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教学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开国大典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范文1

24日上午,市教委教研室王厥轩主任主持了开幕式。市政协副主席王荣华特意从北京赶回致开幕词。他强调:中华文明、文化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教育不是喊几句口号,开展几次活动,而是要体现课程全渗透,深入到各门具体的学科中去。语文学科在课程渗透民族精神教育这一方面迈出了意义重大、令人可喜的一步。语文教师要坚守母语教育的主阵地,成为母语文化的传播者,将母语教育提高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来加以认识,要培养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形成以汉语为荣的民族自豪感。

上海建平中学校长程红兵、市教委德育处副处长邹、全国中语会会长陈金明在开幕式上先后发言。陈教授回溯百年来语文教学的走向,借用严复“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之说反思了语文教学创新和守成的关系。

开幕式后,浦东外高桥保税区小学卢雷等6位青年教师分别执教了六节中小学语文公开课。课后,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作了专题报告并评课。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范文2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好玩好动,如何在短暂的一堂课中让学生集中精力上好课呢?我的做法是通过播放音乐、视频或做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黄山松》一课中,我制作了一个短片,收集了一些有关黄山的美景图片,并配上优美的音乐,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真正感受了“黄山归来不看松”的意境。又如在《陶罐和铁罐》一课中,我让学生分别扮演傲慢无礼的陶罐和谦逊有礼貌的铁罐,学生的兴趣高涨,争着表演,把课堂气氛推向。再如学习《开国大典》第六自然段时,为了再现当时激动人心的一刻,我给学生播放了当时的影像资料。伟人的话音和形象的再现,让学生感同身受,于是学生朗读课文时语调高昂,情绪饱满。随后的学生对话交流也一个比一个精彩,一个比一个慷慨激扬。正是因为有了生动的教学情境,才有了这生机无限的语文课堂。

二、运用体态语,保证语文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的好坏,关系着课堂教学能否成功。如果课堂纪律不好,不但学生学不到知识,教师也没心情去讲课。优秀的教师知道如何去维持课堂纪律,而不是简单地大声斥责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因为他知道,这样做不但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更会影响其他听课学生的听课效果。我们班级有一名同学上课时总是说话,不但自己不学习,还捣乱不让其他同学学习。有一次,这个同学又在底下偷偷地说话,我没有训斥他,而是慢慢走到他身边,用手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小脑袋,温柔地说:老师知道你都听会了,你很聪明,但是影响其他同学就不是好孩子了。他低下了头,再也不说话了。

发生这样的情况,我总是反思:是不是自己讲得没有意思,还是学生已经学会了,或者其它什么原因。找到原因后,立即调整教学内容,以便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留足时间,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上课的时候,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堂练习,不要满堂灌。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在学生刚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趁热打铁,对知识点进行巩固练习。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是否学会了这堂课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检测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是否听懂了所讲内容。教师通过巡视,发现学生不懂的,要及时讲解,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如在作文教学中,每当学到新的好词佳句时,我都会让学生用这几个词写一段话。学生思考之后,编出来的话都很生动,这样当堂学的知识就吸收一大半了,再配合课后家庭作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识字教学中,我只讲解十分钟左右,剩下的时间让学生讨论组词、造句,以及怎样写好这些字,然后练习字的书写,最后展示评价。

四、发扬民主精神,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搞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融洽师生关系,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信任留给学生,把温暖送给学生,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的师生关系,创设活泼、轻松、有趣、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心态,主动参与学习。如在教学每篇课文时,我都会让学生尽可能地多提出问题,想到什么说什么,板书归纳成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去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独立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美术课程标准;美术教育;人文;欣赏

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已经有好几年了,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新的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能有效地传承文化,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陶冶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当然,教师也要努力开阔自己的视野,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积极地思考并探索如何切实发挥好基础美术教育的审美教育功效,让学生受到美术文化的熏陶,培养审美情操、审美意识和艺术能力等。

一、树立正确的美术教育观念

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业形式,它和绘画及工艺教学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从美术教学总的目标和任务出发,欣赏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发展的道路。新课程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构建各学科教学的知识目标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在促进学生美术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合理的美术学习方法,以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道德价值取向。为此,我们应自觉树立起人文主义教育观、综合的教育观和课程建设者的教育观。

1.在美术教学中凸显人文性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也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例如,我们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就是主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拨动人的心弦,使人精神奋发,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例如,欣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可感受到作者通过构思、构图和色彩所表现的中华民族永远起来了的信心和气魄。

2.在美术教学中体现自主性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不只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上,还体现在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上,需要重新认识和反思我们的教学活动,也需要重新调整我们的知识结构,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教师时刻应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不断探索与自省,全方位地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还要转变观念,由知识的占有人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人,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成为学生可利用的资源之一,教师的任务由过去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信息的优化选择为主。美术欣赏课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有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虽然美术是作为一种视觉的造型艺术形式,但一些非视觉的表现形式如游戏、文学、音乐等也能增强视觉艺术的表现,加强横向的学科知识或表现形式,丰富美术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大胆创新,务实开展美术课改实践

基于课改倡导的种种理念,教师运用综合美术文化教育的观念,创造性地开发课程教材资源,结合学校的自然环境、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周围社区环境等因素,我们整合并拓展教学内容,让素描、水粉、剪纸、漫画、书画、电脑设计等门类构成的系列教学实践和教学展示进入课堂。既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还要对教学形式、表现方式进行多样化设计。

我们还多方位地尝试了以美术文化为主题,注重学生合作、探究、实践、开拓创新的意识和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开展美术综合化实践教学研究。在大主题活动下,分成多个子活动,学生自主选择子活动,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在中心主题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学生在活动中都有了表现机会,展示艺术个性,获得了成功体验,收获了自信心,审美能力、审美情操和艺术素养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各尽其能,共同参与,尽情享受着美术学习带来的极大乐趣,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当然,我们在关注世界范围民族文化的同时,不能忽略对本土美术文化的发掘。扬州漆器、玉雕在全国范围都是有名的,如何更好地利用和消化这些宝贵的考古资源,使学生了解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我们对地方课程教学实践的思考。根据地域特点,学校资源开展的模块式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弥补每周一节美术课容易给学生带来的知识遗忘,避免较长时间学习的疲惫,还可以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学校美术文化教育。

因此,我要做一名聪明的教师,与时俱进,树立新的美术教学策略意识,在教学研究实践中与学生一起分享交流,及时反思,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也是我教师职业的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4.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在我国新的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这样的基本理念:“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1 自主学习的理解

“自主”就是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自觉主动地去发现、探索、理解知识的过程,即“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素质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所必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刻苦的钻研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的,必须在老师长期的努力下,使学生经过不间断的培养,才能具备。

2 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完全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学习的主宰,学生只能围着教师的讲、问、练团团转,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严重的压制和损害。即便有所谓的师生互动,也是在老师的不断“启发”下,得到老师想要的答案。学生是在老师设计好的框架里学习,完全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更没有机会在老师的框架以外用不同的方法学习。只能被动的接受“是什么”,“为什么”。完全不用主动去思考,也不会主动去思考。

3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1 提高教师的自主性:老师的激情与个性是老师个人魅力的充分体现,它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也产生深远的影响。老师在教学中如果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一步,没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很难想象他的学生们会有自主创新的意识或精神。老师自主创新精神的缺乏也是造成学生自主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对教改充满信心,充满激情,不断的去专研新课程,新理念,在学习中探究,在实践中改进。在教学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对于教材,对于学生,对于教法勇于创新,敢于试验。具有了自主创新精神的老师,才会教出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

3.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充分运用多媒体:初中阶段的学生,直观的影、音、画更易于他们的理解和接受。而多媒体的充分运用,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比如通过电影《大决战》来展现的恢弘气势;用天安门城楼的讲话来感受开国大典的激动人心;用《蒙娜丽莎》来感受人文主义;用动画来演示香港被英国人占领的过程等等。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更重要的是声形并茂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2)满足学生问问题的欲望:学生只有对他感兴趣的问题,才有着强烈的探索精神,喜欢追根究底。所以,如果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就说明他对这一学科的某些内容产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正确引导,积极鼓励,使他们的兴趣进一步滋长、扩大,从而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提供强大的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努力学习。因此,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问题的质量如何,一定要有热情、耐心,正确引导。任何厌烦、搪塞和斥责的态度,都会挫伤学生好问的积极性,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因为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只有学生乐于学习,才会主动的去学习。

3.3 练习方式的改变

(1)学生自批练习题:我们常说教师职责是要传道、受业、解惑。做练习老师不给批复、讲评是不可以想象的,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但是,老师大量的批改和评,往庀换来的是,没有学生愿意主动的交作业,没有学生会主动的问问题。所以老师常抱怨的学生的主动性很差,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的包办,必会养成学生的懒惰。如果反之,我京不批复,不讲评的诜,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们自然要主动想办法来自己解决问题,而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会请教同学或老师来解决问题,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组织好学小组,“兵教兵”。这样就使得学生不会被动的等待批复,等待讲评,而是主动寻求答案和解。但是,老师并不是撒手不管,而是要以抽查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于作业的完成情况。再组织同学们对不同的答案或存在的共同问题提出讨论,这样,以分享思维成果、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2)学生自编练习题:编写练习题是老师综合素质的体现,交由学生缔写练习题同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练习题的编写需要一个过程和长期的持,才能起到锻炼学生的能力目的。首先可以先帮助学生模仿耀师的练习题,然后再独立编写。在编写过程中要注意不同题型的练习,如选择题、组合列举题、材料分析题、综合探究题 编写的同时还要组织答案,可以通过课堂小组对抗的形式,也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练习题的缔写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而同学间的相互考察、评价,又是一次合作探究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它寸所有的老师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己的观念,全面提升自己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我们的目标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与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来超越自我,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让学拥有一种终身受益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科渗透 能力培养

最近,零点调查公司一项关于青少年历史知识现状的调查显示:青少年对中国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非常低,全体被访者中仅有1.5%的青少年能及格。这不能不引起历史教育者的重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习惯于满堂灌,学生钟情于死记硬背,结果可想而知。笔者认为,历史教学除了要继续完成历史知识、技能的传授任务,注重学科内在知识联系外,还应在教学中关注历史学科与其它相关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强调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历史教学“活”起来。

一、时事热点,产生于今天,根源于过去,体现了历史的连续性和因果关系,昭示了历史“鉴往知来”的价值。

历史和现实同属于一个不可割断的时间链条,历史是现实的前奏,现实是历史的延伸,“历史和现实、古和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现实的理解有利于认识过去”,同样的道理,对过去的认识也能更好地理解现实。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恐怖问题、中东问题、阿富汗问题、印巴问题等引起了世界各国爱好和平人士的关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青年学生关心时事、思维活跃、思想开放等特点,及时追踪时代信息,筛选一些特殊的时事热点,或探究原因,或比较异同,以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理解、综合、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史学理论素质和实际应用水平。

二、诗歌、民谣、成语、典故是历史事件的浓缩,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体现了历史的趣味性、形象性和真实性。

诗歌、民谣来自民间,反映了人民群众真实而朴素的情感。面对一曲《硕鼠》,无论是唇干舌噪的讲解,还是嘶心裂肺的控诉,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另一方面,诗歌、民谣以其细腻的笔触、饱满的形象勾勒出特定历史时期的人和物,从而丰富了历史的内涵,增强了历史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当我们在讲解梁武帝崇佛、东晋士族、唐玄宗腐败及赵构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等事件时,如能引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等诗句,并结合诗歌含义,联系历史背景,使诗歌与历史相互印证,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体会诗歌的真正寓意,又能增强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文史一家”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成语是一种为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具有结构严谨、语言铿锵顺口、形式简洁、含义精深的特点。典故则出自典籍而又有故事性,是一个完整故事的高度概括。成语、典故虽寥寥数语,却寓意深刻。项羽“破釜沉舟”的勇气,祖逖“闻鸡起舞”的执着,无不深深打动每一位师生的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适时地引入这些语言历史的“文物”,对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领域、巩固学习效果、提高思想认识,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历史遗迹、出土文物,是过去历史的再现,“历史就在你身边”,从而使历史的陌生感、距离感荡然无存。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人们自觉地以语言、文字记载历史,同时也不自觉地以实物保留住历史。当我们看到实物、遗迹能印证语言、文字时,不由得一阵狂喜,从而也找到了一条克服学习历史枯燥乏味的捷径。面对电视镜头中老山汉墓的层层揭开,汉代的墓葬制度、社会风俗等也随之呈现在观众面前,此时,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历史也是鲜活的、历史并不遥远。同样,面对雄伟的万里长城和雄壮的兵马俑,我们也无不为秦始皇“君临天下,振策长嘶”的恢宏气势所折服。而中华大地东西南北中,到处都有丰富的人文蕴藏,到处都有光耀青史、绚丽多彩的历史内容。因此教师应当充分采撷、利用文物、遗迹这一直观教具,经常性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考察战场旧地、文物遗存,参观博物馆、文物馆,借助于实物、实景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增长见识,接受教育,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鉴赏力。一些专题展览会,如“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展览”、“中国历代服饰展览”、“古代墓葬展览”等,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都将有重大的帮助。或者组织学生采访现当代史重大事件的参与者、见证人,如对历史学家、革命英雄、劳动模范、历史人物的后代甚至普通人进行采访,搜集一些有价值的史料,并鼓励学生以此为基础,形成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如《我的父辈在中》、《战斗英雄***》、《20年家乡的变化》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而牢固的历史形象,从而使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水平。或者开展乡土史教学。乡土资源范围广、数量多,具有直观性和亲和力,与其它历史相比,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大大缩短了学生认识水平与遥远历史史实之间的距离,极大地丰富了历史课的内容和情趣。

四、小说演义、影视佳作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它全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与事,从而弥补了历史教科书的呆板与枯燥。

历史知识是丰富多彩的,教材提供的只是沧海一粟,加上通史的局限,学生对一些历史事件或人物的了解不甚全面,容易产生误解或以偏概全,而小说演义、影视佳作以其饱满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合理的历史诠释弥补了这一点。零点公司的调查同时表明,青少年了解历史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正趋于多样化,图书和影视正成为更为重要的传播历史的渠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地引进一些文艺作品,组织学生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阅读有关历史的小说、演义,如影视《开天辟地》、《》、《》、《三大战役》、《开国大典》等,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药》、《最后的一课》、《红与黑》、《飘》等,无不包含着丰富的历史素材,而且比历史教科书更具体形象、更生动逼真,从而能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知识基础上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这对于学生形成全面、立体的知识体系,正确、详实的历史结论,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经验与反思。

1、不可喧宾夺主。引入课外资料虽然有助于历史教学的深入开展,但过分占用课堂时间来探讨其它问题,将会影响学生学习基础的历史知识。离开了这些最基础的历史知识,再去谈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无疑是纸上谈兵。

2、必须立足于教材内容。社会“热点”层出不穷,诗词、小说更是汗牛充栋,教师要选择那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问题,切不可将历史课变成“热点透视”专栏或“诗词朗颂会”。当然,适当地取舍教材、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也是必须的。

3、引入方式应不拘一格。可在导言、小结中引入,也可在讲课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引入;可以由教师直接引入,也可由学生的提问来引入。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不断完善,甚至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导入图片、录像、声音等各种资料,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4、要随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个性各不相同,兴趣爱好丰富多彩,或许正是教师信手拈来的一句话或一段资料,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欣赏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的创新,容忍学生的错误,形成彼此间的理解、信赖与合作,这样学生就可以尽情地“放飞自己的思想,展开自己的想象,张扬自己的个性,完善独立的人格”。

5、要留有“空白”。引入课外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切不可滔滔不绝一讲到底,而应给学生以想象、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6、改革作业形式。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掌握,当堂可以完成的可采取口头的形式,如课堂交流、分组辩论等,需要课后完成的可采用如调查报告、人物简评、小论文等书面形式或者制作模型、示意图等实物。

参考文献

1、余伟民 主编《历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稚勇 方明生 主编《社会科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于友西 等 著《历史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林崇德 主编《历史教学心理学》[M].北京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5、白月桥 著《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 民族文化精神 影戏 天人合一 和而不同 人本思想

在影视艺术院校,中国电影史是一门传统的理论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那种单纯的以讲授电影发展史常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学生、社会以及电影本身的需要了。尤其在市场经济下,当今的中国,商业文化大行其道,并形成了对一代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和改造,物质的获得变成很多人生活里唯一的追求。因此,当我们面对电影问题的时候。首先要面对的应该是文化,包括教育在内。要让学生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与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有充分认知。北京电影学院的陈山教授曾经指出:当我们的电影走出国门时。我们有没有根基和世界对话?拿什么与世界对话?这不只是知识架构问题,更重要的是艺术家的价值取向问题。对此我们是非常赞同的。

在教学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门史学课程的教学,以什么观念对知识加以梳理,以怎样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追逐商业利益的大潮中,还能保有一种独立的艺术品格,以艺术家的良知和爱国情操,对自己的民众投以深切的人性关怀。这是教学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从某种角度来说。一部电影艺术史,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形象史和心灵成长史。因此,中国电影立足于世界影坛的根基应当是民族文化精神。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文化是以人心和人生为观照的,有着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和进取精神。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特定的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等。构成了中国文化精神的基本风貌。因此,把中国电影的发展进程放在民族文化精神和艺术传统的视野中来加以梳理,通过对中国电影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分析与解读,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审美意味,阐释中华民族的人文性格与文化精神,以求多层次、多元化地来关照中国电影的演变历程及其创作上的美学追求,便构成了我们教学的基本思路。

一、“文以载道”与“影戏”传统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载体的结构与其所承载的内容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而电影的社会文化位置和内含与其所选择的艺术形式及其发展方向之间也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这是我们认识电影艺术史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出发点。

在儒家思想的哺育下,中国古代文论中产生了“诗言志”、“文以载道”、“乐以教化”等一系列艺术命题,强调艺术要为政治教化服务的宗旨。这种以服务社会为根本目的的致用精神在中国得以长久的延续,也同样体现在电影创作中。中国电影的拓荒者郑正秋先生曾经说过:“戏剧者,社会教育之实验场也:优伶者,社会教育之良导师也:可以左右风俗。可以左右民情。是故吾人于优伶一方面,不可轻忽视之。于戏剧一方面,更不可漠然置之。”

回首中国电影的发展进程,其教化功能清晰可见。把电影看作一种社会教育的手段和工具,不仅是艺术家自身的追求,更是时代和社会对中国电影人提出的要求:电影成为他们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社会理想的手段。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电影艺术家所关注的问题和影片所集中表现的题材内容,大多与这一时代社会政治的核心话题直接相关。

在对电影本体的认识方面,由于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因此,早期中国电影人对电影的认识也更注重对影片的整体把握。从社会功能目的出发,以中国观众熟悉的戏剧化冲突原则为基础。利用传奇、巧合等因素以求故事以情节的曲折生动:在电影的时空表现上,则以较大的叙事段落的戏剧性场面中展开的故事来完成影片的表意任务。这种以叙事为核心的电影本体论观念与电影的教化功能的结合,生成了最具中国特色的“影戏”传统。

从郑正秋、张石川的《孤儿救祖记》、《姊妹花》到蔡楚生的《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从谢晋的《女篮五号》、《芙蓉镇》到吴天明的《人生》、《老井》从张艺谋的《红高粱》、《秋菊打官司》到王小帅的《青红》、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几代电影人,都在传承着这种艺术追求。

作为一种电影观念,“影戏”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艺术和电影的思维方法。它是在借鉴民族戏剧的娱乐因素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影像语言和中国式观影习惯特点逐渐建立起来的。“影戏”传统之所以能够产生并深广地影响着中国电影,正由于它是根植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中国电影的现实生存环境中。

然而,在当今中国电影该以怎样的姿态立足于世界的时候,作为年轻一代的电影人。该如何以富于国际化的视野来对“影戏”加以继承、改造,并实现新的突破呢?我们对学生提出了这一中国电影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人本思想”与影像中的人文关怀

在对“影戏”传统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我们又从另一层面对中国电影人既心存“兼济”天下之志,又洁身自好、守持心性真实、追求个性自由的价值观予以深入剖析:他们以发自艺术家内心的民族情感。表达着对平民大众深切的人性关怀。

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承载者是士。崛起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士,表现出博大的胸怀与开放的心态,有着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淑世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他们提出“天道远,人道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命题。这种热爱人生、以民为本的思想,代代相传。形成了中国文化中积极入世的忧患意识和追求精神独立的审美品格。这一点,也同样支撑着中国电影的民族艺术影像,支配着中国电影主流形态的艺术走向。在教学中,我们以此为线索,深入探讨不同时期的中国电影人,在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独具魅力的生命关怀与平民意识。

打开中国电影影像的记忆,一系列血肉丰满、性格鲜活的小人物跃然眼前。每一代电影人都在这些形象身上赋予了鲜明的人道主义立场和深沉的生命关怀:卑贱的阮嫂首先是一个具有“伟大的人格”的圣洁的母亲:歌女小红和吹鼓手小赵的爱情在穷困的岁月里显示着中国百姓乐观豁达的情怀:天真善良、聪明可爱的三毛的不幸命运和“小广播”的市侩与心酸,都同样让我们在笑声里流下同情的泪水:张嘎子、、吴琼花在战火中追求着革命理想和自己的人格完善:李双双在集体化的道路上不断成熟,孙旺泉忍辱负重、执着地寻找着生命之水,成了一方水土中的平民英雄:翠巧为追寻光明而被黄河吞没:苏州河畔的女孩牡丹为纯美的爱情而付出生命:秋菊为“要个说法”历尽辛酸:做扒手的小武也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贫嘴张大民在“与树同居”的日子里自得其乐:“三峡好人”们在时代的变迁中。思考着生存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

这些作品大多以平民化的视角,从日常生活中去挖掘中国社会的众生相,凝聚着 中国电影人对现实民生的深切关怀以及忧国忧民的悲剧意识,构成了一幅中国电影的“清明上河图”。

教学中,我们还针对当前中国电影创作中人文关怀的缺失现象让学生展开讨论:面对“黄金甲”与“好人”在票房上的“胜负”,我们该如何评说与选择?艺术与技术,传统与现代、生产与消费、道义与利益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这都是学生们走上创作之路时所要面对的!中国需要有力量、有人性深度和历史深度的民族电影。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

三、“天人合一”与电影的诗意品格

“天人合一”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精神最根本的特色。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世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谐调。这一思想特征贯穿于中国文化艺术的各个层面,并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追求、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美学上,和谐化诗意关联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刻浸渍了中国古代审美境界论,使得中国人特别强调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于是,追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意境之美,成为了中国艺术的终极目标。而中国人生于自然、取之于自然,仰赖自然的观念,也在电影创作中得以充分的延伸与发展,形成了中国电影艺术民族风格的诗意传统。

从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电影人就开始有意无意地把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宁静、幽远、恬淡的审美意境渗入到电影创作中来,并开始从叙事和造型相结合的综合效果来探索电影的民族文化意蕴的表现。委婉含蓄的无声片高峰之作《神女》:完整体现中国美学特质的影片《小城之春》;“十七年”中寄景抒情的《早春二月》80年代的散文诗电影《城南旧事》:充满东方韵味的武侠片《卧虎藏龙》,清新隽永的《那山那人那狗》……表现对名山大川、奇景秀地、边塞风光向往的风光片《刘三姐》、《五朵金花》、《林海雪原》、《庐山恋》:凭借大自然抵御政治压抑。升华生命诗情愿望的《牧马人》、《天云山传奇》等……

结合这些不同时期的电影作品所呈现出的美学意趣,我们与学生共同探讨:尽管由于主流意识形态倾向于急功近利、直奔政治性主题以及直白显豁的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原因,诗电影未能在中国获得长足的发展。但在传统美学的陶冶下,中国电影人一直在作品中努力营造具有浓厚民族意味的段落。他们融合中国诗歌、绘画、音乐等审美表现形式。通过空镜头、长镜头展现自然景观,借以抒发主人公的内心情感,表达创作者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试图运用视听造型来实现一种东方美学的表达,以写意的方式抒写恒久而普泛的人性主题,并形成了含蓄隽秀的诗意品格。这种美学气质是中国电影不能丢弃的!

四、“和而不同”与风格类型的多样化

在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基因。它是指在保持各种因素的本质的基础上,达到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彼此相容相通,是“”的升华。为使学生深入领会“和”的含义,我们对此作了多角度的诠释。

从历史角度看,正是因为有一种“和”的博大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对外来文化产生巨大的亲和力,才会吸收、改造其他民族的文化,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中国近、现代的进程,恰好是中西文化不断地“和”的过程:而从当前全球一体化的格局来看,“和”已成为世界文化交汇融通的潮流。

纵观中国电影的百年进程,在抒发爱国情感、讴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颂扬英雄气节、表达乐观豁达的心态、追求家庭和谐等民族文化精神的熏染下,一代代电影人,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电影作品。而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区域构成上“”的特点,也使中国电影在“和而不同”的文化阐释上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侯孝贤、吴天明对现实的深切关注,李安、谢晋温柔敦厚的伦理情结,胡金铨空灵而富于禅意的武侠世界,冯小刚、周星驰富于平民意识的喜剧、贾樟柯长镜头里的尘世关怀等。其中都贯穿着浓郁的中国文化品格。而“华人电影”或“华语电影”概念的出现,也反映了当代人对中国电影多元构成特点的认同与关注。

据此考察中国电影可以看到:电影作为一种“舶来”的艺术,在进入中国文化视野和创作空间起,就体现了这种兼容并包的文化品质。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是全新的电影语言方式,与最具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京剧艺术有机结合的产物。

尽管受传统艺术理论重感悟、轻理性的影响,中国电影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民族电影美学理论体系。但我们还是尝试着运用当前的一些研究成果,对中国电影在民族文化以及民族与外来文化结合下形成的叙事模式、风格类型进行了分析、梳理。以求给学生提供一个可借鉴的研究视角与今后的创作思路。

(一)主旋律电影

长期以来,电影在中国主导意识形态的观念体系中首先被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载体而不是文化‘产品’”,因此,在中国电影创作中,主旋律电影便成为一个特有片种。在某种意义上说,主旋律是建国前“影戏”观念的延伸,并随着时代的变革,被不断地注入了更多的意识形态色彩。《中华女儿》、《白毛女》、《青春之歌》、《李双双》、《开国大典》、《生死抉择》、《张恩德》、《云水谣》等等,都是各个时期具有影响力的作品。

教学中,我们结合今年的“金鸡奖”和“华表奖”的获奖情况,对当前的电影现状进行解读:在经历了大众文化形态的冲击后,近几年的主旋律电影在继续强调其意识形态功能的前提下,开始有意识地将娱乐性、商业性元素融入其中。《云水谣》就是成功地将爱情片的类型模式与主旋律形态相结合的代表。

(二)家庭

以家庭伦理为核心的儒家伦理学说,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指向。对伦理秩序和伦理秩序中的个人及其职责的反映与思考,成为中国文艺创作中的重要母题之一。

在对中国电影的梳理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不断重复的叙事模式: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核心,围绕~个家庭的亲情关系来反映道德问题:用巧合的情节表现人物的不幸,用不幸的事情来衬映出人物对家庭伦理观念的取舍,借此体现影片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孤儿救祖记》、《姊妹花》、《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先后成为20世纪前半期中国电影中最卖座的影片,原因就在于它们都是从家庭伦理的角度,以最贴近中国人文化认知的方式人手的。这类影片靠情、理打动人。以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观众之间在心灵上的沟通和共鸣作为契合点。这是一种具有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内涵的创作模式。

20世纪后半期,我们曾经对谢晋和李行等人的电影进行了有关恪守传统伦理还是实现人格现代化的讨论。80年代之后,有着国际背景,横跨中西文化的李安创作了“父亲三部曲”,他沿袭了家庭伦理的角度,但视 野则是世界的、开放的。展现了传统伦理观念在现代社会悲喜交加的命运。教学中,围绕着李安的成功,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一种从民族文化深处生长起来的叙事模式该如何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呢?关键就在于创造者在尊重艺术传统的基础上,能否顺应时代,赋予既有模式新鲜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因此,新一代电影人有责任将家庭打造成一种既能深入到民族生活和情感的内里,又能获得商业号召力的电影模式。

(三)武侠片

在世界电影类型片中,武侠片是少有的由中国人原创、探索和发展起来的类型电影,是比较纯粹的单华民族样式的类型片。它是以中国武术功夫及打斗形式、侠士形象和侠义精神作为情节类型构成基础的电影。

我们通过纪录片《功夫片岁月》,使学生了解武侠片在产生、发展、成熟的历程中。融入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多重内涵:满足老百姓良好愿望的侠文化、武侠小说的直接影响、京剧艺术的表演程式、武术功夫的表现形态、禅宗思想的渗透等。并以《火烧红莲寺》、“黄飞鸿系列”、《独臂刀》、《侠女》、《唐山大兄》、《少林寺》、《新龙门客栈》、《卧虎藏龙》等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武侠片为例,对这一类型特点进行分析:“侠义”、“自由”、“为民”的精神追求: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奇丽影像、壮观场面的营造:惊险动作的设计:传奇人物的塑造:全景、大全景镜头的运用……上述元素的有机结合,造就了影片慷慨激昂、感时伤怀、悲天悯人的审美效果,激发起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英雄情结,对观众产生了强烈的情绪感染力。

通过分析与学生进行交流:中国武侠片之所以长久不衰地立于世界电影之林,其根本原因在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气质。然而,武侠片创作现状却令人堪忧: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刻意营造华而不实的大场面、卖弄电影特技、故事情节粗制滥造以及对“暴力美学”的盲目追逐等等。这种顾了“面子”,丢了“夹里”的状况会将中国武侠片引向何处?这是值得反思的问题。

(四)西部片

20世纪80年代初,钟惦先生提出了拍摄具有中国特色的西部电影的想法。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吴天明导演以《人生》、《老井》为中国西部片奠基。与此同时,第五代的《黄土地》、《盗马贼》等也加入了对中国西部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的关注:其后出现了《野山》、《秋菊打官司》、《双旗镇刀客》、《美丽的大脚》、《二嫫》、《一个都不能少》、《天地英雄》、《图雅的婚事》等一系列以中国西部地区为背景的电影作品。

或许“中国西部片”的概念还有待于商榷,因为它不是对美国西部片的机械模仿,而是作为当代中国极具区域特色的片种存在着。这类电影力求以新的视角对中国的西部生活作独特的观照和抒写,创造性地将当代人的思考融解于西部社会生活和自然景观之中。在艺术表现上,透过浓郁的乡土生活画面、民俗风情、宗教仪式以及独特的人文意象。捕捉其深层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中国西部生活进行雄性精神的审美创造,给中国的民族精神、艺术意识注入了刚气和力度。而这种阳刚之美正是当下的中国电影所欠缺的。

(五)喜剧片

喜剧片在中国电影中发展比较缓慢。作为类型研究而言,最值得关注的当属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出现的冯小刚的贺岁喜剧片。

这是一种带有很深的中国文化印迹的喜剧片。冯小刚以喜剧的超越精神和民间姿态,引发了中国大众的一次次“狂欢”!贺岁片不仅使“过年”有了民族本土意义上的电影文化载体,还形成了中国独有的电影档期――贺岁档。然而,它尚处于起步阶段,还远不够成熟。由此对学生提出:在他们今后的创作中,是否应该对这一电影类型融入更丰富的民族文化意味?

在中国电影中,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样式,如反特片、戏曲片、动画片等,这些作品几乎无一例外的显示了中国文化精神的强大生命力。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人骨子里所渗透的民族之魂从未改变过。正如张明敏在《我的中国心》里所唱的“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毕国心”。“和而不同”、“多元向心”。这是中国文化、也是中国电影不变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