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多功能厕所建设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多功能厕所建设方案范文1
推荐:克里斯蒂安•班德加德(Christian Bundegaard)
项目文稿:雅各布•舒弗(Jakob Schoof)
摄影:迈克尔•莱施(Michael Reisch)
在与气候变化有关的众多数据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项目――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平均有70%以上来自建筑物。在全部建筑当中,新建筑只占很小的一部分,针对现有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质的翻新和改造是任何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为重要选项建设计划的重中之重。
联合国有关数据表明,建筑物的升级换代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对80多项建筑和能源利用研究报告进行综合分析之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UN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认为,根据对2020年的估计值,在建筑中采用的高性价比节能措施可以将建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30%。
然而,迄今为止,研究和发展主要集中在新建建筑上,而“绿色改建”这个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领域很少有人关注。导致这一现象原因十分明显,改造现有建筑非常复杂,例如有关法律规定、保护法令、结构改造方面的技术和设计问题、住户的利益(因为现有建筑常常处于使用状态),以及众多其它方面等等。绿色改建发展不力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经济因素,由于可持续发展改造措施会增加租金水平(业主将成本转嫁给租户),所以租户的抵制心理也较为强烈。此外,投资超过标准节能措施的经济收益往往是有限的或者是长期之后才能显现的。所以,要想让建筑业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需要出台积极的政府政策、提供项目补贴、推动全方位的研究与开发等等作为后盾。
下面将介绍的四个项目都是威卢克斯(VELUX)集团与秉承绿色改建理念合作伙伴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些项目展示了重视现有建筑改造的众多充足理由,以及从综合分析角度来看它们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建造的住宅有着巨大的改造发展空间。从很多方面来看,那些年代的建筑标准相对较低,如果我们希望这些建筑继续使用50年,很多住宅需要进行结构的彻底改造。但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按照可持续发展措施和技术问题进行建筑结构上的更新改造,提供更大的居住空间和更好的室内气候。
对于需要改造的建筑,从其建成之日至今,建筑需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于大量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以及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导致了新型家庭模式和休闲文化,这些都能从建筑中得到直接反映。人们需要更大更亮堂的房间,满足住宿、做饭、孩子学习等目的,并达到一定的美学和实用标准。人们需要以美学和实用方式满足以多样且复杂需求为目的的更大更明亮的房屋,这对住宅设计提出了一些非常具体的要求。
随着人们在家花费时间的增长以及在家活动的增多,必然要求更美好、更健康、光照和通风效果更佳的房间――但是,必须仍然处于他们可以负担的范围之内。有趣的是,与此同时,工作场所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住宅化”,突出表现在类似住宅环境亲和力和舒适度等品质需求。为了满足生活中的这一更高要求,办公室和工厂环境必须满足一定的生活舒适度。
这种物质环境拓展的需求不仅发生在建筑物内部,还发生在城市空间中,因为城市空间是住宅和工作场所的进一步延伸。
文化层面的建筑构造(architectonic element)不只是一个美学问题。通过将功能、美学与环保、能源的有效利用,包括日光和自然通风的有效利用相结合,设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就会清晰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讲,现有建筑维修改造的优势也就显现出来了。在继承传统的框架内,建筑结构不同层面的关系就会清晰起来;不仅包括时间层面,还包括功能层面。建筑过去的功能――例如一座车间具有的功能,将永远影响人们对它改造后可能具有什么结构的认识。老建筑过时的特征和结构既是挑战,同时又是启示,可以指导我们的改造过程。事实上,由于层级结构对设计的影响,有时建筑的新结构可能就是传统价值直接作用的结果。
下面将要讲述的四个能源改造项目就是建立在全局性认识基础之上的。因为现代住宅和工作场所都必须满足所描述的变化性需求,改造项目的各个设计方面与结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才着重强调全局性设计理念。虽然建筑改造越来越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但是很有必要进行试验,进一步验证新方案和新经验。
汉堡的LichtAktiv Haus和哥本哈根阿尔贝特斯隆自治市(Albertslund)的Solar Prism都是对战后住宅建筑的改造项目,都以综合规划为基础,建筑师和能源规划师通力合作,结合使用、室内气候、日光照明和能源供应等概念进行的。当初,两座建筑都被认为采取了系统性设计方案。所以,这两个项目的改造理念完全可以广泛推广。两个项目的目标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建筑的社会价值。
在哥本哈根,欧司朗文化中心(Osram Culture Centre)经过改造,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令人愉悦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改造过程使用了隔热玻璃,威卢克斯的新型太阳能动力屋顶窗的使用,创造了两层高入口大厅形成的烟囱效应。
哥本哈根Guldberg学校采用互动式触摸面板和触摸屏让学生们了解学校建筑的能源消耗以及安装的可再生能源设备产生的能源数量。
在所有四个项目中,环保、设计、功能和新知识被巧妙地结合进综合改造规划的筹备和实施环节。项目设计重点是优化室内气候,目标是在城市环境下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生活,通过提高能耗效率和大量采用可再生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1.LightActive House:城市租赁住房的改造试验场
建筑类型:独户住宅改造与扩建
业主:威卢克斯集团
概念设计:凯特琳娜•费伊和蒂姆•贝阿卢恰(Tim Bialucha);
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建筑系设计与能效建筑教授曼弗莱德•黑格尔;
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建筑系设计与建筑技术教授克劳斯•丹尼尔斯
项目位置:德国汉堡市威廉斯堡区Katenweg 14号
建筑年代:1954年
改建时间:2010年
“打造绿色的隐居生活环境”是Katenweg住宅区的核心规划理念,至今仍然很有生命力。保留这些品质,同时又满足21世纪的舒适性和节能效率是LightActive House改造项目的主要目标。
位于汉堡市威廉斯堡区的LightActive House项目是威卢克斯集团在欧洲推行的样板之家2020计划VELUX Model Home 2020所建六座建筑中的一个。此外,这座建筑还是International Bauausstellung(IBA,国际建筑展)的一处官方办公场所。
与样板之家2020计划所有试验性建筑一样,LightActive House致力于实现零碳排放目标,利用最少的技术为用户提供愉快健康的室内气候环境。对于汉堡的项目来说,这些目标意味着一个特别的挑战,与其他五个“样板之家”项目不同,威廉斯堡项目是对一座现有建筑的改造工程。
Katenweg 14号的住宅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居住着两个家庭,是当代住宅建设计划的一个典型代表:一层半楼面,三角形屋顶,接近方形的平面布局。在山墙一侧,两户共用墙壁,另外一侧向外延伸,建有杂物间、厕所和洗涤室。地块面积约1100平米,住户可以在房屋前面自己种植水果和蔬菜。与外面的大片土地相比,室内结构显得狭窄昏暗。显然,改造设计不仅要解决能源消耗问题,而且还要明显改善空间利用和日光照明需求。
自给自足的设计主题
原有建筑为小区住宅以及住户自行供应食物的特征是LightActive House项目设计灵感的主要来源。在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TU Darmstadt)设计和能效建筑教授曼弗雷德•黑格尔(Manfred Hegger)的指导下,建筑系学生进行了一场非公开比赛,提出了开发思路、设计理念和设计模型。获奖者卡特琳娜•费伊(Katharina Fey)采取了自给自足和独立性理念,并将其转化为21世纪住宅设计构思。除了蔬菜以外,现在能源也采取了“种植”方式。大尺寸的起居空间和窗体将未来建筑与周围环境联系起来。
“对于我来说,样板之家2020实验项目的独到之处是将居住品质、功能性、气候保护和优秀设计结合起来的思路。对于所有综合规划来说,虽然这一观点有些老生常谈,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常常被人们忽视。用户舒适、节能高效、材料优质和美观耐看是环保建筑的基本要求。”
曼弗雷德•黑格尔教授
1. LightActive House
独栋房屋的生活轨迹:建成55年以后,Katenweg的众多住户都对房屋进行了现代化改造。显然,每一栋房屋都有自己的特色。然而,我们仍然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
整版插图:大面积屋顶上开设了几个天窗是该处建筑的突出特征。所以,在改造过程中,通过屋顶引入光线和空气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阳光是保证心理健康的一个基础因素。从科学角度来说,阳光又是一种能源,可以帮助建筑师和规划师建设环保型建筑。威卢克斯集团Model Home 2020 示范项目在这两个方面实现了完美结合。”
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彼得贝伦斯建筑学院
照明规划师和荣誉教授彼得•安德雷斯(Peter Andres)
2010年改建之前地块进行了重新分化。虽然建筑的基本结构大部分得到了保留,原来的附属建筑被彻底改建,将庭院划分为一个休闲娱乐区和一个菜园。另外,这个新分区大大增加了起居空间和LightActive House的有效使用面积,在整个能源概念设计中担负着中心角色。
这个新建的开放式垂直房间结构担负着日光灯作用,屋顶窗将自然光引入住房,使住户在一天之内体验不同的光照效果。楼梯像一件家具一样摆放在中心区域,通过前面一个长约五米的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庭院。
新建附属建筑取代了过去的配房,由预制木质框架结构支撑,通过门廊与原有建筑相连。在附属建筑内部,设计成为一个开放式空间,起居空间、厨房、餐厅等区域通过不同家具进行分割。在这个新建的长方形建筑西端,有一个敞开式车库,东端有一个建有顶棚的户外区域,方便用户进出花园。新建筑采用了模块化结构,可以按顺序建造,可以分别按不同造价模块建造,也可以按预设要素建造。
零碳排放目标,能源概念设计
为满足《德国节能法案》(German energy-savings directive, EnEV)规定的标准,在建筑原有的石灰石外墙上加了保温绝缘层,现代幕墙代替了老式窗户,新型预制屋顶结构完全取代了过去的屋顶。
附属建筑保证了LightActive House的能源供应,弥补了现有结构分配上的不足。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取暖、热水、房屋设备、照明和家庭用电等所有能量需求。由太阳能集热器驱动的气水两用泵是建筑所有技术设备的核心组件。整个系统全年都依靠太阳热能和区域性供暖提供热源,采用自然通风和太阳热能取暖。安装于屋顶上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弥补了热泵和所有家用电器的能源消耗。威卢克斯的太阳能动力电控窗系统让所有房间实现了自然通风,完全无需采用机械空气调节系统。前院中安装的储水池收集的雨水可以为卫生间、清洗院落和洗衣机提供水源。因此,水的消耗也得到了大幅降低。
以住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这个实验项目的结果说明,现实中完全可以在确保最佳居住环境的同时,实现令人愉悦的室内气候、日光照明和最佳能耗效率。这一设计理念的前提是,规划过程应该以建筑用户的利益放在首位,提供可持续发展居住环境,满足他们未来的生活需求。
威卢克斯集团推出样板之家2020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建造满足未来需求的零碳建筑,它们可以针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进行自我动态调整,以创造最佳的室内气候条件,这就是积极住宅(Active House)的原则。德国样板之家项目是对现有住宅的改造工程,这些目标的意义尤为明显。
2. 欧司朗文化中心改造:用日光代替灯泡
建筑类型:文化中心
业主:丹麦哥本哈根市
设计师:Karl Weidemann Petersen, T. Marke,丹麦哥本哈根
设计师(改建):Tegnestue T-Plus设计事务所,丹麦哥本哈根
施工:Højgaard & Schultz
位置:丹麦哥本哈根Valhalsgade 4号
欧司朗文化中心始建于1953年,位置在哥本哈根市郊区nørrebro,这里住着很多工薪阶层和移民家庭,原来是灯泡制造商欧司朗公司丹麦分公司的一座行政楼兼库房。欧司朗公司的名称和徽标是一盏由彩色玻璃做成的灯泡,仍然挂在大楼正面入口的墙壁上。不过,它原来的用途已经很长时间不用了。
与周围环境相比,这座昔日的工业建筑明显矮小,让人们马上联想到它的特有地位。今天,在过去这座储存电力照明设备的建筑中,正在频繁上演着各种文化活动。
1982年,它被哥本哈根市政府接管,改造成了一座文化中心。2008年,有关方面决定重新改造这座工业建筑和21座其他城市建筑,以提高它们的能耗效率。一方面,哥本哈根市希望象2009年底召开的气候峰会释放一个积极信号,另外一方面,建筑用户将得到一个更加愉悦身心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具有更好的室内气候和更多的自然光照,如果需要,还可以获得更好的隔音效果。
欧司朗文化中心是丹麦最早采用预制混凝土的建筑之一。它入口处的墙面具有明显的墙面支撑结构,充填了异型混凝土板和由极细小混凝土断面构成的“窗格”。由于现在是受保护建筑,因此,规划团队(T-Plus设计事务所和Wissenberg工程公司)甚至都没有考虑增加一个外部保温,而是在一层临街的墙内壁上安装了高至天花板的隔热玻璃,作为第二道内置防护层。其他墙面内侧采用了矿物棉作为隔热层。只有建筑物的后墙,因为拆除了一个原来用作仓库的附属建筑出现了“敞开式伤口”,才使用了外部隔热层,并在外面加了绿色和灰色嵌板。
现在与改造前相比,文化中心内部的房间宽敞明亮了许多。任何人第一次进入这座建筑都会马上注意到这一点。从临街一侧进入,来访者会首先会看到楼梯。沿楼梯而上左侧进入入口大厅。这里,一部分天花板被拆除,安装的威卢克斯太阳能动力屋顶窗将更多日光引入室内。一条与临街平行的走廊通向一个大型多功能厅和三个小会议室。这些房间均由自然光照明,光源有的直接来自面朝花园的竖窗,有的则是间接通过顶部的天窗。
这种内部分割方式有利于室内气候调节。尽管有内侧玻璃幕墙,走廊并未采取其他区域的隔热措施,所以只是起到了内外缓冲区的作用。入口处的两层楼空间起到了烟囱作用,陈旧空气变暖上升,通过高处位于屋脊下的屋顶窗排出室外。
在顶层,原有空间布局大部分被保留了下来。中心部分是一个大厅,可以容纳120人,通过新安装的16樘屋顶窗引入自然光。这些屋顶窗在天花板上形成了两个大型开放区,使屋顶桁架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多年来,这些桁架一直被一个假天花板遮盖着(至今,很多地方仍然保持着这一状态)。
除了采光功能外,威卢克斯智能电控窗还有利于改善室内气候,因为在一些特定场合它们可以确保大厅具有充足的通风效果。朝北的屋顶窗采用了双层中空高性能隔热玻璃,朝南的则是普通的双层中空低辐射玻璃,主要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获取日光。夏季,配套的智能电控遮阳窗帘有效避免了过热和眩光现象。这些遮阳窗帘既可以直接由用户控制,也可以由威卢克斯智能电控系统控制。
威卢克斯智能电控系统也是建筑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威卢克斯智能电控窗是集节能窗、智能电控及遮阳系列于一身的世界首个一体化智能型电控窗。强大的遥控器可控制多达200个电控产品,高频无线电控制技术,远达30m~300m控制区域。中央微处理器控制技术,可根据内外温差、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建筑在特定时间的具体用途,控制28个屋顶窗及其遮阳窗帘和四壁的窗体,实现定时开关通风。
文化中心被划分为几个通风区,每一个都有自己不同的通风参数,并安装了相应的传感器。此外,建筑也安装了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机械通风系统。该系统主要为会议室提供新鲜空气,在极热和极冷季节,起着备用系统的作用。
整座建筑配备了LED照明装置,通过控制系统它的照明指标与日光摄取实现了均衡。供水和供热充分体现了奥斯陆文化中心的能量概念设计理念:南侧屋顶安装的太阳能集热器最高可以满足70%的大楼热水需求。在花园一侧,有一个雨水池收集从屋顶流下的雨水,用来浇灌花园,从而有效较低了水消费指标。
3. 古德贝格学校:气候保护主义者的新教室
业主:丹麦哥本哈根市
项目顾问:丹麦哥本哈根EKJ Rådgivende Ingeniører AS公司
设计单位:丹麦哥本哈根nOVA5 arkitekter AS公司
总承包人:丹麦哥本哈根Søborg区Mt højgaard A/S公司
合作伙伴:丹麦Hørsholm市威卢克斯(VELUX)集团公司
哥本哈根Nørrebro区正在经历变化:该市政府正在对这个以工薪阶层为主的区加大投资力度,以维持其社会结构的多样性,鼓励有孩子的家庭继续在这里生活。他们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对古德贝格学校内(Guldberg School)相距500米的两所建筑Sjaellandsgade和Stevnsgade进行改造,这两座砖结构建筑建于1913-1914年,用于小学和中学教育。改造工程的竣工日期进行了精心安排,以迎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底在丹麦首都召开。
为举办这次盛会,哥本哈根市政府以气候保护和节约资源为主题实施了几项展示性项目(古德贝格学校改造项目便是其中之一)。此外,联合国青年气候变化论坛(UN’s Youth Climate Change Forum)的一些代表入住这所学校。会议结束后,这所学校也成为了一所“气候学校”,将世界气候大会主题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之中。
改造项目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深入理解气候变化问题――不仅体现在思想上,也体现在具体应用上。此外,该项目还希望告诉人们,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并不意味着人们必须永远选择放弃,有时反而可以获得更加舒适和更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建筑中的每个角落都有互动式触摸面板和触摸屏,向学生们展示具体的能源消耗指数(例如,改建房间中照明和热水的能源消耗情况),以及新安装的可再生能源装置产生的能量指标。
改造措施并非完全根据建筑类型、建筑位置和光照程度等等具体因素确定的,同时还考虑了整个项目的教育作用:Stevnsgade的教室是六年级学生学习的地方,教室墙壁上安装了光伏模块和LED照明设备。朝南的教室采用了直接采光理念。这个采光理念涵盖“低端技术”和“高端技术”,而且能耗情况得到了持续监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行体会日光、人工照明和能源消耗之间不断变化的相互关系。
顶层教室也从改造中获得了好处,屋顶原有的采光构件得到了扩建,窗户的位置进一步降低。新安装了威卢克斯屋顶窗。将来孩子们可以在没有障碍的情况下眺望外面的世界,房间的照明质量也比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
屋顶窗对控制室内气候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屋顶窗与安装在外面受监控的遮阳窗帘一起集成在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当中,用来调节室内温度和通风效果。控制系统“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引入新鲜空气,降低阳光摄入量,或者最大限度地提供保暖效果。三个顶楼教室被划分为三个气候区,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房间传感器,监测室内温度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屋顶上还安装了一个天气检测站,报告风向、风速和室外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设定一个日历模块按日期和季节调整通风情况,例如,利用其(新鲜)换气功能在即将上课和下课前启动系统,就可以确保教室的绝佳的换气通风效果。对于夏季较长时间的通风,另外还有一个程序确保房间实现(新鲜)空气的恒温和流动。“夜间凉爽”模式下,窗体开启以排放建筑物内聚集的热量。通风时间长短根据建筑物白天通过窗体获得的太阳照射热量大小自动调节。
当然,如果用户愿意,所有这些功能都可以手动干预。在暴风雨或潮湿季节,窗体也自动关闭。所有控制参数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和更改。此外,孩子们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学校里安装的触摸屏查看能量供应和室内气候关键参数,例如温度、二氧化碳含量和太阳能集热器性能等等。
4. 太阳棱镜系统:重新发现的相似性
建筑类型:利用预制模块系统改造和翻新的住宅
合作伙伴:威卢克斯集团,丹佛斯公司,BO-VEST公司,KUBEN物业管理公司,ROCK WOOL公司,技术研究所
顾问公司:RUBOW建筑事务所,CENERGIA私人有限公司
物资供应商:Racell Solar公司,EcoVent有限公司,Kingspan丹麦分公司,DTU Byg公司
绿色改造原型。“太阳棱镜系统”第一次安装在阿尔贝特斯隆的一座住宅上,它是一个能源控制中心和日光照明来源。
几十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能源改造工程过于复杂,而且从很多方面来看这种情况至今没有发生变化。不过,最为常见的还是资金缺乏,在小型建筑项目中,这一点尤为突出。所以,人们无法提供一个跨学科的具体规划方案,确保改造的必要质量。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至少针对所有现有建筑中的一部分来说,威卢克斯集团与丹佛斯以及其他合作伙伴一起开发了太阳棱镜技术(Solar Prism),一种建筑组件模块系统。这一系统的目的是,让人们摆脱节能就要牺牲某些利益的老观念,让大家将能源改造与大幅提高居住舒适度联系起来。
太阳棱镜系统远非一个屋顶技术中心那样简单。模块之间可以灵活结合,安装在平面或斜面屋顶上,包含了为建筑提供可再生能源的全部关键组件。一个普通家庭的能源消耗,例如项目合作者家庭的能源消耗,即使不采用进一步的改造措施,通过隔热处理,也可以降低一半左右。屋顶窗将自然光引入建筑内部中心部分,消除了过去采光不足的缺陷,而这些屋顶窗还可以对建筑实现有效通风,在春季和秋季效果尤其明显。
太阳棱镜系统的其他组件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和用于储存太阳热能容量为160升的水箱,两个用于供电的太阳能光伏模块,一个3.5千瓦的热泵和一个装有热交换器的通风单元,可以回收已经使用空气中90%的热量,并用来对新流入的空气预热。其实这些技术已经在改造项目中经过了数千次检验,但通常要分别安装在十几个不同系统当中。太阳棱镜系统则集中在一个完全预制的具有良好绝缘性能的建筑构件中。这大大节约了规划、建筑和时间成本,从而有效促进了新用户对现有建筑能源改造计划的接受程度。鉴于业主需求各不相同,该系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添加扩展模块,可以提供不同外形表面,也可以对内部装置重新配置。内部组件更换也可以在以后任意时间进行,例如,如果家庭情况发生变化,能源消耗和针对舒适度和室内气候的要求也随之变化,组件就可以随时进行调整。
太阳棱镜系统模块化结构是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sation)的一个最高典范,现在已经在建筑业占有了一席之地。为了开发它的潜能,项目合作方希望在未来几年开发一个网络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网络配置和预订自己的太阳棱镜,满足自己的具体需要。
在哥本哈根阿尔贝特斯隆的第一次应用。建筑内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太阳棱镜对住宅空间质量的巨大提升作用。过去使用的小尺寸墙面窗只能引入微弱的光线,现在安装的新型屋顶窗带来充足的自然光照亮了各个房间。
太阳棱镜系统在根本哈根阿尔贝特斯隆的一座住宅建筑进行了第一次应用。这个地区是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众多卫星城中的一个,始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Hyldespjaeldet和阿尔贝特斯隆,我们可以看到几百座混凝土清水饰面和斜坡屋顶同样类型的住宅。成千上万的建筑都面临同一个问题:日照匮乏,室内舒适度低下,过高的能源消耗。将来,为了提高能耗效率,将有2200座此类房屋进行改造。
Hyldespjaeldet区是验证太阳棱镜效果的一个理想场所:这是一个人口众多的住宅区,建筑改造市场需求十分明显,同时它也为简单低廉的改造方案提供了市场机会。太阳棱镜系统可以满足这两类需求。在随后的几年中,威卢克斯集团和丹佛斯公司计划在丹麦的其他地区推广它们的合作理念,然后再推向最终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