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美术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美术教案范文1
关键词:目标技能;课程设计;专业技能
众所周知,随着世纪之交的教育格局调整,中师教育从辉煌逐步走向彷徨,美术教育也日益边缘化。无论是生源、教学目标,还是教材及培养模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五年制中职师范生相当一部分毕业后,都将走上特岗教师或各级小学、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工作岗位,所以,有必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要求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以及求实创新精神,能为人师表;具有较为扎实系统的学科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可胜任小学美术和艺术课程教学;能承担美术活动课教学,组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并具有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本专业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教师心理素质,身心健康,富有爱心、耐心和信心。情感丰富,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计划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哲学原理、心理学、教育学、教师口语、语文、英语、音乐、素描、色彩、设计基础、书法、电脑美术设计、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中国写意画、中国工笔画、儿童画创作、简笔画、小学美术教学法、艺术概论、中外美术简史等。
在上述课程中,应体现出专业特色,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元素。应围绕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来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出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其中,专业基础课、儿童画创作、简笔画、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手工制作、小学美术教学法等课程能突出专业特色,在教学中应当着重研究、落实并见成效。
由于生源的变化,五年制师范生既不同于高校扩招前的三年制师范生,又不同于现阶段师范院校的美术学科的学生。他(她)们的文化课起点普遍较低,分数线一般每年都在中考成绩的300分左右。美术专业课水平多数学生基本从零开始。所以首先要了解学生,从内心里接纳学生,千方百计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美术专业一年级的课程为素描几何形体、简笔画和美术基础知识,使他们初步懂得造型的方法和绘画的乐趣。万事开头难,老师应精选教材,研究教法,注重教学的实效性。素描以抓住结构、比例为主,简笔画重在用线,感悟线条的美感。二年级学习素描静物,色彩及简笔动物、人物,中国美术鉴赏常识等,注重造型能力的螺旋式上升。三年级学习石膏人像、白描花卉、图案的制作、色彩静物及外国美术鉴赏常识等。四年级主修素描人像、工笔鸟类、平面设计、色彩风景及艺术概论等。五年级主要学习油画、美术课件的制作、工笔人物、儿童画及小学美术教育理论、教学法等。
三、专业技能
1.能欣赏,会鉴别
著名画家潘天寿说:“学艺之道,首在鉴别。”学美术首先要眼高,懂得造型的规律和美学辩证法,将美术学习提高到文化的高度。运用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引导学生理解欣赏什么是和谐、优美、意境、神韵等。在绘画实践中明了比例、结构、色彩、调子的高下之别。如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充满着神秘莫测和人文主义的光辉。而米开朗基罗的雕塑给人一种力量之美,大气磅礴,充满生机和活力。欣赏印象派莫奈的《日出―印象》,可体会到画家笔底涌动的色彩,表现大自然光色奇妙的变化。面对齐白石透明的河虾、徐悲鸿奔腾的骏马,形神兼备,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2.能写美术字,会画简笔画
在当今读图和键盘时代,汉字的书写功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退化。去年央视科教频道的“全国汉字书写大赛”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美术字将汉字和美术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技巧性,是未来小学美术教师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人人会写,且有相当的书写水平。实际上,写美术字要比写毛笔字容易。只要有一定的素描功底,写好美术字就不是十分困难,但要写出相当高的水平却另当别论。简笔画造型较简,容易入门,学生较感兴趣。学好简笔画能为今后的儿童画辅导打下基础。简笔画重在用线,要求学生画出均匀、有力、流畅的线,结合有趣的形象,画得既快又生动。
3.能出黑板报,会设计制作
黑板报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编排黑板报是师范美术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功。它涉及构图、文章内容、书写、图案、美术字及色彩等综合知识技能。且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指导学生编排校园生活题材和青年成长题材的黑板报,要求内容健康,主题突出统一,版面美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设计制作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制作一个小动物、一个人物、一个建筑物,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致的工作能力,力戒浮躁和马虎。设计制作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材以廉价、易得和环保为宜。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变废为宝。
4.能教学设计,会评价反思
学会教学设计,又称会写教案,是毕业生参加招聘考试的需要,也是教师未来从业的需要。首先必须告诉学生教案的结构。如: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时及教学过程等。教学目标应包括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每节课应有一个重、难点,有时重难点是重合的。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要部分。可切分为导入、活动(老师和学生)、评价、小结、反思等几个部分。导入应新颖,可多样化。而活动部分又是重点,有老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学写教案者不易把握,要对所教的课程内容进行挖掘,才能抓住关键。如教小学生画树、花、鱼等动植物,可进行关爱自然及环保教育的渗透,又如教《我的妈妈》《今天我值日》等美术课,可进行亲情关爱和热爱劳动的教育。
评价即对学生的作业、作品进行评述和鉴别。以鼓励为主,但要真诚,实事求是。既不要全盘否定,也不要盲目吹捧,应恰到好处。评价的方式可多样化,如师评、生评、学生互评等。
反思即教师或执教者对所授课的得与失进行的自我小结。一节课有成功的亮点,也有不足的败笔,可理解为自我评价的一种方式。一般而言,一个人的教学水平越高,其反思和小结的水平就越高。这正如高考生的自我估分,成绩越好的考生,估分越准确。
教学设计可先仿写,再由学生设计,循序渐进。尽量写他们熟悉的课题。如《美丽的大森林》《海底世界》《大公鸡》等。
教育格局的调整和社会的发展,决定了中师美术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仍在路上,向着既定的目标奋力前行!
儿童美术教案范文2
【关键词】美术教学多媒体备课
小学美术课由于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形式,灵活的教学方法,特独的个性化教学等特点而受到学生的喜爱。近年来,广大小学美术教师为了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同时也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本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把人的培养放到教学的第一位,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发展个性,并且在锻炼他们的创造能力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要上好一节美术课,教师都会做充分的课前准备,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以现在的教学要求来衡量一节课的优劣,教师在备课时更注重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注重选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给他们提供更多直观形象的审美对象,帮助学生更快捷地掌握学习方法,寻找到正确的学习途径。教师备课的方法和形式也从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中走了出来。它更注意改变备课本身的方式,注意从改革课堂教学的目的出发改变备课方式。多媒体备课就是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备课改革的方式之一。所谓多媒体备课,就是教师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设备,以传统的备课形式为基点,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将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根据一定的教学过程设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有序地整合在多媒体计算机中,以便于利用以计算机为主要设备进行教学的一种备课方法[1]。多媒体备课并不是在备课时将多种媒体简单地相加在一起,而是要通过多种媒体的优化组合,集成利用,充分运用多媒体优势把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多媒体备课使教学内容大大拓展,同时更注重多种形式教学资料的集成化多年来,传统的“口耳相传”——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们美术教学的每一环节,教师在备课中比较注重向学生说些什么,让学生思考些什么,回答些什么,做些什么练习等内容,也就是说,备课内容是以语言文字为主。这种方式决定了不少教师的备课是通过手写为主完成,所以我们称备课为“写教案”,教师的教学目标制定、教材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等大多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出来,教学检查中注重的也是文字教案。而多媒体备课从内容到方式都超越了传统意义上备课的范围,它要求教师在备课之前先有基本的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同时根据教学要求收集各种有助于教学的资料,这些材料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音像资料等。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教学设计需要把备课前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通过不同手段把不同资料进行“整合”,使之能更好地用于课堂教学全过程,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2]。
二、多媒体备课需要多种媒体配合协调使用我们所准备的教学资料既要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要符合课堂教学形式的需要,同时还要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方便教师的使用。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对多种形式的教学材料进行合理的“整合”,这种整合手段就需要运用多种现代化教育手段。比如,巨大的实物无法进入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照片扫描(或直接用数码相机)制作成图片、录像等形式来转换,微小的实物可以通过视频展示台或摄像机进行放大展示,用计算机处理可以使各种图片变得更加美观并符合需要,通过剪辑可以把不同时段的内容编辑在同一段录像内等,由此可见,把多种教学媒体资料整合在计算机中,制作成“课件”用于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3]。
多媒体备课适合儿童的美术兴趣小学美术课中需要大量直观、形象的图像和画面用于教学。过去,由于教学设施尤其是教学资料的严重缺乏,使美术课不得不像上语文数学那样,用教师讲、学生听,以语言文字为主来的方式进行备课和教学,这种现象阻碍了小学美术课的教学改革,因为美术课仅仅以文字表述是大大不够的,它要求教师“写好教案”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什么样的教学环节,这些教学环节能够给学生提供哪些审美对象,如何更好地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兴趣等。多媒体备课正好满足了这一需要,小学美术课由于其审美性的特点,要求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各种欣赏与审美资料,教师的演示过程又要让学生看得清楚明了,有些风景与现场环境还要求能够给学生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学生作品能够展示在每个学生面前,这些要求是传统备课方法无法完成的。而多媒体备课较好地完成这一项项特殊任务,这些大量的、涉及面广的教学资料通过计算机技术集成在一起,并通过多种视听设备让学生体验线条、色彩、形体、音乐等外在形式的美,还能够让学生从中体验情感、体验创造,这样就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美术课学习的最优效益。
美术多媒体备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美术多媒体备课不是抛弃传统的教学媒体,而是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地结合,相互补充,使传统的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都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媒体本身并没有先进与落后”,而媒体使用者的教学观念和使用是否恰当合理和到位显得更为重要。
2、并不是所有的美术课都需要进行多媒体备课,也不是所有的课都能进行多媒体备课。有些教师错误地以为,只要运用了现代教学媒体和技术,这堂课就一定是好课,教学效果一定好。这种片面的观点只要在教学中稍加实践就能证明,一堂好课的标准有许多,但如果媒体使用不当,只会产生负效应。
3、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不是媒体使用越复杂越好。符合教学的需要,方便教师的制作,使用简便易掌握,这是备多媒体课的重要前提。
4、美术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美术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尤其是在教学资料的准备上,更是如此,设计得再好的课,如果没有必要的教学资料,那是无法达到目的的。这就需要美术教师手中必须有一个小小的“资料库”,这个资料库就需要从平时的生活中收集和整理,见了优秀的美术作品,及时地通过一定的设备存入计算机,到光盘市场购买一定量的资料素材光盘,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录像、动画等,有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我们可以把这些资料放在计算机中,在需要的时候只要调用和处理就可以了。
参考文献
[1]李兴旺. 小学美术备课中的多媒体应用.《少年儿童研究》2011年第08期
儿童美术教案范文3
关键词:泥塑教学;合作探究;积极评价;审美能力;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53-01
泥塑教学是以彩泥或陶泥为制作材料,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塑造的基本手段之一,使学生的动手、实践、创造、想象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从泥塑活动实践中走出来的学生更注意观察周围的物象,他们能把“无形”的陶泥变成有形的空间,把普通的事物变成神奇的作品,他们更善于把事物进行自我的艺术化处理,用他们灵巧的双手,运用各种造型手法,塑造出一件件稚拙而富有生命力的作品,体现了学生对生命的深刻感受。
传统的泥塑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在制作时跟着老师做,
教师只注重学生技能的训练,要求做得和教材上的相像,形成了单纯模仿性的教学模式。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单一、肤浅的认识思维模式,容易养成惰性、不愿思考、不去观察体验、不求创新的习惯。作为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变重教为重学,重知识为重技能,重结果为重过程,重统一标准为重个性评价。
一、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泥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给学生上泥塑课之前,总是先带领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陶艺发展的历史和陶艺制作.告诉学生在泥塑课中,你们可以进入动物世界,可与古人对话,可以塑造未来世界,用奇思妙想捏成自己任意想捏的东西。这使学生都跃跃欲试,不但激发了学生用彩泥塑造世界的兴趣,而且也大大开拓了学生的创作思维,为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提供了空间。
二、挖掘各种创作素材,充分表现学生自我。
刚开始学泥塑的学生对泥塑了解甚少,需要进行一些入门训练,适当临摹一些作品会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教师要在其间穿插一定的讲解。因为学生的形象思维远远优于抽象思维,所以不应总以枯燥的语言讲解,而应教会学生如何去看,去比较。在选型过程中可以提一些问题,如:你捏的和他捏的作品相比,有不一样的地方吗?他们好在哪里?你能不能做到?让学生在思考中明白泥塑选型的道理。
我还鼓励学生以生活中普通的事物作为创作泥塑的资料,泥娃娃、鱼、面具、动物乐园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创作题材。也可以把要做的题材用笔先画出图形,哪些地方用泥片成型、哪些地方用泥条表现、哪些地方用泥球点饰等,先进行设计再与同学交流,小组讨论确定方案,再动手制作,制作中又激励学生创新,让学生相互观察、欣赏、从而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三、鼓励自由表达,发挥想象力。
想象是创新的源泉。在泥塑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勇于创新,泥塑制作是一个很好张扬学生个性的途径,渲泄学生的情感,把制作看成儿时的一场游戏,而正是这种游戏启迪了他们的心智,培养了他们的个性品质。学生不循规蹈矩,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地大胆展开想象,在老师的点拔指导下,创造出新颖独特的作品,给人赏心悦目和焕然一新的感觉,展现纯朴的艺术魅力。
四、采用多种评价手法,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教师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是学生向上的催化剂和原动力。在泥塑教学中,笔者采用展览形式把学生作品分类,再把一些好的作品拍成照片后供各班学生课余时间观察,初步培养学生辩别好坏的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学生也可以在看其他同学的作品同时,可以开阔视野,取长补短,拓展自己的思维,积累素材。让学生的创造思维在课余时间得以延续,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我用相机拍下他们的作品之后,常会给他们的作品进行“包装”,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也能上海报,也能像大师一样……
但教师不要用显而易见的刺激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是应在更深层次上让他们通过发现自己才能的过程,体验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充分体现学生在泥塑学习活动中的自主地位和作用。
在学生互评环节中,我注意弱化互评中容易产生的一些矛盾,强化从找优点入手进行评价,再找出不足。这样做使学生参与到评价作品内容中来的同时,对其本身就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当然,泥塑教学还刚刚起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来自学生的信息,是教案中根本预料不到的,它们恰恰是最有活力的源泉。我们不能让这些珍贵的信息白白流失,作为教师要敢于利用它,不要怕课堂教学失控,这与劳技新课程标准是相吻合的,这正体现了作品的价值,作品的生命力就潜藏在这不同的解读之中.教师在在强调课堂教案的同时,不要忘记教学还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且比起教案来它是一个更具生命力的系统。教师如果在泥塑教学中正确地把握住这两点,就一定会更加深切地体验到新课标带给泥塑教育的无限生机。
参考文献:
[1] 韩中建.美术课程标准 2001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李 欢,邱 弈.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3] 刘 艳.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200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儿童美术教案范文4
在培训学习中,专家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知识贫乏。通过这次培训,收获颇丰、感想颇深:延长、开阔了我的知识视线,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对我们的教育与课程实施及对教育的其它领域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一、对“做自身实践的研究者――让研究成为教师的工作方式。”的体会。
讲座中,我能感受到沈老师沉静的思考,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反思和挖掘自我,从而建构起自己独特见解和风格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的过程,我想,也许这就是优秀教师的特质。
做自身实践的研究者――让研究成为教师的工作方式。这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教研的重要性,并对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们感受到其实教研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使我们对教研工作的开展有了进一步的兴趣和信心。
二、对“研生研学,让教师的教有效地为幼儿主动的学服务。”的感想。
1.了解幼儿的差异点――让差异成为教育的资源,让教育适应每个幼儿的需要。
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因此,我们教师更要关注那些角落里的孩子,更应对他们给予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如冰心也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一切。”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首先要爱学生;其次,爱就不能放弃。
2.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是教师职责所在。教师的责任是让儿童对学习充满热情和生命力,瑞吉欧教师是这样解读教师的职责:“教师就是发现、了解并跟随孩子的目光,并让孩子的目光更具有生命力和更有价值,
3.为幼儿创造适宜的体验点,把握与幼儿互动的介入点。这让我们领悟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五彩缤纷的花园里,不可眼花缭乱,要学蜜蜂,采撷百花精华,自酿成蜜,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出自己的风采。
4.教育应回归幼儿的生活,生活即教育。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一日生活皆教育。教育,贯穿在幼儿一整天的活动中;教育,流淌在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教育,渗透到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各个领域:健康、艺术、社会、语言、科学;教育,来源于生活,并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得到创新。一日生活皆教育。教育,在幼儿每一天的生活中。
从我几年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我体会到:生活教育理念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作为教育的中心内容,“生活即教育”则主张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的场所。幼儿园的一切活动、生活都是教育。大社会、大环境是儿童学习的大课堂。这就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和场所,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的概念,体现了生活教育的涵义: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关于幼师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借用尚庄小学张营校长的话“如果你不是校长也不是副职,那么参加这次培训你很幸运,说明你的领导重用你。”我很幸运参加了这次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听专家讲座,看家庭教育案例,心灵上很受触动。下面我对这次培训简单总结一下。
第一,先说一下培训安排。这次培训为期三天,教育局长全程跟踪,作了讲话和总结。培训请了家庭教育专家周慧玲、马青松老师,洛阳新安县五头镇尚庄小学张营校长,柏城镇中心校校长贾守军、柏城镇中学心理咨询师张国红老师做了讲座。最后,家庭教育讲师团团长郑新华老师播放了两个家庭教育案例,分别是《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九零后的坏女孩》。郑团长对案例作了点评和总结,题目是《家庭教育指导老师应具备的十大素质》,并安排了回校的工作。 第二,几位专家讲座的内容,给大家做一下回报:周慧玲老师主要讲了教师家庭子女的教育,也就是教师既要耕好事业的田,又要育好自己的园。如何育好自己的园?周老师的理论是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也不是惯出来的,是教出来、养出来、育出来的。不管是精神上不控制,生活上不包办,扬长带短;不惯是物质上不纵容,行为上不放任,惯出来的孩子长幼无序,目中无人。家庭教育教什么?教伦理。家庭教育育什么?育人。家庭教育养什么?养生。周老师还讲了她的三快理论:愉快、勤快、痛快。快乐的秘诀是“凡事往好处想”;家庭教育和谐的秘诀是“责任往身上揽”。马青松老师主要讲了家庭教育是爱的教育,要改变孩子,从改变我们自身做起,身教重于言传。
洛阳新安县五头镇尚庄小学是家庭教育的典范,张营校长主要讲了他们“家校一体,智慧育人”的办学模式,要求家长与学生同步,先给家长鼓劲,再定期召开家长会。他们学校根据家长的信整理成一本书叫《智慧信箱》;注重红星评比,不考虑分数,考虑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在校、在路上、在家庭的表现。“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办学理念是一月一次的家校沟通,分四步:一、向家长回报学生在校情况。二、向家长回报本月工作情况。三、向家长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四、让家长给学校提合理性意见。课改让家长参与,每学期考试让家长监考,让学生构建家庭书房,要求是三年级以上有床、书架、桌子、凳子,书多少不限;三年及以下学生小,可以没有床。学校的做法是逐个学生家庭拍摄书房刻成碟,期末发给学生,叫“家庭智慧”。在家长会上提出“向传统宣战,小地方造大效益,小山村创造新公民”的口号。“教师轻松,质量上去”的办学管理是从教案开始,废除应付式教案,不写教案不等于不备课,教师写教学反思和过失。根据教师的反思和过失整理成一本书叫《智慧教育的火花》口号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羡慕吧。第二个是放手工程:不能放手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不能放手的班主任是没有能耐的班主任,实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第三是智慧教育论坛,利用集体智慧,打造教育平台,开展智慧课堂:让学生讲课,批改作业。目的是达到资源共享。用郑老师的话说尚庄小学是"学生干老师的活,老师干校长的活,校长干自己的活。"贾守军校长主要讲了家庭教育的误区和如何做教师。张国红老师主要讲了儿童心理营养的几个阶段和人的情绪管理。
第三,说一下自己这次培训的收获和感受吧。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的认识到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最好的补充,是整个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学校是不可能把孩子教育成才的。当今的教育状况是:教师忙、学生累、家长怨、家长烦。我们面对太多的留守儿童,父母亲情的缺失,让他们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行为习惯。为了孩子以后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家校沟通更是推卸不了的责任,要做到不难为家长、不惩治孩子、不放纵孩子 、 不拿家长说事;喜欢的孩子家长奉为上宾,不喜欢的孩子家长奉为上上宾 ,有时候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要好得多。两片云在相同的高度才能撞击成雨,我们做教师的要在不同的高度和层次与学生家长共同撞击成滋润学生健康成长的甘霖雨露。
关于幼师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在历下区教育局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在单位领导的带领下,我参加了4月份的___培训。为期三天半的培训过程中,我聆听了专家学者的报告,收获颇丰。
这一次培训,首先聆听了___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边霞所做的《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专题报告,她告诉我们,幼儿美术活动重结果更重过程,教师应给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氛围,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美术活动,这样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活动中一句“谁正被造就,陶工还是陶壶”,让我印象深刻,我的理解是:老师和幼儿都在被造就,老师通过给幼儿上课,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反过来,幼儿在活动中也学到了各种技能,形成了各种习惯的养成。
上海现代儿童美术馆执行馆长薛文彪为我们做了《幼儿美术教育新概念与方法》的专题报告,并在现场示范美术水粉画的操作过程,讲解了他自己创新的借形想象美术创新方法。
中国早期儿童教育音乐舞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许卓雅为我们做了《音乐教学游戏化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专题报告。她的报告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她给我们具体讲解了如何通过音乐领域的有效教学,更好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虽然只有短短三天半的时间,我却收获了许多。在美术方面,要多给幼儿
欣赏作品,无论是幼儿、老师或是大师的好的作品;在绘画过程中更注重幼儿的绘画时的兴趣,将游戏融入到其中,给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氛围,我想这样的过程产生的结果一定是预想不到的。在美术的教学方法中,我也可以借鉴薛老师的借形想象,让幼儿在想象中创作出不同的作品。
儿童美术教案范文5
一、学生在幼儿园名画欣赏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不了解
当将一幅世界名画呈现在学生面前,问:“这幅画可以给幼儿欣赏吗?”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可以。”“幼儿肯定看不懂。”审美能力是一种高级心理能力,它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等诸多心理要素,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他们的美术欣赏与我们成人的美术鉴赏不同,有其自己的特点。相关研究表明,2岁以前的儿童,其美术欣赏是一种生理、直觉的反应,尤其表现在对颜色、形状的早期偏爱上,这些都为其日后较高层次的美术欣赏活动奠定基础。2岁以后的儿童,在美术欣赏的感知和理解方面,虽然受其认知水平的制约,可能不能深入理解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意义,但其对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评价等均有自己的见解。可以说,幼儿的美术欣赏是幼儿的一种主观审美活动。
(二)缺乏名画欣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名画欣赏中,教师起着桥梁作用。要引导幼儿很好地欣赏名画,教师首先得知道一定数量的世界名画,而在教学中却发现除了一些大众皆熟知的世界名画,诸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齐白石的《虾》等,学生对世界美术史上的大量优秀作品知之甚少。教师在有一定的名画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才能谈及为幼儿选择合适的作品来引导其欣赏。另外,对名画的欣赏,教师需要了解画家生平、所属流派、创作背景等,具备美术欣赏的技能,而这些也都是我们学生非常欠缺的。
(三)美术欣赏方法\用不当
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最基本的方法是对话法。这里的“对话法”是指教师、幼儿、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名画欣赏模拟教学中发现,学生能对某一幅名画的背景知识说得头头是道,但心中没有“幼儿”,名画欣赏活动变成了名画知识的讲解和传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学生自身艺术素养的缺乏,其对美术作品的讲解照本宣科,缺乏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其次,在模拟教学中,学生容易忽略“幼儿”的存在,不与“幼儿”沟通,所提问题没有考虑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另外,对幼儿园名画欣赏教学活动的基本步骤不能很好把握,整个模拟教学环节较混乱。
二、提高学生组织幼儿园名画欣赏教学活动能力的策略
(一)相信幼儿审美能力,明确幼儿美术欣赏能力发展的特点
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说过,“儿童都是艺术家。”在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方面,他们同样是天生的艺术家。但由于受到年龄、认识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关注美术作品的内容要多于形式。这一阶段的幼儿对美术作品有一种“求实”的态度,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态度,对美术作品的感知往往是画面上画了什么,而且会将作品的中心意义理解为其生活经验中熟悉的内容。如,在欣赏米罗的《哈里昆的狂欢》时,很多幼儿会认为画家是带着快乐的心情创作的,原因是画里有乐器,在幼儿那里,乐器是代表快乐的。第二,初步关注美术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由于受其具体形象思维的影响,幼儿对线条和形状的感知,倾向于与具体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在色彩方面,幼儿从辨认颜色,逐步向指认和命名发展。相比较而言,幼儿对色彩的视觉效果感受性较强,而对色彩的情感效果和象征效果感受较弱。在空间构图方面,很多幼儿能感知到美术作品的空间深度,感受构图的节奏。如,在欣赏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时,有幼儿说,“看到这幅画感觉很高兴”,原因是“这幅画的颜色都是一深一浅的”。另外,大部分幼儿都能感知作品的情感表现性。南京师范大学的孔起英教授曾对某幼儿园大班36名幼儿做过一个测验,在不告诉其美术作品名称的情况下,让幼儿欣赏完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后,给它起个名字。幼儿起的名字有:黑暗空间、魔鬼画、恐怖世界、大战斗、妖魔鬼怪、破坏世界的地方、古代的战争等等。第三,对美术作品有自己的审美偏爱。相关研究表明,在对美术作品的审美偏爱方面,幼儿喜欢再现性的作品和能够识别出美术作品中所描绘对象的非再现性作品。也就是说,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美术作品,如果幼儿看不出画中画了什么,他们很可能就不喜欢它。
(二)提升学生美术素养,明确幼儿园名画欣赏的内容
在幼儿园名画欣赏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有丰富的美术欣赏知识,还应有一定的美术欣赏能力。在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方面,除了介绍一些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书籍,如蒋勋的《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和《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小顾聊绘画系列等,推荐一些优质微信公众号外,还将学生分成由5~6名学生组成的分享小组,每次课前5分钟分享名家名作。对名家名作的介绍要结合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特点,尽量选择幼儿园常用的名画。
纵观世界美术史,名家名作灿若繁星,但未必都适合给幼儿欣赏。首先,对于初涉名画欣赏的幼儿,可由抽象性作品入手。如马蒂斯的《忧愁的国王》、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图》、米罗的《荷兰的室内》、康定斯基的《抒情诗》、吴冠中的《小鸟天堂》等艺术大师的抽象作品。抽象作品没有真实的物体、人物,主要是以各种线条、形状、颜色等形式因素间接传达意义的,其欣赏不需要有太多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有时甚至完全就是靠一种直觉。相较于成人,儿童天赋的直觉和感受力遭到的破坏较少,更容易与抽象作品达成默契和相通,这些作品的欣赏能为幼儿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其次,可以为幼儿选择一些具象性的作品。具象性作品的欣赏大多是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知识的,为幼儿选择的具象性作品其内容应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接近、表现手法易于幼儿理解。如齐白石的《虾》、李可染的《迎春图》、米勒的《拾穗者》、米莱的《盲女》、怀思的《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等。再次,还可以考虑为幼儿选择一些处于抽象和具象之间的作品。如莫奈的《日出印象》、卢梭的《睡着的吉普赛姑娘》、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梵高的《星月夜》、毕加索的《三个音乐家》等。这类作品既有一定的形象可以识别,又在色彩、线条等绘画语言方面有突出的特点。在欣赏过程中,幼儿可综合运用其之前在欣赏抽象性作品和具象性作品中获得的经验。
(三)认真准备模拟教学,备好幼儿园名画欣赏教学的各个环节
幼儿园名画欣赏教学活动在大、中、小班都可以进行,但小、中班的名画欣赏更多是渗透式,一般到了中班后期或大班才会开展专题式的名画欣赏活动。每次活动半小时左右,而且欣赏活动常常会与操作活动相结合,两者相互促进。一次完整的幼儿园名画欣赏教学活动可分为五个阶段,即描述阶段、形式分析阶段、解释阶段、评价和表现阶段。
描述阶段:主观感受和印象的描述。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把见到的画面内容描述出来,而不涉及作品的涵义及价值。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组织幼儿围绕作品进行整体感受,谈论对作品的第一印象。以梵高的《星月夜》为例,教师可以提以下问题。如,“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除了星星和月亮,你还看到了什么?”“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描述阶段的欣赏主要是指出作品中包含哪些形象,人物、动物、景物、物品等。教师要给幼儿足够的独立欣赏时间,尽可能让他们畅所欲言,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形式分析阶段:对美术作品的特征和品质的描述。所谓形式分析是分析美术作品中点、线、形、色等形式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分析作品所表现的美的形式,如线条、造型、色彩、构图及其所表现的对称、均衡、节奏、统一、变化等形式美的特征。这一阶段的指导是幼儿名画欣赏教育的关键环节。同样以梵高的《星月夜》为例,教师可以围绕这幅画的线条、色彩、空间、动态等方面设计问题。如,“画上有哪几种线条?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画上有哪些颜色?月亮的颜色感觉怎么样?”“画的前面画了什么?后面画了什么?他们看上去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你是在什么地方看这幅画的?”“欣赏完整的一幅画,你觉得怎么样?”这一阶段教师自己对名画要有一定的理解与欣赏能力,并要适当地教给幼儿一些美术欣赏基本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原理,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加深对名画的情感体验。
解释阶段:对美术作品潜在意义的理解。这一阶段一般涉及到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解释作品所蕴含的意义、创作者个人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等。当然,这些知识需用幼儿能理解的方式介绍给他们。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对作品的意义已有预期,但不必要求幼儿无条件接受教师的观点。对于具象性作品的欣赏需要联系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教师也不必苛求幼儿完全按照创作者的原意来理解。对于抽象作品的欣赏,教师应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说出自己的感受。另外,还可以通过给名画命名的方式来加深幼儿的审美体验。如,“这幅画使你想到了什么?”“请你给这幅画起个名字。”
评价和表现阶段:对美术作品价值的探讨。在幼儿名画欣赏中,这一阶段不是重点。幼儿对名画价值的认识与我们成人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名画价值也不同,如果幼儿能说出自己对作品的喜欢之处,说出对作品含义的某些理解,或是吸收作品的某些方面到自己的创作中,可以说就已经达到欣赏的目的了。教师可以这样来提问,“你觉得这幅画美吗?”“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
儿童美术教案范文6
特殊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设置一定要科学合理、具有专业特色。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以培养合格学前教育师资力量为目标。针对这一目标,以往的美术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过于死板、陈旧,专业特色不明显,无法满足学前教育师资人才培养需求;课程内容陈旧,只是一些简单的欣赏、绘画、手工内容,无法满足当今幼儿园教师的用人要求;以往专业欣赏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型的学科课程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师范教育的发展;等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美术教学课时量太少。美术课程主要集中在一、二年级,主要开设美术基础课,每学期的美术教学课时量无法完成教学目标,也很难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美术基础。对于简笔画、线描、黑白装饰画、国画、彩铅画、版画、卡通画等美术技能课只进行蜻蜓点水式的教学。第二,美术实践类课程开设不足。以往的美术教学大都是课堂教学的方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得不到时间和教学条件的保障。户外写生教学、幼儿园见习、参与幼儿园环境设计、参观画展、美术类兴趣小组活动等实践课教学形式较为缺乏。第三,艺术素养类课程的缺失。美术欣赏课、书法课程作为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的选修课和必修课,本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往往被忽视。现在一些学生的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水平较低,影响其今后从事学前教学工作。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设置来说,基础造型能力训练、色彩训练、中国画线描与水墨实践、装饰画与图案设计、手工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美术字体设计等课程都要合理配置,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循环系统,方能适应时展的需求。
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设置的目标定位与美术课程设置策略
第一,要及时更新美术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的培养目标就是通过美术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塑造和培养,将其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学前美术教师,培养他们的美术素质、绘画技能和绘画教学能力等,使其毕业后能够完全适应学前教育教学工作岗位。因此需要加强美术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那么美术课程设置就应该具有符合大众化、实用性和寓教于乐的特点。第二,学习形式的转变。学前儿童美术学习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美术教育的学习形式是形象思维,美术课程形象思维的自由性和发散性给予美术课堂教学很大的自由度,所以培养学前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是开启他们的智力发展。第三,加强美术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一般学前教育美术专业教师都出身于“纯艺术”专业,往往缺乏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基础知识等理论知识,所以美术教师加强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的学习十分重要,这就要求他们不仅具有扎实的美术专业技能,还应成为幼儿教育专家。加强美术教师对学前美术教育特点的认识,能使美术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第四,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设置策略。根据现代美术教育时代的特点,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设置上将综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可以根据学校所在的区域位置和区域特点,适当增加本地民间文化内容,美术课程设置不应拘泥于教材,而是要开发具有实用价值的校本教材,这样可以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利用教材。同时,还可以加强各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思路,可以增加一些学前教育一线美术教师的示范辅导课程,请那些教学经验丰富的幼儿园美术教师进入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讲课,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专业化水平。同时,学前教育专业的师生也可到幼儿园观摩学习,了解实际教学,根据美术教学需要设置这样的交流探讨美术教学课程。
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内容设置
作为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学前教育,其美术课程内容设置一定具有其专业特色,在以往开设的素描、色彩、速写、油画、国画、版画等专业美术基础课程之上,还要增加诸如手工制作、简笔画、舞台美术、美术欣赏等特色专业课程,美术课程类型设置要多样化,还要保障教学课时的充足和美术技能实践课程的完备。针对以往美术课程内容缺乏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的缺点,综合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若干领域,将美术课程设置为四大板块,每个板块细化为必修专业课程和选修专业课程,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其学习效率。第一,设置一些能够培养大学生儿童画创意能力的美术课程。在必修课方面,可以设置线描写生课程、色彩造型课程、儿童画课程三个方面的课程。针对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特点,运用单线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在平面上快速解决静物、风景、人物和动物等造型问题,运用线条可以高度概括和勾画出准确的形象轮廓,适合学前教育儿童的美术感知能力。当然不是说素描课程可以取消,而是线描写生课程可以有效解决形象造型能力的培养问题,也更适合幼儿美术教育特点。对于学前儿童来说,色彩对视觉神经的刺激最为强烈和敏感,运用色彩进行美术造型符合幼儿的特点,因为儿童画用色具有重主观、轻客观的特点。通过对色彩基本原理的学习,学生可掌握色彩的调配、对比、调和等原理,学会运用色彩工具进行造型,表现一种思想情感和意境。儿童画课程设置符合学前儿童的身心教育和年龄特征,因为儿童画是儿童特有的画种,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意特征。儿童善于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采用拟人化的艺术创作手法和夸张的表情进行多场景和特殊技法的综合运用。在选修课方面,可以开设西洋画、国画、版画、装饰画等一些具有拓展性的绘画工具课程,这些课程可以保持学生对绘画的新鲜感和创新欲。第二,设置一些可以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美术课程。在必修课方面可以设置诸如简笔画、学前儿童美术教材教法等课程。简笔画是一种利用点、线、面进行造型的绘画技能课。简笔画用笔概括洗练,构图简约,内涵丰富,作画快速,形象生动,富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可以说是学前教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这门课程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看文绘图的能力,从而达到学前教育教学挂图和环境布置的绘画功底要求。在简笔画教学过程中,除了人物、动物、景物、风景绘画之外,深受儿童喜爱的卡通漫画是必备的绘画技能课程,卡通漫画还能锻炼学生画面构图和色彩运用的能力。开设诸如幼儿园美术教学观摩课、学前美术教学编写教案、试教、实训等美术教学活动课程,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教学手段,提早适应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工作要求。在选修课方面可以开设诸如PowerPoint、Photoshop、Flash等软件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教学效果,让学生学会操作数码相机、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之间的连接和转换。第三,设置一些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环境创设能力的课程。必修课方面,开设诸如纸工、布工、泥工等手工制作课程;环境创设方面,开设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和黑板报、墙板、布告栏和宣传广告等版式设计课程。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手工制作的能力,才能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和细致耐心的个性品质。学生在学习手工制作课程的基础上,再通过学习平面图、立面图、透视图等知识,掌握幼儿园墙面、区角、走廊等学习生活环境的装饰布置方法。在选修课方面,可以开展木工、金工、漆工等手工制作技术学习,使学生掌握将较难使用的材料加工成艺术作品的能力。学校还可以开设美术字、舞美设计、画展布置、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等选修课,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美术技能。最后,还可以开设一门民间美术课程,因为它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促使学生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总之,美术课程设置要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内容上一定要符合新课标,美术基础课与实践课课时分配比重要适合。学前教育美术课程设置可以分为基础造型能力、美术应用与提高、手工制作和专业选修等四大板块的课程。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