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1
1.1背景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技术变化的速度非常快,但是职业教育训练发展的速度却较为缓慢,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及时地根据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做出合理的调整,培养出的职业技术型人才往往不能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这种反差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职业教育教学思维、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不能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够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因此对职业教育进行深化的改革是非常迫切的,其改革核心就是要根据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的时候开展一体化教学,培养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全面发展的专业性人才。
1.2意义
职业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这一目标,尤其是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全不能够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所以职业院校将就业作为导向,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一体化教学体系。职业院校通过开展一体化教学,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教学由“知识的传递”转变为“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转变为“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教师从“单一型”转变为“行为引导型”等。
2.职业院校烹饪教学的现状
2.1教学模式不合理
中国烹饪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技术,中国古人用智慧创造出了种类繁多的烹饪方法和食物,是一门集多种学科为一体的具有很强实用性的科学技术,烹饪的理论工艺体系独特且完整。当前职业院校在烹饪专业教学上,存在着在一些不足之处,普遍都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老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而使得真正的学习主体——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抑制,所以必须加快烹饪职业教育的创新步伐,以一体化课程教学为基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核心,加强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创造出全新的高效的烹饪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2.2课程设置不合理
职业院校在对烹饪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比如招生规模、实习条件、实习经费、师资素质等,在进行烹饪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设置不合理,理论课比例占到80%左右,实践课只能占到20%左右,这就使得学生学习到的理论不能够在实践中去验证,这必然会造成学习效果不佳。这种理论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现象是当前很多职业院校在培养烹饪人才时候的首要问题,这样也就导致职业院校很难培养出全面优秀的烹饪人才,所以创新教学路径,设置合理的课程教学方案,是职业院校非常重要的任务。3.3职业院校教师素质亟待提升当前很多职业院校的烹饪教师的综合素质都不强,有的是理论知识能力很强,但是实际操作技能却较低,有的是实际操作技能很强,但是没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所以实践课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职业院校缺少“双师型”的烹饪专业教师,这使得职业院校烹饪专业的教学水平很难得到提升。
3.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烹饪职业教育创新路径
3.1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加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院校在开展烹饪专业课教学的时候,应该先了解烹饪行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然后根据烹饪行业的需求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岗位的需要出发,烹饪岗位需要什么就在教学中教什么,在岗位上如何操作,在实践教学中就要如何培养学生,这样才可以使得学生在院校所学能够在实际岗位中得到运用。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时候,要先根据实践教学要教的内容教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中用多少就教授多少理论知识,要将“必须、够用”作为教学的原则,使学生可以一边实践一边学习理论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3.1.1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确认新的培养目标
职业院校在进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应该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确认新的培养目标,应该将培养素质高、文化好、理论强、操作能力高的综合型技能人才作为目标,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这样才可以使学生能够满足烹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烹饪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首要的就是可以体现技能型,同时还应该体现理论性和知识性。在对烹饪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应该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这样才可以培养出更多全面优秀的学生。
3.1.2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职业院校在培养烹饪专业人才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而“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恰恰可以实现这一点。“一体化”教学指的是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整理和融会,将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一体化”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效果显著。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应该将培养学生的烹饪技能作为教学主线,加强实践教学,可以借鉴餐饮企业对员工的培养模式来实现对烹饪专业学生的培养,并借鉴经验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可以选用“菜品主体、任务驱动”、“角色转化、自主培训”等“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按照“菜品开发准备-任务分析-菜品设计-菜品试做-成品质量评价-任务小结-菜品岗位试用-顾客意见反馈-总结改进-市场推广应用”作为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课,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实际的工作流程,还可以感受到职业化的训练氛围,这样对于学生以后步入工作岗位是非常有帮助的。
3.2对于烹饪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不断强化
烹饪专业教学体系要想能够发挥出最优的效果,需要良好的实训条件作保证,完备的实训条件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是非常有效的,因此职业院校应该对烹饪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强化,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来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不仅可以满足对烹饪专业人才进行基本功训练的要求,还应该有热菜制作实训、凉菜制作实训、面点制作实训等场所,除此之外还应该创建“模拟厨房”,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训学习。职业院校还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发展校外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去合作酒店通过顶岗实习等方式锻炼实践能力,这对于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学生是非常有帮助的。运用现代厨房一体化模拟训练教学,具体分析如下:①基本理念。依据现代餐饮经营的需要,并和厨房管理理念结合,对厨房进行设置、布局以及设备分配,以厨房生产的过程和环节为主导,对原料,加工、烹调、冷菜、点心进行研究,还应该能够体现出人力资源、卫生和安全管理等方面。②教学方法。可以实行一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例如“一课多教师法”、“项目活动教学法”和“实际情形模拟”,也就是在教学中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建立酒店和厨房的类环境,同时模拟工作项目或情境,探究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③组织教学方面。提供给学生扮演主动角色的机会,例如,模拟学生担当“餐饮部经理”、“厨师长”、“食品雕刻师”等角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理分工,协同完成。相反的,教师转变角色,只作组织协调的工作。④教学效果。采用以上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还可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有重要的影响作用。⑤教学思考。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实际考量现代厨房的情况,并对学生的菜单设计、制作情况报告、菜肴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发现实际效果突出。此外,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在必要时进行合理的分项教学,可以有效地控制教学成本。
3.3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职业院校在进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烹饪专业对于学生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非常注重,这就需要广大的职业教育院校自身拥有数量众多的,具备“双师”素质的老师。学校方面也要加强对专业授课教师的培训力度,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正是因为有了校企合作的有利条件,职业院校在建设实训基地的初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聘请酒店有丰富工作经验并且烹饪水平较高的厨师上课,同时,派遣校内理论知识较强的教师深入酒店进行实践学习,在充实理论知识的同时努力提高实践能力。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走出去”就是让校内授课教师到酒店企业进行顶岗学习,校内授课教师一般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通过在酒店的实践学习,充实实践知识提高实践水平,成为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也指日可待。“引进来”政策,就是指学校聘请酒店精英人才参与到学校的课程教学之中,特别是实践教学课一定要请酒店企业后厨人才来参与,他们是长期工作在烹饪行业一线的精英人才,精确掌握着烹饪行业需求的动态变化,精英人才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学校的教学结构,将教学内容和市场需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4.总结
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文化;现状;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4-20
一、当前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
(1)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在我国在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当中,高职院校一直处于一个比较边缘的地位,从国家获得的物质支持和保障也相对不足。这就导致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过程当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很不全面。以塑胶跑道的建设为例,当前在我国绝大部分的本科校园当中,塑胶跑道已经是校园体育设施当中的标配了。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当前高职校园当中,有超过1/2的高职校园并不具备塑胶跑道。以塑胶跑道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导致了当前我国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无法顺利开展。
(2)缺乏有效规划。高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和技能,是直接为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服务的。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教会学生某一方面的技能是首要的教学目标。但一些高职院校当中体育文化相关的建设就缺乏应有的规划,院校对这方面的支持力度也稍显不足。
缺乏有效的规划还体现在校方对学生学习时间的安排上,为了帮助学生完全掌握某一项技能,同时基于高职院校学生行为相对散漫的特点,高职院校学生的排课非常紧凑,学生缺乏课余时间来完成相应的课外体育活动。
(3)现有文化建设的影响力不大。上文提到,当前高职院校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当中处在边缘的位置,高职院校现有的体育文化的建设不被上层的领导机关重视,其文化建设的影响力不大,这是影响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现有文化影响力不大,对相关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将会造成打击,也会让学校领导对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的热情和决心有所削减。
二、针对现状的改革策略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的有关领导应该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加强学校内部体育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具体而言,有关领导应该向上级主管部门陈述构建体育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争取上级部门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谋求合作的方式,改善本身体育基础设施不足的现状。从地理位置上看,随着当前各大城市大学城的建立,很多高职院校都与本地的本科院校毗邻,而这些本科院校通常是拥有比较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协商的方法,借用这些院校的相关体育基础设施,并依托这些设施完成对本学校的体育文化的构建。
(2)制订中长期规划。体育文化的构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学校制订中长期规划。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应该认识到在高职院校当中建设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认识到体育文化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中长期规划的制订上,既应该涵盖对学生课程细节的设置,同时也应该包括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当中宏观目标的制订。要在一个比较完备的理念的指引之下,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不断推动高职体育文化的建设。
(3)推进高职校园文化“走出去”战略。为了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应该鼓励学生体育社团多参与全国各地举办的、与校园文化相关的活动,逐步扩大高职院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在全国高校当中的影响力,激发学生搞好校园体育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并以此来引起上级部门的注意。高职校园文化的“走出去”应该与“引进来”相结合。一方面要将自己学校里已有的校园文化推广到更大的平台上,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社团不断地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
构建高职校园体育文化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的相关领导应该将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摆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想方设法推动当前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3
【关键词】公共文化;建设发展;路径;探析
随着社会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西方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先后提出了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的理念,并且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管理机制。然而相比于西方,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中国公共文化建设与发展都是相对落后的,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理论指导的缺失,在管理与服务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与困扰。因此,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思路,探讨公共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有效路径是有必要的。
一、当前公共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比西方发达的公共文化建设体系,中国公共文化建设才刚刚起步,正是因为发展时间短,因此公共文化不仅在理论研究上明显滞后,而且在具体的管理运行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不足。
(一)公共文化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在中国,公共文化建设一直没有摆脱改革开放前计划体制的影响,政府办文化的角色形象时时显现在政府的文化管理中。正是由于公共文化建设以政府为主体,因此在公共文化设施、产品以及服务上经常出现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不言而喻,宏观层面上的政府供给,是难以满足微观层面上的大众需求的,这样一来,公共文化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也就不可避免了。相关数据显示,当前近20%的农家书屋、文化大院以及一些休闲娱乐场所处于闲置甚至挪作他用;还有一些图书馆、博物馆以及群艺馆常年处于冷清甚至关门状态。
(二)文化工作者积极性不高。在过去的计划体制中,公共文化单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文化产品、服务的唯一供给方,并且在艺术作品的选择、演出计划的安排以及演出人员的薪金、任用上都是由上级决定的。我们知道,在特定时期内计划体制在公共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是从长远来看,计划体制一方面严重扼杀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文艺作品脱离生活,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文化需求。如今,随着演艺团体改制的不断推进,要求演艺机构以独立主体的身份进入市场,可是由于过去体制的影响,一直以来,演艺机构自身实力小,竞争力不足,创造性不高等等,于是当前便处于进退两难的境遇,一方面难以融入市场,另一方面失去了过去生存的温室。
(三)公共文化产品、服务脱离群众生活。在公共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政府角色不断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可是由于政府角色转变的不彻底,也就造成了宏观层面上的文化供给与微观层面上的群众需求之间出现了矛盾。例如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在意识形态上过于明显与人们群众心理的渴求度截然相反;文化产品在内涵上过度追求高雅、神圣化与人们实际生活偏差过大;文化作品内容低俗、无病,难以满足群众对健康、积极情操的追求;文化作品在形式上本着民族虚无主义,崇洋,脱离了群众对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文化作品恪守传统,形式老套,不能满足当前群众对艺术多样化的喜爱等等。
二、公共文化建设发展路径探析
(一)公共文化发展提供法制保障。为了给公共文化建设与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应对上述公共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政府首先也是唯一应该做的便是制定并完善公共文化发展领域的相关法律,例如现存的《版权法》《知识产权法》《商标法》等等,还有国家有必要制定一部公共文化发展大法,只有以稳定、持久而又富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效力来规范文化市场中的主体,才会更好的约束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进而为社会提供优秀、贴心的公共文化产品。相关法律的制定一方面约束了公共文化建设中的所有参与者(政府、企业、团体以及个人等等)的行为,促进了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更好的激发了文艺创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进而为公共文化产品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二)依托市场,提供公共文化产品或服务。为了应对资源浪费问题,公共文化建设应该吸收社会力量的参与,实现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在市场竞争的背景中,依托市场,通过市场的自身调节以及政府必要的宏观调控,进而实现公共文化产品或服务的供给。以市场为依托,一方面保障了文化市场的有序运转,最大可能的避免了文化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另一方面也使得群众的文化需求有了多元化的基础,尽最大可能的满足了群众需求,保障了群众的文化权益,真正实现了公共文化建设自上而下硬性推进往公共文化建设自下往上软性拉近的转变,进而使公共文化建设普惠于民。
(三)立足群众,贴近群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这也就决定了公共文化建设的一切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应该是群众。可是在过去公共文化建设中受官本位思想的束缚,公民文化权利一直是忽视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或服务并不是群众真正想要的,而群众真正想要的政府、文艺工作者无从知道,这样一来,也就造成了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也就成为必然。为了更好的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政府要深入调查,客观、真实的了解群众们的文化需求,文艺工作者要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在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在生活中升华艺术。
参考文献
[1] 傅才武,陈庚.三十年来的中国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一个宏观分析框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2).
[2] 高书生.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03).
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4
关键词:广告经营;困境思考;创新营销 ;
中图分类号:G22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2
一、电视台概述
改革开放二十几年内,我国的城市电视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市台已经在全国520多个城市达到了每城一台甚至多台多套的规模,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电视大国。但是,这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繁荣。对于面临世界电视市场考验的中国电视来说,单靠林立的电视塔是无法生存下去的。随着市场经济日益加快的步伐,电视台终究要从政府的怀抱走出来,实现“断奶”。而中小城市电视台在脱离政府财政的扶持后,如何依靠经营维持生计,这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
二、中小城市电视台的优势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电视台做为文化事业单位将逐渐走上企业化经营之路。目前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做为省里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已经走在了前面,各市县电视台也将逐渐的推进改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经营模式将摆在各市县电视台的面前。而中国当前的电视格局中,除了中央台、省级卫视台外,各中小城市电视台的广告资源是很少的,但由于其节目题材与本地受众的贴近性优势,在当地也有很高的收视率和影响力。因而,中小城市电视台在许多广告客户眼里,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城市台频道综合收视率、市场占有率很高
目前, 城市台的各频道收视率普遍较高。很多城市台主频道是当地综合收视率最高的频道。城市台的自办节目的收视率也很高, 不少也是当地所有落地频道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因而, 城市台培育了一批较固定、较忠诚的收视群体因此, 城市台的在本地的市场占有率高于其他电视台。
(二)一般性的本地广告, 只选择在本地媒体
所谓的一般性本地广告是指其销售市场、目标销售群完全在本地的广告, 如各城市的房产、医疗、装演、商场、餐饮、休闲娱乐等等。这类广告也不可能投向省台或中央台, 只会选择本地媒体: 报纸或电视。而地方电视作为地方性的强势媒体往往成为本地厂商的首选。目前, 本地广告也是城市台广告的重要来源之一。
(三)中小城市台船小好调头, 广告经营比大台灵活
中小城市电视台广告针对特定的某个城市, 即它所在地的消费群。因此目前城市台开始学会充分利用它得天独厚的地域性优势, 把纯粹的广告经营过渡到把产品广告与产品营销相结合。
三、中小城市电视台面临的经营困境
(一)收视率不如人意,影响力日益下降。
电视业竞争的焦点是节目,城市电视台就目前的经济实力、技术手段、采编制作能力、电视传输手段而言,都无法与国家级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抗衡,这就导致城市电视台的自办节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处于劣势。
(二)人才缺乏,流失严重。
由于缺乏对人才的有效管理,城市电视台普遍存在总体人员过剩,而专业人才缺乏,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一直以来,城市电视台用人自不大,尤其在中小城市,想要的人才进不来,非专业和低学历者却通过行政手段等办法挤进来的情况很常见。
(三)广告经营没有双赢意识
广告经营的目的一方面要追求媒体赢利, 但另一方面也应使客户的广告投放能物有所值, 做到相得益彰, 力求“双赢” 效应。这就要求媒体能牢固树立互利互惠的思想。目前, 地市电视台中存在的随意调价、漫天砍价等价格混乱行为, 就有悖于这一原则。这时常令客户无所适从, 应该尽快克服。
四、结论
近年来,全国媒体的广告创收总体上明显放缓,城市电视台广告也不例外,但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的最新研究,“我国广告的‘饱和’时代尚未到来,增量空间还极为巨大” ③。得出这一结论主要依据我国的经济结构、GDP增长状况。
目前,城市电视台的广告经营业态,主要还是出卖“播出时间”。播出时间的价格与收视率相匹配。也就是说,收视率高,“播出时间”的价格就高,反之,就低。这也就是业内人士对收视率高度重视的根本原因所在。这种高度重视收视率以提高“播出时间”的单位时间价格无疑是正确的。但“仅仅把广告市场的经营局限于卖时间,那显然是大大缩小了广告市场的外延”④。今后,城市电视台的广告部门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人才优势与技术优势,介入到广告制作、传播的全过程之中,如广告调查、广告策划、广告预算、广告策略、广告测评等等。这样一来,广告市场空间与经营项目将成倍扩大,就不再需要靠人情去拉广告。
参考文献:
[1]李明达.浅议地方电视台的广告经营困境与发展战略,《现代商业》,2009第35期
[2]喻国明.《观察广告市场新走势》,《传媒观察》,2003年4月
[3]徐丽玲,王克.《广播电视管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
[4]熊仕平.品牌战略与产品推广策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3
5]李光斗.电视媒体的整合营销之路[J].媒介观察,2005
[6]李日伟.城市电视媒体的突围发展之路[J].市场观察,2006,11
[7]余贤君.电视广告营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5
一、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理论的形成特点
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理论的提出有着明显的实践背景。2005年6月,在浦东新区成立15周年之际,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新区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给予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先行先试优先权。随后,浦东新区陆续在跨国公司外汇资金管理、成立货币经纪公司、建设高效的公共服务性政府、建立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方面推出了多项改革试点项目。2006年5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相结合、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相结合、解决当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相结合,不断拓宽改革的领域,通过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随后,天津滨海新区在金融改革与创新、设立东疆保税港区、加大土地管理改革等方面积极展开了改革论证及其实践,并设计了内容广泛的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国内其他一些地区也自行提出了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想。伴随这一颇具特色和影响的改革实践的进行,特别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概念的正式提出,理论界开始了对这一课题的理论探讨。最初做出较为系统的理论探讨的论文为《试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随后陆续有一批论文公开发表。上海、天津、深圳还就此召开了专门研讨会。综合分析看,这些研究成果具有一些特点。一是研究方向的针对性;二是研究路径的实践性;三是研究内容的高层性;四是研究成果的阵地性。上述特点从一定意义上表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研究已经成为我国体制改革理论发展中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新课题。
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价值
就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践做出理论探讨,并对这种理论发展的作用进行评价是很有必要的。我觉得,其理论价值在于,既对推进深圳、浦东、滨海新区等地区发展及其深化改革开放具有直接指导意义,更对推动我国改革与建没理论向纵深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1.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法论得到升华。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应采取什么方法或步骤问题,一直存在理论上的不同见解。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济学界就发生过“一揽子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争论。“一揽子改革”论认为,经济体制是一个系统,零敲碎打的改革无法打破原有旧体制机构,一旦新体制在执行中发生问题,旧体制会随时取而代之。另外,“渐进式改革”会带来“双重交通规则问题”。这种新旧双重体制的长期并存及产生的摩擦,会使新体制的运行原则难以长存,使改革付出巨大的代价。这种认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东欧经济学一些代表者的见解。我国许多经济学家从中国国情出发论证了实行“渐进式改革”的原因。实践证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由于面临着十分复杂的情况,无法求得理想的环境与条件,从而走上了渐进式道路。这种方式使改革的力度与社会承受程度相吻合,减轻了改革的阻力,推动我国在20多年实践中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但是,正如“一揽子改革”论所提出的,渐进式改革的确有不少局限性。改革的渐进性意味着推行单项改革占突出位置。这种缺乏统筹安排的改革措施往往存在不少风险和后遗症。我国2005年发生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争论,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一点。“一揽子改革”论尽管也有局限性,但其精神实质是要求重大改革措施出台应同步配套,当然做到这一点离不开环境与条件。从现阶段看,贯彻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已要求我国进入更深层次的经济与社会全面变革时期,涉及面之广、部署力度之大是空前的。特别是我国即将结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渡期,改革不仅要面对自身国情,也要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深入广泛参与经济全球化并从中获益,从而提升国家竞争力。因此,实施综合配套改革将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是实施综合配套改革,这种改革理念不仅顺应了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势,而且是在新形势下对经济体制改革方法论的提升和完善。就此方面所进行的理论研讨,无疑会极大地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
2.使我国综合体制改革理论得到深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任务决定了全面迅速推进我国体制改革理论。首先,现阶段我国体制改革的历史任务已经不再是仅仅通过转变经济体制来推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变革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管理体制,保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这种领域更为宽广、目标更为远大的实践做出深层次理论探讨,将会推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践与理论的全面创新。特别是改革由单项分进转为整体设计与推进时,更会为理论前进提供更大的需求与动力。其次,即使单方面的改革由单项实施转变为综合配套进行,也将推动各领域的改革实践及其理论取得新进展。如作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天津滨海新区将在金融体制、土地管理体制、保税港区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探索,这必将促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更加深入与全面。再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的重大优势在于改革的先试先行,局部试验的某种简便性有利于较快总结出经验,通过解剖麻雀而提炼出的理性认识可再用于指导全局实践,这必然对我国整体体制改革理论的推进起到先导和加速作用。
3.使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更加丰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理论框架中,体制改革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只有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才能有利于做到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创新型国家加速建设,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以说,解决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问题无不与加快改革、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改革措施的协调息相关。因此,以促进构建和谐社会为重任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通过自身的实践,会积淀出独特的理论,支撑和谐社会建设,充实和谐社会建设理论。
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阶段特征
对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新生事物,首先使用这一概念的国家职能部门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经济学界结合各地实践对其内涵、特征等进行了探讨,各抒己见。我认为,给出概念并统一认识尚非当务之急,从实际出发弄清特征却是理论研讨的突出任务。这将有利于深刻把握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涵义和主要任务,为各个区域确定建设目标奠定不可缺少的基础。
认识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特征首先要解决方法论问题。有的同志指出,特征在于改革在广度、深度、路径方面不同。有的同志认为,特征在于关注社会发展、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协调性。这些分析看问题角度不同,都是很有道理的,使人深受启发。但是我觉得,全面把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基本特征,既要与以往的改革比较,也要看到未来、着眼阶段性。就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而言,改革的任务是长期的艰巨的;推出重大改革特别是综合配套性改革要进行区域性先期试验也是有依据和需要长期坚持的;现有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践还处在起步阶段。考虑到上述因素,我国的综合配套改革及其试验区具有长存性。我们没必要也不可能概括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长期特征,可以立足于现阶段我国体制改革的突出任务,明确一定时期内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阶段性特征。就此应注意把握如下几点:
1.从改革的阶段背景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应顺应一些特定历史时期的需要。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攻坚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完善和深化改革的任务依然很重,特别是在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之后,要在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加快推进金融行业改革、创新土地管理方式、深化金融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众多方面继续迈出有力步伐。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时期。以往的经济改革措施主要是和推动粗放型经济增长相伴随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国今后要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迈出大步,体制改革必须服务于推动向集约型增长转型、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率先探索出新的区域发展模式。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历史任务,但是根据国际经验,在人均GDP为1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时为矛盾突显期,我国已就此规定了至2020年的构建目标与主要任务,改革要特别体现这一重任的要求。
2.从改革的综合性看:顺应现阶段要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行的改革必须具有扩展性和全面性。改革的举措不能再局限于单个领域或单一方案。一方面,将改革由经济领域逐步扩展到上层建筑领域。当前要注重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行政体制;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并保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体制;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法制社会,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及其机制。另一方面,某一领域的内部改革也要体现全面性。如经济体制改革在现阶段就要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解决突出经济社会矛盾的需要,注重推进金融体制、土地管理体制与耕地保护制度、保税港区的海关特殊监管管理体制、劳动就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6
“我来湖南工作之前,就听说过湖南人‘能吃辣椒会出书’、湖南‘电视现象’、风靡全国的《超级女声》节目和‘国宝’级的‘蓝猫’卡通品牌……”在湖南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暨培训班上,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细数湖南文化产业的“名牌”。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铸就了湖南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到过湖南的人都会有一种感受:在这里,文化既是事业,更是产业。
早在1989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就作出了“发展文化经济,建设文化大省”的决策,2001年确立了“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2006年又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提出了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张春贤就任湖南省委书记后,亲自到文化单位视察调研,省委常委会两次专题研究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湖南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方针、原则和目标。
数字最具有说服力:1996年至2005年,湖南文化产业产值年均递增12%。2006年,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335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占全省GDP比重达4.5%,已形成广电、出版、报业、娱乐“四轮驱动”的格局,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文化产业,已成为湖南最活跃的经济因素和最强劲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张春贤指出,这些年来,湖南文化领域的改革和发展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创业之路,走过了一条敢打硬仗的创新之路,也走过了一条不断争创一流的成功之路。为了使湖南的文化产业能够在新一轮竞争中继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用国际的视野来谋划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必须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在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他进一步提出努力把湖南建设成为社会文明程度高、文化事业和产业走在前列、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
富民强省,既取决于经济实力,又取决于文化实力。
改革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新一届湖南省委作出了科学决策。
目标已确立,战鼓已擂响。湖湘大地,千帆竞发,风篷正举。湖南文化产业如展翅的大鹏,越飞越高……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13年前,经费拮据的湖南电视台,曾为创收在郊区开办砖瓦厂。1995年,湖南电视在老的体制之外创建了一个全新机制的湖南经济电视台,包括台长在内全员聘任,按市场规则评价绩效。这种开放办台的机制使湖南电视人获得了电视功能本质的开放认识,进而在节目内容上不断创新。如今,这个当年默默无闻的内陆省台,已打造成一个庞大的广播影视集团。从中国传媒第一股“电广传媒”成功上市,到买断金鹰电视艺术节永久性承办经营权;从全国第一家卡通频道“金鹰卡通”上星,到创办全国连锁购物频道;从1992年的4亿元家底、5450万元收入,到现在的总资产超过85亿元,总收入近30亿元……“电视湘军”演绎了一段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传奇故事。
上个世纪末,湖南广播的掌门人王本锡大胆提出一套理念:跳出电台搞联合,跳出节目搞活动。王本锡跳出的其实就是对媒介产品和服务的狭窄视野。湖南广播电台扬广播之长,通过拓展服务与交流性节目,赢得大批的听众“回流”,广告量大幅增长,原来的广告客户以省内为主,几年后,80%都是省外的客户,最大一单广告由过去30多万元飙升到300多万元,4个频道2006年创收超过1亿元。
传统的体育报道重文采、重形式,而《体坛周报》体现的是对体育的理解,对体育的激情,不刻意追求“华丽的词藻”,并由此开创了一种竞赛活动的报纸表达“范式”:以比赛进程为主线,“流水式”精准记录赛场上的进展,包括运动员的具体动作和场上实况。实践证明,“体坛体”文风自然,使《体坛周报》每期赢得100多万读者,成为全国期发数第一、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类平面媒体。
“文化湘军”一幕幕嬗变的背后,是来自于湖南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作为一个内陆省,湖南发展文化产业既无区位优势,又无政策优势;既无资本优势,又无技术优势。但他们深知: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推进改革,在发展中谋求新的突破,湖南文化产业的成长,最成功的经验就在于思想解放,敢于创新。
当人们还在提倡“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时候,湖南就提出“发展文化经济,建设经济文化”;当人们还在争论文化的事业产业属性的时候,湖南省委领导就提出要把文化作为事业来建设、作为产业来发展、作为行业来管理;当文化单位大多数人还在为职称、职位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湖南卫视率先推出制片人制,“什么都给(给一切可以给的政策与支持),什么都不给(不给钱,不给车,也不给设备)”的做法将“官本位”观念彻底打破;当别人还在继续“播”新闻的时候,湖南人已开始“说”新闻;当人们还在追随《快乐大本营》的时候,湖南人已掀起了《超级女声》旋风……
思想解放、敢于创新,已成为湖南文化体制改革、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2006《超级女声》”开播之际,有记者问《超级女声》品牌的所有者天娱传媒董事长王鹏:今年很多电视台都推出了类似的选秀节目,如果他们照搬你们的经验,你们会有顾虑吗?王鹏回答:肯定不会,我们会接着再创新。
《超级女声》和《流行偶像》(英国)、《美国偶像》有相似之处,但《超级女声》对性别、年龄的限制,对“海选”过程的直播,增加大众评审环节等,体现得更多的是创新。无论是对于整个电视娱乐界还是湖南卫视而言,《超级女声》都是对传统综艺节目模式的一种颠覆。
电视节目内容的创新――“平民秀”的极品呈现、电视舞台形式的创新――“时空链”的极致发挥、电视审美标准的创新――“青春美”的极度推崇、电视交流机制的创新――“互动群”的极力组合……正是《超级女声》这些对于电视节目的重大创新,使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超级女声》的成功是湖南电视人不断追求创新理念的必然结果。十几年来,湖南电视人一路高唱创新之歌,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产业创新、节目创新……创出了许多个全国第一,“电视湘军”名扬全国。
正如湖南广播电视局局长魏文彬接受采访时说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
创新是《超级女声》成功的法宝,也是湖南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一个法宝。敢于探索、勤于创造、勇于竞争、甘于冒险的创新文化,正给湖南的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无穷的活力。
产业:打造文化“航母”的龙骨
要打造文化的“航空母舰”,必须把文化作为产业来发展。文化产业要做大做强,则必须把文化企业做大做强。
湖南文化产业得以迅捷发展,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率先走集团化之路。湖南在发展文化产业中,按照集中优势、保护竞争、创造品牌、强力扩张的思路,大力发展集团化经营,着力培养产业突出、原创能力强且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市场主体。从2000年开始,相继组建了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潇湘电影集团、湖南新华发行集团、湖南新华印刷集团、长沙晚报报业集团、长沙广电集团等8家产业集团。
组建集团解决的是文化产业在重组洗牌进程中的“资格”问题,取得的是走向市场的通行证,而赢得的是真正的市场主体。湖南文化产业各部门通过组建集团,优化资源配置,实行规模化、集团化经营,实现了低成本、快速度扩张,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自2000年成立以来,产业稳步保持年均10%以上的快速增长,至2006年底,集团总资产达68亿元,销售收入60.9亿元,净利润2.9亿元,在全国文化企业50强中排名第四。从2001年起,已连续6年入围全国最大企业集团500强。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2006年各媒体广告创收总量突破15亿元,总收入近30亿元,总资产超过85亿元,综合实力在全国广电集团中排名领先,名列全国文化产业50强。
长沙积极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用园区这种载体实现文化资源的集成和经营的集约。目前,长沙已拥有长沙报业文化园、长沙印刷包装科技产业园、长沙出版物交易中心、长沙广播电视中心、卡通动漫产业园等5个文化产业园区(基地)。长沙报业文化产业园占地1500亩,集书刊发行、物流配送、媒体广告策划及相关产业于一体;长沙印刷包装科技产业园第一期用地600亩,目前已有43家出版物印刷企业和纸业公司签约进园。2006年,长沙共实现文化产业产值360亿元,增加值达170亿元以上,占该市GDP的10%。
一业为主,多领域扩张,不断拓展经营范围,延伸产业链,是湖南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成功经验。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通过“电广传媒”的上市,开始了影视制作、广告经营单位的改制,并初步构筑起从节目生产、节目经营到广告经营、网络经营及相关产业经营的广电产业链。“十五”期间,湖南广电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了湖南金鹰影视文化城。其中,第一期工程已建成湖南广电中心、长沙世界之窗、长沙海底世界、湖南国际影视会展酒店、湖南国际影视会展中心、骏豪花园小康住宅等项目,第二期工程准备再征地扩建金鹰卡通产业科技园等项目。目前,一个以影视文化为核心,涵盖生产、科技、会展、娱乐、旅游、休闲等诸多文化要素的湖南广电金鹰影视文化城已具雏形。
经营总收入近2亿元的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于2003年初拓展经营范围,成立了全资子公司长沙楚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独家长沙晚报医药、保健品广告,承办展会,并创办旅行社开展旅游及相关活动。公司成立后,其业务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目前旅行社年收入已达200多万元。此外,集团还成立了浩之天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和至高置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两个全资子公司。1999年,长沙晚报与市房地产局联合举办房地产交易展示会,开创了媒体承办大型节会的先河。与此同时,集团还整合资源,在扶植高雅艺术、举办重要活动等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几年来,先后举办或承办了近40个项目近百场高雅艺术活动,承办了龙舟节、啤酒节、美食节、手机电脑博览会、车博会、金牌酒楼评选(十大湘菜名店)、寻找长沙楼市54张王牌等活动,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体坛周报》在稳固了市场地位以后,开始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体育资源和品牌优势,在更多的领域进行开拓,多元开发相关产业,着力打造从报纸销售――子媒体广告――体育图书出版――延伸产品(短信、彩信)网上销售――体育经纪――赛事运作与相关评选活动的产业链。每逢一个重大体育题材,《体坛周报》都会适时推出自己的“体坛版”书籍,成为体育书刊市场上的一道独特风景。2004年,《体坛周报》推出的《梦幻皇马》与《永远的飞人》堪称体育类年度畅销书。《体坛周报》利用与国外俱乐部良好的合作关系,成立专门的公司运作大型的体育比赛,势头也非常看好。
放眼全国,放眼世界,用国际视野来谋划发展,是湖南文化产业不断拓展的成功之路。
湖南卫视在2003年9月改称“中国湖南卫视”,充分凸显“大广电”的战略定位。同时“眼睛向外看”,积极整合和利用国内外的巨大市场资源,通过将国外电视节目创意与国内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电视栏目,从而成就了湖南卫视在国内电视业中的“独领”。
湖南文艺出版社看准音乐图书市场的空当,从世界著名的音乐出版公司大量引进版权,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20余家著名音乐出版社结成合作伙伴关系,使该社音乐图书几乎成了世界权威版本的“精品屋”和“专卖店”。今天,湖南文艺出版社被业界誉为“南方的音乐码头”。
起步于阡陌市井的《体坛周报》“胸怀天下”,把世界性的大赛和职业联赛作为自己的关注对象,其作业“界面”是全球,长年有20多名记者驻在国外,哪里有大赛,哪里就有《体坛周报》记者的身影。在完善自我的同时,《体坛周报》积极开展与境外强势传媒集团的战略合作。《体坛周报》现每周发行450多万份,每年上缴利税3000多万元。
品牌: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湖南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品牌战略的成功实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湖南文化产业的名声是由影视、出版、动漫、歌厅等几个响当当的品牌行业铸就的。湖南广电集团策划推出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掀起的娱乐选秀新模式风靡全国。湖南出版集团推出的湘版图书让全国出版界见识了湖南人能吃辣椒会出书的能耐。三辰卡通集团、宏梦卡通有限公司等打造的动漫形象开启了中国民族动漫发展的新视界。湖南歌厅像大剧院等在不断的发展中追求时尚新颖的模式,开辟了中国式百老汇的大剧场模式。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文化品牌的形成让湖南文化产业以整体实力挺立潮头。
一部儿童卡通片,造就了一个价值上百亿的品牌。
湖南三辰卡通集团开发制作的《蓝猫淘气3000问》,从2000年至今在全国1020家电视台播出,获得了连自己都难以想象的收益。
“蓝猫”现拥有400多个注册商标,其商标注册范围涵盖45类商品,“蓝猫”卡通产品经销商覆盖全国95%的地级市,借助“蓝猫”卡通的品牌创造力和产业模式,“蓝猫”图书出版达到400种,音像制品达到300种,其卡通衍生产品产业集群以及全国连锁专卖体系,年销售收入近20亿元。
“蓝猫”目前保持着中国卡通动画的数个第一。它是第一部赚钱的国产卡通片,是国内卡通衍生产品最多的动画形象,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动画片。“蓝猫”还远渡重洋,出口海外。而这些“第一”,从起步到今天,仅仅用了6年时间。
在湖南,像“蓝猫”这样的知名文化品牌还有不少。
岳麓书社连续两年在生产力、销售力、资源力、赢利力4项指标中位居全国古籍出版社第一名;湖南美术出版社人均创造利税50万元,比转制前增长137%,综合竞争力指数在美术专业出版社中排名全国第一。这都是湖南出版集团始终注重品牌立社的结果。 湖南出版集团把品牌建设作为主业发展的战略性思路,确立了“一社一品,一社几品”的发展目标。集团自2000年成立以来,着力于建立和完善精品生产机制,组织出版了一大批具有自主品牌,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出版物,多个品种荣获各种奖项或产生重大影响。品牌建设的加强,确定了湘版出版物的市场优势地位。一本《世界是平的》普及本销了50多万册。《波斯经典文库》共18卷,总计600万字,湖南文艺出版社倾6年之力,集中了中国最优秀的波斯语和波斯文学研究人才的智慧精心打造。而湖南人民出版社的《中国男孩洪战辉》《中国女孩文花枝》《机器》等,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以《开心作文》为代表的作文图书等,都在社会上和市场上创下很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由此带来的则是强大的品牌效应。
创办于1985年底的《散文诗》在纯文学刊物发行量普遍滑坡的情况下,却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态势。20多年来,受市场经济大潮冲击,许多文学刊物纷纷“变脸”。《散文诗》却不改初衷,坚持走纯文学刊物的发展之路,同时不断改进,在编排上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现已成为目前全国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诗刊之一,成了全国性的文学期刊品牌。谋定而后动,咬住不放松,《散文诗》为“打造品牌需要锲而不舍的韧劲”作了最好的诠释。
《潇湘晨报》十分重视整合政府、媒体、商家、读者四方资源,坚持通过新闻树立品牌,通过活动巩固品牌,通过推广扩大品牌,主办了一系列大规模、高规格的会展活动,积极利用自身资源,承办了大卫・科波菲尔终极魔幻大戏、“侏罗纪世界”国际恐龙展、湖南非洲艺术节、云南映象长沙演出等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文体活动,并连续在其创刊纪念日推出“飞播青绿・放养富庶”、“四水溯源立碑千里行”、“重返知青点・建设新农村”等大型公益活动,不断提升晨报的品牌形象,最终以品牌号召力赢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到目前为止,《潇湘晨报》平均期发量50多万份,年广告收入逾2.2亿元。
这一批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品牌的崛起,为湖南文化产业走向世界打下了基础。去年,美国红杉基金向湖南宏梦卡通有限公司注资750万美元,作为风险资本投入动漫产业;企鹅公司等世界著名出版机构也与湖南出版集团建立了版权贸易关系;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2006年对外推广的419种图书中,湘版图书占38种,与江苏并列全国第一……
人才: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力支撑
湖南文化产业的异军突起和发展后劲巨大,与湖南已锻炼和培养了一批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和专业人才是密不可分的。张春贤指出,人才是文化强省的重要支撑。在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中,要拓宽人才视野,既要依靠现有一大批人才,又要不断地培养新人,形成人才辈出的新局面。要用国际视野谋划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
湖南文化产业崛起,有一批人发挥了关键作用。
1992年,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开始改革,当时年仅四十出头的厅长魏文彬就提出了办大广播、大电视、大宣传、大产业的口号。为了扩大广电事业的发展空间,省政府提出为广电厅买60亩地,以建一栋广电大楼,在市区发展壮大。“要干就干大事业”,魏文彬婉言谢绝了此番好意,自筹资金8000万元,在市郊荒地马栏山农场买下2150亩地,经过10年努力,建成了现在的金鹰影视文化城。
《体坛周报》之所以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体育类报纸,究其原因,主要就是该报社长兼总编辑瞿优远打好了人才这张牌。1998年,瞿优远领悟到“人才即生命”之真谛,四处网罗全国的体育新闻高手,其中包括目前中国体育界著名记者马德兴和原复旦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周文渊,构筑起第一座人才高地。在随后的两年中,尝到了甜头的《体坛周报》在全国各大城市中设立驻站记者机构,从各地方报刊中又挖来了一大批高手,其中包括从大连《半岛晨报》“转会”而来的金松,从上海《青年报》“转会”而来的严益唯,从《山东体育报》“转会”而来的张远,从《中国体育报》“转会”而来的苏群,以构筑第二座人才高地。该报共引进各地优秀的记者编辑超过20余名,堪称体育记者“转会”浪潮中的大户。新成员进入《体坛周报》经过一定阶段的培训后,报社就会根据他们自己的兴趣和报社的需要,确定一个专门的报道领域,让他们在稳步发展的报道领域长期集中精力去了解相关信息,积累资料,建立联系,培养敏锐的感觉和判断力。这种专业化努力使《体坛周报》在国内足球、国际足球、篮球等几个主要方面,都拥有业内最顶尖的人才。瞿优远说,人才投资是最具效益的投资。《体坛周报》汇聚了国内一流的体育新闻采编人才,凭借着这些人才,《体坛周报》才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并得到巨大发展。
湖南文化行业人才济济,广电、出版、报业、文娱等行业与市场接轨的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使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脱颖而出。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湖南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也逐步成长起来,成为领军人物。他们,支撑起湖南文化产业的广阔天空。
全方位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湖南走在了全国前列。湖南省委宣传部在“四个一批”的基础上,组织了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一批理论家,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一批出版家,一批作家、艺术家,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2005年确定全省宣传文化系统首批“五个一批”人才43名。省广电系统通过破格选拔、竞争考核、专门培训等方式,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并选拔骨干每人支付10万美元去英国学习;出版集团积极从外地区、外行业引进人才,着力打造自己的“名策划”、“名编辑”人才队伍;省文化厅在充分挖掘内部人才的同时,从业务发展的需要出发,采取对外招聘的办法,解决急需的人才……
坚持在打造人才队伍上求突破,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成为湖南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面向未来,湖南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