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范文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摘要】9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体,面对新的教育对象,如何教育和引导同学们成长成才是所有学生工作者面临的新的挑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与考评工作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提出了一种精细化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采取过程考核的方法,将考核项分为加分项、达标项和否决项三种类型,经过一年的试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评优评先和评选奖助学金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作者简介:朱齐亮(1982—),男,河南商丘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团委书记。
0前言
目前在校大学生均是90 后,他们热情、奔放,更独立,胸怀天下,均有干一番事业的豪情壮志,这是90 后大学生的优点。但是,90 后大学生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成长道路比较一帆风顺,没有体会过失败与挫折,因此,他们也比较自我,承受失败的能力相对较差,社会责任心相对较弱。面对新的教育对象,如何教育和引导同学们成长成才是所有学生工作者面临的新的挑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与考评工作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高校大学生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什么样的学生是高素质的学生,是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新时期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原有的综合素质考核体系,构建一种新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体系。
1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测评指标设置不能与时俱进,与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相脱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培养合适的人才,而当前的种种迹象表明高校培养的人才并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高分低能式的人随处可见,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是复杂的,仅从大学生综合评价的指标确立上来分析。当前,大多数高校已经实施了大学生综合测评,在测评的内容、程序和方式方面存在很多差异。
(2)对思想道德的评价不够科学!合理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并不像学习成绩一样可以用数字的大小来衡量,而当前把所有的评价指标都分数化的方法确实不够科学,在现实的评价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在诸如思想道德类的评价指标上全班人居然统一是满分的现象,这样的指标设立无法反映被测评者的真正道德水平,从而难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指标的设立往往形同虚设。
(3)测评指标重视共性的评价而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分析当前的测评指标设置上往往是全校的学生共用一份测评指标体系,忽视了不同专业的、不同学科背景下对学生素质的需求差异"同时评价的最终结果往往是把学生的综合测评分数按从大到小排列,按照这个结果进行学生评优评先、评定奖学金的依据等等,这样的评价往往会使得许多在某些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人得不到重视,学生的某些闪光点不被看到,甚至被埋没,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4)测评工作注重结果轻视过程,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一般放在学期或学年末对整个阶段的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进行测评,而忽略了用测评过程指导参与校园文化生活,全面提高综合素养的初衷。
2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
本文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形式、指标及权重进行征集,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全体学生为测评对象,构建了一套精细化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2.1问卷分析
为更好的了解学生管理工作者(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辅导员)、学生干部和普通同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因子,本文精心制定了调查问卷,向以上群体发放调查问卷350分,其中学生管理工作者占2%,学生干部占23%,普通同学占75%,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与分析,确定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实践能力、社会活动情况及身心健康素质为一级考核指标,其中各指标的权重系数也有所不同,调查显示创新实践能力的权重期望为89.3%,为最高权重指标。其他权重指标根据二级指标的不同也有所区别。
2.2考核方式
本文构建的精细化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旨在动态监控同学们的在校表现情况,以发现同学在综合素质锻炼过程中的偏好与欠缺,及时的调整学生活动以引导同学们注重某一方面能力的锻炼。
2.3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
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结合信息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项目组成员构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共包括五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思想道德素质,创新实践能力,科学文化素质,社会活动情况和身心健康情况。其中每个一级指标又包括2-3个二级指标,个别二级指标又包括2-3个三级指标,根据每个指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不同,所设的分值和权重也有所不同。此外,考虑到及能充分培养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有给同学们发挥个人兴趣与特长的空间,考核指标分为三种类型:加分项,达标项和否决项。如:参加集体活动的数量为达标项,根据年级的不同,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的要求也不同,如大二学生每年至少需要参加10次集体活动,且至少有一项是参与组织或表演的;获奖情况为加分项,根据所获奖励的等级不同进行加分;违纪情况为否决项,违法一次或单项违纪三次,否决成立,该同学需要受到警示,且本年度评优评先和评选奖助学金的资格将被取消。辅导员老师或学生干部根据同学们的表现情况,动态的考核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并及时将动态结果反馈给同学们,指导同学们及时调整和锻炼某一方面的能力,避免违纪扣分。考核结果最终最为评优评先和评选奖助学金的主要依据。
3结语
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辅导员专项课题,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已经在信息工程学院四个年级试用一年,测评结果受到辅导员老师和广大同学的高度认可,并作为评优评先和评选奖助学金的主要依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该考核体系已经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几个院系推广试用,项目组成员正在致力于开发更加方便操作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
参考文献
[1]胡旭宇.90后在校大学生校园教育探讨[J].时代教育,2013(19).
[2]戴国立.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J].中国青年研究,2011(10).
[3]刘敏君,刘健飞.大学生综合素质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09).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范文2
关键词:综合素质测评;独立学院;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037-01
独立学院是我国在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扩招既无法满足广大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又导致了高校办学经费严重短缺,一部分公立老牌本科大学利用自身的教育教学资源吸引社会资金,调动民间办学积极性,进行合作开办的院校。独立学院主要是以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为主要领导模式,其管理人员很多来自母体高校.他们的管理模式、管理思路基本上是照搬母体高校的经验,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上基本是克隆母体学校,在学生工作上的管理制度也多数是从母体学校借用的。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一项在我国各高校运行多年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是学生奖助学金、评优评先的一项重要参照标准。独立学院的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条例基本都是沿用母体学校的,是基于现行的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或“记实考评”的基础上进行的,测评主要涉及学生的德育素质、智育素质、体育素质等多方面。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内容与方法
综合素质测评一般是由各高校制定的一套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同的高校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独立学院构建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主要是在母校测评条例基础上,根据本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修改的。综合素质测评主要也是围绕德育素质、智育素质、体育素质三个方面来进行测评成绩的权衡和分配。在学生德、智、体三方面的权重分配中,大多数独立院校设定为25%、60%和15%。这种指标的权重分配既重视智力因素的评价,也重视了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在具体的分类评价中,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侧重。例如,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制定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内容主要包括品德表现、学业表现、文体表现和能力表现四个方面。其中品德测评得分占15%,学业测评得分占65%,文体测评得分占10%,能力测评得分占10%。综合素质测评成绩的计算方法为:综合素质测评得分=品德测评得分×0.15+学业测评得分×0.65+文体得分×0.10+能力测评得分×0.10。品德表现测评主要评估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表现;学业表现测评主要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文体表现测评主要评估学生在文体活动中的表现及成绩;能力表现测评主要评估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组织管理能力以及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为了对某些重要事项进行奖罚,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还设置有加(扣)分项,而各个测评指标中,基本分与加(扣)分所占的比例又不一样。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社会对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需求,现有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的某些方面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
首先,由于测评体系指标的量化特性,必然存在着考核中某些定性要素无法用数字来准确全面的体现。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与日常生活的一些基础素质很难量化。例如学生政治与思想表现、道德修养、学习态度和进取精神。因此,个别要素的定量考核内容指标还有待进行深入研究和完善。
其次,由于德育、智育、体育等大学生综合素质所涵盖的内容在测评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不平衡,容易对学生造成误导。独立学院现行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一般智育素质所占的比重最高,这样会误导大学生只注重学业的学习,而忽略能力的锻炼。最终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满足不了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第三,重静态评价,缺动态评价。独立学院现行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采取静态的评价,即在某一时点,采用条条框框去规定学生测评中的加(扣)分,以单一的排序手段去评价学生,忽视了被测者的原有基础和今后的发展趋向。
三、完善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建议
根据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要建立科学的独立院校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以“人”为本,结合专业特色制定测评内容。
为了避免以偏概全、造就“克隆人”等后果,本着以“人”为本,注重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独立学院制定的大学生综合测评条例,应实行“学院—系部—专业—年级”四层细化的程序。首先,由学院制订综合素质测评统一框架;其次,系部在此框架基础上,根据本系实际情况进行细化;然后,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在系部修订的测评体系上进行完善;最后各年级根据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确定适合本年级的测评条例。
(二)定量测评与定性测评需紧密结合。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在评价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时,不能仅靠条例中的文字规定。特别是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的德育指标,如:政治与思想表现、道德修养、劳动观念和社会实践等方面,不能定量地去评分,应根据学生的舍友、班主任、任课老师等群体或个体的意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测评方式,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做到客观、公正。
(三)合理设置指标权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突出能力素质。
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条例中,大多数智育素质、德育素质、能力素质等指标所占权重分配畸形,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出现偏差。根据党的十六大与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造就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结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测评条例中各指标所占权重进行调整,尽量均衡各指标权重,强化能力指标比例,引导学生在全面均衡发展的基础上积极锻炼个人能力。
(四)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静态评价,可以看清学生之间的相互差异,以及他们是否达到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引入动态评价,可以更清楚学生原有基础和今后的发展趋向。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综合素质测评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变化,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综合素质测评结果在反馈、激励、引导和教育方面的作用。
总之,大学生综合测评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立学院需根据本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逐步修订并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吴双,李斌雄. 大学生综合测评评述[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8)。
[2]张润. 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变革探析[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6)。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范文3
关键词:综合素质测评;.NET技术;权重系数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5-3463-03
1 项目背景
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是对学生德、智、体各方面进行量化评价的一种方法。笔者所在单位南国商学院每学年对学生德智体进行一次全面评价,目前评价方式还是采用人工纸质完成,不仅花去辅导员,班委大量的时间,而且信息收集效率低下,计算方法费时费力,测评信息的公开性、可操作性也差。为了更有效率,更加公平透明地对学生测评,开发一个基于B/S结构的适用于学院实际的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系统,简称综合测评系统,以实现学生综合考核自动测评,既可以减轻辅导员的工作量,做到测评工作的公平公开,也可以方便学生查询自己在校的考核情况,对进一步完善学院信息化建设能起到添砖加瓦的积极作用。
2 系统需求分析
构建南国商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的基本思路是:基于时下最主流的网络开发技术构建一个稳定、简便的三级模式的B/S结构测评系统。前台的开发语言使用C#,后台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 2005。系统总体要求有:
1)建立合理的数据库模型。系统能够对院系、班级、学生、课程、课程成绩、德育、体育、用户信息等提供有效的管理。
2)对在校学生进行一年一度的综合素质测评。
3)系统管理员对使用者的权限管理和系统维护,包括对各级行政人员划定使用权限、增加、修改院系信息、班级信息等。
4)系统安全可靠,响应速度快,性能良好。
5)系统具有数据保护功能,确保不会因为数据库的崩溃而导致测评数据的丢失。
系统的主要使用对象是学生,辅导员和学生处系统管理员。从用户角度出发,系统主要完成工作有:
1)学生:查询打印个人信息和测评结果,完善个人基本信息,录入德智体三方面的加分减分信息;
2)辅导员:查询打印班级基本信息,修改学生部分信息,导入管理班级的由教务系统自动生成的各科成绩和成绩极点数据,对学生录入的测评信息进行审核,完成对管理班级的综合测评;
3)学生处系统管理员:总体管理,包括辅导员和学生重要信息的增删查改,各种数据字典维护,系统设置和数据库备份等方面的工作。
3 系统设计
3.1概要设计
南国商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模块图,如图1所示。
1)系统登录模块
系统登录模块是系统一个必不可少的模块,用于辨别使用者是否有权限进入系统。本系统用户角色分为学生、辅导员、管理员三种。在处理用户密码时采用MD5加密技术,即便是管理员也无法查看用户密码,确保用户资料独立性和安全性,同时还使用了验证码技术,降低用户密码被暴力破解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强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具体实现图如图2所示:
2)数据收集模块
数据收集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学籍档案、社会实践、奖惩情况等几方面。这部分基础信息由学生登录自行修改完善,平常辅导员对学生部分信息进行日常管理,对于关系到学生个人本身特征的敏感信息则不能修改。一部分是学生成绩,成绩直接和教务系统接口,成绩绩点由教务系统模块算出导入到该系统。
3)数据分析模块
数据分析模块是最重要的综合测评模块,学生综合测评主要由辅导员和学生使用,学生把测评所需的数据输入到系统之后,辅导员审核数据是否真实有效,系统会根据管理员设定的标准按品行,学业,文体三个单项按算法自动生成结果。所生成的结果可以导出备份保存。数据分析模块根据设定的算法进行计算,而且各项比例由权重系数X灵活设定,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4)数据查询模块
根据不同用户查询的方式和结果不同,学生登录系统后可以查询个人基本信息和测评结果,并可以导出或打印,而辅导员则可以进行班级到个人的信息查询,查询方式更为灵活,本系统设计采取模糊查询和精确查询结合的两种查询方式。这样有利于解决用户在查询某个学生的资料时因不确定具体条件给查找所带来的一部分麻烦,节省用户查找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5)系统设置与维护模块
系统设置与维护模块都由管理员完成。设置主要包括对系统的初始化设置和测评权重参数的设置。维护模块则主要是指管理员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行政单位的管理,行政单位主要指院系和班级,管理使用者密码等。系统日志是根据不同的权限而设置的,不同权限的用户操作的范围和模式不同,而建立系统日志,则让系统管理员可以清楚地看到系统所有操作痕迹。
3.2综合测评
综合测评系统模块主要集中在数据收集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数据收集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由系统导入生成的学业成绩绩点,一部分是由学生自行录入的各项目加减分,数据收集根据算法计算后自动保存在相应学生的信息表中。数据分析则根据相应的算法进行计算,而且各项比例由权重系数X灵活设定,以满足不同的需求。综合测评模块流程图如图3所示。
进行综合测评依赖一定的算法,该模块算法灵活,包含细项比较多,比例各不相同。根据南国商学院学生手册,学生综合评分由三个单项构成:品行表现,学业表现,文体表现,个人综合测评总评分=品行评分×30%+学业评分×60%+文体评分×10%。每个单项分为基本分和附加分两部分。具体各项目算法细则为:
1)品行表现
基本分为85分,附加分累计不超过15分。其中,品行表现基本分=自评分×10%+小组评分×70%+辅导员评分×20%。品行表现的附加分满分为15分,包括若干项奖励和处罚分,计算公式为:(本人原始附加分/参评单位最高原始附加分)×15.(原始附加分=奖励分-处罚分)。
2)学业表现
基本分为95分,包括当年所有必修课的成绩,成绩以学期原始分成绩为准,不计补考成绩。计算公式为:(本人学年平均学分绩点/参评单位学年最高平均学分绩点)×95。学业附加分为5分,计算公式为:(本人原始附加分/参评单位最高原始附加分)×5.(原始附加分=奖励分-处罚分)。
3)文体表现
基本分为70分,附加分30分。基本分计算方法(1)有体育课年级=体育课成绩×70%;(2)没有体育课年级=自评分×20%+小组评分×20%+辅导员评分×20%。文体附加分(本人原始附加分/参评单位最高原始附加分)×30.(原始附加分=奖励分-处罚分)。
从计算细则可以看出,品行、学业、文体三个单项的计算方式类似,比例各不一样,因此,本模块在设计中把各单项的比例系数统一在管理员维护模块设置为权重系数X(x1,x2....xn),以方便系数的灵活调整和计算。小组计分也由辅导员方式统一录入或导入。该模块部分数据表设置如下:
该表中,学生绩点不用学生录入,根据辅导员导入的每位学生学年的各科成绩自行计算出相应的绩点数。
测评基本分是指三个单项各自的加分,减分项笼统地放在一个表中,根据测评代号来区别具体是哪一个单项的加减分,这样也可以减少数据的冗余。
综合测评模块的主要使用者是学生和辅导员这两个角色,管理员主要对权重系数X进行设定,系数界面如图4所示。
4 结束语
随着各高校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南国商学院在这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分别购买了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多个数字校园信息化综合平台,促进了校园信息化、数字化和办公自动化的建设。而本子系统在保持和其他子系统良好的接口同时,主要对在校生每学年的综合测评服务。本系统目前在试运行阶段,除了个别细节的设计还不能满足学院要求外,其他各项功能运行良好,系统运行稳定,能较好地解决院部、学生处、辅导员、学生之间资源分散,传递不便的问题。在指标设置、数据计算、信息查询等方面也都实现了信息化和网络化,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综合测评工作的效率,也使综合测评更加公正、稳定和人性化[1-2]。本系统是结合南国商学院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创新子项目,对于存在的问题,下一阶段将积极改进,以期本系统能更好地为我院大学生综合测评服务。
参考文献: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 综合素质状况 评价研究策略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状况分析
(一)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严重的偏离
在大学,同学们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与各行各业的人都要打交道,另外人与人之间的个性相差比较大。在处理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大学生一般都比较注重的是自己的想法。在计提利益面前,更加看中的是个人的利益。特别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快,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的世界,认为在网络里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被网络上的攀比、暴力等行为严重的抹杀了,有些学生利用网络欺骗自己的同学和朋友,做损害他人的利益的事儿,在与人交往的时候缺少真诚,具有不正确的动机,使大学的学风受到严重的损坏。
(二)学生的健康受到心理问题的影响
处于大学中的学生,年龄一般都是在二十岁左右,应该充满朝气,积极乐观,勇敢坚强,能够坦然的接受各种挑战以及失败的打击,但是很多大学生的思想往往比较的纠结,比较的矛盾,面临着新旧思想的不断冲击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的矛盾,使他们的心理严重的不平衡,不能客观的理智的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这些心理上的变化会对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对建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也有负面的作用。
(三)重视知识的输灌,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大学里,学生获得知识的第一途径就是大学课堂,但是很多大学里,教学方式还是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呆板模式,学生在学习中占据着非常被动的地位,会大大的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很好的发挥出来。教师在教学中重视理论的教育,没有及时的将理论知识联系实践,另外没有很好的与学生交流,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讲完课就走了,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也没有办法及时的请教。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的效率非常的低,甚至很多学生逃课。在课后学生也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专业技能也不够好。
(四)没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和择业观
大学的管理一般比较宽松,大学生一般有很多自由的时间,但是很多大学生利用自由的时间打游戏、看泡沫电视剧。另外大学生没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有很多学生严重的熬夜,身体素质很差,平时也没有进行体育锻炼。对于很少的体育课,学生们普遍没有引起重视,很少去上,或者敷衍了事。在择业方面,学生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认为只要考取的证书越多对工作越有帮助,却不知道什么工作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没有明确的目标,盲目随众对于自己在学校学习的道路和以后的职业道路都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
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式
(一)优化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
大学里的学生一般已经具有独立判断的能力,对国家、社会、学校以及个人都有了自己的一定的认识。政治思想素质是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政治态度和道德水准,是一个大学生必须要具备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思想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因此应该抓住这一点,积极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为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具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在大学校园里,应该培养严谨踏实的优良学风和文明进取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努力学习,踏实做人。广大教师也应该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二)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断地得到提高
每个学校和家长的责任都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个学生也有责任努力地树立正确的观念。大学生处于社会和学校的分界点,很容易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压力,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开展心理咨询课,特别是对于那些平时思想比较另类,或者是性格比较腼腆的学生,教师要主动地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世界,及时地纠正他们消极的观念,解开他们心理上的矛盾,使他们能够积极乐观的面对学习、面对生活,不断的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三)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和能力素质以及文化素养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是多方面的,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能力素质和文化素养,能够熟练的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变成使用的技巧运用在实践活动中去,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扬长避短。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能力和思维能力,鼓励学生不断的创新,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去积累经验,发现做事和学习的规律。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更多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巩固学到的理论知识。
总结
大学学校发展的要求就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所需要的也是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都高的人才。因此大学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不断地锻炼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及时地发现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的缺陷,并且因材施教,积极地帮助学生改善综合素质方面的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有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远琳. 新形势下大学生综合素质分析研究[J]. 人力资源管理, 2012(5).
[2]王永吉.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培养[J]. 现代交际, 2010(10).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范文5
【关键词】素质教育内涵;综合素质测评
一、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
首先,关于德育素质。德育素质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以及组织纪律等方面的表现,具体地说,应包含政治表现、集体观念、遵纪守法、道德修养等指标。关于智育素质。智育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智育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陶冶高尚情操、升华人的境界、培养优良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培根说:“历史能使人聪慧,诗歌能使人灵秀,数学能使人精细,自然科学能使人深沉,伦理学能使人庄严,逻辑学能使人善辩。”文化素质与科技素质教育一样,都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智育素质包含学业成绩、平时学习情况两个方面的指标。关于身心素质。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标准指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缺陷,而且还指要有良好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中由于心理疾病导致学习成绩下降,退学、违规、违法甚至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应当成为综合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包含身体素质、卫生保健知识与习惯、心理素质三个指标。关于发展性素质。德育素质、智育素质和身心素质可以统称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它体现了学生在学校规定的教学、教育和第二课堂等环节中形成的德、智、体等方面的一般素质。随着现代社会对什么是人才的重新定位,发展性素质成了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体现了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形成的创造性和实践性素质。发展性素质包括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实践、职业技能、文体艺术等指标。
二、高校大学生素质测评的常用方法
目前在我国高校中一般普遍实施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测评,也就是由学校管理部门制定宏观评测标准的框架和原则,由学院制定并操作素质测评的实施细则。测评办法大致有一下两种,“三育并举模式”以及“四要素模式”,“三育并举模式”即德、智、体评价模式,“四要素模式”即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综合素质评价模式。各高校目前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测评体系,素质测评的方法、内容以及评价标准、应用范围都各不相同,有的是在德、智、体一级指标下把考评项分为优、良、中、差等级,并赋予等级分,然后汇总成综合分;有的是在德、智、体几方面计算测评分,然后按一定比例加权求和;有的考虑特长附加分等。大学生综合测评工作己被许多高校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各高校在测评的实施过程中,由简单的主观评价、单一的测评手段、抽象的权威性测评逐步向客观测评、现代综合测评、具体的民主化测评等方向发展,测评的结果也由传统的保密方式向公开化发展。
三、高校大学生素质测评的意义
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系做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的提出与一般的素质测评相比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是高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采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出符合高校教育目标的测评指标,收集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等主要活动领域中反映出的素质的表征信息,并对其做出量值或价值的综合评定及判断过程。大学生素质测评的目的不仅在于它是教育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且也是教育者施加于被教育对象的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是素质开发与提高的起步,又是其素质开发的方向,它具有明确的教育导向和积极的教育约束作用,能把教育中教和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有力地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管理开发的有效手段。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意义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学生来说,综合素质测评有利于激励大学生沿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学生不断地自我完善,达到以评促改的效果,从而有利于今后进一步的自我发展以及毕业后的就业择业问题。对于学校而言,综合素质测评有利于公正、公平、准确地评价学生,是评定奖学金、评先进推优秀的依据,同时也为推荐毕业生就业提供客观标准和依据,是社会衡量学校办学效果以及评价人才的有效尺度;有利于学校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提高学校规章制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有利于引导学生向学校培养目标逐渐逼近;有利于激励学校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工作,深化教育改革,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有利于激励学校完善管理制度,促进高学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总体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不仅具有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量化评价作用,而且具有推动高校素质教育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董平.大学生人文知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质量;元评估;回归分析;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3-0029-04
0 引言
目前社会上对大学生质量水平的批判较多,在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常常会听到用人单位批评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水平,认为这些毕业生没有足够的社会意识,不能理解现实世界;没有做好参加工作的心理准备,缺乏应变的能力等等。究其原因,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与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高校和学生更注重专业素养的培养和学习,忽视了社会活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的培养,毕业生在踏入工作岗位时只能表现出“有限的就业能力”。而正是由于他们就业能力的有限,往往不能将自己在学校中所获得的优秀成绩转化为一种能与用人单位产生共鸣的语言,不能很好地展示自己,使得他们那些智力的、社会的及文化的资本都不能得到社会很好的认可,因而,也不容易被用人单位所接纳。高校评估大学生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每学期开展的综合素质测评,这个测评结果是评定各种奖学金、助学金、优秀学生等的重要依据,因此学生多是围绕着综合素质测评指标来计划大学里应该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应该锻炼的实践技能。目前,各高校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都大同小异,基本是本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纲,再具体划分二级评价指标,不同的地方主要是各种指标的权重以及一级指标下涵盖的内容。有很多学者对大学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这些评价体系究竟是否符合实际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呢?这方面的定量研究较少。本论文从元评价理论出发,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进行元评价,然后反过来审视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有效性,为高校制定适宜的评价体系提供元评估方法。
1 问题的提出
元评估理论起源于美国。美国学者库克和克鲁德认为:如果任何一个评估结论都经得起推敲,就必须经过元评估。所谓元评估(Meta-evaluation),指按照一定的评估理论和价值标准对教育评估的质量及结论进行评估与研究,元评估的主要目的是检验评估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差,运用统计和其他的方法来估计产生的偏差对评估结论的影响。元评估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正确有效地引导评估,二是明确指出评估的优劣所在。
美国的教育评估活动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而我国的教育评估活动比美国晚了50多年。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就业形势的严峻化,各界对大学生质量的关注空前强烈,对提升高校大学生质量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因此,有部分学者研究了大学生质量评价问题,如文献提出用外部用人主体在人才遴选和使用过程中的认可程度来评估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设计了从国际认可、区域认可和用人机构认可三个层面出发的评估模型,得出以下结论: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内高等教育体系中已处于相对领先位置,受到了国内优势区域和用人机构的认可,但在国际层面上认可程度尚有待提高。文献[6]认为不同类型的高校应采用不同的质量评估指标,将我国高校分为研究型、教学型和实用型三类,分析了这三种类型高校的主要特性并根据每类高校的特点对教育部印发的《评估方案》做相应的修改,如教学型高校沿用原来的《评估方案》,研究型高校注重教学硬件及软件配备,实用型高校则强调就业率等。文献[7]提出从创新型教师、创新型学生和创新型考试制度三方面出发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其中,创新型教师评价应避免过分强调科研,而应将科研成果引入本科教学,创造性思维;创新型学生的评价要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创新型考试制度评价注重考试方式的创新并从考试中获得反馈信息。总之,现有的大学生质量评价体系有适应性评价体系、发展性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等,但是各种评价体系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验证,元评估实践是对评价体系进行评价的重要方法。本文在面向教育科学问题的基础上,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定性调查和定量分析工具与模型,为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方便、实用的元评估方法。
2 元评估方案设计
我国高校教育存在明显的分层结构,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不同。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例,其输出的人才主要是服务于各种企事业单位,因此,大学生就业情况应该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质量的一个重要评估指标。
本文的分析思路是首先调查高校现有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总结评价模型;然后通过抽样调查,获知综合素质测评的原始数据,为元评估模型准备数据;建立元评估模型,将高校大学生的各种素质作为自变量,将其就业情况作为因变量,通过统计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情况的最主要的个人能力和素质;最后,对比元评估模型的结果与原始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发现原始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2.1 原始综合素质考评办法
某地方高校本着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办法,考评结果是评定各类奖学金、助学金、优秀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社会活动积极分子、优秀毕业生等)、推荐免试研究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等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综合素质测评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了对大学生质量判断的正确性。综合素质考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文化素质、实践创新素质、身体心理素质4个方面。考评总分的计算方法如下。
考评总分=思想道德素质评分×20%+专业文化素质评分×55%+实践创新素质评分×15%+身心素质评分×10%
其中,专业文化素质分等于平均学分成绩,即课程百分制成绩乘以学分系数;其余三项素质分均由基本分和加减分两部分组成,基本分是指学生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加减分是指由于表现突出或太差而相应地在基本分的基础上加减一定的分值。
2.2 元评估方法
从上文可知,综合素质测评得分高的学生代表其质量比较高,这是原始评估模型的理想结果。为评估原始评估模型的有效性,结合大学教育的目的以及地方高校的实情,面向大学生就业市场,以好的就业情况作为大学毕业生质量高的现实反映,那么综合素质测评得分与就业情况之间应该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在元评估过程中建立就业情况的回归模型,具体评估步骤如下。
1)获取原始的大学生质量评估模型,这里指的是高校的综合素质测评模型;
2)抽样调查,确定样本并获得原始数据,这里主要指各调查对象的综合素质测评的各项指标得分以及就业情况。
3)利用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的因变量是就业情况,而自变量是指各综合素质测评指标。
4)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检验原始综合素质测评模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如符合,则元评估通过;若不符合,则元评估不通过。
3 案例分析
论文选取某地方高校某专业的大四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和就业情况作为案例研究。
3.1 获取原始综合素质测评模型
该校的综合素质测评模型已在2.1节给出。
3.2 获取样本信息
随机抽取71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单项指标的平均值,并请企业相关经验人士根据毕业生签约单位、拟聘岗位和薪酬待遇等信息为71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打分,以此作为元评估的数据基础。
3.3 回归分析
本案例的回归分析属于多重线性回归,首先需要检验因变量的总体在自变量各水平上呈正态分布。通过SPSS制作直方图验证了因变量的总体基本上呈正态分布,满足假设。然后根据第二步中获取的样本信息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的自变量是身体心理素质、实践创新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文化素质,因变量是就业情况。回归分析的结果如下所述。
1)对回归模型的描述。表1给出了回归模型的描述表。总体来说,回归模型对大学生质量的预测效果比较好。多重相关系数R=0.641,多重测定系数R2=0.411,表明约有41.1%的就业情况变化可以用模型解释。
校正后的测定系数R2adj=0.375,与R2接近。R2受自变量的数目与样本量之比的影响,当比值小于1:5时,R2倾向于高估拟合度,这在一般情况下推荐使用校正后的测定系数,因此本案例表明约有37.5%的就业情况变化可以用模型解释。
2)对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结果。表2给出了对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方差分析表明回归方程显著,F(4,71)=11.496,p=0.00
3)偏回归分析及检验结果。可以用表3中的容忍度指标来诊断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容忍度(Tolerance)是指该变量不能被其他变量解释的变异百分比。因此,容忍度越小的变量被其他变量解释的变异百分比越大,共线性问题就越严重。从表3中可以看出,所有变量的容忍度均大于0.3,因此多重共线性问题不显著。
在检验显著的预测变量中,判断相对重要性的标准是标准化偏回归系数Beta,绝对值越大表示对模型的贡献越大,对预测指标越重要。从表3中可以看出,检验显著从高到低依次是“思想道德素质”、“实践创新素质”和“专业文化素质”。
3.4 检验原始评估模型的有效性
从第三步的回归分析得出,原始评估模型的四个评价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就业情况的变化,但是每个指标的显著性与实际情况不太符。在原始模型中,显著性从高到低依次是“专业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实践创新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而回归分析的检验显著从高到低依次是“思想道德素质”、“实践创新素质”和“专业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不显著。
3.5 元评估结果分析
综上可知,该校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得出的大学生质量测评结果与用人机构对大学生质量的实际评价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原因如下。
1)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指标以及权重设置与时代脱节。马克思的“全面发展学说”较明显地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观,比较常见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为德、智、体、美等几大方面。具体每项指标下的二级指标或三级指标表达含糊,较难定量化;并且,每个高校在具体操作中对每项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这个权重的分配有一定的局限性。基本上智育成绩占最大比重,而智育成绩则由专业文化课程学绩分表示。造成这一现象有主观原因也要客观原因:主观上,学校、家庭和社会长期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考核学生在校表现的绝对指标,因此到了大学这种主观思想仍占上风;客观上,专业文化课程成绩是最方便收集也相对公平的考核数据,因此高校在考虑评价体系的可执行性后会倾向于以专业文化课程成绩代表智育水平。但是,社会对大学生质量的要求在变化,传统的高分学生不再是用人机构的最佳人选,现代社会强调的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所以强调文化课程成绩的评价指标体系已经不适应时代需求。
2)高校的大学生质量跟踪体系不健全。综合素质测评中除了专业文化素质评价指标,还有思想道德素质、实践创新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评价指标。后面这些指标的信息获取在实践中有一定难度,原因在于高校没有完善的大学生质量跟踪评价体系。大学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比较松散,学生的自由时间较多,学校很难掌握大学生综合知识质量、业余知识拓展、科研水平、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信息,缺乏对学生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质量评价。
3)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体单一。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以学生自评为主,辅导员监督为辅,而评价体系的设计以高校的教务处为主,所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真正评价主体是高校教务处。从高校的作用来看,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力,那么理想上高校毕业生质量的高与低应该由用人单位和社会来做出评价。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比较缺乏。
4)大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的元评估不普遍。美国的教育评估实践活动经过学业测验、课程与教材评估、学校效能评估、专业化评估等多个阶段,从小到大,从具体到一般,从个别到整体,反映评估活动的动态性与实践性。我国恢复高考至今三十多年,期间又经历了大学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换,时间短、变化多,缺乏系统、科学的大学生质量评价体系,更谈不上对大学生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元评估,因此各种类型的大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很难得到保证。
4 结束语
通过实证研究元评估某高校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发现高校的质量评估体系与现实就业市场期望之间存在差异性;总结出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评价指标及其权重设置与时代脱节、大学生质量跟踪体系不健全、大学生质量评价主体单一以及对大学生质量评估体系的元评估不普遍等;并提出以下大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建议。
1)加强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的科学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决定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如果评价指标体系空洞、可执行性差,那么评价体系也发挥不了作用。建议从实际情况出发,调查市场需求特征,细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做到与时俱进。
2)建立大学生质量档案,完善质量跟踪体系。发挥任课教师和辅导员的作用,从不同评价主体出发,在大学每个时间段记录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实践和自我创新经历,作为学生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并在学生毕业后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做好雇主回访工作,了解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
3)建立定量的大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元评估方法。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如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应用心理学等)广泛应用到教育科学中,为大学生质量评价提供定量的方法,并为大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胡高,胡弼成.高等教育质量:理性评价与认识[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4):39-43.
[2]张宝歌.高等学校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69-71.
[3]范纯琍.大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构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26(5):8-24.
[4]李少华,李汉邦.美国教育评估的元评估发展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11):54-57.
[5]郑中华,王战军,翟亚军.外部认可视角下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63-68.
[6]曾沽,彭安臣.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多样化[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2(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