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风建设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风建设论文范文1
学生是学校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接受教育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知识的武装变得优秀。每个孩子都具有各自的特长和缺点,如何按照每个孩子的不同资质进行教学将是学生能否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的关键,但是家长没有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而是用金钱引诱学生多学,支付巨额择校费将学生送到最好的学校,甚至请学生的任课教师吃饭等。学生家长这些行为的出发点是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但是这样的做法助长了教师的个人不良作风和学校的不良风气,而这又反过来影响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完全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家长的行贿让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功利心逐渐增强,长此以往就会让他们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态度产生改变,认为只有给钱他才会关心学生,由此一来学生就不能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这种作风终究会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不良影响。
二、学校的教育环境方面
1.校长在师德师风建设上起决定作用
在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获得专业知识的进步和道德修养的指导,而以校长对于本校教师的领导又间接地影响了学生受教育情况。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要管理的不仅是教职员工还需要管理好学校的各种建设。领导的公平公正的管理教师,教师的不良作风就会受到遏制,为了评职称升职加薪等目的进行行贿受贿、以及尔虞我诈的行为就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当然,领导自身的修养也不能忽视,领导作为学校的领头羊必须要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端正作风,踏实工作,这样才能起到模范作用;学校是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校领导对于学校场所的管理就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有益的氛围之下学生更能融入学习和生活。一个好的学校可能离不开德才兼备行事公道的校长,但是一个办学比较差的学校却一定和一个品德低下的校长有关。
2.学校管理制度和学习制度
学校的建设从狭义上讲就是学校校园各个场所的建设,但是广义上还包括各种管理制度和准则的建设,而且两者的位置没有孰轻孰重,都处在比较重要的位置。现如今很多的学校都没有那么重视学校的制度建设,其主要原因:首先,就是学校过于重视传统的应试教育,因为评判一个教师的教学效果和一个学校的教学状况主要是靠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所以,虽然我们强调素质教育,还是有一部分学校以教学质量为工作的重心和出发点;其次,就是师德师风的管理制度没有建立或者完善起来,很多对于教师作风的规定只是一些道德方面的监督,少有被严格的规章制度明令禁止;最后,就是在教职员工和学生出现违规违纪行为的时候处理不当,更多的时候都是放之任之,没有给予公平公正的惩处或者奖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很多的工作就难以得到正常的开展,更谈不上师德师风的建设了。
3.学习师德师风的机制
师德师风的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约束层面,还要学校落实到纲要纪律制度中去,将师德师风作为一项比较严肃的工作定时的开展,及时地总结和评比。这样以来,师德师风的就会受到真正的重视,不仅有利于学校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还有利于教师自我素质的提高,尽可能的避免有损校风和教师风范的人和事出现。
4.教师工作检查、评价制度
学校一般都会建立一个制度专门对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教师的教学任务进行评价,但是在很多的学校,这样的监督制度根本不够不完善。例如,有的老师在讲课期间还会接打电话,上课前没有及时赶到课堂,甚至对打骂学生、体罚学生等。这些问题从小的方面讲是影响学生学习,从大的方面讲这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名声和信誉。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领导,建章立制定目标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任务中务必要将师德师风的建设和管理作为重点。为了长期坚持师德师风建设,学校领导需要成立一个小组,建立一个比较符合学校教育教学现状的师德师风建设的规章制度,并按照这个制度对教师进行检查和评估。每一位教师都需要积极地参与到师风师德建设中去,按时地交上相应的承若书和报告,接受学校领导的监督。当然,学生家长也要和学校一起,共同监督教师的师风师德,而且每个班级都可以选择几位家长组成加长委员会,主要对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行为进行监督,有师德师风问题的教师都将被记录在案以供今后学校进行评优晋级考核重要参考。
(二)强化管理,实施工程树师德
1.抓班子,带动师德转变。学校进行班子成员的作风建设主要目的就是要为学校的教职员工树立一个师德榜样,班子的任务就是高标准严要求带头做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为了起到表率作用,班子成员的行为准则都会比较高,而且每个学期都接受作风评议的测评。而这种无记名式的测评正是领导班子的业绩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
2.抓学习,强化师德认知。每学期都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一系列文件。以师德建设为出发点,教师需要进行教育法、心理学、道德规章制度和学校的各种工作细则等的学习。加强这些和师德师风建设相关的理论学习是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自觉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校风建设论文范文2
(一)学生自我要求因素对学风的影响分析
学风建设中,学生自身因素是导致学风建设工作滞后的关键。现阶段高校在读本科生大部分是“90后”,他(她)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80后”学生有着较大差别。以该校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两个专业为调研对象,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旷课问题,而且在旷课时间、对象都有着明显规律性。学期开始时,任课老师点名较多,学生到课率高。期末进行总复习,学生不想考试不及格,到课人数也多。学期中间,老师放松了考核,学生认为平时上课与考试及格没有直接关系,只要总复习去划重点,考试就可以顺利通过,故到课率较低。放假前一天、开学第一天到课率较低,学生急于外出或车票定于放假前一天的下午,学生请假多。开学第一天,一部分学生还沉浸在假期中,以各种理由请假,或假期太累,开学第一天在调整状态。价值观扭曲。如今在学生中各种扭曲的价值观流行,学习无用论、人情关系论等。有些学生从入校开始对大学认识不准确,没有意识到大学学习的重要性。凭借自己对知识的一知半解到社会上兼职挣钱,到最后学业无成、事业无成。有些学生,家庭背景好,以为有个好家庭,自己就可以不去学习、奋斗。有些学生,家庭情况不好,在就业压力较大的今天,感觉毕业就是失业,是“就业困难生”,在大学混一张文凭而已,也不积极学习。
(二)学校监管举措缺位对学风建设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师生互评中的不满呈加剧态势,教风与学风在高校教育环境中呈现双下滑现象。教师对学生评价方面,老师对学生表现不满意主要集中在上课迟到、早退和作业完成情况不好。学生对老师意见方面,据该校教务网教师评价系统统计结果显示,授课内容陈旧、硬件投入不足、缺乏技巧性等,在高校中学风与教风相互影响。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制度存在纰漏,影响了学风优化进程。好的作风是基础,好的制度是保证。长期以来,高校在教学制度、教学评价机制、教学监督制度、教学奖评管理等方面日益完善,但一些环节仍然难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学风建设的关系理顺、责任明确和考风建设上。如在学风整治和管理过程中,哪些环节是教务部门责任,哪些工作是学工部门职责,哪些是教师和学工干部共同的负责范围,这些管理真空,还需要职能部门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在考风建设上,有些学校委托任课教师选择考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考前划重点、考题有泄露、考后讲情面等现象;在有些考试科目或考试环节中,由于多方面原因,考场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二、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优化路径选择
(一)加强思想建设,以新风领学风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才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对其他方面的发展具有导向和统领作用。要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其认识水平,激发其成才欲望,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以崭新的思想风气引领学风建设。为此学生工作部门要完善学风反馈制度,及时掌握大学生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动态,针对不同阶段大学生思想状况,因材施教,对其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坚定信念。并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或实践活动,通过社会的再教育弥补学校、家庭压力教育方面的不足,培养学生崇高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二)规范教学秩序,以教风带学风
教师对课堂教学与管理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各教学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要采取更加有力可行措施,定期对老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督导,严格上课考勤。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教学工作规章制度,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同时要建立、完善师生间交流沟通机制,不能仅仅依靠教务网的网评,在平时师生就要加强沟通、使师生之间充分的理解与信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避免师生相轻的事情发生。
(三)革新管理体制,以制度保学风
将学风建设由单一的课堂学习方面向学生公寓等学生的生活全面推进,如将学风状况纳入文明寝舍的评价内容中,培育勤奋好学的寝室文化,建立起优良的学习生活氛围。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要改变以前单一垂直的管理模式,更加深入到学风建设的基层中去,如增加听课次数、多找学生谈话,以掌握课堂教学动态,及时收集教学方面信息,听取学生意见。革新管理体制最重要的是加强班委会一类基层组织的作用,一方面,班委会贴近学生与学生零距离,了解学生及学风建设的最新动态,这是学校其他部门机构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另一方面,班委会成员来自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代沟,特别是由于其在班级特殊的号召力,相比于其他的先进、典型,班委会成员的榜样作用更加显著。
(四)严肃考试纪律,以考风正学风
教务部门要积极征询老师与学生的意见,改革考试方法,建立适合高校教学实际的命题、监考、阅卷考试制度,加强考试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同时严厉打击考试作弊的行为,严肃处理考试作弊的典型学生,提高作弊成本、断绝学生作弊的侥幸心理。还要进一步加强关于诚信考试的宣传,在学生中营造“诚信光荣,作弊可耻”的考试氛围。
(五)完善评价机制,以考核促学风
校风建设论文范文3
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作为学风建设的一个载体,承载学风建设的内容,传导学风建设因子。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在自身意愿、性格、能力及价值观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的经济环境、行业环境等外部因素,确定个人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路线,并且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来完成规划,达到目标。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是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学风建设应分阶段进行,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相呼应。大一大二的时候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应该在于认识大学,加强和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充分认识自身的优缺点,较快的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找到大学生活的目标。而大三大四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侧重点在于打好专业学习的基础上,较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拓展相应技能,能够学以致用,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不断地对行业的变化和就业的情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帮助同学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重新调整就业目标。“一个人的职业偏好是其先前各种学习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后,学风建设就会不断地充实和提高,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专业能力,形成自身特有的职业偏好,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应逐渐渗透专业教育,使学生在规划的同时也对专业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地把专业学习作为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点,积极引导学生探索专业技能,改变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形式,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减低对学习的倦怠感和厌恶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以学生活动为载体,丰富学风建设的内涵
“大学生活动对于夯实大学专业教育基础,促进大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风建设以学生活动为依托,通过大量的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文体活动
大学生很喜欢文体活动,但是文体活动过多的话也会使学生厌倦,因此文体活动一般在低年级的时候举办,高年级的同学可以自由选择参加与否,对于学生来说文体活动过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文体活动应该结合时代主题,如晚会、唱歌、跳舞、篮球、足球等小活动,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有所发挥,娱乐学生,让他们放松身心。
2、技能比赛
大学生技能的培养按照内容可以分为研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五个方面。因此校园的技能比赛除了专业技能的竞赛还需要一些通用的技巧技能的竞赛。如中英文演讲、辩论、主持人大赛等;科研创新的能力的比赛,让学生拟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研究论文,并在学校内部进行评选表彰。活动组织能力的比赛可以命题让学生进行活动策划的比赛等等;人际交往能力的比赛包括“一分钟介绍自己”、面试大赛等等;社会实践能力的比赛,由学校牵头与上些商家或单位进行共建合作,提高对专业的信心和兴趣。同时在校园建设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适当给予他们创业的基金和机会,让他们一展所长。
3、考研考证
“三考”的趋势愈演愈烈,考研可以让学生自身的学术能力得到提高,同时研究生毕业后可以面临更高的工作起点,也有的学生借考研来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从大学生进入校园到毕业为止,都有很多同学在为各种各样的资格证而努力。因此,学校要加大措施为考研考证的同学搭建平台,从校内外邀请专业老师开展相应的讲座,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会,自主交流学习心得,或者通过各种学术论坛,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信息,以便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
4、科研创新
首先,普通高等院校专业老师在科研创新中应当发挥中坚的作用,而辅导员应该在日常思想教育的过程中灌输科研创新的思性。当前学校科研创新的项目中有些是省市的科研项目,但是这样的科研项目比较少,而且只能引起小部分同学的兴趣。为了扩大科研创新的成果,科研创新的工作应该扎实在日常的学生活动中,让同学们了解什么是科研立项,如何科研立项,立项后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其次,应该结合专业老师,对他们的科研给予指导,尽量扩大大学生科研立项的项目,并且要求学生定期汇报科研的进度,指导和督促学生完成立项的课题。
5、学科竞赛
学校比较常见的学科竞赛包括数学建模、大学生英语竞赛还有一些网络电子方面的比赛等等。学科竞赛要出彩,指导老师的作用很重要。因此学校应当在学科竞赛方面找寻相应的资深老师,并且让这些老师在相应的院系或者全校开展一些论坛或者讲座,专门讲解这些比赛竞赛的规则,要求的能力,如何准备,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跨系跨专业组合团队,更好地利用自身的优势,提高竞争力,从而丰富学科竞赛的成果。
三、结语
校风建设论文范文4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的学风问题,课题组设计调查问卷在齐鲁师范学院高新校区、山东职业学院、山东商职学院等高职院校进行专门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53份,通过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高职院校的整体学风还比较乐观。在学习过程方面:62.3%的学生按时上课,从不旷课,51.2%的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在学习动机方面:67.4%的学生是为了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5.7%的学生是为了升本、考研;在学习兴趣方面:43.2%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充满兴趣。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高职学生都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努力学习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但在学习风气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普遍认为,在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学风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模糊,即“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很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根本不喜欢,不了解,高考报考的时候阴差阳错的选择了现在的专业,或单纯为了有学上而不在乎什么专业,这样在随后的大学学习过程中就会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机,没有学习目标,得过且过,浪费大好时光。调查显示,62.3%的同学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没有任何规划。其中大约72.5%的学生认为已经上了大学,没必要再努力学习,10.9%的学生觉得高职院校和自己理想有差距从而产生了不满情绪,破罐子破摔。其次,存在厌学情绪,学习态度不积极,即“不想学习”。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的出勤率都不太理想,大一新生刚入学时,出勤率比较高,到了大二和大三,学生的到课率就逐年下滑,另外,迟到、早退现象屡禁不止,据调查,35.2%的学生有迟到、早退现象,73.1%的学生不认真听讲,51.4%的学生有抄袭作业的行为。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存在厌学情绪。也有很多学生到教室上课是因为学校的考勤制度,是为了不被记旷课而来,到了教室不听课的大有人在,要么窃窃私语,影响课堂秩序;要么心不在焉,玩手机、看小说等现象普遍存在。不少学生根本不带课本,或者没有笔记,甚至什么都不带,被称为“三无人员”(无课本、无笔记、无笔),这些现象都大大破坏了高职院校的学习氛围,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学风,加强学风建设势在必行。再次,没有合理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即“不知道该如何学习”。在高职院校中,不同年级的课时安排不同,学生的学习松紧状况不一样,很多时候,课余时间很多,学生没有合理的学习方法,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些课余时间,学习效率低下。即使有些愿意学习和主动学习的同学,也没有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沿用高中学习的模式,死读书,读死书,不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调查和了解,在高职学生中很少有自主复习,自觉预习的情况,他们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非常弱,在图书馆学习的学生的比例很低,图书馆图书的借阅量很少,特别是专业书籍的借阅量更低。很多学生的课余时间大都是通过玩电脑游戏、逛街等和学习无关的活动来填充,大学生活过的无聊而空虚,因此有些同学对未来很迷茫。最后,学习比较盲目,缺乏针对性,总是在被灌输,即“不知道该学习什么东西”。大学的课余时间相对高中要充裕的多,很多学生学习比较盲目,除了老师课堂讲授的东西以外,不知道利用课余时间去学习更多的东西,不主动了解学校和国家大事,不知道还要学习什么,不知道如何去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不知道怎样去进一步完善和充实自我。作为高职院校要通过建设良好的学风,养成学生有针对并且主动的学习习惯和氛围。
二、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
1.要内外激励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
高职院校要经常举行师生座谈会,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内激励的措施,教书要先育人,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目标和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把人生目标和勤奋学习将结合,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调整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树立竞争意识,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还便于教师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另外,还要采取一些外激励的措施,比如,树立正面的学习典型,对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科研成果,各种比赛的优异成绩以及其他各种活动中有过突出表现的学生一定要给与足够的表彰和奖励,大力宣传,在同学当中树立正面的学习榜样。当然,对于一些反面的形象也要加大惩罚力度,让学生有明确的是非价值观念。还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指导,加强就业观念的教育,要和在校期间的学习状况有机的结合起来,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2.适时举行各种类型的讲座和主题班会来拓
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风建设学校可以聘请各领域的专家或学者,适时的开设一些讲座,使学生了解最新的资讯和前沿动态,以弥补课堂讲授的不足,或者某些领域的心理需要,逐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可以是“大学生礼仪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一些个人礼仪、职场礼仪等礼仪知识,学会基本的穿衣打扮,注意平时的言谈举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开展一些大学生涉法知识讲座,让非法律专业的学生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做准备。还可以举办一些主题班会,比如:“我们为什么学习”、“我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倡导学生主动发言,可以穿插邀请一些专业老师进行专业知识结构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在大学期间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改变学生当中的一些“学习无用论”的消极情绪,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目的性,也可以是“就业和学风建设”主题班会,邀请招生和就业的老师分析当前的就业状况,让学生及时了解一些就业信息,从而树立他们的竞争意识,使他们有针对性的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学习兴趣。这些措施都能很好的促进高校学风向良性转化。
3.净化课堂,严肃课堂秩序,以改善学风
促进学风建设,严抓课堂纪律,可以从净化课堂开始,所谓净化课堂,就是和课堂无关的东西不要带,和课堂无关的事情不要做,要提高课堂的严肃性。针对目前上课很多学生都玩手机的现象,净化课堂首先从上课禁止携带手机开始,操作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至少也要关闭手机,出现上课玩手机、用手机打电话,或者电话铃响的现象要视具体情况严惩不贷,以逐步杜绝目前广泛存在的手机对课堂的影响。另外,净化课堂还要禁止携带零食进入课堂,如若出现也要加大惩罚力度,对于课堂上出现的迟到早退以及其他影响教学的现象,也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惩罚。采取净化课堂的措施,就是要提高课堂的严肃性,提高学生对课堂的敬畏感,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这对加强学风建设是很重要的举措之一。
4.坚持听课制度,提高教学水平
70%以上的学生反映,学生的听课兴趣和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课堂上以“教”为主,坚持自我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方法,不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坚持理论为主的教学,不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忽略理论的实用性,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的课堂比较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逐渐降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所以,要构建良好的学风,教师必须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听课制度,可以使教师之间建立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机制,可以有效的加强教师之间针对教学方法的沟通和交流。教师之间通过听课制度,了解彼此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开展一些针对教学方法和技能的交流会,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风建设。
5.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
当前有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开始自主创业,这也是社会比较倡导的一种就业方式,但是,如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一些创业实践机会。例如,学校可以成立一些小规模的超市运营体验店,由学生进行管理、经营,按照中小型超市的实际经营模式设置会计、收银员、出纳员、理货员、采购员、店长、主管等职务,可以同时满足会计专业、物流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不同专业学生的实践需求,各专业的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课余时间到体验店上班,保证学生在上学期间有机会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为将来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6.严抓考风考纪,强化学风建设
校风建设论文范文5
1.1学校层面
和普通的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有限,而且办学体制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且,办学时间较短,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上都体现出一定的劣势。但是,除了这些方面之外,学风建设工作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在规范学风建设方面要得到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民办高校的学风建设的力度应该更大,不仅要积极做好学生的出勤考核工作,还需要对违纪现象采取严厉的惩处措施。但是,多数的民办高校对这一问题认识程度不够,在教学和学校建设中导致了严重的问题。
1.2教师层面
从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可知,有些教师仍然缺乏教学工作经验,或者是只能在课堂上讲解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地研究就存在着较大的难题。另外,讲课形式不灵活,思想观念落后等都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久而久之,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很容易损坏学风,扰乱学术研究的范围。可见,来自于教师本身的问题是比较明显的,产生的后果也较为严重。所以,要着重从这方面入手来建设良好的学风。
1.3在学生层面
从民办高校的生源上来看,都是由于高中的基础课程学习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基础课程相对较为薄弱,所以,他们的学习动、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劣势。在实际的工作中可能会出现急功近利或者是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学生的这些表现对于学风的建设会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
2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民办高校学风建设是提高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着民办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直接影响民办高校的未来发展。加强民办高校的学风建设,是增强民办高校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强有力措施,是提高民办高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实现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重要保证。
3新形势下加强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建议
要加强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风建设需要从制度、学生、教师以及校园文化等多个方面来采取措施。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制度建设为本
从民办高校建设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们进行制度建设是做好学风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促进学风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民办高校之所以没有形成完整和规范的制度体系,主要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通常情况下,规章制度是一个学校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增强学生自身控制力的重要途径。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约束能力相对较差,那么很难形成一个完善的教学环境。因此,要在实际的管理中,提高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教师和学生的个人,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奖惩制度。具体来说,要对学生的出勤考核问题记录规范,同时要严肃考风考纪。积极开展与严肃校风有关的文体活动。将制度建设工作进行实施,同时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性格特征等来建立相应的规范制度,发挥日常行为规范的作用。
3.2学生为主:明确学习目标,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学风建设中,学生是学风建设的参与主体和主要实践者。学生具备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良好学风形成的根基。而学习动机和兴趣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经过家庭、社会和学校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培养与教育而逐步形成、巩固和提高的。有数据表明,在民办高校中,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现象主要从大一开始,大一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为此,学校应该在每位学生在进校后就开始指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特长思考和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并以此设定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做到长规划,短打算,有目的有意识地丰富和锻炼自己,变被动应付式学习为目标明确快乐主动的积极式学习,这不仅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为学生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3.3教师为根:以教风促学风,教学相长
学风建设的好坏,与教风密切相关。民办学校应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使教风与学风良性互动。首先要抓师德建设,引导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修养,以教师的职业魅力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其次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在教学内容上,要根据民办高校的培养目标强调讲课内容的基础性、先进性和应用性;在教学方法中,提倡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授课方式;再者要强调从严治学。学院教学督导组和各系领导要经常到课堂听课,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讲课比赛等活动,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和方法,同时通过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等一系列活动,督促驾驶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3.4校园文化为王: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风蕴涵于一定的校园文化之中,校园文化是学风的重要载体。首先,要致力于校园人文景观建设,通过建筑、雕像、园林等实物打造文化校园品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其次,要经常举办学术报告和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竞赛、科技大赛、学习研讨等活动,让学生在娱乐中受教育,寓教于乐。
4结语
校风建设论文范文6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具有强烈的导向、激励、凝聚及规范作用.学风一方面体现着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行为风尚;另一方面也是教师教风、师德、治学态度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当前,进一步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加强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是实现高校质量立校的重要保障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的成长、教育的成败与学生的学习风气息息相关.因此,把加强学风建设作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工程,有效地发挥学风建设的导向、激励凝聚和规范作用,积极营造一个健康、稳定、向上的校园氛围,是确保学校各项改革发展事业顺利进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1.2加强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是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学风建设不仅是学生学习方面的一项基本建设和自我人格塑造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学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校风、学风对学生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高品位、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有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优良的学风又是促进建立良好的校园秩序,培育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实现环境育人的根本途径.
1.3加强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是保证学校稳定的巨大动力
优良学风一旦形成,就会极大地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成为学校改革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强大精神力量.近年来,全国各高校愈加重视学风建设,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都采取了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整体学风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招生人数不断扩大,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力度和深度仍显不足,有效促进学风建设的相关路径和方法仍在不断地探求和摸索之中,只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留给高校的时间越来越少,所有高校都想在教育市场上获得主动,并通过加强学风建设创建学校品牌,然后通过创建品牌、增强实力,扩大知名度.因此,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当前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探索并通过创建品牌、增强实力,来扩大知名度,找寻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2学习互助小组制度的内涵与组建原则
古代《学记》中讲,“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学风建设中,以学习小组为重点,制度建设为保障,过程管理为手段,将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互助学习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相结合,着力打造学习互助小组制度,不失为一次极具创新意义的积极尝试.
2.1学习互助小组制度的基本内涵
顾名思义,学习互助小组制度即借助于班级分组缩小管理单元,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相互启发、优势互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互助学习制度.新生入学后,在各班按照高考成绩及课堂表现成立学习小组,每小组大约6~7人,设一名小组长,各小组内组成帮扶对子(不存在排斥),小组自行制定学习活动计划,按月召开座谈会,检查、反馈活动效果,每学期末对优秀学习小组进行表彰奖励,并对好的经验和做法加以交流推广.
2.2建立学习互助小组的基本原则
(1)组长负责制原则.
首先,一个学习小组须有一名成绩优秀的组长,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同学和后进生要保持数量大略均等,这样通过“一帮一”的学习计划,不仅可以使成绩差的同学其学习成绩得到提升,同时成绩好的同学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有效提高;其次,学习互助小组组长一般要经过选拔产生,通常由政治觉悟高、品德修养好、学习成绩优异、自身综合素质高的同学担任;再次,学习小组的组长要定时带领自己的组员到自习室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通过讨论或组长的讲解能够迎刃而解;最后,对于表现好的学习小组长学院要给予相应奖励,并在各项评优评先活动中给予优先考虑.
(2)人数适中原则.
为了使小组成员都能得到锻炼,每个小组成员数以6~7人为宜.(3)异质性原则.由于互助小组是混合型封闭式小组,组员由同一班级的学生组成,所以要特别强调成员的异质性.为扩大交流面,同寝室成员要拆分到不同小组,小组内男生和女生比例要匀称,小组内成员的学习水平要有高有低,各小组之间学习成绩要均衡.
(4)开放竞争原则.
各组学习成绩与能力旗鼓相当,通过组建学习小组使各组间形成竞争态势,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每次开展活动都要做充分准备,力争取得理想的效果.
(5)平等尊重原则.
在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彼此平等,都有为团队献计献策的权利,也都有为团队贡献力量的义务.
3学习互助小组制度的日常建设
建好互助小组以后,还要加强制度建设,借助于各项制度对互助小组内的各个成员做出具体明确的分工,制度建设是学习互助小组取得进展的关键.在制度的框架内,小组成员不但要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还要帮助他人完成任务,进而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制度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同学们创设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奋发成长的和谐氛围.
3.1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为加强学习互助小组制度建设,保证学习互助小组组长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制定《学习互助小组管理办法》、《学习互助小组组长选拔办法》、《学习互助小组组长培训方案》、《学习互助小组组长考核办法》、《学习互助小组组长工作条例》等,为学习互助小组组长的管理、培养及其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依据,并在工作中不断补充完善.
3.2建立选拔、培训、考核、激励机制
通过建立和完善选拔、培训、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学习小组组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提高学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奠定基础.
(1)学的选拔.
学首先必须热心于互助小组工作,对自身的工作及努力方向有清醒的认识,思想品德良好,政治责任感高,工作中能秉公办事、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其次,学必须自身学习成绩优异,头脑灵活,具有一定的亲和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责任心强,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再次,学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要保持自身心态不受外界干扰,而且要善于把握同学的心理动向,这样才能胜任学习互助组长工作.
(2)学的培养.
学任职之初也许并不完全具备以上各方面素质,因此进一步的培养便显得愈发重要.对于学的培养,应坚持岗前集中培训与岗中不定期培训相结合,坚持日常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坚持榜样示范和追踪反馈相结合,适时召开座谈会进行经验总结.工作初期可实施“老带新”方案,即由上届的学带新一届学,后期要做好工作交接,使学习互助工作薪火相传.与此同时,在具体工作开展中,还要贯彻培养和管理并重的原则,既要为学提供锻炼机会,又要对他们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
(3)学的考核.
为激发学的工作热情,促进学习互助小组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学考核机制必然要提上日程.学的考评应侧重品德、实绩及个人成绩三个方面.品德考核的是学的奉献精神,实绩考核的是学对班级总体学风建设所做的贡献,个人成绩考核的是学在开展工作时,是否能做到学习、工作统筹兼顾,这也是考核学是否胜任的根本前提.对于学的考核,应坚持每学期进行一次,引入淘汰和竞争机制,对于考核优秀者给予表彰,对于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调换,从而增强学的责任意识与危机感,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局面,有效促进学习互助小组制度健康持续发展.
(4)完善学激励机制.
为了加强学队伍建设,保持学习小组的活力,同样需要完善激励机制.学习小组活动中,首先要积极宣传学习小组为同学们提供的宝贵锻炼机会,完备的选拔、培养、考核机制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其次,对于参与工作的学要及时颁发聘书,对于表现优秀的颁发优秀荣誉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再次,要将学纳入梯队后备学生干部队伍当中,并且优先推优和就业,以此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参与到学习小组活动中来,从而为班级的学风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