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值周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值周总结范文1
一、积极引导,诱发农村初中学生潜在的阅读需要
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对阅读的积极引导是阅读持久的关键因素。在阅读兴趣培养阶段,要以诱发农村初中学生的潜在需要为目的,要让农村初中学生明白不阅读就很难有好出路,这样才会激发他们的激情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加入一些难度大的阅读知识,也可以定时举办一些课堂活动,最好把农村初中学生放到具体不同的活动中进行测验,看哪种活动最有利于调动他们内心的需求,然后因人施教,因势利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好好地从思想、行动上做最有力的疏导,让学生走进阅读,并让他们一步步尝到成功的甜头,提高他们的阅读欲望,从而使他们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二、循序渐进,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循序渐进地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习惯。首先,选择健康适合的读物,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指导学生选择书籍。(1)必须根据农村初中教学条件以及农村初中学生阅读的年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阅读书籍;(2)要有利于提高农村初中
学生的文化素质;(3)推荐书目要广泛,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全面的阅读兴趣;(4)推荐有助于提高农村初中学生阅读鉴赏力的书籍,以此来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加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其次,制订科学的阅读计划,让农村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阅读计划可有所区别。比如,七年级主要培养学生对一些读物的兴趣,让他们喜欢阅读;对于八年级或九年级的学生,应要求他们开始选择一些经典、优秀的读物来精读,定期交流读书心得,及时做出总结,并彼此分享阅读的乐趣和经验。
三、创设情境,营造农村初中浓厚的阅读氛围
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引起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于农村初中学校教学设施较差,因而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还十分新鲜,学生对其的好奇心极强。所以,有条件的农村初中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新颖、形象、感染力强等特点,创设相关的阅读情境,以此来丰富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使阅读材料形象化、趣味化、浅显化,可以说,这是培养农村初中学生阅读兴趣的有力助手。其次,利用信息技术演示问题情境,丰富阅读教材的审美空间,把农村初中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给农村中学生营造一种可感可知的阅读情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共鸣,强化并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四、注重评价,努力强化农村初中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收不到实效。所以,农村初中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检测,并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可以开展“讲故事”“办手抄报”“诗歌朗诵比赛”“读书汇报会”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巩固他们的阅读成果,还能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激情,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进而推动农村初中学生进一步扩大阅读面。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么多的阅读活动形式中,讲故事是农村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可以说,每一个故事都是培养他们阅读兴趣强有力的催化剂。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是学生忠实的听众,对学生要适当地进行表扬,对他们在日常说话和写作中的闪光点要予以充分的肯定,以此强化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其他学生也会对受表扬的同学羡慕不已,这对所有学生有着十分积极的导向作用。
总的来讲,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教育要与时俱进,就得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去开辟农村初中学生阅读的广阔天地。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就会逐渐成为农村中学生的自觉行为,为提高农村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化宗.对农村中学生阅读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5).
[2]韦淑,匡明,毛知兰.浅谈农村初中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0(03).
[3]周丽萍.农村初中生阅读习惯的培养[J].文学教育(上),2011(09).
作者简介:
初中值周总结范文2
关键词:初中地理;体验式教学;应用;探究
体验式学习是初中地理教学中最具效率的一种学习方式,其中,体验式学习的体验式指通过实践活动加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是一种人类的心理感觉。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体验式学习的使用,不仅可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展现,并且能够利用实践以及反思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一、体验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类型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划分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主要包括的体验式学习方法包括三种类型,分别是情景体验法、社会实践体验法以及动手操作体验法[1]。
首先,情景体验教学法是初中地理教学中惯用的体验式学习方法,是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的基础上,将自身的体验融入其中的一种方式。其中,主要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学生角色的扮演,在根据地理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教学目标的指引下,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对地理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到学习环境之中,体会地理课程的魅力。另一个方面是对多媒体的利用。众所周知,地理学习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域性,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包括人文地理、社会环境、自然景观等,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视频与图画,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轻松学习。
其次,社会实践体验法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增强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思考与认识,从而引发学习的反思,这种方式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其中具体的操作方法包括两方面:一方面需要开展实地考察法,对某一个地区的自然风光、生活方式、工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解,这种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另一个方面则是社会调查访谈,利用调查问卷、调查访问的方式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能力,这种方式不仅是地理教学的目标,也是提高学生体验式学习成果的关键。
最后,动手操作体验法能够让学生在“做”中不断学习,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作为初中地理体验学生中的主要途径,动手操作体验法不仅可以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其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学生的内容以及对象不能太过于复杂,需要遵循初中生的心理要求,并且要保证整个操作过程要与地理知识紧密结合[2]。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体验式学习法的主要要点
(一)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验式学习环境
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从根本上决定了地理成绩以及对问题探究的能力。现如今,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的学习环境逐渐的开放,学习环境更加民主,这种情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且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对地理知识充分理解,将地理学习放在主体地位,这样一来,便可以提高地理学习成绩,实现对地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二)加强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入体验式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整个体验式活动有所了解,并且能够使老师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指导,能够积极开展各种交流体验活动,实现对学生的自我教育,保持教师与学生在地理学习与教学中的统一性。其中,地理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引者,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信息,帮助学生寻找学习的方法,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的有效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并且对相应的内容进行记载,最后做出总结,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认识。在开展校外地理活动的时候,要将安全防范措施做好,让学生不仅可以大胆的进行探索,并且也要让学生能够在探索与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
一般而言,初中地理教师在选择体验式学习的内容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教材内容,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此外,地理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选择的对体验学习的内容进行选择,将具有影响力的地理人物、地理事件以及地理现象作为主要内容,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充分了解整个地理的发展过程。对于地理概念以及地理内涵,体育教师可以选择过于抽象的内容作为学习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结语: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入体验式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与认识。其中,根据上文得知,体验式学习方法分为三种类型,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地理老师,需要选择切实可行的方式加以探索,实现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训。
参考文献:
初中值周总结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兴趣 教学
1 引言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往往是辛苦的,那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初中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手段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提高。
2 做好初中语文兴趣教学的方法
2.1 提高自身的素养
学生喜欢老师,才能喜欢老师所教授的课程。如果学生不喜欢这个老师,就不可能将这门课程学好,作为老师,从接手学生的第一天起,就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你。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一手好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知天文,晓地理,通古今,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适时的示范与展示,学生就会从心底里佩服你、效仿你,在效仿的过程中产生兴趣。同时老师也应该注重自身资源的沉淀,琴棋书画虽不用特别精通,但应该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你展示给学生的舞台越大,学生学习的空间也会更广。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就会产生。
2.2 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教学,用心帮助学生、爱护学生,用实际行动感化学生,绝不能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歧视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在课后,老师要经常与学生接触、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要、生活问题等,指导他们总结知识、改进学习方法。情感在教育过程中起巨大的调节作用,老师对学生的信任,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这种情感还会激起学生对老师的信赖,使老师提出的要求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另外要让学生真正喜欢老师,喜欢老师的课程,老师就得真心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帮助、引导、感化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老师。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配合你的教学,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收到预期效果。
2.3 组织活动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组织生动的竞赛或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挑战欲,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常用的形式有:
(1) 表演,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在课堂上让他们各小组分工改变课文内容,让课文以剧本的形式出现,由学生来分角色表演,不仅能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字,而且巩固了课文内容,加强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可以用角色演绎的文章体裁比较多,可以是戏剧,可以是诗歌,也可以是小说。如《范进中举》一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上台表演胡屠户两次给女婿贺喜的神态动作,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一人物的认识。
(2) 辩论,学生之间互相辩论,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逻辑能力,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让学生们在辩论中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展现自己的才华,同时还可能让老师发现一些新的答案,新的理解。如学习《杨修之死》一文时,可组织一场辩论,探究杨修之死的原因。辩论题如下:关于杨修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有人说另有他因。你持何种观点?正方: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反方: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
(3) 角色换位,有时候可以让学生当一回老师。比如对于课文中生字的正音,可以让学生到讲台前来完成。有些自读课也可以让学生试讲,不过应选择一些行文浅显,结构清晰的自读课文。试讲前,老师应当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学生也可以自己搜集,由试讲者自己备好课,写出详细的教案,老师再检查,指导修正不足之处,然后由学生进行讲课。讲完后,组织全班学生互动,从讲课内容和讲课技巧两方面进行做出评价。经过“备课―讲课―评议”的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感。
2.4 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走入课堂,录音、录象、幻灯以及多媒体等现代电化教学手段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等活起来,动起来。有利于引起审美愉悦,增强学习兴趣。如在讲授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时,可以制作展现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骗子的阴谋诡计,他们吹嘘自己所织出的衣料的“特性”,他们在织布机上的“空忙”情景,大臣、官员和皇帝察看织布情况时的心理动态,皇帝穿“新衣”上街游行和被老百姓识破的过程等通过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将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嘴脸形象地刻画出来,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3 结论
总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值得大力探讨和研究的。兴趣教学的具体方法有很多,就看我们如何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提高课题的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资料】
初中值周总结范文4
一、初中生物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程序
初中生物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程序主要包括呈现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和总结评价。
1.创设情境,抛出任务
教师根据社会现实生活创设任务情境,在教学情境中提出与生物学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设置课程总任务。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了解、认识与分析任务,激发探究新知的热情。
2.师生讨论,分解任务
教师在抛出课程总任务时,需要和学生一同根据任务需求和原有知识背景与经验,将总任务分解成众多子任务,它们之间并不相互孤立,而是紧密相连,构成一个整体。
3.科学探究,得出结论
课程总任务被师生分解成众多的子任务,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对子任务形成初步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实验和社会实践等活动,获得完成总任务所需的必备信息和资料。
4.交流分享,回归任务
学生将实验或实践结果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形成对任务新的理解。由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或生活环境的不同,对任务的新理解也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和讨论加深对任务的全面理解。当学生完成全部的子任务后,教师要引导和支持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回归到总任务。
5.实施评价,反思总结
在探究任务获得答案后,学生应以自我为参照评价所学知识,适时地通过小组成员开展的有关实验和实践活动的评价,找出小组合作中值得推广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相关原因。此外,教师要对整个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作出评价。
初中生物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摆脱传统的教学思维,将传统理论课和实践课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教学单元。在任务的驱动下,教师教学过程的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仅用很少的时间在必要时对有关知识点和学生提问进行讲解,他们的主要活动是组织、引导、支持、评价和反馈。教师根据任务目标和内容设计给出“问题串”,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利用“问题串”把讨论一步步地引向深入,从而启发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主形成新概念,引导学生将已有知识与新学知识相联系,指导他们总结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更好地掌握探究方法。
二、初中生物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教学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任务选择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生物教师需要在明确学习需要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合理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思想与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1.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任务,挖掘学生的学习动机
生物学的教学设计必须围绕学生的兴趣进行,且源于社会现实生活。
案例1 从洗衣服发现酶的特性
在学习了“消化和吸收”一节后,学生知道糖类、脂肪及蛋白质能被消化是酶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在验证“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这一实验时,我们得出“唾液淀粉酶发挥活性的最适宜温度是37℃左右”。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试想,现在人们洗衣服使用的加酶洗衣粉中也含有酶,它的活性也会受到温度的影响,那么,人们使用洗衣粉洗衣时的最佳水温是多少?如何通过实验得到答案?
课下,教师可以指导兴趣小组的学生自主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分别在20℃、30℃、40℃、50℃、60℃的水温条件下,取4L水,使用同一品牌的加酶洗衣粉洗涤被墨水污染的白棉布,按包装袋说明配制洗涤液的浓度,洗涤20分钟,洗涤强度尽量保持一致。之后,师生要比较洗涤效果,以没有弄脏的白棉布作为标准洗涤效果,进行实验记录。最后,学生就会得出加酶洗衣粉大约在40℃的温水中洗涤效果最佳。学生回家后会把这一实验结果汇报给妈妈,让她们在洗衣服时注意调节温度,达到最佳洗衣效果。这就是学生有效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例证。
案例2 观察与照顾身边的植物,发现无性生殖的现象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在课程开始前安排学生开展观察生物生长发育的活动。在讲授“无性生殖”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2个月将吊兰等植物放置在教室中,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管理、观察和记录吊兰的生长变化,发现吊兰茎上长出气生根和新的枝条,之后将带有气生根的枝条取下栽种在花盆中,这时又会长出一个新的植株。在正式进行“无性生殖”教学时,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无性生殖的观察经验,就会迫不及待地了解无性生殖的过程和理论,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以任务驱动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培养完成任务的能力
初中生物学的实验教学占有很大比重,实验既是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又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培养他们动手和思考的能力。
案例3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真正理解茎的输导作用
在讲到“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时,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有关茎的输导作用。教师可以先放置几盆由于失水已经萎蔫的草本植物,让学生亲自动手救活这些植物。他们会用不同的手段,有的会给植物叶片喷水,有的会把水浇到盆中,通过不同的拯救方案,学生会得出把水浇到盆中能以最快速度拯救这些植物。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得出“水分是由植物根毛从土壤中吸收、由茎输送给叶片”这一结论,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茎的输导作用。
那么,如何证明茎具有输导作用?教师要就地取材,利用当地常见植物――夹竹桃设计证明“茎输导水分”的实验,准备显微镜、夹竹桃枝条、剪刀、玻璃瓶、红墨水等材料。各组学生按照不同的实验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将夹竹桃枝条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瓶中、将夹竹桃枝条放入盛有红墨水稀释液的玻璃瓶中、将环割一圈的夹竹桃枝条插在盛有被稀释的红墨水的玻璃瓶中、将夹竹桃叶片全部摘除后放入盛有稀释的红墨水的玻璃瓶中。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真正了解到被墨水染红的是木质部,原因在于木质部具有向上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
一些学生可能会提出将置于被稀释的红墨水中的枝条多放几天,情况会怎样?于是,他们会继续实验,几天后将这些枝条取出,观察横切面,就会发现横切面几乎全部被染上红色。这主要是因为:夹竹桃枝条放在稀释的红墨水中,由于时间过长产生横向运输,细胞之间会存在渗透性吸水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度的引导,学生也会积极地动手动脑,在实验观察中得出结论,对新的知识点心领神会,植根于脑海,形成深刻的记忆,提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3.以任务驱动学生将学习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生物学知识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将环保教育渗透到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以拓展性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为学生探究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环境,为开展情感态度教育提供重要资源。
案例4 观察水蚤的心跳,监测水质污染
在讲完“水中生活的动物”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常见且易取材的水蚤为例,介绍目前水蚤在水环境污染监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的心跳。水蚤真的能监测水质污染吗?如何进行监测?兴趣小组的学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行了一番探索。
学生准备了盐水、糖水、烟丝浸出液和自来水(对照)等进行实验。他们将水蚤放入不同的液体中,用滴管将水蚤放在凹槽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在低倍镜下计数水蚤的心跳数/分钟,每次实验重复3次,统计处于不同液体中水蚤的平均心跳数/分钟,从而得出“位于自来水中的水蚤每分钟心跳数最高,位于其他液体中的水蚤每分钟心跳数都偏低,其中烟丝浸出液最低”的结论,进而得出可以通过观察水蚤在不同液体中的存活时间来监测环境中水质的变化。
通过这种探索性实验,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步骤,了解科学研究需要周密的考虑和科学详细的设计,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在实验时,学生会边观察边计数,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技能也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也可以了解到烟草的危害,环保意识得到加强。
4.及时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当看到学生积极参与时,要主动进行鼓励;当看到学生不断进行努力探索时,要给予表扬,尽最大可能争取更多的学生加入探究行列。
案例5 观察实物,探究根与茎的区别
在讲授“植物的养料贮藏”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胡萝卜、甘薯、马铃薯、慈姑等实物放置在实验桌上,让学生找出根与茎的主要区别在哪儿。学生会将所学的有关茎和根的知识加以回忆,通过实物比较,最终得出“茎上有芽和节,根则无”的结论。对此,教师要马上给予高度表扬,之后提醒他们再仔细观察,学生就会发现除茎上有芽和节之外,还会有鳞片,如在马铃薯芽眼里轻轻一拨,就可见微小的鳞片,而慈姑节上有一圈褐色的鳞片。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加上教师的点拨,相信他们对植物茎和根形态的概念及其区别会有很深的印象。
案例6 借助马齿苋功能,拯救水蚤
在用水蚤监测水质的实验中,学生发现在香烟浸出液中水蚤心跳从快到慢以至“夭折”,一些学生会联想到马齿苋有防止血栓的作用。他们会将马齿苋植株包在纱布中,将其捣碎取汁,滴加在奄奄一息的水蚤上,探索马齿苋的功能,兴趣盎然。而且,由于水蚤代谢旺盛,选择载玻片时会经过一番探索,最终选择带有凹窝的载玻片让水蚤有更多的生存空间,提升观察效果。
这些办法都是学生在具体操作中积极思考的结果,教师要马上给予鼓励性评价,这对树立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驱动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初中生物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运用,使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始终充满浓厚的兴趣,不再只做教师的“收音机”,而且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索中提高自主能力,有更广阔的思考余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推动生生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强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自己去探寻充满神秘感的生物世界。
参考文献:
[1]韩立福.当代国际教育教学模式导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初中值周总结范文5
[关键词]牛顿运动定律值得注意的几点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65
牛顿运动定律不仅是动力学的核心内容,而且是经典力学的重要基石之一,还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功和能、冲量和动量等后续物理知识不可或缺的认知储备。牛顿运动定律建立的过程蕴藏了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品质和人文底蕴,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因此,牛顿运动定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熟练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点
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深入挖掘
牛顿第一定律破除了长达一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念: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深刻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保持静止或原来运动状态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力的作用效果的表现形式之一,隐含了力概念的定性含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为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的产生埋下了伏笔。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的基础。
2.客观、公正地评价前辈科学家
虽然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家纠正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错误观念,但今人不应苛求和轻视古人,因为,人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某种自然现象或事物的认识具有相对性,形成的理论是相对真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越来越聪慧,科学方法不断优化和创新,技术手段也与时俱进,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步修正和完善相对真理。所以,我们绝不能否认亚里士多德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涉及天文、气象、生物、哲学、数学和物理等方面,他是西方文化的奠基人,是现实主义的鼻祖。他追求以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说明各种自然现象,倡导从直觉和思维两个方面J知和研究事物。正是因为欠缺思辨和实验,才得出上述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错误结论。
3.明白牛顿虽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牛顿的创新令人敬佩。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最初由伽利略提出。伽利略通过对接斜面的实验,发现小球沿对面斜面向上运动几乎达到原来的高度,如果不断减小对面斜面的倾角,小球沿该斜面运动的长度将不断增加,进而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理想实验”并得出结论:如果将对面的斜面改为水平面,则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而不需要外力来维持。于是伽利略提出:“任何速度一旦施加给一个物体,只要除去加速或减速的外因,此速度就可保持不变,不过这是只能在水平面上发生的一种情形。”这就是惯性定律的雏形;但是,伽利略认为的“水平面”是“各部分和地心等距离的球面”,显然,这是不妥当的。后来,笛卡尔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完善了伽利略提出的惯性定律,表述为:如果物体处在运动之中,那么如无其他原因作用的话,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既不停下,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牛顿继承并丰富、发展了伽利略和笛卡尔等科学家的观念,提出了惯性概念,明确了力的定义,给出了参考系的意义,铺垫了惯性系和非惯性系,认为静止和运动并没有区别,都是平衡状态,进而把惯性定律表述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4.清楚牛顿第一定律虽然有实验支撑,但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显然,牛顿第一定律是从大量自然和实验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由于外界对物体的作用力只可能尽量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严格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性是靠它得出的推论在现实实际和无数实验中无一例外地被证实而得到证明的,进而成为牛顿物理学的基石。
二、“牛顿第二定律”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点
1.运用经典方法――“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时的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长板的倾角既不能小,又不能大,要恰好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摩擦力及其他阻力,确保无牵引的小车在长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2)安装器材时,要调整滑轮的高度,使细绳与斜面平行,但是在平衡摩擦力的时候,一定要取下细线、砝码盘和其中的砝码。
(3)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使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一般来说,砝码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不超过小车和车上砝码总质量的10%。
(4)改变拉力或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按停小车。
2.对“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思考和创新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学理念的优化,物理实验的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我们可借助DIS实验(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从以下两个方面优化“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
(1)由于手工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的点计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比较繁杂且耗时较长,有机械重复、浪费时间之嫌,故可用传感器测量小车的加速度a,在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与位移传感器相连的计算机屏幕上可呈现出小车运动的V-t图像,在V-t图像上选取合适的区域,借助DIS的功能键可方便、快捷地获得小车加速度a的大小。
另外,在小车上安装细窄(0,5cm左右)的遮光片,利用两个光电门(同种规格)和数字毫秒计,也可很便捷地测出小车加速度a的大小。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为了将砝码盘及砝码的总重力大小mg视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F,要求满足条件“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和车中砝码的总质量”。但是,随着砝码盘中砝码的不断增加,越来越不能满足上述实验条件。最终导致根据数据描绘相关图像时,图线的末端发生了弯曲,干扰实验结论的顺利得出。
为了突破上述难点,摒弃条件“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车中砝码的总质量”,可借助力传感器直接测量细绳中拉力F的大小: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的前端,牵引小车的细绳直接与力传感器相连,在小车加速运动的过程中,计算机屏幕上同步呈现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采集实验数据时,只要在F-t图像上选择合适的区域,即可得到该区域内细绳拉力的平均值。
但是,这种实验方法要求力传感器的数据必须以无线方式传输,以免在小车运动的过程中传输线的移动影响小车的运动。另外,在用这种方式呈现细绳拉力的过程中,由于细绳有弹性且要绕过定滑轮快速运动,计算机屏幕上呈现的细绳中拉力F的大小会出现一些波动,为克服这一缺陷,可在图像上选取较大的区域,获得拉力F大小的平均值。
(4)牛顿第二定律定量给出了力的单位“牛顿”的物理意义。众所周知,力的单位是“牛顿”,1牛顿到底是多大?其物理意义是什么?总不能让学生一直停留在初中阶段定性的层面:1牛顿大约是两只普通鸡蛋的重量。
事实上,牛顿第二定律的一般表达式是F=kma,但常用的表达式是F=ma,k取1的意义是在国际单位制中定义1牛顿力的大小是使质量为1kg的物体获得1m/s2的加速度,即1N=1kg・m/s2。
三、“牛顿第三定律”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点
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涵解读
2.“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建议
鉴于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初步接触过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基本知晓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但为了帮助学生深刻体会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加深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课前布置学生先预习“牛顿第三定律”,然后分组自主设计实验验证: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反向、共线;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③用实例分析、比较、归纳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并收集、整理凸显牛顿第三定律的趣味视频资料。上课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做一两个典型实验:①两个同规格的弹簧秤水平互拉;②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然后学生们分组展示、交流自主设计的实验,教师做好组织和调控。课后布置学生并自制“水火箭”,探究影响“水火箭”上升高度的因素。
友情提醒:牛顿运动定律适用于低速、宏观的惯性系。
3.例题赏析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如图所示,把鸡蛋A快速向另一个完全一样的静止的鸡蛋B撞去(用同一部分撞击),结果几乎每次都是被撞击的鸡蛋B被撞破。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鸡蛋B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
B,鸡蛋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大于鸡蛋B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
C.鸡蛋A在碰撞的瞬间,其内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会对A蛋壳产生向前的作用力
D.鸡蛋A的碰撞部位除受到鸡蛋B对它的作用力外,还受到鸡蛋A中蛋黄和蛋白对它的作用力,所以其受力部位所受的合力较小
分析:本题考查了惯性、牛顿第三定律及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等知识。为了正确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较难改变。反之,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2)惯性并不是一种力,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来状态”或反抗“状态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3)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怎样受力无关;与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动无关;与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无关。
(4)外力作用于物体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不能认为改变了物体的惯性。
(5)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总结为“四同、三异、三无关”。
(6)区别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最直观的方法是看作用点的位置和作用效果: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这两个物体的状态(运动)不一定相同。
解析:鸡蛋A和鸡蛋B相互碰撞时,鸡蛋A对鸡蛋B的作用力和鸡蛋B对鸡蛋A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在撞击的短暂过程中,鸡蛋A内的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在速度减小的过程中,会对鸡蛋A的蛋壳内壁产生向前的作用力,从而使鸡蛋A的蛋壳与鸡蛋B蛋壳的接触处所受的合力比鸡蛋B的蛋壳与鸡蛋A蛋壳的接触处所受的合力小,因此鸡蛋B的蛋壳易被撞破,所以选项C、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CD。
反思: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问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初中值周总结范文6
何谓对比?对比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在大脑中确定事物异同的过程,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化学上的对比教学就是把内容相近或相反的知识有目的地整合在一起,进行“有比较”的教学,从而达到“有鉴别”的效果,教师若在教学中,对比教学法运用的得当,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欣喜……
一、对比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给我们留下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教学规律,这都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心理学研究证明:“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精神力量和内部动力”。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时时要引起学生的惊奇、疑问、悬念,直到引起学生的兴趣,使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有一种欲罢不舍、欲舍不能的吸引力,如“烟”和“雾”是初中学生难以区分,易于混淆的两个现象,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
实验一、把点燃的红磷小心地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迅速盖上玻璃片,待白烟消失后,让学生观察瓶底和瓶壁上有什么颜色和状态的物质出现?
实验二、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细口瓶,在瓶口的上方罩一个干燥的集气瓶,一会儿后取下,让学生再观察内壁和瓶底有什么颜色状态的物质出现?
两个实验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这样学生从头到尾真实地观察到烟和雾的成因,明确了烟是固体小颗粒在空气中扩散的结果,而雾是小液滴在空气扩散形成的,以至于学生整节课兴趣盎然,信心倍增,达到了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教学目标。可见兴趣的培养不是生硬的强调,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教师在备课时多一点思考,在预设时多一点智慧,在教学时多一点启迪,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无形之中就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对比实验步骤,培养学生操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从“失败或错误中学习”是化学实验教学中值得提倡的一种教学策略,它体现了新课程教学观的深刻变化,即单纯地从注重知识结果的获得转向全员参与、人人体验的过程,从不断错误或失败中获得成长的经验,所以关注学生的失败或错误,也正是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和发展,如在氧气的获取一节实验教学中,当实验临近结束时,教师进行启发:氧气收集完毕后,是先撤去水槽中的导气管,还是先熄灭酒精灯?学生回答后,教师反问:如果我把这两步的顺序颠倒过来,会得到什么结果呢?接着让一个学生到前面的实验台上演示一遍,结果自然是水沿着导气管进入炽热的试管,使试管破裂,这时教师继续问到:这是为什么呢?这时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最后学生总结到:原因是熄灭酒精灯,使试管的温度骤然下降,试管内的气体压强迅速减小,所以水槽中的水会……这一实验虽然损失了一只试管,却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见“失败”是一种宝贵的教学再生资源,教师要善于及时地捕捉利于课堂教学、利于学生思维活动中的错误或失败的信息,当学生处于思维的岔路口时,我们不妨先接过学生抛来的球,再巧妙地把球踢过去,因为“课堂应是向未知的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有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过程”……这时教师针对这一失败实验加以总结,对学生进行“吃一堑、长一智”的教育,无影之中就培养、巩固了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对比药品用量,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我创造性
传统的教学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作为知识的忠实的传递者。课前在题海中苦思冥想地选择,课堂上声音沙哑地讲解,课后不知疲倦地批改。学生作为知识的继承者,课堂上被动地聚精会神地听,课后绞尽脑汁地做,师生没有一点自主、没有一点激情,他们始终处于高度紧张之中,纵使培养了几个“状元”,也是典型的高分低能的畸形儿,与时代的要求是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开发智力,发展思维潜能的乐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面对新的形势,教师角色地转换势在必行,因此现在的课堂不仅应成为教师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整合教材的平台,而更应成为表现教师如何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竞技场。如在进行盐的性质一节教学时,我又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
实验一、在试管中A加入`2毫升浓的碳酸钠溶液,然后滴入两滴稀盐酸,学生观察。
实验二、在试管中B加入`2毫升浓的稀盐酸,然后滴入两滴碳酸钠溶液,学生观察。
教师启发:①这两个实验有什么不同?
②各有什么现象?
③为什么会有不同现象?
此时课堂不再是课堂而是学堂,而教师不再是讲解员,而变成了向导,你看:学生不再是正襟危坐的客人,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或查找自己的资料,或交流自己的见解,或讨论自己的疑惑,或探究自己的不解,这样的课堂激起了同学们一串串思维的浪花,碰撞出一个个智慧的火花,在无声处中培养了他们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通过自己对比教学的尝试,我深深体会到: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对比;没有上课前的周密预设,就没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如果说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活中的一片葱茏的绿洲,那么对比教学就是这片绿洲上的一棵大树,让我们携起手来,在这颗大树下一起尝试,一起体验,一起成长,一起快乐,一起分享。
对比教学,给课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对比教学,让课堂更具有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