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网络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网络专业范文1
1.2教学内容缺乏专业特色,针对性不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调特色,而我们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教育所学的知识过多,范围太广,没有针对性培养,造成学员就业针对性差,适应能力降低,无法从事专业水平较高的任务。并且计算机行业是个高速发展的行业,而我们的高职计算机教育不注重开发,课程一成不变,闭门造车。所以,我们毕业生感觉好多所学内容与实际存在差距,不能胜任专业技术的工作。
1.3教学方法与途径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与学校所施行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途径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纵观世界上较为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无不在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上进行了较大的创新性改革。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独特性,照搬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还不足以解决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无法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出现重复教学状况,教学成果不明显,教学效率较低等一系列“水土不服”现象层出不穷。我国高职教育的教学途径过于单一,严重偏向于理论教学,社会企业实践机会太少,学生无法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学知识的应用方向,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严重影响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阻碍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譬如OSI七层模型部分的教学,这一块理论内容较为枯燥,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这样的困惑:七层模型用来干什么?它在整个计算机网络中处于何种地位?之所以学生会产生这种困惑,主要是因为该部分内容很难以通过理论讲清楚,学生也难以通过理论知识来形象的构建出来。理论与实践的不一致使得学生无法对理论知识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学与用难以联系起来,很容易出现学完了不知道用在哪。
2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措施
2.1教学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贴近社会与企业的需求
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改革也在慢慢推进。但就目前而言,该专业教学改革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我们对学科的分工要求越来越细,当今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目标显得过于笼统,专业的定位不明确,教学目标太模糊。所以我们首当其冲的要解决教学目标和定位问题,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育要贴紧社会与企业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
2.2教学内容以能力为主导、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
根据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育的发展缺乏特色,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能力高低,和就业的岗位对人才知识的需求来整合我们的高职教育,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并且教学应着重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这样学生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这样的学生就业才有竞争力并且就业后在工作中也能够有更大的发展。
2.3教学方法以行动为导向,加强实际工作能力培养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积极创新探索是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的高职教育老师应该尽可能去改变以前被动的教育方法,去迎合这种新的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并且,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生产一线专业人才,是一种面对企业的定向教育。所培养的学生能否适用于企业的需要是判断高职教育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唯一标准。所以我们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育必须贴近企业,让教学与生产紧密联系起来。校企合作的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前进方向。
2.4实行网络式教学
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制度中一直以来都延续使用的,它比较重视课堂的讲授过程,需要学生对大量的理论知识进行记忆,从而忽略了专业性教学的实际应用教学目的。近些年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很多先进的教育教学工具媒介开始出现在高校的教育教学环节中。Internet可以说是《计算机网络》最好的教学模型,以网教网能够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网络上的新技术一时间很难以在教材上出现,毕竟教材的改版还是无法与技术的推进速度相匹配,这些新技术教师就可以通过Internet及时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此外,Internet海量的数据库能够给学习者提供充分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但对于《计算机网络》教学,Internet只是辅工具,教师可以用Internet作为模型,向学生教授计算机网络中的多种应用。譬如邮件的发送与接受过程、网页的HTTP设置、IP电话的使用等等。
2.5加强学校网络实验室的建设,给学生提供优越的实验环境
计算机网络专业范文2
(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434023)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分析了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三个方面对教学的改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0 引言
目前,计算机网络是增长最快的IT技术之一,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如电力和电话一样,它使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产生了很大的进展并产生了许多相关应用,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等,对人类生活生产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所以在这种新形势下对各个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就提到了桌面。
1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背景知识少,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由于大学现在授课计划制定的总学时是有限的,因此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开设的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很少,大部分就是计算机基础以及计算机网络,而且,这些课程所占学时通常都比较少,造成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 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与实际应用脱节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计算机网络课程往往以 OSI 参考模型为基础讲述网络层次结构、协议和计算机网络原理。这对于缺乏相关背景知识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更加会感到课程枯燥、抽象,很难将学到的理论与实际网络联系起来,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而教师则深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结合实际把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原理讲清楚绝非易事[1]。
1.3 实践教学环境缺乏,难以进一步巩固知识
目前高等院校中,由于专业设置和经费的原因,非计算机专业一般没有相关的网络实验平台,大部分就是一个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平台非常简单,基本上是将利用简单的网络设备( 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等将计算机连接成小型网络,不能随意更改,学生无法通过自己动手组建网络,达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网络通信技术、锻炼网络工程应用能力的目的[2]。
2 教学探索与实践
2.1 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动力
因为教学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因此,不能像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样进行授课。我们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培养学生结合本专业知识、熟练网络应用的能力,并更加注重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具体的实际应用。其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学时普遍偏少,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学生解释所有的计算机网络的内容是不现实的,必须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有选择的内容上的选取[3]。再次,要刻画整个培养计划中其他专业课程与网络课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习,学习有什么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结合以上几点,本课程内容的选取必须注重网络技术实际应用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计算机网络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到一起,要尽量避免传统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应用的弊端。
可以将教学的内容大体划分为3个主要模块,其主要内容涵盖了以下内容:
(1)计算机网络基础:主要包含网络技术基础、数据通信基本技术、Internet技术与应用;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网络体系结构、OSI七层参考模型、TCP/IP四层参考模型、Internet的基础知识、常用服务与应用技术、IP地址、TCP/IP及主要参数等网络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
(2)计算机网络实现:主要包含组建局域网与接入Internet、局域网的设备管理、管理网络的软件系统。涵盖了网络中从物理层到网络层的主要部件与设备、以太网、最新高速交换式网络、虚拟局域网、无线局域网、不同规模用户的Internet接入技术与方案、微软的工作组网络的组建、管理与安全使用网络资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实用组网技术。
(3)计算机网络应用:主要包含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模式、网页制作与编程基础、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网络应用。涵盖了应用系统的计算模式中的对等网、C/S和B/S网络应用模式的结构与特点,Web体系结构工作原理;网页的基本构成、HTML、高级网页编辑工具Dreamweaver的安装与使用以及制作网页的基础知识;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网络应用系统的实现与开发技术等网络应用系统的实现技术[4]。
其中,在第2、3模块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专业应用来进行内容的组织,对上述内容作适当调整,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产生专业认同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实现教学相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 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
2.2.1 “自顶向下”教学法
目前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讲解主要是采用“自底向上”的方式进行,由于直接从底层讲起,与实际网络应用难以一下子联系起来,学生学习的时候就会觉得无用,从而失去兴趣。因此,在实际授课中应采用从“自顶向下”的方式进行,即从当前使用广泛的网络应用开始讲起,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保存求知的兴趣,能针对性的理解网络现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2.2 案例教学法
在授课中针对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选取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里面的典型网络应用实例来进行分析,一来进一步让学生对课程的专业认同感提高;再者由于是运用实例,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有成就感,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2.3 类比教学法
网络课程中涉及很多不好理解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学生必须要掌握且掌握不好的地方,在实际的教学中,通常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进行类比,让学生轻松的理解,例如:介绍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时候,可以将分组交换的过程类比为写寄纸质信件,不需要建立连接就可以通信类比为不需要和别人沟通就直接可以写信给别人等;电路交换类比成打电话,电路交换有建立连接、通信和释放连接三个阶段,打电话同样有拨号,通信,挂机三个阶段等;然后将相同点进行总结,就能让学生很容易的掌握这个关键知识点,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2.3 加强实践教学,巩固所学知识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实验环境的构建。一般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来说,新增网络设备不太现实,可以采用网络模拟器来模拟各种网络设备,例如: Cisco公司的Packet Tracer可以为学习网络课程的初学者去设计、配置、排除网络故障提供了网络模拟环境。用户可以在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上直接使用拖曳方法建立网络拓扑,并可提供数据包在网络中行进的详细处理过程,观察网络实时运行情况。可以学习IOS的配置、锻炼故障排查能力。
其次就是实践教学的内容和组织方式,实践教学分为验证性实验和设计应用性实验,由于课程学时少,实践学时只能完成一部分重要的设计应用性实验,还有很多实验则需要学生课下自己完成,对于课下自己完成的实验,教师要给出相应的指导手册,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并给以一定的成绩评定,这样才能督促学生完成实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3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信息时代很多专业需要开设的课程之一。该课程特点是知识面广,技术发展快,为了适应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我们必须要不断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本文结合作者的实际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力争在以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良斌,何薇.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5,8:33-34.
[2]刘彦宝.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
[3]陈洺均,黄源.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09,22,174.
计算机网络专业范文3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行动导线;教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10-01
现代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十分广泛,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多。中职院校肩负着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但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培养出的计算机网络人才的专业技术不足,其不符合现代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的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十分有利,为了给社会培养出给多优秀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人才,我们应该积极研究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的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一、目前我国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教学的目标不符合社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
现代社会对于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其建立及维修局域网的能力、安装维护网络设备的能力、组装维修计算机软硬件的能力等。而目前我国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更加注重计算机软件制作、维护及检修等。目前我国这种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与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需求脱轨的现状严重影响了中职院校培养出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实用性,其造成了目前社会上中职院校培养的计算机网络人才不符合企业的人才要求,企业缺乏既符合企业人才要求又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人才的现象,从而造成了企业计算机网络人才选择难、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就业难的两难状况。
2、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教学的内容及教学的方法存在不足
计算机网络技术更新速度十分之快,因此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时应该紧跟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改进步伐,教授给学生最前沿、最新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但目前我国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内容远远跟不上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跟新的速度,其造成了中职院校培养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掌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滞后的现象,其大大降低了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效果。此外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方式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中职院校中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力度还有所欠缺。其次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内容较为狭隘,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需加强。此外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方式较为传统单一,不利于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的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1、根据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制定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目标
中职院校教学应该紧密围绕社会的人才需求,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也应该紧密围绕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进行。社会需要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实用性计算机网络人才,且现代社会对于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及维护人才、计算机网络创建及维护人才、计算机销售人才等的需求量较大,因此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应该掌握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内容,并重视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此外制定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目的对于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高也十分重要。教学目的对于教学起着导向的作用,正确的、符合社会发展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目的能够正确的引导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方向,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
2、改革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方法
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方式对于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很大,因此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首先应该创新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方式。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首先应该教授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然后再对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培养,但要注意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操作能力的关系,学生计算机网络理论基础不够雄厚会对其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产生严重的影响,但过于重视计算机网络理论基础的教学而忽视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则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实用性人才,因此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应该把握好计算机理论基础教学与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度,从而培养出既有足够的计算机网络基础又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例如在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积极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其对于学生计算机理论基础及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的共同提升十分有效。
3、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网络实用性人才
社会对于计算机网络人才更加注重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应该更加重视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计算机网络实践操作能力需要中职院校积极采用实践教学的模式。实践教学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让学生进入实践基地,通过亲身实践操作锻炼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二是通过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现代社会需用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对于学生计算机网络理论基础要求不高,其只需要能够满足学生计算机网络实践操作需求即可,因此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应该加大学生专业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的锻炼,从而培养出实用性强、实践操作能力强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的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实用性强的专业计算机网络人才,因此积极研究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的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对于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尹 玲.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
计算机网络专业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7-029-1
一、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与职业素质教育
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其职业定位就是与网络相关工作,例如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网站的开发设计、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应用等实践性较强的岗位,但是实际情况是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能从事相关的工作,大部分都未能找到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网络岗位招聘时往往需求较少,不同于企业对电子、机械专业的学生的需求,致使学校在就业安排上难度较大。笔者以为要积极实行职业素质教育,主要以企业、公司领导、有成就的往届毕业生代表以及实习带队教师等作报告的形式,让学生走出校门之前在心理上和职业素质上作好充分准备,力争做到零距离对接。从职业能力入手,改革单一的学科型课程模式,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来开发课程,并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系统地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二、不断地更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1.充分利用好网络教学资源。
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更应该充分利用当今的网络技术,基于“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为以“教师、学生、媒体、教学内容”为教学四要素的教学模式,建立集课件、作业、答疑、讨论、考试为一体的网上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既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通过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说明道理,给学生的行为以启发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操作流程为“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比较空洞,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教师应有能力将这种空洞的内容以案例的形式讲解出来。如网络工程设计与安装课程,可以在学校校园网的工程安装过程中带领学生一起设计,一起布线,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提高。通过案例教学既可以把握知识内容的精髓,也能够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项目教学。
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是一项融知识性与技能性于一体的教育,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项目教学法是一个实用有效的好方法,它是由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来组织教学活动。由于职业教育中项目可以是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操作技能,注重学生的过程学习,注重学生的学习实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对每个学生完成子项目的情况进行打分并记录,从而有效地使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和乐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4.问题教学法。
计算机网络专业中,精心设计生活中常见的故障实例作为教学内容,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活动,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讨论,通过学生自己分析,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排除计算机故障,最后教师再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总结。采用问题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学习印象,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做好师生互动教学。
三、以就业为导向,积极编写校本教材
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年,除去文化课、基础课的学习,专业课安排的时间相对少,并且在开设的课程内容上存在重复的现象,例如:Ip地址的知识部分在很多不同的网络教程中都有介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同时,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不太符合中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的课程理论难度过大,超出中职学生的能力范围,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数据编码”、“差错控制”等。还有的内容又过于简单,如Internet应用教程,仅仅侧重于如何使用互联网,如何下载资料,如何发送电子邮件,再或者是简单地介绍HTML语言的相关知识,这些内容虽然实践性很强,但对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不大。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认真地研读教材,根据教学大纲,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就业为导向,编写校本教材。
计算机网络专业范文5
【关键词】物联网 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 学科建设
物联网技术在现代信息技术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引领着互联网在新时代的要求下不断进步,高校在建设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时候需要构建符合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在培养人才的道路上既要利用高校的优势学科,又要明确该学科的发展方向。
1网络工程专业设置物联网方向
物联网技术的自身原理和计算机技术有着很大的共通性,这种网络信息系统有着很强的技术基础,并且在融入高校的相关专业时需要充分分析传感器网络技术,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充分了解该技术的技术构成。通过分析高校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现有状况发现该专业课程主要集中在物联网的网络层和应用层,并且该专业有很多的基础知识是适用于物联网技术的,因此在二者的结合过程中还需要增加感知层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使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从整体上具有运用物联网技术的可能性。在高校中设置物联网方向并不是要彻底改变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可以适当调整具体的内容,这样使二者有效地结合。在高校的网络工程专业中增设物联网方向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市场需求,有些高校只是盲目地效仿其他高校的做法,没有结合自身的师资力量和教材的特色,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很难制定符合标准的专业培养方案。
2利用高校的学科优势培养网络工程人才
不同区域的市场对于网络人才有着不同的要求,学校在开设物联网技术方向的相关课程时需要建立符合技术特点的课程体系,而课程结构的合理性要根据学校的硬件设备和优势专业来判定。和其他的专业方向一样,网络工程专业也要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的讲解,而且还要创造一定机会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进行专业的实践训练需要学校提供现代化的实验室,通过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提高复合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在开展评价工作时要根据行业的具体要求进行,很多计算机行业对于人才的个性化特点有很大的要求,因此学校不仅要通过教学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要使学生在解决专业问题的时候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才能完成行业的操作。高校在运用物联网技术时需要专门教材的配合,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教材不仅要求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而且还可以通过和企业开展合作来加强教材的针对性,专业的教材需要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有效结合,这样才能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岗位的要求。
3完善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
3.1专业培养目标
高技能人才不仅要有科学的素养,而且还能从事多领域的技术研发工作,这种应用型的人才在很多行业都有很大的需求,比如说在信息产业和轻工行业。高校物联网技术方向的培养目标包括很多方面技术的掌握,不仅包括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还要有技术推广的能力,这种技术的推广主要表现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衡量该专业能力的标准有很多方面,其中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工程的理论是最基础的环节,而物联网感知层的相关知识的获得是制定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关节,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学会检索文件,了解一些基本的软件编程程序,综合这些方面可以有效地评价目标的实现程度。
3.2课程设置
物联网方向的课程需要根据现实社会的信息来设置,除了已有的网络层和应用层知识的传授,感知层的相关知识也要纳入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课堂中去,网络技术的知识不仅包括原理的分析,还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程序的设计。对于物联网三个层次的知识的掌握,该专业在课程结构上要突出行业的特点,并且适当增加一些网络课程,比如说无线自组网应用课程,这些课程的加入可以学生的技术处理能力。
3.3专业实验
物联网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技术,成熟技术能力的掌握需要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设置专业的实验,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在进行专业实验时要按照标准的步骤进行,首先要完成毕业实习,在设计课程之前要进行计算机基础练习,企业的生产实习要在学生的论文之前完成。物联网的实验有很多种课程设计,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比如说网络系统集成课程设计是一种运用很广泛的专业实验。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人才培养因物联网应用领域的高速扩张而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工程专业设置物联网方向,结合高校优势学科培养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新思路及利用高校的学科优势培养网络工程人才,分析总结出完善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并且社会的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对物联网的技术有很大的需求,而高校作为专业人才的培养场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学科优势,从而为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制定有特色的方案。以上的浅显之见希望能给相关的业内人士提供一点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梁斌,高昆,梁世斌.以网络职业认证为指引促进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建设[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1(05).
[2]陈璟.基于工程型人才培养的传感网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多元化教学与探讨[J].中国轻工教育,2012(01).
[3]朱凯杰,陶俊丰.关于在计算机网络工程实训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6).
[4]杜祥岭,刘加宁.构建高校物联网专业与实训中心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计算机网络专业范文6
创新因素 教学观念 教学组织 教学手段 考核方式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类自身提高的关键因素。把“创新”应用于教育,则会为社会培养出高起点、高素质和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一、进行教学观念的创新
在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理念下必须创新教学观,应以培养学生素质、职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来组织教学。要培养学生素质,必须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推崇“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的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始终以引路人、评判者、解说人的身份出现,应把课堂上的主要演出机会让给学生,让他们用脑、用眼、用嘴去努力思考或积极表达。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就必须努力为学生创造实际操作的机会,不能让学生“闭关练功”。在过去许多年的计算机网络教育里,教师关起门来宣读一通理论,很少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到头来,有些网络专业毕业的学生连网络设备都不认识,他们又怎样去使用和管理这些设备?又怎样进行网络管理与网络工程开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与创新人格、质疑意识与批判意识,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启发诱导的方式和营造相关环境来引导学生自觉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善于从不同侧面思考问题、善于以新思维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人格。
二、进行教学组织的创新
首先,教学组织的创新,表现为教学材料组织的创新,过去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大都是以理论为主,教材里的案例或自编教材中的实验教材较少。可见,在教学过程,对教学材料的选择必须讲究,一般而言,案例材料和新的研究成果往往最受学生欢迎。其次,教学组织的创新也表现为教学方式的优化选择,在人本教学观念指导下,教师不能成为自始而终的说教者,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因而优化教学方法是知识有效传播,提高学生积极性和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法、讨论法、任务驱使法等,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优化组合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再次,教学组织的创新,还表现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发扬民主精神,打破“唯师独尊”的陋习意义十分重大。过去计算机行业教学过程中,出现教与学不民主和“唯师独尊”的现象,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缺乏民主观念,夫子为大、唯我先知;二是学生缺乏民主观念,不主动争取民主或盲目崇拜。教学不民主影响双方的平等沟通、交流与质疑,从而影响教师水平的提高与学生能力的形成,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动营造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的气氛,让学生在轻松、友好、自由的氛围中积极思维,不断创新。事实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以民主精神营造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比“录放式”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三、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强调要改变过去强逼式教学,而提倡新的兴趣激发性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事实上,任何一门课都会有几十个学时,这样,学生每周都会面临同样的知识范围,面对同样教师的脸孔,不免会有逆反心理,产生厌学情绪。此时,进行调整性教学,以此重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很有所必要。比方说,我们可以在此时给学生一次两到三天的出外考察或到计算机企业进行技能学习和生活体验的机会。实际上,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来说,考察也是一种学习,“见多识广”对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增长见识;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实验室的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实验教学往往能带动学生强烈的积极性,在实验教学中往往能得到意外的收获。所以,在实验教学中要好好把握实验教学的机会,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引导学生完成每一个具体实验。此外,采取参观、观摩等教学手段,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也有辅助的效果。
四、进行考核方式的创新
我们过去的惯例,往往是“一考定终身”,这里面有很多弊端,因为一次考试常常无法充分反应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和能力,而且它会让学生为应付考试而忽略创造力的发展。在职业教育里,我们必须形成以能力促成、素质培养、发展个性与创新为目的的考核体系,应把学生的认知能力、综合素质、思维方式、创新能力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在考核时,应加大对学生平时综合表现的考试力度,改变过去“平时三成,期末七成”的考核标准。具体到每一份考试试卷,应减少死记硬背性的题量与分值,加大考查学生理解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题量和分值。对于操作技能强的课程,如网络布线、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考核的方式可改用任务驱动情景考试,如设计一个小型网络,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完成网络硬件安装、调试及软件的设置和调试。评委也可在学生中产生,然后根据评分标准,让评委逐个打分。对于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同等重要的课程,可采取理论支撑考试(笔试)+技能操作考试(试和操作)的考核方式来进行。
要想把创新实施到位,也必须要有相应的支持系统。首先,要让学生形成职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综合素质,教师的素质是关键。只有教师有较强职业应用素质和开拓精神,学生才能正确、有效地指南。因此,院校应加强师资建设,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鼓励教学创新;选取既有较强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来担任教学工作。其次,要有较优越的教学环境,优越的环境主要包括:师生的双向互动,教室的设施、设备,鼓励创新的教学政策等。师生的双向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它有利于师生双方教与学积极性和兴趣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双方发现与解决新问题的机率。最后,要有方便实用的教学实践基地,包括校内与校外实践基地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