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精读教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精读教学论文范文1
(一)学生高中知识基础较差在高考招生中,独立学院为本科第三批,总分相对较低,并可以适当降分录取。这就导致独立学院的学生高中知识基础较差,特别经济学类的专业大多招收的是文科生,数学基础相对更差,而在宏观经济学里面有很多公式的推导,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基础知识较差的原因大多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问题,这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改正,所以很多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感觉难跟上,听不懂。
(二)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学习新生事物能力较强独立学院的收费较高,所以能上的学生大多家庭条件较好,家长一般对教育比较重视,学生思想活跃,情商高,兴趣广泛,大多有文艺特长,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非常熟悉,善于利用现代技术学习。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很强的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讨厌刻板的理论学习。
(三)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欠缺,缺乏刻苦精神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自控能力较差,在大学缺乏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下,学习习惯很难改正,导致学习事半功倍,学习效果不显著;学习方法也缺乏灵活性,由于习惯了高中的填鸭式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不会自己总结和解决问题,严重依赖教师。此外,由于家庭条件较好,学习上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往往不愿深究,考试前临时抱佛脚。
二、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
针对以上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扎实基础、加强课程教学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精神。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独立学院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畏难态度,使学生真正把宏观经济学学好
(一)扎实基础知识
主要体现在数学和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程上,在大一的高等数学的学习中应该拿出相当的时间复习高中的数学知识,另外,在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还要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打实基础。在经济学原理的学习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手段,例如案例教学、实际问题分析等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二)加强案例教学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因为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源于历代经济学学家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和经济问题的解决。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将经济理论和历史或现在的经济现象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和独立学院的学生注重实用性的特点是想符合的,通过形象的各种实际案例可以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现实问题,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建立起正确的经济学思维模式
(三)创新教学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也不能单一的利用教授法,这样难免使学生感到枯燥,失去学习兴趣。而应该充分理由学生知识面广、才艺突出、对计算机和因特网的熟悉来创新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通货膨胀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去采访自己的亲朋好友的通货膨胀经历,然后用小品的方式呈现出来,既可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对失业问题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查找典型国家的失业率指标,然后用PPT的方式进行演讲;而对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这样理论性比较强的章节,就可以通过课程提问的方式互动,多做练习,多多激励和表扬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总之,不能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要根据不同章节的特点,相应的选取合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感到枯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完善激励制约机制
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自制能力较差,逃课现象比较突出,上课不专心听讲。对于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也同样如此,因此,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上面也要在制度上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制约。例如,在上课时,对积极互动发言的同学加平时学分,对上课玩手机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和迟到旷课的学生减平时学分,对旷课严重的学生给予退课处理等。通过奖惩两方面的作用,从外部起到激励和制约的作用,并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
三、总结
精读教学论文范文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5) 08- 0143 - 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5. 08- 068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外国文学教学在改革开放后获得了再次的苏醒,英国文学等外国文学研究更是蓬勃发展。我们看到新一代的英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人才队伍正不断壮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英国文学教学的成就
首先是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的本科和硕士专业增多,这些学科拥有自己的专业课程,很多的师范学校以及综合型大学也将英语语言文学作为重点学科和必选选修学科;其次国家的自考规模不断壮大,这也为英语文学专业的人才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如果刨除引进的英文教材,英文原版的教材有《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简史》等,作品选读部分主要有《英国文学作品选读》、《英国文学选读》等,而诗歌方面的教材则选用了《英国诗选》、顾子欣的对照版本《英文诗三百首》以及《英诗教程》等优秀教材。在小说方面有上海外国语学院编辑的《英国短篇小说集》、《英国短篇小说选》等,散文方面涉及到吴井荣先生的《当代英文散文选读》、《现代英文散文读写教程》,此外在戏剧方面还有《英国戏剧选读》,何其莘和程雪猛两个版本的都值得学习
英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发行都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不仅有国内著名的学者进行翻译还有外研社和译林出版社等知名出版社进行引进古典英国文学作品。与此同时,我国对英国文学的研究也十分积极,主要著作有《中国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世界文学》等,值得关注的是曾经只刊登语言研究类的《外语研究》、《外语教学》、《外语学刊》以及《山东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等报刊也逐步出现外文作品和相关研究方向的文章。
二、英国文学教学的不足
(一)方法论――两层皮
首先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并不完全匹配。中文专业的学者通常单一通过翻译来解读英国文学的神韵和风采,因而造成了一个现象就是不精通英文乃至不懂英文的人群很难理解英国文学经典名著的内涵。
而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众多的分支将文学方向的研究挤压的可怜。学生更多的被分配去进行翻译研究、语言学等领域,这就造成文学研究不断被缩小范畴。同时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过度的消费主义和金钱观念让很多人不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读书,若是读也是挑选一些简单的作品,不需要进行较多的思考和品读,因而现在读经典作品的人群正逐渐萎缩。
外国文学以及比较文学,两者谁更具有研究的实际价值是学术领域一直争执的问题之一,一直以来也没有确定的答案。基于文学本质,研究的学者必需要对原著进行阅读分析。作为外文学者,有一个短时间内无法提升的不足,即对国学的粗浅认知。而我们的中文学者,只能读译作、隔靴搔痒的现象,其实也是相当尴尬的。在解放之前没有外语专业,统称为外文专业,当时而言,文学史所有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中西连贯成一家的观念也促使了一大批大师人才。放眼现在,英国文学被划分为三大阵营,外国文学抑或世界文学抑或比较文学。中外学者互相看轻,甚至没有任何交集和接触,这就造成了一种我国研究外国文学很怪异的局面。其实研究领域的多元化并没有任何的错误,如果说有问题,那问题一定是“失去了本心”。如果最根本的东西偏离了轨道,那如何形成正确的结果。
个人认为应该加强中外学者的交流与联系。中文学者多读英文原著、外文学者对国学进行学习。只有通过这种途径,长期学习互通有无,才能让中外学者的言论和著作更具现实意义和逻辑参考价值。
(二)经典名著阅读现状较差
学生凑者群体是阅读的主体也是出现问题最多、最鲜明的群体。一些学生进行外文经典名著的阅读,只是为了应付四级、六级还有种种纷繁复杂的英文考试;一部分学生是出于对外文的好奇,想要演唱英文歌曲、想要获取最新的国际新闻,但是往往新闻的性质都属娱乐居多;还有一部分学生只能阅读翻译的版本,如果翻译较精准有深意就能获取一些营养,如果翻译得比较低端,那么自己的阅读水平无形中被拉低了也是浑然不知的。最后还有一小部分痴迷于英文原著的阅读,关注于文本的真实含义,但是毕竟只有极少数。
再来说一下阅读英文名著的数量和质量,经过统计,很多本科学生的外文阅读量不足十本,阅读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很少有学生能够静下心来通读一部名著,更多的是进行选读。同时我们发现,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也没有将英美文学放在相对重视的层面,课时不足、教材质量一般都是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三、经典文学作品在英国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经典文学作品是优质文学作品的融合。可以说其代表着一个民族智慧的洁净、精神依赖发展的方向。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可以近距离感受那个民族的血液、脉搏,可以了解那个民族的精神本质。譬如若想了解我国盛世风采就不得不读李白杜甫、柳宗元;若想一探先秦文学,就不能不读《诗三百》。提及英国文学,英国文学中的莎士比亚足以让英国文坛散发熠熠光芒,如果没有阅读过莎士比亚的著作就无法了解英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积淀。文学语言是语言中的精华,经典文学作品是文学中的佼佼者,所以想要得到优质的语言理解力和语言能力一定不能脱离经典名著的阅读。如果长期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仔细地阅读和研究,在语言、哲学、美学等多方面都会有提升,整个人的素质和修养都会升华。经典作品是集智慧之大成,可以向本民族和非本民族的人通过对其的阅读更加了解这个国度、这个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
可能会有一些学者质疑,如果大力推荐英国经典名著的阅读是否会冲击我国的文学构架,让新一代接触英国文学作品乃至世界文学作品是否会让我国的古典文学、传统作品受到挤压。针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对于文化我们要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同样对待经典文学作品,我们也要这样取舍。我们可以将对其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提升个人修养和审美意识的有效途径,同时能够感知不同优秀作品的魅力也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再扩宽到民族的层面,通过阅读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度,无论是优越性还是不足,都会让我们辩证的对待。发现优秀的部分,譬如莎士比亚作品中常常渗透出的人文情怀让我们感知英国也是一个文化与人文并重的国度,而面对文学作品中一些负面情绪的蔓延,我们发现可以进行自身的预防,所以学习他国文学作品不会让我们遗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精华、不会搁浅自己的名著经典,而会更加理性的去理解、去接纳,学习和深化。
教和学彼此支撑、相辅相成。指引学生对英国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感受文学的经典文学的魅力,我们的教师也需要对相关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大学的教师肩负很重的教学担子,既要能很好地传递知识,又要将一些有营养的新知识推荐给学生,那么新的学习内容怎样获得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通过不间断的阅读和研究,不断提升、不断更新。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要想获得能力的提升,想要在教学的高度之上获得更多的进步、发现一定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名著。
四、对策
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可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是努力提升阅读群体的整体英文能力。可以联系一些媒体进行视频教学提升阅读群体的英文理解能力,还可以定期进行专家赏析,引领大众解读;二是多引导学生进行经典名著的阅读。可以在教育课程中将阅读名著作为一个量化定性的指标,辅之阅读经典外文作品的课程。
针对学者和英国文学研究组织,应该对一些经典名著进行重新阅读和精读细读。对于一些刊物进行发表和议题的时候,可以鼓励学者对一些经典名著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定期举办专栏邀请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对阅读经典英国文学名著的重要性和现实教育意义进行探索。
对于经典的阅读和研究还要从培养学习态度方面做起,阅读经典作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积累和形成自觉性的过程。只有拥有对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研究精神、忍受寂寞的坚定信念还有对文学真正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获得精神领域的收获。
精读教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阅读教学 境界 语文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一名语文教师能否教好语文,能否真正把握好语文的真性精神、存在精神,是衡量该教师语文教学理念与语文教学技能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语文教师除了要把握好语文自身的真性精神之外,还应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认知结构入手来指导阅读教学。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方能既把握好阅读本身,又把握好学生对文本的逐步认知能力,从而真正展示出语文阅读教学的真性境界。
为此,我们提出语文阅读教学的三重境界,即初步阅读教学、深层阅读教学与逆向阅读教学,其中逆向阅读教学我们认为亦可称为批判阅读教学。
一、初步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世界,是一种境界式的世界。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初中生的认识特点、认知结构尚处于初步发展与初步完善阶段,因此,语文教师进行初步的、浅层次的阅读教学,不仅是必需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所谓初步阅读教学,我们认为主要指语文教师从文本的某一点出发,引导学生初步领略文本,初步感知文本,初步品味文本的一种阅读教学境界。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从某一点引导学生初步明白文本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从文本的某一点阅读中知道文本内有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甚至什么情。
初步阅读教学,有利于排除学生对文本的陌生感与恐惧感,从而让学生因某一点清浅而轻松地切入文本、走进文本。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明天不封阳台》为例,在初步阅读教学中,我们认为教师可以围绕10岁的儿子这一点来切入文本,从而引导学生初步明白文本里的人、事、情。
在设计问题时,围绕10岁的儿子,我们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
(一)“明天要封阳台”,在12层高楼的阳台上,谁最先发现了带伤的鸽子?这只鸽子的神态与特征是什么样子?(前一个小问题回答要点为:10岁的儿子)
(二)谁想挽留住带伤的鸽子?当我和儿子并没有伤害鸽子时,鸽子的神态又是什么样子?(前一个小问题回答要点为:10岁的儿子)
(三)谁终于挽留住了带伤的鸽子?鸽子得到了谁的怎样的护爱?(前一个小问题回答要点为:10岁的儿子)
总体来说,这三个问题清浅而易懂,凡读了文本的学生,都能在文本表面找到回答要点的所在,而稍微认真思考的学生,甚至能在教师列出问题的刹那,即脱口而出说出要点所在。
以10岁的儿子为切入点,既连通了儿子、鸽子、阳台之间的故事,又连通了人与自然的这一关系纽带;既让学生知道文本讲述了什么事,又促进了学生思维触角的下一步发展,这为教师下一步的深层阅读教学打下良好铺垫。
二、深层阅读教学
初步阅读教学,只是对文本表面内容的初步把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如果仅有这一步阅读教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走出日常平面教学的误区,也为了完善初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我们认为,语文阅读教学还应重视第二重境界,即深层阅读教学。
所谓深层阅读教学,是相较初步阅读教学而言的,它与初步阅读教学最大不同点在于,在深层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已不再限于文本表面内容来引导学生,而是透过文本的表面语言,追寻语言背后的隐喻意义,从而让学生从深层次上理解文本深处的不为人知的奥秘。
在深层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人与自然”以及人类的“故乡”这两个话题为切入点来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
当然,在设计问题时,我们既要关注文本隐含的深层含义,更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接受能力。为此,我们设计了如下两个问题:
(一)仔细阅读本文倒数二、四两段,说说在人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你看到哪些人类的邪恶行为及行为之恶果。
此问题的设计,属于深层阅读教学中的浅层阅读教学,回答要点可从文本表面找到,但必须经过概括、提炼方能完成。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另一面看到人类破坏自然的邪恶行为,这既与初步阅读教学形成对比性关联,又为学生思考下一深层问题形成延续性关联。
(二)请仔细阅读文本第八、九两段,谈谈文本中两个“故乡”的含义,它们分别给你什么启示。
从问题设计的角度来看,我们明显感觉到在深层阅读教学中,第二个问题的设计很深,如果没有前面多个问题的铺垫,学生会很难把握好这一问题。
为把握好这一问题,我们认为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过渡语,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认为过渡语很重要,好的过渡语有时能引领学生刹那间从混沌走向明悟,因此语文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中过渡语的运用。
三、逆向阅读教学或批判阅读教学
深层阅读教学有利于让学生从文本深处理解到不轻易为人所知的文本隐喻之意,这对启发初中学生的文本感知力、文本领悟力以及其自身的思维力都大有益处。不过,我们认为一种真正的好的语文阅读教学,只限于深层阅读教学,仍是远远不够的。
当然,逆向阅读教学,并非指引导学生必须逆着作者的思想、逆着文本的情感来体悟文本。逆向阅读教学,是一种引导学生以审慎的眼光客观、中正地立于文本之“上”来评价文本、感悟文意、体悟作者情感,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让自己的话语与作者、与文本进行平等沟通的一种阅读教学境界。也因此,逆向阅读教学我们认为又可称为批判阅读教学。
在逆向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大胆地深度阅读文本,提出自己的批判观点。而教师不必用自己的文本观压抑学生的文本观,也无需用作者的世界观压抑学生的世界观,只要是学生所说、所思、所能表达的,凡有一定合理性、逻辑性的,教师都应予以肯定,给予中肯评价。
因此,逆向阅读教学中,学生成了十足的阅读主人,教师可能无法先知学生所思、所想的所有问题。所以,在设计此一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自身进行十足的逆向阅读外,还应从学生的认知入手,尽可能地从学生立场进行逆向阅读。
因篇幅有限,我们此处仅举三个有关逆向阅读的例子,其中第一点属于笔者自己的设计,而其余两点则属于教学实践中,学生自己的逆向阅读所得。
(一)文本第二段。作者对“往日的荒芜”、“萋萋的荒草”、“幽幽的土路”等往昔一切的怀念,似乎认为人类应放弃高层建筑而回归幽幽土路时代。但,我以为过去那萋萋荒草、幽幽土路式的生活,只能说明人类生活更凄苦,而我们对自然的爱护、环境的保护,不应以降低人类生活质量为代价。真正的人类的发展,应该是既提高生活水平,又保护了自然。
(二)文本倒数第三段。作者讲他的儿子蹒跚学步时候,曾在“夏季的草坪上捉过小虫和蚂蚱”,并且说这块草坪仿佛是一个极乐的伊甸园。我觉得,儿子亲近大自然、融进大自然,这是对的,但我们大人不能把儿子的快乐建立在其他生命的痛苦之上。因为,无论小虫还是蚂蚱,它们也都是生命!
(三)文本倒数第三段。作者讲施工队来了,轰隆隆的机器把草坪变成了滑梯、跳跳床和电子游艺室,作者说儿子再捉不到小虫了。我觉得,我们的社会毕竟在发展,孩子的成长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些滑梯、跳跳床、电子游艺室都是现代化的技术产品,我们不应排斥这些现代化。保护自然,与现代化发展之间,并不矛盾,关键看我们怎么找到一个平衡点。
我们这里要说的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三重境界并不是完全隔离,更不是互相排斥的,每一重境界之间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没有第一重、第二重境界的教学,就不会有第三重境界教学的出现,而第三重境界的教学,又为前两重境界教学开辟出全新的视角与路线。
参考文献
[1][瑞士]皮亚杰.王宪钿译.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精读教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经典阅读;语文教学;阅读方法;阅读氛围
近些年,人们对经典阅读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更多的关注、思考和讨论。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繁重的课业负担,快速的生活节奏以及可供娱乐消遣的媒介层出不穷,学生对经典阅读的兴趣和热情都有所下降。而且经典由于其文化内涵的高度和深度,使人们对其适读性产生了疑虑,这对语文教学中的经典阅读带来一定的挑战。但是,经典作为永恒的价值存在,经典阅读在语文教学乃至人文精神构建中的重要性却是毋庸置疑的。
一、何为经典
《现代汉语词典》对经典的解释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其别强调了“传统”和“权威性”,是根据长期以来对“经典”的固有认识而下的一个比较保守的定义,在时间上限定得相对较严,但在范围上却未作具体的框定。
我国传统的经典,主要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分为经、史、子、集四类传统典籍。之后,经典的权威性受到新学的冲击和挑战,却也因此引起了不少有识之士对传统经典的保护和整理,很多学人以“国学”(或“国粹”)来与“新学”(或“西学”)对举,在肯定新学价值的基础上,提出“整理国故”,推动“国学”研究。此后,传统的经典之学,虽多遭打击,但对它的学习研究却一直在进行,斯文不坠。
新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的重视,社会上掀起一股“国学热”,《论语》、唐诗宋词、《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甚至《道德经》《金刚经》等都受到了热捧,这对童蒙养正教育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人们对这些传统典籍并未作认真的审视和研究,也没去想过是否符合时代和学子的实际要求。
结合当前中小学教育的实际,经典应指最具文化价值、最具代表性的典范性著作,就语文教育而言,则侧重于典范性的文学作品,它应涵盖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相对而言,人们对古代经典有比较清晰的概念,但对近现代的经典却未必有足够的认识;另一方面,对中国的经典的认识要比对国外经典的了解、重视多一些。
二、经典阅读的意义
在当前教育体制下,青少年阅读量有所减少,阅读品味也在下降,阅读的功利目的性越发突出。学习确实应该有一定的目的,但过于急功近利有碍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经典作为民族和人类文明的结晶,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经典阅读训练,就是提高整体文化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经典阅读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
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里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当代学者钱理群先生也认为:“阅读经典,实际上就是一种文明的传递,是和大师进行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让自己在人生起步时,就占据精神的高地。”
经典阅读的目的不在于获得某种实用性的技能或技巧,也不太可能在短期内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状况。但是从长远来看,通过经典阅读来寻找生命的意义,占据精神高地,对于个人和民族却有重大意义,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这也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无用之用”,他在《读》里从旅游的意义来作喻:“他们从金顶下来,打敦煌回转,胸襟推广了,眼光深远了。虽然还是各做他们的事儿,却有了一种新的精神。这就是所谓无用之用。”
三、如何开展经典阅读
经典由于超越了时代和空间的限制而体现了人类普遍的情感,具有永恒的价值,对于人们精神品质的提升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文学经典还由于具有精炼、精妙和典范的语言特质,可供人们进行涵泳品味和学习模仿,给人们的写作提供借鉴,这也是经典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那么,语文教学中的经典阅读该如何开展呢?
(一)教师要广泛涉猎经典作品,主动进行研究性阅读
教育界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不应该是死水,而应该是活水。教师不应该只靠固有的知识储备来进行教学,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知识架构,丰富知识内容,汲取教学养料,以一定的教学智慧与艺术,带领学生走进经典,亲近大师名家。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对教师自身的阅读强调和要求得不多,教师往往也容易忽略日常性的主动阅读,尤其是中小学一线教师,教学任务重,很多还担任班主任工作或其他事务性工作,自身充电的时间被挤压,学校组织的教师再教育往往只是为了完成某种考核任务。而教师不多的闲暇时间常常被家庭生活和物质娱乐消费所占据。真正能主动充电,自觉阅读的教师还不算多。因此可以说,教师本身的主动阅读,再怎么提倡和鼓吹都不为过。
当然,教师的阅读相比起普通读者的阅读,还应更重视研究性和为教学服务。在经典阅读方面,既要在阅读的基础上广泛汲取不同时代对经典的解读意见,更应注意对这些见解进行分析总结,并转化为教学资源,让它们在指导学生进行经典解读上起到方法论上的作用。
(二)注重经典阅读方法指导,养成阅读习惯
要进入和深入经典,并非易事,因此在经典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方法指导。在教学实践中,诵读法是一种比较可行却又比较容易忽视的经典阅读方法。不仅古典诗歌可以诵读,现代小说也一样可以进行诵读教学。经典通常都是语言文字方面的典范,不能架空语言文字这个基本形式来阅读经典,不能脱离文本语言来讲经典。这也是叶圣陶先生曾告诫过的“不要抽出而讲之”。钱理群先生在《与鲁迅相遇》一书中说,他在研究鲁迅的过程中发现:“他的作品的那种韵味,那种浓烈而又千旋万转的情感,里面那些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都要通过朗读来触动你的心灵。”著名语文教师陈日亮先生以具体的教学实践谈到:“我教《记念刘和珍君》就几乎全用朗读教学的方法……而很少进行语句分析与内容概括。”除了诵读法,陈老师总结的“三以法”,即“以心契心、以文解文、以言传言”的阅读方法,以及著名教育学者孙绍振先生总结的“比较还原法”,这些教育学者的各种阅读方法,都在指导经典阅读方面可资借鉴。而只有掌握了阅读方法,才能慢慢培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三)创设环境,营造经典阅读氛围
要让学生亲近经典,养成经典阅读习惯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当今信息爆炸和娱乐成风的环境下,经典因其时间的久远和内容的深度,容易使人产生距离感。故此,创设环境,营造经典阅读氛围就显得特别重要。
1.语文教学要选取原创性、源泉性的作家作品。经典作品之所以流传千古而经久不衰,根本在于其原创性和源泉性。后世的作品大多都汲取了经典的养分,在其根基上蘖生而出,经典是源头、是根基,人们在阅读经典之后,得到启示,获得灵感,找到途径,获得精神和方法支撑。钱理群先生说,《论语》《庄子》、唐诗、《红楼梦》、鲁迅作品是源泉性的经典。当然我们还可以再扩大一点,楚辞,宋词,《儒林外史》,周作人、沈从文、汪曾祺、史铁生等人的作品,另外,国外的经典文学作品,也都属于经典的范畴。通过阅读这些经典,可以以点带面,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延伸到生活,打通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真正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
2.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如影视、网络、多媒体、图书馆等资源为解读经典所用,但又不能让这些资源喧宾夺主,妨害经典文本阅读这个原初之义。在现代教学手段日益丰富的今天,语文教学无法沉浸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中故步自封,而且各种教学资源在辅助经典解读方面确实有其独特的作用,比如很多经典文本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像鲁迅的《阿Q正传》,老舍的《骆驼祥子》,经过改编之后,对于人们理解经典文本很有帮助。但是,这些资源和手段,只是辅助手段,不能代替文本阅读。而且在经典阅读中,需要反思这些资源和手段对经典的反噬。阅读经典,最重要的是进行经典文本阅读,需要师生沉潜下去,品味语言,品鉴意义,品读思想,是要通过语言文字来把握经典内涵。
3.组成学习小组、研究小组,以经典阅读心得报告的形式进行阅读考核,开展研究式学习。经典阅读固然重在个性化阅读,但由于中学生是阅历较少的初级读者,他们无法在经典阅读中深入下去,甚至对某些经典连入门都有困难。这种情况下,经典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意识和主导地位就体现出来了。在教师的引领下,提高学生的自主性经典阅读,对经典文本进行合作式研究,通过研究小组合作研读,最终提交独立的研修报告,开展研究心得交流报告会,定期在一定范围内举办教学成果进行展示,一定能收到更明显的效果,对经典的理解也会真正深入人心。
经典阅读不仅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个人和民族精神支撑的根据所在。因此,经典阅读不仅应成为教学行为,更应成为“人生行为,生命行为”。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2]陈日亮.我即语文[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3]钱理群.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M].漓江出版社,2012.
[4]朱自清.经典常谈[M].中华书局,2014.
精读教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能力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分量最重、变动最多、改革力度最大的是有关阅读教学的条文,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一、加强阅读教学的意义
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是字、词、句积累后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以书面材料为对象,以信息获取为目的的一种学习过程。阅读不仅存在于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而且在整个语文活动中都处于中心环节的地位,通过阅读可以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可为写作提供多方面的营养,而且阅读能力的优劣影响着人的一生的工作和生活。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多读、精读。正如古语所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学认为,阅读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是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是陶冶思想情操。因此,学会阅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二、加强阅读教学的途径
首先,阅读教学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重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来思考、判断,即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其次,要强调实践。学生在讲读课上求知识、学方法,在课内自读课文上求实习、学巩固,在课外自读课文上去实践、学能力。整个教学过程由全依靠到半依靠到最后不依靠,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科学原则。为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以下几点。
1.阅读时要辨析文章体裁
文章体裁不同,文章的内容与形式也就存在差异,就应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记叙文重在把握其中心,了解详略的安排以及运用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说明文重在其结构层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以及说明对象的性质。议论文则在论点、论据、论证上下工夫。诗歌要揣摩意境,散文要品味诗情画意,小说要研究人物。抓住了这一系列体裁的灵魂,就可以少走弯路。另外,要准确捕捉词语、句子传达的信息。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既有对时光匆匆流逝的伤感,也有人到暮年对易逝年华无可奈何的叹惋。
2.阅读时要分析语义、语境
语境即语言环境,也是当时社会的状态、性质。引导学生去分析作品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能实现快速有效阅读的目的。如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不是说老翁垂钓。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不是谈天气。又如鲁迅笔下那位备受科举制毒害的旧中国知识分子孔乙己的形象,这就更深刻地揭示了那个社会的炎凉和封建文化的罪恶。只有教会学生细心分析、深入思考作者笔下的一词一句,品味文中的一人一景,才能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要培养学生“精读”的阅读习惯
语文的学习天地比较广阔,阅读的空间更是自由,不仅仅依靠课堂,更应该利用社会这一广阔的语言环境进行实践,这就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书不仅要勤奋,而且要学会“精读”。在熟读强记的基础上还要精心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语言风格、详略安排等。通篇读完后,掩卷静思,是否心有所感、情有所动、读有所获,提笔写下自己的心得,这样才真正实现了阅读的目的。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若仅仅停留在教师课堂中逐字逐句的分析上,只能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4.阅读教学应是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
成功的阅读教学,应是一个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变化的情感为动力。如讲析《故乡》一文中海边少年闰土形象时,动情地描绘海的阔大和圆月的美丽。有情有景的描述,学生的脑海中便会勾勒出一幅幅立体图画。于是,有同学会惊讶地发现此时此景的少年闰土,不正像那位少年哪吒那般神勇吗?由此,许多同学便能意会出这幅珍藏在作者心目中的少年英雄的图画,特别是画上那位神勇的少年后来麻木、迟钝,木偶人一样的变化。老师的讲析,当然不能是平平淡淡的,应该声情并茂,配合手势、表情。恰到好处的手势和表情,能让阅读教学做到有声有色,妙趣横生,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进而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来思考、判断。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授渔者”而非“授鱼者”,学生应自觉主动地进行阅读实践,不断增强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家林.浅谈初中作文如何选材.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精读教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阅读教学;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
阅读理解是语文课的重头戏,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在高考语文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然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是:投入大,收效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总是不尽如人意,高考中阅读理解题失分严重。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很多,从语境角度来看,学生阅读时面临的问题是:首先,他们面对的文章是已经消隐了作者活动的书面话语,学生必须通过阅读分析表层的话语去理解、还原作品所蕴含的全部思想,这就产生了理解上的障碍;其次,很多学生在阅读时没有语境意识,习惯于通过静态的话语去理解相应的语言意义。
实际上,语言表达离不开语境,言语理解也离不开语境。任何话语形式只有在确定的语境中才能得到确切的理解,离开特定的语境,一种话语形式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理解,无论是字面意义还是深层含义都可能被误解。语文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必须教会学生运用语境理论推断话语的正确含义。
一、根据上下文语境来推断话语的正确含义
语境具有简省和语义补充两大功能。简省功能是指由于交际双方共处或共知的语境已经提供了必要的信息,言语表达者可以省略某些上文已经提到或交际双方不说自明的内容,从而达到表意简洁、省时省力的交际效果。语境对语义的补充主要表现为对话语指称意义的增补和对暗含意义的补充。话语实体内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上下文构成的文语境对言语理解的制约作用往往是不经意和不易察觉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上下文,要寻找和适应表达者所构建的现实语境或虚拟语境,实现话语含义的最佳关联。
如,《荷塘月色》中有一句话:“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寻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如何理解“平常的自己”和“另一世界”?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文章开篇就说,“心里不宁静”,后来又说“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可见“平常的自己”是要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是不自由的,“另一世界”就是自由的世界。
二、利用情景语境来推断话语的正确含义
情景语境是与阅读材料有关的知识,包括时间、地点、话题、场合,交际参与者的身份、职业思想、教养和心态等。这些知识存在于课本之外,而又对课文的理解及真正地学习语言至关重要。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强调情景语境对语篇的暗示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对课文的话语意义有准确的理解,必须介绍作者的相关信息、作品写作的时间、作者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以及作品中所叙写的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
如,张洁的文章《拣麦穗》,课文写“我”与老汉的情感,许多学生在理解这种情感时就出现了偏差。文中提到“我”的梦想是嫁给老汉,“我”经常想念老汉,盼望着他的到来,老汉死了,“我”很伤心。据此,学生就认为文中写的是“我”与老汉的忘年恋情。这种理解产生的原因就是学生阅读时没有进入作者设置的情景语境之中。文中的“我”是个孩子,“我”要嫁给老汉,体现的是孩子的天真烂漫、童言无忌(孩子根本不知道“嫁给老汉”的真正意思)。老汉关心“我”、疼“我”,给“我”送小礼物,这是一种淳朴无私的长辈的爱;“我”关心、怀念老汉是一种童年的纯真无邪的感情,没有掺杂世俗的东西。“我”和老汉的情谊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关爱、纯洁、真诚、博大、无私的美好感情,表现的是人性美。单看一句“要嫁给老汉”,而忽略文章的情景语境,就会出现断章取义的笑话。
三、利用文化语境来推断话语的正确含义
文化语境是指语言交际活动所处的大文化背景,它包括民俗习惯、民族心理、民族历史、社会生活等。文化语境对阅读理解具有较大的制约作用,如果没有相关的民族文化素养,就会造成阅读理解的障碍。学生在阅读异域文学(如外国文学、沈从文作品)时存在较大的困难,其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了文化语境的制约。
如,《等待戈多》这样一出没有情节,没有戏剧冲突,没有人物形象塑造,只有乱无头绪的对话和荒诞插曲的戏剧,学生的阅读感受就是不知所云,因为学生对荒诞派文学及其产生的文化背景一无所知。当我们把这部作品放到二战后的文化语境中,我们会发现《等待戈多》的意义所在:战争给整整一代人的心灵留下了难以治愈的创伤,上帝不复存在了,旧日的信仰坍塌了,美好的希望和理想破灭了。世界让人捉摸不透,社会令人心神不安。劫后余生的人们,抚摸着战争的伤疤,对传统价值观念和现存的秩序持否定的态度。往日的精神支柱瓦解了,新的信仰尚未找到,从而产生了一个“没有意义、荒诞、无用”的观念。
综上所述,在提倡语文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强调“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语文阅读并不是全开放的,无论有多少个“哈姆雷特”,这些“哈姆雷特”一定是由文本而来的“哈姆雷特”。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回到语境中去,发挥语境在阅读理解中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曾绪.浅论语境理论[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
[2]周花.毕淑敏散文中语境对比喻理解的制约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3]郝丽媛.语境对语篇中语义和语用的解释[J].科技信息,2011(28).
[4]牛福军.语境理论研究综述[J].语言研究,2011.
[5]王耀华.论语境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中学时代,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