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考语文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湖北高考语文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湖北高考语文作文

湖北高考语文作文范文1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能看出这位国学大师独特的为文之道,而且能感悟到其中深蕴的人生智慧:人而为事,出能观之,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所谓“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进去”。做事时全身心的投入是必要的,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成事的决心和做事的效率。而浮于表层正是成功的死敌,浅尝辄止的结果是使我们象寓言里的那只鼹鼠,门门懂却样样瘟,终究做不好一件事。

有一个故事大家都不会陌生,说的是罗丹在工作时差点把他的客人茨威格锁在工作室里。从这件事中,我们不难看出罗丹对工作的投入到了何等程度,他“钻进去”工作,竟忘掉了整个世界。后来茨威格回忆说,那天他在罗丹工作室学到的比在学校学到的东西还多。这种“入”的境界和知识同样重要。纵观古今,大凡成事者无不有“入”的决心。“入”才有王羲之写完的18缸墨水,“入”才有玄奘取经跋涉几万里的行程,“入”才有陈景润演算的几十麻袋的稿纸。有了“入”,一切才有成功的可能。

当然,这里所说的“入”并不代表一味蛮干,而是要与“出”相协调的。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有这样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对“出”的必要作了最好的阐释。我们做事是由主观意识起着主导作用,而人的想法谁也不能保证不出一丝纰漏。荀子曰“智者干虑,必有一失”,当我们出现失误时,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就可能误入歧途,等我们醒悟过来时,也只能哀叹“一失足成千古恨”了。所以,在做事为人时,跳出主观的圈子,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使我们少犯错误。

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倾注了三十多年的精力,把圆周率值推算到小数点后八百多位。可是后人发现,他在第三百多位时就出现了错误,也就是说,他后面二十来年的努力都是白费。科学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多番维尔如果能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客观地审查自己的步骤和数据,就可能不会留下这个遗憾了。科学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常常听人后悔自己什么做得不好,什么不该做,事后再多的悔恨也于事无补,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对“出”的意义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湖北高考语文作文范文2

从全国2005年高考语文的题目上看,每个版本都注重激发考生“能力点”,对“能力点”的考查首先是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再者就是考查考生对人生、事物的一种认知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北京市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高级教师、北京新干线学校教学校长张继革认为,今年的15个版本的高考作文大体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命题式:北京《说“安”》;北京高职《期待》;天津《留给明天》;重庆《自嘲》;山东《双赢的智慧》;辽宁《今年的花比去年红》;江西《脸》。15个版本中有七个是属于这一类的,但就是命题式的作文也稍有不同。1、有直接命题的如:天津《留给明天》;重庆《自嘲》;北京高职《期待》;辽宁《今年的花比去年红》,这类命题内容上涵盖面广,考生在立意上较为自由。2、还有就是给出一则小材料引出题目的如北京卷《说“安”》,江西卷《脸》。3、再有就是给出一则较大的材料,然后再引出题目的如山东卷《双赢的智慧》,这样的命题考生就要根据材料所提示的内容进行选材、立意。

二、给材料、自拟题目式全国、上海、湖北、浙江、江苏、广东、湖南、福建,15个版本中有八个是属于此类。给材料作文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要求考生要从材料出发,仔细阅读所给材料,从中提炼出中心论点或中心思想。这就要求考生先要对所给材料进行分析、概括,方能动手写作。同是给材料的作文,也不尽相同。1、上海卷是给出三组不同角度的材料,考生可选一个角度进行写作;2、湖北卷、浙江卷、广东卷、江苏卷、湖南卷则是分别给出了一句话或几句话或生活中的一则事例;3、给出一则哲理性的小文,如福建卷,这要求考生要充分发挥想象。从今年高考15个版本的作文题目上看,内容涵盖非常广泛,具有时代的气息。另外,高考作文也是对考生的知识底蕴、文化底蕴的一种考查,还希望考生在加强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这样考生才能在高考中一展才华。

湖北高考语文作文范文3

一、近五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总结

综观近五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可谓是守正出新、稳中有变,还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大体表现为如下六点:

1.题型稳定,“新材料作文”唱主角。

2.关注生活感知与情感。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积极地深入生活,正确地认识生活,及时地总结生活体验,更深刻地认识社会,以期将来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高中生在社会生活中或亲历,或目睹,或耳闻,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与认知。所以,近年来有相当一部分的高考作文题在生活感知、关注情感方面有明显的体现。

3.富有时代气息。

4.弘扬社会正能量。

高考作文命题总体上体现出高考改革方向,弘扬时代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考查,形成“一点四面”在作文育人方面的合力,材料立意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主流文化导向,实现高考作文试题独特的教育功能。

5.思辨色彩浓厚。

新课程标准提出,应培养学生“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因此,理性认识、思辨能力的考查是作文命题的一个重要目标。如,2011年上海卷的文题,直接给出两句看似完全对立的铭文:“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在这种对立中,需要考生思考“都会过去”的是什么,“都不会过去”的又是什么,为什么“都会过去”又“都不会过去”。在这种对立思考中,考生的认识深度与思辨能力得以更充分地展现。

6.文题具有启发性。

近年高考作文题,多选取了富有暗示性与启发性、较为弹性的材料,既为考生预留了较为宽广的空间,便于考生多角度打开思路和多样化立意,又能让高者得其高、低者得其低,使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出各自应有水平,从而很好地体现高考的区分和选拔功能。

二、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展望

在前文对高考作文命题总结的基础上,我们简略地对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做一梳理:

1.材料作文依然会占上风。

材料作文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完善,人们对这种命题形式特点和功能的认识逐步深入,其考查效果获得一致认同,因此,越来越多的考区采用这种命题形式。同时,材料作文更具开放性和启发性,增加材料与生活的联系点,引发更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便于做更广泛的关于社会生活的逻辑引申,同时也为考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写作空间,使考生的立意能力得到更好的考查。因而,在材料作文命题探索不断取得积极进展的情况下,这一命题趋势短时期内不会被逆转。

2.思辨色彩依然不会减弱。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作文“发展等级”中对“深刻”这一项的陈述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提示事物的内在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这一说明其实也就是强调了写作文要有思辨色彩。注重思辨能力和理性思维,是近五年高考作文的“常态”。如2015年,四川卷的“老实与聪明”,湖北卷的“蓄积与喷涌”,浙江卷的“‘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与“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格有可能是背离的”,像这种或体现思辨性,或为二元对立型的作文题目,将依然会是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向。如此文题,需要系统的全面的多角度的思辨方式与辩证思维能力。

3.主流文化导向依然是风向标。

考生所写的作文,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健康、积极,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主流文化导向,这不仅是考纲作出的要求,更是社会对每一个健康成长的青少年提出的要求。哪些内容能体现出主流文化的导向呢?比如,传递正能量的时代热点、道德模范人物、国家倡导的价值取向等,都有可能会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风向标。

4.注重体验依然是基调。

高考作文命题要贴近生活、“接地气”,要能够“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要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而,注重体验、引导考生关注生活与社会,将依然会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调。

三、高考作文备考方略

1.两个关注。

一要关注生活,二要关注社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可以使他们感受生活,从生活中感悟出情感的珍贵,领悟到人生的哲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可以使他们发现社会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使其明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另外,关注生活与社会,也是学生获得写作素材的最好途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要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社会,感悟社会,激发写作欲望,这样才能写出自我风采。

2.三个提升。

一要提升观照力。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叫视力,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才叫眼光。在高考作文中,观照力主要指审视文题的眼光和眼界。有眼光,才有审视的长度;有眼界,才有审视的宽度。

二要提升开掘力。角度决定观念,“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在高考中,开掘力主要指开掘的角度和深度。展开多角度开掘,才能整体把握,从片面走向全面;展开深度开掘,才能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三要提升思辨力。理性思辨代表思维的最佳视角,理性思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高考作文等次的高低。在高考作文中,思辨力主要指统筹考虑、辩证分析的能力。只有统筹考虑,才能把握事物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只有辩证分析,才能把握事物矛盾的运动、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

3.三个强化。

一要强化审题意识。高考作文的第一个要求是“符合题意”,即指文章的主旨必须符合规定。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审题,是第一位的,也是最关键的。

湖北高考语文作文范文4

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历来是高考语文试卷中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语音、字形、词语、病句等的考查,从2015年各省份高考语文试卷的总体情况看,语言基础知识考情大致有以下三个特点:

1.语音、字形题量收缩,单独命题趋于减少。从语音考查情况看,广东卷、四川卷、湖北卷、天津卷、浙江卷、湖南卷单独命题,重庆卷将语音和字形的考查合为一题,全国新课标卷Ⅰ、全国新课标卷Ⅱ、安徽卷、福建卷、山东卷、北京卷、江苏卷没有单独命题。从命题形式看,主要是辨别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例如广东卷以辨别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是否相同的形式出现。从选用词语看,多音字、形声字、音近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点。

从字形考查情况看,安徽卷、山东卷、四川卷、湖北卷、天津卷、浙江卷单独设题,全国新课标卷Ⅰ、全国新课标卷Ⅱ、重庆卷、福建卷、广东卷、湖南卷、北京卷、江苏卷没有单独设题。从命题形式看,字形考查还是按照传统的辨别错别字的形式出现,主要是辨别词语中的错别字,选取的基本是两字、三字、四字词语,有的引入俗语、谚语。考点是形声字、音近字、形近字中的易错字,以及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熟语、惯用语中的易错字。从题干要求看,全部是要求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提升了考查难度。

2.词语考查突出比较辨析,命题形式趋于合并。2015年高考语文在词语方面突出了对考生比较辨析能力的考查。比如山东卷的近义实词比较式考查,湖北卷的近义实词、虚词比较式考查,天津卷、江苏卷的近义实词、成语比较式考查,还有新课标卷Ⅰ、新课标卷Ⅱ、湖南卷的近义成语比较式考查。将两字词语和四字成语合并考查的,有重庆卷、四川卷、浙江卷;按常规方式考查成语使用的有安徽卷、山东卷、广东卷,其中安徽卷、山东卷考查在语句中辨析成语,广东卷则是考查在具体语段中辨析词语。

3.病句考查仍是重中之重,命题形式趋于稳定。从2015年高考语文病句考查情况看,除北京卷、湖南卷没有单独设题直接考查外,其他省份高考试卷都是单独设题直接考查。比如重庆卷、福建卷以主观题形式考查,新课标卷Ⅰ、新课标卷Ⅱ以及山东卷、安徽卷、广东卷等均以常规的客观题形式出现,考查内容重点集中在《考试说明》规定的六大基本病句类型中。其中考查“搭配不当”的有6句,考查“成分残缺或赘余”的有8句,考查“结构混乱”的有7句,考查“不合逻辑”的有6句,这四类病句类型是考查的重点。从病句所选语句看,或来自报纸杂志,或来自网络媒体,或来自热门话题评论,材料贴近生活实际,充满时代气息,体现出关注生活、与时俱进的选取原则。

二、趋势预测

语音、字形考查以往多以静态考查方式为主,即给定相关词语,要求辨别读音、书写的正误,而近年来,多在具体语境、语意中动态考查语音、字形正误,使命题更能突显出实用性,无疑提升了考查难度,这种命题形式值得关注。另外为减少分值,语音、字形考查也可能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当然,由于高考越来越注重对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考查,对字形也出现了分解考查的情状,如在名篇名句默写、现代文主观题以及作文书写等项中,有些省份对汉字书写的不规范现象提出了扣分要求,这是对汉字的隐性考查,也应当引起注意。

此外,近两年的新课标卷Ⅰ、新课标卷Ⅱ等采用了辨析近义成语的方式命题,部分省份考卷出现了关联词填充题,应当说为词语考查树立了新的风向标。总的来看,在词语考查试题题量减少的情况下,合并式命题形式会更多地出现,除了常规的客观选择题外,还可以通过言语操作对词语使用情况进行考查,可能出现词语填充题、判断题、修改题等主观应用型题目。

病句考查命题整体来看有四个特点:一是题型以辨析为主,重点考查考生对语句表达有无毛病的判断能力;二是范围有明确界定,以《考试说明》规定的六大病句基本类型为重点;三是内容以辨析语病的综合考查为主,不会单一考查某一种语病;四是选材多为当前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热点题材。病句考查命题形式相对成熟与稳定,预测今后的高考试题会延续这些命题特点。值得注意的是,病句考查可能会更多地以主观修改题的形式出现,或会综合简明、连贯、得体等考点一起考查。

三、备考策略

1.注重积累,抓住重点。语言基础知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厚积才能薄发,但积累识记应抓住重点。首先要做好以课本为重点的词汇复习,比如要掌握《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规定的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尤其是其中的多音字、形声字,音近字、形近字,更应当明辨区别。其次对《异形词整理表》中规定的规范汉字,也应当准确识记。

2.梳理考题,强化落实。语言基础知识面广量大,涉及文字、词汇等方方面面,“常用”“规范”“基本”是《考试说明》明确做出的界定,高考命题也一直遵循这样的原则。考生要多梳理和揣摩高考试题,明确考试导向,进而强化落实,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

湖北高考语文作文范文5

一、试卷亮点

1?郾 恢复Ⅰ、Ⅱ卷,试题向高考靠拢

从2010年起,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恢复了Ⅰ、Ⅱ卷,试卷满分为120分。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努力贴近湖北高考语文试题的形式。2012年武汉中考语文试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包含“基础知识”、“阅读”等10道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包含“阅读”、“语言运用”与“写作”等。第Ⅱ卷采用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写作题等多种题型,灵活多样,多方面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试题各部分比重基本不变: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约占20%,阅读约占40%,写作约占40%。难度系数为0?郾 65左右。

武汉中考语文命题的回归,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利于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避免了初、高中语文教学各顾各、两张皮,有利于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

2?郾 命题形式与内容稳定之中有创新

2012年武汉市中考语文卷延续了近三年中考命题的基本格局:一是题型稳定,阅读部分保持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三大基本题型;二是各大板块的基本分值不变;三是难易度遵循了考试手册规定的1∶1∶8;四是试卷的结构框架一如既往。不过,无论是文言文阅读还是现代文阅读,无论是综合性学习还是作文,命题坚持“取材课外,贴近时代”,体现了稳定之中有创新的特点。

3?郾 立足教材,不回避热点

虽然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题均取材于课外,但这些材料只是一个载体,知识点与能力点都在课内。如2012年武汉市中考语文卷文言文考查第9题的四个文言文句子,第12题的古诗文默写,均直接取材于课文。表现出鲜明的导向功能。

为了防止师生猜题押题,试卷既回避社会热点,又不远离热点。如关爱留守儿童是每所学校曾经或永远的话题。2012年武汉市语文综合性试题以此为内容,第17题要求为“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问卷”设计一个调查问题,第18题“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提取相关信息,用一句话概述我们如何更好地关注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第19题就参加社区成立的“留守儿童活动中心”打电话征求爸爸的意见。这三道题多方面考查了考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提取信息能力与概括能力。

4?郾 突出能力,注重运用

“整体理解能力”能体现试题的区分度,也体现出“稳中见新”的特点。2012年武汉市中考语文卷现代文阅读题《美丽的邂逅》第13题“作者为什么把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书称作一段‘美丽的邂逅’”;第15题“概括情感产生的原因”;第16题“请结合文章的主旨,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愿望”。这些题既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分析、归纳、简单评价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品质。答好这类题,要立足于整体阅读,这些命题,很好地体现了中考的选拔功能。而综合性学习题更侧重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更贴近生活,更注重运用。

5?郾 作文题关注生活,变中求新

2012年武汉市中考作文题一改过去四年材料作文的局面,采用“文字材料+命题作文”的形式,让师生始料未及,体现出鲜明的创新色彩。不少考生觉得难以下笔,不少教师觉得命题出乎意料。但仔细阅读所给材料,导语指向性明确:随着电脑的普及,书写过分依赖电脑,提笔忘字,书写潦草难于识别;走进大街小巷,看标语广告,错字、别字随处可见;加上部分名人博客的误导……中学生越来越不注意书写,以“敬畏文字”为题,可谓切中时弊;天天与文字打交道,素材随处可见,学生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文体不限,减轻了难度,也有利于考生展示才情。

二、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给我们的启示

1?郾 准确把握命题趋势。纵观武汉市近四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从题型到各部分分值,从试题结构到难易程度,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初三语文复习要在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梳理知识点,循序渐进,把具体考点对应到中考试卷的每道试题上,任何主观判定“热点”而忽略其他考点的做法都不可取。另外,“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生活场景,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考点。

2?郾 重视方法与能力的培养。现代文阅读,除了掌握必要的文体知识外,重在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包括:①揣摩语言,理解文中关键性词句的意义。②理清思路,分析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层次,指出过渡句(段)的作用。③概括要点,归纳中心,概括段意、层意。④鉴赏人物对象、写作特色、评价思想内容。⑤感受体验文章的思想感情。

3?郾 作文:关注生活,夯实文体。作文要关注生活中的寻常小事,关注有价值的生活细节。以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来发现身边的美好,感悟平凡中的价值。记叙能力是写好其他文体的基础,备考时文体训练以记叙文、散文为主,但也须兼顾议论文。掌握一定的写作技能是学生提升作文水平的必要手段,如审题技能,扣题技能,化虚为实、化大为小、一波三折、巧设悬念等写作技能。

(湖北/周远喜)

湖北高考语文作文范文6

一.领导作风硬。语文组里虽不能说是藏龙卧虎,但却盛产干部,校长熊俊利是语文教师出身,研究生学历,高级教师。他对语文组是要求甚严,也青睐有加。他走进课堂,听得最多的也是语文课,还经常以教师身份参加语文组的教研活动,发言更是有理有据,十分中肯。曾负责中央教科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县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的建设与对策研究》的研究,并获一等奖。负责并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家庭教育及家庭教育指导研究》,还撰写了《高考材料作文审题六法》《浅谈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等论文。他的各种报告、总结都是亲自动手,从不让别人操刀。这一点却是目前很多干部不愿做或做不到的,这一点也是教师们最信服的。

副校长余良洲,研究生学历,高级教师。尽管学校工作忙,分管事务多,却始终坚持代一门课,教一个班,驻一个年级,他最爱说的一句话是自己不站在讲台上,就没有资格啰嗦站在讲台上的教师,自己过得硬,别人才信服。因此,他总是和教师打成一片,和大家一起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反思新课改的得与失,要求大家真正明确课改方向。近年来,发表了论文8篇,其中《论校园文化建设》获省级二等奖。《开启思维灵光 发现幸福生活》也发表在省级刊物上。2009年模拟作文题“校门”与当年高考作文题高度吻合。还组织语文组编写了《富矿·语文早读》《领航·语文晚练》等校本教材。

纪检书记张爱华,高级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基本功扎实,根据教材特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他的特色之一。还擅长对中外小说的分析鉴赏。课堂上教学语言生动、风趣,深入浅出,启发到位,总能依据小说的主旨、特点来确定授课方法,设计出的思考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学生在他的诱导中不知不觉地达到层层剥笋,挖出主题的目的。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信心十足,兴趣浓厚,学得轻松,掌握得牢固。

科教主任杨召全,高级教师,省优秀教师。是楚才语文组的核心人物,科教处在他的领导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从2005年到2010年连续六年参加省高考语文阅卷工作。他一直担任校刊《楚才》的主编,该刊在2005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校园期刊。2001年组织语文组承担了省中学校长协会旗下的《语数外学习》杂志第11期(语文版)的编辑组稿工作,受到上级好评。2012年又组织参与了省二级课题“湖北省普通高中导学案”的编写工作,现已圆满完成任务。在今年开展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中,语文组的工作更是搞得扎实,在市县领导检查时,抽查了语文组的活动档案后,高兴地说:用一个字来评价就是“好”,用两个字来评价就是“实在”,用三个字来评价就是“搞得真”。

学校校办室、教务处、学工处、妇联、电教中心等处室的主任或副主任都有教语文的。难怪其他学科的组长开玩笑时常说:只有语文组的组长当得,官不大却管着副校长、书记,还有一大群主任。

语文组人多人才也多,更主要的是这些既是领导又是语文教师的能放下架子和语文教师平起平坐,并处处以身作则,才形成了语文组这个团队生气勃勃、团结向上的风气。谁说文人相轻,语文教师迂腐呢?

二.教师干劲足。语文组的老师有骨气没傲气,有个性没惰性,大家既互比又互帮,既相争又相敬,服气不服输,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风气。语文组老老少少41人,中年教师是主力,在目前推进新课改的形势下,都卯足了劲,见仁见智,纷纷,争当课改的急先锋。

高级教师万仁安,是语文组的老大哥,我们叫他“老古董”,这“老古董”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长达35年的教学生涯中孜孜以求,仅近几年就在省级以上刊物6篇,其中《怎样使学生作文时时创新》一文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像《演讲与口才》《湖北职教》《湖北招生考试》以及《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刊物上常有作品发表。

教研组长黄志刚是一位高级教师,坚守讲台31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课堂上,他寓庄于谐、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而深刻的分析,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他在古典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的教学上颇有心得。其论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歌诀》深受师生欢迎。《〈药〉中几个次要人物形象揭秘》一文,见解新颖独到。实施新课改后,特别关注课改的发展动态,于2011年发表的《观念决定课改命运》的论文,其见解颇受方家好评。这位网名为“庠序叟”的老家伙,近两年来还热衷于散文写作,他的散文集《山城情韵》即将自费出版。

中年教师颜德贵是语文组的中坚力量,以勤奋刻苦,作风踏实,办事牢靠而被人称道,在研究“两纲”,挖掘教材上极见功夫。他的《美人·美文》《人·文三美》《物欲的悲剧》和《纯净爱情的绝唱 传统文明的挽歌》等对教材的赏析文章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并被转载。还先后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语法单位中的辩证思维》《让记忆的阳光普照脑海》《慎评高考零分作文》等论文。

尹满章是语文组的一位年轻教师,特别有朝气,特别肯学习,特别有钻劲。有“楚才才子”之称,曾获得“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奖,获湖北省“首届作文教学研究会观摩课”大奖,“孝感市名师考核展示课”大奖。他与人合写的30集电视文学剧本《大别山上红旗飘》已被录用并开拍。

语文组众多的青年才俊更是PPt课件制作的高手,他们在多媒体教学上引领着语文教学的新潮流。

三.教研目标明。楚才高中是一所普通高中,每年招收新生,都是先由省、市名校拔尖,再由一中筛选,最后才由我们择优录取。进入我校的学生有两个特点:一是“平衡”(各科分数都不高),二是“缺科跛腿”。面对生源实际,语文组不埋怨,不灰心,针对性提出了自己的教研目标:一年级重点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语文上来。如举行“夸夸我的家乡”“说说身边的趣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举行“我眼中的楚才高中”“我说上网的利与弊”等专题演讲活动,培养学生的辩说能力和作文能力。此外,还开展“读经典名著,讲名人故事”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拓宽学生阅读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兴趣,在读、说、写等方面的能力提高了,语文成绩自然就会提升。

二年级重点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观。随着语文知识的拓宽和加深,他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已有的兴趣可能难以保持,语文教师就明确告诉他们,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工具,学语文不是为了当作家,当学者,而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修养,语文将终身陪伴我们,为我们服务。语文组试办的“看一集电视剧,猜下一集故事发展”的活动很受学生欢迎。还让学生明白,学语文不只是在课堂,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口头表述出来,或形成文字,就都是语文。学好了语文对学习其他各科都有极大的帮助。

三年级则是重点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好学校都有好的升学率,学生成绩差绝不等于素质就不高,应试能力的高低本身就是一种素质,语文组不回避这一点。

至于在教师中开展的公开课、示范课以及备、教、改、导、辅等活动和教学环节则是教研常规,像语文组内部的循环听课,推门听课更是数年如一日了。面对本校实际,立足学生特点,有的放矢是语文组的工作原则。

四.教研成果多。楚才高中校龄短,基础薄,但楚才语文组团结协作,努力进取,立足校本教研,珍惜走出去请进来的机会,经常和兄弟学校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近5年来语文组教师就发表了国家级论文16篇,省级论文30篇,市县级论文300余篇。语文组多次承担国家级、省市级课题研究,参与过《高考核按钮》《第一方案》《高考365》《湖北省普通高中导学案》等教辅资料的编撰工作。自编了《富矿·语文早读》《领航·语文晚练》《校园安全手册》等校本教材。校刊《楚才》也办得有声有色,曾获省优秀校园期刊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