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1
关键词 :三维目标 含义 关系 作用
在一次讲课比赛中,我仔细看了看参赛教师的教案,发现教师们在三维目标的书写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人把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混为一谈,有些人把过程与、方法当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甚至有几个人把过程与方法中的过程理解为教学过程,例如有的老师把“利用图解,形象、直观的进行教学”当作是过程目标,把“讲练结合、启发探究”当作过程与方法中的方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对三维目标的内涵认识不清,导致对三维目标界定混乱。
一、三维目标的含义
1.1 知识与技能。
知识是指人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技能是掌握和运用某种专门技术的才能。从学习水平上讲,知识水平可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应用。了解的常用行为动词有说出、辨认、举例、描述等。理解的常用行为动词有解释、比较、判断、概括、整理等。应用的常用行为动词有应用、使用、解决、评价等。技能水平常用的行为动词有计算、操作、实验、联系、转换、安装、测量等。
1.2 过程与方法。
过程是指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包括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方法指知识形成与应用知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常用的行为动词有经历、感受、参与、讨论、交流、合作、分享、参观、访问、考察、体验、研究等。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对知识价值的理解和对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三个层次。从时间上来讲情感持续的时间较短,价值观作用的时间最长,情感的积累可以转化成态度,态度的积累又可转化成影响人一身的价值观。
常用的行为动词有喜欢、讨厌、乐于、支持、怀疑、尊重、拥护、形成、养成、树立、追求等[1]。
二、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不管是好方法还是不好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探究还是消极接受。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没有脱离过程就能得到的知识、技能,也没有脱离过程的情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目标,是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三维目标应该说成是三维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说先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再完成过程与方法目标、再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甚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提法也是不妥的。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这三个目标维度总是交织在一起不可分离,在实现某一目标维度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其它目标维度的实现,就如同拿一个立方体,不可能只拿起“高”而不拿起“长和宽”-样。 (王敏勒)[2]。
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三、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作用
有许多老师说,写教案最怕写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了,就算写,也是以应付检查的态度去写,实际的课堂操作过程与所写的教学目标是分离的。那么,是不是教学目标是一些可有可无的虚设?确立教学目标究竟对课堂教学有什么作用?
由于现行教育体制的影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课的好坏是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来衡量。再加上各校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体系,使得老师形成了只见分数不见人的知识本位主义,很少能在课堂中顾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操的陶冶。尽管以前教学大纲中也提倡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目标,但只提到目标而缺乏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所以目标显得很单薄,往往老师写出的教学目标是一回事,课堂上如何上课又是另一回事。造成了备课(教案)与上课脱节。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教学目标,它的内涵比原先更丰富,除了知识、技能,笼统的情感目标也细化成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把过程与方法也做为了教学目标的一部分,那么教师在考虑一节课中学生应当获得哪些知识、掌握什么技能的时候,还得考虑学生通过什么样的过程,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知识、技能目标,考虑学生以怎样的情感投入到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这样,由于考虑到了过程与方法,使得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现价值观这两个维度目标的实现有了具体保障。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过程实际上也是课堂的一部分,教师在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虑的过程,也就是对课堂进行设计的过程,这样设计出来的课,在实际操作时更具有可行性,教师的备课与上课也不会脱节。
由此可以看出,三维目标改变了重知识、轻技能的弊病,改变了重结果,轻方法、过程的不足,加强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形成与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它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也不是新课程改革的标签,它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课堂教学中少了哪一个目标维度,都将是不完整的教学。
四、如何写三维目标
先来看一个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的案例:
4.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2、了解什么是惯性,知道惯性的决定因素。
4.2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2、让学生体验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粗看起来,本节的教学目标分三个方面去阐述,符合新课程理念,但仔细研究一下,还是会发现问题。首先,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不对。教学目标描述的是学生要达到的程度,它的行为主体应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将教学目标表述成 “使学生……”、“让学生……”都是不妥的。其次,教学目标中“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显得很空泛,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这一目标?教者没有说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由于缺乏实现目标的过程保证,目标很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这个目标如果这样描述会更合适一些:“体验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学生是在经历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中,一步一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把一个完整目标分开来写,反而会使得目标显得支离破碎。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发现,“通过……”就是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维度,“掌握……”就是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维度,“培养……”就是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可见,教学目标的书写不应当截然的分成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那是对三维目标的机械理解,以为三维目标是三种教学目标。一些教育管理者也要求教师把三维目标分开来写,并把这一项做为检查教案合格与否的标准之一,导致教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上更加迷茫。
反思课程走过的百年历史,其失败或不够成功之处,首先是目标定位模糊或失误。没有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也可能会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但极易偏离正确的目标方向。而单一的知识能力目标,则使教师、学生迷失在知识体系与应试训练的胡同里不能自拔。新课程中三维目标的提出,使我们看到了希望的光亮,要想顺利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必须认真审视课堂教学目标,真正把握其精神内涵,这样才能确保课程改革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资料汇编》,伊犁州基础教育课改小组办公室编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2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234-01
高中阶段教师在教授物理学科时,实验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操作,无论是在教材中还是在考试中,实验都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绝大部分学生很难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验操作学生才能加深理解。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或者惯性定律、惰性定律,指的是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此时就需要用伽利略的推理认证牛顿第一定律,使定律过程能够清晰地讲述出来供学生理解清楚。同样,牛顿第二定律等就需要教师重现当时牛顿发现定律的情景,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就会发现物理的有趣性,增加学习物理的兴趣。
枯燥、困难、痛苦……这就是一般学生想到物理课时的心情,教师要上好一堂物理课,就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教师需要首先平复自己的心情,不是每个学生都会像物理老师一样热爱物理,教师要慢慢地引导不喜欢物理的学生渐渐发现物理学的奇妙之处。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再是参照教科书和图片,以枯燥的语言文字来描述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再让学生用臆想来完成整个实验。对于教师来说最糟糕的一件事不过是,学生因为讨厌教师而讨厌这门学科,无人听讲,一个人的舞台,却没有听众。教师应了解学生的需求,用最新的教学方法,四处学习学生最易接收的教学方法,然后配以现场实验来验证教科书上的知识点,从而得出最后的结果。教师应该向学校申请有关的资金用于实验设备,建立一个能够支撑起全校师生学习物理,进行物理实验的地点。
教师需要认真备课、梳理脉络、理解哪里是重点,哪里是难点,分析大纲,再一一向学生进行阐释。做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成绩,理解学生在哪里出错,才能改善教授方法。备课不是拿着以前的教案照着讲,因为新课标不断地在改变,所以教师要及时更改知识点,按照当下适合高中学生的教授方法进行教学。首先分析教学重难点,其次结合班级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和基础,最后结合适宜的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
在高一时由于学生才经历中考,学生普遍处于放松状态;在高二时逐步紧张起来;在高三压力更是不容说。在关键时期,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基础,万丈楼房平地起,所以打牢基础是第一步。学习压力对于学生有巨大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压力与学习焦虑,如果教师从学生本身的兴趣出发加以引导,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很好。教师要通过观察引起学生的兴趣及思考,带领学生进入下一步的探究,也可以通过实验求证猜想内容,完善科学理论。
对于教科书上的实验,教师一定要先在课堂上教授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或进行现场实验演示,然后在实验室里亲自指导每位学生进行实验。例如,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动作。如何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毕竟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新的仪器,很多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转换中需要一点时间,教师要耐心地向学生解释这个仪器是如何使用的,怎么样操作才是对的。教师还要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只有注意到学生的每个细节,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做好实验。
同时重视知识结构,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才能把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在实验教学的时候,加强学生的记忆力,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无论实验看起来多么安全,也需要注意安全,要提前指导学生发生危险时,该怎么办,一定不能紧张,从容应对。例如,最常见的是,酒精灯着火了,应该立即用湿抹布摊开隔绝空气,而不是用水直接浇灭。
在实验之前,教师应准备好实验道具,安全事项和注意事项,明确学生已经掌握实验的步骤和目的。比如,在电路的串联,或者电路的并联,安培定律或者欧姆表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等方法、步骤,教师就需要逐步地引导学生,在发现中找到知识的快乐。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抓住学生的兴趣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是新课改下,追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是符合当代教学发展的,有助于帮助学生改善对物理这一学科的看法或者态度,提高学生对这一学科普遍的心情,从而改善厌学的状况。比如物理教学中关于力学的实验,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等等这一系列的教科书上要求的实验,都需要在理解实验器材和实验目的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3
【关键词】物理教学 五步教学法 以案导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3-0191-01
五步教学法,也就是导学议练教学,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在中学各科教学中,导学议练教学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在信息化社会,一个人的知识是需要经常更新的。学校学习不过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这个基础既需要一些必要的事实和结论方面的知识,更需要形成学生能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结果更重要。导学议练教学模式较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导、学、议、练”中的“学”和“议”是本模式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是“导、学、议、练”教学方法的核心。准确确定学习目标是“导、学、议、练”教学方法的关键。学习目标既是教师要掌握的,同时也是学生必须要明确的。没有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是盲目的教学活动,同时会降低课堂教学效果。
围绕“导学案”,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学案”引导自学,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前,课上用“导学案”代替教案导学,达到“导学议练”教学思想宏观指导下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基本具有以下环节:以“学案”自学以“导学案”导学信息反馈组织讨论精讲点拨当堂达标扣标整合拓展创新。
一 依据学生自学情况,进行以案导学
课前下发“学案”后,学生据此进行预习自学,课上老师可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会学。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做实验,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如在牛顿第二定律一章的教学中,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定律中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及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应先将有关概念作为预备知识总结归纳,如力的概念、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加速度概念及牛顿第一定律等,以扫除定律学习中的障碍,再进行定律的实验和理论讨论。
二 勤做实验,依据疑难信息反馈,组织讨论,尝试解疑
“导学案”一开始把“温故知新”作为复习巩固旧知识的前提,要求学生通过“学案”中的问题去解决,并给予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找到新知识的切入点搞好新旧知识的衔接,有利于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有针对性地结合问题探究并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地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完成每个课题的学习任务。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师巧妙设疑或学生质疑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议”,从事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多安排一些实验,并注意提高实验效果。如在学习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时,拿一段直铁丝,同学们很容易回答出铁丝的重心在这段铁丝的正中间;再把这段铁丝弯成一个圆环,用悬挂法测出圆环的重心在圆环的中心。通过这个实验使同学们很容易得出物体的重心位置与形状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的结论。
三 根据讨论反馈,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
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如在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一章的讨论上,学生对波明显衍射的条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此时教师就必须讲清楚物理概念和规律。
四 当堂测试,知识迁移拓展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4
让学生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勇于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激情和欲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的目的。
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据有关人士透露,在第二次国际教育成就评价中,中国初中生科学成绩测试平均百分正确率在参加测试的20个国家和地区中仅居第13位。为什么在这一测试中中国学生的成绩不是人们想象的数一数二?原因就在于这一测试的指标不仅包括科学知识,而且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其他方面的科学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第一要素是:不仰仗权威,有怀疑的意识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长期的科学探索和获取科学成就的过程中积淀而成的精神气质的集中表征,包括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科学精神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财富,也是民众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2061计划”在《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一书中就将“科学需要证据;科学是逻辑和想象的融合;科学不仰仗权威”。
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也明确将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列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其目的就是要使科学教育超越公式与符号,使学生成为真正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因此,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一样,是构成科学素养不可缺少的要素;也是当前科学教育最缺少,而又是人们最需要的素养。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被公认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在此之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而牛顿宣告了科学时代的来临。这给人类带来了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刨根问底的好奇心是激发探索精神的原动力;要让学生主动思考,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保持对新事物、新思想、新信息的热情。不盲目地崇拜权威。
正是人们对已有的结论不断地重新验证和,才有科学进步。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科学精神的第二要素:有理有据,批判的理性
崇尚理性思考、敢于批判,是科学精神的突出特点,没有批判的理性,勤奋学习至多只能造就出学问家,而绝不能成为有独特建树的科学家。
现在,绝大多数教学还局限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上,普遍漠视科学精神的培养。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应试观念的根深蒂固,教育心态的急功近利。课堂上教师讲解一贯到底,课后以完成教材习题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需将老师讲的内容由黑板移到笔记本上,再由笔记本移至大脑中;课后进行练习,以巩固大脑的记忆、对课堂讲授内容的学习即算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自己咀嚼细烂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需吞下即可;教师不用观察学生的反应,不用顾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教师是漠不关心的。对科学精神的培养缺乏有力的评价。更谈不上引导学生拿出自己的疑问,对固有结论进行验证甚至做出合乎逻辑的大胆否定。
科学精神的第三要素:一丝不苟的精神,谦恭的心态
如果只有怀疑的意识和批判理性而没有谦恭的心态,最后就会走向独断、走向偏执。
在课堂上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是会犯错误的,引导学生在试错的情况下向正确的方向推进。
有一位物理特级教师在这一点就做得很好,他在教授“牛顿第一定律”前,花了很长的篇幅作背景铺垫:
公元前3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他解释说:一辆车运动起来后,必须用力才能使之继续运动下去,失去力的作用,小车就会停止运动。他还说:象太阳、月亮等天体的运动,依赖于某种精神力量,即上帝。亚里斯多德的思想很有影响,流传了近 2000年,被整个知识界奉为真理、教条,在16 世纪末,当时号称世界知识、文化中心的意大利比萨大学的教授们宣布:所有科学上的问题都已被科学巨人亚里斯多德解决了。可当时一位年轻的意大利学者却敢于挑战传统观念,挑战权威,他提出:发现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诵亚里斯多德的教条,而是要学自然这本宝书。这位年轻的意大利学者,就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伽利略。
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伽利略望远镜),观察月球,并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天文界将木星的四颗卫星: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称作伽利略卫星。后人评说:西班牙的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而意大利的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他在比萨斜塔上进行了著名的“两铁球同进落地”的实验,重创了亚里斯多德的观点,在科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随后,他又进行了同样著名的“斜面实验”。
伽利略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了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纯属思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的研究触犯了罗马教庭,并因此被判终身监禁,此间他写出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一本书——《运动的法则》。
违反科学精神的课堂误区: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靠机械模仿获得与巩固知识,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联系—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
教师不观察学生的反应,不顾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只顾将大纲中规定的目标和教案的内容和盘托出。
讲授规律、原理通常是直指结论,很少让学生经历当初科学发现的思维过程,重标准答案甚于重智慧开发,让学生解决问题过于模式化和公式化,不易使学生形成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5
物理教学教学反思课后记载课后记载,并不是非前瞻的、预设的、全面的教学计划,而是后顾的、生成的、精要的文本小结。从时间的关系上看,课后记载是写在“课后”而不是“课前”;从形成机制上看,课后记载不是教师置身书斋时对教学设计和学习状况的“理想”设定,而是对教学现象的“现实”回顾与反思,及时生成的小结性文本;从内容的完整性上看,课后记载未必是对教学设计和整个教学过程的全面包容和覆盖,而是对某个教学步骤、教法技巧、教学灵感、创新突破、课堂反应甚至个别学生学习表现的“点滴”描述和反思。
一、课后记载是教学反思的重要手段
著名的教育家叶澜教授说:“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位老师写3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中小学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可见,教学反思应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常态和兴趣,“写”教学反思更显得尤其重要。“传统型”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教学的中心和话语的霸主,在教学中比较注意知识的积累、经验的应用和单向的传授,忽略了课堂教学的生成、学生人格的尊重、学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显然无法适应现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教师要实现由“知识型”“经验型”“预设型”“教学型”向“能力型”“开发型”“生成型”“专家型”教师转变,需要从我做起,不断反思自己日常的教学策略、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寻找自我求成的突破口、着力点,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强有力的专业“能手”。教学贵在有疑问,小疑问则小进步,大疑问则大进步。如果能将最新的、最有效的、最富有生命力的反思结果以课后记载形式记录下来,将会极大地方便物理教师随时查询、学习和借鉴,其重要价值可见一斑。
二、恰当“切入”是课后记载的最佳配方
教学反思的“切入点”不同,课后记载的内容也有所差异。目前,人们对课后记载内容的看法不一,仁智各见,但以下四个方面应当成为课后记载的首选内容。
1.记载值得反思的教学环节
课后记载要有针对性地反思教学进程的各个环节。对教学进程的针对性分析,特指对有反思价值的某个(或少数几个)教学环节的精心考虑,而不是对所有教学阶段都“眉毛胡子一把抓”式的全程式记录。课后记载重点分析收到较好效果和存在明显缺陷的阶段,其价值在于分析并寻找成与败、得与失的原因,不断归纳出避免教学失败的方法,及时总结出获取教学成功的规律。比如,在“杠杆的平衡条件”一节的教学过程中,预先设想同学们应该可以从手推车、跷跷板、扁担等实物中抽象出杠杆,但结果却出人意料。课后,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因为现在的学生更多地为繁重的学习任务所束缚,几乎没有时间去体验生活、了解生活、放飞梦想。于是,在课后记载中提醒自己,下一次上这节课时,请同学们回家后以适当的方式对手推车、跷跷板、扁担等一些实物作初步了解,为本课的顺利教学事先做好铺垫。
2.记载新颖独特的见解疑问
学生的成长环境、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在农村成长的孩子和在城市成长的孩子,由于成长环境、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的不同,对同一问题会产生各不相同的出人意料的新见解、新疑惑。如果能将这些“未预约的精彩”及时记录在案并加以认真分析,这不但是对教学经验的丰富,更是对思考角度的转换和思维习惯的完善。另外,当面对来自学生的新见解新疑惑时,即使我们当时难以应对,也都应真实地记录下来。因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新见解新疑惑十有八九就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算是在学习中最终被判定为错误也应“诉诸笔端”,因为错误本身往往蕴含着更深层次的东西,错误其实也是一种美丽!例如,在讲解“功”一节时,有学生认为“功为负,物体就后退”。持有该观点的学生,主要是对功的物理意义理解不到位。在课后记载中认真地总结这一现象的解决办法:功为负,表示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即速度方向)相反;而在热力学第一定律中,功为负,则表示系统对外做功。
3.记载稍纵即逝的教学灵感
教学灵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是在复杂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的“激荡”状态时产生的,所以具有随机性、瞬时性、迸发性的特点,若不及时对其加以记录,将会很快被遗忘。比如,在学习静摩擦力时,学生对静摩擦力的方向难以理解,教师顺手拿起黑板擦,一手把它按在桌子上,另一只手沿水平方向拉,但让它保持一种仍然静止的运动趋势。只见黑板上的毛向另一方向弯曲。这一下子将运动趋势和静摩擦力的方向直观形象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对“静摩擦力”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种教学灵感稍纵即逝,因此要及时记入课后记载,更好地为以后的教学服务。
4.记载别开生面的创新突破
无论是教学理念的一次更新,教材使用的一次突破,还是教学手段的一次尝试,讨论方式的一次遽变,检测方法的一次创新,这些都可能成为课后记载的珍稀资源。比如,自己有时也抱怨教材知识点多、涉及面广、理论性强,实在不好教。但细细想来,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例如,在教授“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到宇宙间是否有“不受力”的物体,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引导,一开始就提出一个悬念:能否让抛出的物体永远不落地?同学们思维活跃,大胆发言:如果向上抛出去的物体,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太空以外,就回不来了。显然,通过这种别开生面的教学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相互讨论中使问题更加清晰化、明朗化,最终让大家获得了正确的知识。
教学反思是课后记载的“生命旋律”,虽简约却不简单。教学反思是对自己的教学予以肯定,同时又是同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使自己的教学更完美。教学反思可以写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点、失败点、创新点,也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课后记载实现了现实中的“我”和思想中的“我”的亲密而精彩的对话。课后记载使教师欣赏教学中的“点滴”精彩,这将在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和促进专业成长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6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启发式教学因其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而得到了更多关注。主要围绕高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
高中物理;启发式教学;位移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物理实验进行启发教学
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物理实验具有直观性、形象性以及生动性等特点,采用物理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物理现象,促使学生探索物理规律,进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有趣、生动的实验,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大胆猜测,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比如,在讲授自由物体失重现象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水瓶落地”实验,即在一个瓶子中扎一个小孔,让其自高处自由落下,落下过程中小孔中竟然没有漏水。当学生看到这个实验的时候,学生会感到诧异,继而便会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此时教师适时引入本节的物理学原理,而学生则会以极大的兴趣进行学习。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情境进行启发教学
情境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相关情况,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启发学生的思维。采用创设情境方式进行授课的关键在于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点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主要包括了实验演示、观看视频以及图片等方式。比如,有些实验无法在实际条件下完成,教师可以采用模拟实验的方式进行展示。在讲授摩擦力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汽车紧急刹车时的视频与正常刹车时的视频,学生将视频观看完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两个视频中存在的差异,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摩擦力。
三、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问题进行启发教学
问题的提出能够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巧妙抓住问题提出的时机,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提出一些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探索的欲望。比如,在讲授牛顿第一定律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如果你想改变一个静止物体的位置,可以采取什么方法?运动与什么因素之间存在关系?(2)为什么一辆两匹马拉的车要比一辆四匹马拉的车走得慢?(3)在水平路面上,要想让车保持运动的状态必须用力推车,一旦停止用力则车子也会停止,这是为什么?以上三个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直觉上的反思,其中,第一个问题能够让学生直觉上感受到运动与力之间存在关系;第二问题能够让学生直觉上感受到力越大,则运动的速度也就会越快;第三个问题能够让学生直觉上感受到运动状态的维持需要持续用力。
四、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比喻进行启发教学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形象生动、贴近现实生活而又新颖的比喻,能够将需要讲授的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同时还能够将物理中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并将物理中复杂的理论变得简单易懂,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物理现象、概念及规律,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振动图像比喻成独舞下的录像,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在各个时刻下一个质点的位移情况,而将波动图像比喻成集体舞下的照片,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在同一个时刻下多个质点的位移情况。
五、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类比进行启发教学
类比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两种类型相同或者是属性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促使学生从已知事物的特征推测未知事物相应的特征,从而分辨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而掌握两种事物反映出的规律。因此,这种方法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并能够将未知转变为已知,加深学生对未知事物的物理概念与规律的理解,掌握两种事物之间的不同与联系。比如,在讲授物质分子之间存在的引力、斥力以及分子势能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弹簧存在的相互作用力类比于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这样能够使物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更加直观,进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的实施需要教材、教案等多个环节的支持,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围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对学生进行启发与诱导,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郑鸿波 单位:山西芮城县博立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