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马克思经济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马克思经济学范文1

一、理论体系比较

(一)逻辑起点和起始范畴

任何经济学理论体系都有其逻辑起点和相应的起始范畴或概念。

1 《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商品理论,其起始范畴既不是资本,也不是产权,而是“商品”。当然,这个“商品”是资本主义的商品,不是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过的商品。马克思认为,“商品”是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一般的形式,“商品”范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一般的范畴,在其中包含了能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矛盾的各种矛盾或矛盾的萌芽。

这一逻辑起点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顺序一致的。商品既是马克思资本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资本关系发展、演变的现实起点。资本并非一开始就表现为资本,它经过劳动力的购买并实现了货币的增殖,才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也是由商品所有权规律演变而来的。所以,商品关系是资本关系的历史演变的现实起点。

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和决定商品二重性的劳动二重性,揭示了蕴涵在商品中的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从而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而资本的一切矛盾,也在商品分析中得到初步的揭示。这些矛盾正是资本内在矛盾的胚芽,是资本矛盾最抽象和最一般的形式。

2 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对企业性质和存在原因的分析,“企业”是其起始范畴。

“企业”是一种组织,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要的微观主体或经济细胞。正统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的研究构成了其厂商理论,但它把企业视为一个既定的主体,一个既定的存在,一个与其他个体一样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者来看待,它所分析的是企业如何运行以达到利润最大化。至于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如何?正统经济学没有回答。科斯的理论构建,则从探讨企业的本质及产生原因开始。

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是交易费用理论,“交易”是其对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单元,又是现实经济活动中最普遍、最一般的活动。科斯从企业分析开始切入,对企业本质、产生及规模变动原因的逻辑追问,直接引出了“交易费用”的存在,从而修正或否定了正统经济学的“零交易费用假设”,也开始了交易费用理论的构建。“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制度经济学的基础,后面的分析都是围绕着各种各样的交易及其成本展开的。科斯认为,市场交易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的。因为市场交易本身是有代价的,即存在交易费用。然而,为什么不能把所有交易都纳入企业内部呢?因为企业内部交易也是有成本的。于是,在二者之间就有选择的必要,企业规模与市场交易就有一个边际均衡点。这样就进入了交易方式或交易规则的选择问题,也就是制度选择问题了。

科斯在分析“企业本质”、“企业存在及规模变动原因”等问题时,已经将“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来了,后继的其他产权经济学家无非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要么补充和完善交易费用理论,要么是将这一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运用到其他具体领域。

(二)核心范畴

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资本”与“剩余价值”。它们本质上是一个范畴。因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体现的关系就是资本关系。而对“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分析也就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即对资本产权制度的分析。

产权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交易”与“交易费用”。不过,与“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关系不一样,“交易费用”并非是“交易”的本质,“交易”是人们从事的活动,“交易费用”是人们在活动中消耗的资源或代价。“交易费用”只是揭示了“交易”中有成本这一事实而已。

(三)理论主线

所谓理论主线是指贯穿一个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它将各个理论构件或组成部分串成一个整体。

《资本论》的逻辑主线是对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的分析,剩余价值理论是贯穿整个体系的主线。整个《资本论》,从头到尾,都以剩余价值的分析为核心。从总体框架看,《资本论》第一卷研究资本如何增殖或剩余价值如何产生;第二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通过流通,使其增殖部分得以实现;第三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在不同的资本家阶层之间分配;第四卷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史。其不同卷、篇、章、节中的具体理论,也都贯穿这一主线。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主线是产权的交易费用分析,交易费用理论贯穿在其理论体系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两条主线各自在其理论体系中发生作用的方式或把理论构件联系起来的方式是有差异的。

剩余价值理论是作为马克思经济学一切理论构件的内核而存在的,它是任何一个理论组成部分的实质。例如,劳动价值论是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基的,揭示商品价值的源泉,其真正目的和作用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对资本生产过程的考察,实际上是研究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对资本循环、周转,对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是为了研究剩余价值实现的规律;对利息、利润、地租等的分析,是研究剩余价值在资本家阶层分享的转化形式。

“交易费用”并非每个理论构件的实际内容,而是其中的方法或工具。用它分析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企业产权理论;分析制度变迁,构建制度变迁理论,等等。

(四)主要理论组成部分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组成有两种划分意见:一是按《资本论》四卷的逻辑顺序,分成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剩余价值流通或实现理论、剩余价值分配或分割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史;另一种则超越四卷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理论、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等。两种划分都能成立,而且不矛盾。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构件是松散的。“交易费用理论”是其核心部分。以交易费用理论作为工具分析的理论,包括:(1)企业性质理论;(2)企业产权结构理论;(3)制度变迁理论;(4)法律经济学等。

二、方法论比较

从整体上看,两种理论范式建立在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上,有着不同的分析方法、概念和理论逻辑。

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含义和内容一般概括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化都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具有必然性,最终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同,生产关系和支配分配、交换关系的规律也不同。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和整体主义的分析方法。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三者合一,本质是自由地追求个人功利。它遵循的是古典主义的个体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应追索到它们的个人行为基础,都必须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阐发;个人的目的或偏好是经济学分析的出发点和基石,必须把个人的有目的性放在首位。因为,个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个人的有目的性乃是一切社会行为的起因。 转贴于 三、产权理论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与新制度经济学定义的产权有许多共同之处。(1)它们都认为产权是财产权,不是单一的权利,而是一系列权利的组合体;(2)它们都认为产权可以分解;(3)它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法权。尽管如此,通过比较,我们还会发现二者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产权的本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生产资料的归属是所有制的本质规定,财产权利是所有制的法律形式,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决定法律上的财产权利。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是一种私有权。产权是其制度理论的核心范畴,并认为法权(产权)关系决定经济关系。

(二)产权的形成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所有制及所有权(产权)的形成与发展同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变化相联系。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出现是国家统治者的欲望与交换当事人努力降低交易费用的企图彼此合作的结果”。

(三)产权的功能

马克思经济学强调所有制对社会制度的性质以及社会公平的影响。而新制度经济学则强调产权的激励功能与效率功能。

四、制度变迁理论比较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仍然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1)经济人是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点,只有个人才进行选择和行动,集体是无法选择和行动的;(2)与经济人相联系的成本一收益法是“标准经济学方法”,也是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分析方法;(3)制度变迁取决于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平衡,是制度非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是经济人在成本约束下追求收益最大化的趋利过程;(4)国家拥有利用暴力“规定和强制实施所有权的地位”,它以提供“保护”和“公正”的服务换取统治者的收益,一旦制度创新会使统治者私人收益超过私人成本,制度调整就势必发生;(5)意识形态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它有利于克服搭便车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的非市场配置及降低社会经济运转的费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1)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因此,人类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变迁,主要应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迁来解释;(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与激化,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制度乃至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与革命;(3)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在社会经济关系中,主要体现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或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变革的性质、方式和程度;(4)制度变迁的主体是代表生产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阶级斗争在制度变迁中起着杠杆作用;(5)制度变迁的动力源泉在于现有的各种法权关系或社会制度不能适应潜在生产力的实现和发展,致使掌握新的生产力的社会集团为获取自己所能控制的、潜在的、新的收益而推动制度的变革;(6)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和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矛盾的性质不同,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式是不同的;(7)尽管国家、社会意识形态对制度变迁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会影响到制度变迁的模式与方式,但起决定性作用的仍是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差异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差别与制度变迁模式差别的客观根据与决定因素。

五、几点结论

1 马克思经济学从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宽广角度,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与灭亡的规律,着重分析资本与雇佣劳动、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对立,指明社会制度变迁的方向,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思想武器;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是在肯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修补、完善私有产权制度,以减少制度的磨擦,提高经济绩效。前者是宏观的、整体的、深刻的,对人类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后者是微观的、个体的、精细的,对调整企业、个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提高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马克思经济学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引入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范畴,分析了人们在历史形成的生产方式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由这种关系所决定的不同的利益集团或阶级,揭示这些集团和阶级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相互关系的变化,从而较好地解释了人类历史上重大社会制度的变动。

但由于它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矛盾、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上,而对资本家之间、资本家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像个人的心理活动、行为选择等微观个体的行动特征的揭示,没有列入自己的分析框架内,或者没有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因而,它对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条件下的、日常的、微观的企业制度变迁缺少针对性较强的分析。

3 新制度经济学以个体主义的分析方法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释制度变迁的原因与机制,强调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把制度变迁归结为个人之间相互博弈与相互交易的结果;但它没有分析决定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的社会经济条件,以为个人可以随意地进行选择,这就难免陷入唯心主义泥坑,无法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与实现条件。

马克思经济学范文2

一、理论体系比较

(一)逻辑起点和起始范畴

任何经济学理论体系都有其逻辑起点和相应的起始范畴或概念。

1《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商品理论,其起始范畴既不是资本,也不是产权,而是“商品”。当然,这个“商品”是资本主义的商品,不是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过的商品。马克思认为,“商品”是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一般的形式,“商品”范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一般的范畴,在其中包含了能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矛盾的各种矛盾或矛盾的萌芽。

这一逻辑起点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顺序一致的。商品既是马克思资本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资本关系发展、演变的现实起点。资本并非一开始就表现为资本,它经过劳动力的购买并实现了货币的增殖,才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也是由商品所有权规律演变而来的。所以,商品关系是资本关系的历史演变的现实起点。

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和决定商品二重性的劳动二重性,揭示了蕴涵在商品中的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从而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而资本的一切矛盾,也在商品分析中得到初步的揭示。这些矛盾正是资本内在矛盾的胚芽,是资本矛盾最抽象和最一般的形式。

2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对企业性质和存在原因的分析,“企业”是其起始范畴。

“企业”是一种组织,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要的微观主体或经济细胞。正统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的研究构成了其厂商理论,但它把企业视为一个既定的主体,一个既定的存在,一个与其他个体一样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者来看待,它所分析的是企业如何运行以达到利润最大化。至于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如何?正统经济学没有回答。科斯的理论构建,则从探讨企业的本质及产生原因开始。

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是交易费用理论,“交易”是其对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单元,又是现实经济活动中最普遍、最一般的活动。科斯从企业分析开始切入,对企业本质、产生及规模变动原因的逻辑追问,直接引出了“交易费用”的存在,从而修正或否定了正统经济学的“零交易费用假设”,也开始了交易费用理论的构建。“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制度经济学的基础,后面的分析都是围绕着各种各样的交易及其成本展开的。科斯认为,市场交易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的。因为市场交易本身是有代价的,即存在交易费用。然而,为什么不能把所有交易都纳入企业内部呢?因为企业内部交易也是有成本的。于是,在二者之间就有选择的必要,企业规模与市场交易就有一个边际均衡点。这样就进入了交易方式或交易规则的选择问题,也就是制度选择问题了。

科斯在分析“企业本质”、“企业存在及规模变动原因”等问题时,已经将“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来了,后继的其他产权经济学家无非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要么补充和完善交易费用理论,要么是将这一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运用到其他具体领域。

(二)核心范畴

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资本”与“剩余价值”。它们本质上是一个范畴。因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体现的关系就是资本关系。而对“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分析也就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即对资本产权制度的分析。

产权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交易”与“交易费用”。不过,与“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关系不一样,“交易费用”并非是“交易”的本质,“交易”是人们从事的活动,“交易费用”是人们在活动中消耗的资源或代价。“交易费用”只是揭示了“交易”中有成本这一事实而已。

(三)理论主线

所谓理论主线是指贯穿一个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它将各个理论构件或组成部分串成一个整体。

《资本论》的逻辑主线是对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的分析,剩余价值理论是贯穿整个体系的主线。整个《资本论》,从头到尾,都以剩余价值的分析为核心。从总体框架看,《资本论》第一卷研究资本如何增殖或剩余价值如何产生;第二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通过流通,使其增殖部分得以实现;第三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在不同的资本家阶层之间分配;第四卷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史。其不同卷、篇、章、节中的具体理论,也都贯穿这一主线。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主线是产权的交易费用分析,交易费用理论贯穿在其理论体系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两条主线各自在其理论体系中发生作用的方式或把理论构件联系起来的方式是有差异的。

剩余价值理论是作为马克思经济学一切理论构件的内核而存在的,它是任何一个理论组成部分的实质。例如,劳动价值论是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基的,揭示商品价值的源泉,其真正目的和作用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对资本生产过程的考察,实际上是研究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对资本循环、周转,对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是为了研究剩余价值实现的规律;对利息、利润、地租等的分析,是研究剩余价值在资本家阶层分享的转化形式。

“交易费用”并非每个理论构件的实际内容,而是其中的方法或工具。用它分析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企业产权理论;分析制度变迁,构建制度变迁理论,等等。

(四)主要理论组成部分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组成有两种划分意见:一是按《资本论》四卷的逻辑顺序,分成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剩余价值流通或实现理论、剩余价值分配或分割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史;另一种则超越四卷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理论、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等。两种划分都能成立,而且不矛盾。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构件是松散的。“交易费用理论”是其核心部分。以交易费用理论作为工具分析的理论,包括:(1)企业性质理论;(2)企业产权结构理论;(3)制度变迁理论;(4)法律经济学等。

二、方法论比较

从整体上看,两种理论范式建立在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上,有着不同的分析方法、概念和理论逻辑。

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含义和内容一般概括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化都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具有必然性,最终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同,生产关系和支配分配、交换关系的规律也不同。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和整体主义的分析方法。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三者合一,本质是自由地追求个人功利。它遵循的是古典主义的个体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应追索到它们的个人行为基础,都必须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阐发;个人的目的或偏好是经济学分析的出发点和基石,必须把个人的有目的性放在首位。因为,个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个人的有目的性乃是一切社会行为的起因。三、产权理论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与新制度经济学定义的产权有许多共同之处。(1)它们都认为产权是财产权,不是单一的权利,而是一系列权利的组合体;(2)它们都认为产权可以分解;(3)它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法权。尽管如此,通过比较,我们还会发现二者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产权的本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生产资料的归属是所有制的本质规定,财产权利是所有制的法律形式,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决定法律上的财产权利。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是一种私有权。产权是其制度理论的核心范畴,并认为法权(产权)关系决定经济关系。

(二)产权的形成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所有制及所有权(产权)的形成与发展同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变化相联系。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出现是国家统治者的欲望与交换当事人努力降低交易费用的企图彼此合作的结果”。

(三)产权的功能

马克思经济学强调所有制对社会制度的性质以及社会公平的影响。而新制度经济学则强调产权的激励功能与效率功能。

四、制度变迁理论比较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仍然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1)经济人是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点,只有个人才进行选择和行动,集体是无法选择和行动的;(2)与经济人相联系的成本一收益法是“标准经济学方法”,也是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分析方法;(3)制度变迁取决于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平衡,是制度非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是经济人在成本约束下追求收益最大化的趋利过程;(4)国家拥有利用暴力“规定和强制实施所有权的地位”,它以提供“保护”和“公正”的服务换取统治者的收益,一旦制度创新会使统治者私人收益超过私人成本,制度调整就势必发生;(5)意识形态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它有利于克服搭便车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的非市场配置及降低社会经济运转的费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1)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因此,人类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变迁,主要应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迁来解释;(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与激化,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制度乃至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与革命;(3)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在社会经济关系中,主要体现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或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变革的性质、方式和程度;(4)制度变迁的主体是代表生产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阶级斗争在制度变迁中起着杠杆作用;(5)制度变迁的动力源泉在于现有的各种法权关系或社会制度不能适应潜在生产力的实现和发展,致使掌握新的生产力的社会集团为获取自己所能控制的、潜在的、新的收益而推动制度的变革;(6)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和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矛盾的性质不同,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式是不同的;(7)尽管国家、社会意识形态对制度变迁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会影响到制度变迁的模式与方式,但起决定性作用的仍是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差异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差别与制度变迁模式差别的客观根据与决定因素。

五、几点结论

1马克思经济学从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宽广角度,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与灭亡的规律,着重分析资本与雇佣劳动、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对立,指明社会制度变迁的方向,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思想武器;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是在肯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修补、完善私有产权制度,以减少制度的磨擦,提高经济绩效。前者是宏观的、整体的、深刻的,对人类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后者是微观的、个体的、精细的,对调整企业、个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提高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马克思经济学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引入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范畴,分析了人们在历史形成的生产方式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由这种关系所决定的不同的利益集团或阶级,揭示这些集团和阶级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相互关系的变化,从而较好地解释了人类历史上重大社会制度的变动。

但由于它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矛盾、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上,而对资本家之间、资本家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像个人的心理活动、行为选择等微观个体的行动特征的揭示,没有列入自己的分析框架内,或者没有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因而,它对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条件下的、日常的、微观的企业制度变迁缺少针对性较强的分析。

3新制度经济学以个体主义的分析方法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释制度变迁的原因与机制,强调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把制度变迁归结为个人之间相互博弈与相互交易的结果;但它没有分析决定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的社会经济条件,以为个人可以随意地进行选择,这就难免陷入唯心主义泥坑,无法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与实现条件。

马克思经济学范文3

通常我们所说的国民经济学,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长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体系,大体经历了重商主义、重农主义和国民经济学三个阶段。

重商主义是封建社会晚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经济思想,它的基本观点是财富就是货币,由于国内贸易不会导致货币量的增加,所以只有在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才能增加一国的货币财富。

重农学派反对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真正的财富”不是金银,而是维持生活的各种物品,该学派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是:第一次确认在人类社会存在着客观规律,从而为政治经济学提出了认识客观规律的任务。

“国民经济学”是当时德国人对英国人和法国人称作政治经济学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采用的概念。

从方法论上说,国民经济学家从感性事实出发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经济学家的这种方法也导致这样的结果:经济学成了“只不过是一大堆杂乱地放在一起的、附有启发性例证的最正确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和附有有益的意见的统计学的天才研究” 。概念之间缺少联系,理论和现实之间严重脱节,在指出国民经济学研究方法上的缺陷后,马克思进一步从人本主义哲学的视角批评国民经济学家“把私有财产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过程,放进一般的、抽象的公式,然后把这些公式当作规律。”这说明国民经济学通过李嘉图的抽象获得科学性的同时也使得经济学丧失了哲学传统——对人的关注。所以,马克思的批判实际上指出了国民经济学在理论中将“人”抽象的不合理性。

概念构成一门学科的理论基础,如果这门学科在与现实的联系中出现了错误,可以肯定构成这门学科的概念一定出了问题。因此,在《手稿》中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是从其基本概念开始的。

一、工资

马克思首先分析的是工资。斯密认为,本来“劳动的产品构成劳动的自然报酬或工资”,但在资本积累之后“工人的普通工资,到处都取决于劳资两方所定的契约”;工资决定了劳动者的处境,“在社会处于进步状态并日益富裕的时候,贫穷劳动者即大多数人民似乎最幸福、最安乐。在社会静止状态下,境遇是艰难的;在退步状态下,是困苦的”。 那么我们必须要问,为什么国民经济学家一方面承认价值全部由劳动创造而另一方面有说价值的创造者(工人)只能得到“……最低工资” ?事实真的像斯密说的在社会财富增长本文由收集整理的时候,工人的生活会变好?马克思指出“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斗争”。 而且“胜利必定属于资本家” ,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除了劳动所得,既无地租也无资本利息。……”。 这说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由于资本家掌握资本进而掌握了劳动必须的生产资料,所以工人不得不沦为商品在市场上寻找买家,所以“……,吃亏的首先是工人” 。另一方面,马克思通过分析社会可能处于的三种状态,指出事实不像斯密描绘的那样当社会财富增长时,劳动者的生活会变好;而是无论社会“退步”、“进步”、“静止”三种状态的哪一种状态下,工人的结局都是“劳动过度和早死,沦为机器,沦为资本的奴隶”, 在逐条分析了国民经济学家关于工资的内在矛盾后,马克思指出斯密的根本缺陷就是在经济理论中工人被“归结为抽象劳动”,这实际上为后面提出异化劳动打下了理论基础。

二、资本和资本利润

马克思首先总结了国民经济学家的规定,接着指出了资本的实质,“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力”,而且,“资金只有当它给自己的所有者带来收入或利润的时候,才叫做资本”。资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那么利润到底从什么地方来?“资本家是双重获利:第一,通过分工;第二,一般地通过对自然产品加工时人的劳动的增加,……” 。

积累和竞争是国民经济学衡量社会经济状态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在他们的理论中从来都是寄希望于加强竞争而避免垄断的出现。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竞争真的能避免垄断吗?马克思提出“许多资本”这一范畴,并认为竞争的结果就是“资本和地产掌握在同一个人手中,……而资本间的竞争日益减少。”多奇妙的论证!竞争在现实的过程中走向了自身的反面——积累!这些论述表明,马克思已经从资本间的竞争看到了资本积累的最终结果,甚至得出了关于垄断内涵的结论。

三、地租

地租概念是国民经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着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关系。马克思着眼于阶级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地租的本质及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私有财产的统治从土地占有开始,中世纪的俗语“没有无主的土地”被资本主义社会的 “金钱没有主人”所代替,结果就是“大地产进一步集中”,并且“这种竞争还会使大部分地产落入资本家手中,……同样,一部分大土地所有者同时也成为工业家。”“因此,最终的结果是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差别消失,以致在居民中大体上只剩下两个阶级: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

马克思经济学范文4

关键词:;新制度主义;比较分析

一、方法论上的不同

马克思的制度经济理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论的。首先,马克思想要回答的问题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也为了提供一条回答问题的有效途径,与当时的主流经济学一样,马克思采用的是抽象分析法,坚持的是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相统一的方法。他把人既看作一个自然的人,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的人,一个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成是一个自然发展的、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既阐明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变迁,揭示了制度的动态性、历史性及其演变规律,又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阐释了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既分析了微观层次的制度,又分析了宏观层次的制度及其相互关系,体现了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体的辩证统一。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却是一种简单的历史归纳法、进化论和历史唯心主义。他们对制度的分析所坚持的是个体主义方法。在新制度经济学者看来,制度只有形式上的演进,没有质的飞跃,社会的发展变化也无什么规律可寻。他们以“经济人”的假设为前提,对制度进行成本一收益分析,这使得他们不能对各种制度的本质进行深入的揭示,找不到制度与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也不能找到制度替代、创新和变迁的根本原因,即社会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新制度经济学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产权、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与市场交易的联系,意识到价值、价格等经济范畴所具有的制度涵义。但是,他们还没有做到用一整套经济范畴(即便是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经济范畴)来综合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产权关系及政治、文化关系,从而妨碍了他们更为理论化地把握制度变迁与市场经济演化的动态发展过程。

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

马克思制度经济学是以剖析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为直接目的的。在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时期,制度的本质特征逐渐形成。但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借助商品经济形式运行,特别是剥削性质又掩盖在商品经济的平等交换的面纱之下。马克思制度经济学就要通过由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手段,一层层地把面纱揭去,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来面目。因此马克思的制度经济学又是批判性的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学。在整个马克思的经济学中,经济制度研究是核心,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从属于制度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揭示市场运行是如何优化资源配置的,不是为了解答被西方经济学视为核心问题的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等。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虽然在不同角度和层面上都曾经研究或涉及到这些问题,但这些问题的研究都只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制度本质和制度本质又如何表现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而并不是以解决这些问题本身为直接目的。这是由马克思经济学所担负的特殊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与马克思不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并非直接以资本主义的制度研究为对象,以建构完整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为目的。它是在运用现有的市场经济理论去解释现实经济运行发生矛盾,而这些矛盾的解决不得不关涉到诸如产权等制度问题时,才不得不关注制度研究。这就使得新制度经济学始终是从经济运行的角度去研究制度,研究的是经济运行中的制度问题,因此其使用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研究角度,都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直接相关联。

由此可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与以新古典主义为代表的市场经济运行理论是没有截然界线的,仍是在新古典主义的基础上,在改变其前提约束条件下,对其理论的重新考察。正因为新制度经济学不以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学为直接目的,就使其理论难以达到马克思制度经济学所具有的完整性、体系性和逻辑严密性。也正因为新制度经济学是在肯定资本主义产权私有合理性的前提下进行的,其理论目的是为现存的经济运行过程提供制度说明,因此其经济制度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肯定辩护式的,而非批判的。

三、前提假设的不同

马克思经济学范文5

摘要:主体概念在西方哲学中有着漫长的历史,其真正确立是在近代西方哲学之中。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面简称《手稿》)中所提出的主体概念不是对近代西方传统哲学的主体概念的延续,而是与其有着本质区别。

关键词: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主体

从中国的哲学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哲学的解释主要囿于从实体性哲学到主体哲学的范围之内。但如此理解,仍旧是把哲学归于了近代西方哲学体系范围之内,也就无法看到哲学与近代西方哲学本质区别。所以,搞清楚哲学的主体概念与近代西方哲学的主体概念区别是正确理解哲学,进一步发展哲学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主要分析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表述的主体概念。

一、西方哲学主体概念的历史

要搞清楚哲学中主体概念如何不同于近代西方哲学的主体概念,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主体概念在西方哲学中的历史。因而,我们首先需简要地回顾西方哲学史上的主体概念。

西方的主体概念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期。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世间万物只有与人有了联系之后才有其意义。这一思想的提出标志向主体性向度的迈进。苏格拉底在普氏基础上革新了哲学研究的对象,使之前主要对自然的研究转向对人的研究。当然,在普氏、苏氏那里主体概念还处于初步的萌芽阶段。

主体思想在中世纪的神学统治毫无立足之地,但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神学的天窗,重新发现了人的价值。这就为主体思想在在近代西方的重新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近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提出,主体思想在近代西方哲学的沃土上深深扎下根来。然后到德国古典哲学开创者康德那里被其称之为哲学史上的“哥白尼革命”,以及之后在德国古典哲学里真正形成和成熟。

二、近代西方哲学主体概念的内涵

首个使用“主体”范畴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他那里“主体”并非专属于人的范畴,任何一个实体,如一块石头,一只狗,一棵树皆可成为主体,因而与他所说的“实体”范畴差不多。真正将两者区分开的是近代的笛卡尔,他提出作为精神实体的自我和作为物质实体的物体两个概念。因而,笛卡尔提出了著名的“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命题。其自我意识的认识主体哲学确立了近代西方哲学主体概念的基本内涵,但也造成了主客体二元对立的矛盾。

之后的康德认识到笛卡尔哲学的困境源于“自我意识”封闭的主观随意性造成了客体的理性与自我意识的无法统一,对这一难题的探索也就在之后促成了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康德认为笛卡尔提出的是一种“经验意识”,并不具有普遍必然性。于是,他用不关乎经验,而是先天的“先验意识”代替“经验意识”。

黑格尔对之前的康德哲学进行批判,认为康德的“先验意识”没有和具体的经验材料结合起来之前只是一种抽象理性,仍旧无法解决主客体的二元对立。为此,黑格尔提出了“实体主体论”,认为作为主客体两者统一的基础不是主观的意识,亦非被动的客体,而是兼具能动性和客观性两种性质的存在――“绝对精神”。在黑氏这里主客体分别扬弃自己的主观随意性和片面的客观性,最终趋于统一。可以说黑氏的哲学已达到了理论哲学的极点。

三、马克思《手稿》中所表述的主体概念与近代西方哲学的主体概念之比较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代西方哲学是传统的主体及主体概念不断被解构的过程。哲学正是站在近代西方哲学的基础上来展开对其的批判。因此,马克思的主体概念并非是指人的自主性、能动性。那么,哲学的主体概念与近代西方哲学的主体概念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在《手稿》中马克思主要大约有8处使用了“主体”、或“主体的”字样,通过对马克思在这些地方的主体概念的使用就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出哲学的主体概念与近代西方哲学的主体概念的本质区别。

第一,在《手稿》第53页中马克思提到,劳动者只有作为工人才可以维持自己作为肉体的主体,且只有作为肉体的主体才可能是工人。这里马克思主体概念包含了人的自然存在的根本性,区别于近代哲学专指人的精神及意识能力的主体概念。马克思将劳动者自身的身份和主体的生存本质联系在一起,说明作为肉体的主体不是一般的自然存在,而是处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中的存在者。

第二,在《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那种把自我意识理解成绝对的主体的思想。在黑格尔那里,正像本质、对象都表现为思想本质一样,主体也自始至终是意识或自我意识,更正确地说,对象就只表现为抽象的意识,而人也仅仅表现成自我意识。在《手稿》第97页,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哲学中:历史还不是作为一个当作前提的主体人的现实历史,而只是人产生的活动、人的形成的历史。”在这里,我们发现马克思认为历史是一个以主体人作为前提的现实历史。

第三,马克思在《手稿》第113―114页中这样写道:这一过程必须要有一个承担者;但主体仅作为结果出现;因而,即知道自己是绝对的自我意识的主体,就是绝对精神,即知道自己并实现自己的观念。现实的人以及现实的自然界不过是成为了这个隐蔽的非现实的人以及这个非现实的自然界的谓语和象征。因此,主语和谓语的关系就被彻底地相互颠倒了过来:这也就是神秘的主体―客体,笼罩在客体之上的主体性,作为过程的绝对主体,作为使自己外化并从这种外化返回到自身的、但是同时又将外化收回自身的主体,和作为这一过程的主体;这也就是在自身的内部那纯粹的、不停息的圆圈。从中可以看到,马克思十分坚决地反对黑格尔把绝对精神视作现实的主体,却将现实的人与自然界作为谓语置于绝对精神中永不停息的圆圈之内,而是要把现实的人和自然界当作主体,当作一切思维的前提。

马克思经济学范文6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者;马克思;创新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02

前言

著名学者缪尔达尔谈到西方经济的重要思想创新时总会提到马克思,而学者明斯基则认为马克思是西方经济历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其对于文明的创新以及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由此可见马克思在西方经济中的地位以及思想理论研究不容置疑。对于马克思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其资本理论方面,并没有对其具备的创新精神予以全面研究。而本次研究则关注于马克思对经济学实际研究方法的改进以及扩展两方面创新,因此研究也更加具备现实意义。

一、初探马克思对经济学实际研究方法的改进

(一)经济史观的原创

现今西方众多的经济学者通常把马克思实际唯物史观认为是对于西方历史做出的权威经济解释。而到了1925年研究者列德雷在世界其他国家开展的经济史观演讲中也较为明确的提到了,“当前有关社会生活方面出现了多种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也有着多样见解,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见解都需要以唯物史观为核心。”同时还强调了恩格斯和马克思对于经济学做出的较大贡献。研究者赫伯特以及相应的克伦德同样在其共同撰写的“《经济方法史》”中表明,“以马克思实际历史观为基础主要阐述马克思把唯物辩证应用于经济领域进而促使当时时代经济区别于其他社会经济。”研究者熊彼特则把马克思实际唯物史观认为是“西方历史社会学伟大成就”[1]。同时也认为“马克思的实际唯物史观不仅仅是重要的经济思想而且更具有原创性。是马克思针对时下社会经济的一种创新性经济研究。而其唯物史观与经济学的良好结合也成为了西方主流的关键经济思想。”由此可见无论是列德雷还是熊彼特等肯定了马克思实际经济史观所具备的原创新。而为何马克思该种经济史观备受众多经济学者肯定予以支持?学者柯南德尔道出了其中缘由,“马克思研究的经济史观将社会科学滞后思想予以了彻底改变,并将关注战争的社会思想给予了解放。”也因此马克思对于经济史观的原创受到了大众的一致认可。

(二)资本主义工具的原创

进入新世纪以后研究者多德不断表明,“现今所有想要对资本主义进行研究以及了解的人均会利用马克思提出的分析工具来开展。也就是说关于资本主义方面研究的相关研究工具为马克思实际创造,这一点需要首先予以明确。”而研究者亨特同样表明,“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提出的研究工具有利于现今众多研究者充分了解资本主义并对其框架予以分析,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从亨特的话语中不难看出他对于马克思首创有关资本主义方面研究工具与多德观点一致。而这些研究者为何如此肯定马克思首创研究工具?原因在于马克思在进行资本经济实际运行研究之后提出的研究观点被后续经济实践活动予以了肯定,美国证券交易相关领导托尔斯曾经在二十世纪时提到,“马克思应用其首创的研究工具对资本经济进行了有效研究,这对于现行资本经济在运行方面做出了伟大贡献,作为长期工作在金融圈的人对于这一点是绝对相信的。[2]”而从托尔斯话语中也能够有效表明马克思对资本经济首创的研究工具依然能够在现今社会适用。

二、探析马克思对经济学实际研究领域的扩展

(一)经济周期理论的首位提出者

马克思对经济学实际研究领域予以的扩展首先是体现在首次提出了关于资本经济方面的周期理论。研究者坎特伯认为,“目前世界上较为全面经济周期相关模型即为马克思实际提出。这可以说是对经济学予以了领域扩展。而马克思实际提出的周期理论还具有较强技术含量。”而研究者德赛也认为,“马克思是周期理论的最初提出者,也是现今经济学领域公认的周期理论权威学者。有关经济方面的周期理论则是建立在资本经济正常运行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此外研究者查尔斯在其撰写的“《经济百科全书》”中也重点强调了马克思构建的周期理论对于资本经济的伟大贡献,尤其是对于当下经济中失业以及劳务工资等方面提供了调整以及发展依据,直到现今依然被各国经济研究者所关注[3]。而经济方面周期理论的实际提出则是马克思对经济学实际研究领域的伟大扩展。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首位提出者

研究者萨缪尔森在研究资本论再生产相关理论时曾提到,“马克思关于再生产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增长模型。而该增长模式建立在索洛以及卡尔多和哈罗德等多位学者研究基础上并对这些学者以往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有关经济方面的增长理论。而后续西方众多的研究学者则参考马克思实际提出的增长理论进行经济相关研究。”此外研究者昂惕夫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提出了“昂惕夫模型”,其认为之所以能够提出自身关于经济方面的增长模型实际理论完全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而这个巨人就是马克思,正因为有了马克思有关经济方面的增长理论才促使自身对经济增长予以深入性的良好研究[4]。而社会大众对于马克思提出增长理论以及昂惕夫提出的增长理论进行比较之后一致认为,马克思增长理论基于后世的影响更大。而经济方面增长理论的实际提出也是马克思对经济学实际研究领域的伟大扩展。

(三)研究企业生产综合原因的第一人

研究者迪屈奇在其撰写的“《企业性质》”一书中曾较为明确的对企业生产的相关原因予以了探究。而相较于迪屈奇在该方面的研究而言,马克思的研究时间更早,或者可以说马克思是进行企业生产综合原因研究的第一人。马克思通过对资本经济下的大量企业经营予以研究之后发展企业存在生产迂回以及一体化生产两种性质的不同分工方式。而由于企业中分工方式的不同选择进而也就导致了生产方面的多元化原因[5]。而不同企业主应该关注到这一点。马克思对于该方面的实际研究正是在提醒企业主关注企业生产。研究者科斯认为正是有了马克思对于企业生产方面原因的首次研究才能为后续研究者研究奠定基础。

三、探析马克思创新对于人类发展的启示

可以说从西方众多研究学者的视角来讲马克思对于经济领域的研究创新较为重要。而这对于现今人类发展予以的启示在于:在探讨西方经济以及马克思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将两方面予以实际结合,因为马克思对于资本经济提出的大量研究理论从一定程度上讲具有先进性以及预见性。这对于后续西方经济的运行以及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意义[6]。而对于西方经济方面开展的相应研究则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即不仅仅是要参考马克思的相关经济理论,还要将更多研究学者不同角度的理论观点包含在内。深入了解西方经济的实际发展过程,同时对其新时期的发展予以了解。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予以一定的调整以及改进。促进我国经济实现长远性以及稳健性良好发展。并对我国社会经济予以更好发展方式上的更新转变。此外西方国家也能够在马克思研究基础上予以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的不断进步,促进西方人民在良好的经济环境下获得更好的生存发展。而这也可以说是马克思实际研究创新对于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或者是全人类实际经济发展带来的重要启发。

四、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马克思作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经济学家以及思想家,不仅为西方经济的良好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对全世界范围内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经济发展予以了一定的改进启示。因此现今对于马克思实际研究创新方面予以关注并给予探讨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对该方面进行研究也是现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更能够为全世界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志林,田思思.西方经济学者论马克思经济学在经济思想史中的地位及其启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2:119-124.

[2]张雄.政治经济学批判:追求经济的“政治和哲学实现”[J].中国社会科学,2015,01:4-22+202.

[3]王志林,刘凯.西方经济学者视角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及其启示[J].长江论坛,2015,02:22-26.

[4]王P.经济学中国化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3,07:8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