亡6例,其中5例咬伤后的前2天正规应用疫苗注射,均在第4周后发病,潜伏期23天~24天;而犬伤582例,完成全程狂犬疫苗后,仅发病7例,故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后,可使发病率下降,但不能确保不发生狂犬病。因此,对于伤势重者,应加用抗狂犬病皿清,借以延长潜伏期,给自动免疫创造先决条件,联合应用有助于降低发病率。有1例朱某虽然伤势严重,加用抗狂犬病血情,至今未发病。
本报告,犬狼是狂犬病传染源,而“健康”家犬咬伤后发病占14.29%,应采取预防措施,鉴于农村,城镇灭犬工作相当大的阻力,必须做好家犬管理,给家犬注射普用狂犬疫苗,以防狂犬病发生和流行。
参 考 文 献
狂犬病预防措施范文2
[关键词] 动物致伤;注射疫苗;防护
[中图分类号]R97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0(b)-077-02
狂犬病不一定是由狂犬咬伤,也可由是“健康”犬或带病毒的猫、鼠等动物,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无法救治。为了解动物致伤人群进行暴露后狂犬病的预防,现将小榄镇2007年本地、流动人口等人群被动物致伤及免疫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小榄医院 、陈星海医院预防接种门诊2007年提供的被动物咬伤就诊,进行疫苗免疫接种的情况资料进行统计分析。2007年小榄镇本地及流动人口等人群被动物致伤者2 327例,未发现狂犬病病例。
1.2 方法
采用《广东省狂犬病暴露人群知情同意书》对被狂犬、疑似狂犬或狂犬病宿主动物抓伤、咬伤、舔舐皮肤或粘膜破损处的所有人员进行详细了解登记,动物致伤者按照WHO狂犬病暴露分类及处理原则进行分类与处理。
2 结果
2.1 种类、方式、性别、年龄、部位分布
2007年被各种动物致伤注射狂犬疫苗共2 327例,主要以咬伤为主,抓伤次之;动物种类主要是犬类1 863例,其次是猫303例,占13.02%,鼠148例,占6.36%,其他动物8例,占0.34%;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占58.83%,女性占41.16%;年龄段,0~14岁占23.81%,15~44岁占53.24%,45岁以上占22.94%;主要以下肢较多,占52.9%,上肢占40.3%,其次是躯干占4.94%,头面最少占1.84%。
2.2 伤口数目与深浅分布
在动物致伤人群中,1处伤口占82.9%,多处伤口占17.1%;浅表伤口占79.6%,深层占20.4%;Ⅰ级暴露占8.98%,Ⅱ级暴露占62.7 %,Ⅲ级暴露占28.4%。具体情况见表1。
2.3 伤口处理、免疫球蛋白注射及全程接种疫苗情况
动物咬伤时进行伤口处理占68.19%,伤口不作处理占31.8%;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占51.67%;全程接种疫苗占88.96%。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3 讨论
3.1 伤口正确处理、疫苗接种、狂犬免疫球蛋白使用是降低狂犬病发病的关键所在
若不慎被动物咬伤,应迅速在咬伤后几分钟内用20%肥皂水或清水彻底清洗伤口,时间15~30 min,尽可能除去所有唾涎;在伤口彻底清洗后用75%酒精或2%碘酒消毒伤口,以清除或杀灭局部的病毒;未伤及大的血管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宜包扎伤口;较大伤口或头面部时,在清创消毒的同时作松散的缝合包扎,如果伤口深而大者应放置引流条,以利于伤口污染物及分泌物的排除, 严重者应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处理,伤口周围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和使用抗生素,以控制狂犬病以外的其他感染[2]。
3.2 全程规范接种疫苗
首先确定受伤程度,属于Ⅰ、Ⅱ级暴露者应于0、3、7、14、28 d各注射人用狂犬疫苗1个剂量;对慢性病病人、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人、65岁以上的老人、暴露后48 h或更长时间后接受疫苗者,在首针接种时剂量加倍,并分别在双侧上臂三角肌内注射,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中部注射,禁止臀部注射。对受伤严重(Ⅲ级暴露)者,同时还需进行免疫球蛋白注射,按照体重每10千克注射免疫球蛋白1支(200 IU)计算;根据伤口创面的大小和深度,确定进针角度和深度,对伤口周围作封闭性浸润注射;若伤口较浅,创面较小,则进针角度较小,进针也较浅;伤口较深,创面较大,则进针角度较大,进针也较深;总之,要保证针尖和药液到达的位置要超过伤口组织的底部,注射时要边退针边注射,使药液达到浸润封闭的目的,促使伤口部位的病毒全部或部分与免疫球蛋白中和[3];余下部分选择受伤同侧进行三角肌注射。注射疫苗期间避免进食酸辣、浓茶、咖啡、饮酒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或影响免疫效果。
在日常接诊中,绝大多数群众对狂犬病认识较高,能及时对伤口进行处理和注射狂犬疫苗等预防措施;但也遇到一些人被动物致伤后,自称不是狂犬动物,毫不在意,不到医院接受主动免疫,或通过他人劝说方才就诊[4]。因此,加大对狂犬病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当人被动物致伤后,必须严格执行WHO推荐的暴露狂犬病后的伤口类型及处理方法,对动物致伤者进行暴露后狂犬病的预防,采取及时规范地处理所有局部伤口、及时全程足量地联合使用高质量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等综合性措施,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最佳措施[5]。
[参考文献]
[1]霍炜,邢传武.菏泽市城区2000~2003年被犬、猫等动物致伤人群的流行病学分析[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17(2):42-43.
[2]刘记强.对狂犬病别掉以轻心[J].健康顾问,2006(3):35.
[3]姚琼,顾克有.浅谈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应用[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6,25(1):78-79.
[4]望宏玉,李淑英,邓亚玲,等.宜昌市2003年动物致伤人群的分布特征分析[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4,15(3): 46-47.
[5]吴银华,王忠泽,朱凤才,等.动物致伤人群接种狂犬病疫苗后血清学与流行病学效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共患病杂志2005,21(11):1000-1002.
狂犬病预防措施范文3
[关键词] 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特征
狂犬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发病后死亡率高达100%[1]。随着城市居民养犬的不断增多,被动物致伤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狗患已成为当今城市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解江阴市城区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情况,为制定狂犬病的防治提供参考,将对2010年城区狂犬病门诊就诊的病人情况及接种疫苗的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资料来自2010年江阴市疾控中心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监测月报表。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2.结果
2.1时间流行特征
江阴市疾控中心狂犬病门诊暴露监测月报表报告全年暴露病例2441例,月份布统计分析显示,全年就诊人群中大部分为犬抓咬伤,其次是猫,鼠等其它动物致伤,全年以夏秋二季暴露人群最多,4~9月份暴露人数占总人数的63.01%(1538/2441)。见表1
2.2暴露人群年龄、性别分布
暴露人群中男1182例,女1259例,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1.07。年龄上0~15岁以下儿童514例,占总人数的21.06%,16~45岁组1186例,占总人数的48.59%,46~岁组741例,占30.35%,16~45岁组人群是狂犬病暴露的高危人群,其次是46~岁组。
2.3暴露程度
以国家卫生部分布分级为标准三级,Ⅰ级9例,占0.37%;Ⅱ级263例,占10.77%;Ⅲ级2169例,占88.86%。
2.4暴露特征
暴露部位以上肢为最多,1385例,其次为下肢,884例。四肢暴露占总数的92.95%。致伤程度多为单处浅表伤口,其中单处伤口2279例,占93.36%;多处伤口162例,占6.64%。浅表伤口1689例,占69.19%,深层伤口752例,占30.81%。见表2。
表2狂犬病暴露者受伤部位分布
2.5暴露后免疫预防处置
被动物要咬、抓伤后绝大部分人群(2419/2441)均不能先自行正确处理伤口,占99.10%,到狂犬病门诊后需重新处理伤口、全程接种疫苗。在Ⅲ级暴露的2169例中,按照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规范全程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疫苗的人数为715例,占32.96%;拒绝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单用狂犬疫苗的人数为1325例,占61.09%;全程免疫后半年至1年及1-3年再次暴露后加强疫苗的人数为129例,占5.95%。大部分暴露者未注射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2.6伤人动物种类
就诊人群大部分由犬类动物咬抓伤造成,共1871例,占76.78%;猫咬、抓伤360例,占14.77%鼠、兔子、猪等其他动物致伤206例,占8.45%。
3.讨论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2]。江苏省狂犬病疫情近几年来呈上升趋势,这与社区犬密度的增高密切相关。犬和猫作为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及存储宿主,在我市狂犬病的流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江阴市2010年城区2441例动物致伤病例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迅速增长,饲养宠物热潮兴起,致使养犬和猫的数量急剧增加,但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犬类管理的无序状态尤为严重,未免疫犬,野犬数量大,是导致狂犬病难以灭绝的主要原因。动物致伤者中男女比例分别为48.42%,51.58%。从年龄来看暴露人群以16~45岁年龄组最多,占48.59%。从致伤时间来看全年以4~9月份暴露人数最多,占63.01%。从致伤部位来看以上肢为主,占56.74%。从致伤动物种类来看主要以犬为主,本监测显示76.78%的人群暴露是由犬只引起,所以,只有切实、有效做好犬只的管理和免疫,才能控制人狂犬病的发生。事实证明,早期消灭了狂犬病的地区和国家,如挪威自1815年、瑞士自1879年先后消灭了狂犬病,这些国家就是通过严格的动物检疫管理逐渐实现消灭狂犬病的。在发达国家,犬的免疫是摆在首位的强制性预防措施,狂犬病疫苗接种80%的犬,就足以阻断犬的狂犬病传播链,使狂犬病的预防变被动为主动。
人对狂犬病病毒普遍易感。有研究表明,人被犬畜咬伤后的发病率约为l5%~30%,未作预防注射者的平均发病率为13~20%,若伤口处理及时并接种疫苗,发病率可降为0.15%左右。WHO建议只有坚持暴露后“局部处理+疫苗免疫+抗血清(免疫球蛋白)注射”三管齐下的原则,才能有效预防狂犬病[3]。江阴市狂犬病发病率连年呈下降趋势,与狂犬病疫苗及抗血清的大量应用有密切关系。本监测显示前来狂犬病门诊就医的暴露者基上都能做到伤后及时清创处理、全程接种疫苗,但是抗血清注射人数偏少。本监测中Ⅲ级暴露的比例为88.86%,但是注射抗血清的仅占32.96%,这可能与抗血清价格高有关,也可能与认为家养的动物只要接种了疫苗就没有必要注射抗血清的观念有关。还有极少部分人没有全程接种疫苗,可能与麻痹淡漠的防范意识。
狂犬病是一项长期的社会性工作,控制并彻底消除狂犬病的危害,必须坚持政府牵头,多部门合作,齐抓共管,建立狂犬病防制工作长效管理机制[4]。做好有关狂犬病防治的宣传工作,提高市民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预防工作,增强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及时主动进行暴露后免疫预防。对暴露者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打消暴露者顾虑,耐心交代疫苗注射期间的注意事项,使防治工作严谨到位[5]。这样我市的狂犬病防治工作水平必将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彭文伟.传染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6.
[2]杨绍基,主编.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7.
[3]张永振.中国狂犬病的流行病学[J].中国计划免疫,2005,11(4):140-143.
狂犬病预防措施范文4
然而事实上,狂犬病并不仅仅可以通过咬伤感染,病犬的唾液接触口腔、黏膜或有外伤的皮肤,都有可能传染狂犬病。对此,您可不能掉以轻心。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
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近乎100%。全球有87个国家和地区有狂犬病发生,但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其中98%在亚洲,中国的发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2位。自1997年起,我国部分省分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近3年来,部分地区疫情上升十分明显,发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
狂犬病又称疯狗病、恐水症。野生动物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宿主,都可以感染。患狂犬病的犬是人感染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次是猫,野生动物中的狼、狐狸等也可传播本病。值得注意的是,外观健康而实际上携带病毒的犬等动物,是更危险的传染源,因为它会使人丧失警惕。
与爱犬过分亲密,可能感染狂犬病
对于狂犬病,宠物的主人们通常只注意了咬伤抓伤后的预防措施,清洗、消毒伤口,注射狂犬疫苗等,他们却往往忽视与宠物密切接触存在的隐患。
人狂犬病基本上是因为被唾液中含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而感染,因为病毒不能穿过非破损皮肤。但如果皮肤受到抓伤或擦伤,被狂犬病动物舔一下都是很危险的。唾液中含狂犬病毒的犬等动物用舌头舔人的黏膜、口腔、,以及外生殖器黏膜和皮肤也可造成感染。
狂犬病预防措施范文5
狂犬病
病因: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共患的接触性传染病,尤其是犬科类的犬、貉、狐等易感。通常情况下,带病动物容易通过咬伤或皮肤黏膜损伤,很快将病毒传染给健康貉。
症状:沉郁、运动不自主、兴奋、撕咬其它动物、拒食、、腹泻、后躯摇晃、麻痹、消瘦、死亡等,病程3-6天。该病根据流行病学及症状即可确诊。
防治:当发现患有流行性狂犬病的貉,应立即扑杀。如果健康貉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应立即隔离,先让伤口出血,再用肥皂水或浓度为3%石炭酸清洗伤口,用浓度为5%碘酒涂于伤口处,并尽快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日常预防狂犬病的关键在于严防狗、猫及其它野兽进入饲养场。
病毒性肠炎
病因:貉病毒性肠炎的病原广泛存于病貉的血液、内脏及分泌物、排泄物中,具有很强的致病力,其主要传染源是病貉,猫、貂及犬均可传染病毒性肠炎,也可通过饲料、饮水、用具、粪尿、唾液等传播。一般多发生在6-10月份。
症状:病貉最初表现为食欲减退或拒食,精神沉郁,被毛蓬乱无光泽,时有呕吐。典型症状为排便初软后稀多黏液,由灰白色逐渐变为鲜红色、红褐色、黄绿色水样,有时可见到血粪。重症者粪便呈灰白色、黄色、白色或奶酪样,或呈黑色煤焦油样。严重腹泻者,表现为消瘦、虚弱,最后衰竭而死。病程多为4-14天。
防治: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只能在患病早期起到防止细菌的继发感染作用。据试验,用免疫血清可获得较高的治愈率。
旋毛虫病
病因:施毛虫的成虫寄生在宿主里,幼虫寄生在同一宿主的肌肉中,蜷曲于肌纤维之间形成包囊,呈梭形黄白色小结节。旋毛虫0℃时可保持57天不死,但高温可杀死肌肉中的旋毛虫,一般70℃可杀死包囊内的旋毛虫。
症状:常表现为机体消瘦、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呕吐、下痢、疼痛,病情严重者最后死亡。
防治:要加强饲料卫生检查,可疑肉类一定要切成小块,经高温煮沸处理,彻底杀死虫体后再喂貉子。
球虫病
病因:该病发生在5-8月间,仔貉易感,成貉是带虫者。貉子吃了被球虫卵囊污染的饲料、肉食后而感染。球虫卵囊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可生存4-9个月,但在45-50℃条件下很快死亡。
症状:成貉症状并不明显。仔貉表现为:食欲不振,被毛粗糙、无光泽、易脱落,下痢呈渐进性消瘦,生长发育停滞,易死亡。
防治:根据症状和粪便中球虫卵可确诊。合理的预防措施是单笼饲养,并保证笼舍卫生、定期消毒,治疗药物可用氨丙啉、磺胺二甲氧嗪等。
食盐中毒
病因:日粮中食盐量计算有误,饲料搅拌不均匀,咸鱼、咸肉或鱼粉浸泡时间过短等,都会引起貉食盐中毒。
狂犬病预防措施范文6
养狗:小心防范狂犬病
据卫生部公布的“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统计,由于预防措施未能跟上,导致因狂犬病致死的人数连年增加。2008年全年(缺4月数据),狂犬病发病人数2413例,死亡2196例,仅次于艾滋病排在第二位。
在发达国家,宠物犬普遍接种狂犬病疫苗。对流浪犬也实行严格的管理。所以,因犬感染狂犬病的病例十分罕见。但在发展中国家,人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占发病人数的80%~90%。可见,定期为宠物犬注射疫苗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常见的经犬感染的疾病还有经肠道感染的贾第鞭毛虫病、棘球蚴病(包虫病1、犬埃立克体病等。当养犬人发生乏力、腹胀、腹泻,或发热、头痛、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及肝脏酶学异常,或发生过敏时,就要高度警惕了。
养猫:弓形虫感染会致畸
弓形虫感染本不十分可怕,但如果孕妇首次感染就可怕了。因为,孕妇首次感染弓形虫可导致对胎儿不同程度,的损害。弓形虫经消化道感染孕妇,再感染胎儿,其感染几率随孕周增加而增加,孕早期胎儿感染率为15%,中期为25%,晚期为65%~75%,而孕期感染越早,危害越大。孕早期感染多发生流产,严重时胎儿可有脑、眼畸形,孕晚期感染则多发生低体重儿、黄疸、弓形体感染性肺炎等。
此外,猫抓病和猫咬伤所致的感染,也必须当心。
养鸟:谨防鹦鹉热
与当前危害最大的高致病性禽流感不同,鹦鹉热的致病原因不是病毒,而是鹦鹉热衣原体。鹦鹉热虽以鹦鹉冠名,但所有家鸟、野鸟都可以携带鹦鹉热衣原体并使人感染。人受感染后的症状也近似流感,表现为高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严重者可发生大叶性肺炎。此病用抗生素治疗有良好疗效。由于很难看出宠物鸟是否已经受到感染,因此,在玩赏鸟时要注意卫生,包括洗手、避免口鼻与鸟喙接触、须湿法清理鸟粪等。
信鸽爱好者还要警惕隐球菌病。此病常先表现为呼吸道感染,但随后可播散至多种组织器官及中枢神经系统,虽然患病率不高,但不及时治疗,患者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痊愈者也会留下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