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部工作经验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业务部工作经验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业务部工作经验总结

业务部工作经验总结范文1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为适应铁路提速的需求,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广泛应用在铁路上,职工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对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进行不断实践、探索、总结,整体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特别是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在攻坚方向也往多领域涌现。集结各领域的技师人才、融合各领域的技术才能,成立技师小组,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团结协作的氛围,将极大地挖掘技术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技师整体力量、充分发挥技师作用。

当前,铁路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深化期、关键期,随着管理机制创新、安全风险细化、客货运输提速、铁路建设拓展等各项任务的深化推进,人才的作用更加凸显,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太原铁路局2014年成立了技师小组,依托技师、高级技师组建工作团队,发挥技师作用,解决现场安全生产实际问题,促进提升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为技师、高级技师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这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局战略,释放质量更高、效益更好人才“红利”的重要举措。

一、技师小组现状

按照太原铁路局发展需求、结合基层单位实际状况、经详实论证,我局建立了441个技师小组。技师小组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小组的职责和年度工作目标,为做好技师小组的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技师小组工作进展情况

技师小组组建以来,各单位全力组织推进技师小组开展工作,各技师小组积极围绕运输生产安全,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积极开展了提出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师带徒等活动,在活动中涌现了许多典型做法。

(一)领导重视确保了技师小组工作有序推进

大同西供电段为确保技师小组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将技师小组按专业性质分别由机关相关业务科室进行了对口包保,每月由段领导组织相关业务科室、部分技师小组组长召开技师小组攻关活动推进会,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考核。

(二)技师小组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凸显

太原车辆段动车组机械师小组,紧密围绕高铁安全,正在积极开展“CRH5A型动车组单检78步和CRH380AL单检68步作业法技术攻关”课题的攻关。

(三)技师小组的特色做法已在单位推广

湖东车辆段制动钳工技师小组结合运用、检修生产需要,独创设计了运用检测尺和16、17号车钩调整装置,经段推广后,原来的3人作业工作量缩减为1人作业即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四)技师小组成员防止事故、排除安全隐患效果显著

目前,技师小组成员防止事故、排除安全隐患受到总公司、路局表彰奖励52次,受到单位表彰奖励128次。例如,原平车务段车站值班员技师小组,发现处理典型设备故障2次,分别是列尾受到异常干扰、无法正常置号1次;调车作业中道岔失表1次,发挥了应急处置能力作用,保证设备技术状态良好,为行车安全提供强大保障。

三、开展技师小组活动取得的成效

随着我局技术装备快速提升、运输能力特别是重载运输的不断扩充,迫切需要一大批能够解决生产一线技术难题的高技能人才。启动“技师小组”活动项目以来,各成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提出合理化建议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充分发挥了高技能人才专业特长。

(一)技师小组攻关课题等活动进展情况

2014年全局441个技师小组,共确定攻关课题462个,其中:已完成了424个,有38个因资金不足等原因截止年度未完成。

(二)技师小组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2014年441个技师小组共开展活动2709次,车间进行业务指导2049次,站段业务部门进行专业指导1165次;提出合理化建议2887条,完成技术性论文或总结1149篇,培养高技能人才862名,在段、车间推广新成果或特色做法628次。

(三)技师小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情况

各“技师小组”紧密围绕运输生产,充分发挥技术业务特长,积极开展小改小革活动,参加技术技能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破解运输安全生产技术难题,有计划、有目标定期培养一定数量的技术技能骨干。现已出版技师小组成果集,且经过评委会评审,“太原北站货运员技师小组”等十个技师小组,被评为“年度示范技师小组”,颁发奖牌并给予一次性奖励10000元。

四、技师小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单位对技师小组不够重视

部分单位对技师小组不够重视导致制度落实不到位、业绩不明显,部分“技师小组”存在基础管理工作较差,未下达年度工作目标、未制定本小组各项管理制度、各项阶段小组活动总结不及时等问题。

(二)部分技师小组组织开展活动滞后

按照太原铁路局文件要求,2014年5月份各单位技师小组开始运行,但通过劳卫处前期检查,发现部分单位的技师小组仍未组织开展活动。例如,6月份检查朔州车务段怀仁站调车长技师小组尚未开展活动,无任何活动记录。

(三)个别“技师小组”成员思想松懈

个别成员从思想上未真正认识到“技师小组”是高技能人才在安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最佳平台,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促进铁路快速发展的有效捷径,工作消极、滞后,阶段性“技师小组”的各项活动敷衍了事。

五、提升技师小组作用的建议与思考

技师小组是由技师、高级技师组建的技术攻关团队,是集结各领域拔尖人才组建技术创新团队,是各类高技能人才在安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最佳平台。建立健全技师小组制度、深入挖掘技师小组潜能、大幅提升技师小组能力、充分发挥技师小组作用,将能更好地促进生产、提高效率、确保安全。经对我局开展技师小组活动的分析、探索,对下一步技师小组工作推进进行了思考,特提出几条建议:

(一)加大宣传,挖掘人才

各单位要以学习、宣传和践行铁路精神为主线,把镜头对准一线高技能人才,通过专题、专栏、专版、专场巡回报告和音像图文、报台网刊等形式,深入宣传高技能人才的典型事迹;宣传他们“职业就是事业、本职就是天职”的价值追求;宣传太原铁路局对人才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宣传路局、路局党委对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政策导向和务实举措。要善于发现培养新的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精心营造更多有利于人才涌现的新平台、新环境,不断发展壮大我局的人才队伍,营造人才涌流、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传递好声音,激发正能量。

(二)加强组织,重在落实

(1)各单位要建好用好“技师小组”等高技能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主动给高技能人才交任务、压担子,通过立项攻关、导师带徒、帮扶结对等方式,引导各级各类人才在工艺造新、创效出新、技术革新、育人带新中发挥更大优势、展示更大作为。

(2)各单位要结合技能岗位大比武、大练兵活动的有关要求,结合各自岗位特点,重点将培养岗位技术能手、培训参赛选手、举办车间技术比武、练兵等活动纳入技师小组年度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形成培养练兵能手的专业技术骨干培养培训机制,充分发挥好技师小组的作用。

(三)表彰成果,转化效益

(1)做好成果转化工作。各单位要将“技师小组”攻关活动与日常运输、安全、经营等工作紧密结合,做好日常融入和经验总结、成果推广工作,用实实在在的攻关效果,凝聚起推动全局改革发展的强大能量。

(2)做好站段考核评价工作。每年底,单位根据要求和单位技师小组管理办法,对技师小组工作情况开展检查,经单位高技能人才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对优秀技师小组予以命名表彰,对表现突出的优秀技师小组组长及成员予以表彰奖励。

(3)做好路局表彰工作。每年底,经路局高技能人才振兴工作领导组评审,确定多个示范技师小组,发文命名表彰,颁发奖牌、奖金。

(4)做好技师小组的总结宣传工作。一是每月底前将各单位技师小组工作推进情况、工作动态进行收集整理,对月度推进工作进行小结。二是每年组织召开一次技师小组攻关情况推进会。组织各系统技师小组代表,在技师小组攻关情况推进会上进行经验介绍。三是每年底,组织各业务处将系统内技师小组的攻关内容、做法、效果形成攻关课题资料册,在本系统内进行推广。

(四)提供保障,发挥作用

(1)路局业务部门突显指导作用。路局各主管业务部门要加强对本系统技师小组活动的帮助和指导,发挥好专业职能作用,对技师小组活动开展进行实时跟踪,及时提出整改完善措施意见,做好日常融入和经验总结、成果推广等工作,明确责任,强化保障,科学操作,按步骤推进,确保攻关活动稳健、有序开展,以推动全局运输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2)基层站段发挥第一位责任。各单位要建立健全技师小组管理机制,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结合本单位情况完善技师小组管理、考核、奖惩和评比等各项制度,切实发挥第一位责任,要有一名行政领导亲自负责,各部门要协调配合,分工负责,确保攻关活动取得实效。要与受到命名的技师小组组长签订年度目标任务责任书,明确技师小组权利和义务,建立年度工作计划,确定技术攻关课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活动,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3)技师小组发挥职能作用。各技师小组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发挥技术业务特长,开展小改小革活动,参加技术技能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破解运输安全生产技术难题,有计划、有目标定期培养一定数量的技术技能骨干。

(五)创造平台,交流学习

(1)利用先进网络技术。利用互联网成立网络交流、咨询平台,让广大技师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利用网络平台积极交流工作经验,工作技巧,并小改小革,技术创新等心得体会,促进比技能、拼业务的学技创新的工作干劲;在咨询平台上可以让全路职工参与,对日常技术问题,理论知识或实操规范等工作难题进行咨询,让职工与高技能人才进行学术互动,在全局形成“学、比、拼“的良好氛围,锤炼使命感,提高荣誉感,切实激发广大职工干事创业、岗位成才的工作热情。

(2)到兄弟局观摩学习。定期组织高技能人才到其它局参观学习,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和优良的技术,掌握全路各专业最先进的技术与方法,争取让我局技术上在全路处于领先水平。

(3)到职业院校进修。每年输送高技能人才骨干到技术院校进行脱产学习,只有掌握了国内外最先进的铁路知识与技术,才能在铁路改革发展的大潮中成为领头军。

(4)在本局切磋学习。定期组织高技能人才在本局兄弟单位互相观摩学习,吸收经验与长处,相互促进,相互帮助。

(六)激励机制,发挥潜能

(1)路局重奖机制。对于“技师小组”小改小革,攻坚克难过程中项目,如有突出贡献,路局应给予重奖,以鼓励高技能人才岗位创新的积极。

(2)路局经济支持。在每个“技师小组”每年奖励基金的基础上,对于技术革新中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核通过的课题,路局要给予一定的启动资金,以使项目能按计划有序开展。

(3)路局技术支持。对“技师小组”攻关克难课题被路局相关部门认可的情况下,路局要派业务部门骨干进行针对性的帮扶指导、实时跟踪,对于遇到的难题要积极解决,必要时可以将本系统兄弟单位本专业技师小组成员抽调组成临时攻关小组,这样不仅从时间上来保证专攻课题,也可以同行之间资源共享、技术共享,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项目保质保量完成,为路局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攻关提供坚强后盾。

(4)站段大力支持。单位应为技师小组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保证和鼓励技师小组积极开展活动。同时,若小组内特殊情况可以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或技术支持。对单位、车间确定的技术攻关课题,单位可集中安排时间开展活动。

(5)车间积极配合。车间应提供技师小组活动场所,以及必要的设备、工具及材料,确保技师小组正常开展活动。

(七)落实考核,完善制度

全局各运输单位要加强技师小组的动态管理,针对考核评价过程中检查发现的问题,逐项分析原因、修订完善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强化责任落实,加快问题整改,不断提高技师小组的管理工作质量,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技师小组管理工作有新的改进和提高。

(1)加强对技师小组的监督检查。劳卫处每年组织相关业务处,对技师小组的运行情况、日常管理、攻关课题、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一次督导检查,单位是否提供技师小组活动场所并已挂牌、是否建立了相关活动制度、是否将技师小组的活动纳入车间日常管理、是否组织开展了技术攻关活动并有活动记录等内容。检查结束后,下发检查情况通报,总结单位好的做法,通报存在的问题。

(2)加强对技师小组的考核。一是加强路局对单位技师小组管理工作的考核。劳卫处每年督促各单位做好技师小组的考核工作,发现未落实对技师小组考核工作的单位,追回路局下拨单位的技师小组奖励基金;考核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核减路局下拨单位的技师小组奖励基金。二是加强对技师小组攻关课题的考核。对单位每个技师小组的攻关课题兑现情况由业务处审核通过后,在劳卫处进行销号,截至每年年底仍未在劳卫处销号的,将追回该技师小组的奖励基金。

业务部工作经验总结范文2

任何组织都存在一个经验的自然传播过程,上下级之间的工作指导,师傅与徒弟的传帮带,年终或季度总结会上的回顾,同事之间平时的聊天,同一个项目组在工作配合时的互相学习等,都会把好的经验传播开。

但是,按照整体目标复制销售团队经验,必须对“经验发现和经验提炼”过程进行管理。这就包含两个过程:

发现和收集经验

实际上,在每一个团队中,每一个销售人员的实践中都隐藏着很多经验教训,但通常是分散的,不成系统。让他们在日常业务工作中整理、加工和传递自己的经验,是不太容易的。这个过程不会自然发生,需要有效的管理,要赋予每个团队和每个人员以承担这项责任的意愿和能力。

具体方法就是对日常的销售会议制度和日报制度进行改造。

改造日常销售会议制度的要点

通过销售会议弄清楚:

哪些经验对销售人员最有价值?业绩好的团队与差的团队,其行为和能力差异何在?销售人员当天处理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他们在业务工作中感觉最吃力的是什么?他们在工作中最欠缺的能力是什么?从自身和团队的角度,业绩提高的障碍是什么?

改造日报制度的要点

让销售人员接受这样一个基本理念:要使上司的决策有助于销售业务的展开和业绩提升,他必须向上司贡献自己掌握的信息、知识、经验、对策和信念。他必须时时问自己:应该报告一些什么,才能让上司做出正确的决策。

同时,依靠制度性规范约束销售人员,按照规定的要求做出报告:

事情的背景是什么?发生了什么?涉及哪些关键方面?事情的进展遇到哪些问题?针对问题采取了什么对策?取得了什么效果?有何改进?有何风险或机会?有何具体的对策?

如果需要寻找系统思考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经验典范,就要找到最优秀的团队和最优秀的销售人员,追踪业绩最好的团队,追踪最成功的案例。

因此,日常销售会议制度的重点是:关注优秀的市场和优秀的团队,关注成功的典型案例。日报制度的重点是:关注所有团队、全部销售人员,关注他们每天的具体业务工作。

提炼和总结经验

销售团队的经验要能大规模、有组织地复制,必须经过系统化、知识化的总结提炼,一般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提炼成完整的案例,展示一个团队对市场的系统思考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如进入一个空白市场的案例,主要表现为团队作业的整体经验;

二是提炼出解决“关键过程以及难点”的有效办法,主要表现为个人的独到经验。

完整案例提炼法

要提炼完整案例,就需要在每项重要任务或者关键活动之后,进行回顾总结――无论成功还是失败。而且,必须以故事的方式进行总结,使之富有感染力,易于接受。

这些经验案例中包含着创新的方法、有效的谈判技巧、团队的良好合作、对市场的独到理解、思路复杂而操作简单的方案等,都需要演绎成故事,不仅要经常被讨论、学习和思考,而且要被口头传播给新员工。

演绎成故事并不需要夸张,而是把经验发生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在陈述事实之外,多去关注当事人的想法和思维过程,强调达成目标的阶段、困难和方法。像传诵英雄事迹一样去重视这些最佳实践,这样经验才更容易传播。销售人员也因为感觉被关注、被依靠、被认同,而更有成就感和归属感。

总结案例时,容易产生的误区是:当面交流起来很好的经验一旦变成纸上的,大部分信息就被遗漏,活生生的事例变成死板的文字。我们需要的经验,变成文字后往往只是一些信息。那些让人豁然开朗、激动人心的东西再也找不出来,经验复制就会变成形式主义,毫无价值。

要避免这个问题,重点案例一定要讲清楚来龙去脉,与其给团队员工提供10个简单故事,不如把一两个案例阐述透彻。真正产生价值、达到复制团队效果的经验案例不是普遍性的原则,而是具体的做法,是事情发生的过程,是经验教训。

这就需要企业安排专门的人员,比如人力资源部的培训部门,跟踪重点案例的采集,而不是让销售人员自己总结――他们往往没有精力,也没有专长去用文字阐述一个完整的过程。

有效的做法是:让有营销工作经验的培训部专门人员,按照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采访每一个重要的当事人,详细记录每一个重要的细节。案例总结过程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

个人经验提炼法

总结日常业务工作的经验,是每个优秀业务员必须养成的良好习惯,这种制度在大多数企业都被使用过,但做得好的很少。大多数时候都会走样,变成应付上司的任务,或变成不认真填,或者确实不知道怎么填写报表反馈的信息没有人去关注,提出的困难没有人去帮助――本来还有一部分人在认真填写,因为管理者不关注,逐渐地也丧失了积极性。

如何避免这种形式主义,让销售人员养成反思和总结的习惯,不是靠几张表格可以实现的,必须通过会议和讨论等方式,围绕他们日常工作流程上的要点和难点来总结,帮助他们深入剖析业务过程,关注那些花费他们大量精力、让他们头疼、又能让他们一讨论就兴奋的事,让他们体会到通过反思和讨论找到成长的兴奋感。

关键过程和难点上的经验,可以从每周总结“三点经验”和“三点教训”做起。

1.总结。

三点经验和三点教训的总结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要循序渐进,尤其需要基层团队经理的重视和组织。具体做法可以如下:

把每个人的经验教训拿出来讨论,每次指定2~3人,不仅把三点经验和三点教训说出来,更要回顾事情发生的过程,回到事情的目的、计划和实际的进展上。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都要多问为什么。主管上级要指导帮助,提出具体改进建议,让当事人体会到反思和总结的价值,最终让其进入反思角色,养成反思习惯。

如果每周总结太频繁,也可以在完成一项工作后总结。尤其是团队协作的活动中,小而简单的事可以少花时间,比如一小时;大而复杂的活动结束后,就是花上半天或一天的时间来总结,也是值得的。

2.汇邑。

三点经验和三点教训汇总起来,就是关键过程的操作指南,是难点问题的改进办法,是销售人员能力提升的经验点。

汇总要从基层团队开始,从5~8个人独立的行动团队开始,比如一个项目组,或一个地市业务团队。汇总时不需要掺杂个人意见,录入电脑并按照要求归类即可。

然后以分公司或业务部门为单位,进行第二次汇总,这时候就需要总结提炼而不仅仅是汇总。按照专题和重要顺序整理好,从中发现可以进一步挖掘总结的经验亮点,总部可以围绕这些亮点进一步编写专题性的案例。

所有的经验和教训到公司总部再进行第三次汇总,根据实际运作的成效,一般在第二天就可以下发到各分公司供学习参考。

提示:团队经验总结提炼能否执行到位的关键

基层团队和营销人员的经验能否转变为原始信息,取决于团队经理能不能让他们把有效的信息表达出来。

业务部工作经验总结范文3

关键词:知识管理;课程开发;计量专业;ADDIE;三位一体

作者简介:贺东明(1969-),男,安徽安庆人,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计量中心,高级工程师;徐振洪(1967-),男,广东蕉岭人,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计量中心,工程师。(广东 佛山 52830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67-03

电力计量对外为客户和电力交易方提供准确优质的计量服务,对内为生产经营提供全面及时的电能量数据服务,是市场营销中的重要环节和提升供电服务水平的重要基础。佛山供电局计量中心作为广东电网公司计量业务领域的排头兵,在抓好建设与经营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打造高素质的领导团队、运营管理团队、技能人才团队。然而,计量中心在日常生产中却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管理方法,使公司的知识积累方式明显落后于企业发展水平,导致企业核心能力未能得以有效传承,员工培训和日常生产不能紧密结合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将成为生产专业提高业务效率及驾驭能力的障碍。

业务与知识管理的脱节是阻碍业务效率提高的关键原因。所以知识管理必须围绕业务展开才能发挥最大效用。根据这一思路,佛山供电局计量中心结合一线生产岗位在生产及培训考核中的实际需要,研究形成了一套内部课程开发的新模式。

一、计量中心培训课程开发的问题分析

据美国《管理新闻简报》中发表的调查指出,68%的管理者认为由于培训不够而导致的低技能水平正在破坏企业的竞争力,53%的管理者认为通过培训明显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支出。由此可见,培训的作用及地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认可及重视。由于我国企业培训事业起步较晚,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领域,均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致使我国企业培训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笔者针对计量中心培训课程的开发现状进行剖析,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缺乏理论思想的指导

目前,在企业培训课程开发这一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模式较少,致使原先的计量中心培训课程缺乏理论及实践指导,缺乏对课程开发理论、模式、实践的探索研究,不仅脱离了计量中心发展的实际,也易导致培训效果不明显、培训工作流于形式等问题。

2.开发难度大、数量少

由于计量相关工作专业化程度较高,开发难度较大,很多操作知识与技巧都以个人经验等“隐性知识”的形式存在于员工当中,没有沉淀下来形成可以广泛传播和学习的素材;再者,总体上计量人员较少,因此针对计量相关的培训课件数量较少。

3.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实用性

计量相关专业一般的培训课程都偏重于知识原理介绍,较多是照搬教科书式的理论讲述,而没有针对实际工作问题提供有效的培训内容,与各岗位业务直接相关的课程不多。与此同时,不少课程缺乏完成实际工作所需的关于软性技能的经验总结、典型案例的提炼和分享,致使其实用性不佳。

此外,培训课程的内容陈旧、单调,一方面无法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也无法将企业最新的发展动态融入课程中,且在课程实施策略上,仍沿用“讲授为主,缺乏互动、双向交流”的传统教学策略,无法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4.培训形式单一,忽略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培训课程的设计缺乏将培训工作提升到知识管理高度的意识,课程内容往往偏重于业务流程的讲解,缺乏针对岗位工作的经验传授、典型案例和操作练习,形式传统而单一,容易忽略不同岗位员工的培训需求。而这种“一刀切”的方法,致使课程的针对性较差。且传统的内训师培养主要是对培训师培训技巧的训练,不能帮助内训师有效提升其核心能力即课程开发能力,故而成果转化率较低。

5.CAI的应用缺乏

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简称CAI)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课件开发者的技术辅助大都侧重于美工方面,而在知识逻辑方面仍有待提升。如何运用技术手段帮助课件开发者开展知识提炼,既实现以学员为中心的学习情境的CAI,又实现以课件开发者为中心的知识提炼情境的CAI,是课程开发与管理中的一项难题。

6.缺乏知识传承机制

佛山供电局计量中心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与核心知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然而,这笔巨大的财富较为分散,如同被一片片知识的壁垒所隔断,以致当同样的问题出现时,曾经积累下来的经验未能有效地进行共享和传承,企业的规模优势得不到发挥,造成各单位时间、精力和资源的浪费。如果这些经验能够沉淀为分门别类的课程,则这些常见的问题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培训课程开发思路

所谓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显性化及为共享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并利用群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与创新能力。知识管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素材库;促进员工进行基于知识的交流;建立顺畅的内部知识交流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而课程开发(Curriculum Development),则是指基于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出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一门或多门课程进行课程开发、教学方法设计、考核方式确定的整个工作过程。

因此,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教育培训应肩负起以下三个角色的重要职责:业务部门服务商、员工发展顾问和企业战略推动者。其主要体现在:培训课程开发过程就是帮助业务部门发现、积累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过程;通过向员工提供学习资源,培训课程能有效支持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培训课程开发能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有效复制到员工身上。

为有效履行以上三个方面的职责,可借鉴经典的教学系统设计ADDIE模型为思路,建立基于知识管理的电能计量课程开发体系。所谓ADDIE即分析(Analysis):通过岗位能力标准建设和梳理,分析培训需求;设计(Design):培训课程开发体系的设计,是课程开发的核心环节;开发(Development):根据体系设计框架,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开发;实施(Implementation):将课程开发方案付诸于实践;评价(Evaluation):对课程开发过程和开发成果进行评价和改进。

三、“三位一体”培训课程开发体系设计

针对计量中心培训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结合知识管理的理论指导以及计量业务的梳理,佛山供电局计量中心建立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三位一体”培训课程开发体系。“三位一体”具体指的是,培训课程开发体系将一举完成“培养一批内训师、开发一批培训课程、形成一批电子课件”三个任务。

这一创新设计将课程课件开发与内训师的培养过程相结合,在课程课件开发的同时,融入了关于课程开发能力及现场培训技巧的内容,使内训师在完成培训后既学会了将隐性知识外显化作为培训课件的思路与方法,又掌握了作为一名内训师应有的培训技巧。此外,后台将提供平台支持,将培训课程的应用进行信息化广泛化处理,转化为适宜员工自主学习的课程,结合现在国际上先进的E-learning技术,生成电子课件,供广大的员工群体灵活、自主地学习。

“三位一体”的课程开发体系可分为两大阶段,如图1所示:课程开发阶段和课程上线阶段。第一阶段需要内训师的深度参与,任务在于“开发一批培训课程”及“培养一批内训师”;第二阶段需结合专业IT技术在后台处理,此阶段所解决的任务主要是“形成一批电子课件”。

1.课程开发阶段

此阶段主要在“内训师培训班”的现场进行,对授课教师及辅导教师对学员(内训师)需要承担的开发任务进行培训和辅导,以确保每名内训师在培训期间既完成课程开发,同时也提升了授课能力。这样一来便实现了生产流程与知识管理的紧密结合,一方面知识服务于生产,另一方面生产过程又反过来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创造。

课程开发阶段按照CBFCSC模型六个步骤进行开展(如图2所示):

(1)课题确认。在课程开始前,教师事先依据岗位培训考核大纲提供一套课程体系,以供学员选择。到达培训现场后,辅导教师对学员逐一进行课题确认,已开发的课题应及时标注,以避免下一期培训课程课题重复开发。

学员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选择课题,同时还需考虑以下三方面问题:课题重要性:该知识技能对工作的影响程度;紧迫性:目标学员对该知识技能需要掌握的程度;专业依赖性:有一定的专业难度,或不适于自学的内容。

(2)框架搭建。确认课题后,教师即可通过培训和辅导两种方式的交叉来开展课程开发工作。为了保证开发出来的课程逻辑顺畅、结构完整、体系规范,在使用专用软件制作课程之前,首先需要搭建出开发课程的总体框架。计量中心课程开发的规范化整体框架如图3所示。

其中最核心的课题内容在于“KNOW-HOW总览”部分的结构搭建,即关键技术点的提炼和结构化。搭建KNOW-HOW总览图框架的要点是:选择步骤法或罗列法,用口诀描述KNOW-HOW点;对每个KNOW-HOW点选择步骤法或罗列法进行进一步地分解;重复以上过程,直至无须再细分,即最小KNOW-HOW点。示例如图4所示。

(3)内容填充。搭建好框架后,即可开始运用专用软件填充培训课程内容。计量中心在课程开发中,深入一线生产业务核心,并采用一套以先进的QUICK快课?为核心的课程开发方法及工具。以此工具为载体,结合现场辅导教师的引导,学员可即刻高效率地进行课程内容梳理和课程文件制作。

此阶段中,辅导教师以一对一的辅导方式引导学员将内隐的知识外显化,并以软件为基础,对每一个KNOW-HOW点的内容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填充:阐明技能意义,即完成某技能操作步骤的原因及意义;细化、标准化操作规范,即尽可能细化阐述每一步操作的动作要点,并阐明每一个动画细节应做到何种程度才算合格,以量化标准规范操作;完善注意事项,结合学员(内训师)过往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新员工或一般员工容易出错或忽视之处,此处的总结越多,越能提高课程的质量;增加案例描述,最好同时包括示对和示错案例。案例形式可以为文字、图片、视频等,以之配合主体内容的讲述,一方面让课件的表现方式更加丰富多样,另一方面也使读者的学习体验更直观明了。

(4)课程审核。借助软件生成规范化的课程资源后,也需保证资源的质量。“三位一体”的课程开发体系设计了以下两种审核过程:一是学员互评,同一期的学员相互评审各自开发的课件,从专业内容上给予评价、提出修改意见;二是辅导教师从课程结构、内容逻辑性、文字规范性等角度对其所辅导学员开发出的课程资源提出修改意见,并与学员共同修改完善。通过课程审核的环节,即可确保课程资源在大方向上没有原则性问题,剩下的细节问题将在第六个环节“后期完善”中进一步过滤和改进。

(5)现场试讲。培训班的最后一个环节即“现场试讲”,要求每一位学员在现场对自己所开发的培训课程进行试讲,并作为一名内训师接受声音话语、身体语言、现场情况处理、培训教具使用等培训技巧的实战考核,从而提高综合培训能力。

(6)后期完善。离开了内训师培训班的现场之后,将对在现场生成的课程资源进行后续完善和评审,包括添加图片、视频、专业数据等。此外辅导教师和评审教师也将在课后对内训师修改过的课件再次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直至该课程资源符合课件制作标准并适合转换为电子化课件为止。

通过CBFCSC模型体系,从程序上实现完整的培训链条管理,真正做到“开始有介入、中间有互动、结束有跟进”,以全新的培训模式开发出一批达标的培训课件和一批合格的内训师。

2.课程上线阶段

课程上线阶段是课程开发阶段的延续,也是“形成一批电子课件”的阶段。本阶段在课程开发的基础上,通过交互式设计完成电子课件开发,同时开发出四种交互评测方式以满足技能考核的要求。这四种方式包括:图片匹配:以匹配选择相应知识点的方式进行过关测试;视频识错:以播放视频的方式要求学习者指出操作错误之处;前后排序:对操作步骤进行排序;点图确认:以点图题的方式进行考核。

此外,每个电子课件还包括以下三个内容要素:关键技术重点:对关键技术技能的讲解具体细致,内容具有可操作性;案例示范:使用与实际工作结合的案例,案例内容和形式丰富;测试题设置:以此全面高效地考查学员的知识掌握情况,并能够启发他们举一反三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此外,为了便于读者自学,每个课程在后台制作完成讲义的基础上,将配合同步录音以实现“有声学习”,即在播放电子课件的同时,将课程内容以声音呈现。同时,技能核心专业课程通过增加集成及生动(视频、图片、Flash等)的界面供读者自主学习,并结合各种练习让课程更加紧凑,力求达到教师手把手教学的现场效果。

四、小结

本研究基于对佛山局计量中心在课程培训方面问题的分析,针对业务知识体系与培训执行相互脱离的现状,将知识管理应用在课程开发建设中,研究提出的“三位一体”课程开发建设体系,有效解决了培训体系中培训实施标准不一、培训资源匮乏、培训师资分散、培训手段有限等问题,盘活了培训资源的运作,解决了培训体系中资源无法效利用的问题,是一项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1]Frank Parry.Knowledge Management:An Introduction[J].Electronic Library,2012,30(3):445-446.

[2]Jonna K?pyl?.Towards a critical societal knowledge management[J].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2012,13(3).

[3]任丽娟.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

[4]张润彤,朱晓敏,曹宗媛.知识管理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5]魏勇军.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路径分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9-38).

[6]王秀红,韩光平,卓德保,等.主体隐性知识共享调查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11).

[7]郭延吉.组织中的隐性知识的共享[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

[8]袁锐锷,文金桃.试析美国企业大学的发展及其作用[J].比较教育研究,2002,(9).

业务部工作经验总结范文4

关键词:基层;农机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6.011

我国自1998年开始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2016年的补贴资金更是超过了250亿元,为基层农机的普及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农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老化以及各类故障问题,为了保证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基层农机站提供完善的农机管理服务,及时解决农机问题,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的改革工作势在必行。

1基层农机管理的作用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是指以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为骨干的乡村农机服务组织。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具有稳定、健全的乡镇农机管理服务体系,是农机化发展的基础,承担着农机管理、农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等社会化服务,根据主管部门的安排,利用农作物成熟期的时间差,组织农机跨区作业,以提高农机的作业效率。

2现阶段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体系尚不健全

受农村经济条件逐步提升和购机补贴力度增大的双重影响,近年来基层农机的保有量呈现上升趋势,在给农业生产活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直接增加了农机管理服务的压力。但是农机站的管理服务体系却并没有得到与时俱进的完善和优化,因此就不能为各项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基层农机站的人员流动性较强,许多技术人员被抽调到其他业务部门,导致管理服务队伍人员数量不足。

2.2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工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周期性,往往难以引起基层政府的足够重视。例如在农忙时节,农机设备使用频繁,容易出现机械故障,农机管理服务的重要性得以体现。而在农闲期间,农机设备被搁置起来,加上大多数农户缺乏科学的农机养护和检修意识,因此农机管理服务工作也变得“可有可无”。基层农机管理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由于地方政府的重视不足,农机管理服务机构难以吸引到更多的专业性人才,机构自身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

2.3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农机设备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断增加,出现了许多自动化的农机设备。这些高科技含量的农机设备固然能够极大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但也对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如不能熟练掌握新型农机设备的操作方法,就很难提供正确的管理和服务。另一方面,农机站管理服务人员的年龄普遍偏大,虽然有着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都相对较差。

3完善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的具体对策

3.1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工作能否落实到位,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实现都起到了关键性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应当切实加强对农机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视,并结合地方实际,为农机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

3.1.1因地制宜出台支持政策 在农忙时节增设农机管理服务站点,适当提高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的福利待遇等。在有了政策保障后,农机管理服务人员要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农机管理服务的实效性,不仅要在农忙时节做好农机设备的故障维修工作,还要利用平常时间,帮助农民完成定期检修和养护操作。

3.1.2增加农机管理服务的资金支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地方政府可以与当地的民营企业相结合,通过企业募捐的形式,增加农机管理服务的资金投入。同时,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为地方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实现农企的协调发展。

3.2健全农机管理服务体系

基层农机保有量大增,管理任务日趋艰巨,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日显突出。由此,顺应时展潮流,健全农机服务管理机构,是实现农机管理有组织依托的关键。在健全农机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建议有计划地在乡镇一级设置专属服务机构,明确其具体的职责要求,充分发挥服务机构在农机推广中的重要作用。设置服务机构,同时应按适当比例,派驻农机安全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技术推广、维修指导等工作。

业务部工作经验总结范文5

文章写作是创造精神产品的过程,根据认识论理论,先有认识,再有表述,先有材料,再有写作。所以只有认真研究写作的全过程,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论文准备阶段,是写作的初始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阶段,该阶段能够博采信息、聚集资料、分析资料、提高认识。会计论文的写作准备工作一般包括搜集论文资料(包括调查),整理分析、筛选使用资料等内容。即搜集、整理、加工资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的材料,闭门造车,难于撰写出有价值的文章。搜集与占有资料、整理资料,是研究工作的起点,同时也贯穿于撰写财务会计论文的始终。

(一)资料搜集的范围。搜集资料时,首先要明确哪些资料是有用的,不可或缺的;哪些资料是必需首先了解的、急需的等。只有这样,才能有目的地进行资料搜集。写作论文一般应收集以下几类材料:

1.论题的核心资料。它是指所研究对象本身的资料。例如:《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冲击与挑战》这一选题,其核心资料是围绕知识经济和财务会计学的相关知识,如《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会计理论》、《会计计量理论研究》、《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研究》、《国际会计准则》、《论财务会计概念》等书籍。核心资料,往往是“参考文献”所列的书目、篇目。

2.背景资料。它是对核心材料起参照、比较、深化作用的资料,包括已有研究成果资料和与论题相关的参照材料。学术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积累的过程,后人通常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因此,要重视已有成果资料的收集。可以编制已有成果目录,从标题上掌握论题研究的线索,收集具有代表性的各派观点的资料,以便寻找新的角度,提出新的见解;有些资料还能用于行文中的理论探讨,以增强文章的理论性。

3.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理论资料。专业论文不能停留在就事议事的层面,而要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科理论来分析和阐述问题。因此,必须注意这方面的理论资料收集。

此外,还要熟悉国家有关方面的政策。

(二)搜集资料的途径。面对如山似海的资料,怎样才能迅捷地获得我们所需的资料呢?这需要了解搜集资料的途径。

1.社会调查。这是获取第一手资料(包括亲身体验)的主要方式。大量实用的富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存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有的尚未被人们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实地调查去获得。业务部门和企业的规章制度、经验总结、分析报告、凭证账簿及报表内容格式等等,都是重要的实际业务资料。虽然这些资料比较零散,但它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手资料,能给人们深刻的感性认识。写作论文时可重点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社会调查具体方式有:

(1)普遍调查。它是对论题所涉及的一定范围内的有关情况,作出全面性的调查。例如,探讨我国国有企业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等问题,就要对各地区、各单位作全面的了解,对其人员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队伍建设的状况,作系统的调查分析,了解其全面情况,掌握各种有关数据和事例,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的管理方案。这样普遍的调查,难度会大一点,需要花费较多的物力和人力。

(2)专题调查。它是针对某个问题作专门的调查。例如,对证券市场上纺织类股票进行比较研究,就要对沪深两市的所有纺织类的股票的股本结构、财务指标、市场价格、政策倾向等资料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对各股票市场价格高或低的原因作重点的剖析,预测各股票的未来走势,并进行技术分析。

(3)典型调查。这是根据调查目的,在对被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探索其内在规律性,然后以调查结果推论全面情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典型可以看到共性,即一般面上的情况。因此,典型一定要注意有代表性,可以选取上下两头,也可以选取上中下三类。例如,要研究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可以选取非常成功的邯郸钢铁制造厂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的典型调查,分析其降低成本的方法、原因、经验,然后总结出降低成本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设想。典型调查单位数目少则一两个,多则三五个,属小型调查,能节约时间、人力、物力。

(4)抽样调查。它是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从所要研究的现象的全部个体单位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个体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取得资料,然后推算出全体数量特征的一种方法。它一般是在总体数量庞大时运用。例如,对证券市场上纺织类股票进行比较研究,由于纺织类股票家数较多,要想对所有股票的情况一一进行调查,实际上工作量很大,有时也并不需要这样做,这时就可以运用抽样调查法,将其进行分类,每一类选择一两家有代表性的股票进行分析比较。

(5)重点调查。它是在被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以求对总体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所谓重点,单位是指在所研究的内容方面数量比较大,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不一定要求有典型性的单位。

(6)个案调查。它是对某一具体社会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的方法。它与典型调查有许多共同特征,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而不是定量研究方法。其缺点是主观随意性较大,优点是耗费的人力、财力相对较少,可全面深入细致,方法多样,得到的资料十分丰富、生动、细致,是其他方法不能比拟的。

进行上述调查,可以通过观察、开会、问卷等调查方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其中,观察是获取信息的最基本的方法,它是根据研究课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其他科学手段(如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等),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考察、搜集资料。开会,是指调查主体(调查者)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有关调查对象(被调查者)举行会议,或直接参加有关部门举行的一些相关会议、报告会,利用开会这种形式来搜集资料、分析和研究某一社会现象(调查内容)的一种调查方法。此种调查方法比较方便,与会者彼此可以相互交谈,相互启发,相互修正,从而获得比较完整的资料信息;问卷,是指采用邮寄,直接询问等方式,依据调查设计的问题(亦称调查问卷),经调查对象作答而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调查研究、获取资料的方法。问卷的设计要鲜明、准确、易于填答人理解,才能提高回收率。

2.文献资料搜集。文献,通常是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但我们写财会论文,所指的文献,是广义的文献,即与论题研究对象信息有关的一切书面文字材料。财务会计方面的文献资料有许多,如,《财务与会计》杂志,侧重于介绍会计法规、会计实务工作经验;《会计研究》杂志,则侧重于对财务会计中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索;中国会计学会每年编制的《会计学论文集》,则选择了当年有代表性的财会论文。各省、市、自治区有关学会的刊物、文集亦可选读。

有关财务会计书刊资料名称,可以参考本书第三部分的“参考文献索引”。

总之,搜集资料既要丰富又要适度,要有重点地阅读与选题有关的内容,而不要漫无边际地阅读。文章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的可精选,有的可精读,有的只需大致浏览一下即可。

(三)搜集资料的方法。检索资料的方法主要有:充分利用论文撰写者自己的藏书,善于利用图书馆、档案馆、书店、书展等。每一个研究者都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建立自己的藏书系统。可以直接在资料上做阅读记号,或者插上若干纸条,随时备用,这可节省大量抄录时间。此外,图书馆、档案馆收藏有大量专著、报刊、统计报表、历史资料和技术档案,而且经过整理开发,以其资料齐全、检索方便的优势,吸引着研究工作者。到图书馆查阅是获取文献资料的基本途径。当然,经常逛书店、看书展,往往也可以获得最新的图书资料信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利用图书馆、档案馆、单位的资料室、侧重于平时积累,经常做卡片、记笔记、剪贴(复印)报刊。是书,注明作者或编者(译者)、书名、出版单位、发行年月;是报纸,注明作者、篇名、报名、第几版、年月日;是杂志,注明作者、篇名、杂志名、年月(期号),以便附录在论文的后面“参考资料”项,也便于文中注释引文的出处(是书最好还要加上页码)。

怎样才能快速地查检到所需的资料呢?

①要熟悉图书分类法。一般来说,图书馆都是把所藏图书资料按内容的科学性或其他特征,以一定的标准划分类型,有规律地排列出来。开架图书,我们可以自己查找;对于闭架图书,我们可以查看图书馆编制的目录。目前使用得较为普遍的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此法把资料分为五大部类二十二大类,一级大类目下,根据图书属性又划分为若干二级类目,其下再分为三四级类目,并采用“八分法”和“双位制”编码。比如,要查找财政、金融方面的资料,就要先找经济大类,它属于社会科学大部类的F项目,然后找到政治经济学项,再下找至“8财政、金融”,在此项目下就可查找到你要找的相关论著,用专门纸条写上编码、书名交给管理员就可以了。

此外,有些图书馆还同时使用书名目录、著者目录、主题目录,读者可以按其中的一项进行查找。总之,如果不熟悉图书分类法,可以选一本简明的“图书分类”浏览一下,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在翻检图书分类目录时,可编制参考书目。每本书名用一个单独的卡片,既便于借阅,又便于保存,还可以从书的标题中估计与本论题的关系,然后“按单索骥”,借阅图书。

业务部工作经验总结范文6

20xx年6月24日,我们一行七人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美丽的黄冈市。黄冈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现辖一区(黄州)、二市(武穴、麻城)、七县(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和一个县级龙感湖农场,版图面积 1.7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30万。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区位交通得天独厚,自然人文交相辉映,是中外闻名的美丽古城。我们此次到黄冈市的任务是将在黄冈市监测站和环保局参加为期两周的见习实践的锻炼。在老师的安排下,我和另外一个同学被安排在了市环保局管理科实践,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工作的第一步,实践的点点滴滴让我受益终身。在这个美丽的城市我们度过了一段十分有意义和难忘的时光。

一、实践目的

实践是迈向成熟重要的一步,也是大学生正视社会和正视自己,走出自我,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工作的第一步。通过参加实际工作,初步了解和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巩固和运用目前所学的专业知识,使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撰写实践报告,提升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了解环保局的工作性质,以及在政府部门中所处的位置;了解环保局管理科的基本工作状况,工作内容,流程以及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加强与他人的合作精神与组织纪律性及对各项规章制度的遵守;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学习和提高处理社会工作中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加工作经验,为将来的正式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践内容

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指导老师的指导,学习和了解了与环境的一些相关问题和环保局工作流程;整理分析所收集的各项资料,对文件进行整理、分类、存档。在这期间并进一步加深了对Excel使用的能力;学习对已归档录入的文件的检索以及《环保局年报表的数据输入系统》的使用;了解环评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的编制流程及书写格式;了解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政府机关日常办公的基本知识;学习政府文件和环保局日常办公文件的书写格式及环评审批意见的下达的具体流程。阅读文件,抓住文件核心内容,对有关实地调研数据资料进行详细记录并加以整理。每天写好实践笔记,记录实践情况、实践心得、工作计划等。

2.1 地点:黄冈市环境保护局管理科办公室

2.2 指导老师:王主任、邢主任

2.3时间:20xx.6.24——20xx.7.7

三、实践过程

实践第一天,跟随带队的王老师一起来到黄冈市环保局污染控制科与该科室的周科长,王主任见面,两位科长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同主任握手,让我激动万分。他们的热情立刻让我初进这政府机关的紧张消失的无影无踪。他们勉励我们要好好学好专业知识,要我们对环保这一朝阳产业树立信心。之后在王主任的安排下,我们见到了我们此次实践的指导老师----刑主任。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与刑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3.1 黄冈环保局简介

第一天,刑姐详细的给我们介绍了黄冈环保局的内设机构和它们的主要职能。

3.1.1 黄冈环保局主要职能

(一)负责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基本制度。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环境保护规划及市政府有关规范性文件;对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对县(市)的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实施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监督实施环境保护地方标准及技术规范;拟订并监督实施全市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规划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参与制定全市主体功能区划。

(二)负责重大环境问题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组织协调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处理,指导协调市、县政府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警工作;协调解决有关跨流域、跨区域环境污染纠纷;统筹协调全市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

(三)承担落实市政府污染减排目标的责任。承担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监督管理职责,组织拟订并监督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的制度;督查、督办、考核各地污染物减排任务完成情况并公布考核结果。

(四)负责环境执法及监督工作,承担从源头上预防、控制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责任。组织实施全市建设项目“三同时”、排污申报、限期治理等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组织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和专项治理工作;组织开展环境保护执法监督检查活动;指导县(市)环保部门开展环境执法工作。

(五)参与指导和推动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发展,会同有关部门监督管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和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六)负责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指导、协调、监督生态保护工作。组织实施水体、大气、土壤、噪声、光、恶臭、固体废物、化学品、实验室污染物质、机动车等污染防治制度;拟订全市生态保护规划;组织评估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督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重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破坏恢复工作;指导、协调和监督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和监督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环境保护工作;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协调全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组织指导城镇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导生态示范创建。

(七)负责核安全、辐射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的监督管理。拟订有关规划和制度,参与核事故应急处理,负责辐射环境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监督管理放射源安全,监督管理电磁辐射、伴有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污染防治。

(八)负责环境监测和信息。实施国家环境监测制度和规范,拟订全市环境监测制度和规范;组织实施全市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组织对全市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调查评估、预测预警;协调市内的环境监测网和环境信息网,组织建设和管理全市环境监测网和环境信息网;建立和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推动全市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和环境信息公开,统一全市环境综合性报告和重大环境信息;组织实施对国控和省控重点污染源的监测。

(九)组织、指导和协调全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实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纲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有关宣传教育工作,推动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组织环境保护重大科学研究和技术工程示范,推动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体系建设。

(十)负责拟订全市环境保护重大工作目标和措施。指导开展生态文明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组织开展全民环保行动,组织落实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生态环境规划和计划,指导红色生态旅游的环境保护工作。

(十一)负责市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十二)为大企业提供“直通车”服务。

(十三)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3.1.2 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环境保护局设办公室(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科牌子)、规划与财务科、政工科、污染防治科(挂政策法规科牌子)、自然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科(挂科技与监测科牌子)、宣传信息科6个职能科室。

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接触的就基本上是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在刑姐的帮助和指导下,学会了很多。

3.2 了解环境保护档案,加强对工作内容的认识

环境保护档案是指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直属单位(以下简称“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环境保护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 黄冈环保局档案的分类分为四大类:党群政工类、政务综合类、环境管理类、科技监测类。每一大类再细分永久、30年、10年三个小类。凡在工作查考、经验总结、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长远利用价值的,应永久保存;凡在较长时间内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应长期(16年至50年)保存;凡在一定时期具有利用价值的,应短期(15年以内)保存。 环境保护档案的保存价值应定期进行鉴定。对保管期限的变动、密级调整和需要销毁的档案,必须经过专门的鉴定小组鉴定,并报本部门主管负责人批准。环境保护档案鉴定小组由本部门档案、保密和有关业务部门的人员组成。

环境保护档案的销毁由档案管理机构执行,并报本部门的保密和保卫部门备案。销毁档案时,由档案、保密或者保卫部门指派两人监督销毁并在销毁清册上签字。档案销毁后及时调整档案柜架并在目录及检索工具中做出相应的注明。库存档案未经鉴定并履行批准手续的,严禁销毁。

环保档案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档案统计制度,并按时将统计结果汇总报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档案行政主管部门。

单位撤销或变动时,应当妥善保管环境保护档案,向接收单位移交,并向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工作人员调动时,属于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必须全部上交,并办理移交手续,不得带走或毁弃。

环保部门必须提供保管环境保护档案的专用库房,并指定专人管理。

档案库房必须配备防盗、防火、防潮、防污染和防虫、防鼠等安全设施,并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存放声像等特殊载体档案的装具,应当配备防磁化设施。

环保档案管理机构应定期检查环境保护档案的保管状态,对破损或变质的档案应及时修复。

3.3 工作内容

实践期间在遵守国家保密制度,不得造成档案的损毁、丢失、泄露;不得擅自提供、复制档案确保环境保护档案的机密与安全的前提下认真做好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立卷归档工作;检查、验收科技项目或者上报评奖成果的档案是否完整、准确、系统;负责本单位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和统计工作,熟悉所保管的档案情况;开展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迅速准确地查调档案;。

3.4 阅读学习相关文件

在对环保局档案工作的了解熟悉后,今天在刑姐的指导下我们开始学习阅读档案室的一些相关文件,了解环评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的编制流程及书写格式;了解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政府机关日常办公的基本知识;学习政府文件和环保局日常办公文件的书写格式及环评审批意见的下达的具体流程。

诸如工程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项目审批中坚持把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坚持“以新带老”新增污染物排放量不准突破总量控制指标,充分发挥环评这一源头控制的作用,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乡村总体规划要求、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严把审查关,否决此类项目。并且深刻的体会了“三同时”在环评中的重要性,“三同时”就是“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环保局污控科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三同时”管理和验收,对不符合 “三同时”的项目是坚决不予批准的。 环评报告书编制完成后,环保部门要在6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批复。另外,在刑姐的指导下,我们学习其他各种政府文件的书写和阅读,政府公文的阅读和书写这在我们以后可能从事政府相关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我们必须学会的基本技能。

3.5 实践结束,返回学校

经过两周的实践我们的实践任务基本完成,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临走时总有些不舍,黄冈,在这个美丽的城市我们度过了一段十分有意义和难忘的美好时光。

四、实践收获与体会

首先感谢学院和黄冈市环境保护局给我们提供此次实践的机会以及对我们的实践的支持和帮助;其次要感谢王老师为我们这次实践工作所付出的努力及对我们的悉心指导。是你们的责任心和帮助让我们获得了难得的实践的机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基本的技能同时又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成长,真心感谢老师们的辛苦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