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化学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化学教学范文1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探究;成绩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146-02
1.应试教育下学生忽视了探究能力的培养。化学作为理科中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基本能力的首先要求是具备相应的探究能力,而不能仅仅地依靠简简单单的记诵来学习。现实是很多的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在这方面的能力十分欠缺。应试教育下很多的学生将学习的重心放在了大量的做题上面,顾不上对化学本身的研究,这是十分错误的方法。大量地做题而不思考,让学生的思维牢牢地被束缚住,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发挥。缺乏起码的创新能力,无论是在做题还是在思考的过程中,很难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对于问题的解决造成了很多的麻烦,这是当今化学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2.学生的成绩与付出不成正比。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付出不成正比是化学学习中另一较大的问题,化学在高中的学习中占着很大的比例,很多的学生将学习重心放在这方面,这是一个很合理的做法。但很多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味将时间放在漫无目的地学习上,缺乏起码的灵活性,这使得很多学生考试后的成绩和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上的付出不成正比,严重地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自身的自信心。很多的学生因此放弃了学业,一味地消沉,没有主观能动性,这对学习化学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在进行化学的教学中,要善于将成绩和付出联系起来,只有找到合理的教学方法,着力地提高学生的成绩才能让学生在化学课堂上活跃起来。
二、衡量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标准
1.老师的教学方法。老师的教学方法首先反映的是课堂的教学质量,这是毋庸置疑的。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的多少首先取决于老师的教学方法,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广泛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不合理的教学方法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给教学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这对老师的教学要求是,着力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善于及时地启发学生,引导他们在化学中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还要善于发掘学生的特点和创作力,因材施教,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点,在化学的学习中充分地融入进去。
2.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决定教学课堂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力军,是化学学习的主体,如果不能让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充分地发挥,就很难在化学的学习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充分地发挥起来了,就很容易地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如果学生没有起码的学习热情,纵使老师的教学方法再精彩也无法取得好的成绩。所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决定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老师要善于活跃化学课堂的气氛,在这个过程中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3.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应试教育中,衡量教学质量的最直观的因素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它能够客观地反映老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说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从学习的平时的考试成绩中说起。将化学的考试成绩作为学习的目标是至为关键的,它是所有的教学活动的中心。无论是采取题海战术或是其他的教学模式,结果都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成绩的高低在应试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才能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化学教学。
三、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学习什么学科,兴趣永远是第一位的。在化学的学习中更是如此,浓烈的学习兴趣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有了浓烈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将枯燥的学科学习转变成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寓学于乐的学习中,学生收获的快乐和成绩的双丰收。老师要善于积极地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在课堂的教学中能够通过做实验、看视频等方法,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的关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能仅仅地将要成绩看作直接的事情,更要善于用各样的方法间接地提高学习的考试成绩,只有如此才能够大力地改进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构建化学的优质课堂,让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地发挥,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2.注重打造高效的课堂。化学的学习和教学中必须要重视高效课堂的构建,只有提高课堂的质量才能够让学生学到真正的东西,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老师要善于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来打造高效课堂,善于采用新颖的具有吸引力的知识作为引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构建高中化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旨在提高课堂的效率,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发挥自身的创造力,让自己的理性思维更好地拓展开,在学习中能够轻松地解决问题,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比如老师要善于借助于多媒体的手段,不断地强化对知识的探究和理解,这个过程的学习必定是高效的,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3.善于发掘学生的潜在优点。善于发现学生的特质和优点,首先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是教学中的基本方法,也是作为老师的基本能力。只有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才能够让学生对自身的情况有很清楚的认识,增加自身的认知能力。同时这有利于让学生查漏补缺,客观理性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于学生完善自己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有着更为清楚的认识。化学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过程,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才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进步,这样坚持下来,就能够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不仅仅能够提升自身的能力,还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化学的学习在理综中显得尤为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理综成绩的好坏,所以一定要充分地认识到学习化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中要努力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善于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考试的成绩结合起来,找到两者最基本的结合点,这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海洋.基于理科综合考试的高中化学教学的思考[J].化学教育,2010,31(2).
[2]李亚平.高中化学教学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J].科教文汇,2009,(8).
高中化学教学范文2
一、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的培养
高中阶段,化学可分为有机与无机两大块。同学刚接触到有机化学,兴趣很浓。这时候,是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也是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在教完甲烷、乙烯、乙炔之后,我就总结出有机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方法。比如“乙烯”这一节的教学,我就打破书本上的顺序,先讲乙烯的分子结构。再由其结构看其物理、化学性质,再由乙烯的物理、化学性质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来讲其用途,介绍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以后几节的教学,我都反复强调这样的学习方法。到了讲烃的衍生物,我请同学自己站起来阐述这样的研究方法,我顺着这样的思路一点一点地讲下去,很清晰。学生自己掌握,复习时也就感觉到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用。
二、教学过程中能力的培养
1.自学能力的培养。适应于有机化学的特点,在教学学习方法和知识的同时,我还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有机化学的一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己总结。比如“乙醛”这一节,通过阅读,我就请同学自己列提纲,然后复述,重点围绕“乙醛的组成和结构是什么?有哪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训练,我觉得学生不但强化了方法,更培养了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
2.观察能力的培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有机实验的过程中,我时时提醒同学要细致、全面,而且要有思维。比如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加药品的过程,温度计的摆放,实验中烧瓶、集气瓶内的变化,为什么要加石棉网、碎瓷片等等都应特别重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3.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强调观察、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我还特别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演示完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反应后,我就请两个同学来演示用甲醛代替乙醛的同样反应,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指出其错误。在演示完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后,要求同学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有的同学竟用大块的钠并用手去拨。通过这些课堂实验,课堂上及时纠正错误,学生感受颇深,他们自己做实验时就很动脑筋,也很规范,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4.记忆能力的培养。人类没有记忆就没有智力活动可言,化学是半记忆性学科。同样的教,同样的学,有的同学就是学得好,究其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记得牢。因此在有机化学教学与复习中,我就重视记忆方法、记忆能力的培养。如:银镜反应生成物的配平,我就教学生“一二三”记忆法,即一水二银三氨;醇、醛、酸、醋的教学与记忆,我就提醒同学根据分子中官能团的异同对比记忆其化学性质。
三、在习题教学中开拓思维
1.精选习题,示范讲解,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例题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顺解题思路,复习巩固知识和明确解题规范,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由于课堂时空有限,化学习题类型繁多,不可能面面俱到。为此,教师必须对例题进行筛选,精选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习题作范题,从方法步骤着眼,从解题思路入手,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弄清要求和条件,找出例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要求解答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抓住解题关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案,并适当列出解题格式、要点和注意事项,使学生从解题思路、方法、层次和规范要求等方面受到启发。
2.选好习题,组织训练,培养思维能力。习题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间的纵横关系,掌握知识的系统性,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题型,开拓思路,熟悉解法,培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加强习题训练,但不能将学生引入“题海战术”,这就要求学生的练习要“少而精”,采用“多变、多析、多问、多解”的导向法组织学生练习,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高中化学教学范文3
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中概念与原理较多,教学模式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掌握与理解,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效率不高.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化学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一、创新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以实验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接受与掌握化学知识,并且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概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通过化学反应现象分析其中的理论知识,促使学生理解化学现象,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化学概念与理论知识.
二、优化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新课改教学理念是推行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学好实际操作性较高的化学学科,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在选择化学教学方法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教材中的内容呈现给学生.高中化学教学的设计,必须满足对学生素质的提升.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促进学生智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化学课程本身与生活紧密相连,化学教材中很多实验都是开放性的,教材中并没有直接阐述出实验结果.如果教师以传统的授课方式将化学实验的结果讲解给学生,学生表面明白了实验现象,实际上学生对实验现象与实验原理会产生许多疑惑.高中生是一个具有创造能力与判断能力的群体,仅仅告知学生实验结果,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与认同感.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优化教学设计,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融入实验、演示、观察、分析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使学生通过实验体会化学的奥秘,从而提高化学学习效果.
三、高中化学教学形式多样化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实践能力、思考能力等,而不是死记公式,套用公式做题.虽然新课改中教材的难度稍微降低,但是在知识面上需要拓展,为将来学习高等化学打下牢固的基础.在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板书、口述、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新课改下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情况,引导学生在实验前掌握所需的理论知识,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开拓创新,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理解理论知识,实验结束后分组讨论实验心得,在合作交流中认识自身不足或者帮助其他同学共同进步.在这种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中,保证了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以实验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四、高中化学评价模式多样性
高中化学教学范文4
关键词:生活常识;生活现象;综合能力
一、从生活常识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始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生活中有许多跟化学知识相关的例子,在上课时,教师可以用这些小例子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被蚊子叮了会特别痒,皮肤还会肿起来,但是涂点肥皂水就不痒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蚊子在叮人时,在人的皮肤上留下一种叫做甲酸的物质,甲酸有很强的刺激性,会使人觉得皮肤发痒,涂了肥皂水后,肥皂水中的碱性物质就会与甲酸发生中和反应,所以皮肤就不痒了。再如:新买的牛仔裤在洗时很容易掉色,那么将牛仔裤放入浓盐水中浸泡几个小时,然后再用清水洗净,以后再洗涤时就不会那么容易褪色了。还有,买来的东西上经常都带有价签,很难撕掉,但是只要用吹风机吹热一下再撕,很轻松就能撕下来,而且不会留下痕迹。另外,很多女生都爱涂指甲油,那么怎么能使指甲油长时间不脱落呢?其实只要在涂指甲油之前,用棉签蘸醋先把指甲擦干净,然后等醋干了再涂就行了。利用生活常识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然后鼓励他们去发现、去探索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常识,进而实现高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
二、用生活现象引出问题
化学来源于生活,自然也要回归于生活。教师在授课时可以从生活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进而引出课程。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观察到炸药爆炸、食物腐烂变质、铁制品生锈、牛奶过期等现象,这些变化有些进行得快,有些进行得慢,那么这些物质反应的快慢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在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来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与其相似,在化学中,我们用“反应速率”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进行的快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通过引入生活中发生的实际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那么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相融合,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不断体会化学,感受化学的神奇与奥妙,促进化学课程的生活化教学。再如,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夏天刚吃完鸡蛋,又想吃雪糕了,但是有人告诉你它们不能一起吃,会引起中毒,那么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先跟学生产生互动,集中他们的注意力,然后向他们解释:“其实雪糕和鸡蛋是可以一起吃的,糖精和鸡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才会导致中毒。只是现在的雪糕里大多都含有糖精,因此人们会说导致中毒。可是实际上鸡蛋和糖精要一起加热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化学反应,然后生成一种有毒的化合物――糖基赖氨酸,服用过量的这种化合物才会造成死亡。所以,要是大家想一起吃雪糕和鸡蛋的话,只要不把它们放在一起加热就没事了。”在学生听得聚精会神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讲接下来的课程了――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中既学到知识,又能体会到生活中的化学,一举两得。
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只有跟实践相联系,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继续探究,比如,在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后,让学生结成趣味小组,探究“苹果汁变色”实验。实验用品:青苹果、维生素C药片、研磨棒、榨汁机、无色玻璃杯等;实验过程及现象:用研磨棒将维生素C药片研磨成粉末,放置备用;用榨汁机将青苹果榨成果汁,发现果汁在短时间呈浅绿色,放置几分钟,苹果汁很快就由浅绿色变成黄色,并且颜色逐渐加深;将维生素C药片粉末加入到果汁中,并搅拌使其溶解,发现苹果汁很快就由黄色变浅直至变回原状。实验现象分析:该实验内含的化学知识包含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即苹果汁中所含的Fe2+被氧化剂(氧气)氧化为Fe3+,所以苹果汁由浅绿色变成黄色;Fe3+又被还原剂(维生素C)给还原成Fe2+,所以苹果汁又恢复了绿色。实验的意义:这一实验既给学生提供了生活化看待化学的视角,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一种“化学生活化”的手段,同时还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化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实现了化学教学的生活化。
综上所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现并探索生活中的化学,并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将化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化学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体会化学,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进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高中化学教学范文5
【关键词】高中化学现状
一、实验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1.化学实验是实现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课程目标,要求化学教学既要传授化学知识与技术,还要练习科学方法和思维,更要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实验对于实现高中化学课程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大量的化学实验内容,除了完整的学生实验课,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概念理论教学、化学用语教学和化学计算等新授课中,以及各种类型的复习课和练习课中,都会出现化学实验。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现象、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实验结论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探究能力,还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不论是必修还是选修课程,都将化学实验作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2.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主要形式。高中化学新课程所倡导的课程理念是“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见科学探究在化学新课程中的重要地位,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通过实验可以收集解决问题的证据,还可以运用实验检验结论的合理性,并能从中体验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获得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因此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要充分利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1、课时量少。较之新教材之前的课程安排,化学实验的课时量有了一定的增多,但是与其他国家的实验课时量仍不可同日而语。我国化学实验的课时量占据全部学时的15%,但是其他国家的实验比例远远高于我国,例如法国的实验比例为30%,罗马尼亚的实验比例甚至达到65%。实验教学课时量决定着实验教学的质量,也因此我国的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一直不高。此外,还有一些学校盲目减少试验时间,以演讲替代展示实验,直接导致实验教学的质量不高。
2、验证性实验多。实验的目的往往分为两种,一种是验证某个结论,一种是探索某个问题,两种方式缺一不可。但是我国高中化学实验却以验证性实验为实验教学的主要手段,忽视了实验教学的探索是目的。化学实验教学也演化为单纯的验证性教学,这种纯粹为理论教学服务的试验模式导致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只能亦步亦趋的根据教师的知道,进行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在验证性实验中,学生只需要根据教师讲述的实验步骤,得到最后的实验结果即可。这种实验模式培养的是一群听话的学生,将学生变成了实验的机械操作者,使实验教学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3、实验体制落后。我国高中化学实验体质仍然过于落后,学生需要依照指定的内容、在指定的时间、以指定的方式进行实验,对于实验学生没有任何选择权。此外,学校的实验室在一般情况下也不是开放式的,学生不能自由进入做实验,这种方式会极大地限制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实验教学的开展。但是国外许多学校的实验室都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独立设计实验、进行操作,进行探索式的实验。这种体制培养出的学生问题思维、创新意识都比较强,我国的实验体制却远远不能实现这一目的。
4、实验评价单一。由于我国是应试教育。高中所有学习的目的都是高考,因此对实验教学的评价仅仅以学生的操作能力为唯一指标,忽视了学生在其中的创新与探索能力的考核。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会使学生认为实验只是按部就班的操作,忽略实验的探索性的目的,也不利于学生的问题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化学课程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的基础之一,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实验在使学生适应21世纪科技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塑造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等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和基本指导思想以验证化学原理和培养化学实验室所需基本操作为主线,在对学生进行基本科学教育方面,曾经起到过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所积累的经验和资料,今天也仍具有很高的价值。但面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和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实际,原有的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在很多方面必须进行研究和剖析,以找出适合时代和学生发展的改革方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总结和继承了我国以往化学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宝贵经验,着眼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每位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我国高中化学课程中实验改革的新理念。确实有效的落实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推进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晓雷:《邹议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数理化学习》(高三),2011(12),第76-77页.
高中化学教学范文6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适应时展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教育被放在了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学校已经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场所,且教师的主要任务也不再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授人以渔。高中化学教师应当认识到当前的教学现状,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由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将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作为主要任务,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需要教师注意的是,新教育观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传递知识依然是我们的责任,但不能把这些作为教师的全部工作,更不能当成终极教学目标。
二、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精心备课
开展高中化学教学,首要一点就是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后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较之以前应当产生的变化,或者应当达到的标准等,它是对期望学生达到某种学习结果的概括,是整堂课的指向标,主宰着一节课的教学活动。教学目标一方面是教学的起点和导向,起着引导教学过程的作用;另一方面,它也是教学的重点,是衡量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因此,化学教师在备课前要明确教学目标,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力争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心理、品德等方面都达到预定的目标,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
明确教学目标是备课的前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在明确和掌握教学目标后应当精心备课。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心里要时刻都装着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除了备常规的教学内容,更主要的是要备学生,即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虑如何用最准确、最精练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方法,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进而让他们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与探讨,促进其主动发展。
三、教师要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
创设合理恰当的教学情境是进行课程改革的常用方法之一,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他们产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非常大的帮助。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所创设的情景应当与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他们所要学习的内容有机结合,这样的教学情境才是合理的、有效的。比如,在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即让学生想办法数出10 kg小米有多少颗,学生很快就想到可以先数100颗小米,称出质量,然后用10 kg除以100颗小米的质量,再乘以100,就能求出10 kg小米有多少颗了。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化学学习中为了计算出微观粒子的数目,我们也是以一定数目的粒子作为一个集体来进行计算的,这个集体就称为物质的量。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物质的量”这个概念,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